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0841829U - 经粗糙化处理的印刷网版 - Google Patents

经粗糙化处理的印刷网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41829U
CN220841829U CN202322443887.9U CN202322443887U CN220841829U CN 220841829 U CN220841829 U CN 220841829U CN 202322443887 U CN202322443887 U CN 202322443887U CN 220841829 U CN220841829 U CN 220841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screen
mesh
metal plate
scr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4388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萧盛文
张育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ave Precision Mfg Suzhou Co ltd
Brave C&h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ave Precision Mfg Suzhou Co ltd
Brave C&h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ave Precision Mfg Suzhou Co ltd, Brave C&h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ave Precision Mfg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4388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41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41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41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inting Plates And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经粗糙化处理的印刷网版,包含网框及网布。此网布设置于网框中,其中网布包含金属板,此金属板具有刮刀面及贴印面。刮刀面的表面经过粗糙化处理以具有介于20nm~5μm的平均粗糙度。

Description

经粗糙化处理的印刷网版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印刷网版,尤其涉及一种经粗糙化处理的印刷网版。
背景技术
网版印刷的用途十分广泛,甚至在现今高科技电子产业中,凡太阳能电池、半导体元件、IC载版等等各种工艺技术中,亦可见其应用。随着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如欲通过网版印刷技术打印制作电子线路,则网版的设计必须有所提升,以适应电子零组件愈趋微小精密的趋势并实现快速制造。
印刷网版的组成主要为网框及网布,公知网布上会涂布乳剂层,并于乳剂层上设置图形开口以供印刷浆料(例如油墨)通过网布,以于被印物上打印出与图形开口形状相同的图样。详细而言,印刷时,将印刷浆料置于网布上,利用印刷机上的刮刀下压网布并来回移动刮压以实现打印功能。由于印刷浆料同时具有固体及液体的特性,受刮刀挤压时,印刷浆料将产生变形及流动,并被挤压通过网版的图形开口,以接着被印刷至被印物上,而因印刷浆料于网布上受刮刀挤压时,印刷浆料与网布彼此间产生一定程度的摩擦力,使得印刷浆料在网布上的变形及流动产生滚动效果,此有助于印刷浆料顺利进入图形开口,使印刷时的透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以印出更为饱满的图形。
公知网布有使用线纱经纬交错网结制作者,因网结网布具有一定张力,在刮刀下压网版时,网结网布能够分散向下垂直力量,使印刷时不易偏移,减少印刷扩线的情形发生。然而,此类网版由于在图形开口中存在经纬交错网结,印刷时的透墨量将受到影响,导致印制出的图形不完整,且此类网结网版印刷时也会因网布经纬交错的上下起伏结构而使印至被印物上的印刷浆料有厚薄的不均匀现象,呈现出高低起伏的印刷图形,影响印刷品质。因此,网版印刷发展出以平面金属板制成(例如:钢版或电铸版等)的非线纱编织网布,以实现在图形开口中无线纱交错网结的全开口网版。
实用新型内容
然而金属板的表面平滑,当刮刀下压网布移动时,会因金属板表面的摩擦力低而使印刷浆料在刮刀面上的移动速度较快且缺少滚动,使印刷浆料难以进入图形开口,造成向下透墨量减少。若要印刷较细线宽的图形时,过快的印刷浆料移动速度会造成网布的透墨不良导致图形断线。因此,在采用例如金属板的网布进行印刷时,如何改变印刷浆料流变性使其合乎期望的印刷下墨条件效果,是网版印刷技术中需面临的重要议题。
在本公开的一技术方式中提出一种印刷网版。印刷网版包含网框和网布。网布设置于网框中,其中网布包含金属板,金属板具有刮刀面及贴印面,且刮刀面经过粗糙化处理,以具有介于20nm~5μm的平均粗糙度。
于一实施例中,金属板的材质选自由不锈钢、镍合金、钛合金、铜合金、钴合金、镁合金及铝合金所组成的群组。
于一实施例中,粗糙化处理为喷砂、研磨、化学蚀刻、激光的其中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复合处理。
于一实施例中,刮刀面包含凹陷的多个凹部。
于一实施例中,刮刀面具有单向的刮痕。
通过本公开的印刷网版,印刷网版的网布刮刀面的粗糙度及滚动性获得改善,使得印刷浆料能够更容易在金属板上滚动,达成更加良好的下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实施例的印刷网版的俯视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实施例的印刷网版的侧视剖面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网版
110:网框
120:网布
130:金属板
131:刮刀面
132:贴印面
140:图形开口
A-A’:剖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举实施例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而结构操作的描述非用以限制其执行的顺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组合的结构,所产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装置,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所涵盖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等,仅是参考所附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仅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附图仅仅用以示意性地加以说明,并未依照其真实尺寸进行绘制。
在全篇说明书与权利要求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此公开的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公开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公开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请参阅图1,图1示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印刷网版100的俯视图。印刷网版100例如为矩形,但不以此为限。印刷网版100可由网框110上固定网布120的方式来形成,网布120包含金属板130,金属板130上则有供印刷浆料(图中未示)通过的图形开口140。其中,网版印刷100通过刮刀(图中未示)下压网布120,以将印刷浆料挤压通过图形开口140,进而于被印物(图中未示)上印刷出图形开口140的形状。应理解的是,本公开针对图形开口140的范围、形状、数量等皆不加以限制,图1中图形的设计皆仅用以方便说明。此外,金属板130的材质可依实际需求选用不锈钢、镍合金、钛合金、铜合金、钴合金、镁合金、铝合金、或多种材质搭配的复合材料。
请接着参阅图2,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实施例的印刷网版100根据图1中剖面线A-A’的侧视剖面图。金属板130的两面分别为:与刮刀接触的刮刀面131,及与被印物接触的贴印面132。如先前所述,印刷时若采用金属板制成的网布,会因其光滑表面而使印刷浆料在刮刀面的移动速度过快且缺少滚动,导致印刷浆料不易进入图形开口,进而造成下墨量降低、印刷图形不完整等问题。因此,本公开在金属板130的刮刀面131的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使印刷浆料于印刷时在刮刀面131上的滚动性得以增加,进而使印刷浆料易于进入图形开口140,达成更佳的下墨效果。其中,为实现印刷时印刷浆料良好的滚动性,于一实施例中,刮刀面131的表面经过粗糙化处理以具有介于20nm~5μm的平均粗糙度(ArithmeticAverage Roughness)。其中,所述平均粗糙度为于粗糙表面的轮廓曲线中,以一平均平面为基准所测量到的表面高度偏差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在本公开中所公开的粗糙化处理,例如可以通过喷砂、激光、化学蚀刻或研磨等不同方式达成,以下简述不同方式的原理以获得对本公开更清晰的理解。
首先,喷砂指利用细小的研磨砂材颗粒对金属板130的刮刀面131进行冲击,让刮刀面131产生如颗粒化般的凹部。激光指通过刺激原子导致电子跃迁释放辐射能量而产生的具有同调性的增强光子束,对刮刀面131进行照射击打。激光照射时可能发生加热或光化学反应,其中加热反应系经由熔化、汽化等过程去除材料,而光化学反应则是材料在吸收光子能量后,晶格结构被破坏及/或分子化学键被打断,使得刮刀面131的表面部分材料离开本体,而达到去除材料产生凹部的目的。化学侵蚀则利用不同介质,使刮刀面131材料因化学作用导致损耗,进而产生凹部。研磨则利用磨料颗粒,通过研具与刮刀面131在一定压力下的相对运动,使刮刀面131上出现刮痕。
如上所述,在一实施例中,粗糙化处理例如可通过喷砂、激光或化学蚀刻其一方式,在刮刀面131上击打或侵蚀产出多个凹部。或者,于另一实施例中,粗糙化处理亦可通过研磨而使刮刀面131出现刮痕,而较佳地,产生例如单向刮痕即可实现本公开。应注意的是,本公开中粗糙化处理的手法只要是通过喷砂、研磨、化学蚀刻、激光的其中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复合处理完成,使刮刀面131表面具有介于20nm~5μm的平均粗糙度即属之。
详细而言,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粗糙度的测量例如可以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达成。原子力显微镜是通过仪器针尖与测量物间的原子作用力,使悬臂梁产生微细位移,以测得样品表面形貌起伏。此外,应理解的是,本公开中所公开的粗糙度以平均粗糙度表示,仅是表达刮刀面131的表面起伏程度的一种方式,另有“最大高度粗糙度(Maximum Height Roughness)”及“方均根粗糙度(Root Mean SquareRoughness,RMS)”等多种计测方式,均可以用于定义样品粗糙度的大小与变化。因此,本公开使用平均粗糙度为表达单位仅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在本公开领域中技术人员亦可采用其他计测方式来表达本公开相同的技术特征。
承前文实施例,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当印刷网版100的刮刀面131的平均粗糙度介于20nm~5μm时,可使得印刷时的印刷浆料达到最佳的流变性,获得最佳的透墨效果。请参考下方表一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作实验的数据,以获得对本公开更清晰的理解。其中,印刷网版100中金属板130采用双层电铸版结构,而图形开口140的宽度设定为11μm。表一中对照组1为金属板的刮刀面未经粗糙化的测试数据,实验组A~D为金属板的刮刀面分别经不同粗糙化程度的测试数据。测试过程采用1.5mm的离版间距及480mm/s的刮刀移动速度进行印刷。
(表一)
由表一中可看出,实验组A~D的平均粗糙度介于20nm~5μm,相较于未经粗糙化的对照组1,其打印图形的平均线高及平均展宽都获得提升,且高宽比更加优异,显示出更佳的透墨效果。然而,经进一步耐印品质测试,当刮刀面的平均粗糙度大于5μm时,其耐印次数将低于1.5万次。也就是说,虽较高的平均粗糙度能提升印刷时的透墨效果,然而过高的平均粗糙度可能导致耐印次数严重下降,造成网布较易破版的情形。
虽然本公开的实施例已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当以随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为准。

Claims (4)

1.一种经粗糙化处理的印刷网版,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网框;以及
一网布,设置于该网框中,其中该网布包含:
一金属板,其中该金属板具有一刮刀面及一贴印面,该刮刀面的表面经过所述粗糙化处理以具有介于20nm~5μm的平均粗糙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粗糙化处理的印刷网版,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板的材质为不锈钢、镍合金、钛合金、铜合金、钴合金、镁合金或铝合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粗糙化处理的印刷网版,其特征在于,该刮刀面包含凹陷的多个凹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粗糙化处理的印刷网版,其特征在于,该刮刀面具有单向的刮痕。
CN202322443887.9U 2023-09-08 2023-09-08 经粗糙化处理的印刷网版 Active CN220841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43887.9U CN220841829U (zh) 2023-09-08 2023-09-08 经粗糙化处理的印刷网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43887.9U CN220841829U (zh) 2023-09-08 2023-09-08 经粗糙化处理的印刷网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41829U true CN220841829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3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43887.9U Active CN220841829U (zh) 2023-09-08 2023-09-08 经粗糙化处理的印刷网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418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u et al. Highly conductive graphene/carbon black screen printing inks for flexible electronics
CN101172413A (zh) 印网掩模
JP4886905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用メッシュ部材の製造方法
JP5514624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9795215B (zh) 具有离型层的印刷网版及其制作方法
TW201215512A (en) Gravure printing plate
Song et al. Preparation of Cu-Graphene composite thin foils via DC electro-deposition and its optimal conditions for highest properties
KR20140085608A (ko) 스크린 인쇄용 메시 부재
CN220841829U (zh) 经粗糙化处理的印刷网版
CN201998533U (zh) 可调整透墨率的印刷模版
JP2011056666A (ja) スキージ及びスキージ組立て体
JP2007237618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用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TW202511088A (zh) 經粗糙化處理之印刷網版
JP2017217874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用メッシュ部材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版
TWM650154U (zh) 經粗糙化處理之印刷網版
CN119590083A (zh) 经粗糙化处理的印刷网版
CN112566365A (zh) 一种金属网格膜及其制备方法
JP5584530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用メッシュ部材
TWI760799B (zh) 增加疏水疏油性的印刷網版及其製作方法
TWI656981B (zh) 網版印刷版
DE102009004305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lattenförmigen Körpern mit mikro- und/oder nanostrukturierten Oberflächen oder von mikro- und/oder nanogroß durchbrochenen Folien
JP2012000844A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用メッシュ部材
KR20120022537A (ko) 인쇄 물품의 제조 방법, 인쇄용 판 및 페이스트
CN103171265A (zh) 具有非等向性张力的印刷网版及其制造方法
KR20170024686A (ko) 스크린 인쇄용 메쉬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