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226093U - 一种按压式开关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压式开关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226093U CN221226093U CN202322739462.2U CN202322739462U CN221226093U CN 221226093 U CN221226093 U CN 221226093U CN 202322739462 U CN202322739462 U CN 202322739462U CN 221226093 U CN221226093 U CN 2212260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rface cover
- rebound
- supporting
- piece
- pressing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压式开关面板,包括按压面盖、支撑回弹组件、开关底座,开关底座上设置有控制电路通断的按压块,所述支撑回弹组件包括支撑件和回弹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轴和分别分布于支撑轴两侧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按压面盖受力下压时,按压面盖带动支撑件向下位移直至第二支撑部与开关底座相抵且第一支撑部抵推按压块,同时按压面盖挤压回弹件使其收缩;当回弹件的回弹力大于压力时,回弹件推动按压面盖使其带动支撑件上移复位;上述结构使按压面盖受到压力后能够灵敏触动按压块以控制电路的开关,且支撑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便于根据开关面板大小调整支撑件和回弹件的排布和数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按压式开关面板。
背景技术
墙壁开关作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附件,主要是实现电器取电功能,实现电路的通断。现实生活中,现有的开关面板包括通过翘板结构分别与不同线路连接,实现电路切换或开、闭电路,或者通过多次按压开关并回弹的方式实现电路切换或开关。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9993509 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开关按钮回弹结构、回弹组件以及开关装置,其提供的开关按钮回弹结构,包括回弹框以及按压面板,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触发按压面板,按压面板带动回弹触发件在回弹筋作用下作往复运动,进而回弹触发件触发微动开关,实现电路的通断,按压时声音极小;同时,按压面板作往复运动实现电路的通断的设计,避免了传统翘板式开关通断状态无法平行于开关边框与墙面的问题,按压面板随着回弹触发件运动,动行程较小,且不会与边框架发生碰撞,声音更小;另外,在满足开关通断功能的同时,按压面板水平作往复运动较传统的机械转动,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上述结构将回弹结构设计成回弹框,使回弹框与按压面板配合实现按压回弹,但回弹框结构较为复杂,若需要安装于不同大小的开关盒,或具有多个开关按钮的开关盒,则回弹框整体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针对多个开关集合于一个开关盒上的情况,本申请人设计一种按压式开关面板的支撑回弹结构,使多个开关的按压面盖可独立使用且感应灵敏,并且拆装方便,便于生产、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按压式开关面板,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按压式开关面板,包括按压面盖、支撑回弹组件、开关底座,所述支撑回弹组件设置于按压面盖和开关底座之间,所述开关底座上设置有控制电路通断的按压块,所述支撑回弹组件包括支撑件和回弹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轴和分别分布于支撑轴两侧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所述支撑轴与按压面盖相连使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按压面盖和按压块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当按压面盖处于受力下压的按压状态时,按压面盖带动支撑件向下位移,直至第二支撑部与开关底座相抵且第一支撑部抵推按压块,由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二支撑部在抵触至开关底座后具有绕支撑轴转动的趋势并将力传到至第一支撑部,使第一支撑部进一步向下抵推按压块,同时按压面盖挤压回弹件使其收缩;当回弹件的回弹力大于压力时,回弹件推动按压面盖使其带动支撑件上移复位。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可以为:所述支撑回弹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件,所述至少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件的第一支撑部均位于按压面盖和按压块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回弹件通过安装架与开关底座连接,包括与安装架相连接的U形部和与U形部连接的支撑部;当按压面盖处于按压状态时,按压面盖下端面挤压回弹件的支撑部进而使所述U形部收缩,当U形部的回弹力大于压力时,U形部带动支撑部回弹,推动按压面盖和支撑件上移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按压面盖下端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支撑轴的安装槽;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与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置有抵触凸起,所述抵触凸起与开关底座上的按压块相抵。
作为优选,所述按压面盖下端面还设置有卡爪,所述卡爪与安装架上的卡槽卡接。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口,每个安装口供开关底座上的按压块伸出,且每个安装口上分别独立设置有相配合的按压面盖和支撑回弹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装置中,当按压面盖受力下压时,按压面盖带动支撑件向下位移直至第二支撑部与开关底座相抵且第一支撑部抵推按压块,同时按压面盖挤压回弹件使其收缩,当回弹件的回弹力大于压力时,回弹件推动按压面盖使其带动支撑件上移复位;支撑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按压面盖受到压力后能够灵敏触动按压块以控制电路的开关,并且方便根据开关面板的大小对支撑件和回弹件的排布和数量进行调整,尤其适用于面积较小、结构紧凑的按压开关面板,或者适用于在同一开关面板上设置多个独立的按压开关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图1为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上部的两个开关的按压面盖未显示;
图2为实施例1中的一对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一对支撑件侧视图;
图4为实施例1安装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开关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1安装架剖视图;
图8为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按压面盖未显示;
图中,1-按压面盖,11-安装槽,12-卡爪,2-支撑件,21-第一支撑部,211-抵触凸起, 22-第二支撑部,221-定位槽,23-支撑轴,3-弹性件,31-U形部,32-支撑部,33-卡槽,4-安装架,41-定位块,42-安装口,5-开关底座,51-按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 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 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 一一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一种具有四个按压开关的按压式开关面板,包括按压面盖1、支撑回弹组件、开关底座5,所述支撑回弹组件设置于按压面盖1和开关底座5之间,所述开关底座5上设置有控制电路通断的按压块51,所述支撑回弹组件包括支撑件2和回弹件3,所述支撑件2包括支撑轴23和分别分布于支撑轴23两侧的第一支撑部21、第二支撑部22,所述支撑轴23与按压面盖1相连使所述第一支撑部21位于按压面盖1和按压块51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部21与第二支撑部2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当按压面盖处于受力下压的按压状态时,按压面盖1带动支撑件2向下位移,直至第二支撑部22与开关底座5相抵且第一支撑部21抵推按压块51,由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二支撑部在抵触至开关底座后具有绕支撑轴转动的趋势并将力传到至第一支撑部,使第一支撑部进一步向下抵推按压块,同时按压面盖1挤压回弹件3使其收缩;当回弹件3的回弹力大于压力时,回弹件3推动按压面盖1使其带动支撑件2上移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按压开关的支撑回弹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件2,所述至少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件2的第一支撑部21均位于按压面盖1和按压块51之间;还包括若干设置于安装架4边缘位置的回弹件3。
上述结构通过支撑件2和回弹件3配合、按压面盖1与支撑件2和按压块51配合,使按压面盖1在受到压力后能够灵敏触动按压块51以控制电路的开关,且支撑件2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根据开关面板的大小对支撑件2和回弹件3的排布和数量进行调整。
所述回弹件3通过安装架4与开关底座5连接,包括与安装架4相连接的U形部31和与U形部31连接的支撑部32;当按压面盖1处于按压状态时,按压面盖1下端面挤压回弹件3的支撑部32进而使所述U形部31收缩,当U形部31的回弹力大于压力时,U形部31带动支撑部32回弹,推动按压面盖1和支撑件2上移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4上设置有四个安装口42,每个安装口42供开关底座5上的按压块51伸出,且每个安装口42上分别独立设置有相配合的按压面盖1和支撑回弹组件。
所述按压面盖1下端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支撑轴23的安装槽11;所述第二支撑部22上设置有定位槽221,所述安装架4上设置有与定位槽221相配合的定位块41。
所述第一支撑部21上设置有抵触凸起211,所述抵触凸起211与开关底座5上的按压块51相抵。
所述按压面盖1下端面还设置有卡爪12,所述卡爪12与安装架4上的卡槽33卡接。
实施例2
如图8所示,实施例2为一种具有三个按压开关的按压式开关面板,其右侧安装有较大的一个按压开关,左侧为两个较小的按压开关,右侧可采用框架式支撑回弹结构或其他支撑回弹结构,左侧由于每个按压开关的安装面积较小,采用实施例1中所述的支撑回弹组件,节省空间且方便组合。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按压式开关面板,包括按压面盖(1)、支撑回弹组件、开关底座(5),所述支撑回弹组件设置于按压面盖(1)和开关底座(5)之间,所述开关底座(5)上设置有控制电路通断的按压块(5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回弹组件包括支撑件(2)和回弹件(3),所述支撑件(2)包括支撑轴(23)和分别分布于支撑轴(23)两侧的第一支撑部(21)、第二支撑部(22),所述支撑轴(23)与按压面盖(1)相连使所述第一支撑部(21)位于按压面盖(1)和按压块(51)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部(21)与第二支撑部(2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当按压面盖(1)处于受力下压的按压状态时,按压面盖(1)带动支撑件(2)向下位移直至第二支撑部(22)与开关底座(5)相抵且第一支撑部(21)抵推按压块(51),同时按压面盖(1)挤压回弹件(3)使其收缩;当回弹件(3)的回弹力大于压力时,回弹件(3)推动按压面盖(1)使其带动支撑件(2)上移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件(3)通过安装架(4)与开关底座(5)连接,包括与安装架(4)相连接的U形部(31)和与U形部(31)连接的支撑部(32);当按压面盖(1)处于按压状态时,按压面盖(1)下端面挤压回弹件(3)的支撑部(32)进而使所述U形部(31)收缩,当U形部(31)的回弹力大于压力时,U形部(31)带动支撑部(32)回弹,推动按压面盖(1)和支撑件(2)上移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面盖(1)下端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支撑轴(23)的安装槽(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按压式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22)上设置有定位槽(221),所述安装架(4)上设置有与定位槽(221)相配合的定位块(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1)上设置有抵触凸起(211),所述抵触凸起(211)与开关底座(5)上的按压块(51)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式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面盖(1)下端面还设置有卡爪(12),所述卡爪(12)与安装架(4)上的卡槽(33)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按压式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口(42),每个安装口(42)供开关底座(5)上的按压块(51)伸出,且每个安装口(42)上分别独立设置有相配合的按压面盖(1)和支撑回弹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按压式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回弹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件(2),所述至少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件(2)的第一支撑部(21)均位于按压面盖(1)和按压块(51)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739462.2U CN221226093U (zh) | 2023-10-11 | 2023-10-11 | 一种按压式开关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739462.2U CN221226093U (zh) | 2023-10-11 | 2023-10-11 | 一种按压式开关面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226093U true CN221226093U (zh) | 2024-06-25 |
Family
ID=91543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739462.2U Active CN221226093U (zh) | 2023-10-11 | 2023-10-11 | 一种按压式开关面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226093U (zh) |
-
2023
- 2023-10-11 CN CN202322739462.2U patent/CN22122609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957654B1 (ko) | 패널형 제어 버튼 | |
CN221226093U (zh) | 一种按压式开关面板 | |
CN207690739U (zh) |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脱扣器 | |
CN119008295A (zh) | 一种升降式晾衣机的单板多联遥控组件 | |
WO2021088427A1 (zh) | 一种基于步进电机控制的大功率电子开关 | |
CN110265249A (zh) | 自复位墙壁开关 | |
CN201045719Y (zh) | 手电动一体按钮 | |
CN221040902U (zh) | 一种具有支撑复位结构的开关面板 | |
CN201859781U (zh) | 家用电器的转换装置 | |
CN214848303U (zh) | 一种开关结构 | |
CN214099460U (zh) | 磁力按键开关 | |
CN211088130U (zh) | 一种智能按键开关 | |
CN212303602U (zh) | 旋钮装置 | |
CN210575635U (zh) | 具有双极单按钮异步结构的微动开关 | |
CN201364846Y (zh) | 电气墙板开关 | |
CN104851698B (zh) | 用于开关柜配电开关的手电动操作机构 | |
CN201174343Y (zh) | 一种电子装置的按键结构 | |
CN220041633U (zh) | 一种辅助开关 | |
CN219575475U (zh) | 一种开关 | |
CN211980476U (zh) | 一键双控智能开关 | |
CN221125786U (zh) | 一种用于按压开关的按压组件 | |
CN218182110U (zh) | 开关 | |
CN2158565Y (zh) | 双复位多功能组合开关 | |
CN212062298U (zh) | 附有开关功能的温控器 | |
CN221304475U (zh) | 一种脚踏式开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