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0984807U - 电池顶盖结构及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池顶盖结构及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84807U
CN220984807U CN202322299706.XU CN202322299706U CN220984807U CN 220984807 U CN220984807 U CN 220984807U CN 202322299706 U CN202322299706 U CN 202322299706U CN 220984807 U CN220984807 U CN 220984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cover
hole
corner
cover structur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997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玲玲
李俊义
刘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Cosmx Power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Cosmx Power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Cosmx Power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Cosmx Power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997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84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84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84807U/zh
Priority to PCT/CN2024/110111 priority patent/WO2025044701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池顶盖结构及电池。该电池顶盖结构包括极柱、顶盖片、上塑胶、垫片,第一拐角、第二拐角和第三拐角位于以第四拐角为端点的预设夹角范围内,预设夹角范围由第一射线和第二射线构成,第一射线的表达式y1=kx+b1,第二射线的表达式为y2=kx+b2;其中,20≥k≥0,5>b1>b2>‑5。能够使得顶盖片和上塑胶的装配更加简易且第一凸起部的翻边良率高。当第一拐角、第二拐角和第三拐角位于y1=kx+b1和y2=kx+b2两条射线之外时,会出现顶盖片和上塑胶的装配困难的问题,且会降低第一凸起部的翻边良率。

Description

电池顶盖结构及电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池顶盖结构及电池。
背景技术
在全球节能减排、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已经是众望所归,目前在汽车、重卡、农业无人机、电动工具等领域已经大量应用新能源技术。
动力电池具备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和环境友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插混电动车、混动电动车、纯电动车中。储能电池则是主要用于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储蓄能源用的蓄电池。
然而,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生产和工作过程中,目前的电池顶盖的极柱安装过程中,主要采用焊接工艺或铆接工艺将极柱安装固定在顶盖中,而焊接或铆接的安装工艺的产品良率低、密封易失效,且工艺复杂、成本高。因此,如何制造一种无需焊接或铆接的电池顶盖结构,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顶盖结构及电池,无需采用焊接、铆接等工艺固定极柱,提高了产品生产的良率,简化了生产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顶盖结构,包括:极柱,包括柱体部以及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设置在所述柱体部的顶端;顶盖片,包括第一通孔,所述柱体部从所述第一通孔穿过;上塑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所述第一环体位于所述顶盖片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一凸起部之间,所述第二环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柱体部和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以及垫片,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套设在所述柱体部上,且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一环体的上表面之间;其中,第一拐角、第二拐角和第三拐角位于以第四拐角为端点的预设夹角范围内,所述第一拐角为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之间的上方交界处,所述第二拐角为所述第二通孔的顶部的拐角,所述第三拐角为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柱体部之间的上方交界处,所述第四拐角为所述第一通孔的顶部的拐角;所述预设夹角范围由第一射线和第二射线构成,所述第一射线和所述第二射线以预设坐标系为基准,所述预设坐标系以所述第四拐角为坐标原点且以铅锤面为X-Y平面,所述第一射线的表达式为y1=kx+b1,所述第二射线的表达式为y2=kx+b2;其中,20≥k≥0,5>b1>b2>-5。
本方面在使用时,通过翻边工艺形成第一凸起部,通过顶盖片和上塑胶从上方限位固定极柱,无需采用焊接、铆接等工艺固定极柱,提高了产品生产的良率,简化了生产工艺。通过垫片介入第一凸起部和上塑胶之间,能够在翻边工艺过程中保护上塑胶不受第一凸起部的直接压力。预设夹角范围能够限定装配尺寸,能够调整顶盖片和上塑胶的装配难易度,并且控制第一凸起部的翻边良率。当第一拐角、第二拐角和第三拐角位于y1=kx+b1和y2=kx+b2两条射线之间时,顶盖片和上塑胶的装配更加简易且第一凸起部的翻边良率高。当第一拐角、第二拐角和第三拐角位于y1=kx+b1和y2=kx+b2两条射线之外时,会出现顶盖片和上塑胶的装配困难的问题,且会降低第一凸起部的翻边良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极柱还包括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在所述柱体部的底部的周面上;其中,该电池顶盖结构还包括:下塑胶,包括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用于套设在柱体部上,所述第三通孔的内边缘的截面形状为斜线或弧线,所述第三通孔的口径沿所述第一凸起部朝向所述第二凸起部的指向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以及密封圈,套设在所述极柱上,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极柱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盖片包括围绕所述第一通孔设置的定位凹陷,所述定位凹陷凹陷于所述顶盖片的顶面,所述定位凹陷构造为限位所述上塑胶。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塑胶包括围绕所述第三通孔设置的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凸起于所述下塑胶的顶面,所述第三凸起部构造为在所述下塑胶的底面上形成凹陷区域,所述凹陷区域的边缘轮廓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边缘轮廓相匹配。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圈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凸起部的厚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盖片包括围绕所述第一通孔设置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凹陷于所述顶盖片的底面,所述凹陷部的边缘轮廓与所述第三凸起部的边缘轮廓相匹配。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与尺寸和的比值大于1,所述尺寸和为所述柱体部的直径和所述第二环体的壁厚相加之和。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垫片的外径和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2。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环体的壁厚大于或等于0.1mm且小于或等于3mm。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极柱还包括第四凸起部,所述第四凸起部设置在所述柱体部的顶面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凸起部和所述第一凸起部之间具有环形凹槽。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环形凹槽朝向外侧的壁面的截面形状为斜线或弧线。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辅助垫片,形状为环形,所述第一辅助垫片设置在所述垫片的底部,所述第一辅助垫片嵌入所述柱体部和所述第二环体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塑胶还包括:第三环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环体的顶面上,所述第三环体环绕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外侧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辅助垫片,形状为环形,所述第二辅助垫片设置在所述垫片的顶部,所述第二辅助垫片嵌入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三环体之间。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
第二方面包括了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顶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顶盖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顶盖结构中极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顶盖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顶盖结构中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顶盖结构中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示例性电池顶盖结构如下:
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顶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顶盖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顶盖结构中极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顶盖结构,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该电池顶盖结构包括极柱2、顶盖片1、上塑胶6以及垫片3。
极柱2包括柱体部20以及第一凸起部21,所述第一凸起部21设置在所述柱体部20的顶端。顶盖片1包括第一通孔11,所述柱体部20从所述第一通孔11穿过。上塑胶4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环体41和第二环体42,所述第一环体41位于所述顶盖片1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一凸起部21之间,所述第二环体4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柱体部20和所述第一通孔11的孔壁之间。垫片3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套设在所述柱体部20上,且所述垫片3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部21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一环体41的上表面之间。其中,第一拐角、第二拐角和第三拐角位于以第四拐角为端点的预设夹角范围内,所述第一拐角为所述第一环体41和所述第二环体42之间的上方交界处,所述第二拐角为所述第二通孔的顶部的拐角,所述第三拐角为所述第一凸起部21和所述柱体部20之间的上方交界处,所述第四拐角为所述第一通孔11的顶部的拐角;所述预设夹角范围由第一射线和第二射线构成,所述第一射线和所述第二射线以预设坐标系为基准,所述预设坐标系以所述第四拐角为坐标原点且以铅锤面为X-Y平面,所述第一射线的表达式为y1=kx+b1,所述第二射线的表达式为y2=kx+b2;其中,20≥k≥0,5>b1>b2>-5。
本实施例在应用时,通过翻边工艺形成第一凸起部21,通过顶盖片1和上塑胶4从上方限位固定极柱2,无需采用焊接、铆接等工艺固定极柱,提高了产品生产的良率,简化了生产工艺。通过垫片3介入第一凸起部21和上塑胶4之间,能够在翻边工艺过程中保护上塑胶4不受第一凸起部21的直接压力。预设夹角范围能够限定装配尺寸,能够调整顶盖片1和上塑胶4的装配难易度,并且控制第一凸起部21的翻边良率。当第一拐角、第二拐角和第三拐角位于y1=kx+b1和y2=kx+b2两条射线之间时,顶盖片1和上塑胶4的装配更加简易且第一凸起部21的翻边良率高。当第一拐角、第二拐角和第三拐角位于y1=kx+b1和y2=kx+b2两条射线之外时,会出现顶盖片1和上塑胶4的装配困难的问题,且会降低第一凸起部21的翻边良率。
优选的,第一射线和第二射线的第一组优选参数为:k=0.1、b1=3、b2=-3;第一射线和第二射线的第二组优选参数为:k=10、b1=4、b2=-4,这两组优选参数下,顶盖片1和上塑胶4的装配更加简易且第一凸起部21的翻边良率高。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该电池顶盖结构包括极柱2、下塑胶6、密封圈5、顶盖片1、上塑胶6以及垫片3。
极柱2包括柱体部20、第一凸起部21和第二凸起部22,第一凸起部21通过翻边工艺形成在柱体部20的顶端,第二凸起部22位于柱体部20的底部,第二凸起部22凸起于柱体部20的周面上。具体的,柱体部20为圆柱体形,第二凸起部22的形状不进行限定,第一凸起部21是采用翻边工艺形成在柱体部20顶部的结构,第一凸起部21可以是圆环型。
下塑胶6包括第三通孔60,柱体部20从第三通孔60穿过,下塑胶6构造为将第二凸起部22限位在第三通孔60的下方,第三通孔60的内边缘的截面形状为斜线或弧线,第三通孔60的口径沿第一凸起部21朝向第二凸起部22的指向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
密封圈5套设在柱体部20上,密封圈5的外圈直径大于第三通孔60的直径,密封圈位于第二凸起部22和下塑胶6的底面之间。
顶盖片1设置在下塑胶6的顶面上,顶盖片1包括第一通孔11,柱体部20从第一通孔穿过。
上塑胶4包括第一环体41和第二环体42,第一环体41连接在第二环体42的外周面上,第一环体41伸入第一空隙中,第二环体42伸入第二空隙中,第一空隙为第一凸起部21和顶盖片1之间的空隙,第二空隙为第一通孔11和柱体部20之间的空隙。
垫片3的形状为环形,垫片3套设在柱体部20上,且垫片3设置在第一凸起部21的下表面和上塑胶的上表面之间。
其中,第一拐角、第二拐角和第三拐角位于以第四拐角为端点的预设夹角范围内,第一拐角为第一环体41和第二环体42相交的拐角,第二拐角为垫片3的孔顶部的拐角,第三拐角为第一凸起部21和柱体部20相交的拐角,第四拐角为第一通孔11的顶部的拐角。
本实施例在应用时,通过翻边工艺形成第一凸起部21,再通过下塑胶6从下方限位固定极柱2,通过顶盖片1和上塑胶4从上方限位固定极柱2,无需采用焊接、铆接等工艺固定极柱,提高了产品生产的良率,简化了生产工艺。通过密封圈5将极柱2和下塑胶6之间的空隙进行密封。由于第三通孔60的内边缘的截面形状为斜线或弧线,第三通孔60的口径由上向下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因此可以增加极柱2和顶盖片1的上下方向的爬电距离,降低极柱2和顶盖片1的短路概率。此外,在翻边工艺过程中,第一凸起部21逐渐向外翻开并下压垫片3、上塑胶4、顶盖片1以及密封圈5,密封圈5在被挤压的过程中逐渐朝向第三通孔60蔓延膨胀,使得密封圈5逐渐填满第三通孔60、第二凸起部22、顶盖片1以及第二环体42形成的空隙,期间,截面为斜线或弧线的第三通孔60逐渐地接触逐渐膨胀的密封圈5,从而在填满的过程中使得密封圈5受力均匀,避免密封圈5和第三通孔60的接触面形成毛刺、产生裂纹、产生碎屑等。并且,通过垫片3介入第一凸起部21和上塑胶4之间,能够在翻边工艺过程中保护上塑胶4不受第一凸起部21的直接压力。预设夹角范围能够限定装配尺寸,能够调整顶盖片1和上塑胶4的装配难易度,并且控制第一凸起部21的翻边良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顶盖片1和下塑胶6为长板型结构,该电池顶盖结构还包括防爆阀7和防爆阀保护片8,顶盖片1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防爆阀7和防爆阀保护片8的孔道。
具体的,参照图1,在装配该电池顶盖结构时,首先将未翻边的极柱2从下塑胶6下方向上穿入第三通孔60,再将密封圈5套在柱体部20上,然后将顶盖片1的第一通孔11从上方套在柱体部20上,然后再依次从上方套入上塑胶4和垫片3,最后进行翻边工艺,将第一凸起部21翻转90度压住垫片3。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顶盖片包括围绕第一通孔11设置的定位凹陷10,定位凹陷10凹陷于顶盖片1的顶面,定位凹陷10构造为限位上塑胶4。定位凹陷10在起到限位上塑胶4的同时,可以降低极柱2朝上方的突出高度,从而降低该电池顶盖结构的整体总高。当上塑胶4还包括第三环体43时,定位凹陷10用于限位第三环体43的外周面。
图5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顶盖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下塑胶6包括围绕第三通孔60设置的第三凸起部61,第三凸起部61凸起于下塑胶6的顶面,第三凸起部61构造为在下塑胶6的底面上形成凹陷区域62,凹陷区域62的边缘轮廓与第二凸起部22的边缘轮廓相匹配。通过凹陷区域62可以从四周对第二凸起部22进行限位,避免极柱2和下塑胶5发生相对位移。
在一实施例中,密封圈5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三凸起部61的厚度,保证在翻边工艺过程中,第一凸起部21向下压时密封圈5能够被挤压膨胀,从而保证下塑胶6和极柱2之间的密封性。
在一实施例中,顶盖片1包括围绕第一通孔11设置的凹陷部12,凹陷部12凹陷于顶盖片1的底面,凹陷部12的边缘轮廓与第三凸起部61的边缘轮廓相匹配。通过凹陷部12对第三凸起部61从四周进行限位,避免顶盖片1和下塑胶6发生相对位移。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5,垫片3的内孔径和柱体部20的直径L4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1.5。保证垫片3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当该比值小于1时,垫片3无法装配套接在柱体部20上;当该比值大于1.5时垫片3和柱体部20之间的空隙过大,无法有效承接来自第一凸起部21的翻折压力,从而无法有效保护上塑胶4。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第一凸起部21的形状为环形,第一凸起部21的外径L3和垫片3的外径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1.5。防止垫片3太大,当该比值小于1时,垫片3的外侧壁突出于第一凸起部外侧壁导致存在装配困难;当L3/M1>1.5时,垫片3的外侧壁与第一凸起部外侧壁相差较远,容易存积残留脏污。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第一通孔11的孔径与尺寸和的比值大于1,尺寸和为柱体部20的直径L4和第二环体42的水平方向的壁厚D1相加之和。当该比值小于或等于1时,会出现装配困难甚至无法装配的情况。
在一实施例中,垫片3的外径和第一通孔11的孔径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2。当该比值小于1时,垫片3过小;当该比值大于2时,垫片3过大而造成材料浪费。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环体42的壁厚大于或等于0.1mm且小于或等于3mm。壁厚小于0.1mm导致壁厚太薄,导致上塑胶4的结构强度和绝缘性无法满足要求;壁厚大于3mm导致壁厚太厚,会造成材料浪费成本增加。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极柱2还包括第四凸起部23,第四凸起部23设置在柱体部20的顶面上。突出于柱体部20顶面的第四凸起部23便于母线busbar焊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四凸起部23和第一凸起部21之间具有环形凹槽24,环形凹槽24用于作为翻边设备的着力点,在翻边前的第一凸起部21初始状态为竖立在柱体部20顶面的圆环,将翻边设备着力点抵接在环形凹槽24中,然后向外推动初始状态的第一凸起部21,使得第一凸起部21逐渐向外翻折90°,形成图2~图5中的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环形凹槽24朝向外侧的壁面的截面形状为斜线或弧线,即第一凸起部21在翻折的过程中,第一凸起部21和柱体部20的交界过渡部分形成斜线或弧线。
图6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顶盖结构中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该电池顶盖结构还包括第一辅助垫片30,第一辅助垫片30的形状为环形,第一辅助垫片30连接在垫片3的底部,第一辅助垫片30嵌入柱体部20和第二环体42之间,通过第一辅助垫片30可以对上塑胶4的第二环体42起到保护作用,防止上塑胶4开裂。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塑胶4还包括第三环体43,第三环体43设置在第二环体42的顶面上,第三环体43环绕在第一凸起部21的外侧上,通过第三环体43可以从四周对第一凸起部21起到限位固定作用,进一步避免上塑胶4和极柱2之间发生位移。
图7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顶盖结构中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该电池顶盖结构还包括第二辅助垫片31,第二辅助垫片31的形状为环形,第二辅助垫片31设置在垫片3的顶部,第二辅助垫片31嵌入第一凸起部21和第三环体43之间,通过第二辅助垫片31可以对第三环体43起到保护作用,防止上塑胶4开裂。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申请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申请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申请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申请。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极柱(2),包括柱体部(20)以及第一凸起部(21),所述第一凸起部(21)设置在所述柱体部(20)的顶端;
顶盖片(1),包括第一通孔(11),所述柱体部(20)从所述第一通孔(11)穿过;
上塑胶(4),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环体(41)和第二环体(42),所述第一环体(41)位于所述顶盖片(1)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一凸起部(21)之间,所述第二环体(4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柱体部(20)和所述第一通孔(11)的孔壁之间;以及
垫片(3),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套设在所述柱体部(20)上,且所述垫片(3)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部(21)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一环体(41)的上表面之间;
其中,第一拐角、第二拐角和第三拐角位于以第四拐角为端点的预设夹角范围内,所述第一拐角为所述第一环体(41)和所述第二环体(42)之间的上方交界处,所述第二拐角为所述第二通孔的顶部的拐角,所述第三拐角为所述第一凸起部(21)和所述柱体部(20)之间的上方交界处,所述第四拐角为所述第一通孔(11)的顶部的拐角;所述预设夹角范围由第一射线和第二射线构成,所述第一射线和所述第二射线以预设坐标系为基准,所述预设坐标系以所述第四拐角为坐标原点且以铅锤面为X-Y平面,所述第一射线的表达式为y1=kx+b1,所述第二射线的表达式为y2=kx+b2;其中,20≥k≥0,5>b1>b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柱(2)还包括第二凸起部(22),所述第二凸起部(22)设置在所述柱体部(20)的底部的周面上;
其中,所述电池顶盖结构还包括:
下塑胶(6),包括第三通孔(60),所述第三通孔(60)用于套设在柱体部(20)上,所述第三通孔(60)的内边缘的截面形状为斜线或弧线,所述第三通孔(60)的口径沿所述第一凸起部(21)朝向所述第二凸起部(22)的指向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以及
密封圈(5),套设在所述极柱(2)上,所述密封圈(5)位于所述第三通孔(60)和所述极柱(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片包括围绕所述第一通孔(11)设置的定位凹陷(10),所述定位凹陷(10)凹陷于所述顶盖片(1)的顶面,所述定位凹陷(10)构造为限位所述上塑胶(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塑胶(6)包括围绕所述第三通孔(60)设置的第三凸起部(61),所述第三凸起部(61)凸起于所述下塑胶(6)的顶面,所述第三凸起部(61)构造为在所述下塑胶(6)的底面上形成凹陷区域(62),所述凹陷区域(62)的边缘轮廓与所述第二凸起部(22)的边缘轮廓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凸起部(61)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片(1)包括围绕所述第一通孔(11)设置的凹陷部(12),所述凹陷部(12)凹陷于所述顶盖片(1)的底面,所述凹陷部(12)的边缘轮廓与所述第三凸起部(61)的边缘轮廓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1)的孔径与尺寸和的比值大于1,所述尺寸和为所述柱体部(20)的直径和所述第二环体(42)的壁厚相加之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3)的外径和所述第一通孔(11)的孔径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体(42)的壁厚大于或等于0.1mm且小于或等于3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2)还包括第四凸起部(23),所述第四凸起部(23)设置在所述柱体部(20)的顶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凸起部(23)和所述第一凸起部(21)之间具有环形凹槽(24)。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24)朝向外侧的壁面的截面形状为斜线或弧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辅助垫片(30),形状为环形,所述第一辅助垫片(30)设置在所述垫片(3)的底部,所述第一辅助垫片(30)嵌入所述柱体部(20)和所述第二环体(42)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塑胶还包括:
第三环体(43),设置在所述第二环体(42)的顶面上,所述第三环体(43)环绕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外侧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辅助垫片(31),形状为环形,所述第二辅助垫片(31)设置在所述垫片(3)的顶部,所述第二辅助垫片(31)嵌入所述第一凸起部(21)和所述第三环体(43)之间。
16.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顶盖结构。
CN202322299706.XU 2023-08-25 2023-08-25 电池顶盖结构及电池 Active CN220984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99706.XU CN220984807U (zh) 2023-08-25 2023-08-25 电池顶盖结构及电池
PCT/CN2024/110111 WO2025044701A1 (zh) 2023-08-25 2024-08-06 电池顶盖结构及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99706.XU CN220984807U (zh) 2023-08-25 2023-08-25 电池顶盖结构及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84807U true CN220984807U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57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99706.XU Active CN220984807U (zh) 2023-08-25 2023-08-25 电池顶盖结构及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848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5044701A1 (zh) * 2023-08-25 2025-03-06 珠海冠宇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顶盖结构及电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5044701A1 (zh) * 2023-08-25 2025-03-06 珠海冠宇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顶盖结构及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62566U (zh) 一种轻量化电池盖板及电池
CN220984807U (zh) 电池顶盖结构及电池
CN212062562U (zh) 一种电池顶盖极柱的加强结构及电池
US20140315050A1 (en) Vent and cap assembly of power battery
CN211045494U (zh) 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
CN203367409U (zh) 封钉式注液孔结构的动力锂离子电池
CN221201485U (zh) 电池顶盖结构及电池
CN107170918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防爆盖帽及其制造方法
CN113131054A (zh) 一种动力电池极柱封装结构、顶盖、动力电池
CN213124580U (zh) 一种新型圆柱电芯负极盖板结构
CN220984669U (zh) 电池顶盖结构及电池
CN114447413B (zh) 一种电池盖板以及电池
CN208873780U (zh) 动力电池顶盖和动力电池
CN218731368U (zh) 一种储能元件单体结构
US20240304912A1 (en) Battery
CN215911480U (zh) 极简电池盖板结构
CN216389540U (zh) 一种极柱防转的锂离子电池盖板结构
WO2025044701A1 (zh) 电池顶盖结构及电池
CN102842687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整体电池盖板
JP6364752B2 (ja) 封止部材キャップ、蓄電素子、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7731553B (zh) 超级电容器
CN105529184A (zh) 一种电容器防爆盖总成
CN222637459U (zh) 一种电池及其顶盖组件
CN105390625A (zh) 具有带有管状的凸出部的壳体的电池单池
CN221201355U (zh) 一种顶盖组件及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