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229583U - 一种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229583U
CN221229583U CN202322933418.5U CN202322933418U CN221229583U CN 221229583 U CN221229583 U CN 221229583U CN 202322933418 U CN202322933418 U CN 202322933418U CN 221229583 U CN221229583 U CN 221229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ring
lifting rod
rod
projection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3341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Meidiyan Medical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Meidiyan Medical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Meidiyan Medical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Meidiyan Medical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3341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229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229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229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涉及线雕整形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躺椅,所述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主体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器,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头枕装置,所述主体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杆a,所述连接杆a上设置有投影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整形患者躺在躺椅上,头部枕在头枕装置上,然后医生调节头枕装置,对整形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然后医生通过控制器控制投影定位装置的位置直至投影定位装置的投影与整形患者的面部相匹配,其中头枕装置中的夹板能根据转动转盘来调整两个夹板之间的间距,能更好的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雕整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线雕又称线雕术、埋线术、蛋白线人体整形技术,其直接采用植入胶原蛋白线的方式对肌肤进行提拉,利用可吸收蛋白质组成的线,植入到需要提升的部位,通过线体的提拉,维持外形挺拔和皮肤整体年轻,在对人们的面部进行线雕整形时,一般使用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进行辅助定位。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其定位网格投影盘不能进行更换,设备不能根据不同面貌特征的人群进行更换定位网格投影盘;
2、现有的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功能单一,在使用时若整形患者离开设备再重新使用设备需要重新进行定位,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躺椅,所述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主体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器,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头枕装置,所述主体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杆a,所述连接杆a上设置有投影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头枕装置包括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上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上端设置有托板,所述安装架的内部设置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上套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的上端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夹板,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与安装架之间设置有轴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架的上端与连接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上端与托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的内部与双向丝杆转动连接,所述双向丝杆与滑动件啮合并传动连接,所述滑动件的上端与移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与夹板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与安装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投影定位装置包括有固定环a,所述固定环a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杆b,所述连接杆b的下端设置有灯珠,所述固定环a的两端开设有插销槽,所述固定环a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b,所述固定环b的两端设置有插销,所述固定环b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固定环b的内壁设置有投影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环a的上端与连接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的上端与连接杆b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b的下端与灯珠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a的一侧与固定环b通过插销和插销槽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b的两端与插销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b的一侧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b的内壁与投影盘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有升降杆a,所述升降杆a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杆b,所述升降杆b的上端设置有转轴组件a,所述转轴组件a的上端设置有转轴组件b,所述升降杆a上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升降杆b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升降杆b之间设置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杆a的上端与升降杆b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杆b的上端与转轴组件a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组件a的上端与转轴组件b转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定位销与升降杆b。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通过安装架、双向丝杆、转盘、轴承、滑动件、移动杆、夹板、连接件、托板的共同作用下,整形患者躺在躺椅上,头部枕在头枕装置上,然后医生调节头枕装置,对整形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然后医生通过控制器控制投影定位装置的位置直至投影定位装置的投影与整形患者的面部相匹配,其中头枕装置中的夹板能根据转动转盘来调整两个夹板之间的间距,能更好的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同时此种固定方式即使患者暂时离开设备再回来时也不需要再次进行调整,其固定原理时通过转动转盘带动双向丝杆转动,与双向丝杆啮合的两个滑动件由于连接双向丝杆的部位螺纹方向相反,因此双向丝杆转动能带动两个滑动件相向或者相反运动,进而调节两个夹板之间的间距,此种调节方式简单有效,且需要的零部件较少,避免设备因零部件较多导致经常发生故障。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通过固定环a、插销槽、插销、固定环b、把手、连接架、连接杆b、投影盘、灯珠的共同作用下,具体的定位是通过灯珠发出光源,光源透过投影盘照射在患者面部,投影盘上印有辅助用的线条,这些线条通过投影能帮助医生进行定位,同时固定环b与固定环a通过插销和插销槽进行连接,若需要更换投影盘只需要按下插销即可接触固定环b与固定环a的连接,通过此设置能更好的更换投影盘,让该装置适应更多的人群面貌。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通过升降杆a、升降杆b、转轴组件a、转轴组件b、定位销、弹簧、限位孔的共同作用下,在对头部进行固定之后要通过移动装置调整投影定位装置的位置,移动装置分为升降杆a与升降杆b两部分,这两部分通过定位销与弹簧之间进行固定,同时此种固定方式能随时调整投影定位装置的高度位置,上端的转轴组件a与转轴组件b的配合能让安装有投影定位装置的连接杆a进行转动,让投影定位装置更好的投影在患者的面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头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投影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躺椅;3、底座;4、头枕装置;5、投影定位装置;6、移动装置;7、控制器;8、安装板;9、连接杆a;41、安装架;42、双向丝杆;43、转盘;44、轴承;45、滑动件;46、移动杆;47、夹板;48、连接件;49、托板;51、固定环a;52、插销槽;53、插销;54、固定环b;55、把手;56、连接架;57、连接杆b;58、投影盘;59、灯珠;61、升降杆a;62、升降杆b;63、转轴组件a;64、转轴组件b;65、定位销;66、弹簧;67、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躺椅2,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3,主体1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器7,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头枕装置4,主体1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板8,安装板8的上端设置有移动装置6,移动装置6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杆a9,连接杆a9上设置有投影定位装置5。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头枕装置4包括有安装架41,安装架4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件48,连接件48的上端设置有托板49,安装架41的内部设置有双向丝杆42,双向丝杆42上套设有滑动件45,滑动件45的上端设置有移动杆46,移动杆46的另一端设置有夹板47,双向丝杆42的一端设置有转盘43,转盘43与安装架41之间设置有轴承44,安装架41的上端与连接件48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接件48的上端与托板49的下端固定连接,安装架41的内部与双向丝杆42转动连接,双向丝杆42与滑动件45啮合并传动连接,滑动件45的上端与移动杆46的下端固定连接,移动杆46的另一端与夹板47固定连接,双向丝杆42的一端与转盘43固定连接,转盘43与安装架41通过轴承44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整形患者躺在躺椅2上,头部枕在头枕装置4上,然后医生调节头枕装置4,对整形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然后医生通过控制器7控制投影定位装置5的位置直至投影定位装置5的投影与整形患者的面部相匹配,其中头枕装置4中的夹板47能根据转动转盘43来调整两个夹板47之间的间距,能更好的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同时此种固定方式即使患者暂时离开设备再回来时也不需要再次进行调整,其固定原理时通过转动转盘43带动双向丝杆42转动,与双向丝杆42啮合的两个滑动件45由于连接双向丝杆42的部位螺纹方向相反,因此双向丝杆42转动能带动两个滑动件45相向或者相反运动,进而调节两个夹板47之间的间距,此种调节方式简单有效,且需要的零部件较少,避免设备因零部件较多导致经常发生故障。
实施例3
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投影定位装置5包括有固定环a51,固定环a5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架56,连接架56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杆b57,连接杆b57的下端设置有灯珠59,固定环a51的两端开设有插销槽52,固定环a5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b54,固定环b54的两端设置有插销53,固定环b54的一侧设置有把手55,固定环b54的内壁设置有投影盘58,固定环a51的上端与连接架56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接架56的上端与连接杆b57固定连接,连接杆b57的下端与灯珠59固定连接,固定环a51的一侧与固定环b54通过插销53和插销槽52固定连接,固定环b54的两端与插销53固定连接,固定环b54的一侧与把手55固定连接,固定环b54的内壁与投影盘58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定位是通过灯珠59发出光源,光源透过投影盘58照射在患者面部,投影盘58上印有辅助用的线条,这些线条通过投影能帮助医生进行定位,同时固定环b54与固定环a51通过插销53和插销槽52进行连接,若需要更换投影盘58只需要按下插销53即可接触固定环b54与固定环a51的连接,通过此设置能更好的更换投影盘58,让该装置适应更多的人群面貌。
实施例4
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移动装置6包括有升降杆a61,升降杆a61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杆b62,升降杆b62的上端设置有转轴组件a63,转轴组件a63的上端设置有转轴组件b64,升降杆a61上开设有多个限位孔67,升降杆b62上设置有定位销65,定位销65与升降杆b62之间设置有弹簧66,升降杆a61的上端与升降杆b62滑动连接,升降杆b62的上端与转轴组件a63固定连接,转轴组件a63的上端与转轴组件b64转动连接,弹簧6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定位销65与升降杆b62。
下面具体说一下该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的工作原理。
如图1-4所示,当该装置在使用时,整形患者躺在躺椅2上,头部枕在头枕装置4上,然后医生调节头枕装置4,对整形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然后医生通过控制器7控制投影定位装置5的位置直至投影定位装置5的投影与整形患者的面部相匹配,其中头枕装置4中的夹板47能根据转动转盘43来调整两个夹板47之间的间距,能更好的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同时此种固定方式即使患者暂时离开设备再回来时也不需要再次进行调整,其固定原理时通过转动转盘43带动双向丝杆42转动,与双向丝杆42啮合的两个滑动件45由于连接双向丝杆42的部位螺纹方向相反,因此双向丝杆42转动能带动两个滑动件45相向或者相反运动,进而调节两个夹板47之间的间距,此种调节方式简单有效,且需要的零部件较少,避免设备因零部件较多导致经常发生故障,在对头部进行固定之后要通过移动装置6调整投影定位装置5的位置,移动装置6分为升降杆a61与升降杆b62两部分,这两部分通过定位销65与弹簧66之间进行固定,同时此种固定方式能随时调整投影定位装置5的高度位置,上端的转轴组件a63与转轴组件b64的配合能让安装有投影定位装置5的连接杆a9进行转动,让投影定位装置5更好的投影在患者的面部,具体的定位是通过灯珠59发出光源,光源透过投影盘58照射在患者面部,投影盘58上印有辅助用的线条,这些线条通过投影能帮助医生进行定位,同时固定环b54与固定环a51通过插销53和插销槽52进行连接,若需要更换投影盘58只需要按下插销53即可接触固定环b54与固定环a51的连接,通过此设置能更好的更换投影盘58,让该装置适应更多的人群面貌。
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躺椅(2),所述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底座(3),所述主体(1)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器(7),所述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头枕装置(4),所述主体(1)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上端设置有移动装置(6),所述移动装置(6)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杆a(9),所述连接杆a(9)上设置有投影定位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装置(4)包括有安装架(41),所述安装架(4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件(48),所述连接件(48)的上端设置有托板(49),所述安装架(41)的内部设置有双向丝杆(42),所述双向丝杆(42)上套设有滑动件(45),所述滑动件(45)的上端设置有移动杆(46),所述移动杆(46)的另一端设置有夹板(47),所述双向丝杆(42)的一端设置有转盘(43),所述转盘(43)与安装架(41)之间设置有轴承(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1)的上端与连接件(48)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48)的上端与托板(49)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41)的内部与双向丝杆(42)转动连接,所述双向丝杆(42)与滑动件(45)啮合并传动连接,所述滑动件(45)的上端与移动杆(46)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46)的另一端与夹板(47)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丝杆(42)的一端与转盘(43)固定连接,所述转盘(43)与安装架(41)通过轴承(44)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定位装置(5)包括有固定环a(51),所述固定环a(5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架(56),所述连接架(56)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杆b(57),所述连接杆b(57)的下端设置有灯珠(59),所述固定环a(51)的两端开设有插销槽(52),所述固定环a(5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环b(54),所述固定环b(54)的两端设置有插销(53),所述固定环b(54)的一侧设置有把手(55),所述固定环b(54)的内壁设置有投影盘(5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a(51)的上端与连接架(56)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56)的上端与连接杆b(5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b(57)的下端与灯珠(59)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a(51)的一侧与固定环b(54)通过插销(53)和插销槽(5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b(54)的两端与插销(5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b(54)的一侧与把手(5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b(54)的内壁与投影盘(58)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6)包括有升降杆a(61),所述升降杆a(61)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杆b(62),所述升降杆b(62)的上端设置有转轴组件a(63),所述转轴组件a(63)的上端设置有转轴组件b(64),所述升降杆a(61)上开设有多个限位孔(67),所述升降杆b(62)上设置有定位销(65),所述定位销(65)与升降杆b(62)之间设置有弹簧(6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a(61)的上端与升降杆b(62)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杆b(62)的上端与转轴组件a(63)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组件a(63)的上端与转轴组件b(64)转动连接,所述弹簧(6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定位销(65)与升降杆b(62)。
CN202322933418.5U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 Active CN221229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33418.5U CN221229583U (zh)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33418.5U CN221229583U (zh)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229583U true CN221229583U (zh) 2024-06-28

Family

ID=91597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33418.5U Active CN221229583U (zh)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229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15703Y (zh) 放射治疗床
CN201115704Y (zh) 放射科用平台
CN221229583U (zh) 一种面部线雕整形定位装置
CN201624937U (zh) 一种具有平移功能和床头板升降功能的手术台
CN111973382A (zh) 一种烧伤整形外科四肢植皮手术支撑装置
CN111184617A (zh) 一种髌骨松动器
CN111528849B (zh) 一种瘫痪病人磁共振检查用肢体定位装置
CN208770275U (zh) 一种整形科用的升降式床架
CN221229584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体位调整机构
CN221512508U (zh) 一种术后护理的电动轮椅床
CN215229797U (zh) 手足外科临床抬脚装置
CN210991475U (zh) 一种电动液压及气弹簧多控制腿板
CN214912746U (zh) 一种皮肤科用红蓝光治疗仪
CN221384172U (zh) 一种中医推拿用姿态调整固定装置
CN221617784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助行器
CN221814581U (zh) 一种体位垫
CN219501441U (zh) 一种坐姿趴式手术工作平台
CN213284069U (zh) 一种儿科急诊限位支撑装置
CN220025066U (zh) 一种便于x线拍片的俯卧位胸腹支撑垫
CN220938374U (zh) 一种具有辅助翻身功能的医疗床
CN221286238U (zh) 具有助力功能的康复装置
CN218529173U (zh) 一种移动式助产装置
CN218870699U (zh) 一种旋转床垫
CN216962934U (zh) 一种临床用产妇的腿部支架
CN221490467U (zh) 一种便于照明的换药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