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87518U -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687518U CN220687518U CN202321737719.4U CN202321737719U CN220687518U CN 220687518 U CN220687518 U CN 220687518U CN 202321737719 U CN202321737719 U CN 202321737719U CN 220687518 U CN220687518 U CN 2206875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pipe
- air compressor
- heat exchanger
- 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余热回收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本申请中,包括空压机,空压机的右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油管,进油管远离空压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换热器,换热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污管,进油管贯穿换热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内油管,内油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过滤网,换热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固块,加固块的相对内侧与防护过滤网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换热器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远离换热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的上表面设置有上盖,过滤装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上表面两侧开设有螺纹孔一;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减少管壁阻塞的情况,对内油管起到防护的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余热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空压机即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它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 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空压机可用于压缩燃气,使燃气的压力达到指定要求。
公告号为CN202500744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在空压机的油气桶左右桶壁上通过固定装置对称设有两个管板,两管板之间设有穿过油气桶的换热管, 换热管端头穿出管板敞口设置,管板外侧设有盖板, 盖板与油气桶之间密封设置,盖板上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在出水口处设有与空压机控制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换热管具有多道弯折结构。本申请将换热管直接安装在空压机油气桶内部,从热源内部进行热交换,换热效果更明显,安装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
但是该装置的管道与水流直接接触,虽然现在水质污染减轻了,但是管道使用时间长了,就会变得陈旧,难免会有杂质,且自来水在经过消毒处理后,水中会存留有一些消毒片的残渣,当残渣在高温加热时,会结垢附着于管壁外,复合管之间聚集的污垢很难清理,长期使用造成管壁阻塞的情况,使得水压增大,余热回收效率下降,甚至产生穿孔泄漏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管道与水流直接接触,虽然现在水质污染减轻了,但是管道使用时间长了,就会变得陈旧,难免会有杂质,且自来水在经过消毒处理后,水中会存留有一些消毒片的残渣,当残渣在高温加热时,会结垢附着于管壁外,复合管之间聚集的污垢很难清理,长期使用造成管壁阻塞的情况,使得水压增大,余热回收效率下降,甚至产生穿孔泄漏的情况问题,提供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空压机,所述空压机的右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远离所述空压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污管,所述进油管贯穿所述换热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内油管,所述内油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过滤网,所述换热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固块,所述加固块的相对内侧与所述防护过滤网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换热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上表面设置有上盖,所述过滤装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两侧开设有螺纹孔一,所述过滤装置位于所述螺纹孔一的下端开设有螺纹孔二,所述螺纹孔一和螺纹孔二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钉,所述上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装置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凹型块,所述过滤网的下端与所述凹型块的内壁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油管进入换热器的内部后,通过换热器内部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后,再由回油管流入空压机的内部进行二次工作,同时与内油管外表面固定的防护过滤网可对输送管道内产生的杂质以及消毒残渣进行过滤,减少内油管的外壁聚集有较难清理的污垢。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装置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双向水泵,所述双向水泵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所述双向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向水泵可将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输送至储水罐的内部,排水管远离双向水泵的一端靠近储水罐的底部,便于将储水罐内部的水进行回抽。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油管为S型,所述内油管远离所述进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的左侧外表面与所述空压机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过滤网可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减少杂质与内油管接触,在加热过程中内油管的外壁出现杂质。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网为三组均分于所述过滤装置的内部,所述空压机、换热器和储水罐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可对进入至双向水泵内部的水至进行过滤,减少水中杂质对双向水泵的损害。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的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液位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位计可对换热器内部的水位进行感应,当水位较少时,同通过打开进水管前端电磁阀二对换热器的内部进行添加。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水罐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储水罐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控阀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可对储水罐内部的水流进行测量,储水罐内部的水可由输水管进行外输。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中,进油管7进入换热器2的内部后,通过换热器内部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后,再由回油管流入空压机的内部进行二次工作,同时与内油管外表面固定的防护过滤网可对输送管道内产生的杂质以及消毒残渣进行过滤,减少内油管的外壁聚集有较难清理的污垢;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减少管壁阻塞的情况,对内油管起到防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换热器、内油管、防护过滤网和加固块。
图中标记:1、空压机;2、换热器;201、内油管;202、防护过滤网;203、加固块;3、储水罐;4、过滤装置;401、上盖;402、过滤网;403、凹型块;404、支撑块;405、连接管;406、双向水泵;407、排水管;5、排污管;6、底座;7、进油管;8、回油管;9、进水管;10、出水管;11、温度传感器;12、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空压机1,空压机1的右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油管7,进油管7远离空压机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换热器2,换热器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污管5,排污管5设置有控制阀,进油管7贯穿换热器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内油管201,内油管2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过滤网202,防护过滤网202的目数为306目,可以过滤大部分的消毒残渣和输送管道中的杂质,换热器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固块203,加固块203的相对内侧与防护过滤网2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换热器2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0,出水管10远离换热器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4,过滤装置4的上表面设置有上盖401,过滤装置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404,支撑块404的上表面两侧开设有螺纹孔一,过滤装置4位于螺纹孔一的下端开设有螺纹孔二,螺纹孔一和螺纹孔二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钉,上盖4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402,过滤装置4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凹型块403,过滤网402的下端与凹型块403的内壁滑动连接,进油管7进入换热器2的内部后,通过换热器2内部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后,再由回油管8流入空压机1的内部进行二次工作,同时与内油管201外表面固定的防护过滤网202可对输送管道内产生的杂质以及消毒残渣进行过滤,减少内油管的外壁聚集有较难清理的污垢。
参照图1-3,过滤装置4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405,连接管405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双向水泵406,双向水泵406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水管407,排水管407远离双向水泵4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罐3,双向水泵406可将过滤装置4过滤后的水输送至储水罐3的内部,排水管407远离双向水泵406的一端靠近储水罐3的底部,便于将储水罐3内部的水进行回抽。
参照图1-3,内油管201为S型,内油管201远离进油管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回油管8,回油管8的左侧外表面与空压机1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防护过滤网202可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减少杂质与内油管201接触,在加热过程中内油管201的外壁出现杂质。
参照图1-3,过滤网402为三组均分于过滤装置4的内部,空压机1、换热器2和储水罐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6,过滤网402可对进入至双向水泵406内部的水至进行过滤,减少水中杂质对双向水泵406的损害。
参照图1-3,换热器2的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液位计12,液位计12可对换热器2内部的水位进行感应,当水位较少时,同通过打开进水管9前端电磁阀二对换热器2的内部进行添加。
参照图1-3,储水罐3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1,储水罐3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输水管,输水管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控阀一,温度传感器11可对储水罐3内部的水流进行测量,储水罐3内部的水可由输水管进行外输。
本申请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空压机1内部设置有油气分离器,通过油气分离器将热油和气体进行分离,其中热油通过换热器2内部的吸泵和进油管7进入换热器2的内部后,通过换热器2内部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后,再由回油管8流入空压机1的内部进行二次工作,同时与内油管201外表面固定的防护过滤网202输送管道内产生的杂质以及消毒残渣进行过滤,减少内油管201的外壁聚集有较难清理的污垢,加热后的热水通过双向水泵406对储水罐3的内部输送,在进入双向水泵406之前通过过滤装置4和过滤网402进行过滤,用于对热水进行二次过滤;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减少管壁阻塞的情况,对内油管201起到防护的作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空压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1)的右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油管(7),所述进油管(7)远离所述空压机(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换热器(2),所述换热器(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污管(5),所述进油管(7)贯穿所述换热器(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内油管(201),所述内油管(2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过滤网(202),所述换热器(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固块(203),所述加固块(203)的相对内侧与所述防护过滤网(2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换热器(2)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0),所述出水管(10)远离所述换热器(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4),所述过滤装置(4)的上表面设置有上盖(401),所述过滤装置(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404),所述支撑块(404)的上表面两侧开设有螺纹孔一,所述过滤装置(4)位于所述螺纹孔一的下端开设有螺纹孔二,所述螺纹孔一和螺纹孔二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钉,所述上盖(4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402),所述过滤装置(4)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凹型块(403),所述过滤网(402)的下端与所述凹型块(403)的内壁滑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4)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405),所述连接管(405)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双向水泵(406),所述双向水泵(406)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水管(407),所述排水管(407)远离所述双向水泵(4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罐(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油管(201)为S型,所述内油管(201)远离所述进油管(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回油管(8),所述回油管(8)的左侧外表面与所述空压机(1)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402)为三组均分于所述过滤装置(4)的内部,所述空压机(1)、换热器(2)和储水罐(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的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有液位计(12)。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罐(3)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1),所述储水罐(3)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控阀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37719.4U CN220687518U (zh) | 2023-07-05 | 2023-07-05 |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37719.4U CN220687518U (zh) | 2023-07-05 | 2023-07-05 |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687518U true CN220687518U (zh) | 2024-03-29 |
Family
ID=90371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737719.4U Active CN220687518U (zh) | 2023-07-05 | 2023-07-05 |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687518U (zh) |
-
2023
- 2023-07-05 CN CN202321737719.4U patent/CN22068751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0687518U (zh) |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9130848U (zh) | 一种锅炉连续排污扩容器 | |
CN114198285B (zh) | 一种用于空压机的余热回收系统 | |
CN212430822U (zh) | 一种锅炉排污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7006117U (zh) | 一种锅炉冷凝水回收设备 | |
CN105444588B (zh) | 离心式和无油螺杆式空压机的直热余热回收系统 | |
CN209621560U (zh) |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供热水循环节水系统 | |
CN216360422U (zh) | 一种锂行业内用的机封水循环装置 | |
CN207816052U (zh) | 一种压风机余热回收系统 | |
RU90129U1 (ru) | Дегазацион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 |
CN215176212U (zh) | 一种应用于空调冷源系统上的管路处理系统 | |
CN213778715U (zh) | 一种新型热交换器 | |
CN212893995U (zh) | 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的冷凝水负压回收系统 | |
CN210345954U (zh) | 一种用于农用水源热泵的冷热水机组 | |
CN220586700U (zh) | 一种机电设备温度控制用液冷设备 | |
CN216281672U (zh) | 一种污水源热泵机房用污水导流集成装置 | |
CN114046675B (zh) | 一种电厂高压疏水冷却用换热设备 | |
CN221280008U (zh) | 一种后期清洁便捷的冷凝器 | |
CN215387652U (zh) | 一种pvb树脂粉热熔排气冷凝净化机构 | |
CN210663359U (zh) | 燃气采暖热水炉用冷凝器 | |
CN220750286U (zh) | 一种余热回收型屋顶空调机组 | |
CN218821722U (zh) | 一种钨钢材料的烧结加工冷凝装置 | |
CN219161066U (zh) | 一种换热节能装置 | |
CN213657232U (zh) | 一种智能洁净车间的水冷却循环系统 | |
CN221223456U (zh) | 一种加氢真空泵换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