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247170U - 一种复合铰孔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铰孔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47170U
CN221247170U CN202323322541.XU CN202323322541U CN221247170U CN 221247170 U CN221247170 U CN 221247170U CN 202323322541 U CN202323322541 U CN 202323322541U CN 221247170 U CN221247170 U CN 221247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face
cutter
cutting edge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32254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uanzuan Precision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uanzuan Precision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uanzuan Precision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Guanzuan Precision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32254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247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47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47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ill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铰孔刀,涉及工件加工领域。本申请的一种复合铰孔刀,包括同轴连接的刀柄和刀头,刀头包括多条沿着刀柄的轴向螺旋延伸的刀刃,相邻的两条刀刃之间具有刀槽,刀刃包括沿着刀柄至刀头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刃体和第二刃体,第一刃体具有第一刃面,第一刃面位于刀头径向的侧部,第二刃体具有第二刃面,第二刃面位于刀头轴向的端部。本申请的复合铰孔刀,其能够直接在已加工孔内加工出不同孔径的多阶梯孔,无需再使用其他铰刀进行配合加工,不仅提升了孔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而且极大的节约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铰孔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件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铰孔刀。
背景技术
铰刀是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用于切除已加工孔表面的薄层金属的旋转刀具,即用于对孔进行精加工或半粗加工,铰刀的加工精度要求要高于钻头。
但是,现有的铰刀,其只能在已加工孔内进行单一孔径的精加工,若要加工多种孔径的多阶梯孔,需要分别使用不同规格的铰刀进行配合加工,加工效率较低。而随着机加工行业的发展,用户对刀具的加工质量、加工可靠性、加工效率以及刀具的加工寿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有的铰刀无法满足对于多阶梯孔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直接在已加工孔内加工出不同孔径的多阶梯孔的复合铰孔刀。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合铰孔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铰孔刀,包括同轴连接的刀柄和刀头,所述刀头包括多条沿着所述刀柄的轴向螺旋延伸的刀刃,相邻的两条刀刃之间具有刀槽,所述刀刃包括沿着所述刀柄至所述刀头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刃体和第二刃体,所述第一刃体具有第一刃面,所述第一刃面位于所述刀头径向的侧部,所述第二刃体具有第二刃面,所述第二刃面位于所述刀头轴向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申请的复合铰孔刀能够直接在已加工孔内加工出不同孔径的多阶梯孔,无需再使用其他铰刀进行配合加工,不仅提升了孔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而且极大的节约了成本。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刃体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一刃面位于所述第一端面的侧部,所述第一刃面倾斜设置且其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端面的延伸方向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刃面能够在刀头的转动过程中持续对孔的内壁进行加工,提升了孔的加工质量;同时,倾斜设置的第一刃面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有效的提升了第一刃体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多条所述的第一刃体组成周刃部,所述周刃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刀柄的外径,多个所述的第一端面组合成所述周刃部的周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较粗的刀柄能够保证其与周刃部的连接强度,避免了周刃部在孔的加工过程中整体发生断裂。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每个第一端面与所述刀柄的侧面之间均设置有倾斜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的倾斜角度大于9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孔的加工过程中,限位面能够抵住工件,避免刀柄在加工过程中穿过孔而影响孔的加工质量;同时,由于限位面的倾斜角度大于90°,其与刀柄侧面之间形成钝角结构,钝角结构因其角度限制,其不会抵触到工件,有效的避免了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损伤。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刀头轴向的一端面上同轴开设有中心槽,所述第二刃体具有第二端面,多个所述的第二端面绕着所述中心槽间隔排布,所述第二刃面位于所述第二端面远离所述中心槽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工孔时,只需将中心槽与工件的轴心线对齐即可有效的保证加工孔径的圆心度,使其能够与已加工孔相匹配,极大的提升了加工质量。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多条所述的第二刃体组合成端刃部,所述端刃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刀柄的外径,多个所述的第二端面组合成所述端刃部的轴向端面,多个所述的第二刃面环设于所述端刃部径向的侧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第二刃面能够在端刃部的转动过程中持续与已加工孔接触并在孔内进行不同孔径的精加工,有效的提升了加工效率。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刃体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二刃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连接,所述第二刃面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成角度布置且所述角度小于9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刃面与第一端面之间的夹角小于90°能够有效的提升第二刃体的结构强度,延长第二刃体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刀槽包括形成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刃体之间的第一排屑槽,所述第一排屑槽的槽深与所述刀槽的槽深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排屑槽作为刀槽的主体能够将第一刃体加工孔时产生的碎屑排出,并且螺旋设置的第一排屑槽的排屑效率高。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排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刃体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排屑槽延伸方向的末端位于所述刀柄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避免碎屑堆积在刀头与刀柄的连接处,使碎屑能够逸散至刀柄处,避免碎屑堆积过多而影响第一刃体的铰孔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刀槽还包括形成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刃体之间的第二排屑槽,所述第二排屑槽的槽深大于所述刀槽的槽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排屑槽辅助第一排屑槽进行排屑,保证了排屑的流畅度,提升了排屑效率;同时,由于第二排屑槽的槽深大于第一排屑槽的槽深,使得第二排屑槽能够容置并排出更多的碎屑,避免了第二刃体处的碎屑堆积,提升了孔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复合铰孔刀,其能够直接在已加工孔内加工出不同孔径的多阶梯孔,无需再使用其他铰刀进行配合加工,不仅提升了孔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而且极大的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复合铰孔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刀柄;2、刀头;21、刀刃;211、第一刃体;2111、第一刃面;2112、第一端面;212、第二刃体;2121、第二刃面;2122、第二端面;22、刀槽;221、第一排屑槽;222、第二排屑槽;23、周刃部;24、限位面;25、中心槽;26、端刃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2所示,其中示出了一种复合铰孔刀,包括同轴连接的刀柄1和刀头2,刀头2包括多条沿着刀柄1的轴向螺旋延伸的刀刃21,相邻的两条刀刃21之间具有刀槽22,刀刃21包括沿着刀柄1至刀头2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刃体211和第二刃体212,第一刃体211具有第一刃面2111,第一刃面2111位于刀头2径向的侧部,第二刃体212具有第二刃面2121,第二刃面2121位于刀头2轴向的端部。
通过上述设置,使用时,将刀柄1安装于机床上,在刀柄1的转动过程中,多个第二刃面2121能够对已加工孔进行初加工,并在已加工孔加工出第一孔径,随后刀头2向孔内移动,多个第一刃面2111能够持续对孔进行精加工,并在孔内加工出第二孔径,从而实现多阶梯孔的加工。本申请的复合铰孔刀能够直接在已加工孔内加工出不同孔径的多阶梯孔,无需再使用其他铰刀进行配合加工,不仅提升了孔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而且极大的节约了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刃体211具有第一端面2112,第一刃面2111位于第一端面2112的侧部,第一刃面2111倾斜设置且其延伸方向与第一端面2112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刃面2111能够在刀头2的转动过程中持续对孔的内壁进行加工,提升了孔的加工质量;同时,倾斜设置的第一刃面2111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有效的提升了第一刃体21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多条第一刃体211组成周刃部23,周刃部23的外径小于刀柄1的外径,多个第一端面2112组合成周刃部23的周侧面。较粗的刀柄1能够保证其与周刃部23的连接强度,避免了周刃部23在孔的加工过程中整体发生断裂。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端面2112与刀柄1的侧面之间均设置有倾斜的限位面24,限位面24的倾斜角度大于90°,具体为135°。
通过上述设置,在孔的加工过程中,限位面24能够抵住工件,避免刀柄1在加工过程中穿过孔而影响孔的加工质量;同时,由于限位面24的倾斜角度大于90°,其与刀柄1侧面之间形成钝角结构,钝角结构因其角度限制,其不会抵触到工件,有效的避免了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损伤。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刀头2轴向的一端面上同轴开设有中心槽25,第二刃体212具有第二端面2122,多个第二端面2122绕着中心槽25间隔排布,第二刃面2121位于第二端面2122远离中心槽25的一端。在加工孔时,只需将中心槽25与工件的轴心线对齐即可有效的保证加工出的孔径的圆心度,使其能够与已加工孔相匹配,极大的提升了加工质量。
进一步的,多条第二刃体212组合成端刃部26,端刃部26的外径小于刀柄1的外径,多个第二端面2122组合成端刃部26的轴向端面,多个第二刃面2121环设于端刃部26径向的侧部。多个第二刃面2121能够在端刃部26的转动过程中持续与已加工孔接触并在孔内进行不同孔径的精加工,有效的提升了加工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刃体211具有第一端面2112,第二刃面2121与第一端面2112相连接,第二刃面2121与第一端面2112之间成角度布置且角度小于90°,具体为75°。第二刃面2121与第一端面2112之间的夹角小于90°能够有效的提升第二刃体212的结构强度,延长第二刃体212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刀槽22包括形成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刃体211之间的第一排屑槽221、形成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刃体212之间的第二排屑槽222,第一排屑槽221的槽深与刀槽22的槽深相同,第二排屑槽222的槽深大于刀槽22的槽深。
第一排屑槽221作为刀槽22的主体能够将第一刃体211加工孔时产生的碎屑排出,并且螺旋设置的第一排屑槽221的排屑效率高;第二排屑槽222能够与第一排屑槽221相配合,保证了排屑的流畅度,提升了排屑效率;同时,由于第二排屑槽222的槽深大于第一排屑槽221的槽深,使得第二排屑槽222能够容置并排出更多的碎屑,避免了第二刃体212处的碎屑堆积,提升了孔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进一步的,第一排屑槽22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刃体211的延伸方向相平行,第一排屑槽221延伸方向的末端位于刀柄1上。这样一来,能够有效的避免碎屑堆积在刀头2与刀柄1的连接处,使碎屑能够逸散至刀柄1处,避免碎屑堆积过多而影响第一刃体211的铰孔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刃体211、第二刃体212均有六条,相应的,第一排屑槽221和第二排屑槽222也有六条。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复合铰孔刀,包括同轴连接的刀柄(1)和刀头(2),所述刀头(2)包括多条沿着所述刀柄(1)的轴向螺旋延伸的刀刃(21),相邻的两条刀刃(21)之间具有刀槽(22),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刃(21)包括沿着所述刀柄(1)至所述刀头(2)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刃体(211)和第二刃体(212),所述第一刃体(211)具有第一刃面(2111),所述第一刃面(2111)位于所述刀头(2)径向的侧部,所述第二刃体(212)具有第二刃面(2121),所述第二刃面(2121)位于所述刀头(2)轴向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铰孔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刃体(211)具有第一端面(2112),所述第一刃面(2111)位于所述第一端面(2112)的侧部,所述第一刃面(2111)倾斜设置且其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端面(2112)的延伸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铰孔刀,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的第一刃体(211)组成周刃部(23),所述周刃部(23)的外径小于所述刀柄(1)的外径,多个所述的第一端面(2112)组合成所述周刃部(23)的周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铰孔刀,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端面(2112)与所述刀柄(1)的侧面之间均设置有倾斜的限位面(24),所述限位面(24)的倾斜角度大于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铰孔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2)轴向的一端面上同轴开设有中心槽(25),所述第二刃体(212)具有第二端面(2122),多个所述的第二端面(2122)绕着所述中心槽(25)间隔排布,所述第二刃面(2121)位于所述第二端面(2122)远离所述中心槽(25)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铰孔刀,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的第二刃体(212)组合成端刃部(26),所述端刃部(26)的外径小于所述刀柄(1)的外径,多个所述的第二端面(2122)组合成所述端刃部(26)的轴向端面,多个所述的第二刃面(2121)环设于所述端刃部(26)径向的侧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铰孔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刃体(211)具有第一端面(2112),所述第二刃面(2121)与所述第一端面(2112)相连接,所述第二刃面(2121)与所述第一端面(2112)之间成角度布置且所述角度小于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铰孔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槽(22)包括形成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刃体(211)之间的第一排屑槽(221),所述第一排屑槽(221)的槽深与所述刀槽(22)的槽深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复合铰孔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屑槽(2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刃体(211)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排屑槽(221)延伸方向的末端位于所述刀柄(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复合铰孔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槽(22)还包括形成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刃体(212)之间的第二排屑槽(222),所述第二排屑槽(222)的槽深大于所述刀槽(22)的槽深。
CN202323322541.XU 2023-12-07 2023-12-07 一种复合铰孔刀 Active CN221247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322541.XU CN221247170U (zh) 2023-12-07 2023-12-07 一种复合铰孔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322541.XU CN221247170U (zh) 2023-12-07 2023-12-07 一种复合铰孔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47170U true CN221247170U (zh) 2024-07-02

Family

ID=91624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322541.XU Active CN221247170U (zh) 2023-12-07 2023-12-07 一种复合铰孔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2471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89462B2 (ja) ドリル
CN103128346A (zh) 具有螺旋状切削后刀面的麻花钻
EP4101566B1 (en) Spiral step twist drill bit
JP2009255202A (ja) 深穴切削用ドリルヘッド
WO2008050389A1 (en) Drill
CN210702770U (zh) 具有端部排屑槽的铣刀
JP2009056534A (ja) 座ぐり加工用ドリル
CN221247170U (zh) 一种复合铰孔刀
JP7497588B2 (ja) ドリル
CN217095851U (zh) 钻铰一体式复合刀具
CN214557694U (zh) 一种pcd螺旋铣刀
CN214640470U (zh) 一种切削刀具
CN112045228B (zh) 一种中心钻削刀片及其钻削刀具
CN211101783U (zh) 一种螺旋波形直柄铣刀
CN210172607U (zh) 断屑麻花钻
CN214920832U (zh) 一种用于铸铁加工的立铣刀
CN217941966U (zh) 具有辅助刀槽的阶梯钻头
CN216462204U (zh) 自定心定位铰刀
CN210702771U (zh) 一种具有端部排屑槽的铣刀
CN221312544U (zh) 一种复合成型刀
CN222154147U (zh) 一种硬质合金铰刀
CN215238045U (zh) 一种涂层阶梯复合钻
CN217941968U (zh) 变螺旋k刃钻头
CN216938597U (zh) 一种带修光刃的硬质合金铣刀
CN217121890U (zh) 一种螺旋立铣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