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50101U - 废弃物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废弃物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50101U CN220450101U CN202321654805.9U CN202321654805U CN220450101U CN 220450101 U CN220450101 U CN 220450101U CN 202321654805 U CN202321654805 U CN 202321654805U CN 220450101 U CN220450101 U CN 2204501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unit
- slag
- tank
- gasif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该废弃物处理系统包括混合装置、气体发生装置、干燥装置、分离装置和气化装置。混合装置将第一物质与原煤混合得到混合物;气体发生装置产生第一气体;干燥装置与混合装置和气体发生装置相连接,并利用第一气体对混合物进行烘干;分离装置与气体发生装置和干燥装置相连接,用于在混合物达到预设烘干标准的情况下,将烘干后的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进行分离,第一产物供给气体发生装置;气化装置连接分离装置,用于气化所述第二物质。通过将废弃物与原煤进行混合一同处理,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能耗及装置耦合利益达到了最大化,极大的节省了废弃物处置投资成本,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煤化工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化工企业在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污泥和合成渣蜡,污泥和合成渣蜡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企业一般委托给有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处理费用高昂,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为此,如何能够将产生的大量的危险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绿色化、规模化利用,实现经济、高效的废弃物处理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包括:
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用于将第一物质与原煤混合得到混合物;
气体发生装置,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用于产生第一气体;
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与所述混合装置和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相连接,所述干燥装置利用来自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的第一气体对来自所述混合装置的混合物进行烘干;
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和所述干燥装置相连接,所述分离装置用于在所述混合物达到预设烘干标准的情况下,将烘干后得到的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进行分离,所述第一产物用于供给所述气体发生装置;
气化装置,所述气化装置连接所述分离装置,用于气化所述第二物质。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干燥装置包括:
磨煤机,所述磨煤机与所述混合装置和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相连接,所述磨煤机用于利用来自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的第一气体对来自所述混合装置的混合物碾磨成粉状后烘干;
第一气体发生单元,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单元与所述磨煤机相连接,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单元用于产生第二气体并供给所述磨煤机,使所述磨煤机内部处于惰性气体环境。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装置包括:
袋式过滤器,所述袋式过滤器与所述干燥装置相连接,所述袋式过滤器用于在所述混合物达到预设烘干标准的情况下,将烘干后得到的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进行分离,第一产物用于供给所述气体发生装置;
第二气体发生单元,所述袋式过滤器与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单元相连接,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单元用于产生氮气并供给所述袋式过滤器,使所述袋式过滤器内部处于惰性气体环境。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化装置包括:
加压单元,所述加压单元与所述分离装置相连接,所述加压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分离装置的第二物质,并对所述第二物质进行隔离后加压;
气化单元,所述气化单元与所述加压单元相连接,所述气化单元用于对加压后的第二物质进行气化;
污水处理单元,所述污水处理单元与所述气化单元相连接,所述污水处理单元用于对气化后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
炉渣处理单元,所述炉渣处理单元与所述气化单元相连接,所述炉渣处理单元用于对气化后产生的炉渣进行处理;
污水收集单元,所述污水收集单元与所述污水处理单元相连接,所述炉渣处理单元与所述污水收集单元相连接,所述污水收集单元用于对所述来自污水处理单元的污水和所述来自炉渣处理单元的炉渣进行收集和排放。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化单元包括:
给料罐,所述给料罐与所述加压单元相连接,所述给料罐含有设定数量的输送通道,所述给料罐通过设定数量的输送通道将加压后的所述第二物质输送至气化炉;
第三气体发生单元,所述第三气体发生单元与所述气化炉相连接,用于向气化炉提供第三气体;
气化炉,所述气化炉与所述给料罐的设定数量的通道输送管线相连接,所述气化炉用于将所述第三气体与所述第二物质充分混合后进行气化,并对气化产生的第一合成气和液态炉渣进行水浴冷却;
洗涤子单元,所述洗涤子单元与所述气化炉相连接,所述洗涤子单元用于对所述水浴冷却后的第一合成气进行洗涤并得到第一污水。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洗涤子单元包括:
变换子单元,所述变换子单元与所述洗涤塔相连接,所述变换子单元用于合成第一工艺冷凝液;
洗涤塔,所述洗涤塔与所述气化炉相连接,所述洗涤塔利用所述来自变换子单元的第一工艺冷凝液洗去来自所述气化炉的第一合成气中的固体杂质,并将所述第一工艺冷凝液和所述第一合成气进行分离,得到第一污水和不含固体杂质的第一合成气,将所述不含固体杂质的第一合成气输送至与所述洗涤塔相连接的净化变换子单元,将所述第一污水输送至与所述洗涤塔相连接的污水处理单元进行污水处理。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渣处理单元包括:
破渣机,所述破渣机与所述气化单元相连接,所述破渣机用于在所述液态炉渣经水浴冷却后得到固态炉渣的情况下,对所述固态炉渣进行破碎;
渣锁斗,所述渣锁斗与所述破渣机相连接,所述渣锁斗用于在收集到预设质量的破碎炉渣的情况下,将所述破碎炉渣排放至与所述渣锁斗连接的捞渣机。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污水处理单元包括:
高压闪蒸罐,所述高压闪蒸罐与所述气化单元相连接,所述高压闪蒸罐对来自所述气化单元的第一污水在高压环境下进行闪蒸,闪蒸后得到第二污水和第四气体;
低压闪蒸罐,所述低压闪蒸罐与所述高压闪蒸罐相连接,所述低压闪蒸罐对来自所述高压闪蒸罐的第二污水在低压环境下进行闪蒸,闪蒸后得到第三污水和第五气体。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污水处理单元还包括:
汽提塔,所述汽提塔与所述高压闪蒸罐和所述气化单元相连接,所述汽提塔利用与所述汽提塔相连接的除氧水泵输送来的水,对所述来自所述高压闪蒸罐的第四气体进行加热闪蒸,加热闪蒸后得到第六气体和第二工艺冷凝液,并将所述第二工艺冷凝液输送至所述气化单元循环利用;
脱盐水预热器,所述脱盐水预热器与所述汽提塔相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汽提塔的第六气体并预热脱盐水;
高压闪蒸冷凝器,所述高压闪蒸冷凝器与所述脱盐水预热器相连接,用于对所述来自脱盐水预热器的第六气体和所述脱盐水进行冷凝,得到第一不凝气和第一冷凝液;
高压闪蒸分离罐,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与所述高压闪蒸冷凝器相连接,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用于分离所述第一不凝气和第一冷凝液;
硫回收子单元,所述硫回收子单元与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相连接,所述硫回收子单元用于回收所述第一不凝气;
除氧器,所述除氧器与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和低压闪蒸罐,以及通过除氧水泵与汽提塔相连接,所述除氧器用于对所述来自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的第一冷凝液进行除氧,并对来自所述低压闪蒸罐闪蒸得到的第五气体进行加热。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污水收集单元包括:
真空闪蒸罐,所述真空闪蒸罐与所述污水处理单元和所述炉渣处理单元以及所述气化单元相连接,所述真空闪蒸罐对来自污水处理的第三污水、所述炉渣处理单元处理所述炉渣产生的第二产物以及来自所述气化单元的第四污水,在真空环境下进行闪蒸并冷凝得到第二不凝气和第三产物,将所述第二不凝气排放至大气中;
沉降槽,所述沉降槽与所述真空闪蒸罐和所述炉渣处理单元相连接,所述沉降槽利用重力作用,对所述来自真空闪蒸罐的第三产物和所述炉渣处理单元处理所述炉渣产生的第二产物进行固液分离;
灰水槽,所述灰水槽与所述沉降槽和污水处理单元相连接,所述灰水槽用于在所述沉降槽固液分离完毕的情况下,储存所述固液分离完毕得到的液体,并将所述预设质量的液体输送至与所述灰水槽相连接的污水处理子单元,将所述除预设质量之外的其他液体输送至所述污水处理单元进行内循环;
过滤机,所述过滤机与所述沉降槽相连接,所述过滤机在所述沉降槽固液分离完毕的情况下,将所述固液分离完毕得到的固体进行过滤得到滤饼。
本公开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本公开的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通过将废弃物与原煤进行混合一同处理,可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同时,利用处理废弃物产生的余热作为烘干混合物的热源,降低了废弃物的含水率并达到气化条件、提高了系统的热效率,能耗及装置耦合利益达到最大化,极大的节省了废弃物处置投资成本,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提供的废弃物处理系统的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提供的废弃物处理系统的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提供的废弃物处理系统的气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提供的废弃物处理系统的气化装置包含的气化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提供的废弃物处理系统的气化装置包含的炉渣处理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提供的废弃物处理系统的气化装置包含的污水处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提供的废弃物处理系统的气化装置包含的污水收集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提供的另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9中各组件名称和附图标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
1、混合装置;2、气体发生装置;3、干燥装置;4、分离装置;5、气化装置;11、储运煤仓;12、原煤仓;13、给煤机;31、磨煤机;32、第一气体发生单元;41、袋式过滤器;42、第二气体发生单元;511、旋转卸料阀;512、纤维分离器;513、螺旋输送机;514、粉煤储罐;515、粉煤锁斗;521、给料罐;522、第三气体发生单元;523、气化炉;524、洗涤子单元;5241、洗涤塔;5242、变换子单元;531、高压闪蒸罐;532、低压闪蒸罐;533、汽提塔;534、脱盐水预热器;535、高压闪蒸冷凝器;536、高压闪蒸分离罐;537、硫回收子单元;538、除氧器;541、破渣机;542、渣锁斗;543、捞渣机;551、真空闪蒸罐;552、沉降槽;553、灰水槽;554、过滤机;555、污水处理子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该废弃物处理系统包括混合装置1、气体发生装置2、干燥装置3、分离装置4和气化装置5。废弃物处理系统可以回收处理化工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干燥装置3与混合装置1和气体发生装置2相连接,干燥装置3利用来自气体发生装置2产生的第一气体对来自混合装置1混合第一物质和原煤得到的混合物进行烘干处理,然后进一步将烘干后得到的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在与干燥装置3相连接的分离装置4内进行分离,把第一产物供给气体发生装置2进行二次利用,把第二物质输送至气化装置5进行气化,在对原煤气化的同时对产生的废弃物一并回收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企业的经济负担,并且还可以二次利用废弃物,提高了废弃物系统的热效率,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下面参照图1至图9,结合一个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废弃物处理系统的具体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实施例一
参考图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该废弃物处理系统包括混合装置1、气体发生装置2、干燥装置3、分离装置4和气化装置5。
所述混合装置1用于将第一物质与原煤混合得到混合物;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用于产生第一气体;所述干燥装置3与所述混合装置1和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相连接,所述干燥装置3利用来自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的第一气体对来自所述混合装置1的混合物进行烘干;所述分离装置4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和所述干燥装置3相连接,所述分离装置4用于在所述混合物达到预设烘干标准的情况下,将烘干后得到的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进行分离,所述第一产物用于供给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所述气化装置5连接所述分离装置4,用于气化所述第二物质。
具体地,干燥装置3的入料口与混合装置1的出料口通过管线连接,干燥装置3的入风口与气体发生装置2的出风口通过管线相连接,干燥装置3的输出口与分离装置4的输入口相连接;分离装置4的出风口与气体发生装置2的入风口经过循环风机通过管线连接,分离装置4的出料口与气化装置5的入料口相连接。
混合装置1用于将第一物质与原煤混合得到混合物。气体发生装置2用于产生第一气体。混合后将混合得到的混合物通过管线由混合装置1的出料口输送至干燥装置3,第一气体从气体发生装置2的出风口通过管线到达干燥装置3的入风口,从干燥装置3的入风口进入干燥装置3,所述干燥装置3利用来自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的第一气体对来自所述混合装置1的混合物进行烘干。
然后,所述烘干后的混合物通过干燥装置3的输出口,从分离装置4的输入口进入分离装置4,分离装置4用于在所述混合物达到预设烘干标准的情况下,将烘干后得到的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进行分离,第一产物用于供给气体发生装置2。
第一产物从分离装置4的出风口经过循环风机,通过管线到达气体发生装置2的入风口,从所述入风口进入气体发生装置2,第一产物可以作为热源循环使用。第二物质从分离装置4的出料口到达气化装置5的入料口,从入料口进入气化装置5,气化装置5用于气化所述第二物质,最终实现了对废弃物的处理。
本公开提供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可以用于回收处理化工企业在生产制造工程中的废弃物,其中,第一物质即可以理解为化工企业在生产制造工程中的废弃物。
在本公开的一个应用场景中,废弃物处理系统可以用于处理合成渣蜡。具体实施时,第一物质为合成渣蜡,其中,渣蜡包括一级渣蜡、二级渣蜡和稳定蜡,一级渣蜡为预涂过滤渣蜡,二级渣蜡为预涂过滤包含白土和硅藻土且比值为10:8的渣蜡,稳定蜡为包含白土和硅藻土且比值为12:8的渣蜡,此处的合成渣蜡为包含至少一种渣蜡的物质。
混合装置1用于将第一物质与原煤混合得到混合物。混合装置1将合成渣蜡与原煤以大约1:10的混合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当然,本领域人员应当理解,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对合成渣蜡与原煤进行混合,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气体发生装置2用于产生第一气体,第一气体为可以烘干原煤和第一物质混合得到的混合物的气体,第一气体可以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和氮气等惰性气体,实际应用中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任意可以具有烘干作用的惰性气体为第一气体,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在产生第一气体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气体发生装置2的温度,将气体发生装置2的出风口温度控制在450℃至560℃之间,从而才能保证产生的第一气体为高温惰性气体,方便后续输送至干燥装置3对混合物进行烘干。
混合后将合成渣蜡与原煤的混合物通过管线由混合装置1的出料口输送至干燥装置3的入料口,将第一气体从气体发生装置2的出风口通过管线到达干燥装置3的入风口,然后混合物和第一气体分别从干燥装置3的入料口和入风口进入干燥装置3,其中,所述第一气体输送至干燥装置3入风口的温度需要控制在320℃至340℃之间,所述干燥装置3利用来自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的第一气体对来自所述混合装置1的混合物进行烘干。
第一气体烘干混合物的过程中,会产生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其中,第一产物为热解产生的混合着第一气体的渣蜡液滴或渣蜡蒸汽,第二物质为干燥的含有部分渣蜡的煤;当混合物达到预设烘干标准后,第一气体将所述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通过管线由干燥装置3的输出口输送至分离装置4的输入口。分离装置4用于在所述混合物达到预设烘干标准的情况下,将烘干后得到的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进行分离,第一产物用于供给气体发生装置2。其中,预设烘干标准可以为混合物的含水量必须低于某个阈值,例如含水量至多占整体质量的10%,或者在10%到15%之间,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设置预设烘干标准,本公开在此不作限制。
此时分离装置4内部有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分离装置4将所述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进行分离,然后将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分别输送至气体发生装置2和气化装置5。
第一产物从分离装置4的出风口经过循环风机,通过管线到达气体发生装置2的入风口,从所述入风口进入气体发生装置2,第一产物为混合着第一气体的渣蜡液滴或渣蜡蒸汽,第一气体进入气体发生装置2后加热,继续输送至干燥装置对混合物进行烘干处理,渣蜡液滴或渣蜡蒸汽作为气体发生装置2的燃料,同样可以为干燥装置3提供热量。
第二物质从分离装置4的出料口到达气化装置5的入料口,从入料口进入气化装置5,第二物质为含有部分合成渣蜡的煤,气化装置5用于气化所述第二物质,最终实现废弃物的处理。
在本公开的一个应用场景中,废弃物处理系统可以用于处理干化污泥。具体实施时,第一物质为干化污泥。
混合装置1用于将第一物质与原煤混合得到混合物。气体发生装置2用于产生第一气体,第一气体为可以烘干混合物的气体,第一气体可以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和氮气等惰性气体,实际应用中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任意可以具有烘干作用的惰性气体为第一气体,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在产生第一气体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气体发生装置2的温度,将气体发生装置2的出风口温度控制在450℃至560℃之间,从而才能保证产生的第一气体为高温气体,方便后续输送至干燥装置3对混合物进行烘干。
混合后将干化污泥与原煤的混合物通过管线由混合装置1的出料口输送至干燥装置3的入料口,将第一气体从气体发生装置2的出风口通过管线到达干燥装置3的入风口,然后混合物和第一气体分别从干燥装置3的入料口和入风口进入干燥装置3,其中,所述第一气体输送至干燥装置3入风口的温度需要控制在320℃至340℃之间,所述干燥装置3利用来自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的第一气体对来自所述混合装置1的混合物进行烘干。
第一气体烘干混合物的过程中,会产生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其中,第一产物为第一气体,第二物质为干燥的混合物;当混合物达到预设烘干标准后,第一气体将所述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通过管线由干燥装置3的输出口输送至分离装置4的输入口。
分离装置4用于在所述混合物达到预设烘干标准的情况下,将烘干后得到的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进行分离,第一产物用于供给气体发生装置2。其中,预设烘干标准可以为混合物的含水量必须低于某个阈值和/或混合物颗粒大小必须为多大等,例如含水量至多占整体质量的10%,或者在10%到15%之间,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设置预设烘干标准,本公开在此不作限制。
此时分离装置4内部有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分离装置4将所述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进行分离,然后将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分别输送至气体发生装置2和气化装置5。
第一产物从分离装置4的出风口经过循环风机,通过管线到达气体发生装置2的入风口,从所述入风口进入气体发生装置2,第一产物为第一气体,第一气体进入气体发生装置2后加热,继续输送至干燥装置对混合物进行烘干处理。
第二物质从分离装置4的出料口到达气化装置5的入料口,从入料口进入气化装置5,第二物质为干燥的混合物,气化装置5用于气化所述第二物质,最终实现废弃物的处理。
参考图2,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中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干燥装置3包括磨煤机31和第一气体发生单元32。
所述磨煤机31与所述混合装置1和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相连接,所述磨煤机31用于利用来自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的第一气体对来自所述混合装置1的混合物碾磨成粉状后烘干;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单元32与所述磨煤机31相连接,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单元32用于产生第二气体并供给所述磨煤机31,使所述磨煤机31内部处于惰性气体环境。
磨煤机31与混合装置1和气体发生装置2以及分离装置4相连接,具体地,磨煤机31的入料口与混合装置1的出料口通过管线连接,磨煤机31的第一入风口与气体发生装置2的出风口通过管线相连接,磨煤机31的输出口与分离装置4的输入口相连接;第一气体发生单元32与磨煤机31相连接,具体地,第一气体发生单元32的出风口与磨煤机31的第二入风口通过管线相连接。
具体实施时,混合物从混合装置1的出料口通过管线到达磨煤机31的入料口,第一气体从气体发生装置2的出风口通过管线到达磨煤机31的第一入风口,然后混合物和第一气体分别从磨煤机31的入料口和第一入风口进入磨煤机31,磨煤机31利用第一气体对被碾磨成粉状的混合物进行烘干,最后将烘干后产生的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从磨煤机31的输出口输送至分离装置4的输入口,由分离装置4对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进行分离。
第一气体发生单元32产生第二气体后将第二气体从第一气体发生单元32的出风口输送至磨煤机31的第二入风口,然后第二气体从磨煤机31的第二入风口进入磨煤机31内部,使磨煤机31内部处于惰性气体环境中,从而保证磨煤机31在碾磨混合物和利用第一气体烘干混合物的过程中发生危险,其中,第二气体为高压氮气、低压氮气等气体。
综上,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干燥装置3的结构示意图,在处理废弃物的同时保证了整体生产环境的安全。
参考图3,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的分离装置4包括袋式过滤器41和第二气体发生单元42。
袋式过滤器41,所述袋式过滤器41与所述干燥装置3相连接,所述袋式过滤器41用于在所述混合物达到预设烘干标准的情况下,将烘干后得到的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进行分离,第一产物用于供给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
第二气体发生单元42,所述袋式过滤器41与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单元42相连接,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单元42用于产生氮气并供给所述袋式过滤器41,使所述袋式过滤器41内部处于惰性气体环境。
袋式过滤器41与干燥装置3和气化装置5相连接,具体地,袋式过滤器41的输入口与干燥装置3的输出口相连接,袋式过滤器41的出料口与气化装置5的入料口相连接。
第二气体发生单元42与袋式过滤器41相连接,具体地,第二气体发生单元42的出风口与袋式过滤器41的入风口相连接。
具体实施时,混合物从干燥装置3的输出口到达袋式过滤器41的输入口,然后从袋式过滤器41的输入口进入袋式过滤器41,袋式过滤器41在所述混合物达到预设烘干标准的情况下,将烘干后得到的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进行分离,第一产物用于供给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氮气从第二气体发生单元42的出风口到达袋式过滤器41的入风口,然后从袋式过滤器41的入风口进入袋式过滤器41内部,使袋式过滤器41内部处于惰性气体环境中,从而避免袋式过滤器41在分离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的过程中发生危险。
综上,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分离装置4的结构示意图,在分离废弃物的同时保证了整体生产环境的安全。
参考图4,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中气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气化装置5包括加压单元51、气化单元52、污水处理单元53、炉渣处理单元54、污水收集单元55。
所述加压单元51与所述分离装置4相连接,所述加压单元51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分离装置4的第二物质,并对所述第二物质进行隔离后加压;
所述气化单元52与所述加压单元51相连接,所述气化单元52用于对加压后的第二物质进行气化;
所述污水处理单元53与所述气化单元52相连接,所述污水处理单元53用于对气化后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
所述炉渣处理单元54与所述气化单元52相连接,所述炉渣处理单元54用于对气化后产生的炉渣进行处理;
所述污水收集单元55与所述污水处理单元53相连接,所述炉渣处理单元54与所述污水收集单元55相连接,所述污水收集单元55用于对所述来自污水处理单元53的污水和所述来自炉渣处理单元54的炉渣进行收集和排放。
具体地,加压单元51的入料口与分离装置4的出料口相连接;气化单元52的入料口与加压单元51的出料口相连接,污水处理单元53的输入口与气化单元52的输出口相连接,炉渣处理单元54的入料口与气化单元52的出料口相连接,污水收集单元55的第一输入口与污水处理单元53的输出口相连接,和污水收集单元55的第二输入口与炉渣处理单元54的输出口相连接。
具体实施时,第二物质从分离装置4的出料口到达加压单元51的入料口,从加压单元51的入料口进入加压单元51,当加压单元51中的第二物质达到一定量时,隔离所述加压单元51并对加压单元51中的第二物质进行加压;然后将加压后的第二物质从加压单元51的出料口输送至气化单元52的入料口,由气化单元52对所述加压后的第二物质进行气化,气化后产生污水和炉渣;气化后产生的污水从气化的输出口输送至污水处理单元53的输入口,从所述输入口进入污水处理单元53,污水处理单元53进行处理;气化后产生的炉渣从气化单元52的出料口输送至炉渣处理单元54的入料口,从所述入料口进入炉渣处理单元54,炉渣处理单元54对其进行处理;最后,污水收集单元55的第一输入口接收来自污水处理单元53的输出口排放的处理后的污水,第二输入口接收来自炉渣处理单元54的输出口排放的处理后的炉渣。
综上,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的气化装置5对原煤进行气化的同时,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参考图5,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中气化装置5包含的气化单元52的结构示意图,该气化单元52包括给料罐521、第三气体发生单元522、气化炉523、洗涤子单元524。
所述给料罐521与所述加压单元51相连接,所述给料罐521含有设定数量的输送通道,所述给料罐521通过设定数量的输送通道将加压后的所述第二物质输送至气化炉523;
所述第三气体发生单元522与所述气化炉523相连接,用于向气化炉523提供第三气体;
所述气化炉523与所述给料罐521的设定数量的通道输送管线相连接,所述气化炉523用于将所述第三气体与所述第二物质充分混合后进行气化,并对气化产生的第一合成气和液态炉渣进行水浴冷却;
所述洗涤子单元524与所述气化炉523相连接,所述洗涤子单元524用于对所述水浴冷却后的第一合成气进行洗涤并得到第一污水。
具体地,给料罐521的入料口与加压单元51的出料口相连接,气化炉523的输入口与给料罐521的设定数量的通道输送管线的出料口相连接,洗涤子单元524的入风口与气化炉523的出风口相连接。
具体实施时,加压后的第二物质经由给料罐521的入料口与加压单元51的出料口进入给料罐521,给料罐521通过设定数量的通道输送管线采用密相脉冲加压输送方式,将所述加压单元51加压后的第二物质输送至气化炉523的输入口,第三气体经由第三气体发生单元522的出风口输送至气化炉523的输入口。
然后,第三气体和第二物质需要同时进入气化炉523中进行气化反应,第三气体和第二物质在气化炉523内充分混合并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气化反应,气化会产生第一合成气和液态炉渣,然后气化炉523对第一合成气和液态炉渣进行水浴冷却,其中,第三气体为氧气和水蒸气,氧气与第二物质的比值可以在0.6至0.7之间,蒸汽与氧气的比值设计为1.0%左右,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定,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制。
水浴冷却后的第一合成气通过气化炉523的出风口、洗涤子单元524的入风口进入洗涤子单元524,洗涤子单元524对水浴冷却后的第一合成气进行洗涤并得到第一污水,其中,第一合成气的主要成分为氢气和一氧化碳有效气成分占91%,少量的其它组分包括二氧化碳,硫化物,氮气,氩和甲烷。
考虑到对水浴冷却后的第一合成气进行洗涤后会产生第一污水,因此还需要对第一合成气和第一污水进行一步处理,因此,所述洗涤子单元524包括:变换子单元5242、洗涤塔5241和净化变换子单元。
所述变换子单元5242与所述洗涤塔5241相连接,所述变换子单元5242用于合成第一工艺冷凝液;
所述洗涤塔5241与所述气化炉523和变换子单元5242相连接,所述洗涤塔5241利用所述来自变换子单元5242的第一工艺冷凝液洗去来自所述气化炉523的第一合成气中的固体杂质,并将所述第一工艺冷凝液和所述第一合成气进行分离,得到第一污水和不含固体杂质的第一合成气,将所述不含固体杂质的第一合成气输送至与所述洗涤塔5241相连接的净化变换子单元,将所述第一污水输送至与所述洗涤塔5241相连接的污水处理单元53进行污水处理。
具体地,变换子单元5242的输出口与洗涤塔5241的输入口相连接,洗涤塔5241的入风口与气化炉523的出风口相连接,洗涤塔的出风口与净化变换子单元的入风口相连接。
具体实施时,变换子单元5242的第一工艺冷凝液经变换子单元5242的输出口、洗涤塔5241的输入口进入洗涤塔5241,第一合成气经气化炉523的出风口、洗涤塔5241的入风口进入洗涤塔5241,第一工艺冷凝液通过逆流接触洗去来自气化炉523的第一合成气中的固体杂质;然后洗涤塔5241将第一工艺冷凝液和第一合成气进行分离,得到第一污水和不含固体杂质的第一合成气,将不含固体杂质的第一合成气输送至与所述洗涤塔5241相连接的净化变换子单元,将所述第一污水输送至与所述洗涤塔5241相连接的污水处理单元53进行污水处理。
综上,利用上述结构可以对含有废弃物的原煤进行气化,从而方便后续对气化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理收集。
参考图6,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中气化装置5包含的炉渣处理单元54的示意图,该炉渣处理单元54包括破渣机541、渣锁斗542,捞渣机543。
所述破渣机541与所述气化单元52相连接,所述破渣机541用于在所述液态炉渣经水浴冷却后得到固态炉渣的情况下,对所述固态炉渣进行破碎;
所述渣锁斗542与所述破渣机541相连接,所述渣锁斗542用于在收集到预设质量的破碎炉渣的情况下,将所述破碎炉渣排放至与所述渣锁斗542连接的捞渣机543。
具体地,破渣机541的输入口与所述气化单元52的输出口相连接,渣锁斗542的输入口与破渣机541的输出口相连接,渣锁斗542的输出口与捞渣机543的输入口相连接。
具体实施时,在气化单元52产生液态炉渣后,液态炉渣经水浴冷却后得到固态炉渣的情况下,固态炉渣经气化单元52的输出口、破渣机541的输入口进入破渣机541,被破渣机541破碎,后又经破渣机541的输出口、渣锁斗542的输入口进入渣锁斗542,在收集到预设质量的破碎炉渣的情况下,将所述破碎炉渣经渣锁斗542的输出口、捞渣机543的输入口排放至捞渣机543。
参考图7,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中气化装置5包含的污水处理单元53的示意图,该污水处理单元53包括高压闪蒸罐531、低压闪蒸罐532、汽提塔533、脱盐水预热器534、高压闪蒸冷凝器535、高压闪蒸分离罐536、硫回收子单元537、除氧器538。
所述高压闪蒸罐531与所述气化单元52相连接,所述高压闪蒸罐531对来自所述气化单元52的第一污水在高压环境下进行闪蒸,闪蒸后得到第二污水和第四气体;
所述低压闪蒸罐532与所述高压闪蒸罐531相连接,所述低压闪蒸罐532对来自所述高压闪蒸罐531的第二污水在低压环境下进行闪蒸,闪蒸后得到第三污水和第五气体。
具体地,气化单元52的输出口与高压闪蒸罐531的输入口相连接,高压闪蒸罐531的输出口与低压闪蒸罐532的输入口相连接。
具体实施时,气化单元52的第一污水经气化单元52的输出口、高压闪蒸罐531的输入口进入高压闪蒸罐531,在高压环境下进行闪蒸,闪蒸后得到第二污水和第四气体;高压闪蒸罐531的第二污水经高压闪蒸罐531的输出口、低压闪蒸罐532的输入口进入低压闪蒸罐532,在低压环境下进行闪蒸,闪蒸后得到第三污水和第五气体。
考虑到第三污水、第四气体和第五气体以及闪蒸时产生的物质可能还含有有害物质且有些物质还可以循环使用,因此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处理。
所述汽提塔533与所述高压闪蒸罐531和所述气化单元52相连接,所述汽提塔533利用与所述汽提塔533相连接的除氧水泵输送来的水,对所述来自所述高压闪蒸罐531的第四气体进行加热闪蒸,加热闪蒸后得到第六气体和第二工艺冷凝液,并将所述第二工艺冷凝液输送至所述气化单元52循环利用;
所述脱盐水预热器534与所述汽提塔533相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汽提塔533的第六气体并预热脱盐水;
所述高压闪蒸冷凝器535与所述脱盐水预热器534相连接,用于对所述来自脱盐水预热器534的第六气体和所述脱盐水进行冷凝,得到第一不凝气和第一冷凝液;
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536与所述高压闪蒸冷凝器535相连接,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536用于分离所述第一不凝气和第一冷凝液;
所述硫回收子单元537与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536相连接,所述硫回收子单元537用于回收所述第一不凝气;
所述除氧器538与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536和低压闪蒸罐532,以及通过除氧水泵与汽提塔533相连接,所述除氧器538用于对所述来自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536的第一冷凝液进行除氧,并对来自所述低压闪蒸罐532闪蒸得到的第五气体进行加热。
具体实施时,汽提塔533利用与所述汽提塔533相连接的除氧水泵输送来的水,对所述来自所述高压闪蒸罐531的第四气体进行加热闪蒸,进行气液分离,加热闪蒸后得到第六气体和第二工艺冷凝液,并将所述第二工艺冷凝液输送至所述气化单元52循环利用;第六气体经汽提塔533的输出口、脱盐水预热器534的输入口进入脱盐水预热器534,脱盐水预热器534接收来自所述汽提塔533的第六气体并预热脱盐水;然后,第六气体和脱盐水经脱盐水预热器534的输出口、高压闪蒸冷凝器535的输入口进入高压闪蒸冷凝器535,对所述来自脱盐水预热器534的第六气体和所述脱盐水进行冷凝,得到第一不凝气和第一冷凝液;第一不凝气和第一冷凝液经高压闪蒸冷凝器535的输出口、高压闪蒸分离罐536的输入口进入高压闪蒸分离罐536,压闪蒸分离罐用于分离所述第一不凝气和第一冷凝液;第一不凝气经高压闪蒸分离罐536的输出口、硫回收子单元537的输入口进入硫回收子单元537,硫回收子单元537回收所述第一不凝气;除氧器538用于对所述来自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536的第一冷凝液进行除氧,并对来自所述低压闪蒸罐532闪蒸得到的第五气体进行加热。其中,第一不凝气、第二不凝气为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不能在冷凝装置内液化的气体。
参考图8,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中气化装置5包含的污水收集单元55的结构示意图,该污水收集单元55包括真空闪蒸罐551、沉降槽552、灰水槽553、过滤机554和污水处理子单元555。
所述真空闪蒸罐551与所述污水处理单元53和所述炉渣处理单元54以及所述气化单元52相连接,所述真空闪蒸罐551对来自污水处理单元53的第三污水、所述炉渣处理单元54处理炉渣处理所述炉渣产生的第二产物以及来自所述气化单元52的第四污水,在真空环境下进行闪蒸并冷凝得到第二不凝气和第三产物,将所述第二不凝气排放至大气中;
所述沉降槽552与所述真空闪蒸罐551和所述炉渣处理单元54相连接,所述沉降槽552利用重力作用,对所述来自真空闪蒸罐551的第三产物和所述炉渣处理单元54处理所述炉渣产生的第二产物进行固液分离;
所述灰水槽553与所述沉降槽552和所述污水处理单元53相连接,所述灰水槽553用于在所述沉降槽552固液分离完毕的情况下,储存所述固液分离完毕得到的液体,并将所述预设质量的液体输送至与所述灰水槽553相连接的污水处理子单元555,将所述除预设质量之外的其他液体输送至所述污水处理单元53进行内循环;
所述过滤机554与所述沉降槽552相连接,所述过滤机554在所述沉降槽552固液分离完毕的情况下,将所述固液分离完毕得到的固体进行过滤得到滤饼。
具体实施时,污水处理单元53中的低压闪蒸罐532的第三污水经低压闪蒸罐532的输出口、真空闪蒸罐551的输入口进入真空闪蒸罐551,炉渣处理单元54处理所述炉渣产生的部分第二产物经炉渣处理单元54中的捞渣机543的输出口、真空闪蒸罐551的输入口进入真空闪蒸罐551,气化单元52的第四污水经气化单元52中气化炉523的输入口、真空闪蒸罐551的输出口进入真空闪蒸罐551;真空闪蒸罐551在真空环境下对第三污水、第二产物、第四污水进行闪蒸并冷凝得到第二不凝气和第三产物,将所述第二不凝气排放至大气中。
真空闪蒸罐551的第三产物经真空闪蒸罐551的输出口、沉降槽552的第一输入口进入沉降槽552,部分第二产物炉渣处理单元54中捞渣机543的输出口、沉降槽552的第二输入口进入沉降槽552,沉降槽552对第三产物和第二产物进行固液分离。
在所述沉降槽552固液分离完毕的情况下,固液分离完毕得到的液体经沉降槽552的输出口、灰水槽553的输入口进入灰水槽553,灰水槽553储存所述固液分离完毕得到的液体,并将所述预设质量的液体输送至与所述灰水槽553相连接的污水处理子单元555,将所述除预设质量之外的其他液体输送至所述污水处理单元53中的除氧器538进行内循环;在所述沉降槽552固液分离完毕的情况下,固液分离完毕得到的固体经沉降槽552的输出口、过滤机554的输入口进入过滤机554,所述过滤机554将所述固液分离完毕得到的固体进行过滤得到滤饼。
综上,根据本公开的提供的废弃物处理系统的结构实现了对废弃物的处理,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同时,利用处理废弃物产生的余热作为烘干混合物的热源,提高了系统的热效率,能耗及装置耦合利益达到最大化,极大的节省了废弃物处置投资成本,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施例二
参考图9,本公开提供了另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储运煤仓11,所述储运煤仓11用于将合成渣腊与原煤进行混合得到合成渣蜡与原煤的混合物。
原煤仓12,所述原煤仓12与所述储运煤仓11相连接,所述原煤仓12用于暂存所述混合物。
给煤机13,所述给煤机13与所述原煤仓12相连接,所述给煤机13用于将质量达到预设阈值的所述混合物通过管线输送至干燥装置3。
磨煤机31,所述磨煤机31与所述混合装置1的给煤机13和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相连接,所述磨煤机31用于利用来自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的第一气体对来自所述给煤机13的混合物碾磨成粉状后烘干,其中,第一气体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和氮气等惰性气体。
第一气体发生单元32,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单元32与所述磨煤机31相连接,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单元32用于产生第二气体并供给所述磨煤机31,使所述磨煤机31内部处于惰性气体环境,其中,第二气体为高压氮气、低压氮气等气体。
袋式过滤器41,所述袋式过滤器41与所述磨煤机31相连接,所述袋式过滤器41用于在所述混合物达到预设烘干标准的情况下,将烘干后得到的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进行分离,第一产物用于供给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其中,第一产物为第一气体和渣蜡液滴或渣蜡蒸汽的混合物,第二物质为部分渣蜡与原煤的混合物。
第二气体发生单元42,所述袋式过滤器41与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单元42相连接,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单元42用于产生氮气并供给所述袋式过滤器41,使所述袋式过滤器41内部处于惰性气体环境。
旋转卸料阀511,所述旋转卸料阀511与所述袋式过滤器41相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袋式过滤器41的第二物质并匀速输送所述第二物质至纤维分离器512,所述纤维分离器512用于分离所述第二物质中的固体废物并通过与所述纤维分离器512相连接的螺旋输送机513输送至与所述螺旋输送机513相连接的粉煤储罐514。
粉煤锁斗515,所述粉煤锁斗515与所述粉煤储罐514相连接,用于对来自所述粉煤储罐514的第二物质进行隔离后加压。
给料罐521,所述给料罐521与所述粉煤锁斗515相连接,所述给料罐521含有设定数量的输送通道,所述给料罐521通过设定数量的输送通道将加压后的所述第二物质输送至气化炉523。
第三气体发生单元522,所述第三气体发生单元522与所述气化炉523相连接,用于向气化炉523提供第三气体,其中,第三气体为氧气和水蒸气。
气化炉523,所述气化炉523与所述给料罐521的设定数量的通道输送管线相连接,所述气化炉523用于将所述第三气体与所述第二物质充分混合后进行气化,并对气化产生的第一合成气和液态炉渣进行水浴冷却,其中,第一合成气的主要成分为氢气和一氧化碳有效气成分占91%,少量的其它组分包括二氧化碳,硫化物,氮气,氩和甲烷。
变换子单元5242,所述变换子单元5242与所述洗涤塔5241相连接,所述变换子单元5242用于合成第一工艺冷凝液。
洗涤塔5241,所述洗涤塔5241与所述气化炉523相连接,所述洗涤塔5241利用所述来自变换子单元5242的第一工艺冷凝液洗去来自所述气化炉523的第一合成气中的固体杂质,并将所述第一工艺冷凝液和所述第一合成气进行分离,得到第一污水和不含固体杂质的第一合成气,将所述不含固体杂质的第一合成气输送至与所述洗涤塔5241相连接的净化变换子单元,将所述第一污水输送至与所述洗涤塔5241相连接的污水处理单元53进行污水处理,其中,第一污水为固体杂质和第一工艺冷凝液的混合物。
破渣机541,所述破渣机541与所述气化炉523相连接,所述破渣机541用于在所述液态炉渣经水浴冷却后得到固态炉渣的情况下,对所述固态炉渣进行破碎,其中,炉渣为气化产生的固体废物。
渣锁斗542,所述渣锁斗542与所述破渣机541相连接,所述渣锁斗542用于在收集到预设质量的破碎炉渣的情况下,将所述破碎炉渣排放至与所述渣锁斗542连接的捞渣机543。
高压闪蒸罐531,所述高压闪蒸罐531与所述气化炉523和洗涤塔5241相连接,所述高压闪蒸罐531对来自所述洗涤塔5241的第一污水在高压环境下进行闪蒸,闪蒸后得到第二污水和第四气体,其中,第四气体为CO、CO2、H2S、SO2等气体,第二污水为煤产生的灰渣、溶解在水中的CO、CO2、H2S、SO2等气体,大部分为煤燃烧产生的固体颗粒。
低压闪蒸罐532,所述低压闪蒸罐532与所述高压闪蒸罐531相连接,所述低压闪蒸罐532对来自所述高压闪蒸罐531的第二污水在低压环境下进行闪蒸,闪蒸后得到第三污水和第五气体,其中,第五气体为CO、CO2等气体,第三污水中含有煤产生的灰渣、溶解在水中的CO、CO2、H2S、SO2等气体,大部分为煤燃烧产生的固体颗粒。
汽提塔533,所述汽提塔533与所述高压闪蒸罐531和所述洗涤塔5241相连接,所述汽提塔533利用与所述汽提塔533相连接的除氧水泵输送来的水,对所述来自所述高压闪蒸罐531的第四气体进行加热闪蒸,加热闪蒸后得到第六气体和第二工艺冷凝液,并将所述第二工艺冷凝液输送至所述气洗涤塔5241循环利用,其中,第六气体为CO、CO2、H2S、SO2等气体。
脱盐水预热器534,所述脱盐水预热器534与所述汽提塔533相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汽提塔533的第六气体并预热脱盐水。
高压闪蒸冷凝器535,所述高压闪蒸冷凝器535与所述脱盐水预热器534相连接,用于对所述来自脱盐水预热器534的第六气体和所述脱盐水进行冷凝,得到第一不凝气和第一冷凝液,其中,第一不凝气为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不能在冷凝装置内液化的CO、CO2、H2S等气体。
高压闪蒸分离罐536,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536与所述高压闪蒸冷凝器535相连接,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536用于分离所述第一不凝气和第一冷凝液。
硫回收子单元537,所述硫回收子单元537与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536相连接,所述硫回收子单元537用于回收所述第一不凝气。
除氧器538,所述除氧器538与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536和低压闪蒸罐532,以及通过除氧水泵与汽提塔533相连接,所述除氧器538用于对所述来自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536的第一冷凝液进行除氧,并对来自所述低压闪蒸罐532闪蒸得到的第五气体进行加热。
真空闪蒸罐551,所述真空闪蒸罐551与所述低压闪蒸罐532和所述捞渣机543相连接,所述真空闪蒸罐551对来自低压闪蒸罐532的第三污水、所述捞渣机543处理所述炉渣产生的第二产物以及来自所述气化炉523的第四污水,在真空环境下进行闪蒸并冷凝得到第二不凝气和第三产物,将所述第二不凝气排放至大气中,其中,第二不凝气为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不能在冷凝装置内液化的CO、CO2、H2S等气体,第三产物为煤产生的灰渣、溶解在水中的CO、CO2、H2S、SO2等气体,大部分为煤燃烧产生的固体颗粒。
沉降槽552,所述沉降槽552与所述真空闪蒸罐551和所述捞渣机543相连接,所述沉降槽552利用重力作用,对所述来自真空闪蒸罐551的第三产物和所述捞渣机543处理所述炉渣产生的第二产物进行固液分离,其中,第二产物为煤产生的灰渣、溶解在水中的CO、CO2、等气体,大部分为煤燃烧产生的固体颗粒。
灰水槽553,所述灰水槽553与所述沉降槽552和捞渣机543相连接,所述灰水槽553用于在所述沉降槽552固液分离完毕的情况下,储存所述固液分离完毕得到的液体,并将所述预设质量的液体输送至与所述灰水槽553相连接的污水处理子单元555,将所述除预设质量之外的其他液体输送至除氧器538进行内循环。
过滤机554,所述过滤机554与所述沉降槽552相连接,所述过滤机554在所述沉降槽552固液分离完毕的情况下,将所述固液分离完毕得到的固体进行过滤得到滤饼。
具体实施时,合成渣蜡和原煤分别从储运煤仓11的入料口进入,并在储运煤仓11的内部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混合物从储运煤仓11的出料口、原煤仓12的入料口进入原煤仓12,然后进入给煤机13,给煤机13在所述混合物达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输送给磨煤机31。
第一气体发生单元32产生第二气体后将第二气体从第一气体发生单元32的出风口输送至磨煤机31的第二入风口,然后第二气体从磨煤机31的第二入风口进入磨煤机31内部,使磨煤机31内部处于惰性气体环境中,其中,第二气体为常压氮气、低压氮气等气体。混合物从磨煤机31的入料口进入磨煤机31,第一气体经气体发生装置2的出风口、磨煤机31的第一入风口进入磨煤机31,磨煤机31将混合物碾磨成粉状的同时利用第一气体对混合物进行烘干,最后达到预设烘干标准的混合物由第一气体从磨煤机31的输出口输送至袋式过滤器41。
氮气从第二气体发生单元42的出风口到达袋式过滤器41的入风口,然后从袋式过滤器41的入风口进入袋式过滤器41内部,使袋式过滤器41内部处于惰性气体环境中,从而保证袋式过滤器41在分离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的过程中发生危险;混合物从磨煤机31的输出口到达袋式过滤器41的输入口,然后从袋式过滤器41的输入口进入袋式过滤器41,袋式过滤器41在所述混合物达到预设烘干标准的情况下,将烘干后得到的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进行分离,第一产物用于供给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循环利用,第一产物为第一气体和渣蜡液滴或渣蜡蒸汽的混合物,第一气体进入气体发生装置内部,气体发生装置加热第一气体并输送至磨煤机中,第一气体继续用于烘干磨煤机中的混合物,渣蜡液滴或渣蜡蒸汽也输入至气体发生装置作为热源进行使用。
然后对第二物质,即烘干的粉状的合成渣蜡与原煤的混合物进行气化处理,第二物质经由袋式过滤器41的出料口、旋转卸料阀511、纤维分离器512、螺旋输送机513输送至粉煤储罐514,保证第二物质匀速输送,且在输送过程中由纤维分离器512把较大的固体废物颗粒过滤掉,最终输送至粉煤锁斗515。第二物质从粉煤锁斗515的入料口进入粉煤锁斗515,当第二物质充满粉煤锁斗515后,进行隔离,然后对第二物质进行加压,然后加压后的第二物质输送至给料罐521。
加压后的第二物质经由粉煤锁斗515的出料口、给料罐521的入料口进入给料罐521,给料罐521通过设定数量的通道输送管线采用密相脉冲加压输送方式,将所述粉煤锁斗515加压后的第二物质输送至气化炉523的输入口,第三气体经由第三气体发生单元522的出风口输送至气化炉523的输入口。
然后,第三气体和第二物质需要同时进入气化炉523中进行气化反应,第三气体和第二物质在气化炉523的反应室内充分混合并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气化反应,气化会产生第一合成气和液态炉渣,然后第一合成气和液态炉渣进入气化炉523的激冷室进行水浴冷却,其中,第三气体为氧气和水蒸气,氧气与第二物质的比值可以在0.6至0.7之间,蒸汽与氧气的比值设计为1.0%左右,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定,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制。
水浴冷却后的第一合成气通过气化炉523的出风口、洗涤塔5241的入风口进入洗涤塔5241,洗涤塔5241对水浴冷却后的第一合成气进行洗涤并得到第一污水,其中,第一合成气的主要成分为氢气和一氧化碳有效气成分占91%,少量的其它组分包括二氧化碳,硫化物,氮气,氩和甲烷。变换子单元5242的第一工艺冷凝液经变换子单元5242的输出口、洗涤塔5241的输入口进入洗涤塔5241,第一合成气经气化炉523的出风口、洗涤塔5241的入风口进入洗涤塔5241,第一工艺冷凝液通过逆流接触洗去来自气化炉523的第一合成气中的固体杂质;然后洗涤塔5241将第一工艺冷凝液和第一合成气进行分离,得到第一污水和不含固体杂质的第一合成气,将不含固体杂质的第一合成气输送至与所述洗涤塔5241相连接的净化变换子单元,将所述第一污水输送至与所述洗涤塔5241相连接的高压闪蒸罐531进行处理。
气化炉523产生液态炉渣后,液态炉渣经水浴冷却后得到固态炉渣的情况下,固态炉渣经气化炉52352的输出口、破渣机541的输入口进入破渣机541,被破渣机541破碎,后又经破渣机541的输出口、渣锁斗542的输入口进入渣锁斗542,在收集到预设质量的破碎炉渣的情况下,将所述破碎炉渣经渣锁斗542的输出口、捞渣机543的输入口排放至捞渣机543。
洗涤塔5241产生的第一污水经洗涤塔5241的输出口、高压闪蒸罐531的输入口进入高压闪蒸罐531,在高压环境下进行闪蒸,闪蒸后得到第二污水和第四气体,其中,第四气体为CO、CO2、H2S、SO2等气体,第二污水为煤产生的灰渣、溶解在水中的CO、CO2、H2S、SO2等气体,大部分为煤燃烧产生的固体颗粒;高压闪蒸罐531的第二污水经高压闪蒸罐531的输出口、低压闪蒸罐532的输入口进入低压闪蒸罐532,在低压环境下进行闪蒸,闪蒸后得到第三污水和第五气体。
汽提塔533利用与所述汽提塔533相连接的除氧水泵输送来的水,对所述来自所述高压闪蒸罐531的第四气体进行加热闪蒸,进行气液分离,加热闪蒸后得到第六气体和第二工艺冷凝液,并将所述第二工艺冷凝液输送至所述洗涤塔5241循环利用;第六气体经汽提塔533的输出口、脱盐水预热器534的输入口进入脱盐水预热器534,脱盐水预热器534接收来自所述汽提塔533的第六气体并预热脱盐水;然后,第六气体和脱盐水经脱盐水预热器534的输出口、高压闪蒸冷凝器535的输入口进入高压闪蒸冷凝器535,对所述来自脱盐水预热器534的第六气体和所述脱盐水进行冷凝,得到第一不凝气和第一冷凝液;第一不凝气和第一冷凝液经高压闪蒸冷凝器535的输出口、高压闪蒸分离罐536的输入口进入高压闪蒸分离罐536,压闪蒸分离罐用于分离所述第一不凝气和第一冷凝液;第一不凝气经高压闪蒸分离罐536的输出口、硫回收子单元537的输入口进入硫回收子单元537,硫回收子单元537回收所述第一不凝气;除氧器538用于对所述来自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536的第一冷凝液进行除氧,并对来自所述低压闪蒸罐532闪蒸得到的第五气体进行加热,其中,第六气体、第一不凝气、第二不凝气为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不能在冷凝装置内液化的气体,如CO、CO2、H2S等气体,第五气体为CO、CO2、H2S、SO2等气体。
低压闪蒸罐532的第三污水经低压闪蒸罐532的输出口、真空闪蒸罐551的输入口进入真空闪蒸罐551,捞渣机543产生的部分第二产物经炉渣处理单元54中的捞渣机543的输出口、真空闪蒸罐551的输入口进入真空闪蒸罐551,气化炉523的第四污水经气化炉523的输入口、真空闪蒸罐551的输出口进入真空闪蒸罐551,其中,第四污水中含有煤产生的灰渣、溶解在水中的CO、CO2、H2S、SO2等气体,大部分为煤燃烧产生的固体颗粒;真空闪蒸罐551在真空环境下对第三污水、第二产物、第四污水进行闪蒸并冷凝得到第二不凝气和第三产物,将所述第二不凝气排放至大气中,其中,第三污水中含有煤产生的灰渣、溶解在水中的CO、CO2、H2S、SO2等气体,大部分为煤燃烧产生的固体颗粒。
真空闪蒸罐551的第三产物经真空闪蒸罐551的输出口、沉降槽552的第一输入口进入沉降槽552,部分第二产物经捞渣机543的输出口、沉降槽552的第二输入口进入沉降槽552,沉降槽552对第三产物和第二产物进行固液分离。
在所述沉降槽552固液分离完毕的情况下,固液分离完毕得到的液体经沉降槽552的输出口、灰水槽553的输入口进入灰水槽553,灰水槽553储存所述固液分离完毕得到的液体,并将所述预设质量的液体输送至与所述灰水槽553相连接的污水处理子单元555,将所述除预设质量之外的其他液体输送至除氧器538进行内循环;在所述沉降槽552固液分离完毕的情况下,固液分离完毕得到的固体经沉降槽552的输出口、过滤机554的输入口进入过滤机554,所述过滤机554将所述固液分离完毕得到的固体进行过滤得到滤饼。
此外,上述结构装置还可以应用于干化污泥的处理。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储运煤仓11,所述储运煤仓11用于将干化污泥与原煤进行混合得到干化污泥与原煤的混合物。
原煤仓12,所述原煤仓12与所述储运煤仓11相连接,所述原煤仓12用于暂存所述混合物。
给煤机13,所述给煤机13与所述原煤仓12相连接,所述给煤机13用于将质量达到预设阈值的所述混合物通过管线输送至干燥装置3。
磨煤机31,所述磨煤机31与所述混合装置1的给煤机13和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相连接,所述磨煤机31用于利用来自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的第一气体对来自所述给煤机13的混合物碾磨成粉状后烘干,其中,第一气体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和氮气等惰性气体。
第一气体发生单元32,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单元32与所述磨煤机31相连接,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单元32用于产生第二气体并供给所述磨煤机31,使所述磨煤机31内部处于惰性气体环境,其中,第二气体为高压氮气、低压氮气等气体。
袋式过滤器41,所述袋式过滤器41与所述磨煤机31相连接,所述袋式过滤器41用于在所述混合物达到预设烘干标准的情况下,将烘干后得到的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进行分离,第一产物用于供给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其中,第一产物为第一气体,第二物质为干燥后的干化污泥与原煤混合物。
第二气体发生单元42,所述袋式过滤器41与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单元42相连接,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单元42用于产生氮气并供给所述袋式过滤器41,使所述袋式过滤器41内部处于惰性气体环境。
旋转卸料阀511,所述旋转卸料阀511与所述袋式过滤器41相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袋式过滤器41的第二物质并匀速输送所述第二物质至纤维分离器512,所述纤维分离器512用于分离所述第二物质中的固体废物并通过与所述纤维分离器512相连接的螺旋输送机513输送至与所述螺旋输送机513相连接的粉煤储罐514。
粉煤锁斗515,所述粉煤锁斗515与所述粉煤储罐514相连接,用于对来自所述粉煤储罐514的第二物质进行隔离后加压。
给料罐521,所述给料罐521与所述粉煤锁斗515相连接,所述给料罐521含有设定数量的输送通道,所述给料罐521通过设定数量的输送通道将加压后的所述第二物质输送至气化炉523。
第三气体发生单元522,所述第三气体发生单元522与所述气化炉523相连接,用于向气化炉523提供第三气体,其中,第三气体为氧气和水蒸气。
气化炉523,所述气化炉523与所述给料罐521的设定数量的通道输送管线相连接,所述气化炉523用于将所述第三气体与所述第二物质充分混合后进行气化,并对气化产生的第一合成气和液态炉渣进行水浴冷却,其中,第一合成气的主要成分为氢气和一氧化碳有效气成分占91%,少量的其它组分包括二氧化碳,硫化物,氮气,氩和甲烷。
变换子单元5242,所述变换子单元5242与所述洗涤塔5241相连接,所述变换子单元5242用于合成第一工艺冷凝液。
洗涤塔5241,所述洗涤塔5241与所述气化炉523相连接,所述洗涤塔5241利用所述来自变换子单元5242的第一工艺冷凝液洗去来自所述气化炉523的第一合成气中的固体杂质,并将所述第一工艺冷凝液和所述第一合成气进行分离,得到第一污水和不含固体杂质的第一合成气,将所述不含固体杂质的第一合成气输送至与所述洗涤塔5241相连接的净化变换子单元,将所述第一污水输送至与所述洗涤塔5241相连接的污水处理单元53进行污水处理,其中,第一污水为固体杂质和第一工艺冷凝液的混合物。
破渣机541,所述破渣机541与所述气化炉523相连接,所述破渣机541用于在所述液态炉渣经水浴冷却后得到固态炉渣的情况下,对所述固态炉渣进行破碎,其中,炉渣为气化产生的固体废物。
渣锁斗542,所述渣锁斗542与所述破渣机541相连接,所述渣锁斗542用于在收集到预设质量的破碎炉渣的情况下,将所述破碎炉渣排放至与所述渣锁斗542连接的捞渣机543。
高压闪蒸罐531,所述高压闪蒸罐531与所述气化炉523和洗涤塔5241相连接,所述高压闪蒸罐531对来自所述洗涤塔5241的第一污水在高压环境下进行闪蒸,闪蒸后得到第二污水和第四气体,其中,第四气体为CO、CO2、H2S、SO2等气体,第二污水为煤产生的灰渣、溶解在水中的CO、CO2、H2S、SO2等气体,大部分为煤燃烧产生的固体颗粒。
低压闪蒸罐532,所述低压闪蒸罐532与所述高压闪蒸罐531相连接,所述低压闪蒸罐532对来自所述高压闪蒸罐531的第二污水在低压环境下进行闪蒸,闪蒸后得到第三污水和第五气体,其中,第五气体为CO、CO2等气体,第三污水中含有煤产生的灰渣、溶解在水中的CO、CO2、H2S、SO2等气体,大部分为煤燃烧产生的固体颗粒。
汽提塔533,所述汽提塔533与所述高压闪蒸罐531和所述洗涤塔5241相连接,所述汽提塔533利用与所述汽提塔533相连接的除氧水泵输送来的水,对所述来自所述高压闪蒸罐531的第四气体进行加热闪蒸,加热闪蒸后得到第六气体和第二工艺冷凝液,并将所述第二工艺冷凝液输送至所述气洗涤塔5241循环利用,其中,第六气体为CO、CO2、H2S、SO2等气体。
脱盐水预热器534,所述脱盐水预热器534与所述汽提塔533相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汽提塔533的第六气体并预热脱盐水。
高压闪蒸冷凝器535,所述高压闪蒸冷凝器535与所述脱盐水预热器534相连接,用于对所述来自脱盐水预热器534的第六气体和所述脱盐水进行冷凝,得到第一不凝气和第一冷凝液,其中,第一不凝气为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不能在冷凝装置内液化的CO、CO2、H2S等气体。
高压闪蒸分离罐536,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536与所述高压闪蒸冷凝器535相连接,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536用于分离所述第一不凝气和第一冷凝液。
硫回收子单元537,所述硫回收子单元537与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536相连接,所述硫回收子单元537用于回收所述第一不凝气。
除氧器538,所述除氧器538与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536和低压闪蒸罐532,以及通过除氧水泵与汽提塔533相连接,所述除氧器538用于对所述来自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536的第一冷凝液进行除氧,并对来自所述低压闪蒸罐532闪蒸得到的第五气体进行加热。
真空闪蒸罐551,所述真空闪蒸罐551与所述低压闪蒸罐532和所述捞渣机543相连接,所述真空闪蒸罐551对来自低压闪蒸罐532的第三污水、所述捞渣机543处理所述炉渣产生的第二产物以及来自所述气化炉523的第四污水,在真空环境下进行闪蒸并冷凝得到第二不凝气和第三产物,将所述第二不凝气排放至大气中,其中,第二不凝气为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不能在冷凝装置内液化的CO、CO2、H2S等气体,第三产物为煤产生的灰渣、溶解在水中的CO、CO2、H2S、SO2等气体,大部分为煤燃烧产生的固体颗粒。
沉降槽552,所述沉降槽552与所述真空闪蒸罐551和所述捞渣机543相连接,所述沉降槽552利用重力作用,对所述来自真空闪蒸罐551的第三产物和所述捞渣机543处理所述炉渣产生的第二产物进行固液分离,其中,第二产物为煤产生的灰渣、溶解在水中的CO、CO2、等气体,大部分为煤燃烧产生的固体颗粒。
灰水槽553,所述灰水槽553与所述沉降槽552和捞渣机543相连接,所述灰水槽553用于在所述沉降槽552固液分离完毕的情况下,储存所述固液分离完毕得到的液体,并将所述预设质量的液体输送至与所述灰水槽553相连接的污水处理子单元555,将所述除预设质量之外的其他液体输送至除氧器538进行内循环。
过滤机554,所述过滤机554与所述沉降槽552相连接,所述过滤机554在所述沉降槽552固液分离完毕的情况下,将所述固液分离完毕得到的固体进行过滤得到滤饼。
具体实施时,干化污泥和原煤分别从储运煤仓11的入料口进入,并在储运煤仓11的内部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混合物从储运煤仓11的出料口、原煤仓12的入料口进入原煤仓12,然后进入给煤机13,给煤机13在所述混合物达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输送给磨煤机31。
第一气体发生单元32产生第二气体后将第二气体从第一气体发生单元32的出风口输送至磨煤机31的第二入风口,然后第二气体从磨煤机31的第二入风口进入磨煤机31内部,使磨煤机31内部处于惰性气体环境中,其中,第二气体为常压氮气、低压氮气等气体。混合物从磨煤机31的入料口进入磨煤机31,第一气体经气体发生装置2的出风口、磨煤机31的第一入风口进入磨煤机31,磨煤机31将混合物碾磨成粉状的同时利用第一气体对混合物进行烘干,最后达到预设烘干标准的混合物由第一气体从磨煤机31的输出口输送至袋式过滤器41。
氮气从第二气体发生单元42的出风口到达袋式过滤器41的入风口,然后从袋式过滤器41的入风口进入袋式过滤器41内部,使袋式过滤器41内部处于惰性气体环境中,从而保证袋式过滤器41在分离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的过程中发生危险;混合物从磨煤机31的输出口到达袋式过滤器41的输入口,然后从袋式过滤器41的输入口进入袋式过滤器41,袋式过滤器41在所述混合物达到预设烘干标准的情况下,将烘干后得到的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进行分离,第一产物为第一气体,用于供给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循环利用,第一气体进入气体发生装置内部,气体发生装置加热第一气体并输送至磨煤机中,然后对磨煤机中的混合物进行烘干。
然后对得到的第二物质,即烘干后的干化污泥与原煤的混合物进行气化处理,其中,烘干后的干化污泥与原煤的混合物的气化处理过程与上述烘干的粉状的合成渣蜡与原煤的混合物的气化处理过程相似,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过多赘述,详细描述均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内容。
综上,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废弃物处理系统的结构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热效率,能耗及装置耦合利益达到最大化,极大的节省了废弃物处置投资成本,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7)
1.一种废弃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合装置(1),所述混合装置(1)用于将第一物质与原煤混合得到混合物;
气体发生装置(2),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用于产生第一气体;
干燥装置(3),所述干燥装置(3)与所述混合装置(1)和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相连接,所述干燥装置(3)利用来自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的第一气体对来自所述混合装置(1)的混合物进行烘干;
所述干燥装置(3)包括:
磨煤机(31),所述磨煤机(31)与所述混合装置(1)和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相连接,所述磨煤机(31)用于利用来自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的第一气体对来自所述混合装置(1)的混合物碾磨成粉状后烘干;
第一气体发生单元(32),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单元(32)与所述磨煤机(31)相连接,所述第一气体发生单元(32)用于产生第二气体并供给所述磨煤机(31),使所述磨煤机(31)内部处于惰性气体环境;
分离装置(4),所述分离装置(4)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和所述干燥装置(3)相连接,所述分离装置(4)用于在所述混合物达到预设烘干标准的情况下,将烘干后得到的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进行分离,所述第一产物用于供给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
所述分离装置(4),包括:
袋式过滤器(41),所述袋式过滤器(41)与所述干燥装置(3)相连接,所述袋式过滤器(41)用于在所述混合物达到预设烘干标准的情况下,将烘干后得到的第一产物和第二物质进行分离,第一产物用于供给所述气体发生装置(2);
第二气体发生单元(42),所述袋式过滤器(41)与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单元(42)相连接,所述第二气体发生单元(42)用于产生氮气并供给所述袋式过滤器(41),使所述袋式过滤器(41)内部处于惰性气体环境;
气化装置(5),所述气化装置(5)连接所述分离装置(4),用于气化所述第二物质;
所述气化装置(5)包括:
加压单元(51),所述加压单元(51)与所述分离装置(4)相连接,所述加压单元(51)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分离装置(4)的第二物质,并对所述第二物质进行隔离后加压;
气化单元(52),所述气化单元(52)与所述加压单元(51)相连接,所述气化单元(52)用于对加压后的第二物质进行气化;
污水处理单元(53),所述污水处理单元(53)与所述气化单元(52)相连接,所述污水处理单元(53)用于对气化后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
炉渣处理单元(54),所述炉渣处理单元(54)与所述气化单元(52)相连接,所述炉渣处理单元(54)用于对气化后产生的炉渣进行处理;
污水收集单元(55),所述污水收集单元(55)与所述污水处理单元(53)相连接,所述炉渣处理单元(54)与所述污水收集单元(55)相连接,所述污水收集单元(55)用于对来自所述污水处理单元(53)的污水和来自所述炉渣处理单元(54)的炉渣进行收集和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单元(52)包括:
给料罐(521),所述给料罐(521)与所述加压单元(51)相连接,所述给料罐(521)含有设定数量的输送通道,所述给料罐(521)通过设定数量的输送通道将加压后的所述第二物质输送至气化炉(523);
第三气体发生单元(522),所述第三气体发生单元(522)与所述气化炉(523)相连接,用于向气化炉(523)提供第三气体;
气化炉(523),所述气化炉(523)与所述给料罐(521)的设定数量的通道输送管线相连接,所述气化炉(523)用于将所述第三气体与所述第二物质充分混合后进行气化,并对气化产生的第一合成气和液态炉渣进行水浴冷却;
洗涤子单元(524),所述洗涤子单元(524)与所述气化炉(523)相连接,所述洗涤子单元(524)用于对所述水浴冷却后的第一合成气进行洗涤并得到第一污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子单元(524)包括:
变换子单元(5242),所述变换子单元(5242)与洗涤塔(5241)相连接,所述变换子单元(5242)用于合成第一工艺冷凝液;
洗涤塔(5241),所述洗涤塔(5241)与所述气化炉(523)相连接,所述洗涤塔(5241)利用来自所述变换子单元(5242)的第一工艺冷凝液洗去来自所述气化炉(523)的第一合成气中的固体杂质,并将所述第一工艺冷凝液和所述第一合成气进行分离,得到第一污水和不含固体杂质的第一合成气,将所述不含固体杂质的第一合成气输送至与所述洗涤塔(5241)相连接的净化变换子单元,将所述第一污水输送至与所述洗涤塔(5241)相连接的污水处理单元(53)进行污水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渣处理单元(54)包括:
破渣机(541),所述破渣机(541)与所述气化单元(52)相连接,所述破渣机(541)用于在液态炉渣经水浴冷却后得到固态炉渣的情况下,对所述固态炉渣进行破碎;
渣锁斗(542),所述渣锁斗(542)与所述破渣机(541)相连接,所述渣锁斗(542)用于在收集到预设质量的破碎炉渣的情况下,将所述破碎炉渣排放至与所述渣锁斗(542)连接的捞渣机(54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单元(53)包括:
高压闪蒸罐(531),所述高压闪蒸罐(531)与所述气化单元(52)相连接,所述高压闪蒸罐(531)对来自所述气化单元(52)的第一污水在高压环境下进行闪蒸,闪蒸后得到第二污水和第四气体;
低压闪蒸罐(532),所述低压闪蒸罐(532)与所述高压闪蒸罐(531)相连接,所述低压闪蒸罐(532)对来自所述高压闪蒸罐(531)的第二污水在低压环境下进行闪蒸,闪蒸后得到第三污水和第五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单元(53)还包括:
汽提塔(533),所述汽提塔(533)与所述高压闪蒸罐(531)和所述气化单元(52)相连接,所述汽提塔(533)利用与所述汽提塔(533)相连接的除氧水泵输送来的水,对所述来自所述高压闪蒸罐(531)的第四气体进行加热闪蒸,加热闪蒸后得到第六气体和第二工艺冷凝液,并将所述第二工艺冷凝液输送至所述气化单元(52)循环利用;
脱盐水预热器(534),所述脱盐水预热器(534)与所述汽提塔(533)相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汽提塔(533)的第六气体并预热脱盐水;
高压闪蒸冷凝器(535),所述高压闪蒸冷凝器(535)与所述脱盐水预热器(534)相连接,用于对来自所述脱盐水预热器(534)的第六气体和所述脱盐水进行冷凝,得到第一不凝气和第一冷凝液;
高压闪蒸分离罐(536),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536)与所述高压闪蒸冷凝器(535)相连接,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536)用于分离所述第一不凝气和第一冷凝液;
硫回收子单元(537),所述硫回收子单元(537)与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536)相连接,所述硫回收子单元(537)用于回收所述第一不凝气;
除氧器(538),所述除氧器(538)与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536)和低压闪蒸罐(532),以及通过除氧水泵与汽提塔(533)相连接,所述除氧器(538)用于对所述来自所述高压闪蒸分离罐(536)的第一冷凝液进行除氧,并对来自所述低压闪蒸罐(532)闪蒸得到的第五气体进行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收集单元(55)包括:
真空闪蒸罐(551),所述真空闪蒸罐(551)与所述污水处理单元(53)和所述炉渣处理单元(54)以及所述气化单元(52)相连接,所述真空闪蒸罐(551)对来自污水处理的第三污水、所述炉渣处理单元(54)处理所述炉渣产生的第二产物以及来自所述气化单元(52)的第四污水,在真空环境下进行闪蒸并冷凝得到第二不凝气和第三产物,将所述第二不凝气排放至大气中;
沉降槽(552),所述沉降槽(552)与所述真空闪蒸罐(551)和所述炉渣处理单元(54)相连接,所述沉降槽(552)利用重力作用,对来自所述真空闪蒸罐(551)的第三产物和所述炉渣处理单元(54)处理所述炉渣产生的第二产物进行固液分离;
灰水槽(553),所述灰水槽(553)与所述沉降槽(552)和污水处理单元(53)相连接,所述灰水槽(553)用于在所述沉降槽(552)固液分离完毕的情况下,储存所述固液分离完毕得到的液体,并将预设质量的所述液体输送至与所述灰水槽(553)相连接的污水处理子单元(555),将除预设质量之外的液体输送至所述污水处理单元(53)进行内循环;
过滤机(554),所述过滤机(554)与所述沉降槽(552)相连接,所述过滤机(554)在所述沉降槽(552)固液分离完毕的情况下,将所述固液分离完毕得到的固体进行过滤得到滤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54805.9U CN220450101U (zh) | 2023-06-27 | 2023-06-27 | 废弃物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54805.9U CN220450101U (zh) | 2023-06-27 | 2023-06-27 | 废弃物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50101U true CN220450101U (zh) | 2024-02-06 |
Family
ID=89730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654805.9U Active CN220450101U (zh) | 2023-06-27 | 2023-06-27 | 废弃物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450101U (zh) |
-
2023
- 2023-06-27 CN CN202321654805.9U patent/CN22045010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1313591C (en) | Method for obtaining utilizable gas from garbage | |
JP4995812B2 (ja) | 熱分解及び関連プラントによる廃棄物処理のための統合プロセス | |
CA2618000C (en) | Method for the rapid pyrolysis of lignocellulose | |
EP0823469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vering oil from waste plastic | |
US20200002630A1 (en) | Pyrolysis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 from a water treatment plant | |
US7175115B1 (en) | Garbage material reduction and separations process and organic fusion process | |
WO2018018615A1 (zh) | 一种利用高含水率有机废弃物制备燃气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1750358B (zh) | 一种废塑料绿色油化技术嵌入垃圾焚烧方法 | |
US4095959A (en) | Coal gasification apparatus | |
JP2012224829A (ja) | 熱分解システム及び熱分解オイルの製造方法 | |
WO1980002153A1 (en) | Improved method of removing gangue materials from coal | |
EP3031881A1 (en) | Method of pyrolytic processing of polymer waste from the recycling of food packaging and a system for carrying out such method | |
EA017444B1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полукокса и горючего газа | |
CN220450101U (zh) | 废弃物处理系统 | |
US7147681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moving recoverable waste products and non-recoverable waste products | |
EP1728845A2 (en) | Gasifying system with plasma | |
CN220450100U (zh) | 一种干化污泥处理系统 | |
US3472186A (en) | Combination refuse and sewage disposal system | |
CN114472477B (zh) | 垃圾处理系统和方法 | |
CN112723687A (zh) | 一种污泥处理处置系统 | |
CN115138666B (zh) | 一种焦油渣连续处理工艺 | |
CN101072852A (zh) | 含碳材料气化方法与其实施设备 | |
JPH09316465A (ja) | 固形廃棄物スラリの改良法 | |
JP2003327978A (ja) | 廃プラスチックの処理方法及びその装置、発電設備、並びに液体燃料 | |
JPS6035086A (ja) | 廃物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