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11199U - 近光灯模组、近光灯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近光灯模组、近光灯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11199U CN220911199U CN202322673976.2U CN202322673976U CN220911199U CN 220911199 U CN220911199 U CN 220911199U CN 202322673976 U CN202322673976 U CN 202322673976U CN 220911199 U CN220911199 U CN 2209111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source
- dipped headlight
- light
- lens
- headlight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近光灯模组、近光灯和车辆,所述近光灯模组包括:多个照明单元,每个所述照明单元包括光源件和透镜,所述光源件位于所述透镜的焦平面,所述光源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透镜的光轴上方且一部分位于所述光轴下方以通过所述透镜投影出明暗截止线,至少一部分所述光源件的形状相同且尺寸不同。由此,通过设置照明单元可以投影出具有明暗截止线的光斑,且使得多个照明单元的光斑可以共同组成近场光斑,可以简化近光灯模组的结构,缩小近光灯模组整体的尺寸,有利于布局,提高了近光灯模组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近光灯模组、近光灯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传统的近光灯模组通常包括LED光源件、反光碗、截止线结构和一个投影功能非球面透镜,反光碗和投影透镜的尺寸较大,导致近光灯模组的尺寸较大;而微阵列透镜方案包含LED阵列、准直透镜阵列、前组微阵列透镜方案、图案掩板和后组微阵列透镜,零件数量较多,导致近光灯模组的尺寸较大。上述两种布置方式均不利于布局,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近光灯模组,结构简单,整体尺寸小,利于布局,实用性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近光灯模组,包括:多个照明单元,每个所述照明单元包括光源件和透镜,所述光源件位于所述透镜的焦平面,所述光源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透镜的光轴上方且一部分位于所述光轴下方以通过所述透镜投影出明暗截止线,至少一部分所述光源件的形状相同且尺寸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近光灯模组,通过设置照明单元可以投影出具有明暗截止线的光斑,且使得多个照明单元的光斑可以共同组成近场光斑,可以简化近光灯模组的结构,缩小近光灯模组整体的尺寸,有利于布局,提高了近光灯模组的实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近光灯模组,多个所述光源件的形状相同且尺寸均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近光灯模组,至少一部分所述光源件包括多个发光芯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近光灯模组,同一个所述光源件的所述多个发光芯片并联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近光灯模组,多个所述照明单元并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近光灯模组,所述照明单元还包括:遮光件,所述遮光件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一侧设有透光口,所述光源件和所述透镜间隔设置于所述空腔,所述透镜位于所述光源件朝向所述透光口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近光灯模组,所述透镜的一部分从所述透光口的一侧伸出所述空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近光灯模组,所述遮光件的背离所述透光口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光源件的安装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近光灯模组,所述空腔的内壁设有消光涂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近光灯模组,所述照明单元的厚度不大于8mm;或所述照明单元的厚度不大于7mm;或所述照明单元的厚度不大于6.5mm,或不大于6mm;或所述照明单元的厚度不大于5.5mm,或不大于5mm。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近光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近光灯,包括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近光灯模组。
本实用新型又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近光灯。
所述近光灯、所述车辆和上述的近光灯模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近光灯模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照明单元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源件相对于光轴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源件的工作原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维调整平台的工作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光芯片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近光灯模组100,近光灯200,车辆300,多维调整平台400,
照明单元1,遮光件11,空腔111,透光口112,
透镜12,光轴121,焦面122,光源件13,第一部分131,第二部分132,发光芯片1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近光灯模组100。
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近光灯模组100,包括:多个照明单元1,每个照明单元1包括光源件13和透镜12,光源件13位于透镜12的焦平面122,光源件13的一部分位于透镜12的光轴121上方且一部分位于光轴121下方以通过透镜12投影出明暗截止线,至少一部分光源件13的形状相同且尺寸不同。
由此,可以简化近光灯模组100的结构,缩小近光灯模组100整体的尺寸,有利于布局,提高了近光灯模组100的实用性。
例如,参照图1-图4所示,近光灯模组100包括多个照明单元1,多个照明单元1可以连接为一体,也可以独立设置。每个照明单元1包括光源件13和透镜12,透镜12与光源件13相对设置,光源件13位于透镜12的焦平面122处,使得光源件13可以通过透镜12投投影出与光轴121具有特定夹角(可以为0°)的光线,进而形成光斑。
其中,如图3-图4所示,光源件13的形状构造为与近场光斑的形状相同,光源件13包括第一部分131和第二部分132,第一部分131位于光轴121的上方,第二部分132连接在第一部分131的下侧且朝下延伸至光轴121的下方,使得光源件13可以通过透镜12投影出具有明暗截止线的光斑。多个光源件13分别投影出多个光斑,且多个光斑的明暗截止线重合或部分重合,以使多个光源件13投射出的光斑可以共同组成具有明暗截止线的近场光斑。
另外,可以设置至少一部分光源件13的形状相同且尺寸不同,使得多个光源件13可以投射出不同尺寸的光斑,多个不同尺寸的光斑堆叠以形成近场光斑。由于堆叠的光斑数量不同,使得近场光斑可以在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照度,即光斑重叠数量少的部位照度较低,以将近场光斑构造为在远离hv点(与光轴121重合)的方向上照度逐级减小。由此,利于满足设计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此处的形状相同且尺寸不同并非表示光源件13整体的等比例放大或缩小,而是表示光源件13的第一部分131的整体尺寸和第二部分132沿水平方向的长度的等比例放大或缩小,光源件13的第二部分132沿竖向的尺寸不变,以保证不同光斑的明暗截止线可以重合。
具体地,如图3所示,光源件13的第一部分131与光轴121沿竖向的最小距离为S1,光源件13的第二部分132沿竖向的尺寸为S2,第二部分132与光轴121沿水平方向的最小距离为S3,满足:S1=f*tan0.57°,S2=f*tan1.14°,S3=f*tan0.57°;其中,f为透镜12的焦距。上述仅为示例性说明,其他能够投影出符合规定的明暗截止线的布置方式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多个光源件13中尺寸最大的一个的长度L为2*f*tan35°,高度H为f*tan12°,以保证近光灯模组100所投射的近场光斑符合标准。其中,如图4所示,光源件13经过透镜12投射后与光斑之间有如下关系:W=f*tanα;其中W为光源件13的上端沿竖向偏离透镜12的光轴121的距离,f为透镜12焦距,α为光源件13投影的光斑的偏转角度。而在近场光斑投影在规定距离(通常为25米)处时,光斑偏移光轴121的位置W’有如下关系:W’=25*tan(α)=25*W/f。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如图5所示,可以将光源件13安装在多维调整平台400的夹具上,然后将透镜12固定在固定基座的夹具上,并在多维调整平台400相对的墙面上设有对应的近场光斑的分区图形。此时,可以点亮光源件13,然后沿Z轴驱动光源件13相对于透镜12移动,并观察透镜12投射到远处墙面的光斑,以在光源件13最亮时确定透镜12的焦平面122,再驱动光源件13沿X轴和Y轴方向运动,使光斑挪到墙面上的对应位置,以确定光源件13的安装位置。其中,Z轴与透镜12的光轴121平行,X轴、Y轴与透镜12的光轴121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近光灯模组100,通过设置照明单元1可以投影出具有明暗截止线的光斑,且使得多个照明单元1的光斑可以共同组成近场光斑,可以简化近光灯模组100的结构,缩小近光灯模组100整体的尺寸,有利于布局,提高了近光灯模组100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光源件13的形状相同且尺寸均不同。例如,如图3所示,可以设置多个光源件13的形状相同且尺寸逐渐缩小,使得多个光源件13可以照射出不同尺寸的光斑,多个光斑的明暗截止线重合以共同组成近场光斑,且近场光斑可以在远离hv点的方向上具有多级照度。由此,可以提高近光灯模组100的照明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部分光源件13包括多个发光芯片133。也就是说,如图6所示,可以设置光源件13包括多个发光芯片133,多个发光芯片133拼接相连以构造出光源件13。需要说明的是,可以设置多个发光芯片133具有相同尺寸,也可以设置多个发光芯片133中的若干个具有不同尺寸,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降低光源件13的加工难度,且利于减少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降低了加工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同一个光源件13的多个发光芯片133并联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当单个发光芯片133损坏时,其余发光芯片133不受影响,以使得照明单元1可以在局部受损时保持工作,利于提高近光灯模组100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照明单元1并联设置。通过上述设置,当单个照明单元1损坏时,如损坏或闪烁,近场光斑的照度降低,但近光灯模组100仍可投射近场光斑,避免了近光灯模组100突然损坏而导致视野缺失。由此,有利于提高近光灯模组100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照明单元1还包括遮光件11,遮光件11设有空腔111,空腔111的一侧设有透光口112,光源件13和透镜12间隔设置于空腔111,透镜12位于光源件13朝向透光口112的一侧。
例如,参照图2所示,照明单元1还包括遮光件11,遮光件11内设有空腔111,空腔111的一侧敞开以形成有透光口112,光源件13安装在空腔111背离透光口112的一侧且与透光口112相对设置。空腔111内还安装有透镜12,透镜12间隔设于光源件13朝向透光口112的一侧,光源件13用于朝向透光口112照射光线,使得光源件13可以通过透镜12投影出光斑。
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可以从透光口112将光源件13安装至空腔111内,再通过胶粘的方式(或其他方式)将光源件13固定在空腔111背离透光口112的侧壁上,然后将透镜12固定在空腔111内以与光源件13相对,即可完成照明单元1的组装。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光源件13和透镜12安装在遮光件11内,使得遮光件11可以对光源件13和透镜12进行遮挡,可以避免其余光源对透镜12的影响,尤其是相邻光源件13的影响,利于提高近场光斑的投射质量,提高了近光灯模组100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透镜12可以为塑料透镜、玻璃透镜、渐变折射率材料透镜、菲涅尔透镜或超透镜中的任意一种。由此,利于满足不同工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透镜12的一部分从透光口112的一侧伸出空腔111。例如,参照图2所示,可以将透镜12背离光源件13的一侧构造为球面或曲面,以使透镜12可以朝远离光源件13的方向凸出设置,且透镜1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透光口112伸出空腔111。由此,可以避免遮光件11对光源件13产生遮挡,保证了透镜12的透光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遮光件11的背离透光口112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光源件13的安装口。例如,可以在遮光件11的背离透光口112的一侧设有安装口(图中未释出),光源件13可以通过安装口装入或拆离空腔111。也就是说,当光源件13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安装口对光源件13进行便捷维修,而无须对透镜12进行拆卸。由此,可以降低近照明单元1的维修难度,提高了近光灯模组100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可以设置安装口通过遮光封堵件封堵。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当光源件13损坏时,可以将遮光封堵件拆离遮光件11,使得安装口敞开,以使用户可以通过安装口更换光源件13,而在更换完成后,可以通过遮光封堵件封堵安装口,以将光源件13密封在空腔111内。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减小光源所受的干扰,提高了光源件13的稳定性,利于提高近光灯模组100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空腔111的内壁上设有消光涂层,消光涂层用于吸收光源件13照射出的杂散光。当然,也可以在空腔111的内壁上设有其他的微消光结构,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高照明单元1投影出的光斑质量,提高了近光灯模组100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照明单元1的厚度不大于8mm;也可以设置照明单元1的厚度不大于7mm;还可以设置照明单元1的厚度不大于6.5mm,或不大于6mm;还可以设置照明单元1的厚度不大于5.5mm,或不大于5mm。
通过上述设置,利于减小近光灯模组100的整体尺寸,使得近光灯模组100易于布置,提高了近光灯模组100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近光灯200。
如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近光灯200,包括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近光灯模组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近光灯200,通过设置照明单元1可以投影出具有明暗截止线的光斑,且使得多个照明单元1的光斑可以共同组成近场光斑,可以简化近光灯模组100的结构,缩小近光灯模组100整体的尺寸,有利于布局,提高了近光灯模组100的实用性,提高了近光灯200的设计合理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300。
如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300,包括: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近光灯200。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车辆300可以是新能源车,也可以是燃油车,还可以是混动车,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300,通过设置照明单元1可以投影出具有明暗截止线的光斑,且使得多个照明单元1的光斑可以共同组成近场光斑,可以简化近光灯模组100的结构,缩小近光灯模组100整体的尺寸,有利于布局,提高了近光灯模组100的实用性,提高了近光灯200的设计合理性,提升了车辆300的整体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近光灯模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照明单元(1),每个所述照明单元(1)包括光源件(13)和透镜(12),所述光源件(13)位于所述透镜(12)的焦平面(122),所述光源件(13)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透镜(12)的光轴(121)上方且一部分位于所述光轴(121)下方以通过所述透镜(12)投影出明暗截止线,至少一部分所述光源件(13)的形状相同且尺寸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光灯模组(10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光源件(13)的形状相同且尺寸均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光灯模组(10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分所述光源件(13)包括多个发光芯片(1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光灯模组(100),其特征在于,同一个所述光源件(13)的所述多个发光芯片(133)并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光灯模组(10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照明单元(1)并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近光灯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单元(1)还包括:遮光件(11),所述遮光件(11)设有空腔(111),所述空腔(111)的一侧设有透光口(112),所述光源件(13)和所述透镜(12)间隔设置于所述空腔(111),所述透镜(12)位于所述光源件(13)朝向所述透光口(112)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光灯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12)的一部分从所述透光口(112)的一侧伸出所述空腔(11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光灯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件(11)的背离所述透光口(112)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光源件(13)的安装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光灯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11)的内壁设有消光涂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光灯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单元(1)的厚度不大于8mm;或
所述照明单元(1)的厚度不大于7mm;或
所述照明单元(1)的厚度不大于6.5mm,或不大于6mm;或
所述照明单元(1)的厚度不大于5.5mm,或不大于5mm。
11.一种近光灯(200),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近光灯模组(100)。
12.一种车辆(300),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近光灯(20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73976.2U CN220911199U (zh) | 2023-09-28 | 2023-09-28 | 近光灯模组、近光灯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73976.2U CN220911199U (zh) | 2023-09-28 | 2023-09-28 | 近光灯模组、近光灯和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11199U true CN220911199U (zh) | 2024-05-07 |
Family
ID=90919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673976.2U Active CN220911199U (zh) | 2023-09-28 | 2023-09-28 | 近光灯模组、近光灯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11199U (zh) |
-
2023
- 2023-09-28 CN CN202322673976.2U patent/CN22091119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013092B2 (en) | Automotive lamp optical element and automotive headlamp | |
US7654713B2 (en) | Vehicular lamp | |
US20230040779A1 (en) | Headlight module, headlight, and vehicle | |
KR102745925B1 (ko) | 차량용 램프 광학 소자 어셈블리, 차량 조명 장치, 차량용 램프 및 차량 | |
US11745639B2 (en) | Headlamp optical element, headlamp module, vehicle lamp and vehicle | |
WO2022100058A1 (zh) | 远近光一体车灯光学元件、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 |
CN101586761B (zh) | 一种反射式led灯及使用该led灯的汽车前照灯 | |
CN201892149U (zh) | 一种透镜及具有该透镜的发光组件 | |
CN220911199U (zh) | 近光灯模组、近光灯和车辆 | |
US11454366B2 (en) | Automobile lamp lighting system, automobile lamp assembly and automobile | |
CN218845911U (zh) | 多模组透镜迎宾灯 | |
US11927318B2 (en) | Headlamp optical element with III-region light shape forming structure | |
CN214369901U (zh) | 照明灯具 | |
CN119713171A (zh) | 近光灯模组、近光灯和车辆 | |
CN214275579U (zh) | 主副组合透镜 | |
CN220135275U (zh) | 一种近光灯 | |
CN222230303U (zh) | 一种车灯 | |
CN220688846U (zh) | 近光灯模组及车辆 | |
CN212005543U (zh) | 一体远近光灯模块组合式透镜结构 | |
CN220417100U (zh) | 扁平化近光模组 | |
CN220911202U (zh) | 集成式发光模组、车灯及车辆 | |
CN221171902U (zh) | 集成式多功能像素车灯结构 | |
CN219318280U (zh) | 超薄高聚光led信号灯 | |
CN222597450U (zh) | 成像式自适应远光灯模组及使用其的车辆 | |
CN216693396U (zh) | 双光透镜车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