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0521650U - 一种结合alc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合alc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21650U
CN220521650U CN202321986703.7U CN202321986703U CN220521650U CN 220521650 U CN220521650 U CN 220521650U CN 202321986703 U CN202321986703 U CN 202321986703U CN 220521650 U CN220521650 U CN 220521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groove
plug
assembly
al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8670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俊杰
马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198670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21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21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21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墙板装配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结合ALC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此装配墙包括数量不少于2的墙板和设置于相邻墙板之间的管卡;所述墙板于高度方向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且所述第一半槽和相邻所述墙板的第二半槽能够组合为全槽;所述管卡能够配合安装于所述全槽内;本实用新型中改进了现有的预制ALC墙板的板体结构,使得相邻墙板之间可采用组合插接的形式进行装配,提高了相邻墙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的,通过新型的管卡结构,方便固定并限位在墙板的端部,并在组装时,方便相邻墙板的放置,且可用于各墙板高度的调平,能够简化墙板的组装,提高墙板装配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结合ALC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墙板装配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合ALC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
背景技术
ALC墙板是一种以粉煤灰或硅砂、水泥、石灰等为主原料,经过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多气孔混凝土成型板材,板材的内部一般含经过处理的钢筋,起到增强板材强度的效果。
现有的ALC墙板多为两两组合的拼接式结构,但是在拼接式,两板之间的组合仅仅通过常规的榫卯结构,以及在墙板的两端加装管卡来实现连接,但是现有的管卡结构仅为铁质钢片,通过射钉枪钉在楼板墙体上,导致安装时拼接的墙体结构并不牢固;时常发生倾倒或产生装配误差。并在墙板拼接时,在ALC墙板的顶部和底部通过撬棍放置木楔,用于各墙板之间的位置调平。
上述问题,导致现有的ALC墙板在建筑施工时连接不牢固,组装难度大,带来施工时间长和施工成本高的问题。
对此,设计出一种新型的ALC墙板及墙板间的连接管卡,用于简化ALC墙板在施工时的难度,提高拼装后墙体连接的稳固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ALC墙板和管卡组合的装配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合ALC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ALC墙板在建筑施工时连接不牢固,组装难度大,进而带来施工时间长和施工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合ALC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此装配墙包括数量不少于2的墙板和设置于相邻墙板之间的管卡;所述墙板于高度方向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且所述第一半槽和相邻所述墙板的第二半槽能够组合为全槽;所述管卡能够配合安装于所述全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合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墙板区分为插接端和配合端,所述插接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插接凸块,所述配合端的侧壁上开设有插接凹槽,所述插接凸块能够配合插接于所述插接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合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插接凸块于高度方向的端部侧壁上开设有收纳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合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插接凹槽于高度方向的端部侧壁上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槽口与插接凹槽相通;于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插接杆和限位弹簧,所述插接杆具有限位盘-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腔内,另一端延伸于所述插接凹槽内,并能够配合插接于所述收纳槽中;所述限位弹簧连接于所述限位盘-和安装腔的侧壁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合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分布于所述墙板端部的两侧,且两半槽的槽腔底部开设有定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合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位孔至墙板宽度侧的距离不小于8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合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管卡包括卡板和垂直固定于所述卡板上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能够配合插接于所述定位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合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卡板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半槽和第二半槽的槽腔深度,且范围为10mm~3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结合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管卡中还包括调节垫片,所述调节垫片能够配合插接于所述定位柱的柱体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改进了现有的预制ALC墙板的板体结构,使得相邻墙板之间可采用组合插接的形式进行装配,提高了相邻墙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的,通过新型的管卡结构,方便固定并限位在墙板的端部,并在组装时,方便相邻墙板的放置,且可用于各墙板高度的调平,能够简化墙板的组装,提高墙板装配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墙的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墙的墙板的插接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墙的墙板的配合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墙的墙板A-A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墙的安装场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合ALC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此装配墙主体由预制墙板和连接管卡构成,连接管卡用于各预制墙板的连接。
具体的,此装配墙包括数量不少于2的墙板100和设置于相邻墙板100之间的管卡200;相邻墙板100按建筑楼板承重墙之间的走向进行排列安装,管卡200则安装在两两相邻墙板100之间的顶部和底部,用于墙板100之间的导向、限位,以及高度调节。
进一步的,墙板100于高度方向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半槽101和第二半槽102,且第一半槽101和相邻墙板100的第二半槽102能够组合为全槽M;管卡200能够配合安装于全槽M内。
第一半槽101和第二半槽102分布于墙板100端部的两端,且两半槽的槽腔底部开设有定位孔D;可适配墙板100从任一端进行安装。
第一半槽101和第二半槽102对称分布在墙板100顶部及底部的两端,当两块墙板100组合拼接时,两半槽即可形成为一个全槽M,而管卡200是能够刚好安装在全槽M内的。需要说明的是,半槽的形状不仅仅为附图中所展示的形状,也可为其他形状,如长方形,梯形或其他多变形样式;总之,管卡200的卡板201结构与之适配。
管卡200包括卡板201和垂直固定于卡板201上的定位柱202;定位柱202能够配合插接于定位孔D内。
卡板201的厚度大于第一半槽101和第二半槽102的槽腔深度,且范围为10mm~30mm。
管卡200中还包括调节垫片203,调节垫片203能够配合插接于定位柱202的柱体外侧。
进一步的,定位孔D至墙板100最近宽度侧的距离不小于80mm。在国内的施工要求规范中,要求管卡200的固定位置不小于80mm,因而在本方案中同样适用。定位孔D开设的目的在于,方便管卡200的安装,同样避免传统管卡在钉入墙板100时造成墙板100碎裂的问题。
卡板201的厚度需大于全槽M的深度,使得卡板201背离全槽M的一端,可作为支撑墙板100的垫块,保持墙板100被抬升起,而抬升的范围则需满足墙板100施工所要求的距离。进一步的,由于墙板100安装时,其顶部和底部与楼层楼板之间要求的间距不同,因而可通过增加调节垫片203来调节间距。如附图3中所示,调节垫片203具有适配定位柱202的卡口,其通过卡口插接在定位柱202的外侧壁上。
在墙板施工前,先对墙板的安装位置进行先处理,使其满足相应尺寸及平整度要求。装配墙在施工时,先在第一块墙板100要与第二块墙板100接触的两端(即顶部和底部)加装管卡200,具体为将定位柱202插入定位孔D内,卡板202嵌入在半槽内;如需插接调节垫片203,先在插入定位孔D前,进行调节垫片203的安装;而后将墙板100竖起,使其达到预定的高度和平整度要求;达标后,可将两管卡200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楼板上;而后进行第二块墙板100的安装过程。
先将第二块墙板100与第三块墙板100接触的两端(顶部和底部)夹装管卡200,而后将第二块墙板100竖起,使其未安装管卡200的一端,嵌入到第一块墙板100半槽内嵌入的管卡200上,敲击第二块墙板100的高度侧侧壁,使得第二墙板100充分与第一块墙板100接触(插接紧密),且使管卡200的卡板201完全嵌入在第二块墙板100的半槽内;调节第二块墙板100安装,使其达到所需安装要求;再固定第二块墙板100所安装的两管卡200。
重复第二块墙板100的安装步骤,进行后续墙板的组装过程。
实施例2
参照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为提高两墙板100之间的组合牢固性,在两墙板100之间的接触端,形成插接锁定的配合结构。具体的,墙板100区分为插接端和配合端,插接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插接凸块103,配合端的侧壁上开设有插接凹槽104,插接凸块103能够配合插接于插接凹槽104内。
其中,墙板100与楼层板之间的高度相近,通过长度方向的端与端进行连接;为方便连接,一端通过设置插接凸块103,另一端通过开设插接凹槽104,二者插接配合,用于提高两墙板之间的组装稳固性。
插接凸块103于高度方向的端部侧壁上开设有收纳槽103a。
插接凹槽104于高度方向的端部侧壁上开设有安装腔104a,安装腔104a的槽口与插接凹槽104相通;于安装腔104a内设置有插接杆104b和限位弹簧104c,插接杆104b具有限位盘104b-1的一端位于安装腔104a内,另一端延伸于插接凹槽104内,并能够配合插接于收纳槽103a中;限位弹簧104c连接于限位盘104b-1和安装腔104a的侧壁之间。
其中,收纳槽103a用于适配插接杆104b的插接;插接凸块103向插接凹槽104中进行插接时,通过插接凸块103边缘的斜面X挤压插接杆104b的弧形端部边缘,使其向安装腔104a内收缩,限位弹簧104c被压缩,并不会影响插接凸块103的持续插入过程;当插接凸块103完全插入时,收纳槽103a的槽口正对插接杆104b的端部,在限位弹簧104c的作用下,将推动插接杆104b插入收纳槽103a内,使得两墙板100稳定组合于一体。避免了因传统墙板间的楔形接触形成的连接结构而导致的组合效果差的问题。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结合ALC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其特征在于:
包括数量不少于2的墙板(100)和设置于相邻墙板(100)之间的管卡(200);
所述墙板(100)于高度方向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半槽(101)和第二半槽(102),且所述第一半槽(101)和相邻所述墙板(100)的第二半槽(102)能够组合为全槽(M);
所述管卡(200)能够配合安装于所述全槽(M)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ALC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00)区分为插接端和配合端,所述插接端的侧壁上设置有插接凸块(103),所述配合端的侧壁上开设有插接凹槽(104),所述插接凸块(103)能够配合插接于所述插接凹槽(10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ALC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凸块(103)于高度方向的端部侧壁上开设有收纳槽(103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合ALC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凹槽(104)于高度方向的端部侧壁上开设有安装腔(104a),所述安装腔(104a)的槽口与插接凹槽(104)相通;
于所述安装腔(104a)内设置有插接杆(104b)和限位弹簧(104c),所述插接杆(104b)具有限位盘(104b-1)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腔(104a)内,另一端延伸于所述插接凹槽(104)内,并能够配合插接于所述收纳槽(103a)中;
所述限位弹簧(104c)连接于所述限位盘(104b-1)和安装腔(104a)的侧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结合ALC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槽(101)和第二半槽(102)分布于所述墙板(100)端部的两侧,且两半槽的槽腔底部开设有定位孔(D)。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合ALC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D)至墙板(100)宽度侧的距离不小于8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合ALC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卡(200)包括卡板(201)和垂直固定于所述卡板(201)上的定位柱(202);
所述定位柱(202)能够配合插接于所述定位孔(D)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合ALC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20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半槽(101)和第二半槽(102)的槽腔深度,且范围为10mm~3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结合ALC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卡(200)中还包括调节垫片(203),所述调节垫片(203)能够配合插接于所述定位柱(202)的柱体外侧。
CN202321986703.7U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结合alc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 Active CN220521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6703.7U CN220521650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结合alc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6703.7U CN220521650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结合alc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21650U true CN220521650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4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86703.7U Active CN220521650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结合alc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216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66790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面板
CN220521650U (zh) 一种结合alc墙板和管卡的装配墙
CN214696638U (zh) 一种集成化龙骨干法地暖铺设结构
CN114215091A (zh) 预制uhpc承台模板及其施做方法
WO2025123648A1 (zh)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的支撑单元及体系
CN216809967U (zh) 预制uhpc承台模板
CN216689940U (zh) 一种轻质隔墙与混凝土梁一体化装修结构
CN213741648U (zh) 一种预制复合墙板的新型安装结构
CN209924147U (zh) 一种木梁与混凝土柱的榫卯节点结构
CN211447356U (zh) 陶粒混凝土隔墙安装结构
CN209817244U (zh) 一种外墙用蒸汽加压混凝土砌块结构
CN221896197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墙体模板的加固定位装置
CN212053729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模板
CN21941130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结构
CN218466779U (zh) 一种结构稳固的预制砌体墙板
CN219365040U (zh) 一种叠合钢板剪力墙
CN112962864B (zh) 一种竹木构的夹接屋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866002U (zh) 一种装配式地基结构
CN21911839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连接部件
CN212802062U (zh) 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的连接件
CN221663964U (zh) 一种建筑砌筑中马牙槎结构
CN221741339U (zh) 一种快速组装固定式垫层模板
CN221741687U (zh) 一种预制条板隔墙
CN219175328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外墙止水钢板支撑的装置
CN211621982U (zh) 一种木柱与clt木楼板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