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0812481U - 一种多细胞共培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细胞共培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2481U
CN220812481U CN202322588846.9U CN202322588846U CN220812481U CN 220812481 U CN220812481 U CN 220812481U CN 202322588846 U CN202322588846 U CN 202322588846U CN 220812481 U CN220812481 U CN 220812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dish base
culture dish
hanging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888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艳华
梅秋兰
刘学武
林育全
姜德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Prima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enter Co ltd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Prima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enter Co ltd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Prima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enter Co ltd,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Prima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888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2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2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2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培养领域,提供了一种多细胞共培养装置,包括有培养皿底座,所述培养皿底座具有底平面,所述培养皿底座上设有可分离的顶盖,还包括悬挂设置在培养皿底座上的两个以上可拆卸的悬挂小室,所述悬挂小室组装后中间形成通孔,且所述悬挂小室的底部高于底平面,所述悬挂小室的半径小于培养皿底座的半径。本实用新型通过培养皿底座与悬挂小室之间模拟多细胞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将多种细胞共培养,研究接近体内生理环境条件下多种细胞之间的相互影响,所述悬挂小室组装后中间的通孔可用于底面接种、更换培养基及取上清,种板和更换培养基时不需要挪动小室,减少污染机会。

Description

一种多细胞共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培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细胞共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中,最广泛的培养方式主要是单细胞气液相平面培养,其单一性并不能真实反映体内环境,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建立更接近体内环境的培养体系,使细胞间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类发展出了共培养技术,该技术是将≥2种细胞共同培养于同一环境中,不同类型的细胞接种于不同载体上,然后将所有载体置于同一培养条件下而不直接接触,以模拟体内环境。
目前2种细胞的共培养已商品化,国内外不少公司如国外的Corning公司、国内的杰特公司都有各种型号的悬挂式小室的培养体系,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此类小室更换时需要进行挪动,增加被污染的风险。
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217578879U的中国专利公开文件中提出多细胞共培养装置,包括培养器,所述培养器包括上部开口的培养盒和配套设置的上盖,所述培养盒底部内壁上设置有分隔膜,所述分隔膜在培养盒形成封闭的分隔框,所述分隔框将培养盒分隔成内外两个部分。
上述专利虽然能够对多细胞进行共培养,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专利对培养盒进行更换时需要挪动分隔膜,从而增加了细胞被污染的风险,所以存在影响细胞培养结果可靠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装置在对培养盒进行更换时需要挪动分隔膜,从而增加了细胞被污染的风险,所以存在影响细胞培养结果可靠性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多细胞共培养装置,以此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细胞共培养装置,包括有培养皿底座,所述培养皿底座具有底平面,所述培养皿底座上设有可分离的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挂设置在培养皿底座上的两个以上可拆卸的悬挂小室,所述悬挂小室组装后中间形成通孔,且所述悬挂小室的底部高于底平面,所述悬挂小室的半径小于培养皿底座的半径。
所述悬挂小室将不同的细胞隔离为不同的空间,通过透性膜进行细胞因子和代谢产物的交换,每个小室内可以根据试验需求接种不同的细胞。可根据试验需求组装两个或多个小室不同型号的小室进行试验。小室组装后中间形成一个通孔,通孔可用于底面接种、更换培养基及取上清。
进一步的,所述悬挂小室的横截面为扇形,所述底平面为圆形。
进一步的,还包括悬挂骨架,悬挂小室通过悬挂骨架与培养皿底座的侧壁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垫,培养皿底座的上端开口处设有支撑垫,悬挂骨架通过支撑垫与培养皿底座的侧壁连接。悬挂更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垫上设有多个用于与悬挂骨架连接的凹槽,或者所述支撑垫为医用材质的软垫。悬挂更稳定。
进一步的,不同规格的所述悬挂小室上分别设有不同直径的透性膜。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限位套环,所述悬挂小室组装后的通孔上设有可分离的限位套环,固定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套环上设有斜面,便于底面接种、更换培养基及取上清等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皿底座及培养皿盖以聚苯乙烯或聚氯乙烯制造,材料无细胞毒性、透光性好且廉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培养皿底座与悬挂小室之间模拟多细胞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将多种细胞共培养,研究接近体内生理环境条件下多种细胞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在实验中通过悬挂小室的透性膜对细胞进行阻挡,以此防止细胞之间出现交叉污染的情况,进而保证细胞培养结果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套环把悬挂小室限位固定在支撑垫内,以此防止悬挂小室在进行共培养时出现移位而影响细胞结果。
所述悬挂小室组装后中间的通孔可用于底面接种、更换培养基及取上清,种板和更换培养基时不需要挪动小室,减少污染机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去培养皿顶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培养皿、支撑垫和顶盖等部件的纵向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悬挂小室和悬挂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剖面正面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_培养皿底座,2_底平面,3_悬挂小室,4_悬挂骨架,5_支撑垫,6_顶盖,7_底部接种区,8_限位套环,9_通孔。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进行说明。
实施例
一种多细胞共培养装置,如图1-图5所示,包括有培养皿底座1,所述培养皿底座具有底平面2,所述培养皿底座上设有可分离的顶盖6,还包括悬挂设置在培养皿底座1上的两个以上可拆卸的悬挂小室3,所述悬挂小室3组装后中间形成通孔9,且所述悬挂小室3的底部高于所述底平面2,所述悬挂小室3的半径小于培养皿底座1的半径。
所述培养皿底座1和所述顶盖6以聚苯乙烯或聚氯乙烯制造,材料无细胞毒性、透光性好且廉价。所述悬挂小室3的横截面为扇形,所述底平面为圆形。
还包括悬挂骨架4,悬挂小室3通过悬挂骨架4与培养皿底座1的侧壁连接。
还包括支撑垫5,培养皿底座1的上端开口处设有支撑垫5,悬挂骨架4通过支撑垫5与培养皿底座1的侧壁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培养皿底座1的顶面沿周向设有支撑垫5,所述支撑垫5可以为医用硅胶垫,所述培养皿底座1内设有三个可拆卸组装的悬挂小室3,所述悬挂小室3为扇形,且所述悬挂小室3组装后中间处会形成一个通孔,且所述悬挂小室3与所述培养皿底座1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悬挂小室3与所述培养皿底座1的所述底平面2之间设有底部接种区,所述的每个悬挂小室3的顶面分别沿边缘设有悬挂骨架4,所述悬挂骨架4用于把所述悬挂小室3悬挂在所述支撑垫5上,所述支撑垫5上可根据试验需求组装两个或多个不同型号的所述悬挂小室3进行试验,不同规格的所述悬挂小室3的底部及侧壁分别设有不同直径的透性膜。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还包括有限位套环8,所述悬挂小室3组装后的通孔上设有可分离的限位套环8,所述限位套环8将把所述悬挂小室3限位固定在所述支撑垫5内,所述限位套环8的下端设有斜面,以此降低所述限位套环8的放置难度。
安装方法:先把适配的两个悬挂小室3通过悬挂骨架4悬挂在支撑垫5上,支撑垫5顶面的医用硅胶垫与悬挂骨架4的接触处会发生向下凹陷,从而对悬挂小室3进行限位,防止在进行共培养时悬挂小室3出现移位,同时两悬挂小室3之间会形成对应的通孔9,并且两悬挂小室3互相抵接,再把限位套环8卡入两悬挂小室3中间处的通孔9处,限位套环8的斜面会降低放置的难度,以此通过限位套环8把两悬挂小室3限位固定在支撑垫5内,进而确保两悬挂小室3悬挂的稳定性。限位套环8和支撑垫5为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方案,没有此部件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设有限位套环8和支撑垫5悬挂更加稳妥。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进行多细胞共培养的案例:以2个小室对3种细胞(肾足细胞、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共培养为例。本装置包括培养皿底座及培养皿盖,均由透光性良好的材料制造,可用于贴壁细胞、悬浮细胞及半贴壁半悬浮细胞的培养。培养皿腔体内有2个扇形小室悬挂于底座侧壁。
首先,将肾足细胞、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分别接种于培养皿底座的平面和悬挂小室内,将整个共培养体系置于细胞培养箱中过夜,使细胞充分贴壁。载体和培养皿底座腔体内可分别加入2~3mL培养基,此时载体之间的细胞处于隔离状态,培养基也互相分离。
其次,细胞贴壁完成后,更换新鲜的培养基,新鲜的培养基液面超过悬挂小室的底面,此时3种细胞培养基互通,处于同一培养条件下,但细胞不能通过悬挂小室的透性膜,因此细胞之间不会交叉污染,此时为细胞共培养的开始时间,可根据不同的试验需求,在培养基种加入外源性物质,并设置共培养时间。
最后,培养结束后,根据试验不同需求,可取培养基上清或者分别收集细胞进行后续试验。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一种多细胞共培养装置,包括有培养皿底座(1),所述培养皿底座具有底平面(2),所述培养皿底座上设有可分离的顶盖(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挂设置在培养皿底座(1)上的两个以上可拆卸的悬挂小室(3),所述悬挂小室(3)组装后中间形成通孔(9),且所述悬挂小室(3)的底部高于所述底平面(2),所述悬挂小室(3)的半径小于培养皿底座(1)的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细胞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小室(3)的横截面为扇形,所述底平面(2)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细胞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挂骨架(4),悬挂小室(3)通过悬挂骨架(4)与培养皿底座(1)的侧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细胞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垫(5),培养皿底座(1)的上端开口处设有支撑垫(5),悬挂骨架(4)通过支撑垫(5)与培养皿底座(1)的侧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细胞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5)上设有多个用于与悬挂骨架(4)连接的凹槽,或者所述支撑垫为医用材质的软垫。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细胞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同规格的所述悬挂小室(3)上分别设有不同直径的透性膜。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细胞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限位套环(8),所述悬挂小室(3)组装后的通孔(9)上设有可分离的限位套环(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细胞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环(8)上设有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细胞共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底座(1)和顶盖(6)均为聚苯乙烯或聚氯乙烯材质制备而成。
CN202322588846.9U 2023-09-23 2023-09-23 一种多细胞共培养装置 Active CN220812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88846.9U CN220812481U (zh) 2023-09-23 2023-09-23 一种多细胞共培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88846.9U CN220812481U (zh) 2023-09-23 2023-09-23 一种多细胞共培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2481U true CN220812481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01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88846.9U Active CN220812481U (zh) 2023-09-23 2023-09-23 一种多细胞共培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24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662245B2 (en) Cell culture insert
US5578492A (en) Cell culture insert
JP2620060B2 (ja) 膜を介する細胞の同時培養用のローラ瓶及びそれを使用する細胞の同時培養方法
US5190878A (en) Apparatus for cultivating cells
JP5674953B2 (ja) 細胞培養インサート
CN103710263B (zh) 细胞培养装置
JP5558560B2 (ja) バイオリアクターシステム
CN202181306U (zh) 多种细胞共培养支架以及多种细胞共培养装置
CN111518691A (zh) 一种体外细胞共培养负压加载装置
CN204644371U (zh) 一种集成式多细胞非接触共培养装置
US3912596A (en) Multiple inoculating system
CN102952751A (zh) 多种细胞共培养支架
CN220812481U (zh) 一种多细胞共培养装置
CN104164365B (zh) 一种体外细胞接触式共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操作方法
CN204737966U (zh) 一种多种细胞共培养装置
CN217438205U (zh) 一种双环境共培养板
CN215593084U (zh) 一种培养板插件和单孔培养板、多孔培养板
CN212713579U (zh) 一种细胞爬片装置
JPH01174373A (ja) シャーレ、シャーレ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細胞培養装置並びに培養方法
CN211999756U (zh) 一种分子生物实验用培养皿
US20110117541A1 (en) Method for Screening of Agents for the Prevention of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with Cell Culture Tool
CN203429184U (zh) 多种附壁细胞共培养装置
CN211620536U (zh) 体外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培养器皿
CN209619368U (zh) 一种培养3d细胞环的模具
CN208617826U (zh) 一种膜袋式光生物反应器加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