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17878U - 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17878U CN220917878U CN202320922967.XU CN202320922967U CN220917878U CN 220917878 U CN220917878 U CN 220917878U CN 202320922967 U CN202320922967 U CN 202320922967U CN 220917878 U CN220917878 U CN 2209178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head
- tube
- sealing
- flus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7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732 thrombotic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1282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4
- 208000007536 Thromb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FAPWRFPIFSIZLT-UHFFFAOYSA-M Sodium 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Na+].[Cl-] FAPWRFPIFSIZLT-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802 inf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ZFGMDIBRIDKWMY-PASTXAENSA-N heparin Chemical compound CC(O)=N[C@@H]1[C@@H](O)[C@H](O)[C@@H](COS(O)(=O)=O)O[C@@H]1O[C@@H]1[C@@H](C(O)=O)O[C@@H](O[C@H]2[C@@H]([C@@H](OS(O)(=O)=O)[C@@H](O[C@@H]3[C@@H](OC(O)[C@H](OS(O)(=O)=O)[C@H]3O)C(O)=O)O[C@@H]2O)CS(O)(=O)=O)[C@H](O)[C@H]1O ZFGMDIBRIDKWMY-PASTXAEN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669 hepar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780 sodium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33372 Pain and discomfor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04 blood vess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45 coag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271 coa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865 dilu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79593 drug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7 uniform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62 ve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留置针具有三通件,该冲管装置包括密封冲洗头、吸液针管、抽吸器及注液器,密封冲洗头适于可拆卸连接至三通件的隔离头并形成密封,密封冲洗头具有注液通道和吸液通道;吸液针管连接在密封冲洗头上,吸液针管上端的管壁设有导液孔;抽吸器连接在密封冲洗头上,且通过吸液通道与吸液针管连通;注液器连接在密封冲洗头上且与注液通道的入口连接,用以向注液通道内注入液体;当密封冲洗头与隔离头连接时,密封冲洗头与隔离头之间形成封闭腔,注液通道的出口与封闭腔相通,导液孔位于封闭腔内。本实用新型的冲管装置,实现了留置针的疏通,避免重新穿刺的问题,适用于血栓性堵塞,可以作为留置针堵塞的应急处理措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脉留置针,尤其涉及一种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
背景技术
留置针是一种用于输液、输血或者其他药物治疗的医用器材,通常被留置在患者的静脉上。留置针的设计可以使其长时间留置在体表,从而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同时减少了反复穿刺导致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然而,临床上发现,留置针容易发生堵塞,堵塞的原因包括血管较细、操作不当、输液瓶悬挂过低或输液管发生扭曲等,其处理措施需根据原因做针对性处理。堵塞类型大致可分为血栓性堵塞和非血栓性堵塞,对于血栓性堵塞而言,是血液反流在输液管腔内形成凝血或血栓进而造成堵塞。
对于留置针堵塞的处置目前没有太多有效的手段,大部分情况下,只能拔除留置针,重新穿刺。而发明人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对于血栓性堵塞,尤其是并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一些手段来疏通留置针,例如抽吸留置针内的血栓,可以达到疏通作用,但是,目前没有合适的抽吸疏通装置来辅助实施该疏通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所述留置针具有三通件,该冲管装置包括:
密封冲洗头,所述密封冲洗头适于可拆卸连接至所述三通件的隔离头并形成密封,所述密封冲洗头具有注液通道和吸液通道;
吸液针管,所述吸液针管连接在所述密封冲洗头上,所述吸液针管上端的管壁设有导液孔;
抽吸器,所述抽吸器连接在所述密封冲洗头上,且通过所述吸液通道与所述吸液针管连通;
注液器,所述注液器连接在所述密封冲洗头上且与所述注液通道的入口连接,用以向所述注液通道内注入液体;
其中,当所述密封冲洗头与所述隔离头连接时,所述密封冲洗头与所述隔离头之间形成封闭腔,所述注液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封闭腔相通,所述导液孔位于所述封闭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密封冲洗头可以与留置针上三通件的隔离头连接,利用注液器可以经由注液通道向密封头内注入清洗液(例如肝素钠、氯化钠),清洗液从导液孔进入至吸液针管,再从吸液针管进入至三通件内,利用清洗液对内部血栓进行稀释,再利用抽吸器进行抽吸,稀释后的血栓等液体被吸液针管吸入后抽出,如此,实现了留置针的疏通,避免重新穿刺的问题,这种方式适用于血栓性堵塞,可以作为留置针堵塞的应急处理措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冲洗头包括:
堵头,所述堵头的一端具有锥形部,所述锥形部适于插入至所述隔离头内,所述注液通道的出口位于所述锥形部的锥面上;所述吸液针管同轴连接在所述锥形部的中心且向下延伸;
所述堵头的外周面形成卡环部,所述卡环部环绕所述堵头的周向一周,且适于与所述三通件相插接并卡持在所述三通件的隔离头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堵头上远离所述锥形部的一端具有集液腔;
所述注液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注液通道绕所述堵头的轴线的周向间隔布置,且每个所述注液通道的入口贯穿至所述集液腔;
所述密封冲洗头还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螺纹连接在所述堵头上且密封所述集液腔,所述密封盖上设有与所述集液腔相通的注液接口,所述注液接口适于与所述注液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吸液通道包括轴向通道和径向通道,所述轴向通道的一端沿所述堵头的轴向贯穿至所述锥形部的底部且与所述吸液针管连通,所述径向通道的一端向内延伸并与所述轴向通道的另一端相通,所述径向通道的另一端向外贯穿至所述堵头的周壁,所述堵头的周壁设有与所述径向通道的另一端相通的吸液接口,所述吸液接口适于与所述抽吸器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注液接口通过注液管与所述注液器连接,所述注液管上设有开关件,用以控制所述注液管的通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卡环部包括:
顶壁部,所述顶壁部形成于所述堵头的外周面且沿径向向外凸出;
周壁部,所述周壁部的上端与所述顶壁部相连,所述周壁部的下端向下延伸;
当所述密封冲洗头与所述隔离头连接时,所述隔离头套接在所述周壁部内,且所述隔离头的端面与所述顶壁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周壁部的下端具有向内侧凸出的内挡沿,所述内挡沿与所述顶壁部之间限定出环形卡槽,所述隔离头卡止在所述环形卡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顶壁部的内表面设有适于与所述密封头的端面相抵的环形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液孔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液孔绕所述吸液针管的周向间隔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中密封冲洗头与留置针组装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中密封冲洗头与留置针组装在一起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中密封冲洗头与留置针拆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中密封冲洗头、吸液针管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密封冲洗头;
101、堵头;
1011、吸液接口;
102、锥形部;
103、卡环部;
1031、顶壁部;
1032、周壁部;
1033、内挡沿;
104、密封盖;
1041、注液接口;
H105、环形密封圈;
H10、注液通道;
H11、吸液通道;
H111、轴向通道;
H112、径向通道;
H12、集液腔;
H13、环形卡槽;
P10、封闭腔;
20、吸液针管;
H20、导液孔;
30、注液器;
40、抽吸器;
50、留置针。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所述留置针50具有三通件,该冲管装置包括密封冲洗头10、吸液针管20、抽吸器40及注液器30。
具体的,密封冲洗头10适于可拆卸连接至所述三通件的隔离头并形成密封,所述密封冲洗头10具有注液通道H10和吸液通道H11。吸液针管20连接在所述密封冲洗头10上,所述吸液针管20上端的管壁设有导液孔H20。
抽吸器40连接在所述密封冲洗头10上,且通过所述吸液通道H11与所述吸液针管20连通。注液器30连接在所述密封冲洗头10上且与所述注液通道H10的入口连接,用以向所述注液通道H10内注入液体。
当所述密封冲洗头10与所述隔离头连接时,所述密封冲洗头10与所述隔离头之间形成封闭腔P10,所述注液通道H10的出口与所述封闭腔P10相通,所述导液孔H20位于所述封闭腔P10内。
也就是说,密封冲洗头10是可以与留置针50上的隔离头连接并形成密封的封闭腔P10,该密封冲洗头10在使用时与隔离头连接,在使用后从隔离头上拔出即可。密封冲洗头10具有注液通道H10和吸液通道H11,注液通道H10的出口与封闭腔P10相通,而吸液通道H11连接着吸液针管20和抽吸器40。
吸液针管20的上端连接在密封冲洗头10的下端,较佳地,该吸液针管20与密封冲洗头10同轴布置。且其上端的管壁设有导液孔H20。导液孔H20位于封闭腔P10内,可以保证注入至封闭腔P10内的清洗液通过该导液孔H20进入至吸液针管20。吸液针管20的下端延伸至留置针50的三通件内。注液器30连接在密封冲洗头10上,且通过注液通道H10的入口向封闭腔P10内注入清洗液。注液器30可以方便地向留置针50内部注入清洗液,并且可以控制注入的量。
当注液器30向注液通道H10注入清洗液时,清洗液从注液通道H10的出口进入到封闭腔P10中,然后通过导液孔H20进入吸液针管20,最终可以将清洗液引入至留置针50的三通件内部,一般为三通件的交汇处,此处通常为血栓形成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清洗液可以对内部血栓进行稀释,使得血栓等液体更容易被吸出。
抽吸器40连接在密封冲洗头10上,且通过吸液通道H11与吸液针管20连通。抽吸器40的作用是抽出留置针50内部的血栓等液体。当清洗液稀释了留置针50内部的血栓后,抽吸器40可以通过吸液针管20将稀释后的血栓等液体抽出来。
需要说明的是,吸液针管20是用来吸取留置针50内部稀释后的血栓等液体的重要部件。吸液针管20的长度的设计可以确保留置针50内部液体被充分吸取,并避免了留置针50内部残留液体的情况。
下面描述利用该冲洗装置对留置针50进行疏通的工作过程:
确认工作:先确认留置针50堵塞的类型,是否属于血栓性阻塞以及阻塞程度。在确认为血栓性阻塞且并不非常严重时,可以决定采取该疏通手段。
准备工作:将密封冲洗头10连接至留置针50上的隔离头并形成密封封闭腔P10。确保吸液针管20穿入至三通件内。抽吸器40连接在密封冲洗头10上且通过吸液通道H11与吸液针管20连通。注液器30连接在密封冲洗头10上且与注液通道H10的入口连接。
注入清洗液:将清洗液通过注液器30注入注液通道H10,清洗液从注液通道H10的出口进入到封闭腔P10中,然后通过导液孔H20进入吸液针管20,最终可以将清洗液引入至留置针50的三通件内部。清洗液可以对内部血栓进行稀释,使得血栓等液体更容易被吸出。
抽吸液体:操作抽吸器40,通过吸液针管20将稀释后的血栓等液体抽出来。抽吸器40的作用是抽出留置针50内部的血栓等液体。
重复操作: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留置针50内部的血栓等液体被完全清除。
需要说明的是,在注入清洗液之前,可以对抽吸器40进行小幅度抽拉,使得三通件及封闭腔P10内形成负压,再向封闭腔P10内注入清洗液时,有利于清洗液快速进入至吸液针管20及三通件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密封冲洗头10可以与留置针50上三通件的隔离头连接,利用注液器30可以经由注液通道H10向密封头内注入清洗液(例如肝素钠、氯化钠),清洗液从导液孔H20进入至吸液针管20,再从吸液针管20进入至三通件内,利用清洗液对内部血栓进行稀释,再利用抽吸器40进行抽吸,稀释后的血栓等液体被吸液针管20吸入后抽出,如此,实现了留置针50的疏通,避免重新穿刺的问题,这种方式适用于血栓性堵塞,可以作为留置针50堵塞的应急处理措施。
参照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冲洗头10包括堵头101,堵头101的一端具有锥形部102,所述锥形部102适于插入至所述隔离头内,所述注液通道H10的出口位于所述锥形部102的锥面上;所述吸液针管20同轴连接在所述锥形部102的中心且向下延伸。
堵头101的外周面形成卡环部103,所述卡环部103环绕所述堵头101的周向一周,且适于与所述三通件相插接并卡持在所述三通件的隔离头外。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冲洗头10主要包括堵头101,该堵头101可以是一个圆柱形的部件,其一端具有锥形部102,该锥形部102适于插入至留置针50上的隔离头内,并形成密封封闭腔P10,封闭腔P10可以确保清洗液不会溢出,且保证了清洗液能够顺利进入至导液孔H20。
锥形部102的锥面上设有注液通道H10的出口,通过该出口可以将清洗液引入到封闭腔P10内部。注液通道H10的数量和角度的设计确保注液的均匀分布和最大程度的注满液体,较佳地,注液通道H10有多个,多个注液通道H10绕堵头101的轴向的周向间隔布置。在锥形部102的中心,同轴连接着吸液针管20,封闭腔P10内的清洗液可以从导液孔H20进入至该吸液针管20内。
在堵头101的外周面形成了一个卡环部103,该卡环部103环绕堵头101的周向一周,适于与三通件相插接并卡持在三通件的隔离头外。这种设计可以使密封冲洗头10与隔离头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和泄漏的情况。同时,卡环部103的设计也使得密封冲洗头10可以方便地安装和拆卸,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该实施例的密封冲洗头10具有结构简单、连接操作方便、密封性好等优点,适用于留置针50的清洗和抽吸操作。
参照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堵头101上远离所述锥形部102的一端具有集液腔H12。注液通道H10为多个,多个所述注液通道H10绕所述堵头101的轴线的周向间隔布置,且每个所述注液通道H10的入口贯穿至所述集液腔H12。
密封冲洗头10还包括密封盖104,所述密封盖104螺纹连接在所述堵头101上且密封所述集液腔H12,所述密封盖104上设有与所述集液腔H12相通的注液接口1041,所述注液接口1041适于与所述注液器30连接。
也就是说,堵头101上远离锥形部102的一端具有集液腔H12,而注液通道H10为多个,多个注液通道H10绕堵头101的轴线的周向间隔布置,并且,集液腔H12通过多个注液通道H10与封闭腔P10连通。密封冲洗头10还包括了密封盖104,该密封盖104螺纹连接在堵头101上并密封集液腔H12,密封盖104上设有与集液腔H12相通的注液接口1041。
在注液过程中,注液器30将清洗液注入至集液腔H12,再从集液腔H12分散流入至各个注液通道H10,从各个注液通道H10的出口流入封闭腔P10,实现向封闭腔P10内注入清洗液。在清洗液注入封闭腔P10之后,清洗液会从吸液针管20上端的导液孔H20进入吸液针管20,达到稀释留置针50内部血栓等液体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可以将注液器30通过多个注液通道H10连通至封闭腔P10,实现均匀稳定地向封闭腔P10内注入液体,这种多通道设计,从周向的不同方向注入液体,也有利于封闭腔P10的内清洗液快速进入至导液孔H20内。
参照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吸液通道H11包括轴向通道H111和径向通道H112,所述轴向通道H111的一端沿所述堵头101的轴向贯穿至所述锥形部102的底部且与所述吸液针管20连通,所述径向通道H112的一端向内延伸并与所述轴向通道H111的另一端相通,所述径向通道H112的另一端向外贯穿至所述堵头101的周壁,所述堵头101的周壁设有与所述径向通道H112的另一端相通的吸液接口1011,所述吸液接口1011适于与所述抽吸器40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吸液通道H11由轴向通道H111和径向通道H112组成,采用这种布置方式,可以确保吸液通道H11与多个注液通道H10相互独立,并且易于加工形成。此外,在抽吸器40操作时,血栓等液体从三通件内吸入至吸液针管20再进入至轴向通道H111,最后从从轴向通道H111进入至径向通道H112被被抽出,也能够保证血栓等液体的顺利抽出。
示例性地,注液接口1041通过注液管与所述注液器30连接,所述注液管上设有开关件,用以控制所述注液管的通断。在注液完成后的抽液过程中,可以向通过开关件关闭注液管与注液器30之间的通路,进而使得三通件内形成的负压较强,抽吸效果更好。
参照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卡环部103包括顶壁部1031和周壁部1032,顶壁部1031形成于所述堵头101的外周面且沿径向向外凸出。周壁部1032的上端与所述顶壁部1031相连,所述周壁部1032的下端向下延伸。
当所述密封冲洗头10与所述隔离头连接时,所述隔离头套接在所述周壁部1032内,且所述隔离头的端面与所述顶壁相抵。
本实施例中,卡环部103是用于固定至隔离头并实现密封的部件,其包括顶壁部1031和周壁部1032,当密封冲洗头10与隔离头连接时,隔离头会套接在卡环部103的周壁部1032内,并且隔离头的端面与卡环部103的顶壁相抵。这种连接方式,一方面,由于隔离头被卡环部103固定,周壁部1032的下端向下延伸,可以保证对隔离头的卡接稳定,可以避免隔离头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摆动或松动而导致的不稳定。另一方面,卡环部103的顶壁部1031沿径向向外凸出,可以与留置针50内部的隔离头紧密贴合,确保密封性,可以保证隔离头与留置针50的连接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从而避免液体泄漏,保证了清洗液能够经由封闭腔P10顺利进入至导液孔H20,以及保证在抽吸时能够可靠地负压吸附作用,提高了疏通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周壁部1032的下端具有向内侧凸出的内挡沿1033,所述内挡沿1033与所述顶壁部1031之间限定出环形卡槽H13,所述隔离头卡止在所述环形卡槽H13中。
本示例中,内挡沿1033是卡环部103下部分的一个凸起部分,向内侧凸出。内挡沿1033的凸出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隔离头的形状进行调整,以确保内挡沿1033与隔离头紧密贴合,从而实现良好的固定效果。
由于顶壁部1031和内挡沿1033之间形成一个环形卡槽H13,当卡环部103与留置针50的隔离头组装在一起时,隔离头就会被卡在环形卡槽H13中,同时内挡沿1033也会紧密贴合在隔离头的外侧。由于隔离头的上端通常有一圈向外凸出的唇沿,所以,在二者对接组装时,该唇沿容易卡入至环形卡槽H13中,如此,可以保证隔离头与卡环部103对接可靠稳固,不容易在轴向上松脱,同时,也保证了隔离头与卡环部103的连接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较佳地,顶壁部1031的内表面设有适于与所述密封头的端面相抵的环形密封圈H105。环形密封圈H105是位于卡环部103顶壁部1031内表面的一圈凸出部分,其材质通常为橡胶或硅胶等弹性材料。当卡环部103与留置针50的其他部分组装在一起时,隔离头的端面会与卡环部103顶壁部1031的环形密封圈H105紧密贴合,从而实现隔离头和卡环部103之间的良好密封,进一步提高了隔离头与卡环部103的连接处的密封性。
有利地,导液孔H20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液孔H20绕所述吸液针管20的周向间隔布置。为了实现液体的顺畅流入,吸液针管20的上端周壁设有多个导液孔H20,这些导液孔H20绕吸液针管20的周向间隔布置。如此,清洗液可以通过多个导液孔H20同时进入至吸液针管20,并从吸液针管20流入至三通件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所述留置针具有三通件,其特征在于,该冲管装置包括:
密封冲洗头,所述密封冲洗头适于可拆卸连接至所述三通件的隔离头并形成密封,所述密封冲洗头具有注液通道和吸液通道;
吸液针管,所述吸液针管连接在所述密封冲洗头上,所述吸液针管上端的管壁设有导液孔;
抽吸器,所述抽吸器连接在所述密封冲洗头上,且通过所述吸液通道与所述吸液针管连通;
注液器,所述注液器连接在所述密封冲洗头上且与所述注液通道的入口连接,用以向所述注液通道内注入液体;
其中,当所述密封冲洗头与所述隔离头连接时,所述密封冲洗头与所述隔离头之间形成封闭腔,所述注液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封闭腔相通,所述导液孔位于所述封闭腔内;
所述密封冲洗头包括堵头,所述堵头的一端具有锥形部,所述锥形部适于插入至所述隔离头内,所述注液通道的出口位于所述锥形部的锥面上;所述吸液针管同轴连接在所述锥形部的中心且向下延伸;所述堵头的外周面形成卡环部,所述卡环部环绕所述堵头的周向一周,且适于与所述三通件相插接并卡持在所述三通件的隔离头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上远离所述锥形部的一端具有集液腔;
所述注液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注液通道绕所述堵头的轴线的周向间隔布置,且每个所述注液通道的入口贯穿至所述集液腔;
所述密封冲洗头还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螺纹连接在所述堵头上且密封所述集液腔,所述密封盖上设有与所述集液腔相通的注液接口,所述注液接口适于与所述注液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通道包括轴向通道和径向通道,所述轴向通道的一端沿所述堵头的轴向贯穿至所述锥形部的底部且与所述吸液针管连通,所述径向通道的一端向内延伸并与所述轴向通道的另一端相通,所述径向通道的另一端向外贯穿至所述堵头的周壁,所述堵头的周壁设有与所述径向通道的另一端相通的吸液接口,所述吸液接口适于与所述抽吸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接口通过注液管与所述注液器连接,所述注液管上设有开关件,用以控制所述注液管的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部包括:
顶壁部,所述顶壁部形成于所述堵头的外周面且沿径向向外凸出;
周壁部,所述周壁部的上端与所述顶壁部相连,所述周壁部的下端向下延伸;
当所述密封冲洗头与所述隔离头连接时,所述隔离头套接在所述周壁部内,且所述隔离头的端面与所述顶壁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部的下端具有向内侧凸出的内挡沿,所述内挡沿与所述顶壁部之间限定出环形卡槽,所述隔离头卡止在所述环形卡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部的内表面设有适于与所述隔离头的端面相抵的环形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孔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液孔绕所述吸液针管的周向间隔布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22967.XU CN220917878U (zh) | 2023-04-20 | 2023-04-20 | 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22967.XU CN220917878U (zh) | 2023-04-20 | 2023-04-20 | 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17878U true CN220917878U (zh) | 2024-05-10 |
Family
ID=90960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922967.XU Active CN220917878U (zh) | 2023-04-20 | 2023-04-20 | 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17878U (zh) |
-
2023
- 2023-04-20 CN CN202320922967.XU patent/CN22091787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H07303697A (ja) | ポートカニューレ装置 | |
CN201263811Y (zh) | 一种用于无针输液的正压接头 | |
CN220917878U (zh) | 留置针堵管冲管装置 | |
CN209270481U (zh) | 输液器 | |
CN212789302U (zh) | 一种带封管装置的输液器 | |
CN211535897U (zh) | 一种中心静脉导管 | |
CN109010991B (zh) | 输液器与取样方法和冲管方法 | |
CN208943103U (zh) | 三通药液过滤器 | |
JP4075972B2 (ja) | 接続具 | |
CN214911877U (zh) | 一种肿胀液注射器 | |
CN204307149U (zh) | 密闭式正压留置针 | |
CN210697770U (zh) | 一种经皮肾穿刺引流管组件 | |
CN215084220U (zh) | L型连接管 | |
CN217697439U (zh) | 一种三通接头一体化无针采血器 | |
CN207429448U (zh) | 外周造血干细胞输注器 | |
CN215135649U (zh) | 一种用于连接导尿管引流通道的三通接头 | |
CN219804054U (zh) | 一种膀胱冲洗连接器 | |
CN219721464U (zh) | 腹腔引流装置 | |
CN216676393U (zh) | 一种双滴斗吸药装置 | |
CN217793945U (zh) | 一次性持续膀胱冲洗器 | |
CN221655295U (zh) | 一种皮下积液穿刺引流负压装置 | |
CN220193708U (zh) | 一种双腔导管用冲封管注射器 | |
CN221084341U (zh) | 一次性多通路输液连接器 | |
CN220142314U (zh) | 一种便于冲管的双头输液器 | |
CN217219856U (zh) | 一种尿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