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0602326U - 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02326U
CN220602326U CN202322367009.3U CN202322367009U CN220602326U CN 220602326 U CN220602326 U CN 220602326U CN 202322367009 U CN202322367009 U CN 202322367009U CN 220602326 U CN220602326 U CN 2206023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shock
bracket
shock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6700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俊
张君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Original Assigne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filed Crit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Priority to CN20232236700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023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023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023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包括安装在无人机安装平台底部的连接支架和设置在连接支架底部的高压电击捕捉弹,连接支架包括连接板和两个连接杆,连接板与无人机安装平台之间设置有减震组件,两个连接杆的下端之间转动安装有几字形支架,高压电击捕捉弹安装在几字形支架的底部凹陷处,几字形支架的顶部凸起处安装有摄像头和激光瞄准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一定距离范围快速精确地捕捉和制服单个静止或者运动目标,增强武警和公安等部门反恐、维稳、处突、执勤和抓捕等多种职能任务的能力,避免较远距离捕捉的目标再次脱逃,同时可全方位快速精确地捕捉静止或运动目标,有效提高捕捉和抓捕任务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非致命捕捉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犯罪嫌疑人知识水平的提高、犯罪手段不断增多,一些小型无人化设备被用于犯罪活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暴恐、走私和越狱等事件发生的风险,使得武装部队和执法部门在处置突发事件和执行搜捕等职能任务时,需要有更加高效有力的装备和技术支持,用于捕捉捕静止或者运动的目标。
公告号为CN20277032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无人直升机捕捉网装置,其以无人直升机为飞行平台,利用火药爆炸发射捕捉网,但是由于捕捉网没有附加功能装置,无法确保较远距离捕捉的目标再次脱逃。
公告号为CN21555425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电击捕捉网,其主要用于捕捉无人机,功能相对比较单一,无法很好地满足捕捉地面可疑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其结构设计合理,通过高压电击捕捉弹进行目标的捕捉,能够使目标在一定时间内失去知觉,进而便于实现一定距离范围快速精确地捕捉和制服单个静止或者运动目标,增强武警和公安等部门反恐、维稳、处突、执勤和抓捕等多种职能任务的能力,避免较远距离捕捉的目标再次脱逃,同时可全方位快速精确地捕捉静止或运动目标,有效提高捕捉和抓捕任务的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无人机安装平台底部的连接支架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底部的高压电击捕捉弹,所述连接支架包括连接板和两个对称布设在连接板两侧底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板与无人机安装平台之间设置有减震组件,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之间转动安装有供高压电击捕捉弹安装的几字形支架,一个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带动几字形支架转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高压电击捕捉弹安装在几字形支架的底部凹陷处,所述几字形支架的顶部凸起处安装有摄像头和激光瞄准器。
上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多个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减震支架、连接螺杆和弹簧,所述减震支架为几字形,所述减震支架上开设有供连接螺杆穿过的螺杆穿孔,所述连接螺杆的下端穿过所述螺杆穿孔后伸入至减震支架的内部,所述弹簧套设在连接螺杆伸入至减震支架内部的节段上,所述连接螺杆的下端设置有底部支撑件,所述弹簧连接在底部支撑件与减震支架的顶部内侧之间。
上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架的两侧底部分别通过一个螺栓与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螺杆的上端连接在无人机安装平台上。
上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杆与无人机安装平台相互垂直,所述连接板与无人机安装平台相互平行。
上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几字形支架的两侧分别通过一个转轴与连接杆转动连接,一个所述转轴伸出至与其连接的连接杆的外侧。
上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一个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皮带传动机构,所述皮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紧套在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上的皮带;
所述主动带轮固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带轮固装在一个所述转轴伸出至与其连接的连接杆外侧的节段上。
上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击捕捉弹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激光瞄准器的数量与高压电击捕捉弹的数量相等,两个所述激光瞄准器对称布设在摄像头的两侧。
上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击捕捉弹的发射座固定在几字形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支架在无人机安装平台的底部安装一个高压电击捕捉弹,能够通过无人机带动高压电击捕捉弹移动,不仅能够适用于无人机的捕捉,同时还能捕捉地面可疑目标,适用范围广泛,高压电击捕捉弹能够使目标在一定时间内失去知觉,进而便于实现一定距离范围快速精确地捕捉和制服单个静止或者运动目标,增强武警和公安等部门反恐、维稳、处突、执勤和抓捕等多种职能任务的能力,避免较远距离捕捉的目标再次脱逃。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板与无人机安装平台之间设置减震组件,能够通过减震组件有效降低高压电击捕捉弹的高压电击弹头发射时的后座力对无人机安装平台的影响。
3、本实用新型通过几字形支架将高压电击捕捉弹转动安装在连接板下方,并在几字形支架上设置摄像头和激光瞄准器,可实现全方位快速精确地捕捉地面和空中的静止或运动目标,有效提高捕捉和抓捕任务的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高压电击捕捉弹进行目标的捕捉,能够使目标在一定时间内失去知觉,进而便于实现一定距离范围快速精确地捕捉和制服单个静止或者运动目标,增强武警和公安等部门反恐、维稳、处突、执勤和抓捕等多种职能任务的能力,避免较远距离捕捉的目标再次脱逃,同时可全方位快速精确地捕捉静止或运动目标,有效提高捕捉和抓捕任务的工作效率。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无人机安装平台;2—高压电击捕捉弹;2-1—发射座;
3—连接板;4—连接杆;5—几字形支架;
6—摄像头;7—激光瞄准器;8—减震支架;
9—连接螺杆;10—弹簧;11—底部支撑件;
12—驱动电机;13—主动带轮;14—从动带轮;
15—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在无人机安装平台1底部的连接支架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底部的高压电击捕捉弹2,所述连接支架包括连接板3和两个对称布设在连接板3两侧底部的连接杆4,所述连接板3与无人机安装平台1之间设置有减震组件,两个所述连接杆4的下端之间转动安装有供高压电击捕捉弹2安装的几字形支架5,一个所述连接杆4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带动几字形支架5转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高压电击捕捉弹2安装在几字形支架5的底部凹陷处,所述几字形支架5的顶部凸起处安装有摄像头6和激光瞄准器7。
实际使用时,通过连接支架在无人机安装平台1的底部安装一个高压电击捕捉弹2,能够通过无人机带动高压电击捕捉弹2移动,不仅能够适用于无人机的捕捉,同时还能捕捉地面可疑目标,适用范围广泛,同时采用高压电击捕捉弹2进行捕捉,当高压电击捕捉弹2的高压电击弹头击中目标时,能够使目标在一定时间内失去知觉,进而便于实现一定距离范围快速精确地捕捉和制服单个静止或者运动目标,增强武警和公安等部门反恐、维稳、处突、执勤和抓捕等多种职能任务的能力,避免较远距离捕捉的目标再次脱逃。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连接板3与无人机安装平台1之间设置减震组件,能够通过减震组件有效降低高压电击捕捉弹2的高压电击弹头发射时的后座力对无人机安装平台1的影响。
具体实施时,通过几字形支架5将高压电击捕捉弹2转动安装在连接板3下方,并在几字形支架5上设置摄像头6和激光瞄准器7,可实现全方位快速精确地捕捉地面和空中的静止或运动目标,有效提高捕捉和抓捕任务的工作效率。
具体实施时,无人机和几字形支架5可带动高压电击捕捉弹2进行任意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多个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减震支架8、连接螺杆9和弹簧10,所述减震支架8为几字形,所述减震支架8上开设有供连接螺杆9穿过的螺杆穿孔,所述连接螺杆9的下端穿过所述螺杆穿孔后伸入至减震支架8的内部,所述弹簧10套设在连接螺杆9伸入至减震支架8内部的节段上,所述连接螺杆9的下端设置有底部支撑件11,所述弹簧10连接在底部支撑件11与减震支架8的顶部内侧之间。
实际使用时,底部支撑件11为安装在连接螺杆9下端的一个圆形钢板,弹簧10的上端与减震支架8顶部内侧连接,弹簧10的下端与底部支撑件11连接;减震支架8的顶部与无人机安装平台1底部支架具有一定的距离,连接螺杆9的下端与连接板3的顶部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当高压电击捕捉弹2的高压电击弹头击中目标时,因受到后座力影响,连接板3带动减震支架8上移,在弹簧10的拉力下,消耗一部分力,进而能起到减震作用。
具体实施时,减震器的数量优选的为四个,四个减震器沿连接板3的周向均匀布设。
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支架8的两侧底部分别通过一个螺栓与连接板3连接,所述连接螺杆9的上端连接在无人机安装平台1上。
实际使用时,连接螺杆9的上端设置有螺杆头,无人机安装平台1上开设有供连接螺杆9穿设的通孔,所述通孔上部设置有供螺杆头安装的沉槽。
需要说明的是,进行连接螺杆9与无人机安装平台1的连接时,使连接螺杆9的下端穿过通孔,并使螺杆头至于沉槽中,在连接螺杆9上安装锁紧螺母,并将锁紧螺母拧紧,使其与无人机安装平台1的底部紧贴,进而实现连接螺杆9与无人机安装平台1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螺杆9与无人机安装平台1相互垂直,所述连接板3与无人机安装平台1相互平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几字形支架5的两侧分别通过一个转轴与连接杆4转动连接,一个所述转轴伸出至与其连接的连接杆4的外侧。
实际使用时,连接杆4上开设有转轴安装孔,转轴安装孔内设置有轴承,转轴与几字形支架5固定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与一个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皮带传动机构,所述皮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13、从动带轮14和紧套在主动带轮13与从动带轮14上的皮带15;
所述主动带轮13固装在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带轮14固装在一个所述转轴伸出至与其连接的连接杆4外侧的节段上。
实际使用时,驱动电机12安装在连接杆4的外侧,驱动电机12可对几字形支架5上的高压电击捕捉弹2的俯仰角进行灵活控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压电击捕捉弹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激光瞄准器7的数量与高压电击捕捉弹2的数量相等,两个所述激光瞄准器7对称布设在摄像头6的两侧。
实际使用时,几字形支架5的正上方设置有供激光瞄准器7和摄像头6安装的安装条。
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压电击捕捉弹2的发射座2-1固定在几字形支架5上。
实际使用时,高压电击捕捉弹2采用授权公告号为CN 204574940 U的一种高压电击捕捉弹装置,其可用于快速精确地捕捉和制服单个静止或运动目标的枪发式远距离高压电击捕捉弹,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便于携带、作战高效、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并且具备制式枪支的兼容发射,有利于增强武警和公安等部门反恐、维稳、处突、执勤和抓捕等多种职能任务的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高压电击捕捉弹2的工作过程为,将高压电击捕捉弹2的捕捉单元插入拟与发射空包弹枪口套接的发射座内,通过弹头飞行的动能激活触发器接通升压系统的电路,当高压电击弹头击中目标时,利用导线释放3~7万伏特高压,使目标在2~3分钟内失去知觉。3~7万伏特高压电击捕捉弹头能够实现2~100米距离范围快速精确地捕捉和制服单个静止或者运动目标,增强武警和公安等部门反恐、维稳、处突、执勤和抓捕等多种职能任务的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无人机安装平台(1)底部的连接支架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底部的高压电击捕捉弹(2),所述连接支架包括连接板(3)和两个对称布设在连接板(3)两侧底部的连接杆(4),所述连接板(3)与无人机安装平台(1)之间设置有减震组件,两个所述连接杆(4)的下端之间转动安装有供高压电击捕捉弹(2)安装的几字形支架(5),一个所述连接杆(4)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带动几字形支架(5)转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高压电击捕捉弹(2)安装在几字形支架(5)的底部凹陷处,所述几字形支架(5)的顶部凸起处安装有摄像头(6)和激光瞄准器(7)。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多个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减震支架(8)、连接螺杆(9)和弹簧(10),所述减震支架(8)为几字形,所述减震支架(8)上开设有供连接螺杆(9)穿过的螺杆穿孔,所述连接螺杆(9)的下端穿过所述螺杆穿孔后伸入至减震支架(8)的内部,所述弹簧(10)套设在连接螺杆(9)伸入至减震支架(8)内部的节段上,所述连接螺杆(9)的下端设置有底部支撑件(11),所述弹簧(10)连接在底部支撑件(11)与减震支架(8)的顶部内侧之间。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架(8)的两侧底部分别通过一个螺栓与连接板(3)连接,所述连接螺杆(9)的上端连接在无人机安装平台(1)上。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杆(9)与无人机安装平台(1)相互垂直,所述连接板(3)与无人机安装平台(1)相互平行。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几字形支架(5)的两侧分别通过一个转轴与连接杆(4)转动连接,一个所述转轴伸出至与其连接的连接杆(4)的外侧。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与一个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皮带传动机构,所述皮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13)、从动带轮(14)和紧套在主动带轮(13)与从动带轮(14)上的皮带(15);
所述主动带轮(13)固装在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带轮(14)固装在一个所述转轴伸出至与其连接的连接杆(4)外侧的节段上。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击捕捉弹(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激光瞄准器(7)的数量与高压电击捕捉弹(2)的数量相等,两个所述激光瞄准器(7)对称布设在摄像头(6)的两侧。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击捕捉弹(2)的发射座(2-1)固定在几字形支架(5)上。
CN202322367009.3U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 Active CN2206023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7009.3U CN220602326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7009.3U CN220602326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02326U true CN220602326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83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67009.3U Active CN220602326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023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51207B (zh) 一种旋翼飞行器对空中移动目标的抛掷捕获装置
EP3341674B1 (de) System zur abwehr von bedrohungen
RU72753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ети-ловушки для борьбы с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 пилотируемыми (беспилотными) летательными аппаратами
CN210070745U (zh) 新型智能网捕反无人机系统
CN220602326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平台的电击捕捉装置
US20130249168A1 (en) Projectile absorbing and containment apparatus
CN111959783A (zh) 一种无人机挂载的痛球弹投放装置
CN101373126A (zh) 远距离发射型电击式抓捕网撒网弹
DE3522661A1 (de) Verfahren, mittels klebebaendern angriffe abzuwehren
KR20180100165A (ko) 비치사적 무력 장치
CN211400975U (zh) 一种气动防爆弹结构
RU200588U1 (ru) Снаряд для поражения беспилотных летательных аппаратов
CN111824421B (zh) 用于无人机的防暴弹投弹机构及投弹装置
CN212951130U (zh) 一种无人机挂载的多弹投弹装置
CN212220560U (zh) 一种无人机挂载的痛球弹投放装置
CN114413685B (zh) 一种黑飞无人机捕捉装置
RU208980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борьбы с роем малогабаритных беспилотных летательных аппаратов путем создания осколочного поля
CN110160400A (zh) 一种可防弹头破碎的收弹设备
RU2823375C1 (ru) Способ нелетального поражения целей с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и системы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способа (варианты)
CN221699000U (zh) 一种无人机机载自旋抛射式抓捕网
DE102023001795B4 (de) Wiederverwendbare flugvorrichtung zur abwehr von einzelnen oder von mehreren flugobjekten in einem örtlich und/oder zeitlich koordinierten verbund
RU2815562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экранной сетевой защиты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CN218787774U (zh) 一种旋翼类飞行手雷
CN220959816U (zh) 一种驱鸟弹发射平台
CN213873979U (zh) 一种多功能军用抛投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