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55534U - 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 Google Patents
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355534U CN220355534U CN202321659550.5U CN202321659550U CN220355534U CN 220355534 U CN220355534 U CN 220355534U CN 202321659550 U CN202321659550 U CN 202321659550U CN 220355534 U CN220355534 U CN 2203555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sing
- indoor unit
- air conditioner
- fans
- control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包括机壳、送风机构和电控箱,机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机壳的前侧;送风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电机和两个风扇,至少一个电机设于机壳内,并连接风扇,两个风扇对应设于进风口和出风口;电控箱设于机壳的前部,并连接机壳的内壁;其中,自机壳的前侧至机壳的后侧,电控箱和一个电机依次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进风口通常位于机壳的下侧及电控箱的位置缺陷,导致的柜子顶部挡住进风口以及电控箱维护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通常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安装在室内侧,而室外机安装在室外侧。
现有技术中,按照安装方式可将室内机划分为立式室内机、壁挂式室内机和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其中,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因其占用室内有效空间较小,被广泛的推广使用。
然而,现有的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的进风方式大多为下进风,也即,现有的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的进风口通常位于机壳的下侧,若人们需要将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安装在柜子顶部时,则柜子顶部会将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的进风口挡住,影响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进风,导致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的安装位置受限;此外,现有技术对电控箱的维护工作通常是在机壳的前方进行的,然而,电机通常是挡住电控箱的,导致人们需要整体卸下电机才能维护电控箱,由此,增加了电控箱的维护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进风口通常位于机壳的下侧及电控箱的位置缺陷,导致的柜子顶部挡住进风口以及电控箱维护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包括:机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位于机壳的前侧;送风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电机和两个风扇,至少一个电机设于机壳内,并连接风扇,两个风扇对应设于进风口和出风口;电控箱,设于机壳的前部,并连接机壳的内壁;其中,自机壳的前侧至机壳的后侧,电控箱和一个电机依次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电控箱具有容纳腔及能连通容纳腔的开口;容纳腔朝机壳的前侧延伸设置,用于容纳电子器件;开口朝向机壳的前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机壳的前侧具有检修口,电控箱设于机壳内的检修口位置处;电控箱还包括盖板,在盖板罩设于检修口的状态下,盖板能堵住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两个风扇中的一个风扇为离心风扇,两个风扇中的另一个风扇为贯流风扇。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两个风扇均为贯流风扇或离心风扇。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送风机构包括一个电机;电机位于机壳内,并连接机壳的内壁;其中,电机连接两个风扇,以驱动两个风扇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送风机构包括两个电机,两个电机位于机壳内;两个电机和电控箱位于机壳的同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机壳内并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具有风道;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还包括蒸发器,蒸发器设于风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蒸发器沿机壳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并覆盖于进风口和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风管式空调,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的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的特点及优点是:
进风口位于机壳的前侧,即便是人们将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安装在柜子顶部,柜子顶部也不会将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的进风口挡住,不影响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进风,既保证了进风的通畅性,又保证了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的安装位置不会受到限制,使得安装室内机时无需避开柜子的顶部。
自机壳的前侧至机壳的后侧,电控箱和电机依次设置,也即,电机并未挡住电控箱,由此,当人们在机壳的前方维护电控箱时,无需卸下电机,降低了电控箱的维护难度。
综上,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能解决现有技术中进风口通常位于机壳的下侧及电控箱的位置缺陷,导致的柜子顶部挡住进风口以及电控箱维护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箱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的主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图6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机壳;110、进风口;120、出风口;130、检修口;200、送风机构;210、电机;220、风扇;300、电控箱;310、开口;320、盖板;400、蒸发器;L、机壳的长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方式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图1至图7展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包括机壳100、送风机构200和电控箱300,机壳100具有进风口110和出风口120,进风口110和出风口120可位于机壳100的前侧;送风机构200包括至少一个电机210和两个风扇220,至少一个电机210设于机壳100内,并连接风扇220,两个风扇220对应设于进风口110和出风口120;电控箱300设于机壳100的前部,并连接机壳100的内壁;其中,自机壳100的前侧至机壳100的后侧,电控箱300和一个电机210依次设置。
进风口110位于机壳100的前侧,即便是人们将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安装在柜子顶部,柜子顶部也不会将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的进风口110挡住,不影响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进风,既保证了进风的通畅性,又保证了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的安装位置不会受到限制,使得安装时无需避开柜子的顶部。
自机壳100的前侧至机壳100的后侧,电控箱300和电机210依次设置,也即,电机210并未挡住电控箱300,由此,当人们在机壳100的前方维护电控箱300时,无需卸下电机210,降低了电控箱300的维护难度。
综上,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能解决现有技术中进风口110通常位于机壳100的下侧及电控箱300的位置缺陷,导致的柜子顶部挡住进风口110以及电控箱300维护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控箱300具有容纳腔及能连通容纳腔的开口310;容纳腔朝机壳100的前侧延伸设置,用于容纳电子器件;开口310朝向机壳100的前侧。
具体实施时,由于现有技术对电控箱300的维护工作通常是在机壳100的前方进行的,因此,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使得人们能够在机壳100的前方经上述开口310而伸入容纳腔内,从而对电子器件进行操作,进一步降低电控箱300的维护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机壳100的前侧具有检修口130,检修口130可位于进风口110和出风口120之间,电控箱300设于机壳100内的检修口130位置处;电控箱300还包括盖板320,在盖板320罩设于检修口130的状态下,盖板320能堵住开口310。
具体实施时,盖板320罩设于检修口130,能保证机壳100的一体性,并且,盖板320堵住开口310,使得电子器件处于干燥状态,提升电子器件运行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制冷模式下,位于出风口120处的空气的湿度较高,若盖板320不堵住开口310,则出风口120处的空气能经过开口310进入容纳腔内,由此,使得电子器件处于一个非干燥状态。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两个风扇220中的一个风扇220为离心风扇,两个风扇220中的另一个风扇220为贯流风扇。
具体实施时,若将所有风扇220设置为贯流风扇,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的长度较长,当搬运过程中进出门时,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机壳100)容易与门框发生干涉,不便于人们搬运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入户;此外,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能综合贯流风扇和离心风扇的优点,发挥贯流风扇的噪音小及离心风扇的风力大的优点。
在另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两个风扇220均为贯流风扇或离心风扇。
具体实施时,若两个风扇220均为贯流风扇,则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在运行时,噪音较低,并且,由于无蜗壳,因此,体积较小;若两个风扇220均为离心风扇,则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在运行时,风力较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送风机构200的电机210可为一个,电机210位于机壳100内,并连接机壳100的内壁;其中,电机210连接两个风扇220,以驱动两个风扇220转动。
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借由一个电机210即可驱动两个风扇220,无需在机壳100内设置多个电机210,也即,本实用新型为一拖二,无需两个电机210与两个风扇220一一对应,因此,不仅能增大风力,而且能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送风机构200包括两个电机210,两个电机210位于机壳100内;两个电机210和电控箱300位于机壳100的同一侧。
具体实施时,电控箱300与电机210共用机壳100的其中一侧空间,减少机壳100内部空间的占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机壳100内并位于进风口110和出风口120之间具有风道;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还包括蒸发器400,蒸发器400设于风道。
在本实施方式,蒸发器400沿机壳100的长度方向L延伸设置,并覆盖于进风口110和出风口120。也即,蒸发器400可设置为平直结构。蒸发器400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空气的流入方向或流出方向。
具体实施时,通过上述结构设置,相较于折弯结构或者倾斜结构的蒸发器400,能方便人们加工蒸发器400,同时,蒸发器400为平直结构,体积较小,能节省蒸发器400的物料。
此外,无论空气是进入机壳100内,还是空气从机壳100流出,都会与蒸发器400接触,并且是与蒸发器400的不同位置接触,由此,使得空气能充分得与蒸发器400接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风管式空调,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
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方式”、“具体方式”、或“一些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方式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方式以及不同实施例或方式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100),具有进风口(110)和出风口(120),所述进风口(110)位于所述机壳(100)的前侧;
送风机构(200),包括至少一个电机(210)和两个风扇(220),至少一个所述电机(210)设于所述机壳(100)内,并连接所述风扇(220),两个所述风扇(220)对应设于所述进风口(110)和所述出风口(120);
电控箱(300),设于所述机壳(100)的前部,并连接所述机壳(100)的内壁;
其中,自所述机壳(100)的前侧至所述机壳(100)的后侧,所述电控箱(300)和一个所述电机(210)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箱(300)具有容纳腔及能连通所述容纳腔的开口(310);
所述容纳腔朝所述机壳(100)的前侧延伸设置,用于容纳电子器件;
所述开口(310)朝向所述机壳(100)的前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100)的前侧具有检修口(130);
所述电控箱(300)设于所述机壳(100)内的所述检修口(130)位置处,所述电控箱(300)还包括盖板(320);
在所述盖板(320)罩设于所述检修口(130)的状态下,所述盖板(320)能堵住所述开口(3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风扇(220)中的一个所述风扇(220)为离心风扇,两个所述风扇(220)中的另一个所述风扇(220)为贯流风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风扇(220)均为贯流风扇或离心风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构(200)包括一个所述电机(210);
所述电机(210)位于所述机壳(100)内,并连接所述机壳(100)的内壁;
其中,所述电机(210)连接两个所述风扇(220),以驱动两个所述风扇(220)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机构(200)包括两个所述电机(210),两个所述电机(210)位于所述机壳(100)内;
两个所述电机(210)和所述电控箱(300)位于所述机壳(100)的同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100)内并位于所述进风口(110)和所述出风口(120)之间具有风道;
所述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还包括蒸发器(400),所述蒸发器(400)设于所述风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400)沿所述机壳(100)的长度方向(L)延伸设置,并覆盖于所述进风口(110)和所述出风口(120)。
10.一种风管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59550.5U CN220355534U (zh) | 2023-06-27 | 2023-06-27 | 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59550.5U CN220355534U (zh) | 2023-06-27 | 2023-06-27 | 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355534U true CN220355534U (zh) | 2024-01-16 |
Family
ID=89484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659550.5U Active CN220355534U (zh) | 2023-06-27 | 2023-06-27 | 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355534U (zh) |
-
2023
- 2023-06-27 CN CN202321659550.5U patent/CN22035553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5074350A1 (zh) | 一种引风机结构及其应用的中央空调冷却系统 | |
CN220355534U (zh) | 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 |
CN209639137U (zh) | 风管机 | |
CN209801630U (zh) | 风管机 | |
CN216924547U (zh) | 出风口切换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 |
CN221005233U (zh) | 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 |
CN216814356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464650U (zh) | 用于风管机的室内机及风管机 | |
CN216814355U (zh) | 风管机 | |
CN216814373U (zh) | 出风口切换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 |
CN216814374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10068054A (zh) | 空调送风结构 | |
CN216814375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681437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20624200U (zh) | 风管式空调机及空调器 | |
CN211650906U (zh) | 一种用于便携式制冷器具的换热装置 | |
CN210118849U (zh) | 空调送风结构 | |
CN221005264U (zh) | 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 |
CN220506916U (zh) | 支撑部件、内机外壳及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 | |
CN220506997U (zh) | 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及空调 | |
CN219367768U (zh) | 风管机室内机和风管机 | |
CN209801629U (zh) | 风管机 | |
CN206222517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20507014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7876136U (zh) | 柜装空调器和柜子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