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2003U - 一种模内浇口切断机构及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内浇口切断机构及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742003U CN220742003U CN202322383571.5U CN202322383571U CN220742003U CN 220742003 U CN220742003 U CN 220742003U CN 202322383571 U CN202322383571 U CN 202322383571U CN 220742003 U CN220742003 U CN 2207420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sliding
- fixedly connected
- block
- push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5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5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78 mold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内浇口切断机构及注塑模具,包括支撑组件、切断组件、滑动组件、推杆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左侧固定连接有切断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右侧滑动连接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内滑动连接有推杆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注塑固定板、固定槽、注塑口、限位板、推杆、滑杆,所述注塑固定板上设有固定槽,所述注塑固定板中部设有注塑口,所述注塑固定板通过固定槽与滑杆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中部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限位板前端固定连接有滑杆,通过设置了可以对滑块内的材料进行排出的切断组件,使本装置在对浇口进行切断时可对进入滑槽里的材料进行排出使切断设备更加的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模内浇口切断机构及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浇口也称为进料口,是指从分流道到模具型腔的一段通道,是浇注系统中截面最小且最短的部分,在金属铸造中指浇注时金属液进入铸型的入口和通道,常常泛指浇注系统,作用在于利用紧缩流动面而使进料达到加速的效果,高剪切率可使进料流动性良好,粘滞加热的升温效果也有提升料温降低粘度的作用,在成型完毕后浇口最先固化封口,有防止进料回流以及避免型腔压力下降过快使成型品产生收缩凹陷的功能,成型后则方便剪除以分离流道系统及型件。
例如(授权公告号CN213500624U)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用浇口切断机构,包括模板,所述模板的开设有多组呈对称分布的型腔,且模板上开设有位于型腔之间的滑槽,所述滑槽内侧安装有滑块,且滑块与滑槽的内侧为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上开设有主浇口和副浇口,且副浇口分布在主浇口上,该装置通过滑块移动,使得副浇口与型腔之间的通道断开,如此切断型腔与副浇口之间的塑料件。
上述装置中没有可以对滑块内的材料进行排出的组件,导致在对浇口进行切断时会有材料进入缝隙处无法排出而使滑块被堵住而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模内浇口切断机构及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模内浇口切断机构及注塑模具,该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切断组件、滑动组件、推杆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左侧固定连接有切断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右侧滑动连接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内滑动连接有推杆组件。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注塑固定板、固定槽、注塑口、限位板、推杆、滑杆,所述注塑固定板上设有固定槽,所述注塑固定板中部设有注塑口,所述注塑固定板通过固定槽与滑杆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中部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限位板前端固定连接有滑杆。
优选的,所述切断组件包括注塑块、冷却槽、定位杆、切刀滑槽、风道、第一电动推杆、切刀、风管,所述注塑块后端与注塑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注塑块右侧设有冷却槽和风管,所述注塑块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注塑块中也设有注塑口,所述注塑块内设有切刀滑槽和风道,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前端伸缩杆与切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前端伸缩杆固定连接有切刀,所述切刀与切刀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板、卸塑块、移动槽、推杆槽、模具槽、定位槽、卸塑杆槽、第二电动推杆,所述滑板上也设固定槽,所述滑板和卸塑块中部均设有推杆槽,所述滑板前端与卸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板通过固定槽与滑杆滑动连接,所述滑板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卸塑块内设有移动槽,所述卸塑块前端设有模具槽、定位槽和卸塑杆槽,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后端与限位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杆组件包括卸塑滑块、通孔、卸塑杆、垫块、回弹滑杆、弹簧,所述卸塑滑块与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卸塑滑块上设有通孔,所述卸塑滑块前端固定连接有卸塑杆,所述卸塑滑块前端与垫块固定连接,所述卸塑滑块通过通孔与回弹滑杆滑动连接,所述垫块前端与移动槽固定连接,所述垫块中部滑动连接有回弹滑杆,所述垫块前后两端还与弹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杆共设有四组,所述推杆与滑板和卸塑块上的推杆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杆与定位槽滑动连接,所述注塑块前端设有与模具槽对应的凸起模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共设有四组且均设于滑板和限位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模内浇口切断机构及注塑模具,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模内浇口切断机构及注塑模具,通过设置了可以对滑块内的材料进行排出的切断组件,使本装置在对浇口进行切断时可对进入滑槽里的材料进行排出使切断设备更加的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切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推杆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切断组件内部拼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支撑组件-1、注塑固定板-11、固定槽-12、注塑口-13、限位板-14、推杆-15、滑杆-16、切断组件-2、注塑块-21、冷却槽-22、定位杆-23、切刀滑槽-24、风道-25、第一电动推杆-26、切刀-27、风管-28、滑动组件-3、滑板-31、卸塑块-32、移动槽-33、推杆槽-34、模具槽-35、定位槽-36、卸塑杆槽-37、第二电动推杆-38、推杆组件-4、卸塑滑块-41、通孔-42、卸塑杆-43、垫块-44、回弹滑杆-45、弹簧-4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内浇口切断机构及注塑模具,包括支撑组件1、切断组件2、滑动组件3、推杆组件4,支撑组件1左侧固定连接有切断组件2,支撑组件1右侧滑动连接有滑动组件3,滑动组件3内滑动连接有推杆组件4,支撑组件1包括注塑固定板11、固定槽12、注塑口13、限位板14、推杆15、滑杆16,注塑固定板11上设有固定槽12,注塑固定板11中部设有注塑口13,注塑固定板11通过固定槽12与滑杆16固定连接,限位板14中部固定连接有推杆15,限位板14前端固定连接有滑杆16,滑杆16共设有四组,推杆15与滑板31和卸塑块32上的推杆槽34滑动连接;
切断组件2包括注塑块21、冷却槽22、定位杆23、切刀滑槽24、风道25、第一电动推杆26、切刀27、风管28,注塑块21后端与注塑固定板11固定连接,注塑块21右侧设有冷却槽22和风管28,注塑块21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26,注塑块21中也设有注塑口13,注塑块21内设有切刀滑槽24和风道25,第一电动推杆26前端伸缩杆与切刀滑槽24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26前端伸缩杆固定连接有切刀27,第一电动推杆26启动后可带动切刀27进行移动,切刀27与切刀滑槽24滑动连接,风管28与外部充气泵固定连接,定位杆23与定位槽36滑动连接,注塑块21前端设有与模具槽35对应的凸起模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模内浇口切断机构及注塑模具,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使用本设备时,首先将本装置放置在工作区域中,然后将设备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既可为本设备工作提供所需的电能;
第二,在需要对浇口进行切断时,启动第一电动推杆26带动切刀27进行移动使切刀27将浇口处的材料进行切断,在注塑时有时会有材料流进切刀滑槽24内可通过启动外部充气泵将空气通过风道25冲进切刀滑槽24内将注塑的材料从切刀滑槽24排出。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内浇口切断机构及注塑模具,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滑动组件3包括滑板31、卸塑块32、移动槽33、推杆槽34、模具槽35、定位槽36、卸塑杆槽37、第二电动推杆38,滑板31上也设固定槽12,滑板31和卸塑块32中部均设有推杆槽34,滑板31前端与卸塑块32固定连接,滑板31通过固定槽12与滑杆16滑动连接,滑板31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38,卸塑块32内设有移动槽33,卸塑块32前端设有模具槽35、定位槽36和卸塑杆槽37,第二电动推杆38后端与限位板14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推杆38启动后和带动滑板31进行移动,第二电动推杆38共设有四组且均设于滑板31和限位板14之间;
推杆组件4包括卸塑滑块41、通孔42、卸塑杆43、垫块44、回弹滑杆45、弹簧46,卸塑滑块41与移动槽33滑动连接,卸塑滑块41上设有通孔42,卸塑滑块41前端固定连接有卸塑杆43,卸塑滑块41前端与垫块44固定连接,卸塑滑块41通过通孔42与回弹滑杆45滑动连接,垫块44前端与移动槽33固定连接,垫块44中部滑动连接有回弹滑杆45,垫块44前后两端还与弹簧46固定连接,垫块44增大弹簧46与移动槽33和卸塑滑块41的接触面积。
本实施例中:
第一、在需要使用注塑模具时,启动第二电动推杆38带动滑板31进行移动带动卸塑块32移动使卸塑块32通过定位槽36与定位杆23滑动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注塑器将注塑材料从注塑口13输送至模具槽35内,然后通过切刀27将浇口切断,在切断浇口后通过外部冷却装置将冷却液输从冷却槽22输送至注塑块21内对材料进行冷却定型,启动第二电动推杆38带动滑板31进行移动带动卸塑块32移动使卸塑块32将成品带离注塑块21,在卸塑块32向后移动时推杆15穿进移动槽33内推动卸塑滑块41使弹簧46受力收缩,在卸塑滑块41移动时带动卸塑杆43穿过卸塑杆槽37将成型的材料推出完成卸料的操作,再次进行注塑工作时可使推杆15远离卸塑滑块41使弹簧46回弹带动通孔42进行移动将卸塑杆43收回移动槽33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模内浇口切断机构及注塑模具,通过设置了可以对滑块内的材料进行排出的切断组件2,使本装置在对浇口进行切断时可对进入滑槽里的材料进行排出使切断设备更加的可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模内浇口切断机构及注塑模具,包括支撑组件(1)、切断组件(2)、滑动组件(3)、推杆组件(4),所述支撑组件(1)左侧固定连接有切断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1)右侧滑动连接有滑动组件(3),所述滑动组件(3)内滑动连接有推杆组件(4);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组件(1),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注塑固定板(11)、固定槽(12)、注塑口(13)、限位板(14)、推杆(15)、滑杆(16),所述注塑固定板(11)上设有固定槽(12),所述注塑固定板(11)中部设有注塑口(13),所述注塑固定板(11)通过固定槽(12)与滑杆(16)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14)中部固定连接有推杆(15),所述限位板(14)前端固定连接有滑杆(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内浇口切断机构及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组件(2)包括注塑块(21)、冷却槽(22)、定位杆(23)、切刀滑槽(24)、风道(25)、第一电动推杆(26)、切刀(27)、风管(28),所述注塑块(21)后端与注塑固定板(11)固定连接,所述注塑块(21)右侧设有冷却槽(22)和风管(28),所述注塑块(21)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26),所述注塑块(21)中也设有注塑口(13),所述注塑块(21)内设有切刀滑槽(24)和风道(25),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6)前端伸缩杆与切刀滑槽(2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6)前端伸缩杆固定连接有切刀(27),所述切刀(27)与切刀滑槽(24)滑动连接,并且切刀滑槽(24)贯穿至与注塑口(13)内相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内浇口切断机构及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3)包括滑板(31)、卸塑块(32)、移动槽(33)、推杆槽(34)、模具槽(35)、定位槽(36)、卸塑杆槽(37)、第二电动推杆(38),所述滑板(31)上也设固定槽(12),所述滑板(31)和卸塑块(32)中部均设有推杆槽(34),所述滑板(31)前端与卸塑块(32)固定连接,所述滑板(31)通过固定槽(12)与滑杆(16)滑动连接,所述滑板(31)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38),所述卸塑块(32)内设有移动槽(33),所述卸塑块(32)前端设有模具槽(35)、定位槽(36)和卸塑杆槽(37),所述第二电动推杆(38)后端与限位板(1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内浇口切断机构及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4)包括卸塑滑块(41)、通孔(42)、卸塑杆(43)、垫块(44)、回弹滑杆(45)、弹簧(46),所述卸塑滑块(41)与移动槽(33)滑动连接,所述卸塑滑块(41)上设有通孔(42),所述卸塑滑块(41)前端固定连接有卸塑杆(43),所述卸塑滑块(41)前端与垫块(44)固定连接,所述卸塑滑块(41)通过通孔(42)与回弹滑杆(45)滑动连接,所述垫块(44)前端与移动槽(33)固定连接,所述垫块(44)中部滑动连接有回弹滑杆(45),所述垫块(44)前后两端还与弹簧(46)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内浇口切断机构及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6)共设有四组,所述推杆(15)与滑板(31)和卸塑块(32)上的推杆槽(34)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模内浇口切断机构及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23)与定位槽(36)滑动连接,所述注塑块(21)前端设有与模具槽(35)对应的凸起模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模内浇口切断机构及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动推杆(38)共设有四组且均设于滑板(31)和限位板(14)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83571.5U CN220742003U (zh) | 2023-09-04 | 2023-09-04 | 一种模内浇口切断机构及注塑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83571.5U CN220742003U (zh) | 2023-09-04 | 2023-09-04 | 一种模内浇口切断机构及注塑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742003U true CN220742003U (zh) | 2024-04-09 |
Family
ID=90559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383571.5U Active CN220742003U (zh) | 2023-09-04 | 2023-09-04 | 一种模内浇口切断机构及注塑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742003U (zh) |
-
2023
- 2023-09-04 CN CN202322383571.5U patent/CN22074200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219606U (zh) | 一种改进的电视机塑料壳的注塑模具 | |
CN112757596A (zh) | 一种能够将工件顶出取件的快速冷却注塑模及操作方法 | |
CN220742003U (zh) | 一种模内浇口切断机构及注塑模具 | |
CN215396300U (zh) | 汽车内饰配件模具 | |
CN213675279U (zh) | 一种易脱模的注塑模具装置 | |
CN209812962U (zh) | 一种具有冷却机构的塑料注塑成型机 | |
CN218399249U (zh) | 一种带有切断结构的注塑模具 | |
CN111152419A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成型用模具 | |
CN216423227U (zh) | 多向在线群注成型自动化设备 | |
CN116214857A (zh) | 一种高效率注塑机 | |
CN110789052B (zh) | 一种可控性高精度模具注塑机 | |
CN210679541U (zh) | 一种模内裁切浇口机构 | |
CN212666559U (zh) | 用于汽车配件的注塑模具 | |
CN222590536U (zh) | 一种注塑模具 | |
CN211763150U (zh) | 一种sim卡成型模具 | |
CN216635339U (zh) | 一种脱模便捷的中空吹塑机 | |
CN219650446U (zh) | 一种汽车启动电机电磁开关触片轴注塑模具 | |
CN221392078U (zh) | 一种可快速脱料的注塑模具 | |
CN215903913U (zh) | 一种注塑用环保型成型机 | |
CN222096860U (zh) | 一种高精度注塑模具 | |
CN210552697U (zh) | 灯管支架注塑模具 | |
CN218111580U (zh) |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注塑制品辅助脱模装置 | |
CN212920234U (zh) | 一种注塑冲压模具 | |
CN218019893U (zh) | 一种汽车后背门上饰板精密注塑模具 | |
CN213767002U (zh) | 一种安全带卡扣注塑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