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46887U - 一种流水式制冰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水式制冰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146887U CN221146887U CN202323046144.4U CN202323046144U CN221146887U CN 221146887 U CN221146887 U CN 221146887U CN 202323046144 U CN202323046144 U CN 202323046144U CN 221146887 U CN221146887 U CN 2211468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ce
- ice making
- water
- main body
- water stor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Working, Storing, Or Distribution Of 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水式制冰组件,包括:制冰主体,制冰主体正面设置有冰格,背面设置有蒸发器,所述制冰主体设置有蓄水槽,蓄水槽位于冰格之上,连通于蓄水槽设置有溢流孔,蓄水槽内的水经溢流孔流入冰格;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水流流入蓄水槽内,当蓄水槽内的水位高于溢流孔,则水从多个溢流孔同时流出,并且均匀地流入冰格中,以制备出大小均匀的冰块;而蓄水槽、溢流孔是一体成型于制冰主体上,结构简单,无需多余的安装步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冰组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流水式制冰组件。
背景技术
制冰机是一种将水通过蒸发器由制冷系统制冷剂冷却后生成冰的制冷机械设备,采用制冷系统,以水载体,在通电状态下通过某一设备后制造出冰。
目前市场上已有技术中的流水式蒸发器,是以水帘管的方式给冰格分布水的,如中国专利号:201920298526.0,公开了一种制冰机的制冰组件,包括水箱、冰模板、蒸发器、水帘管、接冰盒和循环水泵;冰模板呈竖直设置,冰模板的前端面设置有冰格;蒸发器的蒸发管设置在冰模板的后端面;水箱位于冰模板的上方,水帘管位于水箱与冰模板之间,该水帘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口,多个所述出水口与冰模板上的横向排布的冰格呈一一对应设置,使用时,水箱内的水经过水帘管流入冰格中,通过蒸发器进行热交换,从而制得冰块,但是,上述方式对水帘管的工艺要求特别高,安装也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水式制冰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水式制冰组件,包括:制冰主体,制冰主体正面设置有冰格,背面设置有蒸发器,所述制冰主体设置有蓄水槽,蓄水槽位于冰格之上,连通于蓄水槽设置有溢流孔,蓄水槽内的水经溢流孔流入冰格;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水流流入蓄水槽内,当蓄水槽内的水位高于溢流孔,则水从多个溢流孔同时流出,并且均匀地流入冰格中,以制备出大小均匀的冰块;而蓄水槽、溢流孔是一体成型于制冰主体上,结构简单,无需多余的安装步骤。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一种方案,所述溢流孔布置于制冰主体正面,在溢流孔和冰格之间形成有淋水区;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多个溢流孔之间同时出水并流经淋水区,水能够均匀地流入冰格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冰格于制冰主体横向排列分布;所述溢流孔于制冰主体正面均匀分布;使蓄水槽内的水经过溢流孔以及淋水区可以均匀流入冰格。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一种方案,所述溢流孔条形设置或所述溢流孔长弧形设置;溢流孔与冰格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中溢流孔呈条形或长弧形设置,能够提高溢流孔的出水量,并且增大水流面积,进而增加了制冰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一种方案,所述溢流孔为圆孔,在溢流孔和冰格之间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沿冰格的横向排列方向分布;这里为溢流孔的另外一种结构形式,采用圆形的溢流孔也能够达到同时出水的目的,从溢流孔内流出的水流入导流槽后,经过导流槽能够流向冰格,能够增大淋水区中水流面积,水流更好地流入冰格,进而增加了制冰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制冰主体设置有溢流孔的区域内凹设置,以形成内凹位,内凹位的下表面弧形设置,以引导流体流向导流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制冰主体上设置有两排横向排列的圆形的溢流孔;本实施例中由于溢流孔为圆形,截面流量比较小,而在蓄水槽内注水速度快的情况下,两排的溢流孔能够增加出水量,也防止蓄水槽溢水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制冰主体包括:冰盘支架及冰盘;冰盘支架上设置有所述蓄水槽以及所述溢流孔;冰盘上设置所述冰格。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冰盘支架正面设置有内腔,冰盘镶嵌安装于冰盘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其余有益技术效果,于具体实施方式中体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流水式制冰组件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流水式制冰组件实施例1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流水式制冰组件实施例2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制冰主体100;冰格101;蓄水槽102;进水口1021;溢流孔103;导流槽104;内凹位105;下表面1051;淋水区106;冰盘支架110;冰盘120;蒸发器200。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一种流水式制冰组件,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包括:制冰主体100,制冰主体100正面设置有冰格101,背面设置有蒸发器200,所述制冰主体100设置有蓄水槽102,蓄水槽102位于冰格101之上,连通于蓄水槽102设置有溢流孔103,蓄水槽102内的水经溢流孔103流入冰格101。
具体地,所述冰盘支架110及冰盘120,冰盘120可以是固定安装于冰盘支架110上,也可以是分体式限位安装于冰盘支架110上;
冰盘支架110上设置有所述蓄水槽102以及所述溢流孔103,冰盘120上设置所述冰格101。
所述蓄水槽102设置有进水口1021,外部的供水组件通过进水口1021连接蓄水槽102,并且向蓄水槽102内供水;
使用时,蓄水槽102内的水位高于溢流孔103的高度时,蓄水槽102内的水经过溢流孔103流出,并且均匀流入冰格101内;而蒸发器200的蒸发盘管内,冷却液循环流动,吸收冰格101内水的热量,则冰格101内的水不断释放热量,慢慢凝结成冰块,能够达到快速制冰,并且制得的冰块大小均匀。
本实施例中采用蓄水槽102代替了传统的水帘管,蓄水槽102直接成型在冰盘支架110上即可,结构简单,并且减少了产品的装配步骤;而冰盘120安装后,溢流孔103自动与冰格101对应。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冰盘120是可拆卸安装于冰盘支架110上。
所述冰盘支架110的正面设置有内腔,冰盘120镶嵌安装于冰盘支架110的内腔中,并通过限位件锁定,而制冰完成后,将限位件解锁,可以将整个冰盘120取出,继而取出冰块。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200具有蒸发盘管,蒸发盘管是均匀布置在冰盘支架110的背面,与冰盘120之间通过冰盘支架110的背面进行热交换;
蒸发器200可以是焊接在冰盘支架110背面。
为了增强热交换效率,可以在冰盘支架110和蒸发盘管之间设置导热胶层。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溢流孔103布置于制冰主体100正面,在溢流孔103和冰格101之间形成有淋水区106;
如图1所示,进水口1021设置于蓄水槽102的右侧,水从进水口1021流入时,是从右侧往左侧流动的,以满布蓄水槽102底部,水位高于溢流孔103时从溢流孔103流出并且沿淋水区106向下流动,最后流入冰格101内。
进一步地,所述冰格101于制冰主体100横向排列分布;所述溢流孔103于制冰主体100正面均匀分布。
继续如图1所示,冰格101在冰盘120上排列分布有三行,而溢流孔103正对于冰格101上方,溢流孔103和冰格101之间的区域,即构成了所述淋水区106。
进一步地,所述溢流孔103条形设置或所述溢流孔103长弧形设置,溢流孔103与冰格101一一对应,那么,如图1所示,水从溢流孔103流出时是沿长条形的溢流孔103流出的,那么水流经淋水区106的水流面积大,同时流入冰格101内的水流面积大,增加了水流与冰格101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制冰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溢流孔103设置为圆孔,在溢流孔103和冰格101之间增加有导流槽104,导流槽104沿冰格101的横向排列方向分布;使用时,溢流孔103内的水流入导流槽104,再经导流槽104和淋水区106流入冰格101内,通过蒸发器200内的冷却液吸收水的热量,使冰格101内的水结成冰块。
进一步地,所述制冰主体100设置有溢流孔103的区域内凹设置,以形成内凹位105,内凹位105的下表面1051弧形设置,以引导流体流向导流槽104;使用时,蓄水槽102内的水位到达溢流孔103后,从溢流孔103流出并且在导流槽104的引导下均匀地流向冰格101;
进一步地,在导流槽104和冰格101之间的位置是形成了所述的淋水区106,即从溢流孔103流出并且在导流槽104的引导下均匀地流过淋水区106后流向冰格101,增加了过水面积,提高了制冰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制冰主体100上设置有两排横向排列的圆形的溢流孔103,由于溢流孔103呈圆形,并且为小孔状,容易出现流量不足的情况,如蓄水槽102在补水的时候,补水的速度快,而溢流孔103的流水速度慢,蓄水槽102内水流升高速度快,设置有两排溢流孔103能够防止蓄水槽102溢水;又或者是,在蓄水槽102不断补水的过程中,通过两排溢流孔103出水,能够增加出水量。
另外,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蓄水槽102的进水口1021可以连接外部的供水组件,供水组件可以为水箱和水泵的组合;
在制冰主体100底部可以设置接水槽,接水槽和蓄水槽102之间通过回流管道连接,将滴落的水回流至蓄水槽102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流水式制冰组件,为用户解决冰格101水流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制冰机的用户体验感,同时通过在冰盘支架110上设置蓄水槽102,取缔了传统的水帘管结构,减少装配步骤,能够实现多个溢流孔同时出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流水式制冰组件,包括:制冰主体(100),制冰主体(100)正面设置有冰格(101),背面设置有蒸发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主体(100)设置有蓄水槽(102),蓄水槽(102)位于冰格(101)之上,连通于蓄水槽(102)设置有溢流孔(103),蓄水槽(102)内的水经溢流孔(103)流入冰格(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水式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孔(103)布置于制冰主体(100)正面,在溢流孔(103)和冰格(101)之间形成有淋水区(1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水式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冰格(101)于制冰主体(100)横向排列分布;所述溢流孔(103)于制冰主体(100)正面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流水式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孔(103)条形设置或所述溢流孔(103)长弧形设置;溢流孔(103)与冰格(101)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水式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孔(103)为圆孔,在溢流孔(103)和冰格(101)之间设置有导流槽(104),导流槽(104)沿冰格(101)的横向排列方向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流水式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主体(100)设置有溢流孔(103)的区域内凹设置,以形成内凹位(105),内凹位(105)的下表面(1051)弧形设置,以引导流体流向导流槽(10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流水式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主体(100)上设置有两排横向排列的圆形的溢流孔(103)。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流水式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主体(100)包括:冰盘支架(110)及冰盘(120);冰盘支架(110)上设置有所述蓄水槽(102)以及所述溢流孔(103);冰盘(120)上设置所述冰格(1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流水式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盘支架(110)正面设置有内腔,冰盘(120)镶嵌安装于冰盘支架(1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046144.4U CN221146887U (zh) | 2023-11-10 | 2023-11-10 | 一种流水式制冰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046144.4U CN221146887U (zh) | 2023-11-10 | 2023-11-10 | 一种流水式制冰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146887U true CN221146887U (zh) | 2024-06-14 |
Family
ID=91417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046144.4U Active CN221146887U (zh) | 2023-11-10 | 2023-11-10 | 一种流水式制冰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146887U (zh) |
-
2023
- 2023-11-10 CN CN202323046144.4U patent/CN22114688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68679B (zh) | 流下式制冰机 | |
CN221146887U (zh) | 一种流水式制冰组件 | |
CN212227450U (zh) | 一种子弹冰式制冰机 | |
CN221005606U (zh) | 制冰机和水处理设备 | |
CN210197795U (zh) | 一种冰块制冰机 | |
EP1209428A1 (en) | Automatic ice making machine | |
JP2011038706A (ja) | 流下式製氷機の製氷ユニット | |
JP2013064518A (ja) | 製氷機の貯留タンク | |
JP5275719B2 (ja) | 製氷機の散水器 | |
CN212511944U (zh) | 一种家用电冰箱铝板吹胀式易于排水的蒸发器结构 | |
JP2010190525A (ja) | 流下式製氷機の製氷水散水器 | |
CN209230078U (zh) | 满液式换热器 | |
CN202581986U (zh) | 一种制冰装置 | |
CN211186870U (zh) | 饮水机 | |
CN211120166U (zh) | 一种流水式制冰机的蒸发器组件 | |
CN101806522B (zh) | 一种载冷剂垂直循环的制冰装置 | |
CN201583082U (zh) | 制冰机 | |
JP4278228B2 (ja) | 自動製氷機 | |
CN220417730U (zh) | 一种喷淋式制冰机的蒸发器组件 | |
CN107062481B (zh) |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5597844U (zh) | 一种透明冰制冰组件及制冰机 | |
CN208671442U (zh) | 具有导流机构的制冰器 | |
CN221076859U (zh) | 一种流水制冰机 | |
CN216592040U (zh) | 空调子机及空调器组件 | |
CN112438594A (zh) | 饮水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