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4341U -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24341U CN220524341U CN202320891344.0U CN202320891344U CN220524341U CN 220524341 U CN220524341 U CN 220524341U CN 202320891344 U CN202320891344 U CN 202320891344U CN 220524341 U CN220524341 U CN 2205243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outlet
- edge
- outlet frame
- mounting hole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和空调器,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包括:出风框,出风框上形成有出风口,出风口的宽度两侧边缘分别为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出风框在第一边缘处形成有第一配合部;开关门,开关门活动连接至出风框,开关门的宽度两侧边缘分别为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开关门适于通过从第二边缘向第一边缘方向的运动关闭出风口,开关门在第三边缘处形成有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中的至少一个装配有缓冲垫,以在开关门关闭出风口时,使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通过缓冲垫间接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出风框部件,可以减少异响的产生,进而减少噪音,且能够降低开关门和出风框的摩擦损耗,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具有开关门的空调器在开关门关闭出风口时,开关门与出风框直接接触容易有异响从而出现噪音,且在随机震动时,开关门会与出风框之间产生摩擦,增加了开关门和出风框的摩擦损耗,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所述出风框部件可以减少异响的产生,进而减少噪音,且能够降低开关门和出风框的摩擦损耗,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包括:出风框,所述出风框上形成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宽度两侧边缘分别为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出风框在所述第一边缘处形成有第一配合部;开关门,所述开关门活动连接至所述出风框,所述开关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开关门的宽度两侧边缘分别为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所述第三边缘位于所述第四边缘的靠近所述第一边缘的一侧,所述开关门适于通过从所述第二边缘向所述第一边缘方向的运动关闭所述出风口,所述开关门在所述第三边缘处形成有第二配合部;缓冲垫,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中的至少一个装配有所述缓冲垫,以在所述开关门关闭所述出风口时,使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通过所述缓冲垫间接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通过设置缓冲垫,使得开关门关闭出风口时,出风框的第一配合部和开关门的第二配合部通过缓冲垫间接接触,这样,能够避免出风框的第一配合部和开关门的第二配合部直接接触,从而减少异响的产生,进而减少噪音,且在随机震动时,能够避免开关门和出风框之间产生摩擦,利于降低开关门和出风框的摩擦损耗,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所述缓冲垫包括支撑部,在所述开关门关闭所述出风口时所述支撑部夹设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安装孔,所述缓冲垫包括嵌设于所述安装孔的嵌入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嵌入部的外端相连,且所述支撑部的覆盖面积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外端面积以止挡所述安装孔的外端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所述安装孔的横截面积沿着从所述安装孔的内端到外端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嵌入部的形状与所述安装孔的形状适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在所述出风口的横截面上,所述安装孔的两侧边缘分别为第一孔边和第二孔边,所述第一孔边相对所述第二孔边靠近所述出风框的前侧设置,所述第一孔边与所述安装孔的法线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孔边与所述安装孔的法线之间的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所述缓冲垫还包括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嵌入部的内端相连,且所述止挡部的覆盖面积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内端面积以止挡所述安装孔的内端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所述止挡部的周面形成有导向面,以使所述止挡部的至少部分的横截面积形成为沿着从所述安装孔的外端到内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所述第一配合部形成为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板条形状,且所述第一配合部上具有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缓冲垫;和/或,所述第二配合部形成为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板条形状,且所述第二配合部上具有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缓冲垫。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所述开关门包括门体和侧板,所述侧板由所述门体的宽度一侧边缘向所述门体的内侧延伸以构成所述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构造为在所述开关门关闭所述出风口时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面对面设置的板条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所述空调器具有前面板,所述出风框包括中间部和位于所述中间部两侧的侧部,所述中间部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前面板的安装结构,每个所述侧部均形成有所述出风口,每个所述出风口处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开关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部件和送风部件,所述壳体包括后箱体部件和出风框部件,所述出风框部件安装于所述后箱体部件的前侧,且所述出风框部件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出风框部件。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的出风框部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面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出风框部件的爆炸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开关门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4中所示的出风框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D处的放大图;
图9是图4中所示的缓冲垫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的缓冲垫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1是图4中出风框和缓冲垫的爆炸图;
图12是图11中的出风框和缓冲垫的装配图;
图13是图12中E-E处的剖面图;
图14是图13中F处的放大图;
图15是图14隐藏缓冲垫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中的出风框部件的开关门关闭出风口时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G-G处的剖面图;
图18是图17中H处的放大图;
图19是图1中的出风框部件的开关门打开出风口时的示意图;
图20是图19中J-J处的剖面图;
图2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22是图21中所示的空调器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出风口的宽度方向X1,出风口的长度方向Y1,空调器的前后方向X2,
空调器1000;
壳体1001,出风框部件100,后箱体部件200,下面板300,顶盖400,底座500;
前面板600,换热部件700,送风部件800;
出风框10,出风口101,中间部102,侧部103;
第一边缘11,第一配合部111,第二边缘12;
开关门20,门体201,侧板202;
第三边缘21,第二配合部211,第四边缘22;
缓冲垫30,支撑部31,嵌入部32,止挡部33,导向面331;
安装孔40,第一孔边41,第二孔边42;
板条形状50,驱动组件60,联动铁片61,螺钉柱62,螺钉孔63,插销6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根据图1-图22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100,包括:出风框10和开关门20。
具体地,如图2所示,出风框10上形成有出风口101,出风口101的宽度两侧边缘分别为第一边缘11和第二边缘12,出风框10在第一边缘11处形成有第一配合部111,开关门20活动连接至出风框10,开关门20的长度方向与出风口101的长度方向一致,开关门20的宽度两侧边缘分别为第三边缘21和第四边缘22,第三边缘21位于第四边缘22的靠近第一边缘11的一侧,开关门20适于通过从第二边缘12向第一边缘11方向的运动关闭出风口101,开关门20在第三边缘21处形成有第二配合部211,第一配合部111和第二配合部211中的至少一个装配有缓冲垫30,以在开关门20关闭出风口101时,如图3所示,使第一配合部111和第二配合部211通过缓冲垫30间接接触。
由此,在开关门20由第二边缘12向第一边缘11方向的运动以关闭出风口101时,出风框10的第一配合部111和开关门20的第二配合部211通过缓冲垫30间接接触,这样,能够避免出风框10的第一配合部111和开关门20的第二配合部211直接接触,从而减少异响的产生,进而减少噪音,且在随机震动时,能够避免开关门20和出风框10之间产生摩擦,利于降低开关门20和出风框10的摩擦损耗,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例如图1所示,出风框部件100,包括:出风框10和开关门20。
如图7、图11-图13所示,出风框10上形成有出风口101,以便于空调器1000由出风口101出风,且如图1-图3所示,开关门20活动连接至出风框10,以便于增强开关门20和出风框10的连接稳定性,且便于通过开关门20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01,如图19-图20所示,当开关门20打开出风口101时,便于空调器1000由出风口101出风,当关门关闭出风口101时,如图16-图18所示,便于通过开关门20遮挡出风口101,避免外界物品或小动物等由出风口101进入空调器1000内部,从而起到保护空调器1000的作用。
例如图4所示,出风框10设有驱动组件60,且如图5和图6所示,开关门20设有联动铁片61、螺钉柱62和插销64,且如图2所示,联动铁片61上设有螺钉孔63。
在实际装配时开关门20安装在出风框部件100上,通过插销64固定在开关门20的联动铁片61上,并通过联动铁片61的螺钉孔63锁住开关门20的螺钉柱62,然后由驱动组件60驱动开关门20运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01。
进一步地,出风口101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开关门20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均相同,出风口101的宽度两侧边缘分别为第一边缘11和第二边缘12,开关门20的宽度两侧边缘分别为第三边缘21和第四边缘22,如图16和图17所示,当开关门20关闭出风口101时,第一边缘11和第三边缘21正对,第二边缘12和第四边缘22正对,这样,开关门20能够遮挡出风口101,以避免外界物品或小动物等由出风口101进入空调器1000内部,从而起到保护空调器1000的作用。
同时,如图19和图20开关门20适于沿出风口101的宽度方向运动(从第二边缘12和第一边缘11之间方向的运动)以打开出风口101,此时,第一边缘11和第三边缘21错开,第二边缘12和第四边缘22错开,这样,开关门20能够打开出风口101时,便于空调器1000由出风口101出风。
其中,出风框10在第一边缘11处形成有第一配合部111,开关门20在第三边缘21处形成有第二配合部211,且第一配合部111和第二配合部211中的至少一个装配有缓冲垫30,以在开关门20关闭出风口101时,如图18所示,使第一配合部111和第二配合部211通过缓冲垫30间接接触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配合部111和第二配合部211中的至少一个装配有缓冲垫30”包括但不限于第一配合部111装配有缓冲垫30、或者第二配合部211设有缓冲垫30、或者第一配合部111和第二配合部211均设有缓冲垫30,其中,缓冲垫30可构造为柔性件或其它具有缓冲作用的结构。
例如,第一配合部111装配有缓冲垫30,这样,在开关门20关闭出风口101时,第一边缘11和第二边缘12正对,即第一配合部111和第二配合部211正对且第一配合部111和第二配合部211通过缓冲垫30间接接触。
由此,使得第一配合部111和第二配合部211不会直接接触,从而减少异响的产生,进而减少噪音,且在随机震动时,能够避免开关门20和出风框10之间产生摩擦,利于降低开关门20和出风框10的摩擦损耗,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相关技术中,开关门20关闭出风口101时,开关门20通常直接与出风框10大面积接触,这样会导致出现异响从而出现噪音,且在随机震动时,开关门20会与出风框10之间产生摩擦,增加了开关门20和出风框10的摩擦损耗,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而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缓冲垫30,使得出风框10的第一配合部111和开关门20的第二配合部211通过缓冲垫30间接接触,一方面,避免出风框10的第一配合部111和开关门20的第二配合部211直接接触,以减少异响的产生,另一方面减小二者的接触面积,以避免开关门20和出风框10之间产生摩擦,降低开关门20和出风框10的摩擦损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100,通过设置缓冲垫30,使得开关门20关闭出风口101时,出风框10的第一配合部111和开关门20的第二配合部211通过缓冲垫30间接接触,这样,能够避免出风框10的第一配合部111和开关门20的第二配合部211直接接触,从而减少异响的产生,进而减少噪音,且在随机震动时,能够避免开关门20和出风框10之间产生摩擦,利于降低开关门20和出风框10的摩擦损耗,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缓冲垫30包括支撑部31,且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开关门20关闭出风口101时支撑部31夹设在第一配合部111与第二配合部211之间。
由此,通过设置支撑部31,能够通过支撑部31将第一配合部111和第二配合部211间隔开,以使二者通过支撑部31间接接触,这样,能够避免出风框10的第一配合部111和开关门20的第二配合部211直接接触,从而减少异响的产生,进而减少噪音,且在随机震动时,能够避免开关门20和出风框10之间产生摩擦,利于降低开关门20和出风框10的摩擦损耗,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第一配合部111和第二配合部211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安装孔40,缓冲垫30包括嵌设于安装孔40的嵌入部32,支撑部31与嵌入部32的外端相连,且支撑部31的覆盖面积大于安装孔40的外端面积以止挡安装孔40的外端外。
例如第一配合部111具有安装孔40、或者第二配合部211具有安装孔40、或者第一配合部111和第二配合部211均具有安装孔40,在此不做限定,下面如图7、图8和图11所示,以第一配合部111设有安装孔40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孔40的外端指的是缓冲垫30装入的一端(如图15中的右端),安装孔40的另外一端为内端(如图15中的左端)。
由此,通过设置安装孔40,以便于将嵌入部32安装至安装孔40内,以实现缓冲垫30的固定,从而增强缓冲垫30的结构稳定性。
如图14所示,支撑部31的覆盖面积大于安装孔40的外端面积,这样,使得嵌入部32在安装至安装孔40后,支撑部31能够止挡安装孔40的外端,以避免支撑部31进入安装孔40内。由此,在开关门20关闭出风口101且第一配合部111和第二配合部211间接接触时,支撑部31能够夹设在第一配合部111与第二配合部211之间,即使第一配合部111和第二配合部211之间有一定的挤压力,支撑部31也不会被压入安装孔40内,进而保证支撑部31的支撑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安装孔40的横截面积沿着从安装孔40的内端到外端的方向逐渐增大,嵌入部32的形状与安装孔40的形状适配。
由此,使得安装孔40的外端的横截面积更大,以便于缓冲垫30快速装入,利于降低缓冲垫30的装配难度,且嵌入部32的形状与安装孔40的形状适配,是的嵌入部32在安装至安装孔40内后,嵌入部32能够充满安装孔40,进而增大二者的接触面积,以增强嵌入部32在安装孔40内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出风口101的横截面上,如图15所示,安装孔40的两侧边缘分别为第一孔边41和第二孔边42,第一孔边41相对第二孔边42靠近出风框10的前侧设置,第一孔边41与安装孔40的法线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二孔边42与安装孔40的法线之间的夹角。
由此,使得第一孔边41相对于安装孔40的法线的倾斜角度更大,从而便于从出风框10的前侧,通过第一孔边41的导向快速装入缓冲垫30,利于降低缓冲垫30的装配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缓冲垫30还包括止挡部33。
如图9所示,止挡部33与嵌入部32的内端(如图9中的左端)相连,且如图14所示,止挡部33的覆盖面积大于安装孔40的内端面积以止挡安装孔40的内端外。
由此,通过设置止挡部33,使得缓冲垫30在固定于安装孔40时,止挡部33能够与安装孔40内端相抵,以避免缓冲垫30由安装孔40的外端脱离安装孔40,进而增强缓冲垫30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止挡部33的周面形成有导向面331,以使止挡部33的至少部分的横截面积形成为沿着从安装孔40的外端到内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缓冲垫30安装于安装孔40时,止挡部33和嵌入部32依次由安装孔40的外端伸至内端内侧。由此,通过在止挡部33的周面形成导向面331,便于降低止挡部33由安装孔40的外端伸至内端内侧的装配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第一配合部111形成为沿出风口10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板条形状50,且第一配合部111上具有沿出风口10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缓冲垫30。
由此,便于降低缓冲垫30的设置难度,且在第一配合部111上具有沿出风口10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缓冲垫30,使得第一配合部111和第二配合部211能够通过多个缓冲垫30间接接触。
或者,第二配合部211形成为沿出风口10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板条形状50,且第二配合部211上具有沿出风口10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缓冲垫30。
便于降低缓冲垫30的设置难度,且在第二配合部211上具有沿出风口10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缓冲垫30,使得第一配合部111和第二配合部211能够通过多个缓冲垫30间接接触。
示例性地,第一配合部111和第二配合部211均形成为沿出风口10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板条形状50,且第一配合部111上具有沿出风口10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缓冲垫30。
由此,便于降低缓冲垫30的设置难度,且使得两个板条形状50通过多个缓冲垫30间接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开关门20包括门体201和侧板202,且如图18所示,侧板202由门体201的宽度一侧边缘向门体201的内侧延伸以构成第二配合部211,第一配合部111构造为在开关门20关闭出风口101时与第二配合部211面对面设置的板条形状50。
由此,便于降低第二配合部211的设置难度,且使得侧板202能够和板条形状50通过多个缓冲垫30间接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1和图22所示,空调器1000具有前面板600,且如图11和图13所示,出风框10包括中间部102和位于中间部102两侧的侧部103,中间部102具有用于安装前面板600的安装结构,每个侧部103均形成有出风口101,每个出风口101处分别设有一个开关门20。
由此,通过安装结构将前面板600安装于中间部102的前侧,以便于遮挡中间部102,且在中间部102的两侧的侧部103均设置出风口101,便于增大空调器1000的出风面积,且每个出风口101均设置一个开关门20,便于通过两个开关门20分别控制两个出风口101的打开或关闭。
如图2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1000。
如图2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包括:壳体1001和设于壳体1001内的换热部件700和送风部件800,壳体1001包括后箱体部件200、出风框部件100、下面板300、顶盖400和底座500,出风框部件100安装于后箱体部件200的前侧,且出风框部件100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出风框部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100,通过设置缓冲垫30,使得开关门20关闭出风口101时,出风框10的第一配合部111和开关门20的第二配合部211通过缓冲垫30间接接触,这样,能够避免出风框10的第一配合部111和开关门20的第二配合部211直接接触,从而减少异响的产生,进而减少噪音,且在随机震动时,能够避免开关门20和出风框10之间产生摩擦,利于降低开关门20和出风框10的摩擦损耗,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风框,所述出风框上形成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宽度两侧边缘分别为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出风框在所述第一边缘处形成有第一配合部;
开关门,所述开关门活动连接至所述出风框,所述开关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开关门的宽度两侧边缘分别为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所述第三边缘位于所述第四边缘的靠近所述第一边缘的一侧,所述开关门适于通过从所述第二边缘向所述第一边缘方向的运动关闭所述出风口,所述开关门在所述第三边缘处形成有第二配合部;
缓冲垫,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中的至少一个装配有所述缓冲垫,以在所述开关门关闭所述出风口时,使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通过所述缓冲垫间接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包括支撑部,在所述开关门关闭所述出风口时所述支撑部夹设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安装孔,所述缓冲垫包括嵌设于所述安装孔的嵌入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嵌入部的外端相连,且所述支撑部的覆盖面积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外端面积以止挡所述安装孔的外端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横截面积沿着从所述安装孔的内端到外端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嵌入部的形状与所述安装孔的形状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风口的横截面上,所述安装孔的两侧边缘分别为第一孔边和第二孔边,所述第一孔边相对所述第二孔边靠近所述出风框的前侧设置,所述第一孔边与所述安装孔的法线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孔边与所述安装孔的法线之间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还包括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嵌入部的内端相连,且所述止挡部的覆盖面积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内端面积以止挡所述安装孔的内端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的周面形成有导向面,以使所述止挡部的至少部分的横截面积形成为沿着从所述安装孔的外端到内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形成为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板条形状,且所述第一配合部上具有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缓冲垫;和/或,所述第二配合部形成为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板条形状,且所述第二配合部上具有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缓冲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门包括门体和侧板,所述侧板由所述门体的宽度一侧边缘向所述门体的内侧延伸以构成所述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构造为在所述开关门关闭所述出风口时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面对面设置的板条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具有前面板,所述出风框包括中间部和位于所述中间部两侧的侧部,所述中间部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前面板的安装结构,每个所述侧部均形成有所述出风口,每个所述出风口处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开关门。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部件和送风部件,所述壳体包括后箱体部件和出风框部件,所述出风框部件安装于所述后箱体部件的前侧,且所述出风框部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框部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91344.0U CN220524341U (zh) | 2023-04-19 | 2023-04-19 |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和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91344.0U CN220524341U (zh) | 2023-04-19 | 2023-04-19 |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和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24341U true CN220524341U (zh) | 2024-02-23 |
Family
ID=89935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891344.0U Active CN220524341U (zh) | 2023-04-19 | 2023-04-19 |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和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24341U (zh) |
-
2023
- 2023-04-19 CN CN202320891344.0U patent/CN22052434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071796B2 (ja) | 冷蔵庫の扉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冷蔵庫 | |
US8544970B2 (en) | Guide rail attaching structure for sliding door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 |
CN220524341U (zh) |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框部件和空调器 | |
KR101672163B1 (ko) | 댐핑 기능을 갖춘 수납장의 상하 개폐용 도어 | |
CN111955960B (zh) | 一种钣金滑道式抽屉 | |
JP2018150028A (ja) | 車両用ピラートリムアッセンブリ | |
CN104567231B (zh) | 翻转梁及冰箱 | |
KR200425313Y1 (ko) | 슬라이드형 샤워부스 | |
CN106196308B (zh) | 空调器 | |
KR20130127762A (ko) | 도어 기밀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방화 도어 | |
CN110700707A (zh) | 一种用于车用手套箱的扣手装置 | |
JP4565557B2 (ja) | 電気電子機器収納用キャビネット | |
JP4202049B2 (ja) | 車両用内装材の取り付け構造 | |
JP6164825B2 (ja) | 開口部装置 | |
JP5013471B2 (ja) | ドア装置 | |
KR102708027B1 (ko) | 공기조화기 및 프레임어셈블리 | |
JPS6120940Y2 (zh) | ||
KR100989796B1 (ko) | 도어스토퍼 | |
CN215337001U (zh) | 空调器的机壳以及空调器 | |
CN216203773U (zh) | 空调器室内机的开闭门装置和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9991975U (zh) | 洗衣机 | |
JP3922168B2 (ja) | 壁面の吸音構造 | |
CN219962557U (zh) | 门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9318719U (zh) | 冷柜 | |
CN108661477B (zh) | 自动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