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80304U - 一种叠合楼盖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叠合楼盖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80304U CN220580304U CN202322132701.8U CN202322132701U CN220580304U CN 220580304 U CN220580304 U CN 220580304U CN 202322132701 U CN202322132701 U CN 202322132701U CN 220580304 U CN220580304 U CN 2205803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or slab
- prefabricated
- precast
- cast
- fl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108010068370 Glutens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08 floo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21312 gluten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装配式建筑,特别是一种叠合楼盖结构,其包括第一预制楼板、第二预制楼板和预制墙板,第一预制楼板和第二预制楼板分别搭接在预制墙板的顶部,第一预制楼板和第二预制楼板都为具有预制层和现浇层的叠合楼板;预制墙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预埋套筒,第一预埋套筒的开口朝上;第一预埋套筒中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下端固定于第一预埋套筒内,上端穿过第一预制楼板和第二预制楼板之间的间隙,并伸入叠合楼板的现浇层中与限位件连接;第一预制楼板的现浇层和第二预制楼板的现浇层整体现浇成型。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楼盖防水保险系数,同时降低了构件重量,减小了运输成本和运输路线的限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全装配建筑楼盖结构,特别是一种叠合楼盖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全装配建筑屋面通常采用全预制楼板干拼形成。这种屋面做法存在较大的干拼缝渗水隐患,且全预制楼板构件的重量大,存在较多的运输限制(比如运输路线),及较高的运输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全装配建筑中的屋面层全预制楼板渗水隐患,及构件重量引起运输限制及成本增加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增加楼面防水保险系数,同时降低构件重量,减小运输成本的叠合楼盖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叠合楼盖结构,包括第一预制楼板、第二预制楼板和预制墙板,所述第一预制楼板和所述第二预制楼板分别搭接在所述预制墙板的顶部,其中:
所述第一预制楼板和所述第二预制楼板都为具有预制层和现浇层的叠合楼板;
所述预制墙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预埋套筒,所述第一预埋套筒的开口朝上;
所述第一预埋套筒中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预埋套筒内,上端穿过所述第一预制楼板和第二预制楼板之间的间隙,并伸入所述叠合楼板的现浇层中与限位件连接;
所述第一预制楼板的现浇层和所述第二预制楼板的现浇层整体现浇成型。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叠合楼板降低了楼盖构件的重量,减小了运输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将叠合楼板搭接在预制墙板上,并在预制墙板的顶部设置第一预埋套筒,第一预埋套筒连接第一连接件的下端,第一连接件的上端穿过相邻叠合楼板之间的间隙后伸入叠合楼板的现浇层中与限位件连接;最后将构成楼盖的叠合楼板的现浇层整体现浇成型,即实现了相邻叠合楼板之间,及叠合楼板与预制墙体之间的连接,同时由于各叠合楼板的现浇层整体成型,不存在拼接缝,起到了结构防水作用,因而增加了楼面防水保险系数。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制楼板的预制层边缘部和第二预制楼板的预制层边缘部均设置有第二预埋套筒,且所述第二预埋套筒的开口朝上,所述第一预制楼板和第二预制楼板的预制层上搭接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预制楼板和第二预制楼板内的第二预埋套筒分别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制楼板和第二预制楼板在所述预制墙板上的搭接长度都为70mm-90mm,使得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叠合楼板进行单独支撑。当然,安全起见,大跨度开间可通过计算适当布置点支撑。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制楼板的现浇层和第二预制楼板的现浇层内均设置有保温模块。当本实用新型用作屋盖时,保温模块可增加屋面的保温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螺杆,所述限位件为螺母,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预埋套筒螺纹连接,上端与所述限位件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一字型钢板。
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件为螺钉。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制楼板的现浇层和第二预制楼板的现浇层内分别铺设面筋,且所述现浇层与所述预制层形成整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相邻叠合楼板间采用一字型钢板连接与现浇形成整体,增加了楼盖的防水保险系数,并降低了坡屋面成本,故特别适应于全装配混凝土建筑屋面层结构。
2、本实用新型采用叠合楼板,降低屋面层结构的构件重量,使构件轻量化,最小化,减小运输成本,同时降低运输路线的限制。
3、本实用新型叠合楼板搭接在预制墙体上70-90mm,故在施工时不需要对楼板进行单独支撑。
4、本实用新型叠合楼板与保温模块粘贴成一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叠合楼盖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叠合楼盖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等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进行描述的,并不对本专利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叠合楼盖结构第一实施例包括第一预制楼板3、第二预制楼板4和预制墙板1。
所述预制墙板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预埋套筒2,所述第一预埋套筒2的开口朝上。
所述第一预制楼板3和所述第二预制楼板4都为具有预制层和现浇层的叠合楼板,且所述第一预制楼板3的预制层和第二预制楼板4的预制层上均粘贴保温模块10。
所述第一预制楼板3和所述第二预制楼板4分别搭接在所述预制墙板1的顶部;
所述第一预制楼板3的预制层边缘部和第二预制楼板4的预制层边缘部均设置有第二预埋套筒9,且所述第二预埋套筒9的开口朝上,所述第一预制楼板3和第二预制楼板4的预制层上搭接第二连接件8,所述第二连接件8与所述第一预制楼板3和第二预制楼板4内的第二预埋套筒9分别通过第三连接件11连接;
所述第一预埋套筒2中设置有第一连接件6,所述第一连接件6的下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预埋套筒2内,上端穿过所述第一预制楼板3和第二预制楼板4之间的间隙,并伸入所述叠合楼板的现浇层5中与限位件7连接;
所述第一预制楼板3的现浇层5和所述第二预制楼板4的现浇层5内分别铺设面筋,并在装配现场整体现浇混凝土与预制层形成整体,现浇层5的混凝土包覆所述保温模块10、第一连接件6及限位件7。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制楼板3和第二预制楼板4在所述预制墙板1上的搭接长度都为70mm-90mm,使得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第一预制楼板3和第二预制楼板4进行单独支撑。当然,安全起见,大跨度开间可通过计算适当布置点支撑。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6为螺杆,所述限位件7为螺母,所述第一连接件6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预埋套筒2螺纹连接,上端与所述限位件7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8为一字型钢板,所述第三连接件11为螺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件6也可以是其他连接结构,比如连接钢筋,可以将连接钢筋的一端通过灌浆料等粘合剂固定于第一预埋套筒2中,连接钢筋的另一端可以通过焊接、混凝土锚固等方式与限位件7连接固定。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叠合楼盖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第一预制楼板3的预制层边缘部和第二预制楼板4的预制层边缘部不通过第二预埋套筒9、第二连接件8、第三连接件11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叠合楼盖结构,包括第一预制楼板、第二预制楼板和预制墙板,所述第一预制楼板和所述第二预制楼板分别搭接在所述预制墙板的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制楼板和所述第二预制楼板都为具有预制层和现浇层的叠合楼板;
所述预制墙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预埋套筒,所述第一预埋套筒的开口朝上;
所述第一预埋套筒中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预埋套筒内,上端穿过所述第一预制楼板和第二预制楼板之间的间隙,并伸入所述叠合楼板的现浇层中与限位件连接;
所述第一预制楼板的现浇层和所述第二预制楼板的现浇层整体现浇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楼板的预制层边缘部和第二预制楼板的预制层边缘部均设置有第二预埋套筒,且所述第二预埋套筒的开口朝上,所述第一预制楼板和第二预制楼板的预制层上搭接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预制楼板和第二预制楼板内的第二预埋套筒分别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楼板和第二预制楼板在所述预制墙板上的搭接长度都为70mm -90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合楼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楼板的现浇层和第二预制楼板的现浇层内均设置有保温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叠合楼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螺杆,所述限位件为螺母,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预埋套筒螺纹连接,上端与所述限位件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合楼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一字型钢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合楼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为螺钉。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叠合楼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楼板的现浇层和第二预制楼板的现浇层内分别铺设面筋,且所述现浇层与所述预制层形成整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132701.8U CN220580304U (zh) | 2023-08-09 | 2023-08-09 | 一种叠合楼盖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132701.8U CN220580304U (zh) | 2023-08-09 | 2023-08-09 | 一种叠合楼盖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80304U true CN220580304U (zh) | 2024-03-12 |
Family
ID=90114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132701.8U Active CN220580304U (zh) | 2023-08-09 | 2023-08-09 | 一种叠合楼盖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80304U (zh) |
-
2023
- 2023-08-09 CN CN202322132701.8U patent/CN2205803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01036B (zh) | 一种装配式钢框架预制混凝土楼板结构 | |
US8733046B2 (en) | Building panel, build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building | |
CN103306189B (zh) | 钢桁架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组合桥梁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9457225U (zh) | 装配式空腹钢梁-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扁梁楼盖 | |
CN108661221A (zh) | 一种预制楼板及其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US20120297701A1 (en) | Folded cardboard concrete form system | |
CN112878535B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墙板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3397700A (zh) | 建筑物叠合楼板与钢管剪力墙的连接结构 | |
CN216475803U (zh) | 一种应用于剪力墙体体系的新型预制楼板构造 | |
CN110644662A (zh) | 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及其拆分方法 | |
CN220580304U (zh) | 一种叠合楼盖结构 | |
CN104736777A (zh) | 建筑系统、具体是住宅建筑 | |
CN206769150U (zh) | 后浇齿槽连接装配式楼屋盖 | |
CN117027498B (zh) | 楼盖免撑的居住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5012518B (zh) | 墙体与楼板连接节点及连接方法 | |
CN110821021A (zh) | 一种可以快速安装楼板 | |
CN216276396U (zh) | 一种基于网架的保温防水屋面结构 | |
CN204456995U (zh) | 高海拔、高烈度震区500kV变电站全装配式主控楼 | |
CN210562896U (zh) | 一种密拼式双向预制叠合板结构 | |
CN112252598A (zh) | 预制模块建筑女儿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6075579U (zh) | 一种预制楼板与预制梁连接节点 | |
US20070283632A1 (en) | Ring Beam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Timber Frame | |
CN112982692A (zh) | 一种单向叠合板拼缝处连接构造和施工方法 | |
CN111926912A (zh) | 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整体预制阳台、连接节点及制造方法 | |
CN216076519U (zh) | 一种全装配式连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