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76382U - 一种紧凑型的磁吸式夜行感应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紧凑型的磁吸式夜行感应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076382U CN221076382U CN202322772832.2U CN202322772832U CN221076382U CN 221076382 U CN221076382 U CN 221076382U CN 202322772832 U CN202322772832 U CN 202322772832U CN 221076382 U CN221076382 U CN 2210763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night
- lamp
- shell
- main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凑型的磁吸式夜行感应灯,涉及夜行灯设备技术领域,通过设置一个扁平状的矩形主框体,主框体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若干个分别与各电子构件大小紧密配合的固定仓,实现夜行灯内部元件的紧凑布局,使夜行灯即使安装多个功能模块也能满足小巧紧凑的需求;此外,在内衬结构内部相邻的固定仓、固定槽之间设置穿线槽、穿线口,方便电子构件实现内部隐蔽式走线,在连接电线时无需外部走线,更为整洁美观,且进一步提高内部空间的利用。设置了磁吸装置,用户既可以将夜行灯固定在墙壁上,也可以取下来随身携带;此外,还提供了人体感应装置,自动感应人体活动并进行自动开闭光照,非常便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夜行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紧凑型的磁吸式夜行感应灯。
背景技术
夜灯是一种专门在夜间对局部区域进行提供柔和光照、为用户提供临时照明的灯具,相比于常规的、夜间长时间照明用的白炽灯,小夜灯的功率较小、亮度通常较低。现有技术中,最常见的小夜灯,都是在夜灯上设置一个插头,再将夜灯直接插进家用插座,使用时,用户预先打开夜灯上的开光。这种常规夜灯的局限性在于,需要持续连接外部电源,且无法自动开关光照,而用户只是在夜间临时起床的一小段时间需要夜灯照明,长时间开着夜灯较为浪费电能源,且用户需要摸黑打开,非常的不方便。
如公告号为CN212840978U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包括曲面反光圈,所述曲面反光圈的内壁固定连接有LED发光圈,所述LED发光圈的内环中央固定连接有圆盘散热圈,所述LED发光圈下方的连接端口处固定连接有集成安装块,所述集成安装块的侧面设置有人体感应器,所述集成安装块的下端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集成安装块通过电源接口固定连接有电源线。该方案提供了一种人体感应灯,能够在夜间人体活动时自动开闭灯光,以为用户提供遍历。但仍旧存在较大的缺点,一方面,该夜灯集成了人体感应器、磁吸贴片,整体体积较大,只适合安装在固定区域;如果用户有携带照明的需求,则不通用;且作为相对较大的电子设备,放置在建筑内任何区域都影响建筑布局美观;另一方面,该夜灯设置了较长的电线以连接外部电源,仍旧需要依托外部电源的持续供电。此外,对于现在用户的多种需求,通常会在夜灯装置内添加更多的扩展模块,如蓝牙、扬声器、AI识别等模块,也会进一步使夜灯结构越来越大,无法满足用户对于便捷移动上的需求。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紧凑型的磁吸式夜行感应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紧凑型的磁吸式夜行感应灯,具备小巧紧凑的特点,既能挂设在墙壁上,也方便拿取随身携带,且具备自动开、关灯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紧凑型的磁吸式夜行感应灯,包括外壳、内衬、上盖和下盖;所述夜行感应灯还包括控制电路板、LED灯条和内置电池,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连接设有人体感应装置,所述LED灯条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外壳为内部空心、两端开口的结构,包括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衬大小配合,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内衬中央;所述上盖与所述上开口大小配合,所述下盖与所述下开口大小配合;所述外壳通过上开口、所述下开口分别与所述上盖、所述下盖连接,包覆所述内衬;
所述内衬包括一扁平状的主框体;所述主框体的左、右端边之间,从左到右分隔为若干个固定仓,至少包括第一固定仓和第二固定仓;所述内衬上设有连通若干个所述固定仓的穿线槽;所述第一固定仓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且所述第一固定仓与所述控制电路板大小配合;所述第二固定仓用于安装内置电池,且所述第二固定仓与所述内置电池大小配合;所述LED灯条固定设于所述内衬的底部;
所述外壳上前、后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限位孔和磁吸装置;所述限位孔与所述人体感应装置大小配合,所述人体感应装置部分暴露于外界;所述夜行感应灯上还设有按键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内置电池对所述控制电路板的通电;所述下盖设有透光槽。
在矩形中,较长的一边为侧边,较短的一边为端边;各固定仓的设置,可以合理利用夜行灯的内部空间,让各构件的布局更加紧凑,让最终组装形成的夜行灯更为小巧;夜行灯主要挂设与墙壁上,因此扁平状的结构和灯带、透光槽的结合,可以让夜行灯较为隐蔽的贴合在墙壁上,不影响房间的布局、美观,也方便适时提供适当的光照;控制电路板通过电线分别实现和内置电池、灯条的电连接,电线只需穿过穿线槽,形成内部走线,而无需另外设置空间进行走线,进一步提高空间的利用;设置内置电池,可以让夜行灯无需一直插电使用,即使在没有插座的区域也能安装使用,且电池随时可以更换,非常方便;磁吸装置可以轻松固定在墙壁上,也方便用户取下使用;设置人体感应装置后,夜行灯可以自动开关照明,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体验。人体感应装置可以为PIR,即人体红外线传感器,是一种可以探测人体热量的电子元件,它通过探测周围环境中的红外线辐射来感知人体的存在。
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内衬的上侧边上设有两个垂直凸起、前后设置的第一槽板,所述两个第一槽板之间形成为限位槽,所述穿线槽设于所述限位槽的底部;
所述夜行感应灯还包括操控面板,所述按键开关设于所述操控面板上;所述操控面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且安装于所述限位槽之间;所述操控面板上还设有拨动开关,所述拨动开关用于改变所述夜行感应灯的光照模式。
光照模式至少包括常量模式和感应模式,用户可以根据需求使用波动开关,以更换模式;限位槽可以固定操控面板,穿线槽可以让连接控制电路板和操控面板的电线只在内衬内部走线,不会杂乱无章,整个灯具的内部结构更为紧凑。
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内衬的下侧边上设有垂直凸起的灯槽;所述透光槽处固定设有透光条。
灯槽用于限制固定LED灯条,提高灯条与内衬的紧固连接;透光条用于将LED灯条隔离在外壳内部,同时可以将LED灯条发出的光进行折射,形成更加柔和、均匀的光线。
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上盖底部设有若干个分列前后两侧的钩扣;所述第一槽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限位卡口;所述钩扣与所述第一限位卡口一一对应;
所述下盖包括端面,所述端面沿周侧垂直凸起形成第二槽板;所述透光槽设于所述端面上;所述第二槽板上设有若干个分列前后的第二限位卡口;所述灯槽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分列前后的凸扣;所述凸扣与所述第二限位卡口一一对应;
安装时,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内衬周侧,所述上盖朝所述上开口移动,直至所述钩扣和所述第一限位卡口扣合固定;所述下盖朝所述下开口移动,直至所述凸扣和所述第二限位卡口扣合固定;所述内衬、所述下盖将上述外壳夹持固定于中央,所述第一槽板、所述第二槽板、所述灯槽和所述钩扣均隐藏于所述外壳内部。
设置第一限位卡口和钩扣、第二限位卡口和凸扣,形成两组扣合结构,方便快速安装内衬、外壳、上盖和下盖,且配合紧致,无需螺丝固定;此外,所有扣合结构均隐藏于外壳内部,使得夜行灯表面无凹凸结构,更加平整美观。
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槽板的外侧面边缘处设有第一限位凸条;所述第二槽板的外侧底部沿边缘处设有第二限位凸条;所述外壳在所述上开口和所述下开口的内侧边缘处,沿周侧下沉形成限位沉台;
安装时,所述第一限位凸条与上开口处的限位沉台抵接,所述上盖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开口所在的端面持平;所述第二限位凸条与下开口处的限位沉台抵接,所述下盖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开口所在的端面持平。
限位沉台和限位凸条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上盖、内衬、下盖与外壳之间的紧密夹持,降低了各构件之间松动脱落的概率,同时将上盖、下盖完全隐藏于外壳的内部空间,使得夜行灯的整体外观更加平整美观。
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主框体还包括第三固定仓;所述第三固定仓与所述第二固定仓相邻,且所述第三固定仓和所述第二固定仓之间设有穿线口;所述操控面板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第三固定仓用于固定安装电源适配模块。
充电接口、电源适配模块、内置电池依次电连接,用于连接的电线从穿线槽、穿线口穿过。设置第三固定仓,可以方便电源适配模块的安装,让内置电池可以重复充电利用,穿线口的设置可以避免电线的混乱,提高主框体内部线缆布局的整洁性和美观性。
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灯槽包括两个互相对称的第三槽板,所述第三槽板垂直于所述主框体的下侧边;所述第三槽板的两末端均形成朝向对侧第三槽板的弯折部,互为对侧的两个弯折部之间设有间隙;两个所述第三槽板形成为对所述LED灯条的夹持结构。
灯槽的夹持结构既方便灯带的安装和拆卸,也能进一步提高对安装后的灯带的稳固夹持,防止灯带脱落。
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内衬的上侧端面上设有固定线槽;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连接设有无线信号模块,包括天线;所述天线与所述固定线槽大小配合。
设有天线的夜行灯,方便用户远程进行无线控制,怕黑的用户可以在夜间用遥控终端提前打开夜行灯进行照明;固定线槽的设置,方便天线的固定。
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主框体上还设有背板;所述背板固定设于主框体的后端面;所述背板上设有朝所述内衬的内侧凸起且交叉设置的若干条第一加强筋;所述背板中央设有一朝内凹陷的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的凹陷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凸起高度;所述固定凹槽用于固定磁吸装置。
此处的磁吸装置可以为磁铁;背板和固定仓的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夜行灯内部电子构件的稳固、紧配安装;第一加强筋可以增强背板的强度,当固定仓数量较多时,提高背板对若干个电子构件的稳固固定;固定凹槽的设置,方便固定磁铁;背部设置有磁铁的夜行灯,只需要找到设置有金属区域的墙面,即可轻易固定安装,无需进行打孔、粘胶等容易破坏墙面的操作。
作为以上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主框体的端边上设有至少一个垂直凸起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半圆状,且板面与所述主框体的侧边平行;所述外壳对应所述主框体的端边的位置为圆弧状过渡,且与所述支撑板的末端抵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垂直凸起且为板状的第二加强筋,且所述第二加强筋从所述主框体的端边垂直延伸至所述支撑板的弧面。
支撑板的设置可以对外壳进行支撑,使得外壳的圆弧状过渡区域不容易塌陷;外壳的圆弧状过渡区域,既能增加夜行灯整体的美观,在夜行灯安装贴合在墙壁上时,也方便用户握住取下;第二加强筋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外壳的支撑强度,防止外壳塌陷。
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紧凑型的磁吸式夜行感应灯,通过设置一个扁平状的矩形主框体,主框体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若干个分别与各电子构件大小紧密配合的固定仓,实现夜行灯内部元件的紧凑布局,使夜行灯即使安装多个功能模块也能满足小巧紧凑的需求;此外,在内衬结构内部相邻的固定仓、固定槽之间设置穿线槽、穿线口,方便电子构件实现内部隐蔽式走线,在连接电线时无需外部走线,更为整洁美观,且进一步提高内部空间的利用。设置了磁吸装置,用户既可以将夜行灯固定在墙壁上,也可以取下来随身携带;此外,还提供了人体感应装置,自动感应人体活动并进行自动开闭光照,非常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夜行感应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效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在a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在b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衬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衬和磁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壳;11、上开口;12、下开口;13、限位沉台;14、圆弧状过渡;15、限位孔;2、内衬;21、主框体;211、左端边;212、右端边;22、第一固定仓;23、第二固定仓;24、第三固定仓;241、穿线口;25、第一槽板;251、第一限位卡口;252、第一限位凸条;253、限位槽;26、穿线槽;27、灯槽;271、第三槽板;272、弯折部;273、间隙;274、凸扣;28、固定线槽;29、背板;291、第一加强筋;292、固定凹槽;2-10、支撑板;2-11、第二加强筋;3、上盖;31、钩扣;4、下盖;41、端面;42、第二槽板;421、第二限位卡口;422、第二限位凸条;43、透光槽;44、透光条;5、控制电路板;51、人体感应装置;52、天线;6、LED灯条;7、操控面板;71、按键开关;72、拨动开关;73、充电接口;8、内置电池;9、磁吸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紧凑型的磁吸式夜行感应灯,包括外壳1、内衬2、上盖3和下盖4;所述夜行感应灯还包括控制电路板5、LED灯条6、操控面板7和内置电池8,所述控制电路板5上连接设有人体感应装置51,所述LED灯条6与所述控制电路板5电连接;所述操控面板7与所述控制电路板5电连接;
所述外壳1为内部空心、两端开口的结构,包括上开口11和下开口12;所述外壳1在所述上开口11和所述下开口12的内侧边缘处,沿周侧下沉形成限位沉台13;所述外壳1与所述内衬2大小配合,所述外壳1套设于所述内衬2中央;所述上盖3与所述上开口11大小配合,所述下盖4与所述下开口12大小配合;所述外壳1通过上开口11、所述下开口12分别与所述上盖3、所述下盖4连接,包覆所述内衬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3底部设有若干个分列前后两侧的钩扣31;
所述下盖4包括端面41,所述端面41沿周侧垂直凸起形成第二槽板42;所述端面41上设有透光槽43,所述透光槽43处固定设有透光条44;透光条44用于将LED灯条6隔离在外壳1内部,同时可以将LED灯条6发出的光进行折射,形成更加柔和、均匀的光线;所述第二槽板42上设有若干个分列前后的第二限位卡口421;所述第二槽板42的外侧底部沿边缘处设有第二限位凸条422;
所述内衬2包括一扁平状的主框体21;所述主框体21的左、右端边212之间,从左到右分隔为若干个固定仓,至少包括第一固定仓22、第二固定仓23和第三固定仓24;所述内衬2上设有连通若干个所述固定仓的穿线槽26;第二固定仓23和第三固定仓24之间设有穿线口241;所述第一固定仓22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5,且所述第一固定仓22与所述控制电路板5大小配合;所述第二固定仓23用于安装内置电池8,且所述第二固定仓23与所述内置电池8大小配合;所述第三固定仓24用于固定安装电源适配模块(未画出)。所述LED灯条6固定设于所述内衬2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衬2的上侧边上设有两个垂直凸起、前后设置的第一槽板25,所述第一槽板25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限位卡口251;所述钩扣31与所述第一限位卡口251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槽板25的外侧面边缘处设有第一限位凸条252;
所述两个第一槽板25之间形成为限位槽253,所述穿线槽26设于所述限位槽253的底部;所示操控面板7安装于所述限位槽253之间;所述内衬2的下侧边上设有垂直凸起的灯槽27,灯槽27用于限制固定LED灯条6,提高灯条与内衬2的紧固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槽27包括两个互相对称的第三槽板271,所述第三槽板271垂直于所述主框体21的下侧边;所述第三槽板271的两末端均形成朝向对侧第三槽板271的弯折部272,互为对侧的两个弯折部272之间设有间隙273;两个所述第三槽板271形成为对所述LED灯条6的夹持结构。灯槽27的夹持结构既方便灯带的安装和拆卸,也能进一步提高对安装后的灯带的稳固夹持,防止灯带脱落。所述第三槽板271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分列前后的凸扣274;所述凸扣274与所述第二限位卡口421一一对应;
设置第一限位卡口251和钩扣31、第二限位卡口421和凸扣274,形成两组扣合结构,方便快速安装内衬2、外壳1、上盖3和下盖4,且配合紧致,无需螺丝固定;此外,所有扣合结构均隐藏于外壳1内部,使得夜行灯表面无凹凸结构,更加平整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衬2的上侧端面41上设有固定线槽28;所述控制电路板5上连接设有无线信号模块,包括天线52;所述天线52与所述固定线槽28大小配合。设有天线52的夜行灯,方便用户远程进行无线控制,怕黑的用户可以在夜间用遥控终端提前打开夜行灯进行照明;固定线槽28的设置,方便天线52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框体21上还设有背板29;所述背板29固定设于主框体21的后端面41;所述背板29上设有朝所述内衬2的内侧凸起且交叉设置的若干条第一加强筋291;所述背板29中央设有一朝内凹陷的固定凹槽292,所述固定凹槽292的凹陷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加强筋291的凸起高度;所述固定凹槽292用于固定磁吸装置9。
此处的磁吸装置9可以为磁铁;背板29和固定仓的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夜行灯内部电子构件的稳固、紧配安装;第一加强筋291可以增强背板29的强度,当固定仓数量较多时,提高背板29对若干个电子构件的稳固固定;固定凹槽292的设置,方便固定磁铁;背部设置有磁铁的夜行灯,只需要找到设置有金属区域的墙面,即可轻易固定安装,无需进行打孔、粘胶等容易破坏墙面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框体21的端边上设有至少一个垂直凸起的支撑板2-10,所述支撑板2-10为半圆状,且板面与所述主框体21的侧边平行;所述外壳1对应所述主框体21的端边的位置为圆弧状过渡14,且与所述支撑板2-10的末端抵接;所述支撑板2-10上设有垂直凸起且为板状的第二加强筋2-11,且所述第二加强筋2-11从所述主框体21的端边垂直延伸至所述支撑板2-10的弧面。
支撑板2-10的设置可以对外壳1进行支撑,使得外壳1的圆弧状过渡14区域不容易塌陷;外壳1的圆弧状过渡14区域,既能增加夜行灯整体的美观,在夜行灯安装贴合在墙壁上时,也方便用户握住取下;第二加强筋2-11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外壳1的支撑强度,防止外壳1塌陷。
所述外壳1上的前端面41上设有限位孔15;所述限位孔15与所述人体感应装置51大小配合,所述人体感应装置51部分暴露于外界;所述夜行感应灯上还设有按键开关71,用于控制所述内置电池8对所述控制电路板5的通电;所述按键开关71设于所述操控面板7上;所述操控面板7上还设有拨动开关72,所述拨动开关72用于改变所述夜行感应灯的光照模式。光照模式至少包括常量模式和感应模式,用户可以根据需求使用波动开关,以更换模式;限位槽253可以固定操控面板7,穿线槽26可以让连接控制电路板5和操控面板7的电线只在内衬2内部走线,不会杂乱无章,整个灯具的内部结构更为紧凑。所述操控面板7上设有充电接口73,所述充电接口73与所述电源适配模块电连接;
在矩形中,较长的一边为侧边,较短的一边为端边;各固定仓的设置,可以合理利用夜行灯的内部空间,让各构件的布局更加紧凑,让最终组装形成的夜行灯更为小巧;夜行灯主要挂设与墙壁上,因此扁平状的结构和灯带、透光槽43的结合,可以让夜行灯较为隐蔽的贴合在墙壁上,不影响房间的布局、美观,也方便适时提供适当的光照;控制电路板5通过电线分别实现和内置电池8、灯条的电连接,电线只需穿过穿线槽26,形成内部走线,而无需另外设置空间进行走线,进一步提高空间的利用;设置内置电池8,可以让夜行灯无需一直插电使用,即使在没有插座的区域也能安装使用,且电池随时可以更换,非常方便;磁吸装置9可以轻松固定在墙壁上,也方便用户取下使用;设置人体感应装置51后,夜行灯可以自动开关照明,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体验。人体感应装置51可以为PIR,即人体红外线传感器,是一种可以探测人体热量的电子元件,它通过探测周围环境中的红外线辐射来感知人体的存在。
安装时,所述外壳1套设于所述内衬2周侧,所述上盖3朝所述上开口11移动,直至所述钩扣31和所述第一限位卡口251扣合固定;所述下盖4朝所述下开口12移动,直至所述凸扣274和所述第二限位卡口421扣合固定;所述内衬2、所述下盖4将上述外壳1夹持固定于中央,所述第一槽板25、所述第二槽板42、所述灯槽27和所述钩扣31均隐藏于所述外壳1内部。
安装时,所述第一限位凸条252与上开口11处的限位沉台13抵接,所述上盖3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开口11所在的端面41持平;所述第二限位凸条422与下开口12处的限位沉台13抵接,所述下盖4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开口12所在的端面41持平。
限位沉台13和限位凸条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上盖3、内衬2、下盖4与外壳1之间的紧密夹持,降低了各构件之间松动脱落的概率,同时将上盖3、下盖4完全隐藏于外壳1的内部空间,使得夜行灯的整体外观更加平整美观。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紧凑型的磁吸式夜行感应灯,包括外壳、内衬、上盖和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夜行感应灯还包括控制电路板、LED灯条和内置电池,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连接设有人体感应装置,所述LED灯条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外壳为内部空心、两端开口的结构,包括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衬大小配合,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内衬中央;所述上盖与所述上开口大小配合,所述下盖与所述下开口大小配合;所述外壳通过上开口、所述下开口分别与所述上盖、所述下盖连接,包覆所述内衬;
所述内衬包括一扁平状的主框体;所述主框体的左、右端边之间,从左到右分隔为若干个固定仓,至少包括第一固定仓和第二固定仓;所述内衬上设有连通若干个所述固定仓的穿线槽;所述第一固定仓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且所述第一固定仓与所述控制电路板大小配合;所述第二固定仓用于安装内置电池,且所述第二固定仓与所述内置电池大小配合;所述LED灯条固定设于所述内衬的底部;
所述外壳上前、后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限位孔和磁吸装置;所述限位孔与所述人体感应装置大小配合,所述人体感应装置部分暴露于外界;所述夜行感应灯上还设有按键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内置电池对所述控制电路板的通电;所述下盖设有透光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的磁吸式夜行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的上侧边上设有两个垂直凸起、前后设置的第一槽板,所述两个第一槽板之间形成为限位槽,所述穿线槽设于所述限位槽的底部;
所述夜行感应灯还包括操控面板,所述按键开关设于所述操控面板上;所述操控面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且安装于所述限位槽之间;所述操控面板上还设有拨动开关,所述拨动开关用于改变所述夜行感应灯的光照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的磁吸式夜行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的下侧边上设有垂直凸起的灯槽;所述透光槽处固定设有透光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的磁吸式夜行感应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底部设有若干个分列前后两侧的钩扣;所述第一槽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限位卡口;所述钩扣与所述第一限位卡口一一对应;
所述下盖包括端面,所述端面沿周侧垂直凸起形成第二槽板;所述透光槽设于所述端面上;所述第二槽板上设有若干个分列前后的第二限位卡口;所述灯槽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分列前后的凸扣;所述凸扣与所述第二限位卡口一一对应;
安装时,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内衬周侧,所述上盖朝所述上开口移动,直至所述钩扣和所述第一限位卡口扣合固定;所述下盖朝所述下开口移动,直至所述凸扣和所述第二限位卡口扣合固定;所述内衬、所述下盖将上述外壳夹持固定于中央,所述第一槽板、所述第二槽板、所述灯槽和所述钩扣均隐藏于所述外壳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的磁吸式夜行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板的外侧面边缘处设有第一限位凸条;所述第二槽板的外侧底部沿边缘处设有第二限位凸条;所述外壳在所述上开口和所述下开口的内侧边缘处,沿周侧下沉形成限位沉台;
安装时,所述第一限位凸条与上开口处的限位沉台抵接,所述上盖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开口所在的端面持平;所述第二限位凸条与下开口处的限位沉台抵接,所述下盖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开口所在的端面持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的磁吸式夜行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体还包括第三固定仓;所述第三固定仓与所述第二固定仓相邻,且所述第三固定仓和所述第二固定仓之间设有穿线口;所述操控面板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第三固定仓用于固定安装电源适配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的磁吸式夜行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槽包括两个互相对称的第三槽板,所述第三槽板垂直于所述主框体的下侧边;所述第三槽板的两末端均形成朝向对侧第三槽板的弯折部,互为对侧的两个弯折部之间设有间隙;两个所述第三槽板形成为对所述LED灯条的夹持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的磁吸式夜行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的上侧端面上设有固定线槽;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连接设有无线信号模块,包括天线;所述天线与所述固定线槽大小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的磁吸式夜行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体上还设有背板;所述背板固定设于主框体的后端面;所述背板上设有朝所述内衬的内侧凸起且交叉设置的若干条第一加强筋;所述背板中央设有一朝内凹陷的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的凹陷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凸起高度;所述固定凹槽用于固定磁吸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的磁吸式夜行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体的端边上设有至少一个垂直凸起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半圆状,且板面与所述主框体的侧边平行;所述外壳对应所述主框体的端边的位置为圆弧状过渡,且与所述支撑板的末端抵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垂直凸起且为板状的第二加强筋,且所述第二加强筋从所述主框体的端边垂直延伸至所述支撑板的弧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772832.2U CN221076382U (zh) | 2023-10-16 | 2023-10-16 | 一种紧凑型的磁吸式夜行感应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772832.2U CN221076382U (zh) | 2023-10-16 | 2023-10-16 | 一种紧凑型的磁吸式夜行感应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076382U true CN221076382U (zh) | 2024-06-04 |
Family
ID=91255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772832.2U Active CN221076382U (zh) | 2023-10-16 | 2023-10-16 | 一种紧凑型的磁吸式夜行感应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076382U (zh) |
-
2023
- 2023-10-16 CN CN202322772832.2U patent/CN2210763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947043B2 (en) | Light with integrated inductive charger base station | |
US7009111B1 (en) | Light switch assembly | |
US8979353B2 (en) | Light fixture having modular accessories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 |
US8003886B1 (en) | Light switch assembly | |
US10641443B2 (en) | Luminaire arrangement | |
US6703788B1 (en) | Wireless lighting system | |
WO2018214717A1 (zh) | 一种照明灯具 | |
CN221076382U (zh) | 一种紧凑型的磁吸式夜行感应灯 | |
CN205560437U (zh) | 具有夜灯模式的多功能灯 | |
CN210197056U (zh) | 一种模块化橱柜灯 | |
CN221076383U (zh) | 一种适用于夜行灯的内衬结构 | |
WO2017000211A1 (zh) | 手电筒和充电座 | |
CN217540436U (zh) | 一种用于户外或室内的多功能音响灯 | |
CN215489210U (zh) | 一种人体感应式智能触控led小夜灯 | |
CN218216000U (zh) | 一种简易安装一体电源面板 | |
CN211526290U (zh) | 多功能led灯具 | |
CN217327781U (zh) | 一种新型的风扇灯壁遥控 | |
CN207849081U (zh) | 灯具 | |
CN205878089U (zh) | 一种无线开关固定器 | |
CN213635757U (zh) | 一种非接触式感应开关的壳体 | |
CN215372350U (zh) | 挂钩式感应灯具 | |
CN217904778U (zh) | 一种人体感应盒及家具照明装置 | |
CN213712758U (zh) | 一种固定装置以及灯具 | |
CN215982297U (zh) | 一种磁吸壁灯 | |
CN215597182U (zh) | 一种透镜发光长条橱柜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