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53435U - 手自一体锁 - Google Patents
手自一体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053435U CN221053435U CN202323052478.2U CN202323052478U CN221053435U CN 221053435 U CN221053435 U CN 221053435U CN 202323052478 U CN202323052478 U CN 202323052478U CN 221053435 U CN221053435 U CN 2210534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
- linkage
- groove
- lock tongue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自一体锁,包括壳体、锁舌、锁芯、联动转盘、传动件、滑块以及驱动单元;联动转盘的周侧沿周向依次间距布置有若干让位槽,联动转盘上设置有沿周向间距布置的第一联动部、第二联动部;驱动单元驱动滑块移动,滑块联动传动件移动;传动件推动第一联动部或第二联动部动作,以带动联动转盘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以使锁舌缩回相应让位槽内而开锁,或者,联动转盘推动锁舌脱离于相应让位槽而伸出上锁;转动锁芯带动联动转盘转动,以使锁舌缩回相应让位槽内而开锁,或者,联动转盘推动锁舌脱离于相应让位槽而伸出上锁;借此,其集手动式开锁和上锁与自动式开锁和上锁于一体,解决了断电或没电时无法进行开锁和上锁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手自一体锁。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门锁是保证财产和隐私安全的重要屏障。随着社会的发展,门锁对安全性和便捷性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电子锁一般用在办公室或私人家庭的进户门上,或者保险柜上,具有工作安全,可靠,保密性强,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和好评,目前市场上的电子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别:按键式电子锁、拨盘式电子锁、电子钥匙式电子锁、触摸式电子锁、生物特征式电子锁。
一般公司的大门通常采用玻璃门,而为了方便工作人员的进出,通常会在该玻璃门上设置电子锁,采用电子锁虽然能方便工作人员的进行,但是由于其需要电力才能实现开锁和上锁,导致其在断电或没电的情况下,若是恰好处于上锁状态,则能保证公司的财产安全,但由于没电力却无法打开,造成开锁不便,而若是恰好处于开锁状态,则由于没电力无法进行上锁,导致大门持续处于开启状态,难以保证公司的财产安全。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手自一体锁,其集手动式开锁和上锁与自动式开锁和上锁于一体,解决了断电或没电时无法进行开锁和上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手自一体锁,包括壳体、锁舌、锁芯、联动转盘、传动件、滑块以及驱动单元;
该壳体上设置有锁孔,该壳体具有装配空间,该锁舌安装于装配空间内,该锁舌可选择性地从锁孔伸出上锁或缩回开锁;
该联动转盘可转动地安装于装配空间内,该联动转盘的周侧沿周向依次间距布置有若干让位槽,该联动转盘上设置有沿周向间距布置的第一联动部、第二联动部;
该驱动单元安装于装配空间内,该滑块可活动式安装于装配空间内并连接于驱动单元;该传动件的一端连接于滑块,另一端可选择性地作用于第一联动部或第二联动部;
该锁芯安装于装配空间内,该锁芯的钥匙孔显露于壳体外,该锁芯的一端连接于联动转盘;
该驱动单元驱动滑块移动,该滑块联动传动件移动;该传动件推动第一联动部或第二联动部动作,以带动联动转盘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以使锁舌缩回相应让位槽内而开锁,或者,联动转盘推动锁舌脱离于相应让位槽而伸出上锁;
转动锁芯带动联动转盘转动,以使锁舌缩回相应让位槽内而开锁,或者,联动转盘推动锁舌脱离于相应让位槽而伸出上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装配空间内还设置有位置开关,所述位置开关可活动式设置有锁块,所述锁块随联动转盘的转动而嵌入或脱离于相应的让位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装配空间内设置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锁舌,另一端连接于壳体;所述锁舌随联动转盘的转动,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缩回相应的让位槽内而开锁,或者,脱离于相应让位槽而伸出上锁而挤压复位弹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让位槽设置有三个,三个让位槽沿周向依次均匀间距布置于联动转盘的周侧,相邻两个让位槽之间于联动转盘的周侧壁形成用于推动锁舌的拨动壁,所述第一联动部、第二联动部均形成于同一拨动壁朝向锁芯的一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件的一端通过一定位柱可转动式连接于滑块,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可滑动式适配于滑槽内,所述壳体内沿滑槽延伸方向远离驱动单元的一端于滑槽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限位滑块的止位壁,所述滑块远离驱动单元的一端受限于止位壁,所述壳体内沿滑槽延伸方向靠近驱动单元的一端于滑槽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限制传动件转动的限位壁,所述传动件远离联动转盘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平面,所述限位平面随传动件的转动而受限于限位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舌朝向联动转盘的一端具有横截面呈三角形的凸部,相应地,所述让位槽为横截面呈三角形的凹槽,所述凸部随联动转盘的转动而嵌入或脱离于相应的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舌具有贯通锁舌上下两侧的贯通槽,所述贯通槽沿锁舌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锁孔内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位于贯通槽内,所述贯通槽沿锁舌移动方向上的两内侧壁随锁舌的移动而分别相应受限于限位凸柱沿锁舌移动方向上的两对侧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舌远离联动转盘的一端往外凸设有锁止部,所述锁止部往内凹设有锁止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拼接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围构形成所述装配空间,所述锁芯的钥匙孔显露于第二壳体外,所述锁孔形成于第一壳体的侧壁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的两端均连接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连通于装配空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驱动单元驱动滑块移动,滑块联动传动件移动,传动件推动第一联动部或第二联动部动作,以带动联动转盘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以使锁舌缩回相应让位槽内而开锁,或者,联动转盘推动锁舌脱离于相应让位槽而伸出上锁,如此,使其实现了自动式开锁和上锁,通过转动锁芯带动联动转盘转动,以使锁舌缩回相应让位槽内而开锁,或者,联动转盘推动锁舌脱离于相应让位槽而伸出上锁,如此,使其实现了手动式开锁和上锁,从而可使其集手动式开锁和上锁与自动式开锁和上锁于一体,解决了断电或没电时无法进行开锁和上锁的问题,以使其能在断电或没电时,只需将钥匙插入锁芯的钥匙孔内同时转动以带动联动转盘转动,从而联动锁舌脱离于相应让位槽而伸出上锁或缩回相应让位槽内而开锁,此时,联动转盘不会反作用于滑块、驱动单元,为手动开锁或上锁提供了非常轻便的开锁和上锁方式。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俯视图(开锁状态);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局部结构俯视图(上锁状态)。
附图标识说明:
10、壳体 11、锁孔
12、滑槽 13、止位壁
14、限位壁 15、限位凸块
16、第一壳体 17、第二壳体
18、过线槽 20、锁舌
21、凸部 22、贯通槽
23、锁止部 24、锁止槽
30、锁芯 40、联动转盘
41、让位槽 42、第一联动部
43、第二联动部 44、拨动壁
50、传动件 51、定位柱
52、限位平面 60、滑块
70、驱动单元 80、位置开关
81、锁块 101、定位凸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主要应用于工业、民用上的门锁,但并不局限于门锁的使用。
一种手自一体锁,包括壳体10、锁舌20、锁芯30、联动转盘40、传动件50、滑块60以及驱动单元70。
所述壳体10上设置有锁孔11,所述壳体10具有装配空间,所述锁舌20安装于装配空间内,所述锁舌20可选择性地从锁孔11伸出上锁或缩回开锁。
所述联动转盘40可转动地安装于装配空间内,所述联动转盘40的周侧沿周向依次间距布置有若干让位槽41,所述联动转盘40上设置有沿周向间距布置的第一联动部42、第二联动部43;优选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让位槽41设置有三个,三个让位槽41沿周向依次均匀间距布置于联动转盘40的周侧,相邻两个让位槽41之间于联动转盘40的周侧壁形成用于推动锁舌20的拨动壁44,所述第一联动部42、第二联动部43均形成于同一拨动壁44朝向锁芯30的一侧。
所述驱动单元70安装于装配空间内,所述滑块60可活动式安装于装配空间内并连接于驱动单元70;所述传动件50的一端连接于滑块60,另一端可选择性地作用于第一联动部42或第二联动部43;所述驱动单元70驱动滑块60移动,所述滑块60联动传动件50移动;所述传动件50推动第一联动部42或第二联动部43动作,以带动联动转盘40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以使锁舌20缩回相应让位槽41内而开锁,或者,联动转盘40推动锁舌20脱离于相应让位槽41而伸出上锁;此处,所述驱动单元70优选为磁力阀。此处,所述装配空间内设置有一复位弹簧(图中未示出);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锁舌20,另一端连接于壳体10;所述锁舌20随联动转盘40的转动,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缩回相应的让位槽41内而开锁,或者,脱离于相应让位槽41而伸出上锁而挤压复位弹簧。优选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锁舌20朝向联动转盘40的一端具有横截面呈三角形的凸部21,相应地,所述让位槽41为横截面呈三角形的凹槽,所述凸部21随联动转盘40的转动而嵌入或脱离于相应的凹槽。所述锁舌20远离联动转盘40的一端往外凸设有锁止部23,所述锁止部23往内凹设有锁止槽24,以与外部进行锁合。
所述锁芯30安装于装配空间内,所述锁芯30的钥匙孔显露于壳体10外,所述锁芯30的一端连接于联动转盘40;转动锁芯30带动联动转盘40转动,以使锁舌20缩回相应让位槽41内而开锁,或者,联动转盘40推动锁舌20脱离于相应让位槽41而伸出上锁;如此,在手动开锁或上锁时,只需将钥匙插入锁芯30的钥匙孔内同时转动以带动联动转盘40转动,从而联动锁舌20脱离于相应让位槽41而伸出上锁或缩回相应让位槽41内而开锁,此时,联动转盘40不会反作用于传动件50,传动件50、滑块60、驱动单元70静置,为手动开锁或上锁提供了非常轻便的开锁和上锁方式,且能够使其在没电的情况下,能通过钥匙进行手动开锁或上锁。
所述锁舌20具有贯通锁舌20上下两侧的贯通槽22,所述贯通槽22沿锁舌20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锁孔11内设置有限位凸块15,所述限位凸块15位于贯通槽22内,所述贯通槽22沿锁舌20移动方向上的两内侧壁随锁舌20的移动而分别相应受限于限位凸柱沿锁舌20移动方向上的两对侧壁。如此,通过贯通槽22与限位凸块15的结合设计,可控制锁舌20在设定范围内移动。
所述装配空间内还设置有位置开关80,所述位置开关80可活动式设置有锁块81,所述锁块81随联动转盘40的转动而嵌入或脱离于相应的让位槽41;当锁舌20从锁孔11伸出上锁时,所述锁块81活动至相应让位槽41内,此时,锁块81反馈信息至位置开关80处于上锁状态;当锁舌20从锁孔11缩回开锁时,所述锁块81活动脱离于相应让位槽41,此时,锁块81反馈信息至位置开关80处于开锁状态。
所述传动件50的一端通过一定位柱51可转动式连接于滑块60,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滑槽12,所述滑块60可滑动式适配于滑槽12内,所述壳体10内沿滑槽12延伸方向远离驱动单元70的一端于滑槽1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限位滑块60的止位壁13,所述滑块60远离驱动单元70的一端受限于止位壁13,以限制滑块60的滑动行程;所述壳体10内沿滑槽12延伸方向靠近驱动单元70的一端于滑槽1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限制传动件50转动的限位壁14,所述传动件50远离联动转盘40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平面52,所述限位平面52随传动件50的转动而受限于限位壁14,以限制传动件50的转动行程。
以及,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包括相互拼接的第一壳体16与第二壳体17,所述第一壳体16与第二壳体17围构形成所述装配空间,所述锁芯30的钥匙孔显露于第二壳体17外,所述锁孔11形成于第一壳体16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壳体16的底部设置有过线槽18,所述过线槽18的两端均连接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连通于装配空间,如此,可将线缆隐藏式布置,避免出现线缆外露杂乱的现象;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过线槽18内布置有线,所述线的一端伸出壳体10外并连接有连接端口,所述第一壳体16的底部向下凸设有若干定位凸柱101,如此,可使壳体10的底部不直接接触于安装面。
其大致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7所示,在初始状态下(开锁状态):锁舌20嵌入让位槽41,此时,滑块60、传动件50均处于初始位置,锁块81脱离于相应让位槽41并抵接于位于锁舌20左侧的拨动壁44的外周侧壁,复位弹簧处于张开状态;
当需要自动上锁时,驱动单元70驱动滑块60朝第一方向移动,滑块60联动传动件50朝第一方向移动,传动件50推动第二联动部43动作,以带动联动转盘40沿逆时针转动,此时,位于锁舌20左侧的拨动壁44沿逆时针推动锁舌20背离于联动转盘40移动,直至锁舌20脱离于该让位槽41而伸出上锁,此时,锁舌20抵接于该拨动壁44的外周侧壁,复位弹簧处于挤压状态,锁块81嵌入另一让位槽41内,在此基础上,驱动单元70驱动滑块60朝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滑块60联动传动件50朝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传动件50推动第一联动部42动作,以带动联动转盘40沿顺时针转动,直至该拨动壁44沿顺时针脱离于锁舌20,锁舌20在复位弹簧的张开作用下缩回于该让位槽41内而自动开锁,此时,在复位弹簧的张力作用下,锁舌20会推动联动转盘40沿顺时针再转动一定角度,使传动件50远离第一联动部42、第二联动部43,以至于手动上锁或开锁时,联动转盘40及第一联动部42、第二联动部43不会作用影响于传动件50,且此时锁块81脱离于另一让位槽41而重新抵接于该拨动壁44的外周侧壁;
当需要手动上锁时,此时,驱动单元70、滑块60、传动件50不工作,将钥匙插入锁芯30的钥匙孔内同时转动以带动联动转盘40沿逆时针转动,此时,位于锁舌20左侧的拨动壁44沿逆时针推动锁舌20背离于联动转盘40移动,直至锁舌20脱离于该让位槽41而伸出上锁,此时,锁舌20抵接于该拨动壁44的外周侧壁,复位弹簧处于挤压状态,锁块81嵌入另一让位槽41内,在此基础上,拧动钥匙带动联动转盘40沿顺时针转动,直至该拨动壁44沿顺时针脱离于锁舌20,锁舌20在复位弹簧的张开作用下缩回于该让位槽41内而手动开锁,此时,锁块81脱离于另一让位槽41而重新抵接于该拨动壁44的外周侧壁。
如图8所示,在上锁状态下:锁舌20抵接于一拨动壁44的外周侧壁,复位弹簧处于挤压状态,锁块81嵌入一让位槽41内,此时,滑块60、传动件50均处于自动上锁位置;
当需要自动开锁时,驱动单元70驱动滑块60移动,滑块60联动传动件50移动,传动件50推动第一联动部42动作,以带动联动转盘40沿顺时针转动,直至该拨动壁44沿顺时针脱离于锁舌20,锁舌20在复位弹簧的张开作用下缩回于另一让位槽41内而自动开锁,此时,在复位弹簧的张力作用下,锁舌20会推动联动转盘40沿顺时针再转动一定角度,使传动件50远离第一联动部42、第二联动部43,以至于手动上锁或开锁时,联动转盘40及第一联动部42、第二联动部43不会作用影响于传动件50,且此时锁块81脱离于该让位槽41而抵接于该拨动壁44的外周侧壁,在此基础上,驱动单元70反向驱动滑块60移动则进行自动上锁;
当需要手动开锁时,此时,驱动单元70、滑块60不工作,将钥匙插入锁芯30的钥匙孔内同时转动以带动联动转盘40沿逆时针转动,直至该拨动壁44沿逆时针脱离于锁舌20,锁舌20在复位弹簧的张开作用下缩回于该让位槽41内而手动开锁,此时,锁块81脱离于该让位槽41而抵接于另一拨动壁44的外周侧壁,第一联动部42推动传动件50进行一定的让位转动,在此基础上,拧动钥匙带动联动转盘40沿顺时针转动,该拨动壁44沿顺时针推动锁舌20背离于联动转盘40移动,直至锁舌20脱离于该让位槽41而伸出手动上锁,此时,锁舌20抵接于该拨动壁44的外周侧壁,复位弹簧处于挤压状态,锁块81嵌入该让位槽41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驱动单元驱动滑块移动,滑块联动传动件移动,传动件推动第一联动部或第二联动部动作,以带动联动转盘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以使锁舌缩回相应让位槽内而开锁,或者,联动转盘推动锁舌脱离于相应让位槽而伸出上锁,如此,使其实现了自动式开锁和上锁,通过转动锁芯带动联动转盘转动,以使锁舌缩回相应让位槽内而开锁,或者,联动转盘推动锁舌脱离于相应让位槽而伸出上锁,如此,使其实现了手动式开锁和上锁,从而可使其集手动式开锁和上锁与自动式开锁和上锁于一体,解决了断电或没电时无法进行开锁和上锁的问题,以使其能在断电或没电时,只需将钥匙插入锁芯的钥匙孔内同时转动以带动联动转盘转动,从而联动锁舌脱离于相应让位槽而伸出上锁或缩回相应让位槽内而开锁,此时,联动转盘不会反作用于滑块、驱动单元,为手动开锁或上锁提供了非常轻便的开锁和上锁方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手自一体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锁舌、锁芯、联动转盘、传动件、滑块以及驱动单元;
该壳体上设置有锁孔,该壳体具有装配空间,该锁舌安装于装配空间内,该锁舌可选择性地从锁孔伸出上锁或缩回开锁;
该联动转盘可转动地安装于装配空间内,该联动转盘的周侧沿周向依次间距布置有若干让位槽,该联动转盘上设置有沿周向间距布置的第一联动部、第二联动部;
该驱动单元安装于装配空间内,该滑块可活动式安装于装配空间内并连接于驱动单元;该传动件的一端连接于滑块,另一端可选择性地作用于第一联动部或第二联动部;
该锁芯安装于装配空间内,该锁芯的钥匙孔显露于壳体外,该锁芯的一端连接于联动转盘;
该驱动单元驱动滑块移动,该滑块联动传动件移动;该传动件推动第一联动部或第二联动部动作,以带动联动转盘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以使锁舌缩回相应让位槽内而开锁,或者,联动转盘推动锁舌脱离于相应让位槽而伸出上锁;
转动锁芯带动联动转盘转动,以使锁舌缩回相应让位槽内而开锁,或者,联动转盘推动锁舌脱离于相应让位槽而伸出上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自一体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空间内还设置有位置开关,所述位置开关可活动式设置有锁块,所述锁块随联动转盘的转动而嵌入或脱离于相应的让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自一体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空间内设置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锁舌,另一端连接于壳体;所述锁舌随联动转盘的转动,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缩回相应的让位槽内而开锁,或者,脱离于相应让位槽而伸出上锁而挤压复位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自一体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设置有三个,三个让位槽沿周向依次均匀间距布置于联动转盘的周侧,相邻两个让位槽之间于联动转盘的周侧壁形成用于推动锁舌的拨动壁,所述第一联动部、第二联动部均形成于同一拨动壁朝向锁芯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自一体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的一端通过一定位柱可转动式连接于滑块,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可滑动式适配于滑槽内,所述壳体内沿滑槽延伸方向远离驱动单元的一端于滑槽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限位滑块的止位壁,所述滑块远离驱动单元的一端受限于止位壁,所述壳体内沿滑槽延伸方向靠近驱动单元的一端于滑槽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限制传动件转动的限位壁,所述传动件远离联动转盘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平面,所述限位平面随传动件的转动而受限于限位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自一体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朝向联动转盘的一端具有横截面呈三角形的凸部,相应地,所述让位槽为横截面呈三角形的凹槽,所述凸部随联动转盘的转动而嵌入或脱离于相应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自一体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具有贯通锁舌上下两侧的贯通槽,所述贯通槽沿锁舌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锁孔内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位于贯通槽内,所述贯通槽沿锁舌移动方向上的两内侧壁随锁舌的移动而分别相应受限于限位凸柱沿锁舌移动方向上的两对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自一体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远离联动转盘的一端往外凸设有锁止部,所述锁止部往内凹设有锁止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自一体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拼接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围构形成所述装配空间,所述锁芯的钥匙孔显露于第二壳体外,所述锁孔形成于第一壳体的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自一体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的两端均连接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连通于装配空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052478.2U CN221053435U (zh) | 2023-11-10 | 2023-11-10 | 手自一体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052478.2U CN221053435U (zh) | 2023-11-10 | 2023-11-10 | 手自一体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053435U true CN221053435U (zh) | 2024-05-31 |
Family
ID=91223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052478.2U Active CN221053435U (zh) | 2023-11-10 | 2023-11-10 | 手自一体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053435U (zh) |
-
2023
- 2023-11-10 CN CN202323052478.2U patent/CN22105343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534192A (en) | Security door | |
KR890003023B1 (ko) | 도어정 조립체 | |
AU2012374078B2 (en) | Two point lock for bi-fold windows and doors | |
CN221053435U (zh) | 手自一体锁 | |
CN202324877U (zh) | 一种智能电子门锁 | |
CN117306960A (zh) | 手自一体锁 | |
CN107989490B (zh) | 一种双锁芯电气柜锁 | |
KR20170007038A (ko) | 레버캠 직접 구동형 푸쉬풀 핸들을 갖는 도어락 | |
CN108868357B (zh) | 一种电动控制的锁具 | |
CN211173527U (zh) | 一种新型智能锁的离合锁体机构 | |
CN208010112U (zh) | 一种双锁芯电气柜锁 | |
CN202767690U (zh) | 一种防撬锁及钥匙 | |
CN209837971U (zh) | 一种锁舌低负荷运行的智能锁锁体 | |
CN213898453U (zh) | 一种锁体执手传动总成 | |
CN101509339B (zh) | 移门式保险箱 | |
CN221002320U (zh) | 一体式极简门锁 | |
CN220889821U (zh) | 可紧急物理解锁的电子锁 | |
CN222391198U (zh) | 挡位盖结构及智能车锁 | |
CN218759300U (zh) | 一种电动门锁 | |
CN206290819U (zh) | 一种带锁球阀 | |
CN219471795U (zh) | 一种具有应急开锁功能的锁具 | |
CN220504787U (zh) | 一种安全性高的锁体 | |
CN211422173U (zh) | 一种门锁 | |
CN217681070U (zh) | 锁扣锁 | |
CN222207495U (zh) | 杠杆式平面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