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28837U - 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投料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投料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28837U CN220428837U CN202321920830.7U CN202321920830U CN220428837U CN 220428837 U CN220428837 U CN 220428837U CN 202321920830 U CN202321920830 U CN 202321920830U CN 220428837 U CN220428837 U CN 2204288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let pipe
- pipe
- concrete preparation
- square
- apr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hutes (AREA)
Abstract
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投料结构,包括方形进料管,方形进料管的两侧对称设有承载板,承载板上设有喷雾降尘机构,承载板上开设有定位滑槽,方形进料管的上端相对设有盖板,盖板的下端设有适配定位滑槽的滚轮,方形进料管的外壁设有驱动盖板滑动的驱动气缸。采用滑动盖板的设计,不占用进料管上方空间,无需限制投料管的设置方位,使得投料管可设置在更靠近进料管管口位置,降低扬尘量,配合设置的喷雾降尘机构能有效降低扬尘,大大降低对作业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投料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当今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在混凝土制备中需要对形成混凝土的原料如水泥、粉煤灰、砂石、水、外加剂等按照一定配比要求投入搅拌缸内搅拌混合。目前的原料投料结构多为简单的管口带盖板结构,盖板与管口铰接,在投料时盖板通过气缸驱动翻转打开,限制了原料投入方向,通用性差,而且由于原料多为粉状固体,投料过程中容易出现大量扬尘,污染作业环境。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投料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投料结构,包括方形进料管,所述方形进料管的两侧对称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有喷雾降尘机构,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定位滑槽,所述方形进料管的上端相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下端设有适配所述定位滑槽的滚轮,所述方形进料管的外壁设有驱动所述盖板滑动的驱动气缸。
采用滑动盖板的设计,不占用进料管上方空间,无需限制投料管的设置方位,使得投料管可设置在更靠近进料管管口位置,降低扬尘量,配合设置的喷雾降尘机构能有效降低扬尘,大大降低对作业环境的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喷雾降尘机构包括水管、雾化喷头,所述水管的一端连接外部水源,所述水管的另一端设有盲板,所述水管通过卡夹安装在所述承载板的外侧,所述水管上设有若干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的喷雾方向朝向所述方形进料管的上方。
雾化喷头喷出的水雾能有效降低扬尘,降低对作业环境的污染,两侧的水管可单独外接进水管或者通过管道合为一处后外接进水管。
进一步的,两所述盖板相互配合的端面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所述盖板的端面粘接固定。
设置的橡胶垫在两盖板合并关闭时降低冲击,同时保证合并部位的封闭性,避免搅拌过程中的粉尘溢出。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滑槽的槽底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小于所述滚轮的尺寸。
开设的通孔用以使投料过程中撒落的物料漏出,避免停留在定位滑槽中影响滚轮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进料管上设有适配所述盖板的支撑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倾斜设置,且所述支撑臂的下端与所述方形进料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臂的上端设有滑块,所述盖板的底壁设有适配所述滑块的限位滑槽。
由于盖板重量较大,在盖板打开后容易造成气缸的活动端负载较大,影响驱动气缸稳定工作,利用支撑机构对盖板进行支撑,确保驱动气缸稳定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包括独臂和U型架,所述独臂的下端与所述方形进料管固定连接,所述独臂的上端与所述U型架的底壁连接,所述U型架的上端设有所述滑块,所述驱动气缸穿设在所述U型架的缺口上。
利用U型架的设计,支撑点分布均衡,稳定性好,同时能对驱动气缸形成防护。
进一步的,所述U型架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独臂的倾斜角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滑动盖板的设计,不占用进料管上方空间,无需限制投料管的设置方位,使得投料管可设置在更靠近进料管管口位置,降低扬尘量,配合设置的喷雾降尘机构能有效降低扬尘,大大降低对作业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方形进料管,2-承载板,3-定位滑槽,4-盖板,5-滚轮,6-驱动气缸,7-水管,8-雾化碰头,9-卡夹,10-橡胶垫,11-通孔,12-支撑臂,121-独臂,122-U型架,13-滑块,14-限位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大致”、“基本”等用语旨在说明相关内容并不是要求绝对的精确,而是可以有一定的偏差。例如:“大致等于”并不仅仅表示绝对的相等,由于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难以做到绝对的“相等”,一般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除了绝对相等之外,“大致等于”还包括上述的存在一定偏差的情况。以此为例,其他情况下,除非有特别说明,“大致”、“基本”等用语均为与上述类似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
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投料结构,包括方形进料管1,所述方形进料管1的两侧对称设有承载板2,所述承载板2上设有喷雾降尘机构,所述承载板2上开设有定位滑槽3,所述方形进料管1的上端相对设有盖板4,所述盖板4的下端设有适配所述定位滑槽3的滚轮5,所述方形进料管1的外壁设有驱动所述盖板4滑动的驱动气缸6。
具体的,所述喷雾降尘机构包括水管7、雾化喷头8,所述水管7的一端连接外部水源,所述水管7的另一端设有盲板,所述水管7通过卡夹9安装在所述承载板2的外侧,所述水管7上设有若干雾化喷头8,所述雾化喷头8的喷雾方向朝向所述方形进料管1的上方。
采用两块盖板4滑动安装在方形进料管1上,降低侧向空间占用,而且不占用进料管上方空间,从而无需限制投料管的设置方位,使得投料管可设置在更靠近方形进料管1管口位置,降低投料过程的扬尘量,在雾化喷头8喷雾水雾的加湿作用下,少量喷出的扬尘也能迅速的落入管内,大大降低投料过程对作业环境的污染,在搅拌过程中,可通过驱动气缸使两盖板4闭合管口,有效防止粉尘溢出。
进一步的,两所述盖板4相互配合的端面设有橡胶垫10,所述橡胶垫10与所述盖板4的端面粘接固定。
橡胶垫能降低盖板关闭时的冲击,同时保证合并部位的封闭性,避免搅拌过程中的粉尘溢出。粘接固定的方式更换维护更便利。
由于投料过程中容易出现部分砂石料落入定位滑槽3内影响滚轮移动的情况,为避免此影响,本申请在定位滑槽3的槽底开设有若干通孔11以漏出落入定位滑槽内的原物料,同时将通孔11的尺寸设计为小于所述滚轮5的尺寸,以保证滚轮不会陷落在通孔1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形进料管1上设有适配所述盖板4的支撑机构。
具体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臂12,所述支撑臂12倾斜设置,且所述支撑臂12的下端与所述方形进料管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臂12的上端设有滑块13,所述盖板4的底壁设有适配所述滑块13的限位滑槽14。
所述支撑臂12包括独臂121和U型架122,所述独臂121的下端与所述方形进料管1固定连接,所述独臂121的上端与所述U型架122的底壁连接,所述U型架122的上端设有所述滑块13,所述驱动气缸6穿设在所述U型架122的缺口上,所述U型架122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独臂121的倾斜角度一致。
由于盖板4重量较大,在盖板4打开后容易造成驱动气缸6的活动端负载较大,因此,在方形进料管1上设置支撑臂,利用滑块位于限位滑槽14内对盖板滑动支撑,降低盖板对驱动气缸6的压力,确保驱动气缸稳定工作;
支撑臂12采用两段式结构,方便安装时调整两侧的均衡点,安装调试方便,将驱动气缸6穿设在U型架122的缺口位置,而且支撑点均匀分布在驱动气缸6的两侧,稳定性更好,而且能对驱动气缸6进行防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投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进料管,所述方形进料管的两侧对称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有喷雾降尘机构,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定位滑槽,所述方形进料管的上端相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下端设有适配所述定位滑槽的滚轮,所述方形进料管的外壁设有驱动所述盖板滑动的驱动气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投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降尘机构包括水管、雾化喷头,所述水管的一端连接外部水源,所述水管的另一端设有盲板,所述水管通过卡夹安装在所述承载板的外侧,所述水管上设有若干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的喷雾方向朝向所述方形进料管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投料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盖板相互配合的端面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所述盖板的端面粘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投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滑槽的槽底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小于所述滚轮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投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进料管上设有适配所述盖板的支撑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投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倾斜设置,且所述支撑臂的下端与所述方形进料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臂的上端设有滑块,所述盖板的底壁设有适配所述滑块的限位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投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包括独臂和U型架,所述独臂的下端与所述方形进料管固定连接,所述独臂的上端与所述U型架的底壁连接,所述U型架的上端设有所述滑块,所述驱动气缸穿设在所述U型架的缺口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投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独臂的倾斜角度一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920830.7U CN220428837U (zh) | 2023-07-20 | 2023-07-20 | 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投料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920830.7U CN220428837U (zh) | 2023-07-20 | 2023-07-20 | 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投料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28837U true CN220428837U (zh) | 2024-02-02 |
Family
ID=89700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920830.7U Active CN220428837U (zh) | 2023-07-20 | 2023-07-20 | 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投料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428837U (zh) |
-
2023
- 2023-07-20 CN CN202321920830.7U patent/CN2204288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084632U (zh) | 一种便捷式石材打磨装置 | |
CN220428837U (zh) | 一种混凝土制备用投料结构 | |
CN105236111A (zh) | 用于转载漏斗上的角度可调式迎料板 | |
CN208451915U (zh) | 一种土木工程混合配料机 | |
CN202245283U (zh) | 皮带运输机的可调式分料合料装置 | |
CN201027092Y (zh) | 物料分配装置 | |
CN208591946U (zh) | 一种防尘降噪安全的反击式破碎机系统 | |
CN116638635A (zh) | 一种具有循环间歇除尘功能的混凝土搅拌站 | |
CN206853812U (zh) | 一种高效立磨机 | |
CN216537538U (zh) | 除尘系统、骨料输送系统及搅拌站 | |
CN204782020U (zh) | 一种砂浆自动喷射机 | |
CN210057950U (zh) | 一种硫酸钙晶须配料用搅拌装置 | |
CN111823404A (zh) | 一种厂区环保型拌合上料子系统以及拌合上料系统 | |
CN209583035U (zh) | 一种空气输送斜槽 | |
JP5255828B2 (ja) | 耐火物の連続施工装置 | |
CN216465394U (zh) | 一种干混砂浆搅拌用防尘装置 | |
CN217147512U (zh) | 输送带喷吹装置 | |
CN211197771U (zh) | 一种板坯回收系统上的翻板装置 | |
CN217531363U (zh) | 一种环保型混凝土搅拌站料场 | |
CN222475196U (zh) | 一种混凝土生产用输送带雾森降尘装置 | |
CN109457559A (zh) | 轨道板便捷式移动灌注装置及灌注施工方法 | |
CN205366645U (zh) | 一种可控流物料转运系统的曲线落料管 | |
CN207221578U (zh) | 石灰石预均化堆场的降尘系统 | |
CN220386404U (zh) | 一种便于下料的轮碾混料机 | |
CN205367191U (zh) | 一种可控流物料转运系统的集流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