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0887587U - 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及热态dri炼钢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及热态dri炼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7587U
CN220887587U CN202322503397.3U CN202322503397U CN220887587U CN 220887587 U CN220887587 U CN 220887587U CN 202322503397 U CN202322503397 U CN 202322503397U CN 220887587 U CN220887587 U CN 220887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t
heat
groove
conveying
electric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033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宏涛
王少臣
李佳辉
王永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 Ltd filed Critical Capit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033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7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7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75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Vertical, Hearth, Or Arc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及热态DRI炼钢系统,该热态DRI供料系统包括:输送槽、密闭罩、耐热槽、耐火填充层、进料管道、出料管道和水平振动装置,水平振动装置与输送槽直接或间接连接以驱动输送槽进行水平振动;密闭罩设置于输送槽的上方且密封配合,耐热槽设置于输送槽内,耐热槽的顶面与密闭罩之间设置有耐火填充层,耐热槽的底壁与输送槽之间设置有耐火填充层,耐热槽的侧壁与输送槽之间设置有耐火填充层,输送槽、密闭罩与耐热槽固定连接;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分别与耐热槽的容纳空间连通,解决了直接还原铁在竖炉工序和电炉工序之间进行热态输送的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及热态DRI炼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钢装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及热态DRI炼钢系统。
背景技术
氢冶金+电弧炉的低碳炼钢工艺路线,为钢铁产业绿色低碳冶金工艺路线的代表,目前,氢冶金主要通过氢气和CO的混合气体将铁矿石在气基竖炉内进行还原后得到直接还原铁(Direct Reduced Iron,简称DRI),以作为下一道工序电弧炉炼钢的原料。
DRI进入下一道工序电弧炉炼钢的方式有冷态和热态两种。
采用冷态直接还原铁作为电炉的原料时,可以采用常规的皮带机和氮气密封仓即可实现DRI的连续入炉,设备简单可靠、生产稳定顺行。但用冷态直接还原铁作为原料炼钢,电炉能耗过高,增加电炉炼钢生产成本。
采用热态DRI作为电炉炼钢原料,由于600℃的直接还原铁本身给电炉带入了一定的物理热,则可以大大降低电炉炼钢的电耗及冶炼时间。同时,采用热态直接还原铁直接热装电炉后,也可减少直接还原工序后部用来冷却热直接还原铁的能源及物料。DRI装入电炉的温度每增高100℃可节约电能25度/t钢左右,按600℃入炉温度,相比冷料入炉可节约电能150度/t钢,按0.6元/度核算,吨钢成本可节约90元。按年产100万t计算,每年节约成本9000万,设备投资按8000万核算,企业一年内可以回本。
因此,实现直接还原铁在氢冶金工序和电炉工序之间的热态储存和转运,对于氢冶金+电弧炉的低碳炼钢工艺路线的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但热态(大约600℃)直接还原铁在送入炼钢车间过程中需要采用耐高温的设备进行转运,同时必须杜绝与空气接触,否则容易出现二次氧化问题。当前,DRI热装入电炉技术主要存在重力直送、链斗转运和气力输送等三种技术。
一些炼钢厂采用气力输送的方法实现了直接还原铁的热送及热装电炉,但其投资和运行成本均很大。气力输送的优点包括:(1)输送管道占地面积和空间小,走向灵活,降低厂房建设成本,易于管理;(2)由于管道内密闭,因此物料漏损、粉尘飞扬量少,工人工作环境较好,输送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3)设备操作控制容易实现自动化;(4)可进行远距离,连续的大批量物料输送;另外,在输送过程中可进行部分工艺(干燥、冷却、混合、分选等)的操作,降低工作周期。气力输送的缺点包括:(1)动力消耗较大;(2)设备磨损严重;(3)输送的物料受到此工艺的限制,不能输送潮湿易黏结易碎的物料;(4)由于气力输送要经历三种床态,运输时是连续流态化床,所以对物料的流速不易控制。
由美国Midrex技术公司(连续重力流直接还原厂方案的创始者)针对竖炉与电炉的状况设计的重力输送系统,也叫热连接系统,具有缺点:需要将直接还原铁的出料口高于电炉的入料口,造成竖炉基础高度大幅增加,增加了工程投资和施工难度。同时此方法要求竖炉紧贴电炉布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炉的工艺布置。
之后,Essar钢厂用的耐热容器罐车输送系统,也需要利用板式输送机,实现热态DRI的横向移动。
德国Aumund公司开发设计的一种热送系统,安装在沙特钢铁公司的新输送系统(裙板斗式输送系统),是一种料筐保护输送系统。任一个料筐都采用耐火材料研制而成,专为热态物料的输送而设计。
裙板斗式输送机BZB250型设备的倾斜角可达60°。其窄曲率半径为空间受到限制的工厂的方案设计提供了一个明显优点。输送机为重载、耐高温应用而设计。此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斗布置紧密,因此能够输送一些易产生灰尘的极细粒度的物料。为提高斗的稳定性和保证安全操作,斗底部装配了一体式横梁。根据个别工厂结合自身厂房及输送的要求,料斗设计为可以前向或后向搭接,使设备更加灵活。标准斗规格可达1.6米宽,输送能力能满足所以客户的研究。频率控制马达使输送速度能够与变化的输送能力相匹配。另外,驱动装置或斗容量高度监视系统是设备的一部分。
中国发明专利CN102161423B公开了一种链斗式热直接还原铁输送机,由秦皇岛西重所燕大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持有,该热直接还原铁输送机的机架固定在平台上,卸料仓安装在输送机的后部,主动链轮由与电机输出轴联接的减速机驱动,机架的前部安装从动链轮后部安装主动链轮,在从动链轮和主动链轮之间设置辊子轨道,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齿廓为匀速齿廓。运料小车的两侧分别与链节相连接,由链节构成的链条在辊子轨道上运行。运料小车的车体由保温层、隔热层和支撑层组成。上、下保温密封罩固定在机架上,上、下保温密封罩的两侧边缘与两侧链条链节之间采用弹簧滑块滑道装置密封。弹簧滑块滑道装置的滑块与链节的密封滑道相接触,弹簧滑块滑道装置的U型槽与滑块滑动配合,滑块的上部装有弹簧,滑块的下部加工凹槽。密封通油孔上部连通管与润滑油站连通,密封通油孔下部通入滑块的凹槽内。密封氮气孔上部连通管与气站连通,密封氮气孔下部通入氮气仓之内。氮气仓设置在滑块的外侧,用于对密封滑道的二次密封,用螺栓和压板将“L”弹性密封毡安装在弹簧滑块滑道装置的外侧,“L”弹性密封毡的下端部压紧在密封滑道上。
中国发明专利CN102161423B公开的链斗式热直接还原铁输送机始终未能工程化,不乏有许多还未解决的问题存在。热直接还原铁输送涉及的是高温物料输送,常规的输送系统耐温仅仅能够到250℃左右,而热直接还原铁出炉温度一般在600~850℃左右,中国发明专利CN102161423B公开的链斗式热直接还原铁输送机,必须采用有耐火材料保护的钢结构运输体系内进行运输,工艺角度存在较大困难:
1)料斗的内层耐热钢板和外层结构件钢板之间由耐火材料或绝热材料填充。这种结构复杂、重量大,增加了运维成本和工程投资;内层钢板的温度会介于25~850℃,且由于不锈钢导热系数较小容易形成温度不均匀分布,这就会导致内层耐热不锈钢板变形、扭曲,而不采用内层耐热不锈钢板耐火材料在热直接还原铁的冲砸下也会出现剥落,使得外层结构件钢板受热变形失效。
2)中国发明专利CN102161423B提出的氮气密封设想存在着矛盾点,气体流动速度和散热成正比,所以为了使运输舱内温度不大于250℃,需要提供大量氮气对结构件流动冷却,而要保证热直接还原铁热量流失较慢就必须要求料斗内的气体尽量不流动,所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也成为该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转的关键技术。
3)由于中国发明专利CN102161423B公开的链斗式热直接还原铁输送机中的链轮形式和料斗形式存在着链条系统振动问题,如链条节距节距P=900mm的链条,主动链轮采用10齿链轮,则主动链轮分度圆半径r=1456.23mm,主动链轮角速度为6.88r/min,最大链速和最小链速两者相差0.49m/min,多边形效应比较显著,而且由于物料输送斗、物料、链节的质量比较大,产生的惯性力也较大,链轮的冲击将比较大;由于钢铁联合企业的输送距离较长,设备较重,因此这种多边形效应所引起的冲击已不容忽视。
综上,直接还原铁在竖炉工序和电炉工序之间进行热态输送的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及热态DRI炼钢系统,以解决直接还原铁在竖炉工序和电炉工序之间进行热态输送的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包括:输送槽、密闭罩、耐热槽、耐火填充层、进料管道、出料管道和水平振动装置,所述水平振动装置与所述输送槽直接或间接连接以驱动所述输送槽进行水平振动;
所述密闭罩设置于所述输送槽的上方且密封配合,所述耐热槽设置于所述输送槽内,所述耐热槽的顶面与所述密闭罩之间设置有所述耐火填充层,所述耐热槽的底壁与所述输送槽之间设置有所述耐火填充层,所述耐热槽的侧壁与所述输送槽之间设置有所述耐火填充层,所述输送槽、所述密闭罩与所述耐热槽固定连接;
所述进料管道和所述出料管道分别与所述耐热槽的容纳空间连通。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槽包括沿其纵向延伸的第一法兰板,所述第一法兰板自所述输送槽的侧壁向外延伸;所述密闭罩包括沿其纵向延伸的第二法兰板,所述第二法兰板自所述密闭罩的侧壁向外延伸,所述第二法兰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法兰板的上方且固定贴合。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耐热槽的侧壁与所述输送槽之间通过锁定螺栓固接,多个所述锁定螺栓分布于所述耐热槽两侧的侧壁,所述锁定螺栓用于对所述耐热槽施加向外的拉力。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耐热槽的侧壁向外延伸形成外沿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沿部平行于所述输送槽的横向,并且,所述外沿部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法兰板顶面重合。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沿部以下的耐火填充层呈一体结构,并且,所述耐热槽的底壁与所述输送槽之间的所述耐火填充层的厚度,与所述耐热槽的侧壁与所述输送槽之间的所述耐火填充层的厚度相等。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槽的侧壁连接有第一肋板,和/或,所述密闭罩的侧壁连接有第二肋板。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管道设置于所述密闭罩的顶面,所述出料管道设置于所述输送槽的底面。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管道包括波纹补偿装置,和/或,所述出料管道包括波纹补偿装置。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闭罩的顶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观察口。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耐热槽的容纳空间连接有氮气供应装置,所述氮气供应装置包括氮气增压机,所述氮气增压机用于驱动氮气进入到所述耐热槽的容纳空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氮气供应装置包括氮气管道和氮气冷却及除尘装置,所述氮气管道的氮气入口靠近所述进料管道,所述氮气管道的氮气出口靠近所述出料管道。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槽沿水平方向布置,所述输送槽的横截面呈矩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态DRI炼钢系统,包括:
竖炉;
电弧炉;
上述的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
所述竖炉制得的热态DRI经所述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向所述电弧炉输送。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是:
在热态DRI进入到耐热槽的容纳空间中后,输送槽在水平振动装置的驱动下将热态DRI向电炉输送。输送槽、密闭罩、耐热槽及耐火填充层构成的结构,实现密闭隔热,具有绝热保温的功能,大幅减少热态DRI(直接还原铁)在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可以使DRI以500℃入炉,从而降低电炉吨钢冶炼电耗。通过该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可以实现热态DRI转运过程中的密闭和保温,并且结构简单可靠,输送能耗低、效率高,降低了工程投资、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解决了直接还原铁在竖炉工序和电炉工序之间进行热态输送的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B向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的A-A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的局部的纵向剖视图;
图6为图4中的D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输送槽;11、第一法兰板;12、第一肋板;13、底板;
20、密闭罩; 21、第二法兰板; 22、第二肋板;
30、耐热槽; 31、锁定螺栓; 32、外沿部;
40、耐火填充层;
51、进料管道;52、出料管道;53、波纹补偿装置;
61、观察口;62、热电偶;
70、水平振动装置;71、电机;72、四轴水平驱动器;
73、支座;74、水平托架;75、螺杆;
80、氮气供应装置;
81、氮气增压机;
82、氮气管道;821、氮气入口;822、氮气出口;
83、氮气冷却及除尘装置;831、除尘室;832、冷却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方案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如图1-图5所示,该热态DRI供料系统包括:输送槽10、密闭罩20、耐热槽30、耐火填充层40、进料管道51、出料管道52和水平振动装置70,水平振动装置70与输送槽10直接或间接连接以驱动输送槽10进行水平振动;密闭罩20设置于输送槽10的上方且密封配合,耐热槽30设置于输送槽10内,耐热槽30的顶面与密闭罩20之间设置有耐火填充层40,耐热槽30的底壁与输送槽10之间设置有耐火填充层40,耐热槽30的侧壁与输送槽10之间设置有耐火填充层40,输送槽10、密闭罩20与耐热槽30固定连接;进料管道51和出料管道52分别与耐热槽30的容纳空间连通。
在热态DRI进入到耐热槽30的容纳空间中后,输送槽10在水平振动装置70的驱动下将热态DRI向电炉输送。输送槽10、密闭罩20、耐热槽30及耐火填充层40构成的结构,实现密闭隔热,具有绝热保温的功能,大幅减少热态DRI(直接还原铁)在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可以使DRI以500℃入炉,从而降低电炉吨钢冶炼电耗。通过该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可以实现热态DRI转运过程中的密闭和保温,并且结构简单可靠,输送能耗低、效率高,降低了工程投资、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解决了直接还原铁在竖炉工序和电炉工序之间进行热态输送的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在一实施方式中,输送槽10包括沿其纵向延伸的第一法兰板11,第一法兰板11自输送槽10的侧壁向外延伸;密闭罩20包括沿其纵向延伸的第二法兰板21,第二法兰板21自密闭罩20的侧壁向外延伸,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法兰板21设置于第一法兰板11的上方且固定贴合,输送槽10与密闭罩20固定到一起并一起活动,通过第一法兰板11与第二法兰板21相配合,提高了输送槽10与密闭罩20之间的密封性,并保障两者连接得更加牢固,避免在水平振动过程中发生松动,提高了该热态DRI供料系统的稳定性。第一法兰板11与第二法兰板21之间可以通过螺栓来进行固接。优选地,输送槽10的本体及第一法兰板11为一体结构,并且,输送槽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法兰板11;密闭罩20的本体及第二法兰板21为一体结构,密闭罩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法兰板21。密闭罩20与输送槽10实现一体化设计,密闭罩20与输送槽10之间螺栓连接,同时满足密封和检修的需求。
进一步地,耐热槽30的侧壁与输送槽10之间通过锁定螺栓31固接,多个锁定螺栓31分布于耐热槽30两侧的侧壁,锁定螺栓31用于对耐热槽30施加向外的拉力,使耐热槽30与输送槽10之间连接得更加牢靠。优选地,锁定螺栓31沿输送槽10的横向布置,并且,两侧的锁定螺栓31设置于输送槽10深度方向的同一深度。
在一实施方式中,耐热槽30的侧壁向外延伸形成外沿部32,外沿部32在输送槽10与密闭罩20之间的空间中延伸,有利于使耐热槽30的位置更加稳定。耐热槽30及外沿部32为一体结构,优选地,耐热槽30采用耐热不锈钢,其厚度达10mm。
如图6所示,外沿部32向第一法兰板11和第二法兰板21的结合处延伸,进一步地,外沿部32平行于输送槽10的横向,并且,外沿部32的顶面与第一法兰板11顶面重合,使耐热槽30和耐火填充层40在输送槽10与密闭罩20围成的空间内分布得更加准确稳定。
进一步地,外沿部32以下的耐火填充层40呈一体结构,并且,耐热槽30的底壁与输送槽10之间的耐火填充层40的厚度,与耐热槽30的侧壁与输送槽10之间的耐火填充层40的厚度相等,外沿部32以下的耐火填充层40包围耐热槽30的底壁和侧壁,改善了隔热保温的作用。如图5所示,输送槽10的底板13包括底板13,耐热槽30的底壁与底板13之间填充耐火填充层40,底板13的材料可以采用Q345,厚度达10mm。外沿部32以上的耐火填充层40呈平板状,对热态DRI与密闭罩20之间进行隔热保温。
耐火填充层40可以采用硅酸铝质耐火纤维,用杂质含量较低的粘土熟料(焦宝石)作为原料,经1800~2000℃高温熔融、喷吹或甩丝成纤,纤维中Al2O3含量45%左右,长期使用温度不超过1000℃。耐火填充层40的厚度可达140mm。
优选地,输送槽10的侧壁连接有第一肋板12,以增强输送槽10的强度;和/或,密闭罩20的侧壁连接有第二肋板22,以增强密闭罩20的强度。
在一实施方式中,进料管道51设置于密闭罩20的顶面,出料管道52设置于输送槽10的底面,热态DRI经进料管道51进到耐热槽30的容纳空间中,在水平振动作用下运动至出料管道52并排出。
在一实施例中,进料管道51可以包括波纹补偿装置53,以满足输送槽10和密闭罩20振动并密封的要求,波纹补偿装置53配对法兰,与现场进料钢管法兰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出料管道52可以包括波纹补偿装置53,以满足输送槽10和密闭罩20振动并密封的要求,波纹补偿装置53配对法兰,与现场出料钢管焊接。具体地,波纹补偿装置53可以采用耐高温的不锈钢金属波纹管。
如图2和图3所示,密闭罩20的顶面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观察口61。进一步地,还设置有热电偶62,以对耐热槽30的容纳空间的温度进行检测。
在一实施方式中,耐热槽30的容纳空间连接有氮气供应装置80,氮气供应装置80包括氮气增压机81,氮气增压机81用于驱动氮气进入到耐热槽30的容纳空间,通过充氮气,以防止热态DRI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进一步地,氮气供应装置80包括氮气管道82和氮气冷却及除尘装置83,氮气管道82的氮气入口821靠近进料管道51,氮气管道82的氮气出口822靠近出料管道52,以实现氮气的循环利用。如图3所示,氮气冷却及除尘装置83具有冷却水管道832和除尘室831。
如图1和图4所示,输送槽10沿水平方向布置,输送槽10的横截面呈矩形。密封槽和输送槽10一起固定在水平托架74上,在水平振动装置70的驱动下进行水平振动,以实现输送热态DRI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实现直接还原铁水平振动式热送。
输送槽10安装于水平托架74,水平托架74安装于支座73,水平托架74可以通过螺杆75来与支座73连接,本体基本都是钢结构焊接件。具体地,螺杆75可以吊挂于支座73。在一实施例中,水平振动装置70包括电机71和四轴水平驱动器72,输送槽10在四轴水平驱动器72的驱动下将热态DRI水平输送至电炉中进行冶炼,实现热态DRI转运过程中所需的密闭、保温和控制加料速度的功能,设备结构简单可靠,输送能耗低、效率高,实现了竖炉和电弧炉之间DRI热送热装,可适应不同工程应用环境,相比于裙板斗式等其他方案,大大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了工程投资、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大幅减少直接还原铁在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500℃入炉,电炉吨钢冶炼电耗降低约125kWh/t,同时缩短通电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所输送的热态DRI的温度可达500℃~700℃,输送槽10的倾角可为0,即输送槽10为水平布置,振幅为20~28mm,振动频率可为3.83Hz,输送速度为5m/min。
方案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态DRI炼钢系统,包括:竖炉、电弧炉、和上述的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竖炉制得的热态DRI经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向电弧炉输送。
铁矿石在竖炉内进行还原后得到DRI,经上述热态DRI供料系统输送至电弧炉,作为电弧炉炼钢的原料。热态DRI供料系统实现密闭隔热,具有绝热保温的功能,大幅减少热态DRI在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可以使DRI以500℃入炉,从而降低电炉吨钢冶炼电耗;并具有结构简单可靠,输送能耗低、效率高的优点,降低了工程投资、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解决了直接还原铁在竖炉工序和电炉工序之间进行热态输送的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槽(10)、密闭罩(20)、耐热槽(30)、耐火填充层(40)、进料管道(51)、出料管道(52)和水平振动装置(70),所述水平振动装置(70)与所述输送槽(10)直接或间接连接以驱动所述输送槽(10)进行水平振动;
所述密闭罩(20)设置于所述输送槽(10)的上方且密封配合,所述耐热槽(30)设置于所述输送槽(10)内,所述耐热槽(30)的顶面与所述密闭罩(20)之间设置有所述耐火填充层(40),所述耐热槽(30)的底壁与所述输送槽(10)之间设置有所述耐火填充层(40),所述耐热槽(30)的侧壁与所述输送槽(10)之间设置有所述耐火填充层(40),所述输送槽(10)、所述密闭罩(20)与所述耐热槽(30)固定连接;
所述进料管道(51)和所述出料管道(52)分别与所述耐热槽(30)的容纳空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槽(10)包括沿其纵向延伸的第一法兰板(11),所述第一法兰板(11)自所述输送槽(10)的侧壁向外延伸;
所述密闭罩(20)包括沿其纵向延伸的第二法兰板(21),所述第二法兰板(21)自所述密闭罩(20)的侧壁向外延伸,所述第二法兰板(21)设置于所述第一法兰板(11)的上方且固定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热槽(30)的侧壁与所述输送槽(10)之间通过锁定螺栓(31)固接,多个所述锁定螺栓(31)分布于所述耐热槽(30)两侧的侧壁,所述锁定螺栓(31)用于对所述耐热槽(30)施加向外的拉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热槽(30)的侧壁向外延伸形成外沿部(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沿部(32)平行于所述输送槽(10)的横向,并且,所述外沿部(32)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法兰板(11)顶面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沿部(32)以下的耐火填充层(40)呈一体结构,并且,所述耐热槽(30)的底壁与所述输送槽(10)之间的所述耐火填充层(40)的厚度,与所述耐热槽(30)的侧壁与所述输送槽(10)之间的所述耐火填充层(40)的厚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槽(10)的侧壁连接有第一肋板(12),和/或,所述密闭罩(20)的侧壁连接有第二肋板(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管道(51)设置于所述密闭罩(20)的顶面,所述出料管道(52)设置于所述输送槽(10)的底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管道(51)包括波纹补偿装置(53),和/或,所述出料管道(52)包括波纹补偿装置(5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闭罩(20)的顶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观察口(61)。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热槽(30)的容纳空间连接有氮气供应装置(80),所述氮气供应装置(80)包括氮气增压机(81),所述氮气增压机(81)用于驱动氮气进入到所述耐热槽(30)的容纳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氮气供应装置(80)包括氮气管道(82)和氮气冷却及除尘装置(83),所述氮气管道(82)的氮气入口(821)靠近所述进料管道(51),所述氮气管道(82)的氮气出口(822)靠近所述出料管道(52)。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槽(10)沿水平方向布置,所述输送槽(10)的横截面呈矩形。
14.一种热态DRI炼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竖炉;
电弧炉;
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
所述竖炉制得的热态DRI经所述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向所述电弧炉输送。
CN202322503397.3U 2023-09-14 2023-09-14 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及热态dri炼钢系统 Active CN220887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03397.3U CN220887587U (zh) 2023-09-14 2023-09-14 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及热态dri炼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03397.3U CN220887587U (zh) 2023-09-14 2023-09-14 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及热态dri炼钢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7587U true CN220887587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71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03397.3U Active CN220887587U (zh) 2023-09-14 2023-09-14 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及热态dri炼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75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14742B1 (en) Glowing coke delivering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delivering the same
CA2632075C (en) Conveyor system, composit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metallurgical methods
US5445363A (en) Apparatus for the pneumatic transport of large iron-bearing particles
CN220887587U (zh) 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及热态dri炼钢系统
CN201187944Y (zh) 一种高温直接还原铁的输送装置
CN113620018A (zh) 一种散状物料的空轨运输装置
CN204923908U (zh) 烧结冷却塔及烧结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17438227U (zh) 水平振动式热态直接还原铁输送装置
CN217438237U (zh) 刮板式热态直接还原铁输送装置
CN201413039Y (zh) 一种电炉金属散料连续加料及预热的装置
CN111424130B (zh) 改进的蓄热式煤基还原装置及还原方法
CN114921605A (zh) 水平振动式热态直接还原铁输送装置及方法
CN114854932B (zh) 刮板式热态直接还原铁输送装置及方法
CN210320776U (zh) 一种黄磷炉渣干法冷却系统
CN216188575U (zh) 一种散状物料的空轨运输装置
CN117025885A (zh) 电弧炉的热态dri供料系统及热态dri炼钢系统
CN105384360B (zh) 真空玻璃的自动化生产线和生产方法
CN104627609A (zh) 一种埋刮板上料机
CN212531107U (zh) 一种新型锁风振动给料输送机
CN216523141U (zh) 一种高效的环式冷却机
CN202754446U (zh) 一种搪瓷倾斜鳞斗输送机
CN207811791U (zh) 一种电弧炉废钢料场自动上料系统
CN219454690U (zh) 熔融电石冷却系统
CN2227219Y (zh) 抽风带式冷却机鼓风装置
CN111792308A (zh) 一种热装罐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