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0958177U - 线条灯 - Google Patents

线条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58177U
CN220958177U CN202322953769.2U CN202322953769U CN220958177U CN 220958177 U CN220958177 U CN 220958177U CN 202322953769 U CN202322953769 U CN 202322953769U CN 220958177 U CN220958177 U CN 220958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protective cover
lamp body
along
li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537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凯平
洪杜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Intelligent Lighting and Contro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Intelligent Lighting and Contr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Intelligent Lighting and Contro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Intelligent Lighting and Contr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537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58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58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58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照明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线条灯。该线条灯包括灯体和防护盖,灯体沿长度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对插件,防护盖由灯体的侧部沿垂直于灯体的长度方向与对插件插接配合;防护盖上设置有第一插接部,对插件上设置有第二插接部,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沿垂直于灯体的长度方向插接配合,并在灯体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限位;防护盖和对插件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弹性凸起部,另一者上设置有限位配合部,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沿垂直于灯体的长度方向插接配合时,弹性凸起部越过限位配合部并与限位配合部限位配合。本公开提供的线条灯,防护盖与对插件插接配合,能够避免脱落风险,降低拆装难度,提升产品外观质感。

Description

线条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条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线条灯基本都采用防护盖来实现两端部的安装防护,防护盖和线条灯的型材平齐对接,并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然而,两端防护盖通过螺钉固定,不便于操作,同时影响产品外观质感,存在后期维修困难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线条灯。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线条灯,包括灯体和防护盖,所述灯体沿长度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对插件,所述防护盖由所述灯体的侧部沿垂直于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对插件插接配合;
所述防护盖上设置有第一插接部,所述对插件上设置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二插接部沿垂直于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插接配合,并在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限位;
所述防护盖和所述对插件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弹性凸起部,另一者上设置有限位配合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二插接部沿垂直于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插接配合时,所述弹性凸起部越过所述限位配合部并与所述限位配合部限位配合,以限制所述防护盖沿插装方向的反方向脱出。
本公开提供的线条灯,包括灯体和防护盖,具体实现时,灯体沿长度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对插件,防护盖由灯体的侧部沿垂直于灯体的长度方向与对插件插接配合,即防护盖与对插件插接配合后能够安装在灯体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以对灯体进行安装防护。防护盖上设置有第一插接部,对插件上设置有第二插接部,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沿垂直于灯体的长度方向插接配合,并在灯体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限位,防护盖和对插件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弹性凸起部,另一者上设置有限位配合部,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沿垂直于灯体的长度方向插接配合时,弹性凸起部越过限位配合部并与限位配合部限位配合。具体实现时,在防护盖的插装过程中,弹性凸起部能够越过限位配合部,弹性凸起部越过限位配合部后能够搭设在限位配合部上,限位配合部向弹性凸起部能够提供限位作用力,以防止防护盖沿插装方向的反方向脱出。同时,通过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的配合,能够实现防护盖沿灯体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上的限位,进而将防护盖固定设置在线条灯的灯体的两端,避免脱落风险,降低拆装难度,相较于螺钉固定的方式,无需打孔,能够提升产品外观质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中的一者包括沿垂直于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凸筋,另一者包括沿垂直于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筋沿垂直于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插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所述第一凸筋的侧壁靠近端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倒扣,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靠近槽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倒扣,所述第一倒扣和所述第二倒扣沿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相互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凸筋,所述对插件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凹槽;
和/或,所述防护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凹槽,所述对插件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凸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中的一者还包括沿垂直于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筋,另一者还包括沿垂直于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筋沿垂直于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插设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其中,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第二凸筋沿第一方向错开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防护盖的插装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盖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凸筋和/或所述第二凹槽,所述对插件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中部对应设置有所述第二凹槽和/或所述第二凸筋;
所述防护盖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凸筋和/或所述第一凹槽,所述对插件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部分别对应设置有所述第一凹槽和/或所述第一凸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凸起部设置在所述防护盖朝向所述对插件的一侧表面,所述限位配合部设置在所述对插件朝向所述防护盖的一侧表面,所述弹性凸起部越过所述限位配合部时朝向背离所述对插件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凸起部包括弹性片及设置在所述弹性片上的第一凸起部,所述弹性片的一端与所述防护盖连接,所述限位配合部包括限位凹槽及设置在所述限位凹槽内的第二凸起部;
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二插接部沿垂直于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插接配合时,所述第一凸起部越过所述第二凸起部并与所述第二凸起部限位配合,所述弹性片被限位在所述限位凹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片沿所述防护盖的插装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弹性片沿所述防护盖的插装方向的前端与所述防护盖连接,所述弹性片沿所述防护盖的插装方向的后端相对所述防护盖翘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凸起部与所述限位配合部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凸起部间隔设置在所述防护盖朝向所述对插件的一侧表面,两个所述限位配合部设置在所述对插件朝向所述防护盖的一侧表面,两个所述限位配合部与两个所述弹性凸起部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盖包括盖体与包边结构,所述包边结构由所述盖体的边缘折弯延伸形成,所述盖体覆盖所述灯体的端部,所述包边结构包裹于所述灯体的端部的外围。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线条灯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线条灯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对插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对插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防护盖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防护盖的俯视图。
图中:1、灯体;2、对插件;3、防护盖;31、盖体;32、包边结构;4、弹性凸起部;41、弹性片;42、第一凸起部;5、限位配合部;51、限位凹槽;52、第二凸起部;6、第一凸筋;7、第一凹槽;8、第一倒扣;9、第二倒扣;10、第二凸筋;11、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该线条灯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条灯,包括灯体1和防护盖3,具体实现时,灯体1沿长度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对插件2,防护盖3由灯体1的侧部沿垂直于灯体1的长度方向与对插件2插接配合,即防护盖3与对插件2插接配合后能够安装在灯体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以对灯体1进行安装防护。
防护盖3上设置有第一插接部,对插件2上设置有第二插接部,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沿垂直于灯体1的长度方向插接配合,并在灯体1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限位,防护盖3和对插件2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弹性凸起部4,另一者上设置有限位配合部5,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沿垂直于灯体1的长度方向插接配合时,弹性凸起部4越过限位配合部5并与限位配合部5限位配合。
具体实现时,在防护盖3的插装过程中,弹性凸起部4能够越过限位配合部5,弹性凸起部4越过限位配合部5后能够搭设在限位配合部5上,限位配合部5能够向弹性凸起部4提供限位作用力,以防止防护盖3沿插装方向的反方向脱出。同时,通过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的配合,能够实现防护盖3沿灯体1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上的限位,进而将防护盖3固定设置在线条灯的灯体1的两端,避免脱落风险,降低拆装难度,相较于螺钉固定的方式,无需打孔,能够提升产品外观质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至图6所示,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中的一者包括沿垂直于灯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凸筋6,另一者包括沿垂直于灯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7,第一凸筋6能够插设于第一凹槽7中,并且,第一凸筋6的侧壁与第一凹槽7的侧壁配合设置,从而实现相互限位配合,进而能够实现防护盖3沿灯体1宽度方向上的限位。在防护盖3安装时,第一凸筋6沿垂直于灯体1的长度方向滑动插设于第一凹槽7中。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凸筋6可以设置在防护盖3上,也可以设置在对插件2上,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只要对应地在对插件2或防护盖3上设置第一凹槽7、并通过第一凸筋6与第一凹槽7的插接配合实现防护盖3的固定设置即可。
进一步地,第一凸筋6的侧壁靠近端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倒扣8,第一凹槽7的侧壁靠近槽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倒扣9,第一倒扣8和第二倒扣9沿灯体1的长度方向相互限位。具体实现时,第一凸筋6与第一凹槽7插装后,第一凸筋6的端部与第一凹槽7的槽底配合设置,如此可以实现第一倒扣8与第二倒扣9沿灯体1的长度方向错开设置,从而通过第一倒扣8与第二倒扣9实现防护盖3沿灯体1的长度方向的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盖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筋6,对插件2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7;和/或,防护盖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7,对插件2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筋6。也就是说,具体实现时,可在防护盖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筋6,对应地在对插件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7;也可以在防护盖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7,对应地在对插件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筋6;还可以在防护盖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筋6和至少一个第一凹槽7,对应地在对插件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7和至少一个第一凸筋6,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只要第一凸筋6与第一凹槽7在防护盖3与对插件2上对应设置,并且能够实现防护盖3在灯体1上的固定设置即可。
进一步地,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中的一者还包括沿垂直于灯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筋10,另一者还包括沿垂直于灯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11,第二凸筋10插设于第二凹槽11中,第二凸筋10作为定位凸筋能够定位防护盖3相对于对插件2及灯体1的位置;并且,第二凸筋10的侧壁与第二凹槽11的侧壁配合设置,从而实现相互限位配合,进而能够实现防护盖3沿灯体1宽度方向上的限位。在防护盖3安装时,第二凸筋10沿垂直于灯体1的长度方向滑动插设于第二凹槽11中。
其中,第一凸筋6和第二凸筋10沿第一方向错开设置,第一方向垂直于防护盖3的插装方向,且第一方向垂直于灯体1的长度方向。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方向与防护盖3的插装方向和灯体1的长度方向均垂直,即第一方向形成为灯体1的宽度方向,第一凸筋6与第二凸筋10沿灯体1的宽度方向错开设置,第一凹槽7与第二凹槽11对应地沿灯体1的宽度方向错开设置。
具体实现时,防护盖3上沿第一方向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凸筋10和/或第二凹槽11,对插件2上沿第一方向的中部对应设置有第二凹槽11和/或第二凸筋10。也就是说,防护盖3上可以设置有第二凸筋10,对插件2上对应设置有第二凹槽11;或者在防护盖3上设置有第二凹槽11,对插件2上对应设置有第二凸筋10;又或者在防护盖3上同时设置有第二凸筋10与第二凹槽11,对插件2上对应设置有第二凹槽11与第二凸筋10。
进一步地,防护盖3上沿第一方向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凸筋6和/或第一凹槽7,对插件2上沿第一方向的两侧部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凹槽7和/或第一凸筋6。也就是说,防护盖3与对插件2上除了设置第二凸筋10与第二凹槽11以外,还设置有第一凸筋6与第一凹槽7。
参照图3和图5所示,防护盖3的沿第一方向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凸筋10与第二凹槽11,在第一凸筋6与第二凹槽1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凸筋6,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7;对应地,对插件2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凹槽11与第二凸筋10,在第二凹槽11与第一凸筋6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凹槽7,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凸筋6,防护盖3能够通过第一凸筋6与第一凹槽7、第二凸筋10与第二凹槽11之间的配合固定设置在灯体1的两端。
需要说明的是,防护盖3与对插件2上的第一凸筋6、第一凹槽7、第二凸筋10与第二凹槽11的数量、设置位置等也可以设计为其他形式,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相对应地设置、完成插接配合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凸起部4设置在防护盖3朝向对插件2的一侧表面,限位配合部5设置在对插件2朝向防护盖3的一侧表面,弹性凸起部4越过限位配合部5时朝向背离对插件2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具体实现时,在防护盖3的插装过程中,弹性凸起部4能够向远离限位配合部5的方向弹性变形以实现在避开限位配合部5的同时越过限位配合部5,弹性凸起部4越过限位配合部5后恢复形变并且能够搭设在限位配合部5上,限位配合部5能够向弹性凸起部4提供限位作用力,以防止防护盖3沿插装方向的反方向脱出。
需要说明的是,防护盖3需要拆卸的时候,向防护盖3施加相反的作用力,弹性凸起部4同样能够向远离搭接部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以越过搭接部,从而实现将防护盖3从对插件2中拆除,操作简单,便于实现。
具体实现时,弹性凸起部4包括弹性片41及设置在弹性片41上的第一凸起部42,弹性片41的一端与防护盖3连接,弹性片41的另一端能够朝向背离对插件2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即朝向防护盖3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
限位配合部5包括限位凹槽51及设置在限位凹槽51内的第二凸起部52,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沿垂直于灯体1的长度方向插接配合时,第一凸起部42越过第二凸起部52并与第二凸起部52限位配合,也就是说,第一凸起部42搭设与第二凸起部52上,第二凸起部52能够向第一凸起部42提供限位作用,以防止防护盖3沿插装方向的反方向脱出。
第一凸起部42越过第二凸起部52后,弹性片41被限位在限位凹槽51内。具体实现时,参照图3所示,限位凹槽51的深度在沿防护盖3的插装方向上逐渐加深,在越过第二凸起部52的位置上,弹性片41能够抵接在限位凹槽51的槽侧壁上,进一步增强防护盖3在沿插装方向上的限位。
继续参照图3所示,弹性片41沿防护盖3的插装方向延伸设置,且弹性片41沿防护盖3的插装方向的前端与防护盖3连接,弹性片41沿防护盖3的插装方向的后端相对防护盖3翘起。可以理解的是,在插装过程中,弹性片41的后端沿靠近防护盖3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并且一侧抵接在对插件2的表面上,在防护盖3插接到位后,通过第一倒扣8与第二倒扣9的配合限位能够抵抗弹性片41的弹力作用,将防护盖3固定在灯体1上。
具体实现时,弹性凸起部4与限位配合部5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弹性凸起部4间隔设置在防护盖3朝向对插件2的一侧表面,两个限位配合部5设置在对插件2朝向防护盖3的一侧表面,两个限位配合部5与两个弹性凸起部4一一对应设置。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弹性凸起部4与限位配合部5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者三个、四个以及多个,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防护盖3的拆装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盖3包括盖体31与包边结构32,包边结构32由盖体31的边缘折弯延伸形成,盖体31覆盖灯体1的端部,包边结构32包裹于灯体1的端部的外围。如此设置,能够避免在盖体31与灯体1之间形成断差而导致漏光问题,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线条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和防护盖,所述灯体沿长度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对插件,所述防护盖由所述灯体的侧部沿垂直于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对插件插接配合;
所述防护盖上设置有第一插接部,所述对插件上设置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二插接部沿垂直于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插接配合,并在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限位;
所述防护盖和所述对插件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弹性凸起部,另一者上设置有限位配合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二插接部沿垂直于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插接配合时,所述弹性凸起部越过所述限位配合部并与所述限位配合部限位配合,以限制所述防护盖沿插装方向的反方向脱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中的一者包括沿垂直于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凸筋,另一者包括沿垂直于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筋沿垂直于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插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所述第一凸筋的侧壁靠近端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倒扣,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靠近槽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倒扣,所述第一倒扣和所述第二倒扣沿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相互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凸筋,所述对插件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凹槽;
和/或,所述防护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凹槽,所述对插件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凸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中的一者还包括沿垂直于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筋,另一者还包括沿垂直于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筋沿垂直于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插设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其中,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第二凸筋沿第一方向错开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防护盖的插装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凸筋和/或所述第二凹槽,所述对插件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中部对应设置有所述第二凹槽和/或所述第二凸筋;
所述防护盖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凸筋和/或所述第一凹槽,所述对插件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部分别对应设置有所述第一凹槽和/或所述第一凸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起部设置在所述防护盖朝向所述对插件的一侧表面,所述限位配合部设置在所述对插件朝向所述防护盖的一侧表面,所述弹性凸起部越过所述限位配合部时朝向背离所述对插件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起部包括弹性片及设置在所述弹性片上的第一凸起部,所述弹性片的一端与所述防护盖连接,所述限位配合部包括限位凹槽及设置在所述限位凹槽内的第二凸起部;
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二插接部沿垂直于所述灯体的长度方向插接配合时,所述第一凸起部越过所述第二凸起部并与所述第二凸起部限位配合,所述弹性片被限位在所述限位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沿所述防护盖的插装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弹性片沿所述防护盖的插装方向的前端与所述防护盖连接,所述弹性片沿所述防护盖的插装方向的后端相对所述防护盖翘起。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起部与所述限位配合部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凸起部间隔设置在所述防护盖朝向所述对插件的一侧表面,两个所述限位配合部设置在所述对插件朝向所述防护盖的一侧表面,两个所述限位配合部与两个所述弹性凸起部一一对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线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包括盖体与包边结构,所述包边结构由所述盖体的边缘折弯延伸形成,所述盖体覆盖所述灯体的端部,所述包边结构包裹于所述灯体的端部的外围。
CN202322953769.2U 2023-11-01 2023-11-01 线条灯 Active CN220958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53769.2U CN220958177U (zh) 2023-11-01 2023-11-01 线条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53769.2U CN220958177U (zh) 2023-11-01 2023-11-01 线条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58177U true CN220958177U (zh) 2024-05-14

Family

ID=90975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53769.2U Active CN220958177U (zh) 2023-11-01 2023-11-01 线条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581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13416U (zh) 一种内凹阳角收口件
CN220958177U (zh) 线条灯
CN206517695U (zh) 安装盒和电控盒
CN201044286Y (zh) 一种用于开关插座的插套
JP2001291971A (ja) 電子器具用差込み型カード
CN212299173U (zh) 一种壳体及电暖器
CN209963330U (zh) 一种usb插座
CN210663297U (zh) 一种面板包边结构及空调器
CN109695405B (zh) 一种分体式角码
CN209942616U (zh) 一种分体式角码
CN209526253U (zh) 结构稳定型USB Type-c连接器
CN215887647U (zh) 连接结构及晾衣机用端罩组件及晾衣机
CN216984178U (zh) 一种抽屉侧板的连接件
CN221660432U (zh) 一种装订紧固装置
CN215175897U (zh) 一种空调盖及空调
CN206098936U (zh) 接线端子和家用电器
CN2672731Y (zh) 可简易固定多个界面卡连接座的电脑机壳
CN104538775A (zh) 可连续拼接式电器接头安装盒
CN218877894U (zh) 一种用于可拆装收纳篮的结构
CN115110268B (zh)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及洗烘一体设备
CN215409584U (zh) 一种护边套及钣金组件
CN221548790U (zh) 一种取暖器出风口与壳体的安装结构及取暖器
CN220034968U (zh) 用于连接洗衣机和干衣机的连接支架
CN220227431U (zh) 封板连接件
CN201032934Y (zh) 一种可拆装文件柜挡脚板的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