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93968U - 单车及其转向结构 - Google Patents
单车及其转向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293968U CN221293968U CN202323528182.3U CN202323528182U CN221293968U CN 221293968 U CN221293968 U CN 221293968U CN 202323528182 U CN202323528182 U CN 202323528182U CN 221293968 U CN221293968 U CN 2212939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limiting
- front fork
- frame head
- steering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单车及其转向结构。所述转向结构包括:车架头管、限位模块、前叉立管及配合模块;所述前叉立管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车架头管;所述配合模块固定于所述前叉立管,并沿径向凸出于所述前叉立管的侧壁;所述限位模块固定于所述头管,所述限位模块位于所述配合模块的转动路径上,以限定所述配合模块的转动范围;所述限位模块包括限位块和加强块,所述限位块沿所述车架头管的周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加强块,因此加强块提高了限位模块的强度,在受到配合模块的作用力时不容易破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单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单车及其转向结构。
背景技术
单车通常包括电助力单车和脚踏车,是人们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尤其是共享单车,在城市交通中使用非常广泛。单车的转向结构一般包括与前轮连接的前叉、车架前端的头管及车把,前叉顶部的立管穿设于车架前端的头管中并与车把固定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操作车把转动以带动前叉转动,实现前轮的转向。
在一些相关的技术方案中,车架的头管具有限位块,前叉的立管设置有配合块,通过限位块阻挡配合块的转动,从而能限定前叉的转动范围,防止前叉和车把过渡转动造成的安全问题。
但是,车把在转向时,车架头管的限位块通过与前叉立管上的配合块抵接来阻挡配合块的转动,造成限位块受力,容易导致限位块破裂。尤其是共享单车,使用场景多样、受力条件严格,限位块破裂的风险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单车在车把转向时,限位块通过与配合块抵接来阻挡配合块的转动,造成限位块受力,容易导致限位块破裂的问题,提供一种单车及其转向结构。
一种转向结构,所述转向结构包括:车架头管、限位模块、前叉立管及配合模块;
所述前叉立管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车架头管;所述配合模块固定于所述前叉立管,并沿径向凸出于所述前叉立管的侧壁;所述限位模块固定于所述头管,所述限位模块位于所述配合模块的转动路径上,以限定所述配合模块的转动范围;所述限位模块包括限位块和加强块,所述限位块沿所述车架头管的周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加强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块的材质与所述配合模块的材质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沿所述车架头管的周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加强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车架头管一体成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模块设置于所述车架头管的轴向端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块与所述车架头管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螺纹连接件的螺纹上涂布有粘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配合模块包括沿所述前叉立管的周向间隔的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分别沿径向凸出于所述前叉立管的侧壁;
所述配合模块具有在所述转动范围两端的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限位模块抵接,在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凸出部与所述限位模块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配合模块包括套环,所述套环套设且固定于所述前叉立管,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分别固定于所述套环。
一种单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结构。
上述的单车及其转向结构,配合模块固定于前叉立管,因此,配合模块能随前叉立管相对车架头管转动。由于限位模块位于配合模块的转动路径上,因此,配合模块转动至限位模块所在位置时二者能够抵接,从而配合模块受到限位模块的阻挡,限定配合模块的转动极限位置,即限定配合模块的转动范围。通过在限位块沿车架头管的周向的至少一侧设置加强块,配合模块朝向限位块转动时,配合模块能通过加强块间接地与限位块抵接,从而使得加强块直接承受配合模块的抵接力。如此,通过加强块提高限位模块的强度,使得限位模块在能够限定配合模块转动范围的基础上,即使承受配合模块的作用力,也不容易破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转向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前叉立管、配合模块、限位模块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车架头管与限位模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00、车架头管;110、限位块;200、前叉立管;300、加强块;310、第一加强块;311、第一螺纹连接件;320、第二加强块;321、第二螺纹连接件;400、配合模块;410、第一凸出部;420、第二凸出部;430、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车架头管上的限位块通常与车架头管为一体结构,因此,限位块与车架头管通常为相同材质。而前叉立管上的配合块的材质强度较高,因此,配合块的材质强度大于车架头管上的限位块的材质强度,限位块与配合块抵接时承受配合块的作用力,容易导致限位块破裂。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转向结构,在限位块沿车架头管的周向的至少一侧增设加强块,配合模块朝向限位块转动时,配合模块能通过加强块间接地与限位块抵接,从而使得加强块承受配合模块的抵接力。如此,通过加强块提高限位模块的强度,使得限位模块在能够限定配合模块转动范围的基础上,即使承受配合模块的作用力,也不容易破裂。
请参考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结构,该转向结构应用于单车中。该转向结构包括:车架头管100、前叉立管200、限位模块及配合模块400。前叉立管200可转动地穿设于车架头管100。配合模块400固定于前叉立管200,并沿径向凸出于前叉立管200的侧壁。限位模块固定于车架头管100,限位模块位于配合模块400的转动路径上,以限定配合模块400的转动范围。限位模块包括限位块110和加强块300。限位块110沿车架头管100的周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加强块300。
上述的转向结构,配合模块400固定于前叉立管200,因此,配合模块400能随前叉立管200相对车架头管100转动。由于限位模块位于配合模块400的转动路径上,因此,配合模块400转动至限位模块所在位置时二者能够抵接,从而配合模块400受到限位模块的阻挡,限定配合模块400的转动极限位置,即限定配合模块400的转动范围。通过在限位块110沿车架头管100的周向的至少一侧设置加强块300,配合模块400朝向限位块110转动时,配合模块400能通过加强块300间接地与限位块110抵接,从而使得加强块300直接承受配合模块400的抵接力。如此,通过加强块300提高限位模块的强度,使得限位模块在能够限定配合模块400转动范围的基础上,即使承受配合模块400的作用力,也不容易破裂。
其中,起加强作用的加强块300的材质的强度大于车架头管100上本身设置的限位块110的材质强度。
加强块300所采用的材质例如是钢。限位块110所采用的材质例如是镁合金。
在一实施例中,加强块300的材质与配合模块400的材质相同,因此,配合模块400转动至加强块300所在位置时二者能够抵接,从而限定配合模块400的转动范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令加强块300的材质与配合模块400的材质相同,从而使得加强块300与配合模块400抵接时不容易破裂。
结合图2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限位块110沿车架头管100的周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加强块300,分别为第一加强块310和第二加强块320。如此可以理解地,第一加强块310和第二加强块320分别位于配合模块400的转动范围的两端。配合模块400转动至与第一加强块310抵接,受到第一加强块310的阻挡,从而限定配合模块400在其转动范围的第一极限位置。配合模块400转动至与第二加强块320抵接,受到第二加强块320的阻挡,从而限定配合模块400在其转动范围的第二极限位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加强块也可以仅有第一加强块或者第二加强块中的一者。
结合图2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限位块110与车架头管100一体成型。由于限位块110与车架头管100一体成型,从而,配合模块400与加强块300抵接时,经加强块300传递至限位块110的力能传递至车架头管100,进而由车架分担受力,降低了加强块300受周向的抵接力而移位和松动的风险。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块110与车架头管100所采用的材质则是相同的,例如是镁合金。
结合图2和图4,具体地,限位块110沿车架头管100周向的两侧分别第一加强块310和第二加强块320贴合。如此,配合模块400转动至第一加强块310时与第一加强块310抵接时,经第一加强块310将抵接力传递至限位块110,同理,配合模块400转动至第二加强块320时与第二加强块320抵接时,经第二加强块320将抵接力传递至限位块110。
结合图2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限位模块设置于车架头管100的轴向端面。进一步地,限位模块设置于车架头管100背离车把的一端。
在一实施例中,限位块110凸出设置于车架头管100的轴向端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模块不限于是设置在车架头管的端面,例如车架头管的内部等其他位置。相应地,限位块不限于是设置在车架头管的轴向端面。
结合图2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加强块300与车架头管100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连接。
具体地,第一加强块310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311与车架头管100固定连接。第二加强块320通过第二螺纹连接件321与车架头管100固定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加强块与车架头管还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螺纹连接件的螺纹上涂布有粘胶,从而使得螺纹连接件不易松动,进而有利于加强块与车架头管100的连接可靠。
参考图3,在一实施例中,配合模块400包括沿前叉立管200的周向间隔的第一凸出部410和第二凸出部420,第一凸出部410和第二凸出部420分别沿径向凸出于前叉立管200的侧壁。
配合模块400具有在转动范围两端的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在第一极限位置时第一凸出部410与限位模块抵接,从而受到限位模块对第一凸出部410的阻挡,限定了配合模块400的第一极限位置。在第二极限位置时第二凸出部420与限位模块抵接,从而受到限位模块对第二凸出部420的阻挡,限定了配合模块400的第二极限位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配合模块也可以是一个配合块,其具有沿前叉立管周向相背的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配合模块转动至第一极限位置时第一配合面与限位模块抵接,转动至第二极限位置时第二配合面与限位模块抵接。
参考图3,在一实施例中,配合模块400包括套环430,套环430套设且固定于前叉立管200,第一凸出部410和第二凸出部420分别固定于套环430,从而便于第一凸出部410和第二凸出部420固定于前叉立管200。套环430与前叉立管200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第一凸出部410和第二凸出部420与套环430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体成型后固定连接的。
在其他实施例中,配合模块不限于是上述形式,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对此不一一列举。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单车,单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任一项的转向结构。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结构包括:车架头管、限位模块、前叉立管及配合模块;
所述前叉立管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车架头管;所述配合模块固定于所述前叉立管,并沿径向凸出于所述前叉立管的侧壁;所述限位模块固定于所述头管,所述限位模块位于所述配合模块的转动路径上,以限定所述配合模块的转动范围;所述限位模块包括限位块和加强块,所述限位块沿所述车架头管的周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加强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块的材质与所述配合模块的材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沿所述车架头管的周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加强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车架头管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模块设置于所述车架头管的轴向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块与所述车架头管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连接件的螺纹上涂布有粘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合模块包括沿所述前叉立管的周向间隔的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分别沿径向凸出于所述前叉立管的侧壁;
所述配合模块具有在所述转动范围两端的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限位模块抵接,在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凸出部与所述限位模块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模块包括套环,所述套环套设且固定于所述前叉立管,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分别固定于所述套环。
10.一种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528182.3U CN221293968U (zh) | 2023-12-22 | 2023-12-22 | 单车及其转向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528182.3U CN221293968U (zh) | 2023-12-22 | 2023-12-22 | 单车及其转向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293968U true CN221293968U (zh) | 2024-07-09 |
Family
ID=91746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528182.3U Active CN221293968U (zh) | 2023-12-22 | 2023-12-22 | 单车及其转向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293968U (zh) |
-
2023
- 2023-12-22 CN CN202323528182.3U patent/CN22129396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287052B2 (en) | Wheel hub having improved stress distribution | |
CN205186403U (zh) | 两轮车及其车架、集成底架、底架主体 | |
CN105270561A (zh) | 无链自行车及其轮叉、车架 | |
WO2018092912A1 (ja) |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および二輪車 | |
CN221293968U (zh) | 单车及其转向结构 | |
CN105270528A (zh) | 无链自行车及其集成底架 | |
CN105346668A (zh) | 无链自行车及其后轴组件 | |
CN205186463U (zh) | 圆锥齿轮-传动杆传动方式的两轮车及其后轴组件 | |
JP6531997B2 (ja) | シャフトの軸受構造 | |
FR2876953A1 (fr) | Ensemble comprenant au moins une roue directrice et un carenage pour vehicule poids lourd, et vehicule poids lourd correspondant | |
CN202732746U (zh) | 汽车用加强型万向节叉 | |
CN212921022U (zh) | 一种橡胶发泡轮胎 | |
CN211869078U (zh) | 驱动桥及其套管法兰 | |
CN209159290U (zh) | 一种后桥总成及带有该后桥总成的沙滩摩托 | |
CN205186465U (zh) | 两轮车、三轮车及其轮毂、轮组 | |
US20130112035A1 (en) | Steering wheel | |
CN209921409U (zh) | 转向节叉及转向系统 | |
CN205186464U (zh) | 两轮车、三轮车及其车架、非驱动轮组件、车轮用的轮叉 | |
CN205186462U (zh) | 圆锥齿轮-传动杆传动方式的两轮车及其传动系统 | |
CN212980451U (zh) | 前叉组件、车体结构和骑行车辆 | |
CN221497512U (zh) | 一种高强度轮毂 | |
CN215804854U (zh) | 一种高强度发动机左盖 | |
CN112012540A (zh) | 一种车位锁结构 | |
CN221563299U (zh) | 一种带有转向指示功能的护手机构 | |
CN219159050U (zh) | 一种摩托车排气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