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0696053U - 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96053U
CN220696053U CN202322235157.XU CN202322235157U CN220696053U CN 220696053 U CN220696053 U CN 220696053U CN 202322235157 U CN202322235157 U CN 202322235157U CN 220696053 U CN220696053 U CN 220696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chamber
chamber
reaction
filter
ref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3515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恒頔
汤耀宗
谈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yan Bio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lueph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lueph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lueph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3515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96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96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96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纯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及系统,所述设备包括:设备主体、顶盖、进料口、通气口、进气口及排液口;所述设备主体设置有反应腔室和过滤腔室,反应腔室位于过滤腔室的上端,反应腔室和过滤腔室两者之间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顶盖设置在反应腔室上方,顶盖上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延伸至反应腔室内;所述进料口和通气口均设置在反应腔室上端,所述进气口和排液口均设置在过滤腔室下端。所述用于精制材料的系统包括上述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及系统,将反应、烘干、分离三个步骤在同一设备中完成,避免了有机溶剂挥发造成的污染及产物在转移过程中造成的物料损失、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纯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可降解材料PHA的良溶剂主要为卤代烃,将PHA溶解之后,通过加入与PHA不相溶的有机溶剂作为清洗溶剂使PHA再次析出并干燥,达到纯化的作用。
当前此过程一般采用反应釜、过滤器、干燥箱等多种设备共同完成:在反应釜中完成后,将固液混合物转移至过滤设备中,过滤后的物料再转移至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由于多个工艺步骤之间的转移操作往往会对物料造成损失以及二次污染的风险。
另外有机溶剂在转移过程容易挥发,导致污染空气环境,尤其是产物析出之后的固液混合物,需通过开口较大的容器进行转移,且需要使用溶剂冲洗才能实现完全转移,该过程难以确保溶剂不向空气中挥发。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精制材料的设备,来解决现有精制过程中多个工艺步骤之间的转移操作带来的损失和污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精制过程中多个工艺步骤之间的转移操作带来的损失和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顶盖、进料口、通气口、进气口及排液口;
所述设备主体设置有反应腔室和过滤腔室,所述反应腔室位于所述过滤腔室的上端,所述反应腔室和所述过滤腔室两者之间设置有过滤装置;
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反应腔室上方,所述顶盖上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延伸至所述反应腔室内;
所述进料口和所述通气口均设置在所述反应腔室上端,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液口均设置在所述过滤腔室下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所述设备主体是可拆卸的,其中,所述反应腔室与所述过滤腔室之间是可拆卸式的活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所述反应腔室上设置的通气口外端设置有多通阀门,所述多通阀门的一端与所述通气口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驱动件、搅拌轴和搅拌桨叶,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所述搅拌驱动件传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顶盖延伸到反应腔室内部,所述搅拌桨叶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所述搅拌轴的长度设置为可调节;所述搅拌桨叶的底面设置有刷除结构,所述刷除结构与所述过滤装置的上端相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所述过滤装置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过滤腔室上方,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微孔滤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所述过滤装置设置有第一螺纹段,所述过滤腔室内部设置与所述过滤装置适配的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与所述第二螺纹段螺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精制材料的系统,包括上述的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精制材料的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
加料装置,与所述设备的进料口连接,用于通过所述进料口向所述反应腔室中加入材料粗溶液及反应液;
第一通气装置,与所述过滤腔室下端的进气口连接,用于向所述过滤腔室内通入无菌气体;
第二通气装置,与所述反应腔室的通气口处多通阀门的一端连接,用于通过向所述反应腔室通入气体使得所述反应腔室内具有一定正压,或,用于抽出气体使得所述反应腔室内具有一定负压;
废气回收装置,与所述反应腔室的通气口处多通阀门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回收所述反应腔室内排出的废气;
废液回收装置,与所述过滤腔室下端设置的排液口连接,用于回收反应后排出的废液。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精制材料的系统,所述第一通气装置设置有加热单元,用于加热无菌气体,以使所述第一通气装置向所述过滤腔室内通入加热的无菌气体。
本设备及系统将反应、烘干、分离三个步骤在同一设备中完成,实现了在同一个封闭设备中对材料进一步的精制,避免有机溶剂挥发造成的空气污染,同时减少了物料的处理过程,避免了产物在转移过程中造成的损失和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通过在设备主体反应腔室中加入反应物料(如加入PHA粗溶液及反应液),通过搅拌装置对反应物料进行搅拌而充分反应,在反应结束后,通过过滤装置对反应物料进行过滤,并将过滤腔室上方的反应物料进行烘干,在烘干完成后,通过排液口将废液排出。
在采用本系统精制材料的过程中,可以基于不同材料的精制需求采用不同的过滤方式,如加压过滤、抽吸(减压)过滤,或两种方式的结合;当反应后的物料沉积过于紧密,需要施加较大的压力时,在设备主体的承载压力范围内,可以采用加压过滤的方式以及加压的同时开启废液回收装置的抽吸功能。当反应后的物料沉积不紧密时,可以直接采用抽吸式过滤的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的工作状态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的工作结束后,放料或清洗设备的结构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腔室和过滤装置的安装配合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精制材料的系统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
10、设备主体;11、反应腔室;12、过滤腔室;121、第二螺纹段;13、进料口;14、通气口;15、进气口;16、排液口;17、铰链;20、过滤装置;21、第一螺纹段;30、顶盖;40、搅拌装置;41、搅拌驱动件;42、搅拌轴;43、搅拌桨叶;51、多通阀门;52、进料阀门;53、第一进气阀门;54、放料阀门;61、加料装置;62、第一通气装置;63、第二通气装置;64、废气回收装置;65、废液回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及系统,系统包括上述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材料为PHA,反应物料为PHA粗溶液及反应液;当然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亦可精制其他类型材料。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0,设备主体10设置有反应腔室11和过滤腔室12,反应腔室11位于过滤腔室12的上端,两者之间设置有过滤装置20;顶盖30,顶盖30设置在反应腔室11上方,顶盖30上设置有搅拌装置40,搅拌装置40延伸至反应腔室11内;其中,设备还包括进料口13、通气口14、进气口15及排液口16,进料口13和通气口14均设置在反应腔室11上端,进气口15和排液口16均设置在过滤腔室12下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通过在设备主体10反应腔室11中加入反应物料(如加入PHA粗溶液及反应液),通过搅拌装置40对反应物料进行搅拌而充分反应,在反应结束后,通过过滤装置20对反应物料进行过滤,并将过滤腔室12上方的反应物料进行烘干,在烘干完成后,通过排液口16将废液排出。
本设备将反应、烘干、分离三个步骤在同一设备中完成,实现了在同一个封闭设备中对材料进一步的精制,避免有机溶剂挥发造成的空气污染,同时减少了物料的处理过程,避免了产物在转移过程中造成的损失和二次污染。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料口13的位置设置于顶盖3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料口13也可以设置在设备主体10上;通气口14设置于设备主体10,在一些实施例中,通气口14也可以设置在顶盖30上;进气口15和排液口16均设置于设备主体10上;设备主体10和顶盖30之间为可自由拆卸,顶盖30通过卡箍固定在设备主体10上,并通过橡胶圈密封。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设备主体10是可拆卸的,其中,反应腔室11与过滤腔室12之间是可拆卸式的活动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将反应腔室11和过滤腔室12拆离,可对过滤装置20烘干后的反应物料进行移离,结构简单,便于拆装及维护。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方式包括栓接、螺纹旋接、插销接等。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反应腔室11与过滤腔室12相连的一端通过铰链17连接,另一端相对铰链17可上下开合式的转动。采用上述结构,当解除反应腔室11和过滤腔室12二者固定后,将反应腔室11和过滤腔室12相对转动至展开,使得操作人员可移离位于过滤装置20上烘干的反应物料。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反应腔室11上设置的通气口14外端设置有多通阀门51,多通阀门51的一端与通气口14相连。采用多通阀门51,从而能够对通气口14进行输气或者排气,可以实现不同的效果和应用。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搅拌装置40包括搅拌驱动件41、搅拌轴42和搅拌桨叶43,搅拌轴42的一端与搅拌驱动件41传动连接,另一端穿过顶盖30延伸到反应腔室11内部,搅拌桨叶43固定在搅拌轴42上。当搅拌驱动件41启动时,动力通过搅拌轴42传递到搅拌桨叶43上,搅拌桨叶43的旋转运动产生剪切力、涡旋和湍流等效应,从而搅拌桨叶43搅动反应腔室11内的反应物料,提高了反应物料的接触效率,加快反应速率,并保证反应溶液的均匀性。可以理解为,搅拌驱动件41是通过电机、齿轮传动或其他动力装置提供动力。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搅拌轴42的长度设置为可调节,通过调整搅拌轴42的长度,可以改变搅拌桨叶43在反应腔室11的位置,从而调节搅拌的强度和混合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搅拌轴42的长度,使得搅拌桨叶43能够靠近过滤件。可以理解为,搅拌轴42为伸缩杆,能够通过电动等方式进行自动调节。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搅拌桨叶43的底面设置有刷除结构,刷除结构与过滤装置20的上端相接。通过上述设置,在搅拌桨叶43旋转时,刷除结构能够刷除过滤装置20的上端堆积的物料,防止物料堆积导致过滤装置20堵塞。可以理解为,刷除结构为毛刷,搅拌桨叶43的宽度小于设备主体10的反应腔室11内的直径,搅拌桨叶43的底部为水平布置,毛刷的宽度与搅拌桨叶43的底部相适配,且毛刷的宽度与过滤装置20的过滤区域相适配,从而可较好下降至与过滤装置20的上表面进行接触并刮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刷除结构的底部为平直状,可下降至与过滤装置20相接触,并通过旋转以带动反应物料处于运动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过滤装置20可拆卸的安装在过滤腔室12上方,采用上述结构,将过滤装置20与设备主体10处的过滤腔室12内部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方便地实现过滤效果、清洁、更换维护等操作,提高过滤装置20的效率和使用便捷性。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过滤装置20包括微孔滤板,微孔滤板是一种用于过滤和分离固体颗粒或液体的结构,它具有许多微小的孔洞。通过这些微孔,只有尺寸较小的颗粒或液体可以通过,而较大的颗粒或液体被阻挡在微孔滤板上。微孔滤板的效果取决于其孔径和材料选择。进一步地,微孔滤板为聚四氟乙烯滤板,聚四氟乙烯滤板具有耐腐蚀性、耐高温和不粘性。当然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装置20亦可为过滤网或者其他,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过滤装置20设置有第一螺纹段21,过滤腔室12内部设置与过滤装置20适配的第二螺纹段121,第一螺纹段21与第二螺纹段121螺接配合。通过第一螺纹段21与第二螺纹段121螺接配合,可以实现稳固的连接、良好的密封效果和便捷的拆卸,提高过滤装置20的可靠性、使用便捷性和维护效率。当然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装置20和过滤腔室12亦可通过螺栓或者卡接等方式可拆卸地连接。
如图1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精制材料的系统,系统还包括:加料装置61,与设备的进料口13连接,用于通过进料口13向反应腔室11中加入材料粗溶液及反应液;第一通气装置62,与过滤腔室12下端的进气口15连接,用于向过滤腔室12内通入无菌气体;第二通气装置63,与反应腔室11的通气口14处多通阀门51的一端连接,用于通过向反应腔室11通入气体使得反应腔室11内具有一定正压,或,用于抽出气体使得反应腔室11内具有一定负压;废气回收装置64,与反应腔室11的通气口14处多通阀门51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回收反应腔室11内排出的废气;废液回收装置65,与过滤腔室12下端设置的排液口16连接,用于回收反应后排出的废液。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无菌气体为空气、氮气、热空气、热氮气;不参与反应、无毒无菌的气体均可;通入无菌气体形成压力差从而可实现PHA的粗溶液和反应液维持在反应腔室11中进行反应而不会通过过滤装置20即微孔滤板的滤孔泄露至过滤腔室12,以适当的压力通过微孔流过时,它会在孔口形成一个气体层,阻挡液体的进入。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料口13处安装有进料阀门52;进气口15处安装有第一进气阀门53;多通阀门51为三通阀门,三通阀门上带有一个真空度表、一个第二进气阀门和一个排气阀门,三通阀门可连接气管进行进气和排气;排液口16安装有放料阀门54。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气装置62设置有加热单元,用于加热无菌气体,以使第一通气装置62向过滤腔室12内通入加热的无菌气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于精制材料的系统,采用加压过滤的方式完成过滤,具体包括:
加料装置61,与设备的进料口13连接,用于通过进料口13向反应腔室11中加入材料粗溶液及反应液;
第一通气装置62,与过滤腔室12下端的进气口15连接,用于向过滤腔室12内通入无菌气体,以使过滤腔室12内保持一定的压力,避免反应液通过过滤装置20泄露;以及在反应结束后,通入加热后的无菌气体,以干燥过滤腔室12上方的过滤后的物料;
第二通气装置63,与反应腔室11的通气口14处多通阀门51的一端连接,用于通过向反应腔室11加入或抽出气体,使得反应腔室11内具有一定正压或负压;
当需要加入反应液时,第二通气装置63通过向反应腔室11抽出气体时,使得反应腔室11内具有一定负压,此时加料装置61中的反应液可以快速的通过进料口13被吸入反应腔室11内;
当反应结束后,需要加压过滤时,第二通气装置63通过向反应腔室11加入气体时,使得反应腔室11内具有一定的正压,将反应废液排出;
废气回收装置64,与反应腔室11的通气口14处多通阀门51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回收反应腔室11内排出的废气;
废液回收装置65,与过滤腔室12下端设置的排液口16连接,用于回收排出的废液。
在采用加压过滤的方式下,具体的工作原理包括:
整体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开启进料阀门52,开启底部的进气口15的第一进气阀门53。通过对外部反应物料,即PHA粗溶液及反应液进行气体加压,将反应物料加入到反应腔室11内,同时通过第一通气装置62向过滤腔室12下端的进气口15通入无菌气体,调节进气压力确保反应物料的料液一直处于反应腔室11内。
加料完成后关闭进料阀门52,其余阀门状态保持不变,开启搅拌装置40并确保搅拌桨叶43在液面以下进行反应,根据既定工艺条件控制反应的进行和结束,反应时间控制在1h以上。既定工艺条件控制反应的进行和结束主要依据实际生产的要求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当不在有PHA析出或析出稳定后,即为反应结束。
反应结束后关闭搅拌装置40,关闭底部的进气口15的第一进气阀门53,开启顶部多通阀门51的第二进气阀门开始加入气体增大压力,开启底部排液口16,通过排液口16将过滤液体排出。
反应物料在过滤装置20上形成滤饼且过滤腔室12再无液体被滤出时视为过滤结束,开启第一进气阀门53,开启排气阀门,关闭第二进气阀门,关闭排液口16,并调整搅拌桨叶43的刷除结构可触碰到过滤装置20,通过第一通气装置62向进气口15通入至过滤腔室12和反应腔室11内的干燥热空气,并开启搅拌桨叶43进行缓慢搅动,同时排气阀门通向废气回收装置64。
根据既定工艺控制烘干时间,一般60℃下烘干2h,烘干完成后停止搅拌和停止通入热空气,此时物料在过滤装置20上,打开反应腔室1111和过滤腔室12,倾斜过滤腔室12放出反应物料。烘干工艺主要依据检测得到的过滤装置20上物料的湿度,当湿度较低,满足要求后,即视为烘干完成。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用于精制材料的系统,采用抽吸(减压)过滤的方式完成过滤,具体包括:
加料装置61,与设备的进料口13连接,用于通过进料口13向反应腔室11中加入材料粗溶液及反应液;
第一通气装置62,与过滤腔室12下端的进气口15连接,用于向过滤腔室12内通入无菌气体。以使过滤腔室12内保持一定的压力,避免反应液通过过滤装置20泄露;以及在反应结束后,通入加热后的无菌气体,以干燥过滤腔室12上方的过滤后的物料;
第二通气装置63,与反应腔室11的通气口14处多通阀门51的一端连接,用于通过向反应腔室11抽出气体,使得反应腔室11内具有一定负压;
当需要加入反应液时,第二通气装置63通过向反应腔室11抽出气体时,使得反应腔室11内具有一定负压,此时加料装置61中的反应液可以快速的通过进料口13被吸入反应腔室11内;
当反应结束后,需要抽吸(减压)过滤时,关闭进料阀门52、第一通气装置62、废气回收装置64,打开第二通气装置63、废液回收装置65,在抽吸过程中,维持反应腔室11内的气压恒大于过滤腔室12,即减小过滤腔室12内的气压,以便于实现抽吸(减压)过滤;
废气回收装置64,与反应腔室11的通气口14处多通阀门51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回收反应腔室11内排出的废气;
废液回收装置65,与过滤腔室12下端设置的排液口16连接,其中,废液回收装置65设置有抽吸单元,用于通过抽吸的方式回收废液。
需要说明的是,抽吸单元具有抽气功能,通过负压将反应液从过滤腔室12中抽至废液回收装置65,而过滤装置20起到过滤反应固体产物的作用,达到固液分离。
在采用抽吸过滤的方式下,具体的工作原理包括:
整体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开启进料阀门52,开启底部的进气口15的第一进气阀门53,开启阀门51的排气阀门,即废气回收装置64,确保反应液能顺利进入反应腔室11。通过对外部反应物料,即PHA粗溶液及反应液进行气体加压,将反应物料加入到反应腔室11内,同时通过第一通气装置62向过滤腔室12下端的进气口15通入无菌气体,调节进气压力确保反应物料的料液一直处于反应腔室11内。
加料完成后关闭进料阀门52、废气回收装置64,其余阀门状态保持不变,开启搅拌装置40并确保搅拌桨叶43在液面以下进行反应,根据既定工艺条件控制反应的进行和结束,反应时间控制在1h以上。既定工艺条件控制反应的进行和结束主要依据实际生产的要求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当不在有PHA析出或析出稳定后,即为反应结束。
反应结束后关闭搅拌装置40,关闭底部的进气口15的第一进气阀门53,开启顶部多通阀门51的第二进气阀门,开启废液回收装置65中的抽吸单元,用于将废液抽出。
反应物料在过滤装置20上形成滤饼且过滤腔室12再无液体被滤出时视为过滤结束,开启第一进气阀门53,开启排气阀门,关闭第二进气阀门,关闭排液口16,并调整搅拌桨叶43的刷除结构可触碰到过滤装置20,通过第一通气装置62向进气口15通入至过滤腔室12和反应腔室11内的干燥热空气,并开启搅拌桨叶43进行缓慢搅动,同时排气阀门通向废气回收装置64。
根据既定工艺控制烘干时间,一般60℃下烘干,烘干完成后停止搅拌和通入热空气,此时物料在过滤装置20上,打开反应腔室11和过滤腔室12,倾斜过滤腔室12放出反应物料。烘干工艺主要依据检测得到的过滤装置20上物料的湿度,当湿度较低,满足要求后,即视为烘干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10)、顶盖(30)、进料口(13)、通气口(14)、进气口(15)及排液口(16);
所述设备主体(10)设置有反应腔室(11)和过滤腔室(12),所述反应腔室(11)位于所述过滤腔室(12)的上端,所述反应腔室(11)和所述过滤腔室(12)两者之间设置有过滤装置(20);
所述顶盖(30)设置在所述反应腔室(11)上方,所述顶盖(30)上设置有搅拌装置(40),所述搅拌装置(40)延伸至所述反应腔室(11)内;
所述进料口(13)和所述通气口(14)均设置在所述反应腔室(11)上端,所述进气口(15)和所述排液口(16)均设置在所述过滤腔室(12)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0)是可拆卸的,其中,所述反应腔室(11)与所述过滤腔室(12)之间是可拆卸式的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室(11)上设置的通气口(14)外端设置有多通阀门(51),所述多通阀门(51)的一端与所述通气口(14)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40)包括搅拌驱动件(41)、搅拌轴(42)和搅拌桨叶(43),所述搅拌轴(42)的一端与所述搅拌驱动件(41)传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顶盖(30)延伸到反应腔室(11)内部,所述搅拌桨叶(43)固定在所述搅拌轴(4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42)的长度设置为可调节;所述搅拌桨叶(43)的底面设置有刷除结构,所述刷除结构与所述过滤装置(20)的上端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2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过滤腔室(12)上方,所述过滤装置(20)包括微孔滤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20)设置有第一螺纹段(21),所述过滤腔室(12)内部设置与所述过滤装置(20)适配的第二螺纹段(121),所述第一螺纹段(21)与所述第二螺纹段(121)螺接配合。
8.一种用于精制材料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精制材料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加料装置(61),与所述设备的进料口(13)连接,用于通过所述进料口(13)向所述反应腔室(11)中加入材料粗溶液及反应液;
第一通气装置(62),与所述过滤腔室(12)下端的进气口(15)连接,用于向所述过滤腔室(12)内通入无菌气体;
第二通气装置(63),与所述反应腔室(11)的通气口(14)处多通阀门(51)的一端连接,用于通过向所述反应腔室(11)通入气体使得所述反应腔室(11)内具有一定正压,或,用于抽出气体使得所述反应腔室(11)内具有一定负压;
废气回收装置(64),与所述反应腔室(11)的通气口(14)处多通阀门(51)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回收所述反应腔室(11)内排出的废气;
废液回收装置(65),与所述过滤腔室(12)下端设置的排液口(16)连接,用于回收反应后排出的废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精制材料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装置(62)设置有加热单元,用于加热无菌气体,以使所述第一通气装置(62)向所述过滤腔室(12)内通入加热的无菌气体。
CN202322235157.XU 2023-08-18 2023-08-18 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220696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35157.XU CN220696053U (zh) 2023-08-18 2023-08-18 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35157.XU CN220696053U (zh) 2023-08-18 2023-08-18 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96053U true CN220696053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39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35157.XU Active CN220696053U (zh) 2023-08-18 2023-08-18 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960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25365A (zh) 一种红砖生产车间的废水净化系统
CN220696053U (zh) 用于精制材料的设备及系统
WO2019242105A1 (zh) 废气处理装置、真空镀膜系统以及废气处理装置的操作方法
CN213273579U (zh) 一种酿酒酒糟压滤烘干机构
CN212854846U (zh) 一种带除尘装置多功能过滤机
CN114538670B (zh) 一种火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CN217051982U (zh) 一种工业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装置
CN214528278U (zh) 一种基于环保管理的化工厂废水废气处理装置
CN213977308U (zh) 一种红砖生产车间的废水净化系统
CN209735600U (zh) 一种反应釜
CN205435121U (zh) 一种用于超临界水处理工艺的在线连续稳压排料过滤器
CN211394235U (zh) 一种用于污泥浆的发酵处理装置
CN207552094U (zh) 一种高盐废水结晶干化分离装置
CN222266278U (zh) 一种市政给排水用过滤装置
CN105597397B (zh) 一种用于超临界水处理工艺的在线连续稳压排料过滤器
CN221016014U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吸附树脂制备溶解装置
CN218089403U (zh) 一种胶原蛋白控温酶解及高效过滤装置
CN220317669U (zh) 一种化学加工用胶原蛋白提取装置
CN221441158U (zh) 一种纸制品加工用纸浆破碎设备
CN220589133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5026658U (zh) 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固液分离装置
CN214599034U (zh) 一种节能减排活性钙生产装置
CN216996039U (zh) 一种化工液体自动回收设备
CN217795467U (zh) 一种voc废气处理装置
CN213202481U (zh) 一种污水沉淀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604

Address after: 101113 Room 401, 4th Floor, Building 8, No. 13 Guangyuan West Street,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Jingyan Bio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02206 1st floor, building 4, courtyard 20, shengshengyuan Road, Life Science Park,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LUEPHA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