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1225U - 耳机充电盒 - Google Patents
耳机充电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11225U CN220511225U CN202321801141.4U CN202321801141U CN220511225U CN 220511225 U CN220511225 U CN 220511225U CN 202321801141 U CN202321801141 U CN 202321801141U CN 220511225 U CN220511225 U CN 2205112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miting
- mounting hole
- hole
- connecting shaft
-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充电盒,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连接机构;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具有第一安装孔的第一安装部;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具有第二安装孔的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相对设置,第一安装孔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靠近第二安装孔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卡接部;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轴、弹性件以及限位件,连接轴的第一端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内,连接轴的第二端穿设于第二安装孔内,限位件套设于连接轴外,限位件靠近限位部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二卡接部,多个第二卡接部与多个第一卡接部一一对应地卡接配合,弹性件抵持在连接轴的第二端与限位件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充电盒。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的耳机充电盒都是翻盖式的,用户可以通过翻转耳机充电盒的上盖来使得耳机充电盒的下壳体被打开或者关闭。
相关技术中,耳机充电盒的下壳体与上盖大都是通过转轴连接,并且,上盖与下壳体之间需要采用磁铁来使得上盖与下壳体保持闭合状态;这种结构会导致耳机充电盒在开盖状态时处于松动的状态,在未取出耳机的情况下,上盖容易再次闭合,需要用户反复开盖,影响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耳机充电盒,可以降低自动关盖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耳机充电盒,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连接机构;
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具有第一安装孔的第一安装部;
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具有第二安装孔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侧设有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卡接部;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轴、弹性件以及限位件,所述连接轴的第一端固定地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连接轴的第二端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限位件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外、可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移动并被限制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部转动,所述限位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且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限位部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侧,所述限位件靠近所述限位部的一侧设有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卡接部,多个所述第二卡接部与多个所述第一卡接部一一对应地卡接配合,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抵持在所述连接轴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件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二者之一为卡槽,另一者为卡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充电盒,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充电盒中,当用户翻转第一壳体时,第一壳体能够相对于第二壳体转动;其中,在第一壳体转动的过程中,卡凸和卡槽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卡凸能够从卡槽内转出,从而使得限位件被挤压而远离限位部;而由于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限位件具有朝向限位部移动的趋势,如此,当卡凸和卡槽转动至对准的位置时,各个卡凸又能够插入至各个卡槽内;如此,在卡凸插入卡槽的情况下,停止转动第一壳体,可以实现第一壳体的限位,避免第一壳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打开或关闭;尤其是当耳机充电盒处于合盖状态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相对位置被限定,无需借助磁铁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吸在一起而防止耳机充电盒自动开盖。另外,多个卡凸和多个卡槽均沿第一安装孔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壳体可以翻转到多个不同的位置,并在不同的位置被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一卡接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周向均匀且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周向均匀且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壁设有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延伸的导槽,所述限位件的外侧壁设有穿设于所述导槽内的滑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壁包含有第一限位壁,所述限位件的外侧壁包含有第二限位壁,所述第一限位壁与所述第二限位壁贴合并配合形成限制所述限位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部转动的限位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壁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壁均为平面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装配部,所述装配部位于所述限位部远离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侧,所述装配部限定出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设置的装配孔,所述连接轴的第一端固定穿设于所述装配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轴的第一端具有螺纹段,所述装配孔为螺纹孔,所述螺纹段穿设于所述螺纹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件还包括定位柱,所述限位部限定出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设置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轴的第二端设置有抵持部,所述抵持部位于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侧,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抵持部相抵,另一端与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侧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外。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耳机充电盒处于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耳机充电盒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耳机充电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第二壳体与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第二壳体与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D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号:
100、第一壳体;110、第一安装部;111、第一安装孔;112、限位部;1121、第一卡接部;1122、定位孔;113、装配部;114、装配孔;
200、第二壳体;210、第二安装部;211、第二安装孔;212、导槽;220、定位部;
300、连接机构;310、连接轴;311、抵持部;312、螺纹段;320、弹性件;330、限位件;331、第二卡接部;332、定位柱;333、滑块;334、第二限位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涉及的耳机充电盒,包括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转动连接。
请进一步参照图3与图4,耳机充电盒还包括连接机构300,第一壳体100依靠连接机构300与第二壳体200转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壳体100可以用作上盖,第二壳体200可以用作下壳体,第一壳体100依靠连接机构300可翻转地连接在第二壳体200上,第一壳体100可以相对于第二壳体200转动,从而盖住第二壳体200或者使第二壳体200被打开。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0可以用作下壳体,第二壳体200可以用作上盖,第二壳体200依靠连接机构300可翻转地连接在第一壳体100上,第二壳体200可以相对于第一壳体100转动,从而盖住第一壳体100或者使第一壳体100被打开。
结合图5与图6,第一壳体100上设置有具有第一安装孔111的第一安装部110;结合图7与图8,第二壳体200上设置有具有第二安装孔211的第二安装部210,第二安装孔211与第一安装孔111相对设置。
如图4所示,第一安装部110与第二安装部210相对设置,从而使得第一安装孔111与第二安装孔211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安装部110设置在第一壳体100的其中一侧,第二安装部210设置在第二壳体200的顶部的其中一侧。
进一步地,结合图5与图6,第一安装孔11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限位部112,限位部112靠近第二安装孔211的一侧设有沿第一安装孔11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卡接部1121。
如图4所示,连接机构300包括连接轴310、弹性件320以及限位件330。
连接轴310的第一端固定地穿设于第一安装孔111内,连接轴310的第二端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二安装孔211内。
具体地,连接轴310包括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连接轴310的第一端穿设于第一安装孔111内,并与第一安装部110固定连接,连接轴310的第二端伸入至第二安装孔211内。
限位件330套设于连接轴310外、可沿连接轴310的轴向移动并被限制相对于第二安装部210转动,限位件33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安装孔211内,且限位件330位于限位部112靠近第二安装孔211的一侧。
结合图7与图8,限位件330靠近限位部112的一侧设有沿第一安装孔11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卡接部331;参照图4、图6与图8,多个第二卡接部331与多个第一卡接部1121一一对应地卡接配合。
具体地,参照图4、图6与图8,限位件330套设于连接轴310外,且限位件330与连接轴310活动连接,限位件330能够相对于连接轴310沿连接轴310的轴向移动,并且,限位件330被配置为无法相对于第二安装部210转动,限位件33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安装孔211内,以使得第二卡接部331与第一卡接部1121卡接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卡接部331与第一卡接部1121卡接在一起时,能够限制第一壳体100相对于第二壳体200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限位件330的其中一部分位于第二安装孔211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一安装孔111内,限位件330处于隐藏状态,有利于改善外观。
如图4所示,弹性件320设置于第二安装孔211内并抵持在连接轴310的第二端与限位件330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320的一端与连接轴310的第二端相抵,弹性件320的另一端与限位件330远离限位部112的一侧相抵,弹性件320用于向限位件330施加作用力,以使得限位件330具有朝向限位部112移动的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6与图8,第一卡接部1121与第二卡接部331的二者之一为卡槽,另一者为卡凸。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1121为卡槽,第二卡接部331为卡凸,当卡凸卡接在卡槽内时,能够限制第一壳体100相对于第二壳体200转动。
结合图2、图4、图6与图8,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充电盒中,当用户翻转第一壳体100时,第一壳体100能够相对于第二壳体200转动;其中,在第一壳体100转动的过程中,卡凸和卡槽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卡凸能够从卡槽内转出,从而使得限位件330被挤压而远离限位部112;而由于在弹性件320的作用下,限位件330具有朝向限位部112移动的趋势,如此,当卡凸和卡槽转动至对准的位置时,各个卡凸又能够插入至各个卡槽内;如此,在卡凸插入卡槽的情况下,停止转动第一壳体100,可以实现第一壳体100的限位,避免第一壳体100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打开或关闭;尤其是当耳机充电盒处于合盖状态时,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的相对位置被限定,无需借助磁铁将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吸在一起而防止耳机充电盒自动开盖。
可以理解的是,卡凸与卡槽的数量相同,且多个卡凸和多个卡槽均沿第一安装孔111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壳体100可以翻转到多个不同的位置,并在不同的位置被限位。
进一步地,通过增加第一卡接部1121的数量和第二卡接部331的数量,可以使得第一壳体100翻转到更多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卡接部1121沿第一安装孔111的周向均匀且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卡接部331沿第一安装孔111的周向均匀且间隔设置。如此,第一壳体100被翻转后能够停留的位置的间隔角度更加均匀,有利于调整第一壳体100被翻转的角度。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第一卡接部1121的角度以及相邻两个第二卡接部331的角度可以设置在5°以内。
如图7、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33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安装孔111内,第一安装孔111的孔壁设有沿第一安装孔111的轴向延伸的导槽212,限位件330的外侧壁设有穿设于导槽212内的滑块333。如此,在导槽212的作用下,限位件330能够在第一安装孔111内沿连接轴310的轴向移动,但是,导槽212的侧壁能够对滑块333进行限位,从而使得限位件330被限制相对于第二安装部210转动。
如图9、图10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33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安装孔111内,第一安装孔111的孔壁包含有第一限位壁,限位件330的外侧壁包含有第二限位壁334,第一限位壁与第二限位壁334贴合并配合形成限制限位件330相对于第二安装部210转动的限位结构。
具体地,第一限位壁以及第二限位壁334均为平面壁,如此,限位件330能够在第一安装孔111内沿连接轴310的轴向移动,但是,在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334的共同作用下,限位件330被限制相对于第二安装部210转动。
如图3所示,第二壳体200上还设置有定位部220,第一安装部110位于第二安装部210与定位部220之间,定位部220用于限制第一安装部110背向第二安装部210移动,如此,可以防止连接机构300从第二安装孔211内脱离而丧失功能。
进一步地,定位部220的结构与第二安装部210的结构相同,定位部220与第一安装部110之间也可以设置连接机构300。
结合图4与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11的内部设置有装配部113,装配部113位于限位部112远离第二安装孔211的一侧,装配部113限定出与第一安装孔111同轴设置的装配孔114,连接轴310的第一端固定穿设于装配孔114内。
具体地,装配部113凸出于第一安装孔111的孔壁,装配部113围设形成有装配孔114,连接轴310的第一端穿设于装配孔114,以实现连接轴310与第一安装部110的固定。
进一步地,连接轴310的第一端具有螺纹段312,装配孔114为螺纹孔,螺纹段312穿设于螺纹孔内。
可以理解的是,螺纹段312穿设于螺纹孔内,一方面可以实现连接轴310与第一安装部110的固定,另一方面,通过调整螺纹段312穿设于螺纹孔的深度,可以改变连接轴310的第二端与限位件330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弹性件320对限位件330的作用力大小,从而调整翻转第一壳体100所需要的力度。
进一步地,结合图4、图6与图8,限位件330还包括定位柱332,限位部112限定出与第一安装孔111同轴设置的定位孔1122,定位柱332穿设于定位孔1122内。
具体地,限位部112凸出于第一安装孔111的孔壁设置,限位部112围设形成有定位孔1122,限位件330的定位柱332穿设于定位孔1122内,可以进一步提高限位件330与第一安装部110的定位精度。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轴310的第二端设置有抵持部311,抵持部311位于限位件330远离限位部112的一侧,弹性件320的一端与抵持部311相抵,另一端与限位件330远离限位部112的一侧相抵。
进一步地,弹性件320为弹簧,弹簧套设于连接轴310外,连接轴310可以对弹簧进行限位,避免弹簧偏位,保证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320的一端与抵持部311相抵,另一端与限位件330远离限位部112的一侧相抵,弹性件320可以持续给限位件330施加作用力,以使限位件330具有朝向限位部112移动的趋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连接机构;
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具有第一安装孔的第一安装部;
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具有第二安装孔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侧设有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卡接部;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轴、弹性件以及限位件,所述连接轴的第一端固定地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连接轴的第二端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限位件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外、可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移动并被限制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部转动,所述限位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且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限位部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侧,所述限位件靠近所述限位部的一侧设有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卡接部,多个所述第二卡接部与多个所述第一卡接部一一对应地卡接配合,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并抵持在所述连接轴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件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二者之一为卡槽,另一者为卡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卡接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周向均匀且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周向均匀且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壁设有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延伸的导槽,所述限位件的外侧壁设有穿设于所述导槽内的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壁包含有第一限位壁,所述限位件的外侧壁包含有第二限位壁,所述第一限位壁与所述第二限位壁贴合并配合形成限制所述限位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部转动的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壁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壁均为平面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装配部,所述装配部位于所述限位部远离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侧,所述装配部限定出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设置的装配孔,所述连接轴的第一端固定穿设于所述装配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第一端具有螺纹段,所述装配孔为螺纹孔,所述螺纹段穿设于所述螺纹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还包括定位柱,所述限位部限定出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设置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第二端设置有抵持部,所述抵持部位于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侧,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抵持部相抵,另一端与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侧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801141.4U CN220511225U (zh) | 2023-07-10 | 2023-07-10 | 耳机充电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801141.4U CN220511225U (zh) | 2023-07-10 | 2023-07-10 | 耳机充电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11225U true CN220511225U (zh) | 2024-02-20 |
Family
ID=89881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801141.4U Active CN220511225U (zh) | 2023-07-10 | 2023-07-10 | 耳机充电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11225U (zh) |
-
2023
- 2023-07-10 CN CN202321801141.4U patent/CN22051122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937062A (en) | Hinge module for mounting a flip onto a portable telephone set | |
JP2013256829A (ja) | ヒンジ装置 | |
US8540077B2 (en) | Compact case built-in with hinge un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mpact case built-in with hinge unit | |
US5316168A (en) | Door cover assembly | |
JP3756909B2 (ja) | ヒンジ装置 | |
CN1312968C (zh) | 转体枢纽和使用其的便携式终端 | |
CN112770210B (zh) | 充电盒 | |
CN108106312A (zh) | 冰箱 | |
CN213990970U (zh) | 耳机盒 | |
KR101682139B1 (ko) | 도어용 경첩 | |
CN220511225U (zh) | 耳机充电盒 | |
US20110154615A1 (en) | Hinge | |
EP4098831B1 (en) | Hinge and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 |
CN108286862A (zh) | 嵌入式铰链装置 | |
CN222301973U (zh) | 耳机充电盒 | |
KR20100138293A (ko) | 회동식 창호용 스테이바 | |
CN222271944U (zh) | 杂物箱、仪表板总成及新能源汽车 | |
CN213547795U (zh) | 耳机盒 | |
CN108204180A (zh) | 嵌入式铰链装置 | |
CN220776053U (zh) | 耳机充电盒 | |
CN216142602U (zh) | 一种封顶避让转轴装置 | |
CN210681498U (zh) | 连接结构及盒体 | |
CN220776043U (zh) | 耳机充电盒 | |
KR100690715B1 (ko) | 휴대용 단말기 | |
CN220106999U (zh) | 接口防护结构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