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36660U - 盖体结构、空调室外机顶盖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盖体结构、空调室外机顶盖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36660U CN220436660U CN202321953148.8U CN202321953148U CN220436660U CN 220436660 U CN220436660 U CN 220436660U CN 202321953148 U CN202321953148 U CN 202321953148U CN 220436660 U CN220436660 U CN 2204366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p plate
- cover
- press
- plate
- ri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盖体结构、空调室外机顶盖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使用塑性差的材质制造盖体时,盖体容易出现开裂与扭曲起翘的技术问题。该盖体结构,包括顶板和形成于顶板上的压筋,压筋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压筋和第二压筋,第一压筋包括承接筋段,承接筋段沿背离第二压筋的方向弯曲或弯折,并形成有容纳部位;第二压筋具有凸起筋段,凸起筋段沿朝向第一压筋的方向弯曲或弯折,并伸入容纳部位内。该顶盖具有较高的强度,利于减少加工过程中的应力集中,顶盖即使使用塑性较差的材料制造,也不容易出现开裂与扭曲起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盖体结构、空调室外机顶盖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顶盖位于空调室外机的顶部,在仓储与运输过程中,顶盖需要承受踩踏、堆码的压力,所以顶盖的强度要足够高,才能避免出现变形。
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外机顶盖的材料为低碳碳素钢,这种材料虽然容易成形,但由于材质软,做成零件后强度差,为了增加顶盖的强度,目前主要通过增加顶盖的厚度来实现,但这样导致成本增加。若不增加顶盖的厚度,则可通过改变顶盖的材料,即使用高强钢来提高顶盖的强度。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高强钢的屈服强度远高于低碳碳素钢,具有很高的强度,但塑性较差,使用高强钢制造的零件不容易成形,容易出现开裂与扭曲起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盖体结构、空调室外机顶盖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塑性差的材质制造盖体时,盖体容易出现开裂与扭曲起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盖体结构,包括顶板和形成于所述顶板上的压筋,所述压筋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压筋和第二压筋,其中:
所述第一压筋包括承接筋段,所述承接筋段沿背离所述第二压筋的方向弯曲或弯折,并形成有容纳部位;所述第二压筋具有凸起筋段,所述凸起筋段沿朝向所述第一压筋的方向弯曲或弯折,并伸入所述容纳部位内。
优选的,所有所述压筋构成的形状为对称图形。
优选的,所有所述压筋构成的形状关于所述顶板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图形,和/或,所有所述压筋构成的形状关于所述顶板的水平中心线呈对称图形。
优选的,所有所述压筋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间隔布置。
优选的,所述压筋沿所述顶板的厚度方向凸出于所述顶板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压筋的上顶面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mm-9mm。
优选的,所述压筋具有顶面和侧面,所述顶面背离所述顶板的表面设置,所述侧面连接所述顶面和所述顶板的表面,所述侧面与所述顶板表面之间的夹角为120°-150°。
优选的,所述压筋的端角处设置有圆弧角,所述圆弧角的半径R大于等于3mm。
优选的,所述盖体结构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顶板的边侧,所有所述侧板相连接并围绕所述压筋的一周设置,所有所述侧板均与所述顶板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有所述侧板的长度相同,或者,所述侧板包括长侧板和短侧板,所述长侧板、所述短侧板固定于所述顶板的不同边侧,所有所述压筋构成的形状关于所述顶板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图形,所述竖直中心线与所述短侧板平行设置;和/或,所有所述压筋构成的形状关于所述顶板的水平中心线呈对称图形,所述水平中心线与所述长侧板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背离所述顶板的一侧弯折或弯曲形成有折边部,所述折边部与其余部件相贴合,从而将所述顶板与其余部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顶盖,包括顶盖,所述顶盖具有上述盖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空调室外机顶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体结构、空调室外机顶盖及空调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顶板上的压筋用于增加顶板的强度,且第二压筋的凸起筋段朝向第一压筋的方向弯曲或弯折,并伸入容纳部位内,这样,相邻压筋之间的间隙之间增强了压筋之间的连接,顶盖受到压力后不容易变形,有利于提高顶板材料减薄后的强度。该空调室外机顶盖具有较高的强度,利于减少加工过程中的应力集中,顶盖即使使用塑性较差的材料制造,也不容易出现开裂与扭曲起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顶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顶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顶盖的侧视图;
图4是顶盖的正视图;
图5是顶盖上的压筋之间不相互交错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顶盖上凸起筋段伸入容纳部位的侧视图;
图7是顶盖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顶盖装配在室外机上的正视图;
图9是顶盖装配在室外机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顶盖装配在室外机上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11是工件加工完压筋后,压筋周围存在应力集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盖;11、顶板;12、压筋;121、第一压筋;1211、凸起筋段;122、第二压筋;1221、承接筋段;120、容纳部位;13、短侧板;14、长侧板;15、折边部;2、左侧板;3、右侧板;4、外罩;5、锁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体结构、空调室外机顶盖及空调器,顶盖即使使用塑性较差的材料制造,也不容易出现开裂与扭曲起翘。
下面结合图1-图10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如图1-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体结构,包括顶板11和形成于顶板11上的压筋12,压筋12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压筋121和第二压筋122,其中:如图2,第一压筋121包括承接筋段1221,承接筋段1221沿背离第二压筋122的方向弯曲或弯折,并形成有容纳部位120;第二压筋122具有凸起筋段1211,凸起筋段1211沿朝向第一压筋121的方向弯曲或弯折,并伸入容纳部位120内。
其中,上述压筋12与顶板11为一体成型式结构,采用对应的模具制造。
本实施例的盖体结构,顶板11上的压筋12用于增加顶板11的强度,且第二压筋122的凸起筋段1211朝向第一压筋121的方向弯曲或弯折,并伸入容纳部位120内,这样,相邻压筋12之间的间隙之间增强了压筋12之间的连接,顶盖1受到压力后不容易变形,有利于提高顶板11材料减薄后的强度。该空调室外机顶盖1具有较高的强度,利于减少加工过程中的应力集中,顶盖1即使使用塑性较差的材料制造,也不容易出现开裂与扭曲起翘。
下面以盖体结构应用于空调室外机顶盖1上为例进行说明。
若压筋12在顶盖1上不对称设置,则压筋12在制造过程中会使各处收缩不均匀导致应力集中。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所有压筋12构成的形状为对称图形。
如此设置,压筋12在压型过程中材料各处产生的收缩量一致,有利于消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集中,即使采用刚性较大的材料,如高强钢,能够防止顶盖1在制造过程中出现扭曲变形。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所示,所有压筋12构成的形状关于顶板11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图形,和/或,所有压筋12构成的形状关于顶板11的水平中心线呈对称图形。上述竖直中心线与水平中心线相互垂直。
本实施例的压筋12,所有压筋12构成的形状前后左右对称,能够进一步保证压筋12在压型过程中材料各处产生的收缩量一致,有利于消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集中。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所有压筋12沿顶板11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间隔布置,能够充分利用顶板11的空间,利于压筋12在顶板11上对称设置,增强顶盖1的结构强度。
如图5所示,若压筋12的结构为横平竖直的筋条结构,顶盖1在受到外力时,由于压筋12之间的间隙处没有加强结构,顶盖1容易沿弯曲箭头方向发生弯曲,导致开裂与扭曲起翘。
存在相邻的两条压筋12,参见图1和图2所示,凸起筋段1211伸入容纳部位120内,如图1和图6所示,压筋12之间的间隙并非位于同一直线上,如此设置,相邻压筋12之间的间隙之间增强了压筋12之间的连接,顶盖1受到压力后不容易变形,有利于提高顶板11材料减薄后的强度,顶盖1也不容易出现开裂与扭曲起翘。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4所示,压筋12沿顶板11的厚度方向凸出于顶板11的表面。
压筋12凸出于顶板11的表面设置,利于增强顶盖1的结构强度。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3所示,压筋12的上顶面与顶板1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h为2mm-9mm。优选的,压筋12的上顶面与顶板1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h为5mm-6mm。
在顶盖1加工制造中,上述距离h过大容易使材料拉裂,距离h过小易导致顶盖1的强度不够。距离h处于上述范围内,能够在保证顶盖1强度的前提下,防止压筋12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导致拉裂。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3,压筋12具有顶面和侧面,顶面背离顶板11的表面设置,侧面连接顶面和顶板11的表面,侧面与顶板11表面之间的夹角为120°-150°。
优选的,侧面与顶板11表面之间的夹角为135°,上述结构,在顶盖1加工制造过程中,利于材料在模具中的流动顺畅,可以消除因高强钢等材料的刚性过大导致零件出现开裂。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加图3,压筋12的端角处设置有圆弧角,圆弧角的半径大于等于3mm。
上述结构,在顶盖1加工制造过程中,利于材料在模具中的流动顺畅,可以消除因高强钢等材料的刚性过大导致零件出现开裂。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2-图4所示,盖体结构还包括侧板,侧板连接于顶板11的边侧,所有侧板相连接并围绕压筋12的一周设置,所有侧板均与顶板11相互垂直。
具体的,所有侧板的长度相同,或者,侧板包括长侧板14和短侧板13,长侧板14、短侧板13固定于顶板11的不同边侧。本实施例中的侧板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长侧板14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短侧板13,即顶板11为矩形结构。
顶盖1在生产时按工序进行,第一步是先压筋12,即将一张平整的板料放在模具中,通过压力机将力传递给模具,板料在力的作用下,按照模具凸凹模的形状被压成上面有压筋12的工件;通过压筋12后,因板料经过冷作加工,会产生硬化,且因各处收缩不同,所以工序件上或多或少会产生应力集中,应力集中存在于压筋12的周围,如图11所示,图11中压筋12周围的线段表示应力。第二步,将工序件两个长侧板14和两个短侧板13通过另一副模具拉伸出来,由于模具挤压力的作用,原残留在板料上的应力被挤压至两个长侧板14和两个短侧板13处,并最后得到释放,同时,由于长侧板14与顶板11相互垂直、短侧板13与顶板11相互垂直,换言之,上述拉伸是90°拉伸,处于完全塑性变形状态,彻底去除弹性变形成分,避免了回弹。
其中,上述完全塑性变形即彻底塑性变形,是指材料按照模具的形状产生的变形,当模具力卸去后,材料已发生不可逆的变形。而如果不是完全塑性变形,则会掺杂着一部分弹性变形,则当模具力卸去后,会出现回弹。
本实施例中侧板与顶板11垂直设置,能够在侧板加工过程中,将压筋12制造完成时存在的应力集中挤压到侧板位置处,侧板位于顶盖1边缘,能够使应力得到释放。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所示,所有压筋12构成的形状关于顶板11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图形,竖直中心线与短侧板13平行设置;和/或,所有压筋12构成的形状关于顶板11的水平中心线呈对称图形,水平中心线与长侧板14平行设置。上述结构,能够防止压筋12及顶板11上存在应力集中。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7和图8所示,侧板的背离顶板11的一侧弯折或弯曲形成有折边部15,折边部15与其余部件相贴合,从而将顶板11与其余部件固定连接。
上述折边部15形成顶盖1与其它部件的有力支撑,增大了顶盖1与其余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便于将顶盖1与其余部件固定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顶盖1,包括顶盖1,顶盖1具有上述盖体结构。
该空调室外机顶盖1具有较高的强度,利于减少加工过程中的应力集中,顶盖1即使使用塑性较差的材料制造,也不容易出现开裂与扭曲起翘。
具体的,参见图9和图10所示,顶盖1处在空调室外机的顶部,顶盖1的长侧板14与室外机的外罩4固定装配,另一长侧板14分别与室外机的右侧板3及室外机的左侧板2相接并固定装配,顶盖1的短侧板13分别与室外机的右侧板3及室外机的左侧板2通过锁紧件5,如自攻螺钉连接在一起。在仓储与运输过程中,顶盖1需要承受踩踏、堆码的压力,本实施例中的顶盖1,强度高,能够防止在踩踏、堆码的等的压力出现变形。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空调室外机顶盖1。
该空调器,由于具备上述空调室外机顶盖1,顶盖1具有较高的强度,利于减少加工过程中的应力集中,顶盖1即使使用塑性较差的材料制造,也不容易出现开裂与扭曲起翘,提高了空调器的室外机寿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盖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和形成于所述顶板上的压筋,所述压筋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压筋和第二压筋,其中:
所述第一压筋包括承接筋段,所述承接筋段沿背离所述第二压筋的方向弯曲或弯折,并形成有容纳部位;所述第二压筋具有凸起筋段,所述凸起筋段沿朝向所述第一压筋的方向弯曲或弯折,并伸入所述容纳部位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压筋构成的形状为对称图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盖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压筋构成的形状关于所述顶板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图形,和/或,所有所述压筋构成的形状关于所述顶板的水平中心线呈对称图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压筋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筋沿所述顶板的厚度方向凸出于所述顶板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筋的上顶面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mm-9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筋具有顶面和侧面,所述顶面背离所述顶板的表面设置,所述侧面连接所述顶面和所述顶板的表面,所述侧面与所述顶板表面之间的夹角为120°-1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筋的端角处设置有圆弧角,所述圆弧角的半径R大于等于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结构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顶板的边侧,所有所述侧板相连接并围绕所述压筋的一周设置,所有所述侧板均与所述顶板相互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盖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侧板的长度相同,或者,所述侧板包括长侧板和短侧板,所述长侧板、所述短侧板固定于所述顶板的不同边侧,所有所述压筋构成的形状关于所述顶板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图形,所述竖直中心线与所述短侧板平行设置;和/或,所有所述压筋构成的形状关于所述顶板的水平中心线呈对称图形,所述水平中心线与所述长侧板平行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盖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背离所述顶板的一侧弯折或弯曲形成有折边部,所述折边部与其余部件相贴合,从而将所述顶板与其余部件固定连接。
12.一种空调室外机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所述顶盖具有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盖体结构。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顶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953148.8U CN220436660U (zh) | 2023-07-24 | 2023-07-24 | 盖体结构、空调室外机顶盖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953148.8U CN220436660U (zh) | 2023-07-24 | 2023-07-24 | 盖体结构、空调室外机顶盖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36660U true CN220436660U (zh) | 2024-02-02 |
Family
ID=89693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953148.8U Active CN220436660U (zh) | 2023-07-24 | 2023-07-24 | 盖体结构、空调室外机顶盖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436660U (zh) |
-
2023
- 2023-07-24 CN CN202321953148.8U patent/CN2204366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327664B2 (en) | Energy absorbing member,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electromagnetic tube expansion method for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 member and polygon cross-section member | |
CN105592950B (zh) | 压制成型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压制成型装置 | |
US20050116498A1 (en) | Mounting structure of bumper beam | |
JP6103147B2 (ja) | 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成形用微細成形型、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 | |
CN103831335B (zh) | 一种高张力板成型装置 | |
US7086686B2 (en) | Side impact beam | |
JP5585103B2 (ja) | 骨格部材および骨格部材の製造方法 | |
CN111791655B (zh) | 弹簧连杆 | |
US8557395B2 (en) | Heat insulator | |
WO2019167793A1 (ja) | プレス部品の製造方法、プレス成形装置、及びプレス成形用の金属板 | |
CN220436660U (zh) | 盖体结构、空调室外机顶盖及空调器 | |
CN117128579A (zh) | 盖体结构、空调室外机顶盖及空调器 | |
CN101795904B (zh) | 车辆内板 | |
CN210497946U (zh) | 一种脊瓦折弯模具 | |
JP7564448B2 (ja) | プレス成形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設備 | |
JP2002060878A (ja) | 成形性に優れたエンボス加工板 | |
JP3780428B2 (ja) | 角パイプの屈曲プレス成形金型装置及びこの成形金型装置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た屈曲角パイプ | |
JP4984414B2 (ja) | 金属板のプレス加工方法及びプレス金型並びにプレス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 |
JP2011110954A (ja) | 車両パネル | |
CN214492792U (zh) | 一种车身防撞支架用异型管 | |
CN215153908U (zh) | 一种拼接铆压成形的异形悬置骨架及悬置总成 | |
CN215973219U (zh) | 一种型钢地板结构以及运输设备 | |
CN217858359U (zh) | 纵梁的拉延模具 | |
CN215858006U (zh) | 一种用于制作水箱的模压板 | |
CN221138312U (zh) | 一种车辆侧围外板和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