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234705U - 弹夹上料顶升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弹夹上料顶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34705U
CN221234705U CN202323284183.8U CN202323284183U CN221234705U CN 221234705 U CN221234705 U CN 221234705U CN 202323284183 U CN202323284183 U CN 202323284183U CN 221234705 U CN221234705 U CN 221234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plate
conveying mechanism
jacking
c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2841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记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yuan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yuan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yuan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yuan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2841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234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34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34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夹上料顶升装置,涉及自动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弹夹上料顶升装置包括安装板、上料传送机构、转移机构、下料传送机构和顶升机构;上料传送机构和下料传送机构相对设置于安装板上的两侧,转移机构设置于安装板上,并位于上料传送机构的输出端及下料传送机构的输入端之间;顶升机构穿设于安装板,并位于上料传送机构的下方;上料传送机构用于传送承载有盖板的弹夹至顶升机构处,顶升机构用于将弹夹内的盖板逐个顶出,再由上料传送机构将空的弹夹传送至转移机构;转移机构用于将空的弹夹传送至下料传送机构;下料传送机构用于对空的弹夹进行传送和下料。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弹夹上料顶升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快速地对盖板进行上料。

Description

弹夹上料顶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弹夹上料顶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产业升级、工业自动化的发展,产品自动上料组装逐渐在各类电器消费产品、专业设备仪器、电动汽车与新能源装备、电力传输、高新技术产品等广泛使用,因此对这些产品的板类上盖上料产量要求和技术工艺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现阶段,市面上主要使用人工单片上盖上料、载盘/吸塑盘上料的方式;其中,人工单片上料存在效率低、精度低、人工成本高等问题,无法符合快速、准确、高效的精益工业化生产;而载盘/吸塑盘上料的方式,则存在机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制造成本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弹夹上料顶升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快速地对盖板进行上料,提升上料效率和上料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夹上料顶升装置,包括:安装板、上料传送机构、转移机构、下料传送机构和顶升机构;所述上料传送机构和所述下料传送机构相对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两侧,所述转移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上料传送机构的输出端及所述下料传送机构的输入端之间;所述顶升机构穿设于所述安装板,并位于所述上料传送机构的下方;所述上料传送机构用于传送承载有盖板的弹夹至所述顶升机构处,所述顶升机构用于将所述弹夹内的所述盖板逐个顶出,再由所述上料传送机构将空的所述弹夹传送至所述转移机构;所述转移机构用于将空的所述弹夹传送至所述下料传送机构;所述下料传送机构用于对空的所述弹夹进行传送和下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料传送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
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传送带,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两条所述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两条所述第一传送带同步运动;所述第一传送带用于将承载有所述盖板的所述弹夹传送至所述顶升机构处,并将空的所述弹夹从所述顶升机构处传送至所述转移机构;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所述弹夹的检测传感器;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下方,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阻挡所述弹夹跟随所述第一传送带运动的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伸缩,所述检测传感器与所述阻挡装置一一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升机构包括:
顶升气缸,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
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
顶弹夹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上方,所述顶弹夹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
顶板,活动设置于所述顶弹夹板上,所述顶升气缸的输出轴穿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固定板及所述顶弹夹板,并与所述顶板连接;
限位装置,位于所述顶板的上方,所述限位装置用于对所述弹夹进行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弹夹板的表面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弹夹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的高度高于所述顶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移机构包括:
导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上料传送机构的输出端及所述下料传送机构的输入端之间;
伸缩气缸,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方向与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同;
转移板,设置于所述导轨上,并与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伸缩气缸用于驱动所述转移板沿所述导轨运动;
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二传送带,设置于所述转移板上,所述第二传送带用于接收由所述上料传送机构传送过来的空的所述弹夹;
第二驱动装置,与两条所述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两条所述第二传送带同步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伸缩气缸靠近所述下料传送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缓冲件和限位件,所述缓冲件用于对所述转移板进行缓冲,所述限位件用于对所述转移板进行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移板靠近所述上料传送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入料传感器,所述转移板远离所述上料传送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到位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移板远离所述上料传送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移机构还包括拖链,所述拖链用于连接所述转移板上的气电线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料传送机构包括:
第三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
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三传送带,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两条所述第三传送带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两条所述第三传送带同步运动;所述第三传送带用于接收并传送由所述转移机构传送过来的空的所述弹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夹上料顶升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料传送机构带着盖板堆叠的满的弹夹移动至顶升机构处,顶升机构对弹夹定位后,逐个顶出弹夹内的盖板,再由外部设备将盖板取走,实现盖板的自动上料。待弹夹里面的盖板全部顶出后,上料传送机构带着空的弹夹继续前进,传送给转移机构,转移机构再将空的弹夹传送给下料传送机构,空的弹夹在上料传送机构流出,实现下料。可以看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夹上料顶升装置,整个盖板的上料过程自动化完成,可以提升上料的效率,提高上料精度,整个过程更加标准化、专业化和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夹上料顶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料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升机构与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料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安装板100;
上料传送机构200、第一驱动装置210、第一传送带220、检测传感器230、阻挡装置240;
转移机构300、导轨310、伸缩气缸320、转移板330、入料传感器331、到位传感器332、限位板333、第二传送带340、第二驱动装置350、缓冲件360、限位件370、拖链380;
下料传送机构400、第三驱动装置410、第三传送带420;
顶升机构500、顶升气缸510、固定板520、顶弹夹板530、定位柱531、弹性件540、顶板550、限位装置560;
弹夹600、定位孔610;
盖板7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夹上料顶升装置,包括安装板100、上料传送机构200、转移机构300、下料传送机构400和顶升机构500;上料传送机构200和下料传送机构400相对设置于安装板100上的两侧,转移机构300设置于安装板100上,并位于上料传送机构200的输出端及下料传送机构400的输入端之间;顶升机构500穿设于安装板100,并位于上料传送机构200的下方;上料传送机构200用于传送承载有盖板700的弹夹600至顶升机构500处,顶升机构500用于将弹夹600内的盖板700逐个顶出,再由上料传送机构200将空的弹夹600传送至转移机构300;转移机构300用于将空的弹夹600传送至下料传送机构400,下料传送机构400用于对空的弹夹600进行传送和下料。
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夹上料顶升装置,上料传送机构200带着盖板700堆叠的满的弹夹600移动至顶升机构500处,顶升机构500对弹夹600定位后,每次顶出1个盖板700,由外部设备将盖板700取走,实现盖板700的自动上料。待将弹夹600里面的盖板700全部顶出后,上料传送机构200带着空的弹夹600继续前进,传送给转移机构300,转移机构300再将空的弹夹600传送给下料传送机构400,空的弹夹600在上料传送机构200流出,实现下料。可以看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夹上料顶升装置,整个盖板700的上料过程自动化完成,可以提升上料的效率,提高上料精度,整个过程更加标准化、专业化和自动化。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料传送机构200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10和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传送带220,第一驱动装置210和第一传送带220设置于安装板100上,第一驱动装置210与两条第一传送带22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两条第一传送带220同步运动;第一传送带220用于将承载有盖板700的弹夹600传送至顶升机构500处,并将空的弹夹600从顶升机构500处传送至转移机构300;在第一传送带220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弹夹600的检测传感器230;在第一传送带220的下方,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阻挡弹夹600跟随第一传送带220运动的阻挡装置240,阻挡装置240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伸缩,检测传感器230与阻挡装置240一一对应。
具体地,第一驱动装置210可以采用电机等装置,带动两条第一传送带220同步运动,从而使得放置于第一传送带220上的弹夹600一同运动;第一传送带220上可以同时放置有多个弹夹600,每两个弹夹600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如图1所示。在第一传送带220的侧边,间隔布置有多个检测传感器230(可以采用对射式光电传感器等),第一传送带220的下方间隔布置有多个阻挡装置240(可以采用气缸或伸缩管等结构),每一个检测传感器230都对应控制一个阻挡装置240,当有弹夹600运动至检测传感器230检测到的位置时,对应的阻挡装置240会升起阻挡弹夹600继续运动,每一个阻挡装置240负责挡住对应的弹夹600。当顶升机构500所处的位置上方没有弹夹600时,前面的阻挡装置240会下降,释放一个弹夹600运动至顶升机构500处,此时顶升机构500处的阻挡装置240会上升对该弹夹600进行粗定位,再由顶升机构500将弹夹600内的盖板700逐个顶出后,第一传送带220将已经没有盖板700的弹夹600运动至转移机构300上;同时,顶升机构500前面的阻挡装置240下降,传送下一个装有盖板700的弹夹600运动至顶升机构500处,并重复上述过程。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顶升机构500包括顶升气缸510、固定板520、顶弹夹板530、顶板550和限位装置560;顶升气缸510设置于安装板100的底部,固定板520设置于安装板100上,顶弹夹板530设置于固定板520的上方,顶弹夹板530与固定板520之间通过弹性件540连接;顶板550活动设置于顶弹夹板530上,顶升气缸510的输出轴穿设于安装板100、固定板520及顶弹夹板530,并与顶板550连接;限位装置560位于顶板550的上方,限位装置560用于对弹夹600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顶弹夹板530的表面设置有定位柱531,弹夹600的底部设置有与定位柱531相适配的定位孔610(参见图2),定位柱531的高度高于顶板550。
具体地,弹性件540可以采用弹簧等,在初始状态下,顶升气缸510会给顶板550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使得顶板550向下压住顶弹夹板530,此时弹性件540处于压缩状态;当装有盖板700的弹夹600运动至顶升机构500处时,顶升机构500处的阻挡装置240会上升对该弹夹600进行粗定位;然后,顶升气缸510带动顶板550上升,顶弹夹板530在弹性件540的作用下,也向上升,当顶弹夹板530上的定位柱531正好插入上方的弹夹600的定位孔610,实现对弹夹600的精确定位时,顶弹夹板530可以带动弹夹600一起继续上升,使弹夹600离开第一传送带220,直到上方的限位装置560对弹夹600进行限位,此时顶弹夹板530无法继续上升;在顶弹夹板530与弹夹600接触的同时,顶板550也穿过弹夹600底部,接触到弹夹600内部的盖板700。当顶弹夹板530无法继续上升时,如果装置接收到外部设备的上料信号,则顶升气缸510会继续向上顶,使得顶板550继续上升,将弹夹600内最上方的一个盖板700顶出,在后续过程中,每接收到一次上料信号,顶升气缸510会带动顶板550提升一个盖板700的厚度,从而实现逐个将弹夹600内的盖板700顶出,直至弹夹600内的所有盖板700均被取光。此时,顶升气缸510带动顶板550下降,顶弹夹板530在顶板550的作用下,一同下降,从而将空的弹夹600放回第一传送带220上,顶弹夹板530和顶板550继续向下运动直至复位。随后,阻挡装置240下降,使得该空的弹夹600继续向前运动到转移机构300上,而后面一个装有盖板700的弹夹600会补到顶升机构500的位置处,并重复上述的顶升过程。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转移机构300包括导轨310、伸缩气缸320、转移板330、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二传送带340和第二驱动装置350,导轨310设置于安装板100上,且位于上料传送机构200的输出端及下料传送机构400的输入端之间;伸缩气缸320设置于安装板100上,且伸缩气缸320的伸缩方向与导轨310的延伸方向相同;转移板330设置于导轨310上,并与伸缩气缸320的输出轴连接,伸缩气缸320用于驱动转移板330沿导轨310运动;第二传送带340设置于转移板300上,第二传送带340用于接收由上料传送机构200传送过来的空的弹夹600;第二驱动装置350与两条第二传送带34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两条第二传送带340同步运动。
具体地,第二驱动装置350可以采用电机等装置,当第一传送带220将空的弹夹600传送到第二传送带340时,由第二驱动装置350驱动第二传送带340带动弹夹600运动至转移板330的另一侧,然后第二驱动装置350停止动作;随后,伸缩气缸320会带动转移板330沿着导轨310朝着下料传送机构400运动。当转移板330运动至下料传送机构400时,伸缩气缸320停止动作,然后,第二驱动装置350驱动第二传送带340反向运动,将空的弹夹600传送至下料传送机构400上,然后第二驱动装置350停止动作;伸缩气缸320再带动转移板330运动回原位,等待下一次转移任务。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伸缩气缸320靠近下料传送机构400的一端设置有缓冲件360和限位件370,缓冲件360用于对转移板330进行缓冲,限位件370用于对转移板330进行限位。具体地,当伸缩气缸320带动转移板330朝向下料传送机构400运动时,缓冲件360可以对转移板330起到缓冲作用,避免转移板330与伸缩气缸320的末端发生猛烈撞击,从而起到对转移板330的保护作用;而限位件370则是对转移板330进行限位,使其固定,阻止其继续向前运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转移板330靠近上料传送机构200的一侧设置有入料传感器331,转移板330远离上料传送机构200的一侧设置有到位传感器332。当空的弹夹600从第一传送带220传送到第二传送带340时,入料传感器331会检测到信号,通知第二驱动装置350驱动第二传送带340运动,当空的弹夹600传送至第二传送带340的末端时,到位传感器332会检测到信号,通知第二驱动装置350停止动作,随后伸缩气缸320再开始运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转移板330远离上料传送机构200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333。当空的弹夹600传送至第二传送带340的末端时,会被限位板333挡住,防止弹夹600继续运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转移机构300还包括拖链380,拖链380用于连接转移板330上的气电线缆,从而使得伸缩气缸320带动转移板330运动时,气电线缆能跟着一起运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下料传送机构400包括第三驱动装置410和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三传送带420,第三驱动装置410和第三传送带420设置于安装板100上,第三驱动装置410与两条第三传送带42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两条第三传送带420同步运动;第三传送带420用于接收并传送由转移机构300传送过来的空的弹夹600,实现对空的弹夹600的下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夹上料顶升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快速地对盖板700进行上料,并保证弹夹600的定位精度,提升上料效率和上料质量;而且,整个装置的结构较为巧妙简单,整个结构紧凑、简单、节约空间,能够替代人工实现标准化、专业化、自动化化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实施例”、“一些具体实施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弹夹上料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上料传送机构、转移机构、下料传送机构和顶升机构;所述上料传送机构和所述下料传送机构相对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两侧,所述转移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上料传送机构的输出端及所述下料传送机构的输入端之间;所述顶升机构穿设于所述安装板,并位于所述上料传送机构的下方;所述上料传送机构用于传送承载有盖板的弹夹至所述顶升机构处,所述顶升机构用于将所述弹夹内的所述盖板逐个顶出,再由所述上料传送机构将空的所述弹夹传送至所述转移机构;所述转移机构用于将空的所述弹夹传送至所述下料传送机构;所述下料传送机构用于对空的所述弹夹进行传送和下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夹上料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传送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
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传送带,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两条所述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两条所述第一传送带同步运动;所述第一传送带用于将承载有所述盖板的所述弹夹传送至所述顶升机构处,并将空的所述弹夹从所述顶升机构处传送至所述转移机构;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所述弹夹的检测传感器;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下方,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阻挡所述弹夹跟随所述第一传送带运动的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伸缩,所述检测传感器与所述阻挡装置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夹上料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
顶升气缸,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
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
顶弹夹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上方,所述顶弹夹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
顶板,活动设置于所述顶弹夹板上,所述顶升气缸的输出轴穿设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固定板及所述顶弹夹板,并与所述顶板连接;
限位装置,位于所述顶板的上方,所述限位装置用于对所述弹夹进行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夹上料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弹夹板的表面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弹夹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的高度高于所述顶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夹上料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包括:
导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上料传送机构的输出端及所述下料传送机构的输入端之间;
伸缩气缸,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方向与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同;
转移板,设置于所述导轨上,并与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伸缩气缸用于驱动所述转移板沿所述导轨运动;
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二传送带,设置于所述转移板上,所述第二传送带用于接收由所述上料传送机构传送过来的空的所述弹夹;
第二驱动装置,与两条所述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两条所述第二传送带同步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夹上料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气缸靠近所述下料传送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缓冲件和限位件,所述缓冲件用于对所述转移板进行缓冲,所述限位件用于对所述转移板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夹上料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板靠近所述上料传送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入料传感器,所述转移板远离所述上料传送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到位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夹上料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板远离所述上料传送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夹上料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还包括拖链,所述拖链用于连接所述转移板上的气电线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夹上料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传送机构包括:
第三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
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三传送带,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两条所述第三传送带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两条所述第三传送带同步运动;所述第三传送带用于接收并传送由所述转移机构传送过来的空的所述弹夹。
CN202323284183.8U 2023-12-04 2023-12-04 弹夹上料顶升装置 Active CN221234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84183.8U CN221234705U (zh) 2023-12-04 2023-12-04 弹夹上料顶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84183.8U CN221234705U (zh) 2023-12-04 2023-12-04 弹夹上料顶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34705U true CN221234705U (zh) 2024-06-28

Family

ID=91598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284183.8U Active CN221234705U (zh) 2023-12-04 2023-12-04 弹夹上料顶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2347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70040A (zh) 数据线接头一体化在线检测系统
CN110420890B (zh) 一种全自动分选流水线
CN210789914U (zh) 一种勺盖压合组装设备
CN216441127U (zh) 一种软包电芯上料分选设备
CN107352256B (zh) 一种集成式分层上料装置
CN112975314A (zh) 磁铁组装设备
CN214691970U (zh) 一种供收料装置
CN221234705U (zh) 弹夹上料顶升装置
CN114029241A (zh) 一种软包电芯上料分选设备
CN114030889A (zh) 电池组装机
CN114725524A (zh) 一种锂电池fpc自动折叠及性能测试设备
CN113732641A (zh) 一种接口件连续组装压紧设备
CN110987465B (zh) 一种雨刮传动组件自动化流水线
CN216425995U (zh) 数据线接头检测自动化上料定位系统
CN116986329A (zh) 一种铁芯磁钢自动上料设备
CN114905276B (zh) 一种变频器电路板锁片自动组装设备
CN110961909B (zh) 一种口红管盖组装机
CN217102060U (zh) 一种缓冲型自动上下料设备
CN216140902U (zh) 一种实现向托盘组内上下料的机构
CN110524213B (zh) 一种汽车ptc水加热器排陶瓷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254246U (zh) 一种振动盘式送料装置
CN110640460B (zh) 一种电子产品零部件的组装机构
CN108216863B (zh) 一种片式器件的自动盛片装置
CN216071969U (zh) 一种料盘自动上料机
CN220107173U (zh) 一种磁系统的端子装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