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20238U - 激光测距装置 - Google Patents
激光测距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20238U CN220820238U CN202322618338.0U CN202322618338U CN220820238U CN 220820238 U CN220820238 U CN 220820238U CN 202322618338 U CN202322618338 U CN 202322618338U CN 220820238 U CN220820238 U CN 2208202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ser
- circuit board
- housing
- ranging device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02—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01S17/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7/08—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48—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7/00
- G01S7/48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arrangements of optical elements
- G01S7/481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arrangements of optical elements common to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 G01S7/4813—Housing arrangement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48—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7/00
- G01S7/48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arrangements of optical elements
- G01S7/481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arrangements of optical elements of transmitters alone
- G01S7/481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arrangements of optical elements of transmitters alone using multiple transmit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包括:外壳部、第一激光发射部、激光接收部、第二激光发射部和控制部;外壳部上开设第一出光口和第二出光口;第一激光发射部被配置为沿第一方向发射第一激光至待测量对象;激光接收部被配置为沿第一方向接收由待测量对象反射的反射激光;第二激光发射部被配置为沿第二方向发射第二激光依次通过第二光学镜片和第二出光口形成扇形激光光幕,且扇形激光光幕投射至被画对象,并在被画对象上形成零线;控制部位于外壳部内,且控制部与第一激光发射部、激光接收部和第二激光发射部电连接。本申请在遇到难以贴近被画标记的施工对象时可以弥合激光测距装置零位与被画标记的对象之间难以弥合的间距,可适用更多使用场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激光测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激光测距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测距装置是一种用激光束测量距离的仪器,在需要测距的时候先按一次测量按键,则激光测距装置会发射出一束肉眼可见的激光,用手或机械装置控制激光测距装置的精确指向,直到把激光斑移动到想测量的准确位置上,再按一次测量按键,则激光测距装置会接收被测物体反射回来的部分激光,并根据反射激光分析出被测物体与激光测距装置的间距,在显示屏上显示距离数字供人阅读。
不过激光测距装置的标记仍存在诸多不便,目前最常用的标记方式是将激光测距装置尽量贴近将要被画标记的施工对象,然后在紧贴着激光测距装置零位的地方画上标记。然而在地形和物体复杂多变处,该用法时有不便,比如激光测距装置贴近被画对象就照射不到被测物体,照射到被测物体就难以贴近被画对象,使标记方式陷入两难境地。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激光测距装置不便标记的问题,提供一种激光测距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包括:
外壳部,所述外壳部上开设第一出光口和第二出光口;
第一激光发射部,被配置为沿第一方向发射第一激光至待测量对象;所述第一激光发射部位于所述外壳部内,且所述第一激光发射部的发射端与所述第一出光口相对设置;
第一光学镜片,安装于所述外壳部内的所述第一出光口;
激光接收部,被配置为沿所述第一方向接收由所述待测量对象反射的反射激光;所述激光接收部位于所述外壳部内,且所述激光接收部的接收端与所述第一光学镜片相对设置;
第二光学镜片,安装于所述外壳部内的所述第二出光口;
第二激光发射部,被配置为沿第二方向发射第二激光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光学镜片和所述第二出光口形成扇形激光光幕,且所述扇形激光光幕投射至被画对象,并在所述被画对象上形成零线;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位于所述外壳部内,且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的发射端与所述第二光学镜片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方向被配置为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以及
控制部,位于所述外壳部内,且所述控制部与所述第一激光发射部、所述激光接收部和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激光发射部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形成的两个所述扇形激光光幕相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形成的两个所述扇形激光光幕相共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扇形激光光幕的角弧度为ɑ,其中,0°<ɑ<18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扇形激光光幕的展开厚度d,其中,d<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镜片为非球面激光镜片;和/或,所述第二光学镜片为柱面镜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部包括:
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激光发射部、所述激光接收部和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侧,且所述第一激光发射部、所述激光接收部和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以及
供电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或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屏幕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二侧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二侧相背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充电接口,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部包括:
内框件,所述内框件的外框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相连,且所述第一激光发射部、所述激光接收部、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和所述供电件均放置于所述内框件内;以及
壳体组件,罩设在所述内框件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内框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嵌插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嵌插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磁性件,安装于所述内框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至少一者的壁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三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内框件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三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照明件,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以及
照明开关,与所述第三电路板电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激光测距装置不需要贴近被画标记的施工对象,即可确定激光测距装置的零位,在遇到难以贴近被画标记的施工对象时可以弥合激光测距装置零位与被画标记的对象之间难以弥合的间距,不需要贴近被画标记的施工对象,即可确定激光测距装置的零位,可适用更多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激光测距装置的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激光测距装置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激光测距装置一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激光测距装置另一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0-第一激光发射部;
101-激光接收部;
102-第二激光发射部;
103-第一电路板;
104-屏幕显示面板;
105-第二电路板;
106-供电件;
107-照明件;
108-照明开关;
109-充电接口;
110-外壳部;
1101-内框件;
1102-第一壳体;
1103-第二壳体;
111-磁性件;
114-第三电路板;
115-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图1示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激光测距装置的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外壳部110上开设第一出光口和第二出光口。第一激光发射部100和激光接收部101均位于外壳部110内且布置在外壳部110的前端,本实施例提供的激光测距装置使用时第一次按动按钮115第一激光发射部100的发射端会沿第一方向发射出一束肉眼可见的激光,用手或机械装置控制激光测距装置的指向方向。第一激光发射部100发射出的激光通过第一出光口投射至待测量对象的目标位置上。由待测量对象的目标位置沿第一方向反射回来的部分激光通过第一出光口返回至激光接收部101,第二次按动按钮115,激光接收部101接收该部分反射光,并根据反射回来的部分激光分析出激光测距装置与待测量对象的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屏幕显示面板104上显示激光测距装置中第一激光发射部100和激光接收部101的测量结果,方便用户读取。
用户往往不仅仅想获取第一激光发射部100和激光接收部101的测量结果,还需要在指定距离处通过做标记的方式来引导后续工作。此时第三次按动按钮115,利用激光测距装置的尾部贴近将要被画标记的施工对象的方式确定零位。不过在地形和物体复杂多变的测量环境中,利用激光测距装置的尾部贴近将要被画标记的施工对象的方式确定零位对被画标记的施工对象的平面度的要求较高,被画标记的施工对象如果存在坑洼等情况则会影响零位的确定。
图2示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激光测距装置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图2所示,图2中可以看到激光测距装置的尾部,通过第四次按动按钮115或者直接通过屏幕显示面板104触发第二激光发射部102,第二激光发射部102沿第二方向发射第二激光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光学镜片和所述第二出光口形成扇形激光光幕,且所述扇形激光光幕投射至被画对象,并在所述被画对象上形成零线。在本实施例中,激光测距装置无需尽量贴近将要被画标记的施工对象,在激光测距装置难以贴近被画标记的施工对象时弥合了激光测距装置零位与被画标记的施工对象之间原本难以弥合的间距,不需局限于地形限制即可方便的进行标记,使用更加方便。
参阅图3至图4所示,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激光测距装置一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激光测距装置另一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对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激光测距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如下。本实施例提供的激光测距装置包括:外壳部110、第一激光发射部100、激光接收部101、第二激光发射部102、控制部,以下分别对各个组成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外壳部110上开设第一出光口和第二出光口。这里第一出光口主要用于测距激光的出光、进光。图中示出的与第一激光发射部100相对设置的第一出光口和与激光接收部101相对设置的第一出光口相连通,作为开设于外壳部110的前端的一个出光口。可选地,第一激光发射部100相对设置的第一出光口和与激光接收部101相对设置的第一出光口也可以作为开设于外壳部110的前端的两个相互独立的出光口。第二出光口主要用于标线激光的出光、进光。第二出光口与第二激光发射部102的发射端相对设置,第二出光口可以仅开设在外壳部110的一侧,也可以在开设在外壳部110的两侧,这里可以根据第二激光发射部102设置对应进行调整,不再进行具体限定。
第一激光发射部100被配置为沿第一方向(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发射第一激光至待测量对象;所述第一激光发射部100位于所述外壳部110内,且所述第一激光发射部100的发射端与所述第一出光口相对设置。第一激光发射部100作为一个集成模块其具体结构这里不再进行展开,不过第一激光发射部100的输出端一般会设置一个用于激光发射的光学镜片,该用于激光发射的光学镜片可以为非球面激光镜片。
激光接收部101被配置为沿所述第一方向接收由所述待测量对象反射的反射激光;所述激光接收部101位于所述外壳部110内,且所述激光接收部101的接收端与安装于第一出光口的所述第一光学镜片相对设置。这里第一光学镜片可以为非球面激光镜片。可选地,激光接收部101和第一光学镜片通过安装支架可以集成为一个集成模块。
第二激光发射部102被配置为沿第二方向(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发射第二激光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光学镜片和所述第二出光口形成扇形激光光幕,且所述扇形激光光幕投射至被画对象,并在所述被画对象上形成零线;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102位于所述外壳部110内,且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102的发射端与所述第二光学镜片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方向被配置为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这里第二光学镜片可以为柱面镜片。可选地,第二激光发射部102和第二光学镜片可以通过安装支架集成为一个集成模块。
控制部位于所述外壳部110内,且所述控制部与所述第一激光发射部100、所述激光接收部101和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102电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第二激光发射部102位于所述第一激光发射部100(或激光接收部101)的后侧,一个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102可以布置在第一激光发射部100(或激光接收部101)的左侧或者右侧,第二激光发射部102可以投射出扇形激光光幕,该扇形激光光幕投射至被画对象上后会在被画对象上生成一条可见的零线。在激光测距装置难以贴近被画标记的施工对象时弥合了激光测距装置零位与被画标记的施工对象之间原本难以弥合的间距,不需局限于地形限制即可方便的进行标记,使用更加方便。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两个第二激光发射部102位于第一激光发射部100(或激光接收部101)的后侧,两个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102可以同时布置在第一激光发射部100(或激光接收部101)的左侧和右侧。两个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102可以分别沿第二方向向左、向右形成两个扇形激光光幕。本实施例可以同时对位于激光测距装置两侧的待标记对象进行标记,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只对左侧或者只对右侧的待标记对象进行标记,本实施例不仅可以适用于更为复杂的测距环境,还可以提高标记效率。
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102形成的两个所述扇形激光光幕相平行,相对的,两个第二出光口相互错位地开设在外壳部110的左右两侧。
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102形成的两个所述扇形激光光幕相共面,相对的,两个第二出光口相互对位地开设在外壳部110的左右两侧。
关于扇形激光光幕需要简单说明如下。扇形激光光幕的角弧度可以为ɑ,其中,0°<ɑ<180°。扇形激光光幕的展开厚度可以d,其中,d<5mm。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控制部包括:第一电路板103、第二电路板105和供电件106。下文分别对第一电路板103、第二电路板105和供电件106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电路板103用于测距运算和屏幕显示控制等。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103上包括:光电转换模块和控制模块。光电转换模块可以用于捕获由待测量对象的目标位置反射回来的部分激光的光信号或者捕获反射回来的全部激光的光信号,并将捕获到的反射光束的光信号转换为至少一个反馈电信号。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反馈电信号,并确定激光接收部101与待测量对象的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控制模块与屏幕显示面板104电连接,屏幕显示面板104上可以显示出激光接收部101与待测量对象的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即可以在屏幕显示面板104上显示激光测距装置的测距结果。屏幕显示面板104位于第一电路板103的上方,并且第一电路板103和第一电路板103电连接。所述第一激光发射部100、所述激光接收部101和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102位于第一电路板103的下方,并且所述第一激光发射部100、所述激光接收部101和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102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103电连接。
第二电路板105与第一电路板103电连接,第二电路板作为副板,主要用于整合除测距外的其他功能器件,例如按钮115、供电件106、照明件107等。
供电件106安装在第二电路板105的下部,供电件106可以与第一电路板103电连接,供电件106也可以与第二电路板105电连接,供电件106还可以同时与第一电路板103和第二电路板105电连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路板103、第二电路板103和第三电路板103之间根据器件设置需要保持直接或者间接的连接关系即可,并不局限于上述连接方式,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获悉的电路板布置方式均可以适用,这里不再进行一一例举。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按钮115与第二电路板105电连接。为了便于装配方便,按钮115电连接于第二电路板105的上侧。激光测距装置在使用中可以通过按动按钮以切换不同的测量方式,利于结构的整体简化。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激光测距装置还包括:第三电路板114。第三电路板114主要配置为功能较为单一的按键板。第三电路板114安装在内框件1101的侧壁上,且第三电路板114与第二电路板105电连接。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照明件107位于激光测距装置的后端,在利用激光测距装置的尾部贴近将要被画标记的施工对象的方式确定零位时,便于准确了解将要被画标记的施工对象的实际环境,同时也方便用户随时对测距结果进行记录处理。照明件107与第二电路板105电连接,照明开关108与第三电路板114电连接。照明件107和照明开关108分布于激光测距装置的左右两侧。通过按动照明开关108实现照明件107的开闭。激光测距装置周围的环境进行照明,尤其是对激光测距装置后部周围的环境进行照明,利于保证测量精度和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激光测距装置还包括:充电接口109。充电接口109与所述第二电路板105上的充电电路电连接,用于为激光测距装置提供可充电功能。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激光测距装置还包括:外接设备接口。所述外接设备接口与所述第二电路板105上的充电电路电连接。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外壳部110包括:内框件1101和壳体组件。
所述内框件1101的外框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103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05相连,且所述第一激光发射部100、所述激光接收部101、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102和所述供电件106均放置于所述内框件1101内;内框件1101主要用于对由第一电路板103、第二电路板105、所述第一激光发射部100、所述激光接收部101、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102和所述供电件106组成的集成器件进行支撑。具体的,供电件106由内框件1101的顶部开口进入内框件1101的内腔,一般地在内框件1101的内腔可以预留一个专门的坑位用于放置供电件,这里供电件可以通过背胶固定在内框件1101上。
壳体组件罩设在所述内框件1101外,第三电路板安装在壳体组件上,壳体组件上开设有多个成型孔,各成型孔的位置与第三电路板上的按钮、第二激光发射部102的发射端以及充电接口109的位置相对应。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1102。内框件1101由第一壳体1102的侧壁沿第二方向推入至第一壳体1102内。第三电路板103安装在第一壳体1102的侧壁面上。按钮115伸出第一壳体1102外。屏幕显示面板104安装于第一壳体1102的上壁面。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1102和第二壳体1103。内框件1101由第一壳体1102的侧壁沿第二方向推入至第一壳体1102内,第一壳体1102由第二壳体1103的后侧沿第一方向推入至第二壳体1103内。第三电路板103安装在第一壳体1102的侧壁面上。按钮115伸出第一壳体1102外。屏幕显示面板104安装于第一壳体1102的上壁面。参考图示可知,第二壳体1103上开设有多个成型孔,各成型孔的位置与第三电路板上的按钮、第二激光发射部102的发射端以及充电接口109的位置相对应。
关于内框件1101、第一壳体1102和第二壳体1103之间的装配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安装方式,比如内框件1101和第一壳体1102之间、第一壳体1102和第二壳体1103之间均采用侧推入方式进行装配;再比如内框件1101和第一壳体1102之间、第一壳体1102和第二壳体1103之间均采用前后推入方式进行装配,这里不在进行一一例举。
在一实施例中,激光测距装置还包括:磁性件111。磁性件111安装在内框件1101、第一壳体1102和第二壳体1103中至少一者的壁面。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磁性件111安装在内框件1101的内腔侧壁,通过磁吸吸附将激光测距装置吸附在固定位置(例如铁架等位置),无需再依赖手持激光测距装置或者机械控制装置支撑激光测距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部(110),所述外壳部(110)上开设第一出光口和第二出光口;
第一激光发射部(100),被配置为沿第一方向发射第一激光至待测量对象;所述第一激光发射部(100)位于所述外壳部(110)内,且所述第一激光发射部(100)的发射端与所述第一出光口相对设置;
第一光学镜片,安装于所述外壳部(110)内的所述第一出光口;
激光接收部(101),被配置为沿所述第一方向接收由所述待测量对象反射的反射激光;所述激光接收部(101)位于所述外壳部(110)内,且所述激光接收部(101)的接收端与所述第一光学镜片相对设置;
第二光学镜片,安装于所述外壳部(110)内的所述第二出光口;
第二激光发射部(102),被配置为沿第二方向发射第二激光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光学镜片和所述第二出光口形成扇形激光光幕,且所述扇形激光光幕投射至被画对象,并在所述被画对象上形成零线;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102)位于所述外壳部(110)内,且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102)的发射端与所述第二光学镜片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方向被配置为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以及
控制部,位于所述外壳部(110)内,且所述控制部与所述第一激光发射部(100)、所述激光接收部(101)和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10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102)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激光发射部(100)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102)形成的两个所述扇形激光光幕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102)形成的两个所述扇形激光光幕相共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激光光幕的角弧度为ɑ,其中,0°<ɑ<1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激光光幕的展开厚度d,其中,d<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镜片为非球面激光镜片;和/或,所述第二光学镜片为柱面镜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
第一电路板(103),所述第一激光发射部(100)、所述激光接收部(101)和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102)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03)的第一侧,且所述第一激光发射部(100)、所述激光接收部(101)和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102)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103)电连接;
第二电路板(105),与所述第一电路板(103)电连接;以及
供电件(106),与所述第一电路板(103)和/或所述第二电路板(105)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屏幕显示面板(104),与所述第一电路板(103)的第二侧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103)的第二侧相背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03)的第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充电接口(109),与所述第二电路板(105)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部(110)包括:
内框件(1101),所述内框件(1101)的外框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103)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05)相连,且所述第一激光发射部(100)、所述激光接收部(101)、所述第二激光发射部(102)和所述供电件(106)均放置于所述内框件(1101)内;以及
壳体组件,罩设在所述内框件(1101)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第一壳体(1102),所述内框件(1101)沿所述第二方向嵌插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1102)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第二壳体(1103),所述第一壳体(1102)沿所述第一方向嵌插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1103)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磁性件(111),安装于所述内框件(1101)、第一壳体(1102)和第二壳体(1103)中至少一者的壁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电路板(114),安装在所述内框件(1101)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三电路板(114)与所述第二电路板(105)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照明件(107),与所述第二电路板(105)电连接;以及
照明开关(108),与所述第三电路板(114)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23880893.5A EP4498126A1 (en) | 2023-06-12 | 2023-10-31 | Laser ranging device |
PCT/CN2023/128350 WO2024255076A1 (zh) | 2023-06-12 | 2023-10-31 | 激光测距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98508X | 2023-06-12 | ||
CN202321498508 | 2023-06-12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20238U true CN220820238U (zh) | 2024-04-19 |
Family
ID=90674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618338.0U Active CN220820238U (zh) | 2023-06-12 | 2023-09-25 | 激光测距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498126A1 (zh) |
CN (1) | CN220820238U (zh) |
WO (1) | WO2024255076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5205600A1 (de) * | 2015-03-27 | 2016-09-29 | Robert Bosch Gmbh | Laserentfernungsmessgerät |
CN207216021U (zh) * | 2017-08-31 | 2018-04-10 | 广东广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激光测距仪 |
CN212989651U (zh) * | 2020-09-17 | 2021-04-16 | 成都昊图新创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标线功能的测距仪 |
WO2023023680A1 (de) * | 2022-03-01 | 2023-03-02 | Harald Lechner | Am körper tragbares gerät, insbesondere handgerät |
CN217766836U (zh) * | 2022-07-22 | 2022-11-08 | 成都昊图新创科技有限公司 | 带标记功能的测距仪 |
CN218630191U (zh) * | 2022-09-30 | 2023-03-14 | 东莞市森威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带磁吸功能的激光测距仪 |
-
2023
- 2023-09-25 CN CN202322618338.0U patent/CN220820238U/zh active Active
- 2023-10-31 EP EP23880893.5A patent/EP4498126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10-31 WO PCT/CN2023/128350 patent/WO2024255076A1/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498126A4 (en) | 2025-01-29 |
WO2024255076A1 (zh) | 2024-12-19 |
EP4498126A1 (en) | 2025-01-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70058155A1 (en) | Non-contact measurement device | |
US11143494B2 (en) | Distance measuring device | |
CN212255734U (zh) | 多功能墙体探测仪 | |
CN109633673A (zh) | 传感器模块 | |
CN220820238U (zh) | 激光测距装置 | |
CN206865558U (zh) | 一种激光测距手机 | |
CN211391297U (zh) | 用于对机动车外廓尺寸测量仪进行校准的装置 | |
CN211527325U (zh) | 微型测距仪 | |
JP2000266599A (ja) | 携帯式小型スペクトルゾンデ | |
CN209787276U (zh) | 一种通信智能勘测设备 | |
CN214669599U (zh) | 一种紧凑型激光测距仪 | |
CN109188712A (zh) | 光发射器组件、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 |
EP0678762A1 (en) | Lightpipe providing wide angle output | |
CN221802971U (zh) | 一种测温测距集成结构 | |
US10382668B2 (en) | Laser collimator module on a mobile device for image measurement | |
US20230417944A1 (en) | Multifunctional metal detector | |
KR100693343B1 (ko) | 사이버 전자칠판 | |
CN111624163A (zh) | 一种便携式微型智能生化分析仪 | |
CN111366085A (zh) | 微型测距仪 | |
JP2003262551A (ja) | 温度センサ | |
CN220855209U (zh) | 多功能金属探测仪 | |
CN214310127U (zh) | 便携式逆反射系数和可见光透光率功能二合一的检测仪器 | |
CN219392281U (zh) | 一种便携式红外激光测距仪 | |
CN211375064U (zh) | 用于测量的工具 | |
CN219455945U (zh) | 手持式荧光检测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