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29770U - 一种适用于排水演练的实训教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排水演练的实训教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29770U CN220829770U CN202322483520.XU CN202322483520U CN220829770U CN 220829770 U CN220829770 U CN 220829770U CN 202322483520 U CN202322483520 U CN 202322483520U CN 220829770 U CN220829770 U CN 2208297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inlet
- well
- chamber
- drainage
- side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排水演练的实训教具,包括井室结构、井盖、第一爬梯、进水管路以及出水管路,构建井室结构,井室结构具有第一腔室以及第一侧板,井口靠近第一侧板设置;并在井室结构的顶部设有井口,在第一腔室内设有第一爬梯以及进水管路、出水管路,合理模拟了现有的城镇地下排水的结构与空间,并且,进水管路的进水口与第一爬梯向下延伸的端部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本技术方案能够给培训者提供一个真实的地下排水环境,通过合理布置第一爬梯、井口、进水管路的进水口的位置关系,便于培训者进行进水管路封堵操作,同步配合实操内容要求,有助于提升培训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排水演练的实训教具。
背景技术
有限空间包括密闭空间和受限制的空间,一般在:管道、隧道、下水道、洞穴、地窖、矿洞等地事故多发。有限空间狭小,通风不畅,不利于气体扩散,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严重后果,作业人员中毒、窒息往往发生在瞬间,有的有毒气体中毒后数分钟、甚至数秒钟就会致人死亡。城市排水系统地下管网和检查井等构筑物均属于有限空间容易发生有限空间安全事故。当前城市排水领域有限空间安全培训主要是在理论宣讲缺乏实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排水演练的实训教具,解决了现有的城市排水领域缺乏适用于排水演练的实训教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申请人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排水演练的实训教具,包括井室结构、井盖、第一爬梯、进水管路以及出水管路,井室结构具有第一腔室以及第一侧板,第一腔室的顶面设有井口,井口靠近第一侧板设置;井盖盖合设置于井口上;第一爬梯设置在第一侧板朝向第一腔室所在侧,第一爬梯的一端朝向井口设置,第一爬梯的另一端向下延伸;进水管路与第一腔室连通,进水管路的进水口与第一爬梯向下延伸的端部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出水管路与第一腔室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井室结构还包括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呈夹角设置,第二侧板上设有可视窗口,可视窗口上密封设置有透明隔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明隔件的边缘还设置有保护框,透明隔件通过保护框设置在可视窗口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实训教具还包括栏杆,栏杆设置在第一腔室的顶面上,且沿第一腔室的顶面的周向设置,栏杆上设有允许人员通过的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爬梯,第二爬梯设置在井室结构的外部,第二爬梯的一端设置于开口位置,第二爬梯的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面上还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平台,平台与开口相邻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井室结构的材质为钢筋混凝土材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井室结构的数量为多个,且沿预设方向相邻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水管路上还设有进水阀,实训教具还包括液位传感器以及控制单元,液位传感器设置在第一腔室内部,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腔室内的液位信息;控制单元与液位传感器、进水阀连通,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液位信息调节进水阀的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扬声器,扬声器设置在第一腔室内,扬声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发出预设提示信息。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构建井室结构,并在井室结构的顶部设有井口,在第一腔室内设有第一爬梯以及进水管路、出水管路,合理模拟了现有的城镇地下排水的结构与空间,并且,进水管路的进水口与第一爬梯向下延伸的端部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本技术方案能够给培训者提供一个真实的地下排水环境,通过合理布置第一爬梯、井口、进水管路的进水口的位置关系,便于培训者进行进水管路封堵操作,同步配合实操内容要求,有助于提升培训质量。
上述实用新型内容相关记载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原理、实现方式、应用、特点以及效果等,并不能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说明书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实训教具第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实训教具第二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实训教具第三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实训教具第四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实训教具第五示意图。
上述各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井室结构;
11、第一腔室;
12、井口;
13、第一侧板;
14、第二侧板;
15、顶面;
16、透明隔件;
17、平台;
18、井盖;
2、第一爬梯;
3、进水管路;
31、进水口;
4、出水管路;
5、栏杆;
51、开口;
6、第二爬梯;
7、进水阀;
8、扬声器;
9、液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应用场景,技术原理,可实施的具体方案,能实现目的与效果等,以下结合所列举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文所记载的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个位置出现的“实施例”一词并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亦不特别限定其与其它实施例之间的独立性或关联性。原则上,在本实用新型中,只要不存在技术矛盾或冲突,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以形成相应的可实施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的含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对相关术语的使用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用语“和/或”是一种用于描述对象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述,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存在A,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逻辑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用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数量、主次或顺序等关系。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中,语句中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他类似的表述,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这些表述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还可以存在另外的要素,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不仅可以包括那些限定的要素,而且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产品所固有的要素。
与《审查指南》中的理解相同,在本实用新型中,“大于”、“小于”、“超过”等表述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表述理解为包括本数。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与之类似的与“多”相关的表述亦做此类理解,例如“多组”、“多次”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表述,诸如“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垂直”“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具体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或便于读者理解,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位置、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用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所述“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设置;其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信连接;其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其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用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排水演练的实训教具,包括井室结构1、井盖18、第一爬梯2、进水管路3以及出水管路4,井室结构1具有第一腔室11以及第一侧板13,第一腔室11的顶面15设有井口12,井口12靠近第一侧板13设置;井盖18盖合设置于井口12上;第一爬梯2设置在第一侧板13朝向第一腔室11所在侧,第一爬梯2的一端朝向井口12设置,第一爬梯2的另一端向下延伸;进水管路3与第一腔室11连通,进水管路3的进水口31与第一爬梯2向下延伸的端部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出水管路4与第一腔室11连通。
井室结构1为具有井口的一种结构体,井室结构1包括井筒以及井室,井室设置在井筒下方,井室一般为圆柱形或棱柱形,能够供操作者进入执行排水管路的维护、疏通等步骤,本实施例所示井室结构1主要指代现有的井室结构1中的井室部分,用于模拟培训。
第一腔室11可供培训者进入,优选的,第一腔室11为棱柱形空间,第一侧板13为井室结构1的其中一个侧壁,在第一腔室11内可配置相关部件以贴合实际培训场景。第一腔室11的顶部设有井口12,井盖18优选为球墨铸铁井盖18,井盖18的直径优选为700mm。图1示出了第一爬梯2与第一侧板13以及井口12的位置关系,具体的,第一爬梯2供培训者从井口12内进入后攀附,培训者通过第一爬梯2到达井室结构1的底部。
本实施例所示进水管路3的进水口31可以设置在井室结构1的任意侧壁上,需要说明的是,进水口31距离第一爬梯2向下延伸的端部在预设范围内,此处预设范围的设定标准为培训者攀附在第一爬梯2上时,其手部所能够操作的范围,这一方式便于培训者及时采用气囊等部件封堵进水口31,避免水流持续进入第一腔室11内,配合实际培训内容。
出水管路4优选设置在第一腔室11的底部,便于及时将第一腔室11内的积水排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实训教具能够用于雨污水井检修前气体检测模拟、雨污水井下井维修、突发情况应急抢救等场景的模拟,可以切实模拟城市排水领域真实工作场景,便于提升培训质量。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井室结构1还包括第二侧板14,第一侧板13与第二侧板14呈夹角设置,第二侧板14上设有可视窗口,可视窗口上密封设置有透明隔件16。
具体可参阅图2,当第一腔室11为棱柱状结构时,第一侧板13与第二侧板14之间的夹角为90度。优选的,可视窗口应能够看到第一腔室11内的大部分结构,便于外部人员在培训时时刻跟踪检验在第一腔室11内的培训者的操作步骤,及时校正,提高培训效果。
透明隔件16可以是玻璃、有机玻璃等具备透明性质以及阻挡功能的隔件,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所示透明隔件16不具有透气功能,这便于保持第一腔室11内部的密封性,更能模拟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污水过多排出不及时等场景,更具真实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明隔件16的边缘还设置有保护框,透明隔件16通过保护框设置在可视窗口位置。值得注意的是,保护框的尺寸与可视窗口的大小相适配。优选的,保护框可以是铝框,铝框的尺寸为长2500mm;高3400mm;厚60mm,铝框可以在井室结构1的制作阶段预埋在第二侧板14中,便于后续透明隔件16的安装。
请参阅图2至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实训教具还包括栏杆5,栏杆5设置在第一腔室11的顶面15上,且沿第一腔室11的顶面15的周向设置,栏杆5上设有允许人员通过的开口51。
具体的,栏杆5与第一腔室11的顶面15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螺栓连接或水泥浇铸连接等。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腔室11的顶面15也即井室结构1的顶面15,具体为井室结构1顶部的平板结构竖直向上所在一面。栏杆5的形状与井室结构1的整体形状相适配,在栏杆5的一侧设有允许人员通过的开口51,栏杆5能够保护顶面15行走的人员,避免其掉落至井室外侧;开口51便于人员进入井室结构1的顶面15,进行后续的培训操作。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爬梯6,第二爬梯6设置在井室结构1的外部,第二爬梯6的一端设置于开口51位置,第二爬梯6的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本实施例所示第二爬梯6设置在井室结构1的外部,具体的,第二爬梯6设置在井室结构1的哪个侧板并未给出明确限定,但第二爬梯6的一端应与开口51相对应,便于人员通过第二爬梯6进入或离开井室结构1的顶面15。
请参阅图4与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顶面15上还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平台17,平台17与开口51相邻设置。本实施例所示周向延伸是指沿顶面15的边缘向外延伸,优选的,平台17可以只在顶面15的一侧边缘向外延伸,优选的,平台17与开口51相邻设置,便于培训者在井室结构1的顶面15的操作安全。平台17的作用在于能够扩大井室结构1的顶面15面积,便于培训者所携带的救援装备的放置,同时也能更好的模拟井下排水结构与井上环境,便于培训者的实际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井室结构1的材质为钢筋混凝土材质。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井室结构1的数量为多个,且沿预设方向相邻设置。
本实施例所示多个井室结构1按照预设方向相邻设置,此处预设方向是指井室结构1的阵列方向,例如,图1为井室结构1沿第一侧板13所在侧进行排布时实现的多个井室结构1并列设置的效果。本实施例所示井室结构1优选为棱柱体结构,则棱柱体的多个侧边均可以用于设置井室结构1,参考俄罗斯方块的叠放方式,优选的,不论何种排布方式,多个井室结构1的第二侧板14以及可视窗口均朝向外侧设置,便于实训时的观测。
请参阅图1与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水管路3上还设有进水阀7,实训教具还包括液位传感器9以及控制单元,液位传感器9设置在第一腔室11内部,液位传感器9用于检测第一腔室11内的液位信息;控制单元与液位传感器9、进水阀7连通,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液位信息调节进水阀7的开度。
液位传感器9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一腔室11的内部,液位信息即积水在第一腔室11内的液面高度,在实训过程中,若因为培训者操作不当而导致积水在第一腔室11内持续爬升使得培训者的呼吸空间迅速缩小时,控制单元会在积水液面超出预设高度的时候及时控制进水阀7关闭,以提升整个实训过程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扬声器8,扬声器8设置在第一腔室11内,扬声器8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发出预设提示信息。预设提示信息具体可以包括实训过程中应发布的指令,指令类别具体包括实训开始时间、实训内容、实训评分等多种信息。值得注意的是,扬声器8应布置在第一腔室11的顶面15,避免积水浸没扬声器8使得扬声器8损坏。
上述技术方案中,构建井室结构1,并在井室结构1的顶部设有井口12,在第一腔室11内设有第一爬梯2以及进水管路3、出水管路4,合理模拟了现有的城镇地下排水的结构与空间,并且,进水管路3的进水口31与第一爬梯2向下延伸的端部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本技术方案能够给培训者提供一个真实的地下排水环境,通过合理布置第一爬梯2、井口12、进水管路3的进水口31的位置关系,便于培训者进行进水管路3封堵操作,同步配合实操内容要求,有助于提升培训质量。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文字及附图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不能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理念,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替换或修改产生的技术方案,以及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施于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等,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排水演练的实训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井室结构,具有第一腔室以及第一侧板,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面设有井口,所述井口靠近所述第一侧板设置;
井盖,盖合设置于所述井口上;
第一爬梯,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朝向所述第一腔室所在侧,所述第一爬梯的一端朝向所述井口设置,所述第一爬梯的另一端向下延伸;
进水管路,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进水管路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爬梯向下延伸的端部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
出水管路,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排水演练的实训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室结构还包括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可视窗口,所述可视窗口上密封设置有透明隔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排水演练的实训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隔件的边缘还设置有保护框,所述透明隔件通过所述保护框设置在所述可视窗口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排水演练的实训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实训教具还包括:
栏杆,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面上,且沿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面的周向设置,所述栏杆上设有允许人员通过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排水演练的实训教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爬梯,设置在所述井室结构的外部,所述第二爬梯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开口位置,所述第二爬梯的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排水演练的实训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上还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平台,所述平台与所述开口相邻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排水演练的实训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室结构的材质为钢筋混凝土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排水演练的实训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室结构的数量为多个,且沿预设方向相邻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排水演练的实训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上还设有进水阀,所述实训教具还包括:
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部,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液位信息;
控制单元,与所述液位传感器、进水阀连通,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液位信息调节所述进水阀的开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用于排水演练的实训教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扬声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扬声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发出预设提示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483520.XU CN220829770U (zh) | 2023-09-13 | 2023-09-13 | 一种适用于排水演练的实训教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483520.XU CN220829770U (zh) | 2023-09-13 | 2023-09-13 | 一种适用于排水演练的实训教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29770U true CN220829770U (zh) | 2024-04-23 |
Family
ID=90725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483520.XU Active CN220829770U (zh) | 2023-09-13 | 2023-09-13 | 一种适用于排水演练的实训教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829770U (zh) |
-
2023
- 2023-09-13 CN CN202322483520.XU patent/CN22082977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382674B1 (en) | Simulator for training in environments confined and / or suspected of pollution | |
CN201412160Y (zh) | 一种单洞双线地铁隧道 | |
KR20170109472A (ko) | 대심도 광역 철도의 피난 구조체 | |
WO2014133198A1 (ja) | シェルター換気システム、シェルター換気システムで使用する壁ユニット、シェルター換気システムを使用したシェルター、シェルター換気システムの構築方法 | |
CN104143287A (zh) | 地震模拟及救援训练系统 | |
CN208834529U (zh) | 受限空间作业实操考培系统 | |
CN220829770U (zh) | 一种适用于排水演练的实训教具 | |
CN110295623A (zh) | 一种明挖隧道与管廊合建的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WO2020098341A1 (zh) | 一种下水道防爆炸及沼气收集系统 | |
CN104575649A (zh) | 防止放射性可燃气溶胶外溢的装置 | |
CN204029268U (zh) | 地震模拟及救援训练系统 | |
CN213805830U (zh) | 一种具备主动防排烟及坍塌自支护功能的气膜结构建筑 | |
CN207429665U (zh) | 一种膜材料银幕空中玻璃吊桥影院装置 | |
CN204850468U (zh) | 大型建筑幕墙检测安装箱体 | |
CN204627067U (zh) | 一种箱格式地下机械式停车库 | |
CN211257072U (zh) | 一种综合管廊通风装置、综合管廊及综合管廊系统 | |
CN207718653U (zh) | 一种隧道施工安全体验教育培训模拟装置 | |
CN209144872U (zh) | 一种给排水消防检查井筒 | |
CN217467847U (zh) | 一种深井救援训练设施 | |
CN221927314U (zh) | 一种地下抢险救援演练模拟舱 | |
CN1947816A (zh) | 大断面独头巷道抑爆灭火方法 | |
CN220203944U (zh) | 一种施工期竖井口保护盖板装置 | |
CN209066984U (zh) | 一种人防地下室净高受限时的扩散室和防毒通道组合结构 | |
RU2619577C2 (ru) | Пункт коллективного спасения персонала | |
CN206376491U (zh) | 一种防倒灌通风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