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001690U - 一种新型屋面雨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屋面雨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01690U
CN221001690U CN202322397492.XU CN202322397492U CN221001690U CN 221001690 U CN221001690 U CN 221001690U CN 202322397492 U CN202322397492 U CN 202322397492U CN 221001690 U CN221001690 U CN 221001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chamber
guide plate
filter
filter screen
treatm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9749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捃英
邵德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uyan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uyan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uyan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uyan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9749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01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01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016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屋面雨水处理装置,包括建筑雨落管,所述建筑雨落管的下端表面与消能池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消能池的侧面与过滤室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室的内部表面与支撑底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与过滤网的下表面接触,所述过滤网的上表面与下压板的下表面接触,所述下压板的上表面与吊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压板的侧面与下压板滑槽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过滤室的侧面开设有导流板槽,所述过滤室的内部表面与导流板的表面固定连接。该新型屋面雨水处理装置将水资源充分利用,最大程度上发挥海绵城市设施“渗、滞、蓄”的作用,更容易被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屋面雨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屋面雨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雨水罐主要应用于小型建筑、别墅及多层建筑。常设置在雨落水管附近,收集屋面雨水,将其过滤后储存使用,是低影响设计中处理屋面雨水常见的一种技术措施。其技术流程是在雨落管出口处接入成品过滤器,经过过滤的屋面雨水流入罐体内储存,并安装取水阀用于回用。
但雨水罐在推广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首先一般的成品过滤器只能截留较大颗粒物,过滤后的水仍十分浑浊,导致人们不愿使用过滤的雨水,而好的成品过滤器造价较高不经济;其次,长时间未使用的水体在罐体也会形成残渣附在罐壁,冲洗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屋面雨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屋面雨水处理装置,包括建筑雨落管,所述建筑雨落管的下端表面与消能池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消能池位于出水管的侧面,所述消能池的侧面与过滤室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室位于建筑雨落管的侧面,所述过滤室的内部表面与支撑底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板位于过滤室盖的下方,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与过滤网的下表面接触,所述过滤网位于过滤室盖的下方,所述过滤网的上表面与下压板的下表面接触,所述下压板位于过滤室盖的下方,所述下压板的上表面与吊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吊环位于过滤室盖的下方,所述下压板的侧面与下压板滑槽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下压板滑槽位于过滤室盖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过滤室的侧面开设有导流板槽,所述导流板槽位于建筑雨落管的侧面,所述过滤室的内部表面与导流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槽的表面与导流板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导流板位于建筑雨落管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过滤室的内部下表面设置有沉降槽,所述沉降槽位于过滤室盖的下方,所述过滤室的上表面与过滤室盖的下表面接触,所述过滤室盖位于导流板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过滤室盖的侧端内部与旋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的两端与过滤室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位于导流板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过滤室盖的上表面与把手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把手位于导流板的上方,所述过滤室的侧面与出水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位于过滤网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内部表面与隔板的表面接触,所述隔板位于过滤网的下方,所述隔板的表面设置有控制阀,所述过滤室的侧面与取水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阀位于过滤网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取水管与取水阀转动连接,所述取水管位于过滤网的上方,所述下压板滑槽开设在过滤室的内部侧面,所述取水阀位于过滤网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新型屋面雨水处理装置,当水量过大时初期雨水将通过出水管流出,可与附近绿色海绵设施有效衔接,实现对初期雨水中污染物的有效截留及净化,净化后的雨水可用于补充地下水,将水资源充分利用,最大程度上发挥海绵城市设施“渗、滞、蓄”的作用,更容易被推广;
2、该新型屋面雨水处理装置,过滤层采用轻便可拆卸的过滤网层,当过滤网需要更换时,使钩子穿过吊环将下压板向上抬起,将过滤网取下来并更换新的过滤网,便于对过滤网进行更换;
3、该新型屋面雨水处理装置,过滤室体采用透明装置,并设置取水管,可让人们直观的看到水质情况,更容易人百姓接受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板正视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消能池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建筑雨落管;2、消能池;3、过滤室;4、导流板槽;5、导流板;6、沉降槽;7、过滤室盖;8、旋转轴;9、把手;10、隔板;11、控制阀;12、出水管;13、取水管;14、取水阀;15、支撑底板;16、过滤网;17、下压板;18、吊环;19、下压板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屋面雨水处理装置,包括建筑雨落管1,建筑雨落管1的下端表面与消能池2的侧面固定连接,消能池2位于出水管12的侧面,消能池2的侧面与过滤室3的侧面固定连接,过滤室3位于建筑雨落管1的侧面,过滤室3的内部表面与支撑底板15的侧面固定连接,支撑底板15位于过滤室盖7的下方,支撑底板15的上表面与过滤网16的下表面接触,过滤网16位于过滤室盖7的下方,过滤网16的上表面与下压板17的下表面接触,下压板17位于过滤室盖7的下方,下压板17的上表面与吊环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吊环18位于过滤室盖7的下方,下压板17的侧面与下压板滑槽19的表面滑动连接,下压板滑槽19位于过滤室盖7的下方。
过滤室3的侧面开设有导流板槽4,导流板槽4位于建筑雨落管1的侧面,过滤室3的内部表面与导流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导流板槽4的表面与导流板5的表面转动连接,导流板5位于建筑雨落管1的侧面,导流板5能有效降低大雨流速过快,起到消能作用,使雨水进入过滤室3时流速会减小,在过滤室3下面设计一个沉降槽6,沉降槽6设置成凹槽型,便于污染物下沉,过滤室3体采用透明装置,并设置取水管13,可让人们直观的看到水质情况,更容易人百姓接受并使用。
过滤室3的内部下表面设置有沉降槽6,沉降槽6位于过滤室盖7的下方,过滤室3的上表面与过滤室盖7的下表面接触,过滤室盖7位于导流板5的上方。
过滤室盖7的侧端内部与旋转轴8的表面固定连接,旋转轴8的两端与过滤室3的表面转动连接,旋转轴8位于导流板5的上方。
过滤室盖7的上表面与把手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把手9位于导流板5的上方,过滤室3的侧面与出水管12的侧面固定连接,出水管12位于过滤网16的下方。
出水管12的内部表面与隔板10的表面接触,隔板10位于过滤网16的下方,隔板10的表面设置有控制阀11,过滤室3的侧面与取水管13的侧面固定连接,控制阀11位于过滤网16的下方,当水量过大时初期雨水将通过出水管12流出,可与附近绿色海绵设施有效衔接,实现对初期雨水中污染物的有效截留及净化,净化后的雨水可用于补充地下水,将水资源充分利用,最大程度上发挥海绵城市设施“渗、滞、蓄”的作用,更容易被推广。
取水管13与取水阀14转动连接,取水管13位于过滤网16的上方,下压板滑槽19开设在过滤室3的内部侧面,取水阀14位于过滤网16的上方。
工作原理:使用时,雨水通过建筑雨落管1进入消能池2的内部,通过导流板槽4进入过滤室3的内部,雨水将导流板5顶开,导流板5能有效降低大雨的流速,起到消能作用,使雨水进入过滤室3时流速会减小,在没有外力时,导流板5不会打开,可以防止雨水倒灌,在过滤室3下面设计一个沉降槽6,沉降槽6设置成凹槽型,便于污染物下沉,过滤室3体采用透明装置,并设置取水管13,可让人们直观的看到水质情况,更容易人百姓接受并使用低,当水量过大时初期,通过控制阀11打开隔板10,雨水将通过出水管12流出,可与附近绿色海绵设施有效衔接,实现对初期雨水中污染物的有效截留及净化,当水流量较小时隔板10将不会打开,雨水将留在过滤室3内,沉降槽6的上方设置有过滤网16,过滤网16由两层不锈钢丝网内夹10mm生化棉+10mm活性炭棉组成,利用过滤介质本身的孔隙率及其吸附特点降低水中SS,COD等污染物的浓度,其特点是弹性好,不易损坏,建设成本。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新型屋面雨水处理装置,包括建筑雨落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雨落管(1)的下端表面与消能池(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消能池(2)位于出水管(12)的侧面,所述消能池(2)的侧面与过滤室(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室(3)位于建筑雨落管(1)的侧面,所述过滤室(3)的内部表面与支撑底板(15)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板(15)位于过滤室盖(7)的下方,所述支撑底板(15)的上表面与过滤网(16)的下表面接触,所述过滤网(16)位于过滤室盖(7)的下方,所述过滤网(16)的上表面与下压板(17)的下表面接触,所述下压板(17)位于过滤室盖(7)的下方,所述下压板(17)的上表面与吊环(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吊环(18)位于过滤室盖(7)的下方,所述下压板(17)的侧面与下压板滑槽(19)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下压板滑槽(19)位于过滤室盖(7)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屋面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室(3)的侧面开设有导流板槽(4),所述导流板槽(4)位于建筑雨落管(1)的侧面,所述过滤室(3)的内部表面与导流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槽(4)的表面与导流板(5)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导流板(5)位于建筑雨落管(1)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屋面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室(3)的内部下表面设置有沉降槽(6),所述沉降槽(6)位于过滤室盖(7)的下方,所述过滤室(3)的上表面与过滤室盖(7)的下表面接触,所述过滤室盖(7)位于导流板(5)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屋面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室盖(7)的侧端内部与旋转轴(8)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8)的两端与过滤室(3)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8)位于导流板(5)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屋面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室盖(7)的上表面与把手(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把手(9)位于导流板(5)的上方,所述过滤室(3)的侧面与出水管(1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12)位于过滤网(16)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屋面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2)的内部表面与隔板(10)的表面接触,所述隔板(10)位于过滤网(16)的下方,所述隔板(10)的表面设置有控制阀(11),所述过滤室(3)的侧面与取水管(1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阀(11)位于过滤网(16)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屋面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管(13)与取水阀(14)转动连接,所述取水管(13)位于过滤网(16)的上方,所述下压板滑槽(19)开设在过滤室(3)的内部侧面,所述取水阀(14)位于过滤网(16)的上方。
CN202322397492.XU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新型屋面雨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21001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97492.XU CN221001690U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新型屋面雨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97492.XU CN221001690U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新型屋面雨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01690U true CN221001690U (zh) 2024-05-24

Family

ID=91113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97492.XU Active CN221001690U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新型屋面雨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016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0607B (zh) 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CN112807856B (zh) 一种基于特种陶瓷微球的藻类浮渣处理装置
CN103195130B (zh) 一种可自动反冲洗的截污弃流式集雨器
CN107381954A (zh) 一种建筑用雨水净化装置
CN209243886U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防逆流水体收集循环利用装置
CN221001690U (zh) 一种新型屋面雨水处理装置
CN210915583U (zh) 一种污水过滤装置
CN202007436U (zh) 无人化管理的初期雨水分流与收集装置
CN218794121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治理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11111611U (zh) 一种基于微生物群落的农田灌溉排水净化装置
CN215330983U (zh) 一种建筑屋顶雨水节能收集系统
CN210885717U (zh) 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10315937U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
CN209507682U (zh) 一种雨水过滤装置
CN210030255U (zh) 一种基于新型能源的雨水利用装置
CN110776217A (zh) 一种基于微生物群落的农田灌溉排水净化装置
CN217896708U (zh) 一种具有水净化作用的调蓄塘
CN221940289U (zh) 一种区域性水处理装置
CN111701326A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装置
CN219773138U (zh) 一种智能截流井拦渣装置
CN222665603U (zh) 一种具有收集功能的农村污水处理罐
CN211339208U (zh) 一种流域水环境低溶解氧污染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CN221193987U (zh) 一种具有雨水集流结构的建筑结构
CN212715125U (zh) 一种家庭用集雨水窖
CN217526695U (zh) 一种水沙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