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71672U - 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再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再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71672U CN220471672U CN202320425228.XU CN202320425228U CN220471672U CN 220471672 U CN220471672 U CN 220471672U CN 202320425228 U CN202320425228 U CN 202320425228U CN 220471672 U CN220471672 U CN 2204716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ue gas
- gas
- pipe
- air
- boi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44000309464 bull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41000883990 Flabellum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41000208125 Nicotiana Species 0.000 claims 1
- 235000002637 Nicotiana tabacum Nutrition 0.000 claims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915 air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再循环装置,具体涉及锅炉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锅炉,锅炉的一侧设有热气利用机构,热气利用机构的底部设有烟气循环机构,热气利用机构包括连通在锅炉一侧的排烟管,排烟管的内壁设有第一阀门,排烟管的一侧连通有余热回收箱,余热回收箱的内部设有空气输送管,空气输送管贯穿余热回收箱的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热气利用机构和烟气循环机构,当需要使烟气循环时,通过热烟气加热空气而使燃气能够稳定的燃烧,进而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当不需要进行烟气循环时,通过将热烟气空气结合而充分混合,进而对空气进行预热,从而避免低温空气带来不稳定燃烧的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再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锅炉是指以燃料为燃气的锅炉,为了避免燃气不充分燃烧造成的能源浪费,目前常采用烟气再循环技术,使烟气循环利用,从而有效的利于能源,同时能够降低燃气锅炉污染物的排放。
中国实用新型公开说明书CN217004500U公开了一种烟气再循环燃气锅炉,包括锅炉主体、承重底座、空气进口、燃烧器、可拆卸烟气过滤单元、出气口、电动阀门、控制按钮、空气预热器与蒸汽加热组件。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烟气再循环燃气锅炉,提高了烟气再循环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空气污染的可能,通过设置可拆卸烟气过滤单元与蒸汽加热组件,提高了烟气再循环燃气锅炉的使用体验,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烟气再循环燃气锅炉效率低下的问题。
但是,目前常规方法是将烟气循环送入燃气燃烧器内进行二次燃烧,但是采用该方法,无法将烟气内含有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导致能源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再循环装置,通过设置循环利用机构,能够利用烟气的余热对燃气燃烧时所需的空气进行预热,从而使燃气能够稳定的燃烧,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锅炉,所述锅炉的一侧设有热气利用机构,所述热气利用机构的底部设有烟气循环机构;
所述热气利用机构包括连通在锅炉一侧的排烟管,所述排烟管的内壁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排烟管的一侧连通有余热回收箱,所述余热回收箱的内部设有空气输送管,所述空气输送管贯穿余热回收箱的底部,所述余热回收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导流板,所述空气输送管的底部连通有气体混合箱,所述气体混合箱固定安装在锅炉的外壁,所述气体混合箱的底部连通有混合气体输送管,所述混合气体输送管的一侧设有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的一侧连通有燃气燃烧器,所述燃气燃烧器联通至锅炉的内壁。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烟气循环机构包括连通在排烟管底部的烟气循环管,所述烟气循环管的内壁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烟气循环管贯穿气体混合箱的顶部,所述烟气循环管的底部连通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外壁设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与空气输送管相连通,所述筒体的外壁开设有多个烟气出气孔,所述环形管的外壁开设有多个空气出气孔,所述环形管的底部设有两个转杆,两个所述转杆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扇叶。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门与排烟管呈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阀门位于烟气循环管与余热回收箱之间。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空气输送管呈波浪形设置,所述空气输送管与多个导流板之间呈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空气输送管与多个导流板之间留有空隙。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筒体与环形管之间呈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筒体与环形管之间留有空隙。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烟气出气孔与多个空气出气孔之间呈相互对应设置,多个所述烟气出气孔与多个空气出气孔之间留有空隙。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扇叶以转杆的外圆周表面呈环形等距排列设置,多个所述扇叶与气体混合箱呈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扇叶与混合气体输送管的顶部呈相互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热气利用机构和烟气循环机构,当不需要使烟气循环时,进而通过打开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进而使得锅炉的热烟气加热空气而使燃气能够稳定的燃烧,进而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当需要进行烟气循环时,通过打开第二阀门,关闭第一阀门,进而使得锅炉通过烟气循环管将热烟气空气结合而充分混合,进而对空气进行预热,从而避免低温空气带来不稳定燃烧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为:1、底座;2、锅炉;3、热气利用机构;31、排烟管;32、第一阀门;33、余热回收箱;34、空气输送管;35、导流板;36、气体混合箱;37、混合气体输送管;38、循环风机;39、燃气燃烧器;4、烟气循环机构;41、烟气循环管;42、第二阀门;43、筒体;44、环形管;45、烟气出气孔;46、空气出气孔;47、转杆;48、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3,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再循环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锅炉2,锅炉2的一侧设有热气利用机构3,热气利用机构3的底部设有烟气循环机构4;
如图2所示,热气利用机构3包括连通在锅炉2一侧的排烟管31,排烟管31的内壁设有第一阀门32,排烟管31的一侧连通有余热回收箱33,余热回收箱33的内部设有空气输送管34,空气输送管34贯穿余热回收箱33的底部,余热回收箱3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导流板35,当不需要使烟气循环时,通过打开第一阀门32,关闭第二阀门42,进而使得锅炉2的热烟气通过排烟管31进入余热回收箱33中,进而通过多个导流板35使得热烟气存在余热回收箱33中,进而使其传导热量给空气输送管34,空气输送管34的底部连通有气体混合箱36,气体混合箱36固定安装在锅炉2的外壁,气体混合箱36的底部连通有混合气体输送管37,混合气体输送管37的一侧设有循环风机38,循环风机38的一侧连通有燃气燃烧器39,燃气燃烧器39联通至锅炉2的内壁,进而使得循环风机38产生吸力而使得空气输送管34内被加热的空气通过气体混合箱36和混合气体输送管37进入燃气燃烧器39中,从而使燃气能够稳定的燃烧,进而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
如图2所示,第一阀门32与排烟管31呈相互垂直设置,第一阀门32位于烟气循环管41与余热回收箱33之间,进而使得第一阀门32能够控制热烟气是通过排烟管31还是通过烟气循环管41,通过第一阀门32进行阻隔。
如图2所示,空气输送管34呈波浪形设置,空气输送管34与多个导流板35之间呈相互平行设置,空气输送管34与多个导流板35之间留有空隙,进而使得多个导流板35大大延缓烟气通过余热回收箱33的速率,从而能够提高余热回收率,进而能够利用烟气余热对空气输送管34中的空气进行充分预热。
在具体实施时:当不需要使烟气循环时,通过打开第一阀门32,关闭第二阀门42,进而使得锅炉2的热烟气通过排烟管31进入余热回收箱33中,进而通过多个导流板35使得热烟气传导热量给空气输送管34,进而使得循环风机38产生吸力而使得空气输送管34内被加热的空气通过气体混合箱36和混合气体输送管37进入燃气燃烧器39中,从而使燃气能够稳定的燃烧,进而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
如图2和图3所示,烟气循环机构4包括连通在排烟管31底部的烟气循环管41,烟气循环管41的内壁设有第二阀门42,烟气循环管41贯穿气体混合箱36的顶部,当需要进行烟气循环时,进而通过打开第二阀门42,关闭第一阀门32,进而使得锅炉2的热烟气通过烟气循环管41进入气体混合箱36内,烟气循环管41的底部连通有筒体43,筒体43的外壁设有环形管44,环形管44与空气输送管34相连通,筒体43的外壁开设有多个烟气出气孔45,环形管44的外壁开设有多个空气出气孔46,环形管44的底部设有两个转杆47,两个转杆47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扇叶48,进而通过筒体43上的多个烟气出气孔45排出烟气,通过与空气输送管34连通的环形管44上的多个空气出气孔46排出的空气结合,进而使得烟气与空气能够充分混合,从而能够提高对空气的预热效果,同时通过混合气体输送管37排出气体混合箱36内气体时,其产生的气流冲击多个扇叶48在转杆47上进行转动,进而通过多个扇叶48转动搅动而混合烟气与空气,进而使其能够充分混合,进而对空气进行预热,从而避免低温空气带来不稳定燃烧的影响。
如图3所示,筒体43与环形管44之间呈相互垂直设置,筒体43与环形管44之间留有空隙,进而使得从筒体43中排出的烟气能够与从环形管44中排出的空气进行混合。
如图3所示,多个烟气出气孔45与多个空气出气孔46之间呈相互对应设置,多个烟气出气孔45与多个空气出气孔46之间留有空隙,进而使得多个烟气出气孔45与多个空气出气孔46排出的气流能够混合而不会产生堵塞。
如图3所示,多个扇叶48以转杆47的外圆周表面呈环形等距排列设置,多个扇叶48与气体混合箱36呈相互垂直设置,扇叶48与混合气体输送管37的顶部呈相互垂直设置,进而使得混合气体输送管37在排出气体混合箱36内气体时,其产生的气流冲击多个扇叶48在转杆47上进行转动搅动而混合烟气与空气,进而使其能够充分混合。
在具体实施时:当需要进行烟气循环时,通过打开第二阀门42,关闭第一阀门32,进而使得锅炉2的热烟气通过烟气循环管41并与空气输送管34连通的环形管44排出的空气结合,从而能够提高对空气的预热效果,同时通过气流冲击多个扇叶48在转杆47上进行转动搅动而混合烟气与空气,进而使其能够充分混合,进而对空气进行预热,从而避免低温空气带来不稳定燃烧的影响。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锅炉(2),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2)的一侧设有热气利用机构(3),所述热气利用机构(3)的底部设有烟气循环机构(4);
所述热气利用机构(3)包括连通在锅炉(2)一侧的排烟管(31),所述排烟管(31)的内壁设有第一阀门(32),所述排烟管(31)的一侧连通有余热回收箱(33),所述余热回收箱(33)的内部设有空气输送管(34),所述空气输送管(34)贯穿余热回收箱(33)的底部,所述余热回收箱(3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导流板(35),所述空气输送管(34)的底部连通有气体混合箱(36),所述气体混合箱(36)固定安装在锅炉(2)的外壁,所述气体混合箱(36)的底部连通有混合气体输送管(37),所述混合气体输送管(37)的一侧设有循环风机(38),所述循环风机(38)的一侧连通有燃气燃烧器(39),所述燃气燃烧器(39)联通至锅炉(2)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循环机构(4)包括连通在排烟管(31)底部的烟气循环管(41),所述烟气循环管(41)的内壁设有第二阀门(42),所述烟气循环管(41)贯穿气体混合箱(36)的顶部,所述烟气循环管(41)的底部连通有筒体(43),所述筒体(43)的外壁设有环形管(44),所述环形管(44)与空气输送管(34)相连通,所述筒体(43)的外壁开设有多个烟气出气孔(45),所述环形管(44)的外壁开设有多个空气出气孔(46),所述环形管(44)的底部设有两个转杆(47),两个所述转杆(47)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扇叶(4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32)与排烟管(31)呈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阀门(32)位于烟气循环管(41)与余热回收箱(3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输送管(34)呈波浪形设置,所述空气输送管(34)与多个导流板(35)之间呈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空气输送管(34)与多个导流板(35)之间留有空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43)与环形管(44)之间呈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筒体(43)与环形管(44)之间留有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烟气出气孔(45)与多个空气出气孔(46)之间呈相互对应设置,多个所述烟气出气孔(45)与多个空气出气孔(46)之间留有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扇叶(48)以转杆(47)的外圆周表面呈环形等距排列设置,多个所述扇叶(48)与气体混合箱(36)呈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扇叶(48)与混合气体输送管(37)的顶部呈相互垂直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25228.XU CN220471672U (zh) | 2023-03-08 | 2023-03-08 | 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再循环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25228.XU CN220471672U (zh) | 2023-03-08 | 2023-03-08 | 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再循环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71672U true CN220471672U (zh) | 2024-02-09 |
Family
ID=89797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425228.XU Active CN220471672U (zh) | 2023-03-08 | 2023-03-08 | 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再循环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47167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009308A (zh) * | 2024-04-10 | 2024-05-10 | 山西吉祥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锅炉烟气再循环装置 |
-
2023
- 2023-03-08 CN CN202320425228.XU patent/CN22047167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009308A (zh) * | 2024-04-10 | 2024-05-10 | 山西吉祥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锅炉烟气再循环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682783B (zh) | 燃烧器和燃气热水器 | |
CN106152479A (zh) | 燃气热水器 | |
CN108506935B (zh) | 基于燃气内循环的低NOx燃气燃烧器及降低排放的方法 | |
KR20140029437A (ko) | 연소장치 및 연소방법과, 그것을 이용한 발전장치 및 발전방법 | |
CN220471672U (zh) | 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再循环装置 | |
CN207350776U (zh) | 燃气热水器 | |
CN211290049U (zh) | 一种自预热式烟气自循环型低氮无氧化烧嘴 | |
CN109695871B (zh) | 一种基于生物质燃料的加热锅炉设备及其方法 | |
CN109737400B (zh) | 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 |
CN104154533A (zh) | 一种逆流预混式煤粉低氮燃烧器及其燃烧方法 | |
CN105889971B (zh) | 基于烟气预热空气的燃烧器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0530021A (zh) | 一种预热式燃烧盘管冷凝换热器 | |
CN114811652B (zh) | 一种采用mild燃烧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 | |
CN105240862B (zh) | 一种废气燃烧器 | |
KR101364224B1 (ko) | 수평형 생물질 반건류 고온 연소기 | |
CN102261675A (zh) | 一种带有旋风发生装置的节能炉 | |
CN217482994U (zh) | 一种节能式热风炉燃烧器 | |
CN207648850U (zh) | 一种燃油冷却火焰筒壁面的分级燃烧装置 | |
CN102721075B (zh) | 一种对除尘器内部进行预热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6642102A (zh) | 一种可以产生离子气体火焰的燃气燃烧器 | |
CN213066102U (zh) | 预混装置和燃气热水器 | |
CN211041020U (zh) | 一种环保型低氮锅炉 | |
CN210165376U (zh) | 低氮燃烧器、低氮燃烧系统 | |
CN103939945A (zh) | 一种用于化学回热循环的可旋转双燃料喷嘴 | |
CN108386834A (zh) | 一种节能环保的水冷降温的燃气燃烧加热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