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99311U - 一种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299311U CN221299311U CN202323536047.3U CN202323536047U CN221299311U CN 221299311 U CN221299311 U CN 221299311U CN 202323536047 U CN202323536047 U CN 202323536047U CN 221299311 U CN221299311 U CN 2212993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cooler
- mounting structure
- quick
- vehicle
- air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及车辆,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包括中冷器,设置有阳接头;管路主体,所述管路主体的端部设置有快接插头,所述快接插头与所述阳接头插接配合,所述快接插头内设置有导向槽;以及固定件,安装于所述管路主体的外部,用于与所述车辆的车身连接。该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能够解决中冷器进出气管与中冷器之间安装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中冷器进出气管是传导高压气体进入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零件,因此中冷器进出气管的布置非常重要。由于中冷管进出气管的长度较长,有时长达到一米左右,因此其安装过程较为困难,经常需要在成本和便利性上做出牺牲和让步。同时中冷器进出气管路的工作条件往往比较苛刻,存在高压或高温高压的条件。综上,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布置中冷进出气管是较为困难的工作。
在传统布置方案中,中冷器进出气管的两端都采用卡箍或者快插接头打紧连接,因此需要采用安装工具打紧卡箍螺栓头,或者手动用力推拉快插接头实现将中冷器进出气管安装到中冷器上。且由于中冷器进出气管安装空间非常有限,导致中冷器进出气管与中冷器之间安装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及车辆,用以解决中冷器进出气管与中冷器之间安装困难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其中,所述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包括:中冷器,设置有阳接头;管路主体,所述管路主体的端部设置有快接插头,所述快接插头与所述阳接头插接配合,所述快接插头内设置有导向槽;以及固定件,安装于所述管路主体的外部,用于与所述车辆的车身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向槽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处的孔径沿第一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阳接头为管状结构,所述阳接头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快接插头装配的配合卡接部。
优选地,所述配合卡接部包括:环形凸出部,沿径向凸出于所述阳接头的外侧管壁;第二倾斜部,设置于所述环形凸出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侧部,所述第二倾斜部形成为环形,所述第二倾斜部沿径向凸出于所述阳接头的外侧管壁,所述第二倾斜部的直径沿所述第一方向逐渐减小;以及环形卡接槽,夹设在所述环形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快接插头还包括环形的卡簧,所述第一倾斜部设置于所述卡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侧部,所述卡簧能够与所述环形卡接槽卡接。
优选地,所述快接插头的孔径大于所述阳接头的外径至少5mm。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板状结构,多个加强筋平行且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板面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快接插头之间的距离小于150mm。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管路主体连接,所述固定件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辆的纵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及车辆,其中冷器设置有阳接头,管路主体的端部设置有快接插头,所述快接插头能够与所述阳接头快速地插接配合,进而将管路主体快速地安装于中冷器,且快接插头内设置有导向槽,能够极大程度地吸收位置度误差,使得阳接头与快接插头之间的插接操作能够依靠机械手完成,固定件则安装于管路主体,固定件用于与车辆的车身连接,进而将管路主体固定于车身,避免快接插头在插接过程中产生晃动,如此能够有效地解决中冷器进出气管与中冷器之间安装困难的问题。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于纵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阳接头;10-配合卡接部;101-环形凸出部;102-第二倾斜部;103-环形卡接槽;2-管路主体;3-快接插头;31-导向槽;311-第一倾斜部;4-固定件;41-加强筋;5-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中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了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用于示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板)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之上”或“直接覆盖”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他元件。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尽管可在这里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所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相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上”、“上部”、“在……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上”或“上部”的元件随后将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下”或“下部”。因此,术语“在……之上”根据装置的空间方位而包括“在……之上”和“在……之下”两种方位。所述装置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将对在这里使用的空间关系术语做出相应的解释。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而并非用于限制示例。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的。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该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包括中冷器、管路主体2以及固定件4。
在以下的描述中,将参照图1至图3具体描述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的上述组件的具体结构以及上述组件的连接关系。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实施例中,中冷器(图中仅示出中冷器的阳接头1部分)可以设置有阳接头1。管路主体2的端部则可以设置有快接插头3,所述快接插头3能够与阳接头1快速地插接配合,以将管路主体2快速地安装于中冷器。快接插头3的内部可以设置有导向槽31。所述导向槽31用于吸收阳接头1与快接插头3之间的位置度误差,使得阳接头1与快接插头3之间的插接操作能够依靠机械手完成,进而减少人工安装的成本和时间并能够降低安装难度。固定件4可以安装于管路主体2的外部。固定件4用于与所述车辆的车身连接,进而将管路主体2固定于车身,避免快接插头3在与阳接头1插接的过程中产生晃动。
优选的,如图1至图3所示,在实施例中,快接插头3可以卡接固定在管路主体2的端部(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右端),快接插头3用于与中冷器的阳接头1连接。管路主体2的另一端(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左端)则可以通过卡箍与发动机连接。
优选的,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中,快接插头3在靠近开口处可以设置有导向槽31。所述导向槽31设置在快接插头3的内部,导向槽31用于起到导向的作用,以易于中冷器的阳接头1插接到位。优选的,导向槽31可以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倾斜部311,所述第一倾斜部311的斜面可以面向快接插头3的开口侧。第一倾斜部311处的孔径可以沿第一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方向可以为阳接头1插入快接插头3的方向(即可以为如图2中所示的由右到左的方向)。使得在阳接头1插入快接插头3的过程中,第一倾斜部311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
优选的,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中,阳接头1可以为管状结构。具体的,阳接头1的横截面可以近似为圆形。所述阳接头1用于与管路主体2连通。优选的,阳接头1在靠近管口处可以设置有用于与快接插头3装配的配合卡接部10,使得阳接头1在插入快接插头3后能够与快接插头3卡接固定。
进一步的,优选的,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中,配合卡接部10可以包括环形凸出部101、第二倾斜部102以及环形卡接槽103。其中,环形凸出部101可以沿径向凸出于阳接头1的外侧管壁。优选的,环形凸出部101可以形成为弧形凸起。第二倾斜部102可以设置于环形凸出部10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侧部。第二倾斜部102可以同样形成为环形。优选的,第二倾斜部102与环形凸出部101之间设置有间隔。第二倾斜部102可以沿径向凸出于阳接头1的外侧管壁,所述第二倾斜部102的靠近阳接头1的端部的侧面可以形成为斜面。优选的,第二倾斜部102的直径(即第二倾斜部102的外径)可以沿所述第一方向逐渐减小,使得阳接头1在插入快接插头3的过程中,第二倾斜部102的斜面能够与第一倾斜部311的斜面相接触,进而起到导向的作用。再优选的,第二倾斜部102的斜面可以平行于第一倾斜部311的斜面,使得导向槽31能够较好地起到导向的作用。环形卡接槽103则可以夹设在环形凸出部101与第二倾斜部102之间,即环形凸出部101与第二倾斜部102夹设形成所述环形卡接槽103,环形卡接槽103用于与快接插头3卡接。
优选的,在实施例中,快接插头3还可以包括环形的卡簧(未示出)。第一倾斜部311设置于所述卡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侧部。在阳接头1插接到位后,所述卡簧能够与环形卡接槽103对齐并进行卡接,进而将配合卡接部10固定于快接插头3。
另外,优选的,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中,快接插头3的孔径(开口处的内径)可以大于阳接头1的外径至少5mm。如此设置易于将阳接头1插入快接插头3,使得阳接头1与快接插头3之间的插接操作能够依靠机械手完成。
优选的,如图1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中,固定件4可以为板状结构,所述固定件4的形状可以近似为矩形。优选的,在固定件4的板面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加强筋41。所述加强筋41可以沿固定件4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多个加强筋41可以平行且间隔地设置在固定件4的板面上,以加强固定件4的强度。
再优选的,如图1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中,固定件4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可以固定安装在管路主体2的外表面。固定件4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则可以车辆的纵梁5螺栓连接,进而将管路主体2固定于所述车辆的车身。另外,优选的,固定件4可以靠近管路主体2的安装有快接插头3的端部设置,固定件4与快接插头3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150mm。如此设置能够避免快接插头3在与阳接头1插接的过程中产生晃动。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
使用过程中,管路主体2的快接插头3能够与中冷器的阳接头1快速地插接装配。快接插头3的内部设置有导向槽31,所述导向槽31能够吸收快接插头3与阳接头1之间的位置度误差,使得阳接头1与快接插头3之间的插接操作能够依靠机械手完成,进而减少人工安装的成本和时间并降低安装难度。固定件4则能够将管路主体2固定于车身,避免快接插头3在与阳接头1插接的过程中产生晃动,如此能够快速且便捷地将管路主体2安装于中冷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设置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包括:
中冷器,设置有阳接头;
管路主体,所述管路主体的端部设置有快接插头,所述快接插头与所述阳接头插接配合,所述快接插头内设置有导向槽;以及
固定件,安装于所述管路主体的外部,用于与所述车辆的车身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处的孔径沿第一方向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接头为管状结构,所述阳接头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快接插头装配的配合卡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卡接部包括:
环形凸出部,沿径向凸出于所述阳接头的外侧管壁;
第二倾斜部,设置于所述环形凸出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侧部,所述第二倾斜部形成为环形,所述第二倾斜部沿径向凸出于所述阳接头的外侧管壁,所述第二倾斜部的直径沿所述第一方向逐渐减小;以及
环形卡接槽,夹设在所述环形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接插头还包括环形的卡簧,所述第一倾斜部设置于所述卡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侧部,所述卡簧能够与所述环形卡接槽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接插头的孔径大于所述阳接头的外径至少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板状结构,多个加强筋平行且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板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快接插头之间的距离小于15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管路主体连接,所述固定件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辆的纵梁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536047.3U CN221299311U (zh) | 2023-12-22 | 2023-12-22 | 一种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536047.3U CN221299311U (zh) | 2023-12-22 | 2023-12-22 | 一种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299311U true CN221299311U (zh) | 2024-07-09 |
Family
ID=91744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536047.3U Active CN221299311U (zh) | 2023-12-22 | 2023-12-22 | 一种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299311U (zh) |
-
2023
- 2023-12-22 CN CN202323536047.3U patent/CN22129931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70216161A1 (en) | Connector for a tubular air conducting element on a turbocharger | |
US20180252345A1 (en) | Connection unit | |
CN105627014A (zh) | 改进的联接装置 | |
CN109519629B (zh) | 浮动式流体连接插头、插座及包含其的连接器和冷却系统 | |
CN221299311U (zh) | 一种中冷器用的进出气管路安装结构及车辆 | |
KR101181609B1 (ko) | 클램프 고정 부재 | |
CN110067905B (zh) | 三通卡箍及具有该卡箍的接头连接预制件 | |
RU189883U1 (ru) | Тройник для соединения трубопровода | |
CN111536347A (zh) | 一种快速插头 | |
CN217502929U (zh) | 管路连接组件、车辆管路系统及车辆 | |
KR101509191B1 (ko) | 커플링 및 커플링의 고정 클립 | |
RU192724U1 (ru) | Тройник для соединения трубопровода | |
CN209892362U (zh) | 一种进气接管结构及发动机 | |
US9435472B2 (en) | Coupler including clamp for connection to a corrugated tube | |
JP6118186B2 (ja) | 太陽熱利用システムの集熱器 | |
CN219623488U (zh) | 一种快插接头 | |
CN108930855B (zh) | 一种适用于紧凑空间的液压管道柔性连接结构和方法 | |
RU2084747C1 (ru) | Быстроразъем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оединения трубопроводов | |
CN220566793U (zh) | 实现快速安装刚性卡箍 | |
CN221374844U (zh) | 一种管路连接装置和管路系统 | |
CN218954313U (zh) | 一种接头组件和管道接头 | |
CN216307037U (zh) | 一种车辆用轻型快速连接接头 | |
CN221145555U (zh) | 一种管夹装置及管夹组合 | |
CN109210304A (zh) | 快插连接接头及汽车管路系统 | |
CN215334945U (zh) | 一种一体式排气伸缩软管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