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316511U - 一种全地形四轮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地形四轮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316511U
CN221316511U CN202323572569.9U CN202323572569U CN221316511U CN 221316511 U CN221316511 U CN 221316511U CN 202323572569 U CN202323572569 U CN 202323572569U CN 221316511 U CN221316511 U CN 221316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plate
terrain
vehicle body
electric vehicle
body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5725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小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Linji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Linji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Linji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Linji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5725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316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316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316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地形四轮电动车,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该全地形四轮电动车包括车身骨架,车身骨架的一端设置有后置上悬挂板,后置下悬挂板,后置下悬挂板设置于后置上悬挂板的下端,且后置下悬挂板的一端设置有后桥,后置减震器,后置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于后置下悬挂板的一端和后桥的一端相连接,本装置采用的长距离悬挂系统,允许每个轮毂电机独立地垂直和水平移动,从而可以轻松灵活毫不费力地通过各种崎岖地形,不论是在负重还是在拖运的情况下,且改变了以往悬架系统的复杂性,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全地形四轮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地形四轮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瓶车我们又称为“电动车”,它是由蓄电池(电瓶)提供电能,由电动机(直流、交流,串励、他励)驱动的纯电动机动车辆。
电动车在现代生活中极为常见,且大多为两轮电动车,这种车型具有灵活,加速快以及行动迅速的特点,但两轮电动车的稳定性不足,在土路、砂石路泥泞路等越野路面表现较差,不利于电动车进行越野行动,影响电动车的使用效果和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形四轮电动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两轮电动车的稳定性不足,在乡村土路、砂石路泥泞路等越野路面表现较差,不利于电动车进行越野行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地形四轮电动车,包括:
车身骨架,所述车身骨架的一端设置有后置上悬挂板;
后置下悬挂板,所述后置下悬挂板设置于后置上悬挂板的下端,且后置下悬挂板的一端设置有后桥;
后置减震器,所述后置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于后置下悬挂板的一端和后桥的一端相连接;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于车身骨架的另一端;
拉杆,所述拉杆设置于连接板的一端,且拉杆的下端设置有前桥;
前置减震器,所述前置减震器连接于连接板的一端;
前置上悬挂板,所述前置上悬挂板设置于车身骨架的另一端,且前置上悬挂板的下端连接有前置下悬挂板;
多个轮毂电机,多个所述轮毂电机分别于车身骨架的两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车身骨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座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车身骨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行李架,所述行李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拖车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车身骨架的一端设置有操纵系统把立,所述操纵系统把立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车身骨架内设置有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与轮毂电机、控制器箱和操纵系统把立均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后置下悬挂板和后置上悬挂板之间设置有橡胶,所述前置上悬挂板和前置下悬挂板之间设置有聚氨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中,本装置采用的长距离悬挂系统,允许每个轮毂电机独立地垂直和水平移动,从而可以轻松灵活毫不费力地通过各种崎岖地形,不论是在负重还是在拖运的情况下,且改变了以往悬架系统的复杂性,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安装方便。
2、本方案中,本装置的整体结构设计,颠覆了以往的电动车设计,不仅有较强的越野能力,而且还可以进行拖挂,且本装置采用四个轮毂电机设计,备两驱、四驱模式,且可以实现分时四驱的模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主视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操纵系统把立;2、控制器箱;3、轮毂电机;4、座椅;5、行李架;6、车身骨架;7、后置下悬挂板;8、后置上悬挂板;9、后置减震器;10、后桥;11、前置上悬挂板;12、前置下悬挂板;13、前桥;14、连接板;15、前置减震器;16、拉杆;17、伸缩杆;18、拖车环;19、动力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地形四轮电动车,包括:
车身骨架6,车身骨架6的一端设置有后置上悬挂板8;
后置下悬挂板7,后置下悬挂板7设置于后置上悬挂板8的下端,且后置下悬挂板7的一端设置有后桥10;
后置减震器9,后置减震器9的两端分别于后置下悬挂板7的一端和后桥10的一端相连接;
连接板14,连接板14设置于车身骨架6的另一端;
拉杆16,拉杆16设置于连接板14的一端,且拉杆16的下端设置有前桥13;
前置减震器15,前置减震器15连接于连接板14的一端;
前置上悬挂板11,前置上悬挂板11设置于车身骨架6的另一端,且前置上悬挂板11的下端连接有前置下悬挂板12;
多个轮毂电机3,多个轮毂电机3分别于车身骨架6的两端连接;
后置下悬挂板7和后置上悬挂板8之间设置有橡胶,前置上悬挂板11和前置下悬挂板12之间设置有聚氨酯。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与普通电动车不同的是,本装置采用浮动式悬挂系统,浮动式悬挂系统不仅具有较强的越野性能,而且他的悬挂行程也较长,可以越过不同大小的沟壑,陡坡,如上图一、图五和图六所示,越野电动车的悬挂采用类似于滑板桥的结构设计一样,如冲浪运动中,将驾驶员的体重横向移动到站立平台的一侧,直接向车辆底盘的任何部分施加横向水平矢量和使用转向系统转向车辆手柄杆,从而产生横向离心力,这种偏航运动使车辆转向所施加的水平横向力方向,并将车辆行驶方向改变,可以做重力倾斜的运动,来辅助转向,车身骨架6与悬挂板上板后置上悬挂板8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后置上悬挂板8与后置下悬挂板7之间采用橡胶、pu、弹簧等具有弹性的材料进行连接,后置下悬挂板7与后桥10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在中轴位置,采用后置减震器9与悬挂板后置下悬挂板7与后桥10连接,所以可以很好的吸收在运动过程中侧倾力与纵向力,前桥13设计与后桥10设计类似,前置上悬挂板11与车身骨架6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前置下悬挂板12与前桥13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前置上悬挂板11和前置下悬挂板12之间通过聚氨酯等材质连接,上下形成一个浮动,如图六剖面视图所示,前置减震器15与前桥13采用拉杆16连接,前置减震器15与拉杆16的连接类似于一个连杆机构,可以保证其悬挂的上下浮动,所以本装置的所有其他组件在俯仰和侧倾轴缓冲的地形上可以保持平稳前进。
具体的请参阅图2,车身骨架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7,连接板1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座椅4,车身骨架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行李架5,行李架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拖车环18,车身骨架6的一端设置有操纵系统把立1,操纵系统把立1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箱2,车身骨架6内设置有动力电池19,动力电池19与轮毂电机3、控制器箱2和操纵系统把立1均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伸缩杆17可以改变座椅4的高度,通过座椅4可以方便人员的乘坐和驾驶,通过行李架5可以将行李等物放置,通过拖车环18可以方便与拖车钩、牵引绳等连接,通过操纵系统把立1可以将本装置整体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器箱2可以辅助操纵系统把立1对装置进行控制,通过动力电池19可以为轮毂电机3、控制器箱2和操纵系统把立1提供电力供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车身骨架6与悬挂板上板后置上悬挂板8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后置上悬挂板8与后置下悬挂板7之间连接,后置下悬挂板7与后桥10为一个整体,并采用后置减震器9连接于装置中轴处,所以可以很好的吸收在运动过程中侧倾力与纵向力,前置上悬挂板11与车身骨架6形成一个整体,前置下悬挂板12与前桥13为一个整体,上下形成一个浮动,前置减震器15与前桥13采用拉杆16连接,前置减震器15与拉杆16的连接,可以保证其悬挂的上下浮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全地形四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骨架(6),所述车身骨架(6)的一端设置有后置上悬挂板(8);
后置下悬挂板(7),所述后置下悬挂板(7)设置于后置上悬挂板(8)的下端,且后置下悬挂板(7)的一端设置有后桥(10);
后置减震器(9),所述后置减震器(9)的两端分别于后置下悬挂板(7)的一端和后桥(10)的一端相连接;
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设置于车身骨架(6)的另一端;
拉杆(16),所述拉杆(16)设置于连接板(14)的一端,且拉杆(16)的下端设置有前桥(13);
前置减震器(15),所述前置减震器(15)连接于连接板(14)的一端;
前置上悬挂板(11),所述前置上悬挂板(11)设置于车身骨架(6)的另一端,且前置上悬挂板(11)的下端连接有前置下悬挂板(12);
多个轮毂电机(3),多个所述轮毂电机(3)分别于车身骨架(6)的两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形四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骨架(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7),所述连接板(1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座椅(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地形四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骨架(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行李架(5),所述行李架(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拖车环(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地形四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骨架(6)的一端设置有操纵系统把立(1),所述操纵系统把立(1)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箱(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地形四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骨架(6)内设置有动力电池(19),所述动力电池(19)与轮毂电机(3)、控制器箱(2)和操纵系统把立(1)均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地形四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下悬挂板(7)和后置上悬挂板(8)之间设置有橡胶,所述前置上悬挂板(11)和前置下悬挂板(12)之间设置有聚氨酯。
CN202323572569.9U 2023-12-27 2023-12-27 一种全地形四轮电动车 Active CN221316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572569.9U CN221316511U (zh) 2023-12-27 2023-12-27 一种全地形四轮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572569.9U CN221316511U (zh) 2023-12-27 2023-12-27 一种全地形四轮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316511U true CN221316511U (zh) 2024-07-12

Family

ID=91801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572569.9U Active CN221316511U (zh) 2023-12-27 2023-12-27 一种全地形四轮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316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15596Y (zh) 一种车辆前轮独立悬架装置
CN109911055A (zh) 无人越障车
CN212125325U (zh) 一种线路运维全地形单兵作业履带式滑板车
CN108163094B (zh) 一种山地越野机器人车底盘
CN103552440B (zh) 电动全地形车的悬挂与驱动结构
CN201280039Y (zh) 电动三轮车底盘后悬挂
CN221316511U (zh) 一种全地形四轮电动车
CN212074292U (zh) 一种摩托轿车和转向及悬架装置
CN113147972A (zh) 一种双驱动电动三轮车
CN101927780A (zh) 一种安装有可变直径轮和滑橇的多栖车
CN113120138A (zh) 一种具有增力爬坡功能的节能型山地电动车
CN201792952U (zh) 四轮电动助力车
CN205440538U (zh)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微型跑车
CN204726252U (zh) 一种代步电动汽车
CN201201524Y (zh) 微型电动汽车
CN202574527U (zh) 一种三轮电动车的独立悬架装置
CN215155282U (zh) 一种多功能卡丁车
CN108688726A (zh) 一种新型模块化纯电物流车底盘
CN203637595U (zh) 一种电动沙滩车
CN209650407U (zh) 一种轮式底盘行走机构
CN208544331U (zh) 一种新型模块化纯电物流车底盘
CN203157719U (zh) 一种电动四轮驱动系统
CN1511747B (zh) 踏面、踏线两状态动力车
CN201042972Y (zh) 休闲电动车
CN202528795U (zh) 一种刚性平衡悬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