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60153U - 一种双向变速螺丝批和扭矩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变速螺丝批和扭矩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160153U CN221160153U CN202321860405.3U CN202321860405U CN221160153U CN 221160153 U CN221160153 U CN 221160153U CN 202321860405 U CN202321860405 U CN 202321860405U CN 221160153 U CN221160153 U CN 2211601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reversing
- output gear
- input gear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向变速螺丝批和扭矩传动装置,双向变速螺丝批包括手柄、转套、批杆、换向机构和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依次啮合的输入齿轮、至少一传动齿轮和输出齿轮,所述批杆转动的设穿在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内,所述输入齿轮和所述输出齿轮同轴间隔配置,所述输入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输出齿轮的直径,所述传动齿轮设置于所述转套上,至少一所述传动齿轮在于径向方向上位于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之间。本实用新型传动齿轮设置于手柄上,且输入齿轮的直径小于输出齿轮的直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变速螺丝批变速机构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成本低,且传动比可根据需求做调整。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了申请日为2023年4月25日,申请号为2023209635936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可双向输出扭矩并具有转速调节功能的螺丝批和扭矩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螺丝批,通常是单向旋转施加扭矩,如顺时针方向扭转手柄通过批杆、批头将螺丝拧紧时,逆时针方向扭转手柄时则批杆、批头空转、效率低,为了增加旋钮效率,出现了双向螺丝批,其是在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扭动手柄时,批杆和批头均能向一个方向输出扭力的螺丝批,为了达到目的,其中增加了行星齿轮,由于行星齿轮的倍速固定为3:1的关系,真正用的时候由于倍速会损失扭力,扭力的输出就会变小;现有技术的累积公差比较大,配合松散,单独的换向机构和行星齿轮组成的变速机构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双向变速的螺丝批和扭矩传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动工具换向机构和变速机构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螺丝批,包括手柄、转套、批杆、换向机构和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依次啮合的输入齿轮、至少一传动齿轮和输出齿轮,所述批杆转动的设穿在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内,所述输入齿轮和所述输出齿轮同轴间隔配置,所述输入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输出齿轮的直径,所述传动齿轮设置于所述转套上,至少一所述传动齿轮在于径向方向上位于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之间。
可选地,所述双向变速螺丝批包括相对所述批杆的芯轴方向对称设置的至少两所述传动齿轮。
可选地,至少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均倾斜地设置于所述输入齿轮和所述输出齿轮之间。
可选地,至少两所述传动齿轮分别固定于所述转套的壳体上。
可选地,所述转套的所述壳体上设置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批杆的芯轴方向呈夹角设置,至少两所述传动齿轮分别转动地固定于对应的所述固定轴上。
可选地,所述变速机构设置于转套内,所述转套与所述手柄活动连接,所述转套与所述手柄可相对转动。
可选地,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呈大于0°且小于90°的锐角角度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输入齿轮呈大于90°且小于180°的钝角角度啮合。
可选地,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换向轴、离合器和按钮,所述换向轴上设置有供按钮移动的螺旋槽,所述换向轴外侧套设有主轴,所述主轴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长孔,所述离合器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输入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按钮设置于所述长孔内,移动所述按钮,所述按钮于所述螺旋槽内移动以通过所述换向轴带动所述离合器移动。
可选地,所述换向机构还包括换向套和换向环,所述换向套套设在主轴上,所述换向套上设置有与长孔对应的U型槽,所述换向环套设在换向套上。
可选地,所述离合器为棘爪,所述棘爪的相对两侧设置有齿,所述棘爪一侧的齿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
可选地,所述转套上可拆卸的设置有辅助握持件,所述手柄上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辅助握持件的凹槽。
可选地,所述螺丝批还包括批头,所述批头可拆卸的装配于批杆的前端。
可选地,所述变速机构为加速机构,所述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之间的传动比在1-3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扭矩传动装置,用以传递旋转扭矩,包括壳体和轴,还包括依次啮合的输入齿轮、至少一传动齿轮和输出齿轮,所述轴转动的设穿在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内,所述输入齿轮和所述输出齿轮同轴间隔配置,所述输入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输出齿轮的直径,所述传动齿轮设置于所述壳体上,至少一所述传动齿轮在于径向方向上位于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之间。
可选地,所述扭矩传动装置包括相对所述轴方向对称设置的至少两所述传动齿轮。
可选地,至少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均倾斜地设置于所述输入齿轮和所述输出齿轮之间。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轴方向呈夹角设置,至少两所述传动齿轮分别转动地固定于对应的所述固定轴上。
可选地,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呈大于0°且小于90°的锐角角度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输入齿轮呈大于90°且小于180°的钝角角度啮合。
可选地,所述扭矩传动装置还包括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换向轴、离合器和按钮,所述换向轴上设置有供按钮移动的螺旋槽,所述换向轴外侧套设有主轴,所述主轴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长孔,所述离合器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输入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按钮设置于所述长孔内,移动所述按钮,所述按钮于所述螺旋槽内移动以通过所述换向轴带动所述离合器移动。
可选地,所述换向机构还包括换向套和换向环,所述换向套套设在主轴上,所述换向套上设置有与长孔对应的U型槽,所述换向环套设在换向套上。
可选地,所述离合器为棘爪,所述棘爪的相对两侧设置有齿,所述棘爪一侧的齿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变速机构包括依次啮合的输入齿轮、至少一传动齿轮和输出齿轮,所述输入齿轮和所述输出齿轮同轴间隔配置,所述输入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输出齿轮的直径,所述传动齿轮设置于所述转套上,至少一所述传动齿轮在于径向方向上位于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之间,因此,本申请的双向变速螺丝批和扭矩传动装置机构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成本低,且传动比可根据需求做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向变速螺丝批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向变速螺丝批的辅助握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向变速螺丝批的调速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向变速螺丝批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向变速螺丝批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变速螺丝批,请参阅图1-图4所示,包括用于握持的手柄100,批杆200,换向机构300和变速机构,其中,手柄100包括互相扣合的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所述第一壳体101上设置有凹槽120,凹槽120的尾部形状类似于船形,凹槽120内设置有与凹槽120形状相一致的垫块130,请参考图2所示,垫块130通过固定孔133固定于凹槽120中,垫块13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垫块132和第二垫块132,所述第一垫块131和第二垫块132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孔133,第二垫块132的尾部翘起置于凹槽120的尾部中。
手柄100由塑料注塑而成,为了保证结构的强度,手柄100内部可采用硬质的塑料,表层包覆材质柔软的软质材料,增强了握持感。请参考图4所示,手柄100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握持的转套500,转套500包括可包括互相扣合的第三壳体510和第四壳体520,手柄100与转套500活动连接,手柄100与转套500之间留有缝隙使得手柄100与转套500可相对转动,所述转套5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圆形凹槽501,圆形凹槽501内设置有固定柱。本实用新型中,转套500由塑料注塑而成,为了保证结构的强度,转套500内部可采用硬质的塑料,表层包覆材质柔软的软质材料,增强了握持感。优选的,转套500和手柄100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
双向变速螺丝批还包括一个辅助握持件110,用于辅助用户握持,所述辅助握持件110成T型结构,其中T型结构的“—”端与转套500可拆卸的连接,T型的“|”端在使用时用于用户握持,当不使用时可以置于凹槽120中,辅助握持件110的“—”端包括两个固定臂111,每个固定臂111上设置有固定孔112,固定孔112用于与转套500的圆形凹槽501内的固定柱配合,将辅助握持件110可拆卸的固定于转套500上。所述辅助握持件110供握持的另一端,也就是“|”端包括握持主体113,握持主体113的底部设置有向上翘起尾翼114,所述握持主体113和尾翼114上分别设置有与固定孔133对应的固定部,所述辅助握持件110嵌入手柄100的凹槽120中时,所述尾翼114的固定部与第二垫块132的固定孔133配合对尾翼114进行固定,使得尾翼114收容于凹槽120中。本实用新型中,辅助握持件110由塑料注塑而成,为了保证结构的强度,辅助握持件110内部可采用硬质的塑料,表层包覆材质柔软的软质材料,增强了握持感。优选的,辅助握持件110和手柄100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
转套500内容纳有变速机构,请参考图3、图4所示,变速机构包括依次啮合的输入齿轮430,至少一传动齿轮410和输出齿轮420,输入齿轮430和输出齿轮420同轴配置,所述批杆200穿设在输入齿轮430和输出齿轮420内且与二者可转动地相互配合,所述输入齿轮430的直径小于输出齿轮420的直径,所述输入齿轮430和输出齿轮420同轴间隔配置,所述至少两个传动齿轮410设置于转套500上,具体的两个传动齿轮410分别倾斜的固定于第三壳体510和第四壳体520上,且两个所述传动齿轮410相对批杆200的芯轴方向对称设置,第三壳体510和第四壳体520内设置有固定轴521,固定轴521与批杆200的芯轴方向呈夹角设置,两个传动齿轮410转动地套设在固定轴521上且同时与输入齿轮430和输出齿轮420啮合,使得输入齿轮430与输出齿轮420的转向相反。由于输入齿轮430的直径小于输出齿轮420的直径,为了使用传动齿轮410于相对两侧分别实现与输入齿轮430和输出齿轮420的啮合,传动齿轮410整体呈倾斜设置,即两个传动齿轮410均倾斜地设置于输入齿轮430和输出齿轮420之间,进而固定轴521也呈倾斜设置。传动齿轮410与输出齿轮420呈大于0°且小于90°的锐角角度啮合。传动齿轮410与输入齿轮430呈大于90°且小于180°的钝角角度啮合。
请参考图5-图8所示,换向机构300包括换向环310,换向套320,换向轴342、离合器240和按钮330,换向轴342上设置有供按钮330移动的螺旋槽343,换向轴342外侧套设有主轴210,主轴210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11,第二凹槽212和长孔214,离合器240通过销固定在第一凹槽211内,输入齿轮430套设在主轴210的第二凹槽212处,换向套320上设置有与长孔214的宽度相同的U型槽321,当换向套320套设在主轴210上时,换向套320上的U型槽320与长孔214相对应,按钮330设置在主轴210的长孔214内,并通过U型槽320进行限位,换向环310套设在换向套320上,当推动换向环310沿主轴210轴向移动时,换向套320沿主轴210轴向移动时,推动按钮330沿着螺旋槽343移动,按钮330与螺旋槽343配合以将所述按钮330的轴向移动转换为所述换向轴342的周向转动,换向轴342的周向转动带动离合器240转动。
本实施例中,离合器240可以为棘爪,也可以是其他结构,换向轴342上设置有盲孔,盲孔内设有弹簧。盲孔的开口处装有滚珠,棘爪240面向换向轴342的一侧具有曲面,该曲面与滚珠啮合, 使棘爪342与换向轴342形成连接,使得换向轴342的转动带动棘爪240转动。棘爪342的相对两侧设置有齿,棘爪342一侧的齿与输出齿轮420啮合,当输出齿轮420顺时针转动时,带动主轴210顺时针转动,当输出齿轮420逆时针转动时,棘爪342与输出齿轮420脱开,无法带动主轴210转动。输出齿轮420相对于主轴210空转。转动换向轴342改变与主轴210啮合的棘爪240的齿数,即可以使主轴210的旋转方向反转。
本申请双向变速螺丝的输入齿轮430套设在主轴210的第二凹槽212处,当输入齿轮430顺时针转动时,带动主轴210顺时针转动。
本申请双向变速螺丝批利用输出齿轮420和输入齿轮430反向旋转的技术特征,输出齿轮420经由棘爪342驱动主轴210,从而实现反转。输出齿轮420固定于手柄100,无论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扭动手柄100对输出齿轮420施加扭矩,主轴210都沿预设方向旋转。当手柄100向与预设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时,批杆200向与手柄100相同的方向即预设方向转动。当手柄100以与预设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批杆200沿预设方向旋转。换向机构300用于反转预设方向。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向变速螺丝批,转套500与手柄100活动连接,转套500与手柄100可相对转动,因此,在使用时,用户可以一只手握持转套500保持不变,另一只手握持手柄100相对转套500转动即可带动批杆200转动工作;用户也可以一只手握持手柄100保持不动,另一只手握持转套500相对于手柄100转动即可带动批杆200转动工作;用户也可以相对转动转套500与手柄100,使得批杆200转动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当相对于转套500逆向转动手柄100时,也就是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柄100,批杆200随着手柄100逆向转动输出扭矩时,输入齿轮430也随着逆向转动并经传动齿轮410传动后令输出齿轮420顺向转动。且由于输入齿轮430的直径小于输出齿轮420的直径,实现了调速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变速机构将调速结构和换向结构进行了结合,省去了传统的用于行星齿轮进行调速的调速结构,结构更加简单,且传动比可根据需求做调整,传动比可以在1-3之间做任意传动比的设定。
使用时,将辅助握持件110从手柄100的凹槽120中上取下来,将辅助握持件110的固定孔112固定于圆形凹槽501内的固定柱上,两个固定臂111夹持在转套500的两侧,握持主体113的方向几乎垂直于转套500的方向,握持主体113供用户握持,此时,转套500与手柄100有间隙,当用户握持握持主体113,换向机构300位于顺向位置时,无论顺向转动手柄100还是逆向转动手柄100,批杆200均能顺向转动来输出来自手柄100的扭矩,换向机构300位于逆向位置时,无论逆向转动手柄100还是顺向转动手柄100,批杆200均能逆向转动来输出来自手柄100的扭矩。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辅助握持件110也不是必须的,即手柄100上可以不设置凹槽120,也不设置辅助握持件110。在使用时,一只手握持转套500,另只一手握持手柄100,换向机构300位于顺向位置时,无论顺向转动手柄100还是逆向转动手柄100,批杆200均能顺向转动来输出来自手柄100的扭矩,换向机构300位于逆向位置时,无论逆向转动手柄100还是顺向转动手柄100,批杆200均能逆向转动来输出来自手柄100的扭矩。
当辅助握持件110的尾翼114的固定部1141与第二垫块132的固定孔配合对尾翼114进行固定,使得尾翼114收容于凹槽120中时,此时,由于辅助握持件110位于转套500和手柄100之间,转套500与手柄100之间不再有间隙,此时,该螺丝批为一个普通棘轮螺丝刀,当换向机构300位于顺向位置时,批杆200顺向转动来输出来自手柄100的扭矩,当换向机构300位于逆向位置时,批杆200逆向转动来输出来自手柄100的扭矩。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扭矩传动装置,用以传递旋转扭矩,包括壳体和轴,还包括依次啮合的输入齿轮430、至少一传动齿轮410和输出齿轮420,所述轴转动的设穿在输入齿轮430和输出齿轮420内,输入齿轮430和输出齿轮420同轴间隔配置,输入齿轮430的直径小于输出齿轮420的直径,传动齿轮410设置于壳体上,至少一传动齿轮410在于径向方向上位于输入齿轮430与输出齿轮420之间。扭矩传动装置可以应用于螺丝批中,具体如上述实施例,也可以用于其他的电动工具中,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螺丝批类似,再此不一一详述。本实用新型的扭矩传动装置不需要行星齿轮,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成本低,且传动比可根据需求做调整。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1)
1.一种双向变速螺丝批,包括手柄、转套、批杆、换向机构和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机构包括依次啮合的输入齿轮、至少一传动齿轮和输出齿轮,所述批杆转动的设穿在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内,所述输入齿轮和所述输出齿轮同轴间隔配置,所述输入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输出齿轮的直径,所述传动齿轮设置于所述转套上,至少一所述传动齿轮在于径向方向上位于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变速螺丝批,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变速螺丝批包括相对所述批杆的芯轴方向对称设置的至少两所述传动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变速螺丝批,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均倾斜地设置于所述输入齿轮和所述输出齿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变速螺丝批,其特征在于,至少两所述传动齿轮分别固定于所述转套的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变速螺丝批,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套的所述壳体上设置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批杆的芯轴方向呈夹角设置,至少两所述传动齿轮分别转动地固定于对应的所述固定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变速螺丝批,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机构设置于转套内,所述转套与所述手柄活动连接,所述转套与所述手柄可相对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变速螺丝批,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呈大于0°且小于90°的锐角角度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输入齿轮呈大于90°且小于180°的钝角角度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变速螺丝批,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换向轴、离合器和按钮,所述换向轴上设置有供按钮移动的螺旋槽,所述换向轴外侧套设有主轴,所述主轴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长孔,所述离合器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输入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按钮设置于所述长孔内,移动所述按钮,所述按钮于所述螺旋槽内移动以通过所述换向轴带动所述离合器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向变速螺丝批,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还包括换向套和换向环,所述换向套套设在主轴上,所述换向套上设置有与长孔对应的U型槽,所述换向环套设在换向套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向变速螺丝批,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为棘爪,所述棘爪的相对两侧设置有齿,所述棘爪一侧的齿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变速螺丝批,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套上可拆卸的设置有辅助握持件,所述手柄上设置有用于收纳所述辅助握持件的凹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变速螺丝批,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批还包括批头,所述批头可拆卸的装配于批杆的前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变速螺丝批,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机构为加速机构,所述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之间的传动比在1-3之间。
14.一种扭矩传动装置,用以传递旋转扭矩,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轴,还包括依次啮合的输入齿轮、至少一传动齿轮和输出齿轮,所述轴转动的设穿在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内,所述输入齿轮和所述输出齿轮同轴间隔配置,所述输入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输出齿轮的直径,所述传动齿轮设置于所述壳体上,至少一所述传动齿轮在于径向方向上位于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扭矩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动装置包括相对所述轴方向对称设置的至少两所述传动齿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扭矩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均倾斜地设置于所述输入齿轮和所述输出齿轮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扭矩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轴方向呈夹角设置,至少两所述传动齿轮分别转动地固定于对应的所述固定轴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扭矩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呈大于0°且小于90°的锐角角度啮合,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输入齿轮呈大于90°且小于180°的钝角角度啮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扭矩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动装置还包括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换向轴、离合器和按钮,所述换向轴上设置有供按钮移动的螺旋槽,所述换向轴外侧套设有主轴,所述主轴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长孔,所述离合器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输入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按钮设置于所述长孔内,移动所述按钮,所述按钮于所述螺旋槽内移动以通过所述换向轴带动所述离合器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扭矩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还包括换向套和换向环,所述换向套套设在主轴上,所述换向套上设置有与长孔对应的U型槽,所述换向环套设在换向套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扭矩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为棘爪,所述棘爪的相对两侧设置有齿,所述棘爪一侧的齿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63593 | 2023-04-25 | ||
CN2023209635936 | 2023-04-25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160153U true CN221160153U (zh) | 2024-06-18 |
Family
ID=9145797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860398.7U Active CN221160152U (zh) | 2023-04-25 | 2023-07-16 | 一种双向变速螺丝批 |
CN202321860405.3U Active CN221160153U (zh) | 2023-04-25 | 2023-07-16 | 一种双向变速螺丝批和扭矩传动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860398.7U Active CN221160152U (zh) | 2023-04-25 | 2023-07-16 | 一种双向变速螺丝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221160152U (zh) |
-
2023
- 2023-07-16 CN CN202321860398.7U patent/CN221160152U/zh active Active
- 2023-07-16 CN CN202321860405.3U patent/CN221160153U/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160152U (zh) | 2024-06-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799112B1 (en) | Ratchet wrench | |
AU2002302085B2 (en) | A switch mechanism for a power tool | |
EP3168004B1 (en) | Accelerating bidirectional mechanical converter | |
US6263993B1 (en) | Transmission assembly for electrically powered bicycle | |
CN202462319U (zh) | 棘轮起子的增速结构 | |
US10052749B2 (en) | Hand power tool and drive train | |
TW201641222A (zh) | 電動棘輪扳手 | |
EP2946884B1 (en) | Bidirectional wrench | |
CN221160153U (zh) | 一种双向变速螺丝批和扭矩传动装置 | |
US4858483A (en) | Lever action wheelchair | |
WO2016028727A1 (en) | Reversible planetary gear screw driver | |
US9643297B2 (en) | Bi-directional wrench | |
CN103934776B (zh) | 双向扳手 | |
CN201677279U (zh) | 棘轮螺丝批 | |
JP6461274B2 (ja) | 双方向レンチ | |
JP3764118B2 (ja) | トルク伝達機構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工具 | |
CN217463104U (zh) | 棘轮棘爪传动机构及手动旋拧工具 | |
CN221338344U (zh) | 电动和手动两用棘轮扳手 | |
JPS58171268A (ja) | 電動ドライバ− | |
CN218965271U (zh) | 一种正空反转向工具的增速调节机构 | |
GB2429420A (en) | Handheld power tool | |
CN100479998C (zh) | 具辅助把手的扳动驱动回转手工具 | |
WO2004065066A1 (fr) | Cle a reglage rapide de l'ecartement des machoires | |
JP3032155U (ja) | ラチェット調整可能な変速式ネジ回し | |
JP2004249409A (ja) | 回転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