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0510284U - 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线束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线束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0284U
CN220510284U CN202322304857.XU CN202322304857U CN220510284U CN 220510284 U CN220510284 U CN 220510284U CN 202322304857 U CN202322304857 U CN 202322304857U CN 220510284 U CN220510284 U CN 2205102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terminal
wire harness
harness connector
clamp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0485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强
刘晓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Yucaih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Yucaih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Yucaih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Yucaih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0485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02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02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02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技术领域,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线束接头,该线束接头包括:第一端子,设有与线束导电性连接的针孔;卡套,套设于第一端子上;插槽,设于卡套内侧壁上,构成“L”型的槽孔结构,所述卡接部内设有夹持结构;第二端子,设有与线束导电性连接的针脚,所述针脚与针孔能够进行导电性插接;卡块,设于第二端子的侧壁上,能够插入所述插槽中构成卡接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线束接头,有利于在保护端子针脚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快速便捷的拆装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线束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线束接头。
背景技术
接头是线束常用的配件之一,接头安装在线束与线束之间,具有一定绝缘和密封性能,使得两根及以上电缆连续运行的设备。现有的线束接头多采用直接拔插和螺纹管螺接方式。
对于直接拔插的线束接头,在使用时拔插费力。为使接头公端子与母端子可靠连接,在将公端子插接在母端子上时,通常会左右晃动公端子,若公端子针脚未与母端子上的针脚孔对齐,会使得针脚折断,导致接头无法使用。这种结构虽然能够实现快速拔插拆装,但是结构易损。
对于螺纹管螺接方式的线束接头,在使用时需要确保公端子和母端子对齐后,再将公端子外侧的螺纹管,旋拧套接在母端子外侧的外螺纹上。在安装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单手旋拧螺纹管,导致另一手偏移,使公端子和母端子未对齐。这时旋拧螺纹管,会使螺纹管倾斜,螺纹管内螺纹与母端子外螺纹发生滑丝。长此以往,导致端子连接不稳定,影响线束使用。这种结构虽然有利于延长接头使用寿命,但是拆装需要旋拧螺纹结构,容易发生错位卡死,操作相对困难且无法快速完成。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线束接头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线束接头,有利于在保护端子针脚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快速便捷的拆装操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线束接头,该线束接头包括:第一端子,一端与线束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为第一插接端,所述第一插接端设有与线束导电性连接的针孔;卡套,套设于第一端子的第一插接端,所述卡套与第一端子之间设有轴向限位结构,所述卡套能够以第一端子的轴向中心线为轴心旋转,所述卡套内侧空腔协同第一端子的第一插接端构成插接孔;插槽,设于卡套内侧壁上,所述插槽包括相对卡套轴向设置的插入部,以及相对卡套径向设置的卡接部,所述插入部和卡接部共同构成“L”型的槽孔结构,所述卡接部内设有夹持结构;第二端子,一端与线束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为第二插接端,另一端设有与线束导电性连接的针脚,所述针脚与针孔能够进行导电性插接;卡块,设于第二端子的侧壁上,能够插入所述插槽中构成卡接限位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端子内部设有用于装配线束的内腔,所述内腔末端与针孔导电性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内腔末端与针孔之间设有导电体,装配后的线束内部线芯与所述导电体对应连接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端子位于第一插接端设有第一卡沿,所述第一卡沿位于第一端子外侧壁上且向外翻折延展;所述卡套一端内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卡沿相适配的第二卡沿,所述第一卡沿和第二卡沿协同构成第一端子与卡套之间的轴向限位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卡套外侧壁上设有防滑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插接端设有凸台,所述卡块固设于凸台的外侧壁上,所述凸台的外轮廓与所述插接孔的内轮廓相适配,所述凸台能够轴向插入所述插接孔中,且所述卡块能够同时插入所述插槽中,所述卡套旋转后能够将位于插入部底部的卡块约束夹持在卡接部内,构成所述卡接限位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若干个所述插槽相对卡套轴向中心线呈中心对称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卡块的数量与插槽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夹持结构为固设于卡接部内侧壁上的弹性形变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弹性形变体的剖面轮廓为“D”型结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端子上设置可沿轴向中心线旋转的卡套,卡套内侧壁上设有“L”型结构的插槽,第二端子上设置与插槽相适配的卡块,使用时,第二端子与第一端子插接,卡块能够插入插槽中,并在卡套定向旋转后构成卡接限位结构,完成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的插接控制,方便快接,当需要拆解时,反向转动卡套,使得卡块失去约束控制,第二端子即可轻松与第一端子发生分离,从而实现在保护端子针脚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快速便捷的拆装操作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线束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第一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图2中第二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弹性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1、第一端子;11、针孔;12、导电体;13、内腔;14、第一卡沿;2、第二端子;21、凸台;22、卡块;3、卡套;31、防滑纹;32、第二卡沿;4、线束;5、针脚;6、插槽;61、卡槽;7、弹性形变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线束接头,该线束4接头包括:第一端子1、第二端子2和卡套3。
其中,结合图1和图2,第一端子1的一端与线束4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为第一插接端,第一插接端用于配合第二端子2完成拆装。
具体的,结合图3和图4,所述卡套3活动套设于第一端子1的第一插接端,所述卡套3与第一端子1之间设有轴向限位结构,该轴向限位结构具体包括位于第一端子1上的第一卡沿14,以及位于卡套3上的第二卡沿32。
其中,所述第一卡沿14位于第一端子1外侧壁上且向外翻折延展;所述卡套3一端内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卡沿14相适配的第二卡沿32,所述第一卡沿14和第二卡沿32协同构成第一端子1与卡套3之间的轴向限位结构,这使得卡套3无法相对第一端子1进行轴向位移,但能够以第一端子1的轴向中心为轴心进行旋转。
所述卡套3内侧空腔协同第一端子1的第一插接端构成插接孔,该插接孔用于容纳第二端子2插接时的插入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接端设有与线束4导电性连接的针孔11。所述第一端子1内部设有用于装配线束4的内腔13,所述内腔13末端与针孔11导电性连接。为了保证线芯与针孔11之间的配合稳定性,所述内腔13末端与针孔11之间设有导电体12,装配后的线束4内部线芯与所述导电体12对应连接固定。
所述卡套3内侧壁上设有3个相对卡套3轴向中心线呈中心对称设置的插槽6,所述插槽6包括相对卡套3轴向设置的插入部,以及相对卡套3径向设置的卡接部,卡接部构成卡槽61,所述插入部和卡接部共同构成“L”型的槽孔结构,所述卡接部内设有夹持结构。
进一步的,结合图6所示,所述夹持结构为固设于卡接部内侧壁上的弹性形变体7,本实施例中,由弹性铝片制成,所述弹性形变体7的剖面轮廓为“D”型结构,其圆弧面朝外,平整面固定胶合在卡接部内侧壁上。在具体使用中,该圆弧面在受压后会凹陷形变,并利用其自身弹力特性对插入物进行夹持约束。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圆弧面上设有防滑凹凸纹理。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形变体7采用过盈配合的可拆卸结构。
再次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二端子2一端与线束4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为第二插接端,另一端设有与线束4导电性连接的针脚5,所述针脚5为柱形凸起,由导电性金属制成,所述针脚5与针孔11能够进行导电性插接。
第二端子2上设有与插槽6相适配的卡块22,所述卡块22能够插入所述插槽6中构成卡接限位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卡块22的数量与插槽6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具体的,结合图5所示,所述第二端子2的第二插接端设有凸台21,所述卡块22固设于凸台21的外侧壁上,所述凸台21的外轮廓与所述插接孔的内轮廓相适配,所述凸台21能够轴向插入所述插接孔中,且所述卡块22能够同时插入所述插槽6中,所述卡套3旋转后能够将位于插入部底部的卡块22约束夹持在卡接部内,构成所述卡接限位结构。
为了方便对卡套3进行捏握旋转,所述卡套3外侧壁上设有防滑结构,本实施例中的防滑结构具体采用轴向设置的防滑纹31,所述防滑纹31为线性凸缘,若干防滑纹31间隔均布于卡套3的外圆周端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卡套3外侧套设有防滑衬套。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分别抓握第一端子1和第二端子2,在针脚5与针孔11对齐的情况下,将第二端子2的凸台21插入插接孔内,这一过程中,卡块22对应插入插槽6的插入部,直至进入到插入部的底部(插入部与卡接部的连接拐角处),随后定向旋转卡套3,使得卡套3与第二端子2发生相对旋转,导致卡块22进入卡接部,即转移至卡槽61中,并借助弹性形变体7实现夹持固定状态,从而完成第一端子1与第二端子2的插接,实际使用时,可在短时间内快速进行对齐插接旋转即可,需要接解时,翻转卡套3,反向拔开第一端子1和第二端子2即可,操作十分轻松便捷高效。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线束接头,其特征在于,该线束(4)接头包括:
第一端子(1),一端与线束(4)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为第一插接端,所述第一插接端设有与线束(4)导电性连接的针孔(11);
卡套(3),套设于第一端子(1)的第一插接端,所述卡套(3)与第一端子(1)之间设有轴向限位结构,所述卡套(3)能够以第一端子(1)的轴向中心线为轴心旋转,所述卡套(3)内侧空腔协同第一端子(1)的第一插接端构成插接孔;
插槽(6),设于卡套(3)内侧壁上,所述插槽(6)包括相对卡套(3)轴向设置的插入部,以及相对卡套(3)径向设置的卡接部,所述插入部和卡接部共同构成“L”型的槽孔结构,所述卡接部内设有夹持结构;
第二端子(2),一端与线束(4)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为第二插接端,另一端设有与线束(4)导电性连接的针脚(5),所述针脚(5)与针孔(11)能够进行导电性插接;
卡块(22),设于第二端子(2)的侧壁上,能够插入所述插槽(6)中构成卡接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线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1)内部设有用于装配线束(4)的内腔(13),所述内腔(13)末端与针孔(11)导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线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13)末端与针孔(11)之间设有导电体(12),装配后的线束(4)内部线芯与所述导电体(12)对应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线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1)位于第一插接端设有第一卡沿(14),所述第一卡沿(14)位于第一端子(1)外侧壁上且向外翻折延展;所述卡套(3)一端内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卡沿(14)相适配的第二卡沿(32),所述第一卡沿(14)和第二卡沿(32)协同构成第一端子(1)与卡套(3)之间的轴向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线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3)外侧壁上设有防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线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2)的第二插接端设有凸台(21),所述卡块(22)固设于凸台(21)的外侧壁上,所述凸台(21)的外轮廓与所述插接孔的内轮廓相适配,所述凸台(21)能够轴向插入所述插接孔中,且所述卡块(22)能够同时插入所述插槽(6)中,所述卡套(3)旋转后能够将位于插入部底部的卡块(22)约束夹持在卡接部内,构成所述卡接限位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线束接头,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插槽(6)相对卡套(3)轴向中心线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卡块(22)的数量与插槽(6)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线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为固设于卡接部内侧壁上的弹性形变体(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线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形变体(7)的剖面轮廓为“D”型结构。
CN202322304857.XU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线束接头 Active CN2205102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4857.XU CN220510284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线束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4857.XU CN220510284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线束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0284U true CN220510284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65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04857.XU Active CN220510284U (zh) 2023-08-28 2023-08-28 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线束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02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0483A (zh) 板对板密集安装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CN103597671A (zh) 同轴插入式连接器
CA2140059C (en) Multi-wire locking system
WO2020042382A1 (zh) 一种多瓣自锁电连接器
CN220510284U (zh) 一种便于快速拆装的线束接头
CN107732510A (zh) 线簧插套
US11539155B2 (en) Contact assembly for a connector housing, connector housing as well as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odular connector set with such a connector housing
CN210779111U (zh) 一种连接器套筒及电连接器
CN110718786A (zh) 储能连接器
CN205752864U (zh)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
CN112952468B (zh) 一种防松动线缆并线连接器
CN212908306U (zh) 一种易安装紧固式航空连接器
CN210607759U (zh) 一种可维修集束型同轴电连接器
CN207124317U (zh) 插座连接器
CN222214660U (zh) 一种快速双通接头
CN215497339U (zh) 一种防水对插结构及防水对插线
CN215732466U (zh) 一种安装稳固的电子线束端子
CN220856979U (zh) 一种同轴双通连接器
CN104682066B (zh) 一种方便插座
CN220873885U (zh) 一种侧方限位防脱管内安装连接器
CN205157614U (zh) 一种电能表接插件
US20190165508A1 (en) Coupling device
CN218513731U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
CN219106550U (zh) 一种大电流转接端子结构
CN204633031U (zh) 耐拔插电气接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