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0739366U - 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锻造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锻造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39366U
CN220739366U CN202322472545.XU CN202322472545U CN220739366U CN 220739366 U CN220739366 U CN 220739366U CN 202322472545 U CN202322472545 U CN 202322472545U CN 220739366 U CN220739366 U CN 220739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forging
base
sliding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7254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德林
张美�
黄振
方文哲
颜鲁宁
蒋桂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ianyu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ianyu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ianyu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ianyu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7254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39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39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39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锻造模具,包括基座,基座上通过立柱连接有锻造台,锻造台上设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下端连接有转接台,转接台上可拆卸连接有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的相对面设有呈半圆形的锻造槽,下模上位于锻造槽的两侧连接有导向柱,上模的两侧设有与导向柱配合的导向槽,下模的底部设有第一安装板,上模的顶部设有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与基座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安装板与转接台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基座的两侧用于夹持和移动棒材的夹持机构。下模上连接有导向柱,上模通过导向槽滑动连接于导向柱上,当液压缸驱动上模上升或下降时,上模不会偏移,会保持直线运动,以更好的锻造棒材。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锻造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造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锻造模具。
背景技术
锻造模具是在锻造工艺过程中使用的模具,原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在锻模中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零件。锻造模具可根据锻造温度的不同分为热锻模、温锻模和冷锻模。热锻模因设备的不同还可分为锤锻模、螺旋压力机锻模、机械压力机锻模、平锻模和液压机锻模等。在压力机模锻时需要设计加工模架,在锻造工艺过程中还需要制坯(如辊锻、楔横轧)模、切边模、冲孔模、校正模、冷精压模等,这些模具和装置也属于锻造模具类别。
经检索发现,授权公开号为CN21448869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模具钢棒锻造模具,通过旋转电机、丝杆以及第一齿轮的相互配合作用下,使得动模以及静模适用于不同长度的钢棒,增加了灵活性,可进行自动化出料,提高了机械自动化程度。
然而上述专利中的锻造模具存在以下问题:动模通过第一齿轮和齿条的配合,带动动模升降,以调整动模和静模之间的距离,但由于该类模具均为质量大的铸铁,如果仅凭第一齿轮和齿条,难以带动动模升降,而且即使能带动,齿轮结构也十分容易损坏。
而且目前的锻造模具还存在以下问题:(1)将棒材放置在静模上,通过液压缸控制动模下降,使动模不断的压铸棒材,而在锻造过程中,上模与下模之间容易错位,从而导致锻造质量差;(2)棒材在锻造过程中,不能根据锻造情况,对棒材进行旋转,而且当需要调整棒材的锻造位置时,一般需要通过人工,或者吊装设备移动棒材的位置,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锻造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锻造模具,包括基座,基座上通过立柱连接有锻造台,锻造台上设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下端连接有转接台,转接台上可拆卸连接有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的相对面设有呈半圆形的锻造槽,下模上位于锻造槽的两侧连接有导向柱,上模的两侧设有与导向柱配合的导向槽,下模的底部设有第一安装板,上模的顶部设有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与基座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安装板与转接台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基座的两侧用于夹持和移动棒材的夹持机构。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基座一侧的第一丝杆传动机构、连接于第一丝杆传动机构上的第一夹持部、设置于基座另一侧的第二丝杆传动机构、连接于第二丝杆传动机构上的第二夹持部,通过第一丝杆传动机构能驱动第一夹持部作直线运动,通过第二丝杆传动机构能驱动第二夹持部作直线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夹持部固定棒材的一端,通过第二夹持部固定棒材的另一端,另棒材的锻造部位则位于锻造槽内,当棒材的一处锻造结束后,通过第一丝杆传动机构和第二丝杆传动机构的工作,带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同时同向移动,从而带动棒材移动,以使另一处需要锻造的部位到达锻造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杆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基座一侧的两第一轴承座,两第一轴承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基座上位于第一丝杆的两侧设有第一导轨,基座的一端设有驱动第一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第一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座,第一滑座的底面设有第一滑槽,并通过第一滑槽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固定于第一滑座上的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撑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面向模具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气动夹盘,第一滑座上还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连接有主动轮,第一转轴上连接有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吊装设备将棒材吊起,并使其一端夹持在第一气动夹盘上,并使棒材与锻造槽对齐,然后控制第一电机工作,带动第一丝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座向模具方向移动,使棒材置于下模的锻造槽内,通过驱动第二电机工作,则能带动第一气动夹盘转动,从而使棒材旋转。
优选的,所述第二丝杆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基座另一侧的两第二轴承座,两第二轴承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基座上位于第二丝杆的两侧设有第二导轨,基座的另一端设有驱动第二丝杆转动的第三电机,第二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座,第二滑座的底面设有第二滑槽,并通过第二滑槽与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固定于第二滑座上的第二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面向模具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气动夹盘。
上述技术方案,在棒材进入锻造槽内后,控制第三电机工作,带动第二丝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滑座向模具方向移动,以使第二气动夹盘将棒材的另一端夹持,从而使棒材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上模的两侧壁连接有上连接座,下模的两侧壁连接有与上连接座对应的下连接座,上连接座与相应的下连接座通过弹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在锻造的过程中,液压缸收缩带动上模上升,上模拉动弹簧,当液压缸延伸带动下模下降,此时再结合弹簧的回复力,可对棒材产生更大的压力,提高压铸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液压缸的驱动,带动上模作升降运动,上模不会脱落;下模上连接有导向柱,上模通过导向槽滑动连接于导向柱上,当液压缸驱动上模上升或下降时,上模不会偏移,会保持直线运动,以更好的锻造棒材。
(2)通过控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间距,可适应不同长度的棒材,而且通过驱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同向运动,能调整棒材的锻造位置,通过驱动第一转轴转动,能带动棒材旋转,以便反复对棒材同一区域进行锻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除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后的侧视图;
图3为模具的示意图;
图4为模具去除弹簧后的拆分图;
图中:1-基座、2-锻造台、3-液压缸、4-转接台、5-模具、51-上模、52-下模、53-锻造槽、54-导向柱、55-第一安装板、56-第二安装板、57-上连接座、58-下连接座、59-弹簧、6-第一丝杆传动机构、61-第一轴承座、62-第一丝杆、63-第一导轨、64-第一电机、65-第一滑座、7-第一夹持部、71-第一支撑座、72-第一气动夹盘、73-第二电机、74-主动轮、75-从动轮、8-第二丝杆传动机构、81-第二轴承座、82-第二丝杆、83-第二导轨、84-第三电机、85-第二滑座、9-第二夹持部、91-第二支撑座、92-第二气动夹盘、10-棒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锻造模具,包括基座1,基座1上通过立柱连接有锻造台2,锻造台2上设有液压缸3,液压缸3的下端连接有转接台4,转接台4上可拆卸连接有模具5,所述模具5包括上模51和下模52,上模51和下模52的相对面设有呈半圆形的锻造槽53,下模52上位于锻造槽的两侧连接有导向柱54,上模51的两侧设有与导向柱54配合的导向槽,上模51通过导向槽滑动连接于导向柱54上,当液压缸3驱动上模51上升或下降时,上模51不会偏移,会保持直线运动,以更好的锻造棒材。下模52的底部设有第一安装板55,上模51的顶部设有第二安装板56,第一安装板55与基座1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安装板56与转接台4通过螺栓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基座1的两侧用于夹持和移动棒材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基座1一侧的第一丝杆传动机构6、连接于第一丝杆传动机构上的第一夹持部7、设置于基座1另一侧的第二丝杆传动机构8、连接于第二丝杆传动机构上的第二夹持部9,通过第一丝杆传动机构6能驱动第一夹持部7作直线运动,通过第二丝杆传动机构8能驱动第二夹持部9作直线运动。
具体的,所述第一丝杆传动机构6包括固定于基座1一侧的两第一轴承座61,两第一轴承座6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62,基座1上位于第一丝杆62的两侧设有第一导轨63,基座1的一端设有驱动第一丝杆62转动的第一电机64,第一丝杆62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座65,第一滑座65的底面设有第一滑槽,并通过第一滑槽与第一导轨6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7包括固定于第一滑座65上的第一支撑座71,第一支撑座7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面向模具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气动夹盘72,第一滑座65上还设有第二电机73,第二电机73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连接有主动轮74,第一转轴上连接有从动轮75,主动轮74和从动轮75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另外,所述第二丝杆传动机构8包括固定于基座1另一侧的两第二轴承座81,两第二轴承座8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82,基座1上位于第二丝杆82的两侧设有第二导轨83,基座1的另一端设有驱动第二丝杆82转动的第三电机84,第二丝杆82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座85,第二滑座85的底面设有第二滑槽,并通过第二滑槽与第二导轨8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9包括固定于第二滑座85上的第二支撑座91,第二支撑座9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面向模具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气动夹盘92。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控制液压缸3收缩,使上模51与下模52分离,通过吊装设备将棒材10吊起,第一气动夹盘72将棒材的一端夹持,并使棒材与下模52的锻造槽对齐,然后控制第一电机64工作,带动第一丝杆6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座65向模具方向移动,使棒材置于下模的锻造槽53内,在棒材进入锻造槽53内后,控制第三电机84工作,带动第二丝杆82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滑座85向模具方向移动,以使第二气动夹盘92将棒材的另一端夹持,接着控制液压缸3延伸,带动上模51下降,通过上模51的锻造槽不断挤压下模内的棒材,在锻造的过程中,通过驱动第二电机73工作,带动第一气动夹盘72转动,从而使棒材旋转,以使棒材的表面更加平滑,且整体更趋于柱型。当棒材的同一圆周处锻造结束后,通过驱动第一丝杆传动机构6和第二丝杆传动机构8同时同向运动,可使棒材移动,从而对棒材的不同位置进行锻造。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上模51的两侧壁连接有上连接座57,下模52的两侧壁连接有与上连接座对应的下连接座58,上连接座57与相应的下连接座58通过弹簧59连接。
在锻造的过程中,液压缸3收缩带动上模51上升,上模51拉动弹簧59,当液压缸3延伸带动下模下降,此时再结合弹簧59的回复力,可对棒材产生更大的压力,提高压铸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锻造模具,包括基座(1),基座(1)上通过立柱连接有锻造台(2),锻造台(2)上设有液压缸(3),液压缸(3)的下端连接有转接台(4),转接台(4)上可拆卸连接有模具(5),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5)包括上模(51)和下模(52),上模(51)和下模(52)的相对面设有呈半圆形的锻造槽(53),下模(52)上位于锻造槽的两侧连接有导向柱(54),上模(51)的两侧设有与导向柱(54)配合的导向槽,下模(52)的底部设有第一安装板(55),上模(51)的顶部设有第二安装板(56),第一安装板(55)与基座(1)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安装板(56)与转接台(4)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基座(1)的两侧用于夹持和移动棒材的夹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向结构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基座(1)一侧的第一丝杆传动机构(6)、连接于第一丝杆传动机构上的第一夹持部(7)、设置于基座(1)另一侧的第二丝杆传动机构(8)、连接于第二丝杆传动机构上的第二夹持部(9),通过第一丝杆传动机构(6)能驱动第一夹持部(7)作直线运动,通过第二丝杆传动机构(8)能驱动第二夹持部(9)作直线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导向结构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传动机构(6)包括固定于基座(1)一侧的两第一轴承座(61),两第一轴承座(6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62),基座(1)上位于第一丝杆(62)的两侧设有第一导轨(63),基座(1)的一端设有驱动第一丝杆(62)转动的第一电机(64),第一丝杆(62)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座(65),第一滑座(65)的底面设有第一滑槽,并通过第一滑槽与第一导轨(63)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导向结构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7)包括固定于第一滑座(65)上的第一支撑座(71),第一支撑座(7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面向模具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气动夹盘(72),第一滑座(65)上还设有第二电机(73),第二电机(73)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连接有主动轮(74),第一转轴上连接有从动轮(75),主动轮(74)和从动轮(75)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导向结构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杆传动机构(8)包括固定于基座(1)另一侧的两第二轴承座(81),两第二轴承座(8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82),基座(1)上位于第二丝杆(82)的两侧设有第二导轨(83),基座(1)的另一端设有驱动第二丝杆(82)转动的第三电机(84),第二丝杆(82)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座(85),第二滑座(85)的底面设有第二滑槽,并通过第二滑槽与第二导轨(83)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导向结构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9)包括固定于第二滑座(85)上的第二支撑座(91),第二支撑座(9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面向模具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气动夹盘(92)。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导向结构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51)的两侧壁连接有上连接座(57),下模(52)的两侧壁连接有与上连接座对应的下连接座(58),上连接座(57)与相应的下连接座(58)通过弹簧(59)连接。
CN202322472545.XU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锻造模具 Active CN220739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2545.XU CN220739366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锻造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2545.XU CN220739366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锻造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39366U true CN220739366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58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72545.XU Active CN220739366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锻造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393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20170333A1 (en) Hemming machine with movable die cartridges
CN109954762B (zh) 变速箱油封加工用大型冲压加工系统
CN117046946B (zh) 一种用于电力铁附件的折弯设备及其铁附件
CN116727521A (zh) 一种钛合金薄壁零件用热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CN220739366U (zh) 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锻造模具
CN200942418Y (zh) 冲压模的脱模装置
CN212216722U (zh) 一种热成型冲压线自动上下料设备
CN209830045U (zh) 易于拆装模具的冲压设备
CN115213293A (zh) 一种制动钢背的步进式冲压加工生产线
CN116673423A (zh) 一种轴承座锻造设备
JP2002102990A (ja) 円板状および環状の部材を圧延かつ成形するための変形装置
CN214137857U (zh) 一种用于椎体桶的烫金装置
CN113399522A (zh) 一种多边折弯机
CN114074128B (zh) 金属棒材自动拉拔设备
CN109909428B (zh) 钢球成型机用的移动横梁控制机构
CN114393169A (zh) 一种模压成型刀具刃口锻压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CN112536410A (zh) 一种带有磁性吸附的锻造模具
CN217370111U (zh) 一种换模机构
CA2387033C (en) Hemming machine with movable die cartridges
CN220007746U (zh) 一种电机下线时可调节宽度的定子旋转工装
CN220964579U (zh) 用于电机线圈的整形设备
CN220311478U (zh) 一种铝型材冲孔上料装置
CN117443998B (zh) 一种铝合金整形用冲压机
CN221582115U (zh) 一种可防止模具异形的模具加工装置
CN112404135B (zh) 用于管材轧制的自动换辊轧机及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