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77413U - 电子烟无烟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烟无烟净化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777413U CN220777413U CN202322333683.XU CN202322333683U CN220777413U CN 220777413 U CN220777413 U CN 220777413U CN 202322333683 U CN202322333683 U CN 202322333683U CN 220777413 U CN220777413 U CN 2207774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moke
- shell
- filter
- port
- smokel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烟无烟净化器,包括壳体、第一单向阀及过滤器,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及内壳,所述内壳的中心设有贯通两端的容置孔,所述容置孔供电子烟安装,所述容置孔的一端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吸烟口;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设有过滤通道,所述过滤通道靠近所述吸烟口的一端设有吹气口,另一端设有排烟口;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过滤道通内且位于所述吹气口与所述排烟口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吹气口与所述过滤器之间,以使烟雾从所述吹气口进入所述过滤器并从所述排烟口排出。本实用新型电子烟无烟净化器用于与电子烟装配结合,使得吸烟者可将烟雾吹出到其内部,达到对烟雾过滤的目的,从而保证周围空气清洁,避免影响他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烟无烟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烟作为一种替代传统香烟的吸烟工具,其体积小,携带方便,吸食方便,受到越来越多吸烟者的喜爱,这些电子烟的工作原理一般是一种通过加热雾化烟油的方式供使用者吸食。然而,这些电子烟使用的烟油中也含有大量有害的物质,吸食者吸食后如果直接排出到空气中,会对周围气及人体造成损害。因此,现有的电子烟同样存在影响环境及他人健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烟无烟净化器,用于与电子烟装配结合,使得吸烟者可将烟雾吹出到其内部,达到对烟雾过滤的目的,从而保证周围空气清洁,避免影响他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烟无烟净化器包括壳体、第一单向阀及过滤器,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及内壳,所述内壳的中心设有贯通两端的容置孔,所述容置孔供电子烟安装,所述容置孔的一端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吸烟口;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设有过滤通道,所述过滤通道靠近所述吸烟口的一端设有吹气口,另一端设有排烟口;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过滤道通内且位于所述吹气口与所述排烟口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吹气口与所述过滤器之间,以使烟雾从所述吹气口进入所述过滤器并从所述排烟口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壳体内部设置容置孔,使所述容置孔的一端具有进气口,另一端具有吸烟口,因此,可以将电子烟安装于所述容置孔内,从而可以形成一个具有吸烟与净化于一体的吸烟装置。并且,通过在所述壳体内部设置与所述容置孔相隔开的过滤通道,在过滤通道的两端设置吹气口及排烟口,在所述过滤通道内设置第一单向阀及过滤器,使得烟雾可以从所述吹气口进入并经过第一单向阀及所述过滤器从所述排烟口排出。因此,当吸完一口后,吸烟者可以直接向吹气口吹出烟雾,从而使得吹出的烟雾过滤有害物质后再向外界排出。这样极大地减少了烟雾对周围空气的污染,并且减少烟雾的有害物质对他人健康造成影响,整个电子烟无烟净化器携带及使用都十分方便。
较佳地,所述吸烟口处设有第二单向阀,以使烟雾从所述容置孔向所述吸烟口外流出。
较佳地,所述壳体包括盖体及下壳,所述盖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下壳,所述盖体与所述下壳的中心轴同轴,所述吸烟口及所述吹气口设置于所述盖体的端部。通过将所述壳体设计成盖体及下壳的形式,使所述盖体相对所述下壳可拆,这样一方面可以使电子烟能方便快速地插入到所述下壳内,再盖上盖体,提高安装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可以使所述过滤通道能外露,进而使过滤器实现快速方便地更换,进一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具体地,所述过滤器位于所述下壳内。这样可以使使用者更加容易方便地更换过滤器,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具体地,所述下壳包括主体及底壳,所述底壳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主体远离所述盖体的一端,所述进气口及排烟口设置于所述底壳。
较佳地,所述过滤通道呈环形地围绕于所述容置孔外。
较佳地,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壳体的端面,所述排烟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烟无烟净化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子烟无烟净化器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子烟无烟净化器插入电子烟时的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子烟无烟净化器与电子烟配合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烟无烟净化器100包括壳体1、第一单向阀2及过滤器3,所述壳体1包括外壳11及内壳12,所述外壳11及内壳12呈同轴地设置且呈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内壳12的中心设有贯通两端的容置孔121,所述容置孔121的外形与电子烟200的外形匹配以供电子烟200安装,所述容置孔121的一端设有进气口122,另一端设有吸烟口123。所述外壳11与所述内壳12之间设有过滤通道111,所述过滤通道111呈环形地围绕于所述容置孔121外。所述过滤通道111靠近所述吸烟口123的一端设有吹气口112,所述吹气口112围绕于所述吸烟口123的外周,所述过滤通道111的另一端设有排烟口113。所述过滤器3设置于所述过滤道通111内且位于所述吹气口112与所述排烟口113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2设置于所述吹气口112与所述过滤器3之间,以使吹出的烟雾从所述吹气口112进入所述过滤器3并从所述排烟口113排出。所述吸烟口123处设有第二单向阀4,以使烟雾从所述容置孔121向所述吸烟口123外流出。所述进气口122位于所述壳体1的端面,所述排烟口113位于所述壳体1的外侧。所述第一单向阀2及第二单向阀4均为密封片,所述密封片的中间延伸出安装柱用于安装,密封片的四周为弹性片状,可以贴合于其所在的通道的端面以实现单向密封。
再请参阅图2及图3,所述壳体1包括盖体1a及下壳1b,所述盖体1a通过卡扣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下壳1b,所述盖体1a与所述下壳1b的中心轴同轴,所述吸烟口123及所述吹气口112设置于所述盖体1a的端部,所述进气口122及排烟口113设置于所述下壳1b的端部。所述盖体1a及所述下壳1b在安装组合后两者的连接处呈密封,以避免烟雾泄漏。通过将所述壳体1设计成盖体1a及下壳1b的形式,使所述盖体1a相对所述下壳1b可拆,这样可以使电子烟200能方便快速地插入到所述下壳1b内,再盖上盖体1a,提高安装的便利性。更具体地,所述下壳1b包括主体11b及底壳12b,所述底壳12b通过卡扣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主体11b远离所述盖体1a的一端,所述进气口122及排烟口113设置于所述底壳12b。所述主体11b及底壳12b在安装组合后两者的连接处呈密封,以避免烟雾泄漏。这样可以使所述过滤通道111可分拆,进而使所述过滤器3实现快速方便地更换,进一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所述第一单向阀2及第二单向阀4位于所述盖体1a。这样可以使使用者更加容易方便地更换过滤器3,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当然,所述过滤器3及所述第一单向阀2也可以位于所述下壳1b靠近所述盖体1a一端的开口处。
结合图4所示,在吸烟前,先打开所述盖体1a,然后将所述电子烟200插入到所述容置孔121内,使得所述电子烟200的进口与所述进气口122对接连通;之后,将所述盖体1a盖上,使所述电子烟200的出口与所述吸烟口123对接连通。这时,直接通过所述吸烟口123吸烟,所述电子烟200会自动启动工作并产生烟雾,吸烟者即可通过所述吸烟口123吸烟。当吸烟者要吐出烟雾时,只需要对准所述吹气口112吹出烟雾,由于容置孔121被所述第二单向阀4阻挡,烟雾只能从所述吹气口112进入所述过滤通道111。这时,烟雾通过第一单向阀2进入所述过滤器3内,经过所述过滤器3的过滤后,有害物质存留于所述过滤器3内,而无害的烟雾即可通过过滤通道111及排烟口113向外界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容置孔121,使所述容置孔121的一端具有进气口122,另一端具有吸烟口123,因此,可以将电子烟200快捷地安装于所述容置孔121内,从而可以形成一个具有吸烟与净化于一体的吸烟装置,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并且,通过在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与所述容置孔121相隔开的过滤通道111,在过滤通道111的两端设置吹气口112及排烟口113,且在所述过滤通道111内设置第一单向阀2及过滤器3,使得烟雾可以从所述吹气口112进入并经过第一单向阀2及所述过滤器3从所述排烟口113排出。因此,当吸完一口后,吸烟者可以直接向吹气口112吹出烟雾,从而使得吹出的烟雾过滤有害物质后再向外界排出。这样极大地减少了烟雾对周围空气的污染,并且减少烟雾的有害物质对他人健康造成影响,整个电子烟200无烟净化携带及使用都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电子烟无烟净化器100所涉及到的电子烟200的结构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电子烟无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单向阀及过滤器,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及内壳,所述内壳的中心设有贯通两端的容置孔,所述容置孔供电子烟安装,所述容置孔的一端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吸烟口;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设有过滤通道,所述过滤通道靠近所述吸烟口的一端设有吹气口,另一端设有排烟口;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过滤道通内且位于所述吹气口与所述排烟口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吹气口与所述过滤器之间,以使烟雾从所述吹气口进入所述过滤器并从所述排烟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无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烟口处设有第二单向阀,以使烟雾从所述容置孔向所述吸烟口外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无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盖体及下壳,所述盖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下壳,所述盖体与所述下壳的中心轴同轴,所述吸烟口及所述吹气口设置于所述盖体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烟无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位于所述下壳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烟无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包括主体及底壳,所述底壳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主体远离所述盖体的一端,所述进气口及排烟口设置于所述底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无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通道呈环形地围绕于所述容置孔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无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壳体的端面,所述排烟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33683.XU CN220777413U (zh) | 2023-08-28 | 2023-08-28 | 电子烟无烟净化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33683.XU CN220777413U (zh) | 2023-08-28 | 2023-08-28 | 电子烟无烟净化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777413U true CN220777413U (zh) | 2024-04-16 |
Family
ID=90659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333683.XU Active CN220777413U (zh) | 2023-08-28 | 2023-08-28 | 电子烟无烟净化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777413U (zh) |
-
2023
- 2023-08-28 CN CN202322333683.XU patent/CN22077741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482956U (zh) | 一种水雾过滤烟具 | |
US20080230077A1 (en) | Non-polluting smoking device | |
CN110710711A (zh) | 香烟烟雾过滤器 | |
CN104886770A (zh) | 手持式香烟净化器 | |
CN201108029Y (zh) | 健康烟嘴 | |
CN220777413U (zh) | 电子烟无烟净化器 | |
KR20210000589U (ko) | 담배 연기 정화 기능을 갖는 폴더식 흡연 보조장치 | |
CN110584198A (zh) | 一种烟气处理装置 | |
CN103750567A (zh) | 一种面罩式吸烟套 | |
CN206791623U (zh) | 抽吸装置 | |
CN210901374U (zh) | 一种基于直线烟道的混合吸食烟具 | |
KR102195745B1 (ko) | 담배 연기로 인한 간접 흡연을 방지하는 흡연통 | |
CN103829376B (zh) | 一种吸烟套 | |
CN103750568B (zh) | 一种具有积灰盒的吸烟套 | |
KR101538575B1 (ko) | 간접흡연 방지용 흡연 파이프 | |
CN108991600B (zh) | 抽吸装置 | |
CN213246893U (zh) | 一种香烟过滤嘴 | |
US20220039464A1 (en) | Smoking Instrument Personal Air Filter | |
TWI747438B (zh) | 具有過濾功能的電子煙 | |
CN212325395U (zh) | 便携式香烟防扩散燃烧熄灭装置 | |
CN211532772U (zh) | 一种卷烟 | |
CN220987642U (zh) | 烟雾净化器 | |
CN211241736U (zh) | 一种吸烟器 | |
CN201356060Y (zh) | 具有双重高效过滤功能的过滤嘴 | |
CN206994425U (zh) | 一种混合型电子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