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44698U - 用于三元前驱体混料高混机的搅拌杆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三元前驱体混料高混机的搅拌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244698U CN221244698U CN202323246027.2U CN202323246027U CN221244698U CN 221244698 U CN221244698 U CN 221244698U CN 202323246027 U CN202323246027 U CN 202323246027U CN 221244698 U CN221244698 U CN 2212446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irring
- stirring piece
- piece
- ternary precursor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8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2243 precurso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KFDQGLPGKXUTMZ-UHFFFAOYSA-N [Mn].[Co].[Ni] Chemical compound [Mn].[Co].[Ni] KFDQGLPGKXUTMZ-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74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05 an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GLXDVVHUTZTUQK-UHFFFAOYSA-M lithium;hydroxide;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Li+].O.[OH-] GLXDVVHUTZTUQK-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952 Be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354 calc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329 compou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三元前驱体混料高混机的搅拌杆,涉及三元材料的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搅拌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搅拌件和第二搅拌件;所述第二搅拌件为第一搅拌件绕着搅拌轴中垂线旋转180°所得;所述第一搅拌件为长方体弯曲弧度5°之后形成;所述第一搅拌件上开设有多个沟型槽,通过设置第一搅拌件为长方体弯曲弧度5°之后形成,且第二搅拌件为第一搅拌件绕着搅拌轴中垂线旋转180°所得,解决现有的三元镍钴锰正极材料加工混合设备搅拌杆通常为长方体,这种结构容易将材料打到搅拌桶边缘导致无法很好混合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元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三元前驱体混料高混机的搅拌杆。
背景技术
三元材料是一种新兴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对于钴酸锂材料拥有更好的安全性,大量研究聚焦于三元材料的制备工艺,三元材料通常采用三元前驱体与锂源(通常为水合氢氧化锂)混合煅烧工艺制备。
目前常用高混机对三元前驱体和锂源进行搅拌混合,现有的三元镍钴锰正极材料加工混合设备搅拌杆通常为长方体,这种结构的搅拌杆容易将材料打到搅拌桶边缘导致材料无法很好混合,且形状比较规整的搅拌杆和材料之间的摩擦作用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混合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三元前驱体混料高混机的搅拌杆。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三元前驱体混料高混机的搅拌杆,解决了现有搅拌杆容易将材料打到搅拌桶边缘导致材料无法很好混合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中,搅拌杆,包括搅拌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搅拌件和第二搅拌件;
所述第二搅拌件为第一搅拌件绕着搅拌轴中垂线旋转180°所得;
所述第一搅拌件为长方体弯曲弧度5°之后形成;
所述第一搅拌件上开设有多个沟型槽。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沟型槽将第一搅拌件分割成多个搅拌叶片的形式。
进一步的,所述沟型槽呈环形环绕在第一搅拌件的四周。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沟型槽沿着搅拌轴的竖直方向等距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件还包括搅拌块,所述搅拌块安装在搅拌叶片的上方,且搅拌块设置有倒圆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件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件和第二搅拌件均分别设置有多组,且多组第一搅拌件沿着搅拌轴的竖直方向排列。
进一步的,搅拌杆材料为高铬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三元前驱体混料高混机的搅拌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第一搅拌件为长方体弯曲弧度5°之后形成,且第二搅拌件为第一搅拌件绕着搅拌轴中垂线旋转180°所得,解决现有的三元镍钴锰正极材料加工混合设备搅拌杆通常为长方体,这种结构容易将材料打到搅拌桶边缘导致无法很好混合,且通过多个沟型槽的设置,解决了现有形状比较规整的搅拌件和材料之间的摩擦作用产生大量热量,产生过度热量的正极材料影响旋转电机功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搅拌杆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第一搅拌件和第二搅拌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正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搅拌轴;20、第一搅拌件;201、沟型槽;21、搅拌块;22、搅拌叶片;30、第二搅拌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用于三元前驱体混料高混机的搅拌杆,解决了现有搅拌杆容易将材料打到搅拌桶边缘导致材料无法很好混合的问题,提升搅拌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用于三元前驱体混料高混机的搅拌杆,包括搅拌轴10、第一搅拌件20和第二搅拌件30;
所述第二搅拌件30为第一搅拌件20绕着搅拌轴10中垂线旋转180°所得;
所述第一搅拌件20为长方体弯曲弧度5°之后形成,具体如图2所示;
所述第一搅拌件20上开设有多个沟型槽201。
通过设置第一搅拌件20为长方体弯曲弧度5°之后形成,且第二搅拌件30为第一搅拌件20绕着搅拌轴10中垂线旋转180°所得,解决现有的三元镍钴锰正极材料加工混合设备搅拌杆通常为长方体,这种结构容易将材料打到搅拌桶边缘导致无法很好混合,且通过多个沟型槽201的设置,解决了现有形状比较规整的搅拌件和材料之间的摩擦作用产生大量热量,产生过度热量的正极材料影响旋转电机功率的问题。
多个所述沟型槽201将第一搅拌件20分割成多个搅拌叶片22的形式,通过形成多个搅拌叶片22,便于搅拌杆对材料的搅拌,提升混合效果。
所述沟型槽201呈环形环绕在第一搅拌件20的四周,将沟型槽201设置呈环形,靠近搅拌轴10的一侧也形成有沟型槽201的部分槽口,从而便于焊接液的填充,便于焊接时的稳定性,提升搅拌杆使用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多个所述沟型槽201沿着搅拌轴10的竖直方向等距排列,便于材料搅拌的匀称性。
所述第一搅拌件20还包括搅拌块21,所述搅拌块21安装在搅拌叶片22的上方,且搅拌块21设置有倒圆角。
通过搅拌块21倒圆角,提升第一搅拌件20和第二搅拌件30转动过程中对材料搅拌的时候,材料通过搅拌块21上方的流畅性,进一步提升材料的搅拌混合效果。
所述第一搅拌件20一体成型,便于第一搅拌件20的稳固。
根据实际需要,所述第一搅拌件20和第二搅拌件30均分别设置有多组,且多组第一搅拌件20沿着搅拌轴10的竖直方向排列。
搅拌杆为高强度材质,具体材料可为高铬钢等合金。
使用时,搅拌轴10垂直设置在混料机的内部。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第一搅拌件20为长方体弯曲弧度5°之后形成,且第二搅拌件30为第一搅拌件20绕着搅拌轴10中垂线旋转180°所得,解决现有的三元镍钴锰正极材料加工混合设备搅拌杆通常为长方体,这种结构容易将材料打到搅拌桶边缘导致无法很好混合,且通过多个沟型槽201的设置,解决了现有形状比较规整的搅拌件和材料之间的摩擦作用产生大量热量,产生过度热量的正极材料影响旋转电机功率的问题。
2、通过设置沟型槽201呈环形环绕在第一搅拌件20的四周,将沟型槽201设置呈环形,靠近搅拌轴10的一侧也形成有沟型槽201的部分槽口,从而便于焊接液的填充,便于焊接时的稳定性,提升搅拌杆使用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3、通过搅拌块21倒圆角,提升第一搅拌件20和第二搅拌件30转动过程中对材料搅拌的时候,材料通过搅拌块21上方的流畅性,进一步提升材料的搅拌混合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三元前驱体混料高混机的搅拌杆,包括搅拌轴(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搅拌件(20)和第二搅拌件(30);
所述第二搅拌件(30)为第一搅拌件(20)绕着搅拌轴(10)中垂线旋转180°所得;
所述第一搅拌件(20)为长方体弯曲弧度5°之后形成;
所述第一搅拌件(20)上开设有多个沟型槽(2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三元前驱体混料高混机的搅拌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沟型槽(201)将第一搅拌件(20)分割成多个搅拌叶片(22)的形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三元前驱体混料高混机的搅拌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沟型槽(201)呈环形环绕在第一搅拌件(20)的四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三元前驱体混料高混机的搅拌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沟型槽(201)沿着搅拌轴(10)的竖直方向等距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三元前驱体混料高混机的搅拌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件(20)还包括搅拌块(21),所述搅拌块(21)安装在搅拌叶片(22)的上方,且搅拌块(21)设置有倒圆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三元前驱体混料高混机的搅拌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件(20)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三元前驱体混料高混机的搅拌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件(20)和第二搅拌件(30)均分别设置有多组,且多组第一搅拌件(20)沿着搅拌轴(10)的竖直方向排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三元前驱体混料高混机的搅拌杆,其特征在于,搅拌杆材料为高铬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246027.2U CN221244698U (zh) | 2023-11-27 | 2023-11-27 | 用于三元前驱体混料高混机的搅拌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246027.2U CN221244698U (zh) | 2023-11-27 | 2023-11-27 | 用于三元前驱体混料高混机的搅拌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244698U true CN221244698U (zh) | 2024-07-02 |
Family
ID=91659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246027.2U Active CN221244698U (zh) | 2023-11-27 | 2023-11-27 | 用于三元前驱体混料高混机的搅拌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244698U (zh) |
-
2023
- 2023-11-27 CN CN202323246027.2U patent/CN22124469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37404B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铝锂和锰酸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93285B (zh) | 镍钴铝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768231A (zh) | 一种单晶型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346824A (zh) | 一种梯度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8609666A (zh) | 一种金属元素梯度掺杂的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 |
CN221244698U (zh) | 用于三元前驱体混料高混机的搅拌杆 | |
KR20240018648A (ko) | 다중 원소가 파티션별로 도핑된 코발트-무함유 양극 재료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
CN105280912A (zh) | 一种氧化物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锰酸锂的制备方法 | |
CN208032410U (zh) | 用于高粘度物料分散装置的搅拌器和分散装置 | |
CN115321610A (zh) | 一种锆铝双掺杂的镍钴锰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470499A (zh) |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nca正极材料压实密度的制备方法 | |
CN116143195A (zh) | 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6816579A (zh) | 一种冷冻结晶法制备镍钴锰酸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方法 | |
CN115477336A (zh) | 一种改性三元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322151A (zh) | 一种改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锰酸锂的制备方法 | |
CN109244407A (zh) | 一种氧化镁、氧化铝共混包覆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 |
WO2024216788A1 (zh) | 一种钠离子前驱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4934598B (zh) | 一种掺杂、包覆型磷酸钒锂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11063882A (zh) | 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三元材料及制备方法 | |
CN108114626B (zh) | 一种提高烧结矿制粒均匀度的混料机 | |
CN106711420A (zh) | 一种锂电池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206956168U (zh) | 阳极炭块以及240ka铝电解槽 | |
Chen et al. | Optimizing high-energy lithium-ion batteries: a review of single crystalline and polycrystalline nickel-rich layered cathode materials: performance, synthesis and modification | |
CN106356514A (zh) | 一种锂电池正极、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6642618U (zh) | 一种锰酸锂生产用立式混料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