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61166U - 一种脊柱损伤康复治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脊柱损伤康复治疗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061166U CN221061166U CN202321908076.5U CN202321908076U CN221061166U CN 221061166 U CN221061166 U CN 221061166U CN 202321908076 U CN202321908076 U CN 202321908076U CN 221061166 U CN221061166 U CN 2210611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limiting
- backrest
- driving
- stool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08000020431 spinal cord injury Diseases 0.000 title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2
- 208000020339 Spinal injury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abstract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705 lumbosacral regi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683 abdominal cav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38 che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624 hip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981 hip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041 ligame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625 sku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278 spinal cor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60 therapeutic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835 viscer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脊柱损伤康复治疗装置,涉及康复治疗器械领域,包括凳面,凳面的一端设置有靠背,凳面靠近靠背的一端固定有转动块一,靠背靠近凳面的一端固定有两个对称的转动块二,靠背与凳面之间设置有活动机构,靠背上固定有固定机构,凳面的一侧固定有控制器。使用人员直接坐在凳面上,利用固定机构将上半身固定在靠背上,利用控制器启动活动机构,活动机构带动靠背在转动块一和转动块二的支撑下往复活动或角度调节,坐在凳面后背紧靠靠背的使用人员跟随靠背的活动进行活动,从而能够让靠背的角度进行调节,方便患者能够选择合适的依靠角度,同时方便了使用者跟随靠背做往复运动,方便进行脊柱的弯曲训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康复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脊柱损伤康复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脊柱由26块椎骨、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
现有的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3588630U)中提到了一种脊柱外科用脊柱辅助治疗装置,包括座椅、脊柱矫正板、肩后板、调节组件和按摩组件,所述座椅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脊柱矫正板,所述座椅位于脊柱矫正板上方的外壁上安装有肩后板,所述座椅位于脊柱矫正板与肩后板一侧的内部固定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槽、滑槽、固定板、螺纹杆、第一齿轮、滑块、螺纹孔和第一气缸;采用调整装置,可以针对不同身高从而对矫正装置进行高度微调,可以适用于大多数的人群,这样可以对矫正效果进行提高;还采用了按摩装置,可以在矫正的同时,对背部进行按摩,可以减少医护人员进行按摩,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和医用负担,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在实际中,座椅的凳面和靠背是一体,靠背的角度不可调,当患者坐在座椅上进行辅助治疗的时候,上半身与下半身呈直角状态,上半身的重量全部压在脊柱上,不利于脊柱的康复,靠背的不可调,患者坐在座椅上进行脊柱的弯曲训练还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当患者坐在座椅上进行辅助治疗的时候,上半身与下半身呈直角状态,上半身的重量全部压在脊柱上,不利于脊柱的康复,靠背的不可调,患者坐在座椅上进行脊柱的弯曲训练还较为不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脊柱损伤康复治疗装置。
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脊柱损伤康复治疗装置,包括凳面,所述凳面的底部固定有四个两两对称的支撑腿,所述凳面的一端设置有靠背,所述凳面靠近靠背的一端固定有转动块一,所述靠背靠近凳面的一端固定有两个对称的转动块二,所述转动块一与转动块二转动连接,所述靠背与凳面之间设置有活动机构,所述靠背上固定有固定机构,所述凳面远离靠背的一端固定有腿托,所述腿托上设置有踏板,所述凳面的一侧固定有控制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人员直接坐在凳面上,利用固定机构将上半身固定在靠背上,然后将双腿搭在腿托上,双脚放在踏板上,然后手持控制器,利用控制器启动活动机构,活动机构带动靠背在转动块一和转动块二的支撑下往复活动,坐在凳面后背紧靠靠背的使用人员跟随靠背的活动进行活动,从而能够让靠背的角度进行调节,方便患者能够选择合适的依靠角度,同时方便了使用者跟随靠背做往复运动,方便进行脊柱的弯曲训练。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凳面之间设置有固定板,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固定板与凳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贯穿转动块一、转动块二,所述驱动轴上固定有两个对称的驱动盘,所述驱动盘位于凳面的两侧,所述靠背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与驱动盘固定连接,所述凳面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驱动盘进行正转或者反转,驱动盘带动驱动块让靠背跟随驱动块进行转动,利用控制器控制驱动盘旋转的角度,让靠背也能跟随活动到相应的角度,从而能够更加方便地带动使用人员进行弯曲脊柱的康复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制圈,所述限制圈呈半圆形条状,所述限制圈与驱动盘相对应,所述限制圈与凳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制圈开有均匀分布的限位孔,所述限制圈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限位孔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柱插入选定的限位孔,限位柱穿过限位圈,当驱动盘带着驱动块转动的时候,驱动块与限位柱相抵触,让驱动盘无法再转动,从而能够减少驱动盘旋转过头的可能,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上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限制圈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限位弹簧的两端与滑动块、限位柱均为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贯穿滑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滑动块带着限位柱在限制圈上滑动,滑动到合适的限位孔后,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限位柱进入到新的限位孔,从而能够减少在使用过程中限位柱从限位孔内脱离的可能。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腰托,所述腰托呈拱形,所述腰托的两端固定两个对称的滑块,所述靠背上开有两个对称的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相对应,所述滑块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位于滑槽内,所述螺纹杆与靠背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远离凳面的一端固定有旋钮,所述靠背上设置有束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腰托抵触到后背对脊柱起到支撑的作用,利用束缚组件将使用人员的上半身束缚在靠背上,从而能够让使用人员的脊柱得到良好的支撑,并减少在活动的时候上半身在靠背上晃动的可能。
进一步地,所述束缚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固定在靠背两侧的束缚块,两个所述束缚块之间设置有束缚带,所述束缚带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束缚块固定连接,所述束缚带的另一端固定有魔术贴,所述束缚带上套设有海绵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束缚带从使用人员的肩膀前穿过去,然后利用魔术贴将束缚带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减少靠背在带动上半身活动的时候,出现脱离靠背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利用控制器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利用输出端带动驱动块正转或者反转,驱动块带动靠背在转动块一和转动块二的支撑下进行角度的转动,同时在驱动盘旁利用限位组件对驱动盘转动的角度进行限制,达到了能够方便调节靠背与凳面之间的角度,能够使用者选择合适的依靠角度,同时能让靠背进行往复运动,让使用者跟着靠背活动,进行脊柱的弯曲训练。
2、本申请,通过调节好腰托对使用者的腰部进行支撑,同时将束缚带从使用人员的肩膀前穿过去,然后利用魔术贴将束缚带进行固定,同时让海绵套位于束缚带与肩膀抵触的位置,达到了能够让后背紧贴靠背,固定方法简单,同时减少束缚带来的不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康复治疗装置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康复治疗装置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凳面;2、靠背;3、腿托;4、踏板;5、活动机构;51、驱动电机;52、驱动盘;53、驱动块;54、限位组件;541、限制圈;542、限位孔;543、限位柱;6、转动块一;7、转动块二;8、固定机构;81、腰托;82、滑槽;83、滑块;84、螺纹杆;85、旋钮;86、束缚组件;861、束缚块;862、束缚带;863、魔术贴;864、海绵套;9、限位弹簧;10、滑动块;11、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脊柱损伤康复治疗装置。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脊柱损伤康复治疗装置,包括凳面1,凳面1的底部固定有四个两两对称的支撑腿,凳面1的一端设置有靠背2,凳面1靠近靠背2的一端固定有转动块一6,靠背2靠近凳面1的一端固定有两个对称的转动块二7,转动块一6与转动块二7转动连接,靠背2与凳面1之间设置有活动机构5,靠背2上固定有固定机构8,凳面1远离靠背2的一端固定有腿托3,腿托3上设置有踏板4,凳面1的一侧固定有控制器11。当需要使用该康复治疗装置的时候,让使用人员直接坐在凳面1上,然后后背紧靠靠背2,利用固定机构8将上半身固定在靠背2上,然后将双腿搭在腿托3上,双脚放在踏板4上,然后手持控制器11,利用控制器11启动活动机构5,活动机构5带动靠背2在转动块一6和转动块二7的支撑下往复活动或者进行靠背2的角度调节,坐在凳面1后背紧靠靠背2的使用人员跟随靠背2的活动进行活动,通过利用活动机构5带动靠背2进行活动,从而能够让靠背2的角度进行调节,方便患者能够选择合适的依靠角度,同时让使用者跟随靠背2做往复运动,方便进行脊柱的弯曲训练。
参照图1、图2和图3,活动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51,驱动电机51与凳面1之间设置有固定板,驱动电机51通过固定板与凳面1固定连接,驱动电机51与控制器11电性连接,驱动电机51的输出端固定有驱动轴,驱动轴贯穿转动块一6、转动块二7,驱动轴上固定有两个对称的驱动盘52,驱动盘52位于凳面1的两侧,靠背2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驱动块53,驱动块53与驱动盘52固定连接,凳面1靠近驱动电机5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组件54。利用控制器11启动驱动电机51,驱动电机51的输出端带动驱动盘52进行正转或者反转,驱动盘52带动驱动块53,驱动块53跟着驱动盘52活动,驱动块53带动靠背2进行转动,利用控制器11控制驱动盘52旋转的角度,让靠背2也能跟随活动到相应的角度,然后在驱动盘52旁利用限位组件54对驱动盘52转动的角度进行限制,通过利用驱动电机51让驱动盘52带动驱动块53,让靠背2能够跟着进行大角度的活动,从而能够方便调节靠背2角度的同时,更加方便地带动使用人员进行大角度弯曲脊柱的康复活动。
参照图1和图3,限位组件54包括限制圈541,限制圈541呈半圆形条状,限制圈541与驱动盘52相对应,限制圈541与凳面1固定连接,限制圈541开有均匀分布的限位孔542,限制圈541上设置有限位柱543,限位柱543与限位孔542相对应。在限制圈541上选择合适的限位孔542,然后将限位柱543插入选定的限位孔542,限位柱543穿过限位圈,当驱动盘52带着驱动块53转动的时候,当转动到限位柱543的位置,驱动块53与限位柱543相抵触,让驱动盘52无法再转动,让靠背2只能转动到限位柱543限制的位置,通过让限位柱543能够限制驱动块53带动靠背2转动的角度,从而能够减少驱动盘52旋转过头的可能,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参照图1和图3,限位柱543上设置有限位弹簧9,限制圈541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0,限位弹簧9的两端与滑动块10、限位柱543均为固定连接,限位柱543贯穿滑动块10。当需要更换限位柱543的时候,拉动限位柱543,限位柱543从限位孔542脱离,并拉扯限位弹簧9,然后让滑动块10在限制圈541上滑动,滑动到合适的限位孔542后,在限位弹簧9的作用下,限位柱543进入到新的限位孔542,通过利用限位弹簧9对限位柱543的限制,从而能够减少在使用过程中限位柱543从限位孔542内脱离的可能。
参照图1和图2,固定机构8包括腰托81,腰托81呈拱形,腰托81的两端固定两个对称的滑块83,靠背2上开有两个对称的滑槽82,滑块83与滑槽82相对应,滑块83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84,螺纹杆84位于滑槽82内,螺纹杆84与靠背2转动连接,螺纹杆84远离凳面1的一端固定有旋钮85,靠背2上设置有束缚组件86。当使用人员靠在靠背2的时候,让腰托81抵触到后背脊柱弯曲的位置,对脊柱起到支撑的作用,当腰托81的位置不合适的时候,旋转旋钮85让螺纹杆84旋转,螺纹杆84旋转带动滑块83在滑槽82内移动,滑块83带动腰托81在靠背2上移动调节,最后利用束缚组件86将使用人员的上半身束缚在靠背2上,通过利用腰托81对腰部的脊柱的支撑和束缚组件86的固定,从而能够让使用人员的脊柱得到良好的支撑,并减少在活动的时候上半身晃动的可能。
参照图1和图2,束缚组件86包括两个对称固定在靠背2两侧的束缚块861,两个束缚块861之间设置有束缚带862,束缚带86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束缚块861固定连接,束缚带862的另一端固定有魔术贴863,束缚带862上套设有海绵套864。当使用人员的后背抵触靠背2的时候,将束缚带862从使用人员的肩膀前穿过去,然后利用魔术贴863将束缚带862进行固定,同时让海绵套864位于束缚带862与肩膀抵触的位置,通过利用束缚带862将使用人员的上半身抵触到靠背2上,从而能够减少靠背2在带动上半身活动的时候,出现脱离靠背2的情况。
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该康复治疗装置的时候,让使用人员直接坐在凳面1上,然后后背紧靠靠背2,让腰托81抵触使用人员腰部脊柱弯曲的部位,对脊柱进行支撑,然后将束缚带862从使用人员的肩膀前穿过去,然后利用魔术贴863将束缚带862进行固定,同时让海绵套864位于束缚带862与肩膀抵触的位置,将双腿搭在腿托3上,双脚放在踏板4上,调整限位组件54限制的驱动盘52转动的角度,然后手持控制器11,利用控制器11控制驱动电机51正转或者反转,让驱动电机51带动驱动盘52,驱动盘52带动驱动块53正转或反转,驱动块53带动靠背2在转动块一6、转动块二7的限制下进行活动,靠背2托着使用人员的后背进行脊柱的弯曲活动。
Claims (6)
1.一种脊柱损伤康复治疗装置,包括凳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凳面(1)的底部固定有四个两两对称的支撑腿,所述凳面(1)的一端设置有靠背(2),所述凳面(1)靠近靠背(2)的一端固定有转动块一(6),所述靠背(2)靠近凳面(1)的一端固定有两个对称的转动块二(7),所述转动块一(6)与转动块二(7)转动连接,所述靠背(2)与凳面(1)之间设置有活动机构(5),所述靠背(2)上固定有固定机构(8),所述凳面(1)远离靠背(2)的一端固定有腿托(3),所述腿托(3)上设置有踏板(4),所述凳面(1)的一侧固定有控制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损伤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51),所述驱动电机(51)与凳面(1)之间设置有固定板,所述驱动电机(51)通过固定板与凳面(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1)与控制器(11)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1)的输出端固定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贯穿转动块一(6)、转动块二(7),所述驱动轴上固定有两个对称的驱动盘(52),所述驱动盘(52)位于凳面(1)的两侧,所述靠背(2)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驱动块(53),所述驱动块(53)与驱动盘(52)固定连接,所述凳面(1)靠近驱动电机(5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组件(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脊柱损伤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4)包括限制圈(541),所述限制圈(541)呈半圆形条状,所述限制圈(541)与驱动盘(52)相对应,所述限制圈(541)与凳面(1)固定连接,所述限制圈(541)开有均匀分布的限位孔(542),所述限制圈(541)上设置有限位柱(543),所述限位柱(543)与限位孔(542)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脊柱损伤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543)上设置有限位弹簧(9),所述限制圈(541)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0),所述限位弹簧(9)的两端与滑动块(10)、限位柱(543)均为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543)贯穿滑动块(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损伤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腰托(81),所述腰托(81)呈拱形,所述腰托(81)的两端固定两个对称的滑块(83),所述靠背(2)上开有两个对称的滑槽(82),所述滑块(83)与滑槽(82)相对应,所述滑块(83)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84),所述螺纹杆(84)位于滑槽(82)内,所述螺纹杆(84)与靠背(2)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84)远离凳面(1)的一端固定有旋钮(85),所述靠背(2)上设置有束缚组件(8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脊柱损伤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组件(86)包括两个对称固定在靠背(2)两侧的束缚块(861),两个所述束缚块(861)之间设置有束缚带(862),所述束缚带(86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束缚块(861)固定连接,所述束缚带(862)的另一端固定有魔术贴(863),所述束缚带(862)上套设有海绵套(86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908076.5U CN221061166U (zh) | 2023-07-19 | 2023-07-19 | 一种脊柱损伤康复治疗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908076.5U CN221061166U (zh) | 2023-07-19 | 2023-07-19 | 一种脊柱损伤康复治疗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061166U true CN221061166U (zh) | 2024-06-04 |
Family
ID=91258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908076.5U Active CN221061166U (zh) | 2023-07-19 | 2023-07-19 | 一种脊柱损伤康复治疗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061166U (zh) |
-
2023
- 2023-07-19 CN CN202321908076.5U patent/CN22106116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71239B (zh) | 一种骨科护理按摩康复器 | |
CN101287426A (zh) | 躺椅脊柱牵引设备 | |
CN109620678B (zh) | 一种按摩椅 | |
KR101415105B1 (ko) | 전신 좌우 굴절 운동 치료기 | |
JP5219149B2 (ja) | 脊髄治療装置 | |
CN114587892A (zh) | 一种腰椎间盘康复理疗器 | |
CN111449892A (zh) | 3d全方位按摩椅 | |
CN201211305Y (zh) | 一种智能健康脊柱按摩椅 | |
CN221061166U (zh) | 一种脊柱损伤康复治疗装置 | |
RU2389470C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массажа | |
CN201295359Y (zh) | 多功能摇摆按摩拉伸机 | |
CN208287201U (zh) | 一种脊椎伸展床 | |
CN110353967A (zh) | 一种具有颈部按摩功能的按摩椅 | |
CN211132070U (zh) | 一种患者康复治疗用多功能理疗床 | |
CN215021605U (zh) | 多功能排石椅 | |
CN208990133U (zh) | 一种腰椎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 |
CN210698643U (zh) | 一种可调曲度的腰椎康复锻炼治疗器 | |
CN113180995A (zh) | 一种神经外科用腰椎锻炼装置 | |
CN111544257A (zh) | 一种多模式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RU105163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тяжения и массажа позвоночника | |
CN211214152U (zh) | 一种中风病中医调督治疗椅 | |
KR102639122B1 (ko) | 상체 안마용 교정기 | |
TW202100125A (zh) | 3d全方位按摩椅 | |
RU2403005C1 (ru) | Кресло для массажа | |
CN221731445U (zh) | 用于骨科的下肢锻炼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