CN221318961U - 吊装夹具 - Google Patents
吊装夹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318961U CN221318961U CN202323548220.1U CN202323548220U CN221318961U CN 221318961 U CN221318961 U CN 221318961U CN 202323548220 U CN202323548220 U CN 202323548220U CN 221318961 U CN221318961 U CN 2213189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locking
- self
- hoisting
- rock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0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23 S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夹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吊装夹具,用于吊装矿热炉的电极,所述吊装夹具包括吊装机构(10)、夹持机构(20)以及自锁机构(30),所述吊装机构(10)用于配合起吊,所述夹持机构(20)用于夹持所述电极,所述吊装机构(10)和所述夹持机构(20)上下间隔设置,所述自锁机构(30)设置于所述吊装机构(10)与所述夹持机构(20)之间,所述自锁机构(30)设置为通过所述吊装机构(10)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20)的升降实现锁定和解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吊装夹具可以实现自锁,而且可以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实现吊装夹具的状态转换,使得吊装夹具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夹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吊装夹具。
背景技术
在电炉冶炼过程中,电极会不断消耗,因此电极需要进行吊装、接长、检修等工作。
据发明人所知,目前所采用的电极吊装夹持设备通常采用液压缸和电动机带动抱紧臂对电极进行夹紧,不仅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而且夹紧力难以控制,当设备出现意外状况导致液压缸和电动机无法工作时,会导致电极无法正常吊装,可靠性较差,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电极吊装夹持设备存在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可靠性差、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装夹具,用于吊装矿热炉的电极,所述吊装夹具包括吊装机构、夹持机构以及自锁机构,所述吊装机构用于配合起吊,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电极,所述吊装机构和所述夹持机构上下间隔设置,所述自锁机构设置于所述吊装机构与所述夹持机构之间,所述自锁机构设置为通过所述吊装机构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的升降实现锁定和解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锁机构包括:
自锁摇杆,所述自锁摇杆的上端设置有自锁轴,下端设置有导向轴,所述自锁摇杆能够通过所述自锁轴铰接于所述吊装机构以使所述自锁摇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吊装机构左右摆动;
自锁钩,所述自锁钩包括杆部、设置于所述杆部上端的挂钩部以及设置于所述杆部下端的铰接部,所述挂钩部与所述铰接部均位于所述杆部的右侧,所述挂钩部的钩槽与所述自锁轴适配,所述铰接部能够铰接于所述夹持机构以使所述自锁钩能够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左右摆动,所述铰接部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有与所述导向轴适配的解锁导向槽和锁定导向槽,所述锁定导向槽位于所述解锁导向槽的右侧,所述挂钩部的钩顶与所述解锁导向槽的槽底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自锁轴与所述导向轴之间的间距;以及
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自锁钩的摆动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解锁导向槽与所述锁定导向槽之间通过圆弧过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铰接部呈倒圆角梯形,所述铰接部上开设有自锁销轴孔,所述自锁销轴孔的轴线与所述解锁导向槽和所述锁定导向槽的轴线平行,所述自锁销轴孔位于所述解锁导向槽和所述锁定导向槽之间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锁摇杆上还设置有重力轴,所述重力轴靠近所述导向轴设置于所述导向轴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铰接部的左右两侧的两个调节螺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锁机构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能够固定安装于所述夹持机构,所述铰接部铰接于所述安装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吊装机构包括吊钩座、设置于所述吊钩座顶部的吊环以及设置于所述吊钩座底部的摇杆铰接座,所述自锁轴铰接于所述摇杆铰接座,所述吊钩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杆铰接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横梁、两个夹臂以及两个夹持块,所述铰接部铰接于所述横梁,每个所述夹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夹臂段和第二夹臂段,所述第一夹臂段与所述第二夹臂段之间具有为钝角的夹角,两个所述夹臂的两个所述第一夹臂段相互交叉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夹臂段的上端分别通过连杆铰接于所述吊装机构的左右两端,每个所述夹臂的所述第一夹臂段与所述第二夹臂段的过渡部分铰接于所述横梁,两个所述夹持块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夹臂段的摆动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夹持块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夹臂段的摆动端,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两个摇臂,两个所述摇臂对应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夹臂段的外侧,所述摇臂与所述第二夹臂段相互平行地间隔设置且长度相等,每个所述摇臂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横梁,另一端铰接于对应的所述夹持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夹持块包括面向另一所述夹持块设置的夹持面以及从背向所述夹持面的一侧水平向外延伸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夹臂段和所述摇臂铰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夹臂段和所述摇臂均形成为直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摇臂与所述横梁的铰接点以及所述夹臂与所述横梁的铰接点位于所述横梁的同一轴线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吊装夹具可以实现自锁,而且可以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实现吊装夹具的状态转换,使得吊装夹具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吊装夹具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吊装夹具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吊装夹具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自锁摇杆的立体图;
图5是图3中自锁钩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吊装机构,11-吊钩座,111-连杆铰接孔,12-吊环,13-摇杆铰接座,20-夹持机构,21-横梁,22-夹臂,221-第一夹臂段,222-第二夹臂段,23-夹持块,231-夹持面,232-连接臂,24-摇臂,30-自锁机构,31-自锁摇杆,311-自锁轴,312-导向轴,313-重力轴,32-自锁钩,321-杆部,322-挂钩部,323-铰接部,3231-解锁导向槽,3232-锁定导向槽,3233-自锁销轴孔,33-调节螺栓,34-安装座,40-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大于或等于两个;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所有术语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装夹具,用于吊装矿热炉的电极,吊装夹具包括吊装机构10、夹持机构20以及自锁机构30,吊装机构10用于配合起吊,夹持机构20用于夹持电极,吊装机构10和夹持机构20上下间隔设置,自锁机构30设置于吊装机构10与夹持机构20之间,自锁机构30设置为通过吊装机构10相对于夹持机构20的升降实现锁定和解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吊装夹具可以实现自锁,而且可以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实现吊装夹具的状态转换,使得吊装夹具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自锁机构30包括:
自锁摇杆31,自锁摇杆31的上端设置有自锁轴311,下端设置有导向轴312,自锁摇杆31能够通过自锁轴311铰接于吊装机构10以使自锁摇杆31能够相对于吊装机构10左右摆动;
自锁钩32,自锁钩32包括杆部321、设置于杆部321上端的挂钩部322以及设置于杆部321下端的铰接部323,挂钩部322与铰接部323均位于杆部321的右侧,挂钩部322的钩槽与自锁轴311适配,铰接部323能够铰接于夹持机构20以使自锁钩32能够相对于夹持机构20左右摆动,铰接部323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有与导向轴312适配的解锁导向槽3231和锁定导向槽3232,锁定导向槽3232位于解锁导向槽3231的右侧,挂钩部322的钩顶与解锁导向槽3231的槽底之间的间距大于自锁轴311与导向轴312之间的间距;以及
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用于限制自锁钩32的摆动范围。
上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上、下、左、右、顶、底是参照图1所示的方位。自锁摇杆31通过自锁轴311铰接于吊装机构10意味着自锁摇杆31的摆动轴线平行于自锁轴311的轴线。自锁摇杆31的上端形成为铰接端,自锁摇杆31的下端形成为自由端,由此自锁摇杆31在自然状态下处于竖直位置。自锁钩32的摆动范围为自锁钩32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的摆动范围,也就是说,限位结构设置为使得自锁钩32只能与自锁摇杆31配合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摆动。
通过上述设置,导向轴312能够通过吊装机构10的下降滑入锁定导向槽3232内,驱动自锁钩32向右摆动使得挂钩部322位于自锁轴311的正上方,以在提升吊装机构10时挂钩部322挂设在自锁轴311上实现自锁;并且,导向轴312能够通过吊装机构10的下降滑入解锁导向槽3231内,驱动自锁钩32向左摆动使得挂钩部322远离自锁轴311以实现解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自锁摇杆31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侧板,自锁轴311、导向轴312、重力轴313相互平行且间隔地连接在两个侧板之间,重力轴313位于自锁轴311和导向轴312之间且靠近导向轴312设置。通过设置重力轴313,可使自锁摇杆31的重心靠下,以保证自锁摇杆31在自由状态下保持垂直,且可以自由摆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自锁钩32包括沿直线延伸的杆部321、从杆部321的上端向右侧弯折的挂钩部322以及从杆部321的下端向右侧突出的铰接部323,铰接部323呈倒圆角梯形,解锁导向槽3231与锁定导向槽3232沿从左到右的方向相互平行且间隔地设置在铰接部323的顶部,解锁导向槽3231的左侧壁由杆部321形成,解锁导向槽3231与锁定导向槽3232之间通过圆弧过渡,铰接部323上开设有自锁销轴孔3233,自锁销轴孔3233的轴线与解锁导向槽3231和锁定导向槽3232的轴线平行,自锁销轴孔3233位于解锁导向槽3231和锁定导向槽3232之间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中,自锁钩32可以直接铰接于夹持机构20,也可间接铰接于夹持机构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自锁机构30还包括安装座34,安装座34能够固定安装于夹持机构20,自锁钩32通过铰接部323铰接于安装座34。
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结构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结构,只要其能够限制自锁钩32的摆动范围即可。而为了简化结构,降低成本,作为优选,如图3所示,限位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铰接部323的左右两侧的两个调节螺栓33。安装座34也可通过调节螺栓33固定安装于夹持机构20。通过调节调节螺栓33的插入深度即可控制自锁钩32的摆动范围大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图3,吊装机构10包括吊钩座11、设置于吊钩座11顶部的吊环12以及设置于吊钩座11底部的摇杆铰接座13,吊环12用于供起重机的吊钩连接,摇杆铰接座13上设置有供销轴安装的两个销轴孔,自锁机构30的自锁轴311通过销轴铰接于摇杆铰接座13,吊钩座1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杆铰接孔11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图3,夹持机构20包括横梁21、两个夹臂22以及两个夹持块23,自锁机构30的安装座34通过调节螺栓33固定安装于横梁21,安装座34上设置有供铰接部323铰接的铰接孔,每个夹臂2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夹臂段221和第二夹臂段222,第一夹臂段221和第二夹臂段222均为直臂,第一夹臂段221与第二夹臂段222之间具有为钝角(例如120-160°)的夹角,两个夹臂22的两个第一夹臂段221相互交叉设置,且两个第一夹臂段221的上端分别通过连杆40铰接于吊钩座11的两个连杆铰接孔111,每个夹臂22的第一夹臂段221与第二夹臂段222的过渡部分铰接于横梁21,两个夹持块23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二夹臂段222的摆动端。
当吊装机构10通过吊环12被吊起时,铰接在吊钩座11左右两端的两个连杆40会因重力向内下摆动,分别与两个连杆40铰接的两个夹臂22也会在重力作用下相对连杆40摆动,使得两个第二夹臂段222的摆动端之间的距离缩小,两个夹持块23相互靠近将重物夹紧并吊起;当下放吊装机构10时,由于重物接触地面或其他支撑面,两个第二夹臂段222的摆动端将不再向下移动,此时两个连杆40向上摆动,两个第二夹臂段222的摆动端之间的距离增加,两个夹持块23将重物完全释放。
横梁21连接在两个夹臂22的第一夹臂段221与第二夹臂段222的过渡部分之间,可对两个连杆40的摆动角度和两个第一夹臂段221的摆动角度以及两个第二夹臂段222的夹紧幅度进行限制。设置在吊装机构10与横梁21之间的自锁机构30可在吊起重物时解除自锁,使两个夹臂22在装置的重力作用下摆动而夹紧重物,也可在松开重物时开始自锁,使两个夹臂22在下放重物后继续保持张开状态,不影响下放后的重物。所述吊装夹具在夹紧和松开重物的过程中不需要施加任何外力,而且其夹紧力适宜,不会损坏重物。
其中,夹持块23可以铰接于第二夹臂段222的摆动端,也可以固定连接于第二夹臂段222的摆动端。横梁21是吊装夹具的承重部件,横梁21优选由钢板焊接而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和图2,两个夹持块23分别铰接于两个第二夹臂段222的摆动端,夹持机构20还包括两个摇臂24,两个摇臂24对应设置于两个第二夹臂段222的外侧,摇臂24与第二夹臂段222相互平行地间隔设置且长度相等,每个摇臂24的一端铰接于横梁21,另一端铰接于对应的夹持块23。每个夹持块23包括面向另一夹持块23设置的夹持面231以及从背向夹持面231的一侧水平向外延伸的连接臂232,连接臂232与对应的第二夹臂段222和摇臂24铰接。连接臂232、摇臂24、横梁21、第二夹臂段222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边。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保证两个夹持块23动作时处于水平运动状态,也就是说,当夹臂22随着吊装机构10的下放或起吊时,夹持块23的夹持面始终保持不变,无论夹持块23如何随着夹臂22的摆动而摆动,其夹紧面的夹紧方向始终为水平方向,从而能够更好地夹持重物。
例如图1所示,第二夹臂段222和摇臂24均形成为直杆。摇臂24与横梁21的铰接点以及夹臂22与横梁21的铰接点位于横梁21的同一轴线上。
参见图1和图2,吊装夹具的两个夹持面231为相对设置的两个圆弧面,圆弧面的轴向为竖直方向,用于夹持于电极的外周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铰接均为通过销轴铰接。本实用新型的吊装夹具也可用于夹持其他需要被吊装的重物。夹持块23的结构及夹持面231的形状可根据被吊装重物进行适配调整。
在使用时,在自锁机构30解锁状态下,起重机吊起吊装夹具,由于自身重力和起重机的拉力,两个夹持块23向内水平运动,从而实现重物的夹紧;并且两个夹持块23夹紧重物后,由于重物的重力原因,重物会对夹持块23施加一个向下的摩擦力,进一步的使夹持块23有一个向内运动趋势,从而越夹越紧。
当需要夹具自锁时,由于自锁摇杆31的自重使其处在垂直状态,当吊钩座11向下运动时,自锁摇杆31下部的导向轴312会滑入锁定导向槽3232,从而使自锁钩32向右侧摆动;之后提升吊装夹具,挂钩部322就会挂在自锁摇杆31上部的自锁轴311上,从而使夹具锁定。
当需要夹具解锁时,吊钩座11向下运动,自锁摇杆31下部导向轴312会滑入解锁导向槽3231,从而使自锁钩32向左侧摆动,当吊钩座11下降到一定距离后,挂钩部322就会脱离自锁摇杆31上部的自锁轴311,从而使夹具解锁,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吊装作业。
重复上述作业就可以方便的实现夹具状态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吊装夹具靠吊物重力实现夹紧,吊物自身的重力可以提高吊装夹具的可靠性,而且夹具能够实现自锁,通过夹具的自锁机构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夹具的状态转换。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遮蔽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
Claims (10)
1.一种吊装夹具,用于吊装矿热炉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夹具包括吊装机构(10)、夹持机构(20)以及自锁机构(30),所述吊装机构(10)用于配合起吊,所述夹持机构(20)用于夹持所述电极,所述吊装机构(10)和所述夹持机构(20)上下间隔设置,所述自锁机构(30)设置于所述吊装机构(10)与所述夹持机构(20)之间,所述自锁机构(30)设置为通过所述吊装机构(10)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20)的升降实现锁定和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30)包括:
自锁摇杆(31),所述自锁摇杆(31)的上端设置有自锁轴(311),下端设置有导向轴(312),所述自锁摇杆(31)能够通过所述自锁轴(311)铰接于所述吊装机构(10)以使所述自锁摇杆(31)能够相对于所述吊装机构(10)左右摆动;
自锁钩(32),所述自锁钩(32)包括杆部(321)、设置于所述杆部(321)上端的挂钩部(322)以及设置于所述杆部(321)下端的铰接部(323),所述挂钩部(322)与所述铰接部(323)均位于所述杆部(321)的右侧,所述挂钩部(322)的钩槽与所述自锁轴(311)适配,所述铰接部(323)能够铰接于所述夹持机构(20)以使所述自锁钩(32)能够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20)左右摆动,所述铰接部(323)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有与所述导向轴(312)适配的解锁导向槽(3231)和锁定导向槽(3232),所述锁定导向槽(3232)位于所述解锁导向槽(3231)的右侧,所述挂钩部(322)的钩顶与所述解锁导向槽(3231)的槽底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自锁轴(311)与所述导向轴(312)之间的间距;以及
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自锁钩(32)的摆动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导向槽(3231)与所述锁定导向槽(3232)之间通过圆弧过渡;和/或
所述铰接部(323)呈倒圆角梯形,所述铰接部(323)上开设有自锁销轴孔(3233),所述自锁销轴孔(3233)的轴线与所述解锁导向槽(3231)和所述锁定导向槽(3232)的轴线平行,所述自锁销轴孔(3233)位于所述解锁导向槽(3231)和所述锁定导向槽(3232)之间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锁摇杆(31)上还设置有重力轴(313),所述重力轴(313)靠近所述导向轴(312)设置于所述导向轴(312)的上方;和/或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铰接部(323)的左右两侧的两个调节螺栓(3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30)还包括安装座(34),所述安装座(34)能够固定安装于所述夹持机构(20),所述铰接部(323)铰接于所述安装座(3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机构(10)包括吊钩座(11)、设置于所述吊钩座(11)顶部的吊环(12)以及设置于所述吊钩座(11)底部的摇杆铰接座(13),所述自锁轴(311)铰接于所述摇杆铰接座(13),所述吊钩座(1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杆铰接孔(111)。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0)包括横梁(21)、两个夹臂(22)以及两个夹持块(23),所述铰接部(323)铰接于所述横梁(21),每个所述夹臂(2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夹臂段(221)和第二夹臂段(222),所述第一夹臂段(221)与所述第二夹臂段(222)之间具有为钝角的夹角,两个所述夹臂(22)的两个所述第一夹臂段(221)相互交叉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夹臂段(221)的上端分别通过连杆(40)铰接于所述吊装机构(10)的左右两端,每个所述夹臂(22)的所述第一夹臂段(221)与所述第二夹臂段(222)的过渡部分铰接于所述横梁(21),两个所述夹持块(23)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夹臂段(222)的摆动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块(23)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夹臂段(222)的摆动端,所述夹持机构(20)还包括两个摇臂(24),两个所述摇臂(24)对应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夹臂段(222)的外侧,所述摇臂(24)与所述第二夹臂段(222)相互平行地间隔设置且长度相等,每个所述摇臂(24)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横梁(21),另一端铰接于对应的所述夹持块(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持块(23)包括面向另一所述夹持块(23)设置的夹持面(231)以及从背向所述夹持面(231)的一侧水平向外延伸的连接臂(232),所述连接臂(232)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夹臂段(222)和所述摇臂(24)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臂段(222)和所述摇臂(24)均形成为直杆,和/或
所述摇臂(24)与所述横梁(21)的铰接点以及所述夹臂(22)与所述横梁(21)的铰接点位于所述横梁(21)的同一轴线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548220.1U CN221318961U (zh) | 2023-12-25 | 2023-12-25 | 吊装夹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548220.1U CN221318961U (zh) | 2023-12-25 | 2023-12-25 | 吊装夹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318961U true CN221318961U (zh) | 2024-07-12 |
Family
ID=91792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548220.1U Active CN221318961U (zh) | 2023-12-25 | 2023-12-25 | 吊装夹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318961U (zh) |
-
2023
- 2023-12-25 CN CN202323548220.1U patent/CN22131896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1318961U (zh) | 吊装夹具 | |
CN215048216U (zh) | 一种具有平衡型吊梁结构的塔吊装置 | |
CN213416056U (zh) | 一种便于移动的气动吊机 | |
WO2024251183A1 (zh) | 一种抓取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电机器人 | |
CN116853964A (zh) | 塔机换步装置及塔机 | |
CN213894915U (zh) | 一种大型构件用x形吊具 | |
CN110790121A (zh) | 一种基于桥梁节段提升的通用吊具 | |
CN215715269U (zh) | 一种具有补偿功能的纠偏抱桩器 | |
CN213976614U (zh) | 一种施工专用辅助吊装装置 | |
CN215160408U (zh) | 一种炭材焙烧加工用桥式起重设备 | |
CN214301277U (zh) | 端梁悬吊装置 | |
CN212174219U (zh) | 一种渣盆吊具 | |
CN111470407B (zh) | 称杆式吊装组件及吊装设备和吊装方法 | |
CN222082198U (zh) | 一种吊具及起吊组件 | |
CN220700241U (zh) | 一种注塑机吊装结构 | |
CN221165583U (zh) | 一种具有防扭结构的吊具 | |
CN217808406U (zh) | 一种安装于起重机缆风系统 | |
CN214828370U (zh) | 一种硬连接吊具 | |
CN219526182U (zh) | 试验环路举升机构 | |
CN214836146U (zh) | 一种导轨结构及导轨组件 | |
CN221720277U (zh) | 一种主轴总成装配工装 | |
CN218909587U (zh) | 一种t型梁吊装装置 | |
CN114104954B (zh) | 吊装钩和用于炉门的吊装设备 | |
CN217555659U (zh) | 桅杆及作业机械 | |
CN217838040U (zh) | 吊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