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286549U - 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86549U
CN221286549U CN202322481944.2U CN202322481944U CN221286549U CN 221286549 U CN221286549 U CN 221286549U CN 202322481944 U CN202322481944 U CN 202322481944U CN 221286549 U CN221286549 U CN 221286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member
fixing
plugging
tracheostomy tube
plugg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819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晋
史良
苏亦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24819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286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86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865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通过将底座构件套设在气管切开套管上,并在底座构件上开设多个插入凹槽,对应在堵帽构件上开设插入凸起,通过改变插入凸起伸入到插入凹槽的具体位置,即可调整堵帽构件上的堵板对底座构件上的半圆形开口的封堵面积,进而调整堵管面积,操作更加方便,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口径可调节的气管切开堵管装置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术在临床上常常用于各种原因所致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抢救以及全身麻醉患者手术中的气道管理。当患者虽然恢复自主呼吸但仍伴有呼吸肌无力或者重度肺部感染而导致短期内无法自主咳痰时,常常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术并留置气管切开套管。随着患者病情的逐渐好转,在合适的时机拔除气管切开套管是临床工作的难点。拔除气管切开套管前需要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尝试试验性堵管。而临床堵管操作目前仍没有统一的规范,缺乏一种可调节内径的堵管装置进行渐进式堵管。
目前科研人员进行了一些尝试并申请了部分关于可控口径的堵管装置,但仍存在一些缺陷。例如:一种口径可调节的气管切开堵管装置(申请号 202122582504.7)该装置设计了从上至下多个气孔,调节帽的进气孔孔径依次增大;进气孔与进气口相连通;最上端的气孔调节帽顶部设置有密封盖。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需要人为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选择合适孔径的进气孔,需要反复拼装,操作不方便,而且反复拼装存在漏气和污染的风险。
因此,亟待研制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可调节内径的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口径可调节的气管切开堵管装置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包括:底座构件和堵帽构件;
所述底座构件的一端套设在气管切开套管上,所述底座构件的另一端部具有半圆形开口,所述底座构件的外壁沿外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插入凹槽;
所述堵帽构件具有半圆形的堵板,且所述堵帽构件的外圆周设置有插入凸起,所述插入凸起配置为能够伸入到不同的所述插入凹槽中,以调整所述堵板对所述开口的封堵面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还包括连接构件;
所述连接构件设置于所述堵帽构件上,所述连接构件配置为能够卡接在所述底座构件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连接构件包括固定卡和转铰部;
所述转铰部固定在所述堵帽构件的外圆周面上,所述固定卡与所述转铰部连接,以使所述固定卡能够围绕所述转铰部转动;
所述固定卡的端部能够卡接在所述堵帽构件的外壁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固定卡的端部呈L型延伸有第一卡接凸起;
所述底座构件的外圆周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卡接凸起;
所述第一卡接凸起能够抵接在所述第二卡接凸起的底边上,以将所述堵帽构件卡接在所述底座构件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转铰部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与所述固定卡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卡接凸起具有朝向紧贴所述底座构件的运动趋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底座构件套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
所述气管切开套管套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
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之间通过固定绳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底座构件的侧壁设置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用于吸氧或吸痰。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吸气口与所述底座构件的侧壁之间倾斜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吸气口可拆卸连接有封堵构件,所述封堵构件用于堵住所述吸气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封堵构件包括连接部和皮塞;
所述皮塞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吸气口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通过将底座构件套设在气管切开套管上,并在底座构件上开设多个插入凹槽,对应在堵帽构件上开设插入凸起,通过改变插入凸起伸入到插入凹槽的具体位置,即可调整堵帽构件上的堵板对底座构件上的半圆形开口的封堵面积,进而调整堵管面积,操作更加方便,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口径可调节的气管切开堵管装置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中底座构件的俯视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中堵帽构件的俯视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气管切开套管;100-底座构件;110-开口;120-插入凹槽;130-第二卡接凸起;140-吸气口;200-堵帽构件;210-堵板;220-插入凸起;300-连接构件;310-固定卡;311-第一卡接凸起;320-转铰部;400-第一固定部;410-第一固定孔;500-第二固定部;510-第二固定孔;600-封堵构件;610-连接部;620-皮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堵管装置需要人为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选择合适孔径的进气孔,需要反复拼装,操作不方便,而且反复拼装存在漏气和污染的风险。
有鉴于此,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包括:底座构件100和堵帽构件200;底座构件100的一端套设在气管切开套管10上,底座构件100的另一端部具有半圆形开口110,即一半半圆具有开口110,另一半原封堵,底座构件100的外壁沿外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插入凹槽120;堵帽构件200具有半圆形的堵板210,另一半圆为中空结构,且堵帽构件200的外圆周设置有插入凸起220,插入凸起220配置为能够伸入到不同的插入凹槽120中,以调整堵板210对开口110的封堵面积。
具体而言,插入凹槽120的数量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插入凹槽120沿着底座构件100的外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较佳地,插入凹槽120的数量可设置为四个,四个插入凹槽120呈十字型排布,对应插入凸起220的数量可设置为两个,两个插入凸起220对称排布,在堵帽构件200安装时,使用者将两个插入凸起220分别伸入到其中两个插入凹槽120中,根据插入凸起220的位置可实现50%、75%和100%的堵管面积,可以满足临床的实际需要。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通过将底座构件100套设在气管切开套管10上,并在底座构件100上开设多个插入凹槽120,对应在堵帽构件200上开设插入凸起220,通过改变插入凸起220伸入到插入凹槽120的具体位置,即可调整堵帽构件200上的堵板210对底座构件100上的半圆形开口110的封堵面积,进而调整堵管面积,操作更加方便,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口径可调节的气管切开堵管装置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切开套管堵管装置还包括连接构件300;连接构件300设置于堵帽构件200上,连接构件300配置为能够卡接在底座构件100上。
具体而言,连接构件300包括固定卡310和转铰部320;转铰部320固定在堵帽构件200的外圆周面上,固定卡310与转铰部320连接,以使固定卡310能够围绕转铰部320转动;固定卡310的端部能够卡接在堵帽构件200的外壁上。
转铰部320可设置为转轴,转铰部320的安装位置位于固定卡310的中部位置,方便使用者按压固定卡310,进而使固定卡310围绕转铰部320转动,控制堵帽构件200与底座构件100之间的卡接和拆卸。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卡310的端部呈L型延伸有第一卡接凸起311;底座构件100的外圆周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卡接凸起130;第一卡接凸起311能够抵接在第二卡接凸起130的底边上,以将堵帽构件200卡接在底座构件100上。
具体而言,固定卡310的端部呈L型,即固定卡310的中部与端部的第一卡接凸起311之间形成L型,并且对应在底座构件100上设置第二卡接凸起130,堵帽构件200安装在底座构件100上时,第一卡接凸起311位于第二卡接凸起130的底部,第二卡接凸起130阻止第一卡接凸起311的脱出,即可将堵帽构件200安装在底座构件100上。
为了将固定卡310紧卡在底座构件100上,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转铰部320设置有扭簧,扭簧与固定卡310连接,以使第一卡接凸起311具有朝向紧贴底座构件100的运动趋势。
当按压固定卡310远离底座构件100的端部时,第一卡接凸起311朝向远离底座构件100的方向移动,固定卡310与底座构件100之间的卡接脱离,堵帽构件200可从底座构件100上取下,当松开固定卡310时,扭簧的弹力带动固定卡310端部朝向底座构件100的方向移动,即可将堵帽构件200安装在底座构件100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底座构件100套设有第一固定部400,第一固定部400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410;气管切开套管10套设有第二固定部500,第二固定部500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510;第一固定孔410和第二固定孔510之间通过固定绳连接。
具体而言,第一固定部400和第二固定部500为相同结构,固定部类似于固定翼结构,向水平方向延伸,并在第一固定部400和第二固定部500上分别开设第一固定孔410和第二固定孔510,固定绳穿过第一固定孔410和第二固定孔510,将装置整体固定于颈部,固定牢固,不容易脱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底座构件100的侧壁设置有吸气口140,吸气口140用于吸氧或吸痰。
具体而言,在底座构件100上预留吸气口140,起到吸氧或吸痰作用,可以在临床堵管试验进行吸痰/吸氧治疗。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吸气口140与底座构件100的侧壁之间倾斜设置,方便与外部吸气装置或吸痰装置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吸气口140可拆卸连接有封堵构件600,封堵构件600用于堵住吸气口140;封堵构件600包括连接部610和皮塞620;皮塞620通过连接部610连接在吸气口140的外壁上,具体的,连接部610为医用柔性材料,固定在吸气口140的外壁上,利用皮塞620堵住吸气口140。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兼顾了实用性和安全性的优点。(1)底座构件100与气切套管通过孔穿过固定绳,将装置整体固定于颈部,固定牢固,不容易脱出。(2)当仅将底座构件100与气切套管连接时,可实现50%的堵管面积;当将底座构件100和堵帽构件200与气切套管连接时,通过调整底座构件100和堵帽构件200之间的角度,可以分别实现50%、75%和100%的堵管面积。(3)此外,此装置预留吸痰/吸氧口,可以在临床堵管试验的同时进行吸痰/吸氧治疗,而且通过皮塞620开闭,操作简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构件(100)和堵帽构件(200);
所述底座构件(100)的一端套设在气管切开套管(10)上,所述底座构件(100)的另一端部具有半圆形开口(110),所述底座构件(100)的外壁沿外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插入凹槽(120);
所述堵帽构件(200)具有半圆形的堵板(210),且所述堵帽构件(200)的外圆周设置有插入凸起(220),所述插入凸起(220)配置为能够伸入到不同的所述插入凹槽(120)中,以调整所述堵板(210)对所述开口(110)的封堵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还包括连接构件(300);
所述连接构件(300)设置于所述堵帽构件(200)上,所述连接构件(300)配置为能够卡接在所述底座构件(10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构件(300)包括固定卡(310)和转铰部(320);
所述转铰部(320)固定在所述堵帽构件(200)的外圆周面上,所述固定卡(310)与所述转铰部(320)连接,以使所述固定卡(310)能够围绕所述转铰部(320)转动;
所述固定卡(310)的端部能够卡接在所述堵帽构件(200)的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卡(310)的端部呈L型延伸有第一卡接凸起(311);
所述底座构件(100)的外圆周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卡接凸起(130);
所述第一卡接凸起(311)能够抵接在所述第二卡接凸起(130)的底边上,以将所述堵帽构件(200)卡接在所述底座构件(10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铰部(320)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与所述固定卡(310)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卡接凸起(311)具有朝向紧贴所述底座构件(100)的运动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构件(100)套设有第一固定部(400),所述第一固定部(400)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410);
所述气管切开套管(10)套设有第二固定部(500),所述第二固定部(500)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510);
所述第一固定孔(410)和所述第二固定孔(510)之间通过固定绳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构件(100)的侧壁设置有吸气口(140),所述吸气口(140)用于吸氧或吸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气口(140)与所述底座构件(100)的侧壁之间倾斜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气口(140)可拆卸连接有封堵构件(600),所述封堵构件(600)用于堵住所述吸气口(14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堵构件(600)包括连接部(610)和皮塞(620);
所述皮塞(620)通过所述连接部(610)连接在所述吸气口(140)的外壁上。
CN202322481944.2U 2023-09-13 2023-09-13 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 Active CN221286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81944.2U CN221286549U (zh) 2023-09-13 2023-09-13 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81944.2U CN221286549U (zh) 2023-09-13 2023-09-13 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86549U true CN221286549U (zh) 2024-07-09

Family

ID=91746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81944.2U Active CN221286549U (zh) 2023-09-13 2023-09-13 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2865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40160B2 (en) Compressible connector for an inner cannula
US10307557B2 (en) Compressible cannula connector with release grip
JP4125659B2 (ja) 呼吸維持システム
MX2011005648A (es) Ensamble de puerto de acceso respiratorio con un cierre de boton de presion.
US9907921B2 (en) Tracheostomy tube with inner cannula
CN221286549U (zh) 气管切开套管堵管装置
CN208710732U (zh) 一种堵管帽及应用该堵管帽的气管切开套管
CN203710511U (zh) 气管套管装置
CN219423503U (zh) 一种气切管套管的接头组件
CN222533873U (zh) 一种用于气切口插管的封堵装置
CN221535284U (zh) 一种可更换内套管气管插管
CN219049945U (zh) 一种气管切开预堵器
CN218685723U (zh) 一种切开导管的封堵装置
CN216725688U (zh) 一种适用于儿科的呼吸训练装置
CN215194720U (zh) 一种可调节气管套管试堵管
EP4019060A1 (en) Closed suction catheter controller
CN216571106U (zh) 一种新型气管套管堵管装置
CN221535286U (zh) 气管套管可调封堵装置
CN213285115U (zh) 经口气管插管导管固定装置
CN221431920U (zh) 一种气管切开术用内套管的封堵管装置
CN218552856U (zh) 一种气管套管
CN213312679U (zh) 一种金属气切套管的转换接头
CN216934348U (zh) 一种封堵装置及气管套管
CN217794039U (zh) 一种气管套管双通道连接器
CN213964733U (zh) 一种一体式气管切开金属套管渐进堵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