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0401522U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防护用的散热外壳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防护用的散热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01522U
CN220401522U CN202321262550.1U CN202321262550U CN220401522U CN 220401522 U CN220401522 U CN 220401522U CN 202321262550 U CN202321262550 U CN 202321262550U CN 220401522 U CN220401522 U CN 220401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eat dissipation
driving motor
new energy
energy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625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法智
林坚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2625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01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01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01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外壳领域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防护用的散热外壳,包括防尘壳、壳体和驱动电机,壳体的内部设有用于安装驱动电机的支架,所述防尘壳的表面设有进气网,驱动电机的一端设有电机轴,电机轴穿过通孔向防尘壳的外部延伸,电机轴通过轴套连接有第一散热风扇,壳体的侧面设有通风通道,壳体的一侧连接有散热壳,散热壳的表面设有与壳体导通的出风口,散热壳的内部连接有散热组件,第一散热风扇和散热组件通过设置的进气网和出风口的配对使用实现电机的降温效果,结合壳体侧面的通风通道使其形成一个散热通道,从而有利于壳体内部的空气快速流通,避免电机过热损坏,同时防尘壳可加强壳体内部空气流通后的防尘效果。

Description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防护用的散热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外壳领域,具体涉及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防护用的散热外壳。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在现有的技术中也叫新能源电动汽车,其组成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而新能源电动车的车载动力装置通常为驱动电机进行驱动。
现有的电机运行时间过长时会出现温度过高现象,而现有的散热采用简易的风扇进行散热,电机使用过热对绝缘很不利,电机发热反应最敏感的部位就是定子绕组绝缘,温度过高会对内部的绝缘材料加速磨损和老化,缩短电机使用寿命,而且还可能因绝缘损坏引发各种事故,且现有的散热风扇使用时还会有灰尘进入,对电机轴产生影响导致其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防护用的散热外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散热外壳的散热不佳和散热风扇工作易携带灰尘进入电机内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防护用的散热外壳,包括防尘壳、壳体和驱动电机,壳体的内部设有用于安装驱动电机的支架,驱动电机通过螺栓与支架连接,所述防尘壳的表面设有进气网,进气网的中部设有通孔,驱动电机的一端设有电机轴,电机轴穿过通孔向防尘壳的外部延伸,电机轴通过轴套连接有第一散热风扇,壳体的侧面设有通风通道,通风通道配对设置于第一散热风扇的上方,壳体内壁的两侧均设有散热鳍片,壳体的一侧连接有散热壳,散热壳的表面设有与壳体导通的出风口,散热壳的内部连接有散热组件。
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网的表面设有若干与壳体导通的进气口,进气网的内侧连接有防尘网,通过在进气口设置的防尘网,有利于第一散热风扇工作时减少灰尘的进入。
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与驱动电机的连接处填充有散热硅胶,通过填充的散热硅胶增强驱动电机的散热性能。
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二散热风扇,壳体的侧面设有连接架,第二散热风扇通过固定螺栓与支架和连接支架的侧面连接,第二散热风扇的输出端与出风口配对设置,通过设置的第二散热风扇与第一散热风扇的配对使用,形成一个散热通道加快壳体内部的空气流通,有利于增强散热外壳的散热。
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所述防尘壳和散热壳均通过卡扣连接配对设置于壳体的两侧,安装简单便捷。
上述说明中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壳的表面设有接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中,第一散热风扇和散热组件通过设置的进气网和出风口的配对使用实现电机的降温效果,结合壳体侧面的通风通道使其形成一个散热通道,并通过壳体内壁设置的散热鳍片增强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壳体内部的空气快速流通,避免电机过热损坏,与现有的散热设置相比,该第一散热风扇的驱动源来自电机本身,更加环保,还可减少电机轴驱动时的温度,提高电机轴的使用寿命,同时防尘壳可加强壳体内部空气流通后的防尘效果,有利于减少灰尘进入壳体内部,对电机和电机轴造成侵蚀,进一步的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防护用的散热外壳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防护用的散热外壳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防护用的散热外壳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防护用的散热外壳的散热通道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分别为:1-防尘壳,2-壳体,3-驱动电机,4-支架,5-进气网,6-通孔,7-电机轴,8-第一散热风扇,9-通风通道,10-散热鳍片,11-散热壳,12-出风口,13-进气口,14-防尘网,15-散热硅胶,16-连接架,17-第二散热风扇,18-接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参照图1-图4,其具体实施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3防护用的散热外壳,包括防尘壳1、壳体2和驱动电机3,壳体2的内部设有用于安装驱动电机3的支架4,驱动电机3通过螺栓与支架4连接,所述防尘壳1的表面设有进气网5,进气网5的中部设有通孔6,驱动电机3的一端设有电机轴7,电机轴7穿过通孔6向防尘壳1的外部延伸,电机轴7通过轴套连接有第一散热风扇8,壳体2的侧面设有通风通道9,通风通道9配对设置于第一散热风扇8的上方,壳体2内壁的两侧均设有散热鳍片10,壳体2的一侧连接有散热壳11,散热壳11的表面设有与壳体2导通的出风口12,散热壳11的内部连接有散热组件。
进气网5的表面设有若干与壳体2导通的进气口13,进气网5的内侧连接有防尘网14,通过在进气口13设置的防尘网14,有利于第一散热风扇8工作时减少灰尘的进入。支架4与驱动电机3的连接处填充有散热硅胶15,通过填充的散热硅胶15增强驱动电机3的散热性能。散热组件包括第二散热风扇17,壳体2的侧面设有连接架16,第二散热风扇17通过固定螺栓与支架4和连接支架4的侧面连接,第二散热风扇17的输出端与出风口12配对设置,通过设置的第二散热风扇17与第一散热风扇8的配对使用,形成一个散热通道加快壳体2内部的空气流通,有利于增强散热外壳的散热。防尘壳1和散热壳11均通过卡扣连接配对设置于壳体2的两侧,安装简单便捷。散热壳11的表面设有接线孔18。
本实用中的具体使用原理为,驱动电机3通过螺栓安装于支架4的顶部,驱动电机3与支架4之间填充有散热硅胶15,第一散热风扇8通过轴套安装于电机轴7上,并设置于通风通道9的下方,电机轴7转动时,带动第一散热风扇8进行转动,从而将外部的空气通过进气网5表面的进气口13进入壳体2内部,散热鳍片10通过螺丝安装于壳体2的内壁上,对壳体2内部空气进行导热处理,当电机轴7方向热量过高时,第一散热风扇8转动下将热量通过设置的通风通道9快速排出,第二散热风扇17的输入端与电机的一端抵接,第二散热风扇17通过接线孔18连接电源;启动时,将壳体2内部的空气通过第二散热风扇17的输出端经过出风口12排出散热壳11的外部,从而形成一个快速散热的散热通道,使其加快壳体2内部的空气流通,从而增强电机的散热效率,避免电机过热损坏,与现有的散热设置相比,该第一散热风扇8的驱动源来自电机本身,更加环保,还可减少电机轴7驱动时的温度,提高电机轴7的使用寿命,同时防尘壳1通过设置的防尘网14可加强壳体2内部空气在第一散热风扇8驱动下快速流通后的防尘效果,有利于减少灰尘进入壳体2内部,对电机和电机轴7造成侵蚀,进一步的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防护用的散热外壳,包括防尘壳、壳体和驱动电机,壳体的内部设有用于安装驱动电机的支架,驱动电机通过螺栓与支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壳的表面设有进气网,进气网的中部设有通孔,驱动电机的一端设有电机轴,电机轴穿过通孔向防尘壳的外部延伸,电机轴通过轴套连接有第一散热风扇,壳体的侧面设有通风通道,通风通道配对设置于第一散热风扇的上方,壳体内壁的两侧均设有散热鳍片,壳体的一侧连接有散热壳,散热壳的表面设有与壳体导通的出风口,散热壳的内部连接有散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防护用的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网的表面设有若干与壳体导通的进气口,进气网的内侧连接有防尘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防护用的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驱动电机的连接处填充有散热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防护用的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二散热风扇,壳体的侧面设有连接架,第二散热风扇通过固定螺栓与支架和连接支架的侧面连接,第二散热风扇的输出端与出风口配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防护用的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壳和散热壳均通过卡扣连接配对设置于壳体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防护用的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的表面设有接线孔。
CN202321262550.1U 2023-05-23 2023-05-23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防护用的散热外壳 Active CN220401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62550.1U CN220401522U (zh) 2023-05-23 2023-05-23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防护用的散热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62550.1U CN220401522U (zh) 2023-05-23 2023-05-23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防护用的散热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01522U true CN220401522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611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62550.1U Active CN220401522U (zh) 2023-05-23 2023-05-23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防护用的散热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015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1063651A1 (zh) 外转子直流无刷电动机
CN220401522U (zh)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防护用的散热外壳
JPH06245542A (ja) 自動車用一体型インバータ装置
CN212332408U (zh) 一种高效散热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5186377U (zh) 侧向散热的电动装置
CN211128745U (zh) 电机控制器
CN211378610U (zh) 一种散热板及伺服驱动器
CN210271573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led显示屏电源组件
JP3279536B2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KR19980074076A (ko) 공냉식 가솔린 엔진 발전기의 본네트 방열장치
CN221381536U (zh) 复合型多层强散热电机驱动器
CN217388410U (zh) 一种电控一体式电机
CN220475558U (zh) 一种电路板覆膜机驱动器
CN219513956U (zh) 一种基于直流电源的供电保护系统
CN218301912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
CN216673679U (zh) 一种控制器上的风冷散热器
CN211959916U (zh) 一种循环散热多合一电机控制器
CN217469257U (zh) 一种用于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的散热机构
CN217892534U (zh) 一种用于充电桩的通风散热结构
CN219124030U (zh) 风电变桨用驱动一体式风冷伺服电机
CN215345588U (zh) 一种新型散热风道的调速控制器
CN119212304B (zh) 一种连接器壳体组件
CN210174573U (zh) 一种客车顶置空调电器系统总成的通风散热结构
CN220492873U (zh) 一种逆变器壳体盖板结构
CN219955128U (zh) 一种汽车大灯的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