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279273U - 车灯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灯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79273U
CN221279273U CN202323358587.7U CN202323358587U CN221279273U CN 221279273 U CN221279273 U CN 221279273U CN 202323358587 U CN202323358587 U CN 202323358587U CN 221279273 U CN221279273 U CN 221279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light
plate
transparent thick
vehicle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3585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辉
孙渤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deal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deal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deal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deal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3585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279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79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79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灯和车辆,车灯包括光学扩散件、透明厚壁件和分隔件:安装座、饰板和透明厚壁件,饰板与安装座相连且为间隔设置的两个,间隔设置的两个饰板限定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透光通道;透明厚壁件包括呈条状的主体部,主体部穿设于透光通道且用于透射光线,主体部与两个饰板均间隔设置。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灯,通过将透明厚壁件的主体部与饰板间隔设置,可以使得主体部射向饰板的光线较少,保证主体部的发光亮度;使得由饰板折射至主体部的光线较少,降低饰板反射入主体部的光线的亮度,降低饰板反射出带有颜色的光线而导致主体部上产生光斑的风险,提高主体部发光的均匀程度,提高车灯的光亮均匀度,提高车灯的视觉效果。

Description

车灯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灯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了遮挡车灯内部的连接结构,通常在透明厚壁部的周侧设置饰板以遮掩车灯内部的连接结构;但是,利用饰板遮掩车灯内部的连接结构的车灯,在车灯亮起时,透明厚壁件出光不均匀,且能够观察到有暗区的存在,整体出光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灯和车辆。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灯,包括:安装座;饰板,所述饰板与所述安装座相连且为间隔设置的两个,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饰板限定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透光通道;透明厚壁件,所述透明厚壁件包括呈条状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穿设于所述透光通道且用于透射光线,所述主体部与两个所述饰板均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饰板包括压光板和装饰连接板,所述压光板平行于所述主体部且与所述主体部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装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压光板沿光线出射方向的一端,所述装饰连接板远离所述压光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透明厚壁件还包括两个板状的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连接于所述主体部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且位于所述主体部靠近光线入射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所述连接部与对应的所述压光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反射碗,所述反射碗与所述透明厚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所述反射碗位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所述反射碗的开口处的外周侧设有连接凸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凸台相连,所述装饰连接板远离所述压光板的一端与所述反射碗相连且位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
可选地,车灯还包括:光学扩散板,所述光学扩散板盖设于所述反射碗的开口处且夹设于所述连接凸台与所述透明厚壁件之间。
可选地,车灯还包括:分隔件,夹设于所述透明厚壁件与所述光学扩散板之间,以将所述透明厚壁件与所述光学扩散板隔开。
可选地,所述分隔件与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止抵。
可选地,所述连接凸台具有限位槽,所述光学扩散板的至少部分卡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可选地,所述连接凸台与所述光学扩散板中的一个具有限位柱,所述连接凸台与所述光学扩散板中的另一个具有与所述限位柱相适配的限位孔。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公开提供的车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灯,通过将透明厚壁件的主体部与饰板间隔设置,使得从主体部射向饰板的光线及由饰板反射向主体的光线,均需要先射入主体部与饰板之间的空气中,由于空气的折射率小于主体部的折射率,当光线由主体部射向饰板时,部分光线会在主体部的表面上发生全反射,反射回主体部,可以使得主体部射向饰板的光线较少,保证主体部的发光亮度;当光线由饰板反射向主体部时,光线会在主体部的表面发生折射,减少由饰板折射至主体部的光线,降低饰板反射入主体部的光线的亮度,降低饰板反射出带有颜色的光线而导致主体部上产生光斑的风险,提高主体部发光的均匀程度,提高车灯的光亮均匀度,提高车灯的视觉效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车灯,车灯的光亮均匀度较高,车灯的视觉效果较好,可以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的车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车灯的局部结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车灯的剖视图,其中灯罩和饰板未示出;
图4为图1中的车灯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其中灯罩和饰板未示出;
图5为图1中的车灯的又一剖视图,其中灯罩和上饰板未示出;
图6为图1中的车灯的再一剖视图,其中灯罩和上饰板未示出。
其中,100、车灯;
1、光学扩散板;
2、分隔件;
3、透明厚壁件;31、主体部;32、连接部;33、紧固件;
4、反射碗;41、弧形面;42、发光槽;43、连接凸台;44、限位槽;
5、发光件;51、基板;52、灯珠;
6、饰板;61、压光板;62、装饰连接板;
7、灯框;71、容纳腔;
8、面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灯100,可以应用于车辆,例如车灯100可以为车辆的照明灯、示警灯或装饰灯,当车灯100为照明灯时,车灯100可以为远光灯、近光灯或雾灯;当车辆为警示灯时,车灯100可以为刹车灯100或示廓灯;当车灯100为装饰灯时,车灯100可以为设于车辆的前保险杠且横向贯穿前保险杠的装饰灯,车灯100也可以为设于车辆的后尾门且横向贯穿后尾门的装饰灯。
参照图1和图6,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灯100,车灯100包括:安装座、饰板6和透明厚壁件3,饰板6与安装座相连,且饰板6为间隔设置的两个,间隔设置的两个饰板6限定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透光通道,例如,当车灯100设于车辆上时,第一方向可以为车辆的长度方向。透明厚壁件3包括呈条状的主体部31,主体部31穿设于透光通道,且主体部31用于透射光线,主体部31与两个饰板6均间隔设置。
通过将透明厚壁件3的主体部31与饰板6间隔设置,从主体部31的表面上射出的光线,可以先射入主体部31与饰板6之间的空气中,之后射向饰板6,接着由饰板6反射至主体部31与饰板6之间的空气,然后射向主体部31。
由于空气的折射率小于主体部31的折射率,当光线由主体部31朝向饰板6发射时,属于光线从光密介质朝向光疏介质的传播,部分光线会在主体部31的表面上发生全反射,反射回主体部31,可以使得主体部31射向饰板6的光线较少,相比于饰板6与主体部31贴合的设置方式,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饰板6吸收光线而导致主体部31的发光亮度下降,从而保证主体部31的发光亮度;当光线由饰板6反射向主体部31时,属于光线从光疏介质朝向光密介质的传播,光线会在主体部31的表面发生折射,减少由饰板6折射至主体部31的光线,降低饰板6反射入主体部31的光线的亮度,降低饰板6反射出带有颜色的光线而导致主体部31上产生光斑的风险,提高主体部31发光的均匀程度,提高车灯100的光亮均匀度,提高车灯100的视觉效果。
例如,参照图1、图2、图5和图6,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饰板6与主体部31在第二方向上的间隔距离L3不小于0.5mm且不大于1.5mm;可选地,饰板6与主体部31在第二方向上的间隔距离L3可以为0.5mm、0.6mm、0.7mm、0.8mm、0.9mm、1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2mm。
饰板6与主体部31在第二方向上的间隔距离L3越大,越可以有效地防止饰板6与主体部31接触,而且,较大的间隔距离L3,可以使得饰板6与主体部31之间的配合精度不至于要求的太高,使得饰板6的加工精度及主体部31的加工精度均不至于要求的太高,降低饰板6及主体部31的生产成本,提高安装效率。
饰板6与主体部31在第二方向上的间隔距离L3越小,越可以有效地防止饰板6与主体部31的间隙处发生漏光的现象,使得车灯100可以可靠地在主体部31处进行发光,使得车灯100的视觉效果较好。
通过将饰板6与主体部31在第二方向上的间隔距离L3设置为不小于0.5mm且不大于1.5mm,可以在防止饰板6与主体部31的间隙处发生漏光的现象的同时,有效地防止饰板6与主体部31接触,使得饰板6与主体部31之间的配合精度不至于要求的太高,使得饰板6的加工精度及主体部31的加工精度均不至于要求的太高,降低饰板6及主体部31的生产成本,提高安装效率。
参照图3和图4,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安装座包括:反射碗4,反射碗4与透明厚壁件3沿第一方向排布,反射碗4的开口处的外周侧设有连接凸台43;
透明厚壁件3还包括两个连接部32,两个连接部32分别连接于主体部3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且两个连接部32位于主体部31靠近反射碗的一侧(也就是主体部31靠近光线入射的一端),连接部32与连接凸台43相连,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例如,车灯100还包括灯框7和面罩8,灯框7具有容纳腔71,反射碗4、透明厚壁件3及饰板6均设于容纳腔71内,面罩8盖设于容纳腔71的开口处,反射碗4与灯框7连接固定,饰板6与灯框7连接固定。可选地,安装座也可以包括灯框7,连接部32可以与灯框7相连。
通过在主体部31的两侧设置连接部32,由反射碗4反射出光线的一部分可以直接投射到主体部31上,然后经主体部31向外发射;另一部分可以先投射到连接部32上,然后经连接部32传递至主体部31上,之后通过主体部31向外发射。
通过设置在主体部31的两侧设置连接部32,并将连接部32设置为与连接凸台43相连,可以使得主体部31大体位于反射碗4的开口的中心,使得反射碗4可以将光束集中在主体部31上,保证主体部31的发光亮度;而且,将连接部32设置为与连接凸台43相连,可以有效地防止紧固件33遮挡透射到主体部31上的光线,减少紧固件33对光线的遮挡,使得从光学扩散板1可以将较多的光线射入透明厚壁件3上,使得从透明厚壁件3中射出的光线较多,保证主体部31可以被投射充足的光线,保证透明厚壁件3的发光亮度。
而且,这样可以使得主体部31通过连接部32接收一部分光学扩散板1发射出的光线,扩大主体部31接收光线的面积,使得入射至主体部31上的光线的角度范围较大,使得从主体部31投射出去的光线具有较大的区域范围,使得用户可以从多个角度上观察到主体部31均匀发射的光线,提高主体部31在各个角度的均匀性,提高主体部31的发亮效果,提高车灯100的视觉效果。
例如,参照图3和图4,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反射碗4的反射壁在开口处的界限为反射边界,反射边界即为反射碗4中的光线射出的边界,主体部31与反射边界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L5不小于2mm。
主体部31与反射边界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L5越大,主体部31在第二防线上的面积越大,主体部31通过连接部32接收光线的较多越大;通过将主体部31与反射边界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L5设置为不小于2mm,可以扩大主体部31接收光线的面积,使得入射至主体部31上的光线的角度范围较大,使得从主体部31投射出去的光线具有较大的区域范围,使得用户可以从多个角度上观察到主体部31均匀发射的光线,提高主体部31在各个角度的发光均匀性,提高主体部31的发亮效果,提高车灯100的视觉效果。
例如,主体部31与反射边界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L5不小于2mm且不大于10mm;可选地,主体部31与反射边界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L5可以为2mm、2.1mm、2.2mm、2.3mm、2.4mm、2.5mm、2.6mm、2.7mm、2.8mm、2.9mm、3mm、3.1mm、3.2mm、3.3mm、3.4mm、3.5mm、3.6mm、3.7mm、3.8mm、3.9mm、4mm、4.1mm、4.2mm、4.3mm、4.4mm、4.5mm、4.6mm、4.7mm、4.8mm、4.9mm、5mm、5.5mm、6mm、6.5mm、7mm、7.5mm、8mm、8.5mm、9mm、9.5mm、10mm。这样可以使得车灯100的结构较为紧凑的同时,使得主体部31在各个角度的发光均匀性较好,提高主体部31的发亮效果,提高车灯100的视觉效果。
参照图1、图5和图6,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饰板6包括压光板61和装饰连接板62,压光板61平行于主体部31,且压光板61与主体部31间隔设置;压光板61可以有效地将主体部31射出的光线均匀地反射回主体部31,保证主体部31发光亮度,保证主体部31的发光均匀度。
装饰连接板62连接于压光板61远离连接部32的一端(也就是压光板61沿光线出射方向的一端),装饰连接板62远离压光板61的一端与反射碗4相连,且装饰连接板62位于对应的连接部32远离主体部31的一侧。这样可以使得装饰连接板62可以有效地遮掩连接部32与反射碗4之间的连接结构,使得车灯100结构展露出来的部分较为简单整齐;同时,这样可以使得装饰连接板62遮挡连接部32在第二方向上射出的光线,降低车灯100在饰板6的边缘处的漏光量,或者避免车灯100在饰板6的边缘处产生漏光现象。
参照图1、图2、图5和图6,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连接部32与对应的饰板6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这样可以减少饰板6对连接部32上的光线的吸收或者避免饰板6吸收连接部32上的光线,使得连接部32向主体部31传递的光线较为均匀、充足,从而保证主体部31的发光亮度,保证主体部31发光的均匀程度,提高车灯100的光亮均匀度,提高车灯100的视觉效果。
例如,饰板6与连接部32在第一方向上的间隔距离L4不小于0.5mm且不大于1.5mm。例如,饰板6与连接部32在第一方向上的间隔距离L4可以为0.5mm、0.6mm、0.7mm、0.8mm、0.9mm、1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2mm。
饰板6与连接部32在第一方向上的间隔距离L4越大,越可以有效地防止饰板6与主体部31接触,而且,较大的间隔距离L4,可以使得饰板6与主体部31之间的配合精度不至于要求的太高,使得饰板6的加工精度及主体部31的加工精度均不至于要求的太高,降低饰板6及主体部31的生产成本,提高安装效率。
饰板6与连接部32在第一方向上的间隔距离L4越小,越可以有效地防止饰板6与主体部31的间隙处发生漏光的现象,使得车灯100可以可靠地在主体部31处进行发光,使得车灯100的视觉效果较好。
通过将饰板6与连接部32在第一方向上的间隔距离L4设置为不小于0.5mm且不大于1.5mm,可以在防止饰板6与主体部31的间隙处发生漏光的现象的同时,有效地防止饰板6与主体部31接触,使得饰板6与主体部31之间的配合精度不至于要求的太高,使得饰板6的加工精度及主体部31的加工精度均不至于要求的太高,降低饰板6及主体部31的生产成本,提高安装效率。
参照图1和图6,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车灯100还包括:光学扩散板1,光学扩散板1盖设于反射碗4的开口处,且光学扩散板1夹设于连接凸台43与透明厚壁件3之间。这样可以通过光学扩散板1将反射碗4反射出的光线均匀地投射至透明厚壁件3上,使得主体部31可以可靠地、均匀地进行发光。
例如,车灯100还包括发光件5,反射碗4具有弧形面41和发光槽42,弧形面41朝向远离光学扩散板1的一侧凹陷,发光槽42与弧形面41相对且贯穿反射碗4的侧壁;发光件5包括基板51和灯珠52,灯珠52设于基板51上,基板51设于反射碗4的外侧,且灯珠52正对发光槽42。这样可以使得弧形面41将发光件5发出的光线聚集至光学扩散板1上,使得发光件5的发出的光线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透明厚壁件3的发光亮度。
在组装车灯100时,可以先将光学扩散板1盖设于反射碗4的开口处,然后将透明厚壁件3止抵于光学扩散板1上,之后通过紧固件33将透明厚壁件3连接固定于连接凸台43上。
在紧固件33将透明厚壁件3连接固定与连接凸台43上时,紧固件33挤压透明厚壁件3,透明厚壁件3挤压光学扩散板1,光学扩散板1在透明厚壁件3的挤压作用下与连接凸台43止抵且相对固定。
这样可以通过紧固件33将反射碗4、光学扩散板1和透明厚壁件3相对固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提高车灯100的组装效率。
例如,连接凸台43具有限位槽44,光学扩散板1卡设于限位槽44内,这样可以通过限位槽44对光学扩散板1进行位置限定,使得光学扩散板1可以可靠地盖设于反射碗4的开口处,使得光学扩散板1可以可靠地对反射碗4中的光线进行光学扩散处理,有效地避免光束直接照射到透明厚壁件3上而产生的光斑,提高车灯100结构的可靠性。
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连接凸台43与光学扩散板1中的一个具有限位柱,连接凸台43与光学扩散板1中的另一个具有与限位柱相适配的限位孔。例如,连接凸台43上设有限位柱,光学扩散板1上设有限位孔。
在组装车灯100时,可以先将光学扩散板1与连接凸台43上的限位柱与限位孔对齐,接着将光学扩散板1盖设于反射碗4的开口处,将限位柱插入限位孔中,然后将透明厚壁件3止抵于光学扩散板1上,之后通过紧固件33将透明厚壁件3连接固定于连接凸台43上。
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限位柱与限位孔,可以使得反射碗4通过限位柱与限位孔的配合对光学扩散板1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可以防止光学扩散板1相对反射碗4发生位移,使得光学扩散板1可靠地盖设于反射碗4的开口处,使得光学扩散板1可以可靠地对反射碗4反射出的光线进行均光处理。
参照图2,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车灯100还包括:分隔件2,分隔件2夹设于透明厚壁件3与光学扩散板1之间,以将透明厚壁件3与光学扩散板1隔开。
通过在光学扩散板1与透明厚壁件3之间设置分隔件2,分隔件2可以可靠、有效地将光学扩散板1与透明厚壁件3隔开,防止光学扩散板1与透明厚壁件3接触而导致光学扩散板1上的光学扩散粒子扩散至透明厚壁件3上,从而有效地降低透明厚壁件3上产生光斑的风险,使得从透明厚壁件3投射出来的光线较为均匀,提高车灯100的光亮均匀度,提高车灯100的视觉效果。
同时,将光学扩散板1与透明厚壁件3间隔开,光线可以先从光学扩散板1中射入光学扩散板1与透明厚壁件3之间的空气中,然后从光学扩散板1与透明厚壁件3之间的空气中射入透明厚壁件3中,之后从透明厚壁件3射出。
相比于相互贴合的光学扩散板1与透明厚壁件3,将光学扩散板1与透明厚壁件3间隔开,可以减少被透明厚壁件3反射回光学扩散板1的光线,使得射入透明厚壁件3中的光线较多,使得从透明厚壁件3中射出的光线较多,提高车灯100的亮度。
而且,这样可以使得被光学扩散板1扩散后的光线在光学扩散板1与透明厚壁件3之间的空气中进行一次扩散,从而提高射向透明厚壁件3的光线的均匀程度,有效地降低透明厚壁件3上出现光斑的风险,使得从透明厚壁件3投射出来的光线更为均匀,进一步地提高车灯100的光亮均匀度,提高车灯100的视觉效果。
例如,参照图2,光学扩散板1与分隔件2为一体成型件,这样可以不必设置用于将分隔件2相对光学扩散板1及透明厚壁件3固定的连接结构,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可以提高分隔件2、光学扩散板1及透明厚壁件3之间的组装效率,提高车灯100的生产效率。
例如,透明厚壁件3与分隔件2为一体成型件;光学扩散板1与分隔件2为一体成型件,这样可以不必设置用于将分隔件2相对光学扩散板1及透明厚壁件3固定的连接结构,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可以提高分隔件2、光学扩散板1及透明厚壁件3之间的组装效率,提高车灯100的生产效率。
例如,参照图2,分隔件2光学扩散板1的边缘处,这样可以减少分隔件2对光线的遮挡,使得从光学扩散板1可以将较多的光线射入透明厚壁件3上,使得从透明厚壁件3中射出的光线较多,提高透明厚壁件3的发光亮度。
参照图2,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透明厚壁件3与光学扩散板1之间的距离L1不小于0.5mm且不大于2mm;例如,透明厚壁件3与光学扩散板1之间的距离L1可以为0.5mm、0.6mm、0.7mm、0.8mm、0.9mm、1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2mm。
透明厚壁件3与光学扩散板1之间的距离L1越大,越可以有效地防止透明厚壁件3与光学扩散板1发生接触,从而可靠地降低透明厚壁件3上出现光斑的风险,而且,可以使得从光学扩散板1射出的光线在光学扩散板1与透明厚壁件3之间的空气中进行一次较为充分的扩散,使得投射到透明厚壁件3上的光线更为均匀。
透明厚壁件3与光学扩散板1之间的距离L1越小,分隔件2、光学扩散板1及透明厚壁件3之间的结构越紧凑,车灯100的整体结构越紧凑。
通过将透明厚壁件3与光学扩散板1之间的距离L1设置为不小于0.5mm且不大于2mm,可以在使得分隔件2、光学扩散板1及透明厚壁件3之间的结构较为紧凑的同时,有效、可靠地降低透明厚壁件3上出现光斑的风险,使得投射到透明厚壁件3上的光线更为均匀。
参照图2,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分隔件2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L2不小于0.5mm且不大于2mm。例如,分隔件2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L2可以为0.5mm、0.6mm、0.7mm、0.8mm、0.9mm、1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2mm。
分隔件2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L2越大,越可以有效地防止透明厚壁件3与光学扩散板1发生接触,从而可靠地降低透明厚壁件3上出现光斑的风险,而且,可以使得从光学扩散板1射出的光线在光学扩散板1与透明厚壁件3之间的空气中进行一次较为充分的扩散,使得投射到透明厚壁件3上的光线更为均匀。
分隔件2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L2越小,分隔件2、光学扩散板1及透明厚壁件3之间的结构越紧凑,车灯100的整体结构越紧凑。
通过将分隔件2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L2设置为不小于0.5mm且不大于2mm,可以在使得分隔件2、光学扩散板1及透明厚壁件3之间的结构较为紧凑的同时,有效、可靠地降低透明厚壁件3上出现光斑的风险,使得投射到透明厚壁件3上的光线更为均匀。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分隔件2与连接部32在第一方向上止抵。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例如,当车灯100设于车辆上时,第二方向可以为车辆的高度方向。
将分隔件2止抵于连接部32上,可以有效地防止分隔件2遮挡透射到主体部31上的光线,减少分隔件2对光线的遮挡,使得从光学扩散板1可以将较多的光线射入透明厚壁件3上,使得从透明厚壁件3中射出的光线较多,保证主体部31可以被投射充足的光线,保证透明厚壁件3的发光亮度。可选地,分隔件2与对应的连接部32止抵的位置远离主体部31。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公开提供的车灯100。例如,车辆可以为汽车。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车灯100,车灯100的光亮均匀度较高,车灯100的视觉效果较好,可以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
饰板,所述饰板与所述安装座相连且为间隔设置的两个,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饰板限定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透光通道;
透明厚壁件,所述透明厚壁件包括呈条状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穿设于所述透光通道且用于透射光线,所述主体部与两个所述饰板均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饰板包括压光板和装饰连接板,所述压光板平行于所述主体部且与所述主体部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装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压光板沿光线出射方向的一端,所述装饰连接板远离所述压光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厚壁件还包括两个板状的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连接于所述主体部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且位于所述主体部靠近光线入射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所述连接部与对应的所述压光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反射碗,所述反射碗与所述透明厚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所述反射碗位于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所述反射碗的开口处的外周侧设有连接凸台;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凸台相连,所述装饰连接板远离所述压光板的一端与所述反射碗相连且位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学扩散板,所述光学扩散板盖设于所述反射碗的开口处且夹设于所述连接凸台与所述透明厚壁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隔件,夹设于所述透明厚壁件与所述光学扩散板之间,以将所述透明厚壁件与所述光学扩散板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与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止抵。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台具有限位槽,所述光学扩散板的至少部分卡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台与所述光学扩散板中的一个具有限位柱,所述连接凸台与所述光学扩散板中的另一个具有与所述限位柱相适配的限位孔。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
CN202323358587.7U 2023-12-08 2023-12-08 车灯和车辆 Active CN221279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358587.7U CN221279273U (zh) 2023-12-08 2023-12-08 车灯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358587.7U CN221279273U (zh) 2023-12-08 2023-12-08 车灯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79273U true CN221279273U (zh) 2024-07-05

Family

ID=91703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358587.7U Active CN221279273U (zh) 2023-12-08 2023-12-08 车灯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2792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69734U (zh) 一种用于车灯的光学系统及一种尾灯
CN210069733U (zh) 一种用于车灯的光学系统及一种尾灯
CN113266799B (zh) 一种无点亮光斑缺陷的车灯
CN213920834U (zh) 车灯系统和车辆
CN111288414A (zh) 一种用于车灯的光学系统及一种车灯
CN114234128A (zh) 节省空间实现均匀点亮的光导光学系统及其汽车信号灯
CN211780839U (zh) 一种用于车灯的光学系统及一种车灯
KR100823702B1 (ko) 도광판과 이를 이용한 자동차용 램프
CN221279273U (zh) 车灯和车辆
JPH1152140A (ja) サイドライト型面光源装置
JPH08171806A (ja) 面照明装置
CN210179385U (zh) 一种遮阳板化妆镜灯发光模块
CN112050094B (zh) 一种无边框无暗区led平板灯及制作工艺
CN216924250U (zh) 节省空间实现均匀点亮的光导光学系统及其汽车信号灯
CN213394929U (zh) 软质包覆件发光结构
JP2601633Y2 (ja) ハイマウントストップランプ
JPH1172624A (ja) バックライト
CN220770931U (zh) 光学结构、车灯
CN218001367U (zh) 灯具
CN215636782U (zh) 一种阅读灯具及其车辆
CN112606759B (zh) 车窗和汽车
CN219629546U (zh) 一种具有发光组件的表面清洁装置
JPH036603B2 (zh)
CN114508737B (zh) 一种提高光线利用率的车灯透镜模组
JPH0452117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