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66326U - 三元锂电池回收过程放电废水处理集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三元锂电池回收过程放电废水处理集成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166326U CN221166326U CN202322547528.8U CN202322547528U CN221166326U CN 221166326 U CN221166326 U CN 221166326U CN 202322547528 U CN202322547528 U CN 202322547528U CN 221166326 U CN221166326 U CN 2211663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 adsorption
- air floatation
- unit
- defluorin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元锂电池回收过程放电废水处理集成系统,包括气浮单元、除氟单元、吸附单元、出水单元和污泥处理单元,气浮单元向废水中投加pH调节剂、混凝剂和絮凝剂后,由刮渣机将气浮机内液面上的悬浮物刮至集渣槽内收集,气浮单元出水进入除氟单元后,投加除氟剂、液碱、混凝剂和絮凝剂反应后,废水进入除氟沉淀池,将废水中污泥沉淀并排入污泥处理单元处理,吸附单元通过向除氟单元出水中投加微粉、硫酸、混凝剂和絮凝剂进行反应,吸附沉淀池对废水中污泥进行产电并排入污泥处理单元处理,吸附单元出水经过出水单元进行收集,污泥由污泥处理单元进行脱水处理,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了废水中各类污染物的处理效果,节约了占地面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三元锂电池回收过程放电废水处理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三元锂电池回收的过程中,需要对三元锂电池进行放电,即将不能利用余能的废旧锂电池在无机盐水中完成放电,采用的盐水介质为氯化钠或硫酸钠溶液,将放电后电池电压控制在不超过1.5V的水平。放电废水使用过若干次后放电效率降低,此时需更换成新鲜的无机盐水。而排出的这部分放电废水会产生较大的污染,该废水的特征是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氟含量高、盐含量高、磷含量高,该废水处理难度较大,常规单一的处理工艺难以实现达标处理,或者存在处理效率低、工艺系统复杂、操作不便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元锂电池回收过程放电废水处理集成系统,该利用含氟废水生产氟化钙颗粒的系统占地面积小,能够有效提高废水中各类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保证废水的达标排放。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三元锂电池回收过程放电废水处理集成系统,包括气浮单元、除氟单元、吸附单元、出水单元和污泥处理单元,其中:
气浮单元包括气浮反应池、气浮加药系统、气浮机、刮渣机和集渣槽,所述气浮加药系统能够向气浮反应池中按顺序投加pH调节剂、混凝剂和絮凝剂,气浮反应池内经过絮凝反应后的废水经气浮反应池排水口进入气浮机的气浮池内,气浮机能够在气浮池底产生并释放微气泡,所述集渣槽位于气浮机的气浮池一侧,刮渣机安装于气浮机的气浮池上,刮渣机能够将气浮池表面漂浮的悬浮物刮至集渣槽内,所述集渣槽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污泥处理单元连通,气浮机的气浮池排水口与除氟单元进水口连通;
除氟单元包括除氟反应池、除氟加药系统和除氟沉淀池,所述除氟加药系统能够向除氟反应池中按顺序投加除氟剂、液碱、混凝剂和絮凝剂,除氟反应池内经过絮凝反应后的废水经除氟反应池排水口进入除氟沉淀池内,所述除氟沉淀池的出水口与吸附单元的进水口连通,除氟沉淀池的排泥口与污泥处理单元连通;
吸附单元包括吸附池、吸附加药系统和吸附沉淀池,所述吸附加药系统能够向吸附池中按顺序投加带有孔洞结构的微粉、硫酸、混凝剂和絮凝剂,吸附池内经过絮凝反应后的废水经吸附池排水口进入吸附沉淀池内,所述吸附沉淀池的出水口与出水单元的进水口连通,吸附沉淀池的排泥口与污泥处理单元连通;
出水单元能够对经过处理的清水进行收集使用;
污泥处理单元能够对气浮单元、除氟单元、吸附单元产生的污泥进行回收和脱水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收集池,所述收集池能够对三元锂电池回收过程放电废水进行收集和匀质化处理,收集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气浮单元的进水口连通,收集池内废水通过原水提升泵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集池出水口通过第一三通管分别与气浮单元的进水口和收集池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管内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能够控制第一三通与气浮单元的进水口和收集池进水口二者择其一的打开,所述收集池出水口上设有原水COD在线监测仪,所述原水COD在线监测仪与第一控制阀电性连接通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单元包括清水池、清水提升泵、出水COD在线监测仪和总磷在线监测仪,所述出水COD在线监测仪和总磷在线监测仪分别设于清水池的出水管路上,出水COD在线监测仪和总磷在线监测仪分别对清水池的出水进行水COD数据检测和总磷含量数据检测,所述清水池的出水管路通过第二三通分别与回用系统和收集池连通,所述第二三通内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能够控制第二三通与回用系统和收集池连通端二者择其一的打开,所述出水COD在线监测仪和总磷在线监测仪与第二控制阀电性连接通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浮单元的气浮反应池内通过隔板分隔成气浮pH调节区、气浮混凝区和气浮絮凝区,气浮加药系统包括硫酸加药装置、聚铁加药装置和PAM加药装置,所述硫酸加药装置、聚铁加药装置和PAM加药装置分别向气浮pH调节区、气浮混凝区和气浮絮凝区按照要求投加硫酸、聚铁溶液和PAM溶液,所述气浮pH调节区与气浮混凝区之间、浮混凝区和气浮絮凝区之间以及气浮絮凝区与气浮池之间均通过开口隔板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氟单元的除氟反应池内通过隔板分隔成除氟反应区、除氟pH调节区、除氟混凝区和除氟絮凝区,除氟加药系统包括除氟剂加药装置、液碱加药装置、PAC加药装置和PAM加药装置,所述除氟剂加药装置、液碱加药装置、PAC加药装置和PAM加药装置分别向除氟反应区、除氟pH调节区、除氟混凝区和除氟絮凝区按照要求投加除氟剂、液碱、PAC溶液和PAM溶液,所述除氟反应区与除氟pH调节区之间、除氟pH调节区与除氟混凝区之间、除氟混凝区与除氟絮凝区之间通过开口隔板连通,除氟絮凝区与除氟沉淀池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附单元的吸附池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微粉吸附与pH调节区、吸附混凝区和吸附絮凝区,吸附加药系统包括微粉加药装置、硫酸加药装置、PAC加药装置和PAM加药装置,所述微粉加药装置、硫酸加药装置、PAC加药装置和PAM加药装置分别向微粉吸附与pH调节区、吸附混凝区和吸附絮凝区按照要求投加带孔洞结构的微粉、硫酸、PAC溶液和PAM溶液,所述微粉吸附与pH调节区与吸附混凝区之间、吸附混凝区和吸附絮凝区之间通过开口隔板连通,吸附絮凝区与吸附沉淀池之间通过管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浮pH调节区、气浮混凝区、气浮絮凝区、除氟反应区、除氟pH调节区、除氟混凝区、除氟絮凝区、微粉吸附与pH调节区、吸附混凝区和吸附絮凝区内均设有搅拌机,所述气浮pH调节区、除氟pH调节区、除氟沉淀池和微粉吸附与pH调节区内均设于pH检测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氟沉淀池和吸附沉淀池内均设有导流筒,吸附沉淀池内还设有沉淀斜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泥处理单元包括污泥池、板框压滤机、滤液槽、滤液提升泵、污泥泵和空气压缩机,所述污泥池通过管道分别与集渣槽、除氟沉淀池和吸附沉淀池连通,所述除氟沉淀池和吸附沉淀池内污泥分别通过排泥泵送入污泥池,污泥池通过污泥泵将其内污泥送入板框压滤机内进行压滤处理,板框压滤机压滤产生的滤液通过管道送入滤液槽,滤液槽通过管道与收集池连通,滤液槽内滤液通过滤液提升泵送入收集池内进混合匀质处理,空气压缩机分别给各个排泥泵和污泥泵提供压缩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多种物化处理工艺单元进行合理组合,达到了对废水进行除氟、除磷、除COD等目的,一方面有效提高了废水中各类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保证了废水的达标排放,另一方面还通过系统集成,节约了占地面积。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浮单元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除氟单元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附单元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处理单元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三元锂电池回收过程放电废水处理集成系统,包括气浮单元1、除氟单元2、吸附单元3、出水单元4和污泥处理单元5,其中:
气浮单元1包括气浮反应池11、气浮加药系统、气浮机12、刮渣机13和集渣槽14,所述气浮加药系统能够向气浮反应池11中按顺序投加pH调节剂、混凝剂和絮凝剂,气浮反应池11内经过絮凝反应后的废水经气浮反应池11排水口进入气浮机12的气浮池15内,气浮机12能够在气浮池15底产生并释放微气泡,所述集渣槽14位于气浮机12的气浮池15一侧,刮渣机13安装于气浮机12的气浮池15上,刮渣机13能够将气浮池15表3与污泥处理单元5连通,气浮机12的气浮池15排水口与除氟单元2进水口连通;
除氟单元2包括除氟反应池21、除氟加药系统和除氟沉淀池22,所述除氟加药系统能够向除氟反应池21中按顺序投加除氟剂、液碱、混凝剂和絮凝剂,除氟反应池21内经过絮凝反应后的废水经除氟反应池21排水口进入除氟沉淀池22内,所述除氟沉淀池22的出水口与吸附单元3的进水口连通,除氟沉淀池22的排泥口与污泥处理单元5连通;
吸附单元3包括吸附池31、吸附加药系统和吸附沉淀池32,所述吸附加药系统能够向吸附池31中按顺序投加带有孔洞结构的微粉、硫酸、混凝剂和絮凝剂,吸附池31内经过絮凝反应后的废水经吸附池31排水口进入吸附沉淀池32内,所述吸附沉淀池32的出水口与出水单元4的进水口连通,吸附沉淀池32的排泥口与污泥处理单元5连通;
出水单元4能够对经过处理的清水进行收集使用;
污泥处理单元5能够对气浮单元1、除氟单元2、吸附单元3产生的污泥进行回收和脱水处理。
放电废水顺序经过气浮单元1、除氟单元2和吸附单元3,有效地将放电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氟离子、油类和无机磷进行去除,保证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出水可以作为中水回用或者进入蒸发系统再进行净化处理,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由污泥处理单元5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的固态泥可以委外再处理,脱出的水进入系统跟放电废水一同再次处理,最终形成达标排放水。
该处理系统将多种处理工艺单元进行集成,通过多种处理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最终达到除氟、除磷、除COD等目的,一方面提高了废水中各类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保证了废水的达标排放,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处理系统的有效组合形成一个集成体,节约了整体处理系统的占地面积。
还设有收集池6,所述收集池6能够对三元锂电池回收过程放电废水进行收集和匀质化处理,收集池6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气浮单元1的进水口连通,收集池6内废水通过原水提升泵61送出。废水先进入收集池6,由收集池6对废水进行收集,废水在收集池6中进行匀质化处理,有利于保证废水处理稳定性。
所述收集池6出水口通过第一三通管分别与气浮单元1的进水口和收集池6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管内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能够控制第一三通与气浮单元1的进水口和收集池6进水口二者择其一的打开,所述收集池6出水口上设有原水COD在线监测仪62,所述原水COD在线监测仪62与第一控制阀电性连接通信。收集池6对废水进行匀质化处理后,将废水送入气浮单元1,在废水进入气浮单元1前,通过原水COD在线监测仪62对废水进行COD数据检测,如果废水COD数据超过预设数值,说明废水没有匀质到位,废水返回收集池6进一步匀质化处理,避免废水中COD过高损坏后面的处理单元,也避免出水COD不达标。
所述出水单元4包括清水池41、清水提升泵42、出水COD在线监测仪43和总磷在线监测仪44,所述出水COD在线监测仪43和总磷在线监测仪44分别设于清水池41的出水管路上,出水COD在线监测仪43和总磷在线监测仪44分别对清水池41的出水进行水COD数据检测和总磷含量数据检测,所述清水池41的出水管路通过第二三通分别与回用系统和收集池6连通,所述第二三通内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能够控制第二三通与回用系统和收集池6连通端二者择其一的打开,所述出水COD在线监测仪43和总磷在线监测仪44与第二控制阀电性连接通信。出水单元4的出水经过出水COD在线监测仪43和总磷在线监测仪44在线检测,确定其出水COD含量和总磷达标后,再进行排放,否则出水单元4的出水返回收集池6,进行重新处理,防止不达标水排出。
所述气浮单元1的气浮反应池11内通过隔板分隔成气浮pH调节区311111、气浮混凝区112和气浮絮凝区113,气浮加药系统包括硫酸加药装置16、聚铁加药装置17和PAM加药装置18,所述硫酸加药装置16、聚铁加药装置17和PAM加药装置18分别向气浮pH调节区311111、气浮混凝区112和气浮絮凝区113按照要求投加硫酸、聚铁溶液和PAM溶液,所述气浮pH调节区311111与气浮混凝区112之间、浮混凝区和气浮絮凝区113之间以及气浮絮凝区113与气浮池15之间均通过开口隔板连通。
通过隔板将不同药剂反应分隔开,确保充分反应的同时,防止发生相互干扰,且有利于提高反应效率。
所述除氟单元2的除氟反应池21内通过隔板分隔成除氟反应区211、除氟pH调节区311212、除氟混凝区213和除氟絮凝区214,除氟加药系统包括除氟剂加药装置23、液碱加药装置24、PAC加药装置25和PAM加药装置18,所述除氟剂加药装置23、液碱加药装置24、PAC加药装置25和PAM加药装置18分别向除氟反应区211、除氟pH调节区311212、除氟混凝区213和除氟絮凝区214按照要求投加除氟剂、液碱、PAC溶液和PAM溶液,所述除氟反应区211与除氟pH调节区311212之间、除氟pH调节区311212与除氟混凝区213之间、除氟混凝区213与除氟絮凝区214之间通过开口隔板连通,除氟絮凝区214与除氟沉淀池22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
所述吸附单元3的吸附池31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微粉吸附与pH调节区311、吸附混凝区312和吸附絮凝区313,吸附加药系统包括微粉加药装置33、硫酸加药装置16、PAC加药装置25和PAM加药装置18,所述微粉加药装置33、硫酸加药装置16、PAC加药装置25和PAM加药装置18分别向微粉吸附与pH调节区311、吸附混凝区312和吸附絮凝区313按照要求投加带孔洞结构的微粉、硫酸、PAC溶液和PAM溶液,所述微粉吸附与pH调节区311与吸附混凝区312之间、吸附混凝区312和吸附絮凝区313之间通过开口隔板连通,吸附絮凝区313与吸附沉淀池32之间通过管道连通。
所述气浮pH调节区311111、气浮混凝区112、气浮絮凝区113、除氟反应区211、除氟pH调节区311212、除氟混凝区213、除氟絮凝区214、微粉吸附与pH调节区311、吸附混凝区312和吸附絮凝区313内均设有搅拌机7,所述气浮pH调节区311111、除氟pH调节区311212、除氟沉淀池22和微粉吸附与pH调节区311内均设于pH检测仪8。各个反应区通过搅拌机7进行搅拌,有利于提高反应效率,调节pH时,同时对废水进行pH检测,保证pH调节准确。
所述除氟沉淀池22和吸附沉淀池32内均设有导流筒9,吸附沉淀池32内还设有沉淀斜板321。吸附沉淀池32内设置沉淀斜板321,有助于提高沉淀效率,减少沉淀池面积。
所述污泥处理单元5包括污泥池51、板框压滤机52、滤液槽53、滤液提升泵54、污泥泵55和空气压缩机56,所述污泥池51通过管道分别与集渣槽14、除氟沉淀池22和吸附沉淀池32连通,所述除氟沉淀池22和吸附沉淀池32内污泥分别通过排泥泵57送入污泥池51,污泥池51通过污泥泵55将其内污泥送入板框压滤机52内进行压滤处理,板框压滤机52压滤产生的滤液通过管道送入滤液槽53,滤液槽53通过管道与收集池6连通,滤液槽53内滤液通过滤液提升泵54送入收集池6内进混合匀质处理,空气压缩机56分别给各个排泥泵57和污泥泵55提供压缩气体。
污泥处理单元5采用板框压滤机52对污泥进行压滤处理,处理效率高,实现污泥减量,降低污泥处理处置的费用。
本系统工作过程如下:
锂电池回收生产过程产生的放电废水通过废水管路进入收集池6,同时清水池41不合格水、板框滤液通过各自管路进入收集池6,进行水质的均衡。收集池6内废水通过原水提升泵61输送至气浮机12反应区,在原水提升泵61出口管路上设置原水COD在线监测仪62,监测超标进水返回收集池6。
向气浮反应区依次加入硫酸调节pH,加入聚铁溶液作混凝,加入PAM溶液进行絮凝,进入气浮池15后,密度小的浮渣通过刮渣机13刮入集渣槽14,并排入污泥池51,气浮机12检修排空时的污水可以排入滤液槽53。
气浮单元1出水进入除氟单元2,依次加入除氟剂、液碱、PAC溶液和PAM溶液,废水进行絮凝后进入除氟沉淀池22,除氟沉淀池22产生的沉淀通过排泥泵57输送进入污泥池51。
除氟单元2产水通过提升泵输送进入吸附系统,在吸附池31内依次投加有孔洞结构的微粉、硫酸、PAC溶液和PAM溶液,形成的带有沉淀物的废水进入吸附沉淀池32,进行泥水分离,经过泥水分离后的污泥进入吸附沉淀池32底部泥斗,上清液排出流入清水池41。
清水池41出水通过清水提升泵42排出,进入后续的蒸发系统。排放管路上设置出水COD在线监测仪43和总磷在线监测仪44,对出水进行COD含量和总磷含量进行检测,不合格排水返回前端收集池6。
来自气浮单元1的排泥、除氟单元2的排泥、吸附单元3的排泥以及在线监测仪器的排水共同进入污泥池51均质,后通过污泥泵55提升进入板框压滤机52进行泥水分离,产生的滤液流入滤液槽53,再由提升泵输送回收集池6,泥饼收集后外运处理。
Claims (10)
1.一种三元锂电池回收过程放电废水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浮单元(1)、除氟单元(2)、吸附单元(3)、出水单元(4)和污泥处理单元(5),其中:
气浮单元包括气浮反应池(11)、气浮加药系统、气浮机(12)、刮渣机(13)和集渣槽(14),所述气浮加药系统能够向气浮反应池中按顺序投加pH调节剂、混凝剂和絮凝剂,气浮反应池内经过絮凝反应后的废水经气浮反应池排水口进入气浮机的气浮池内,气浮机能够在气浮池底产生并释放微气泡,所述集渣槽位于气浮机的气浮池一侧,刮渣机安装于气浮机的气浮池(15)上,刮渣机能够将气浮池表面漂浮的悬浮物刮至集渣槽内,所述集渣槽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污泥处理单元连通,气浮机的气浮池排水口与除氟单元进水口连通;
除氟单元包括除氟反应池(21)、除氟加药系统和除氟沉淀池(22),所述除氟加药系统能够向除氟反应池中按顺序投加除氟剂、液碱、混凝剂和絮凝剂,除氟反应池内经过絮凝反应后的废水经除氟反应池排水口进入除氟沉淀池内,所述除氟沉淀池的出水口与吸附单元的进水口连通,除氟沉淀池的排泥口与污泥处理单元连通;
吸附单元包括吸附池(31)、吸附加药系统和吸附沉淀池(32),所述吸附加药系统能够向吸附池中按顺序投加带有孔洞结构的微粉、硫酸、混凝剂和絮凝剂,吸附池内经过絮凝反应后的废水经吸附池排水口进入吸附沉淀池内,所述吸附沉淀池的出水口与出水单元的进水口连通,吸附沉淀池的排泥口与污泥处理单元连通;
出水单元能够对经过处理的清水进行收集使用;
污泥处理单元能够对气浮单元、除氟单元、吸附单元产生的污泥进行回收和脱水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锂电池回收过程放电废水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收集池(6),所述收集池能够对三元锂电池回收过程放电废水进行收集和匀质化处理,收集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气浮单元的进水口连通,收集池内废水通过原水提升泵(61)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元锂电池回收过程放电废水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出水口通过第一三通管分别与气浮单元的进水口和收集池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管内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能够控制第一三通与气浮单元的进水口和收集池进水口二者择其一的打开,所述收集池出水口上设有原水COD在线监测仪(62),所述原水COD在线监测仪与第一控制阀电性连接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元锂电池回收过程放电废水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单元包括清水池(41)、清水提升泵(42)、出水COD在线监测仪(43)和总磷在线监测仪(44),所述出水COD在线监测仪和总磷在线监测仪分别设于清水池的出水管路上,出水COD在线监测仪和总磷在线监测仪分别对清水池的出水进行水COD数据检测和总磷含量数据检测,所述清水池的出水管路通过第二三通分别与回用系统和收集池连通,所述第二三通内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能够控制第二三通与回用系统和收集池连通端二者择其一的打开,所述出水COD在线监测仪和总磷在线监测仪与第二控制阀电性连接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锂电池回收过程放电废水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单元的气浮反应池内通过隔板分隔成气浮pH调节区(111)、气浮混凝区(112)和气浮絮凝区(113),气浮加药系统包括硫酸加药装置(16)、聚铁加药装置(17)和PAM加药装置(18),所述硫酸加药装置、聚铁加药装置和PAM加药装置分别向气浮pH调节区、气浮混凝区和气浮絮凝区按照要求投加硫酸、聚铁溶液和PAM溶液,所述气浮pH调节区与气浮混凝区之间、浮混凝区和气浮絮凝区之间以及气浮絮凝区与气浮池之间均通过开口隔板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元锂电池回收过程放电废水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氟单元的除氟反应池内通过隔板分隔成除氟反应区(211)、除氟pH调节区(212)、除氟混凝区(213)和除氟絮凝区(214),除氟加药系统包括除氟剂加药装置(23)、液碱加药装置(24)、PAC加药装置(25)和PAM加药装置,所述除氟剂加药装置、液碱加药装置、PAC加药装置和PAM加药装置分别向除氟反应区、除氟pH调节区、除氟混凝区和除氟絮凝区按照要求投加除氟剂、液碱、PAC溶液和PAM溶液,所述除氟反应区与除氟pH调节区之间、除氟pH调节区与除氟混凝区之间、除氟混凝区与除氟絮凝区之间通过开口隔板连通,除氟絮凝区与除氟沉淀池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元锂电池回收过程放电废水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单元的吸附池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微粉吸附与pH调节区(311)、吸附混凝区(312)和吸附絮凝区(313),吸附加药系统包括微粉加药装置(33)、硫酸加药装置、PAC加药装置和PAM加药装置,所述微粉加药装置、硫酸加药装置、PAC加药装置和PAM加药装置分别向微粉吸附与pH调节区、吸附混凝区和吸附絮凝区按照要求投加带孔洞结构的微粉、硫酸、PAC溶液和PAM溶液,所述微粉吸附与pH调节区与吸附混凝区之间、吸附混凝区和吸附絮凝区之间通过开口隔板连通,吸附絮凝区与吸附沉淀池之间通过管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元锂电池回收过程放电废水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pH调节区、气浮混凝区、气浮絮凝区、除氟反应区、除氟pH调节区、除氟混凝区、除氟絮凝区、微粉吸附与pH调节区、吸附混凝区和吸附絮凝区内均设有搅拌机(7),所述气浮pH调节区、除氟pH调节区、除氟沉淀池和微粉吸附与pH调节区内均设于pH检测仪(8)。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元锂电池回收过程放电废水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氟沉淀池和吸附沉淀池内均设有导流筒(9),吸附沉淀池内还设有沉淀斜板(321)。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元锂电池回收过程放电废水处理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单元包括污泥池(51)、板框压滤机(52)、滤液槽(53)、滤液提升泵(54)、污泥泵(55)和空气压缩机(56),所述污泥池通过管道分别与集渣槽、除氟沉淀池和吸附沉淀池连通,所述除氟沉淀池和吸附沉淀池内污泥分别通过排泥泵(57)送入污泥池,污泥池通过污泥泵将其内污泥送入板框压滤机内进行压滤处理,板框压滤机压滤产生的滤液通过管道送入滤液槽,滤液槽通过管道与收集池连通,滤液槽内滤液通过滤液提升泵送入收集池内进混合匀质处理,空气压缩机分别给各个排泥泵和污泥泵提供压缩气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547528.8U CN221166326U (zh) | 2023-09-19 | 2023-09-19 | 三元锂电池回收过程放电废水处理集成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547528.8U CN221166326U (zh) | 2023-09-19 | 2023-09-19 | 三元锂电池回收过程放电废水处理集成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166326U true CN221166326U (zh) | 2024-06-18 |
Family
ID=91460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547528.8U Active CN221166326U (zh) | 2023-09-19 | 2023-09-19 | 三元锂电池回收过程放电废水处理集成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166326U (zh) |
-
2023
- 2023-09-19 CN CN202322547528.8U patent/CN2211663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09490A (zh) | 一种磷化及化学镀镍混合综合废水处理工艺及自动化设备 | |
CN207121501U (zh) | 一种适用于高镁硬废水的除硬装置 | |
CN107162289A (zh) | 一种aec电絮凝废水处理系统 | |
CN112321029A (zh) | 一种连铸浊环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 |
CN102942263A (zh) | 污水的处理方法 | |
CN111072112A (zh) | 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的废水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 |
CN213708002U (zh) | 一种复合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8892276A (zh) | 一种炼铅厂的废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 |
CN221166326U (zh) | 三元锂电池回收过程放电废水处理集成系统 | |
CN204644018U (zh) | 一种磷化及化学镀镍混合综合废水处理自动化设备 | |
CN112374684A (zh) | 一种油气田钻井废液循环利用处理装置及方法 | |
CN216737901U (zh) | 一种一体化工业小型废水处理装置 | |
CN210945112U (zh) | 渗滤液处理系统及减少进水悬浮物和硫化物的预处理装置 | |
CN213950844U (zh) | 一种连铸浊环水处理系统 | |
CN215208965U (zh) | 一种重介质磁混凝高效一体化页岩气采出水净化装置 | |
CN211644723U (zh) | 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的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8995260U (zh) | 一种炼铅厂的废水处理系统 | |
CN210481100U (zh) | 一种新型分体式电絮凝净水系统 | |
CN103964616A (zh) | 一种阳离子染料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废水的方法 | |
CN208594168U (zh) | 精密玻璃废水处理系统 | |
KR200194158Y1 (ko) | 폐수처리 시스템 | |
CN221217342U (zh) | 一种适用于胶版及水墨印刷业的综合废水治理装置 | |
CN110668619A (zh) | 一种铅锌工业选矿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
CN216711789U (zh) | 自动添加药剂除渣系统 | |
CN212246541U (zh) | 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