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51917U - 一种养殖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养殖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351917U CN220351917U CN202321583150.0U CN202321583150U CN220351917U CN 220351917 U CN220351917 U CN 220351917U CN 202321583150 U CN202321583150 U CN 202321583150U CN 220351917 U CN220351917 U CN 2203519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eatment system
- tank
- communicated
- sludge
- output 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0
-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Ozone Chemical compound [O-][O+]=O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112 coagul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6228 supernat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546 nitrify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271 coag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345 coag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189 flocc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6615 flocc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360 aquaculture Methods 0.000 claims 9
- 244000144974 aquaculture Species 0.000 claims 9
- 238000004065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543 intermedi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957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28 Biom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1143 Hypox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53 acid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50 fe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608 fec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05 fe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06 fil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01 hydroly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44972 livestock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71 livestock man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521 macromolecul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6 methan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614 poison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44977 poultry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440 toxic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养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设置有污水输入口,深度处理系统的输出端设置有排放口,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和深度处理系统分别设置有与污泥处理系统连通的管道;生化处理系统包括AF厌氧池、一级好氧处理系统和二级好氧处理系统,AF厌氧池的输出端与一级好氧处理系统的输入端连通,通过预处理系统对水质水量进行调节,并去除悬浮物,通过生化处理系统在一级好氧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改性提高可生化性后进行二次强化好氧处理,通过深度处理系统进行深度处理,使污水能够稳定达到水质排放标准,通过污泥处理系统对污泥进行回收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禽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殖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基建投资、运行管理费用、出水水质要求、操作管理难易、占地面积的大小等多种因素。
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养殖场污水排放不连续,波动较大;
第二、污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
第三、污水经过生化处理后仍含有大量不易好氧生化降解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
第四、污水经二级生物处理后COD、TP、粪大肠菌群数还无法稳定达到水质排放指标。
有鉴于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养殖污水处理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至少一个问题,使排放污水的水质、水量相对均衡,以免造成污水处理系统的超负荷运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养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设置有污水输入口,所述预处理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生化处理系统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生化处理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深度处理系统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深度处理系统的输出端设置有排放口,所述预处理系统、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和所述深度处理系统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污泥处理系统连通的管道;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包括AF厌氧池、一级好氧处理系统和二级好氧处理系统,所述AF厌氧池的输出端与所述一级好氧处理系统的输入端连通,所述一级好氧处理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二级好氧处理系统的输入端连通,所述二级好氧处理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深度处理系统的输入端连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生化处理系统还包括依次管道连通的沼液收集调节池、第一混凝池、中沉池和污水调配池,所述沼液收集调节池的输入端与所述AF厌氧池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污水调配池的输出端与所述一级好氧处理系统的输入端连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一级好氧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二级好氧池和第一二沉池,所述一级好氧处理系统与所述二级好氧处理系统之间还设置有臭氧接触池和过渡池,所述一级缺氧池的输入端与所述污水调配池连通,所述第一二沉池的输出端与所述臭氧接触池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过渡池的输入端与所述臭氧接触池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过渡池的输出端与所述二级好氧处理系统的输入端连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二级好氧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三级缺氧池、三级接触氧化池和第二二沉池,所述三级缺氧池的输入端与所述一级好氧处理系统连通,所述第二二沉池的输出端与所述深度处理系统的输入端连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污水调配池设置有用于向所述二级缺氧池输送水的送水管道,所述二级好氧池与所述一级缺氧池之间设置有第一硝化液回流管道,所述第一二沉池与所述一级缺氧池之间设置有第一污泥回流管道,所述三级接触氧化池与所述三级缺氧池之间设置有第二硝化液回流管道,所述第二二沉池与所述三级缺氧池之间设置有第二污泥回流管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渠、集污池、固液分离机、集污调节池、絮凝池和初沉池,所述格栅渠设置有污水进水口,所述初沉池与所述AF厌氧池的输入端连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包括浮渣收集池,所述初沉池、所述AF厌氧池和所述中沉池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浮渣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浮渣收集池连通,所述浮渣收集池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泥处理系统连通,所述初沉池和所述中沉池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沉渣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泥处理系统连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浓缩池和污泥脱水机,所述污泥浓缩池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初沉池、中沉池和所述浮渣收集池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泥脱水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污泥脱水机设置有压滤液输送管道,所述污泥浓缩池设置有上清液输送管道,所述压滤液输送管道和所述上清液输送管道分别与所述集污调节池连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深度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中间池、臭氧反应池、混凝沉淀池和臭氧消毒脱色池,所述中间池的输入端与所述生化处理系统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臭氧消毒脱色池的输出端设置有排放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污泥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收集中转池,所述第一二沉池、所述第二二沉池和所述混凝沉淀池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污泥的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泥收集中转池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污泥收集中转池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泥浓缩池连通。
相比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带来以下技术效果:通过预处理系统对水质水量进行调节,并去除悬浮物,通过生化处理系统在一级好氧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改性提高可生化性后进行二次强化好氧处理,通过深度处理系统进行深度处理,使污水能够稳定达到水质排放标准,通过污泥处理系统对污泥进行回收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预处理系统;11、格栅渠;12、集污池;13、固液分离机;14、集污调节池;15、絮凝池;16、初沉池;2、生化处理系统;21、AF厌氧池;22、一级好氧处理系统;221、一级缺氧池;222、一级好氧池;223、二级缺氧池;224、二级好氧池;225、第一二沉池;226、第一硝化液回流管道;227、第一污泥回流管道;23、二级好氧处理系统;231、三级缺氧池;232、三级接触氧化池;233、第二二沉池;234、第二硝化液回流管道;235、第二污泥回流管道;24、沼液收集调节池;25、第一混凝池;26、中沉池;27、污水调配池;28、臭氧接触池;29、过渡池;3、深度处理系统;31、中间池;32、臭氧反应池;33、混凝沉淀池;34、臭氧消毒脱色池;35、排放口;4、污泥处理系统;41、泥浓缩池;411、上清液输送管道;42、污泥脱水机;421、压滤液输送管道;43、泥收集中转池;431、第三管道;5、浮渣收集池;51、第一管道;52、第二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见图1所示,一种养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1、生化处理系统2、深度处理系统3和污泥处理系统4;所述预处理系统1设置有污水输入口,所述预处理系统1的输出端与所述生化处理系统2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生化处理系统2的输出端与所述深度处理系统3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深度处理系统3的输出端设置有排放口,所述预处理系统1、所述生化处理系统2和所述深度处理系统3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污泥处理系统4连通的管道;所述生化处理系统2包括AF厌氧池21、一级好氧处理系统22和二级好氧处理系统23,所述AF厌氧池21的输出端与所述一级好氧处理系统22的输入端连通,所述一级好氧处理系统22的输出端与所述二级好氧处理系统23的输入端连通,所述二级好氧处理系统23的输出端与所述深度处理系统3的输入端连通。
通过预处理系统1对水质水量进行调节,并去除悬浮物,通过生化处理系统2在一级好氧处理系统22对污水进行改性提高可生化性后进行二次强化好氧处理,通过深度处理系统3进行深度处理,使污水能够稳定达到水质排放标准,通过污泥处理系统4对污泥进行回收处理。
进一步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生化处理系统2还包括依次管道连通的沼液收集调节池24、第一混凝池25、中沉池26和污水调配池27,所述沼液收集调节池24的输入端与所述AF厌氧池21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污水调配池27的输出端与所述一级好氧处理系统22的输入端连通。
经预处理后,污水的悬浮物和有机污染物有了大幅度的消减,但污水中有机物浓度仍然较高,且污水中所含有的不易好氧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仍未去除。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直接用好氧生化处理,由于有机负荷过高,因而处理效率低,占地大,同时由于好氧生化须供给充足的空气来创造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有利环境,因而能耗大。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细菌为水解细菌、产酸菌、产甲烷菌,均在厌氧条件下,不需要动力,因而厌氧反应池能在无能耗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大部分降解到适宜于好氧生化降解的水平。厌氧菌群还可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的中间体,使难生化降解物质转变成容易生化处理的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本实施例的AF厌氧池21安装组合填料可供厌氧微生物附着,AF厌氧池21内可以保持很高的微生物浓度、处理能力较高、厌氧污泥不容易流失、出水SS较低、设备简单;同时可缩短调试周期和保证厌氧系统较稳定处理效率。
进一步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好氧处理系统22包括依次连通的一级缺氧池221、一级好氧池222、二级缺氧池223、二级好氧池224和第一二沉池225,所述一级好氧处理系统22与所述二级好氧处理系统23之间还设置有臭氧接触池28和过渡池29,所述一级缺氧池221的输入端与所述污水调配池27连通,所述第一二沉池225的输出端与所述臭氧接触池28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过渡池29的输入端与所述臭氧接触池28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过渡池29的输出端与所述二级好氧处理系统23的输入端连通。
本实施例通过缺氧、好氧二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及脱氮的功能。在现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方案简单,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也少于现有技术。在缺氧与好氧交替运行下,丝状菌不会大量繁殖,SVI一般小于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缺氧池在使用时只需轻缓搅拌,使之混合,而以不增加溶解氧为度。
进一步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二级好氧处理系统23包括依次连通的三级缺氧池231、三级接触氧化池232和第二二沉池233,所述三级缺氧池231的输入端与所述一级好氧处理系统22连通,所述第二二沉池233的输出端与所述深度处理系统3的输入端连通。
本实施例通过二级好氧处理系统23进行进一步处理,使经过一级好氧处理系统22处理后难生化降解大分子污染物质在二级好氧处理系统23的作用下,使大分子有机物的分子键断裂转变成易生化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并起到污水脱色作用。需要说明的是二级好氧处理系统23采用臭氧氧化法及生物接触氧化法进行处理。采用臭氧氧化法,反应迅速、流程简单、无二次污染。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丰富的生物相;具有高浓度的生物量;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工艺流程简单、设备运行可靠、操作简便;承受污水水质、水量变化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pH和有毒物质具有较大的缓冲作用。
进一步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预处理系统1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渠11、集污池12、固液分离机13、集污调节池14、絮凝池15和初沉池16,所述格栅渠11设置有污水进水口,所述初沉池16与所述AF厌氧池21的输入端连通。
现有技术中,猪场污水排放不连续,波动较大,本发明通过设置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污水中的猪毛、猪粪、注射器、胎衣等固体物质容易造成水泵和管道的堵塞,同时会影响后续的生化处理效果,为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本实施例采用格栅、固液分离机13、初沉池16对悬浮物进行预处理,避免固体物质对水泵和管道造成堵塞。
进一步的具体实施例中,包括浮渣收集池5,所述初沉池16、所述AF厌氧池21和所述中沉池26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浮渣的第一管道51,所述第一管道51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浮渣收集池5连通,所述浮渣收集池5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泥处理系统4连通,所述初沉池16和所述中沉池26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沉渣的第二管道52,所述第二管道52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泥处理系统4连通。
通过第一管道51将初沉池16、AF厌氧池21和中沉池26内的浮渣送入浮渣收集池5内进行处理,待处理完后再输送至污泥处理系统4进行处理,通过第二管道52将初沉池16和中沉池26内的沉渣送入污泥处理系统4。
进一步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污泥处理系统4包括污泥浓缩池41和污泥脱水机42,所述污泥浓缩池41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初沉池16、中沉池26和所述浮渣收集池5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41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泥脱水机42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污泥脱水机42设置有压滤液输送管道421,所述污泥浓缩池41设置有上清液输送管道411,所述压滤液输送管道421和所述上清液输送管道411分别与所述集污调节池14连通。
通过污泥浓缩池41对污泥进行浓缩后送入污泥脱水机42进行处理,通过上清液输送管道411将上清液送入集污调节池14内,通过压滤液输送管道421将压滤液送入集污调节池14内。污泥脱水机42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后形成泥饼综合利用,也可以外运处理。
进一步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污水调配池27设置有用于向所述二级缺氧池223输送水的送水管道,所述二级好氧池224与所述一级缺氧池221之间设置有第一硝化液回流管道226,所述第一二沉池225与所述一级缺氧池221之间设置有第一污泥回流管道227,所述三级接触氧化池232与所述三级缺氧池231之间设置有第二硝化液回流管道234,所述第二二沉池233与所述三级缺氧池231之间设置有第二污泥回流管道235。
进一步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深度处理系统3包括依次连通的中间池31、臭氧反应池32、混凝沉淀池33和臭氧消毒脱色池34,所述中间池31的输入端与所述生化处理系统2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臭氧消毒脱色池34的输出端设置有排放口35。通过混凝沉淀池33对残留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沉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污泥处理系统4还包括污泥收集中转池43,所述第一二沉池225、所述第二二沉池233和所述混凝沉淀池33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污泥的第三管道431,所述第三管道431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泥收集中转池43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污泥收集中转池43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泥浓缩池41连通。通过第三关到将第一二沉池225和第二二沉池233底部的污泥输送至污泥收集中转池43内,再送入污泥浓缩池41进行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个输送管道及各个处理系统之间均采用泵进行输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只要其符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均应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譬如:各具体实施例的不同组合,各区别技术特征的不同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养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设置有污水输入口,所述预处理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生化处理系统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生化处理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深度处理系统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深度处理系统的输出端设置有排放口,所述预处理系统、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和所述深度处理系统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污泥处理系统连通的管道;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包括AF厌氧池、一级好氧处理系统和二级好氧处理系统,所述AF厌氧池的输出端与所述一级好氧处理系统的输入端连通,所述一级好氧处理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二级好氧处理系统的输入端连通,所述二级好氧处理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深度处理系统的输入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系统还包括依次管道连通的沼液收集调节池、第一混凝池、中沉池和污水调配池,所述沼液收集调节池的输入端与所述AF厌氧池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污水调配池的输出端与所述一级好氧处理系统的输入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养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好氧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二级好氧池和第一二沉池,所述一级好氧处理系统与所述二级好氧处理系统之间还设置有臭氧接触池和过渡池,所述一级缺氧池的输入端与所述污水调配池连通,所述第一二沉池的输出端与所述臭氧接触池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过渡池的输入端与所述臭氧接触池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过渡池的输出端与所述二级好氧处理系统的输入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养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好氧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三级缺氧池、三级接触氧化池和第二二沉池,所述三级缺氧池的输入端与所述一级好氧处理系统连通,所述第二二沉池的输出端与所述深度处理系统的输入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养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调配池设置有用于向所述二级缺氧池输送水的送水管道,所述二级好氧池与所述一级缺氧池之间设置有第一硝化液回流管道,所述第一二沉池与所述一级缺氧池之间设置有第一污泥回流管道,所述三级接触氧化池与所述三级缺氧池之间设置有第二硝化液回流管道,所述第二二沉池与所述三级缺氧池之间设置有第二污泥回流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养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渠、集污池、固液分离机、集污调节池、絮凝池和初沉池,所述格栅渠设置有污水进水口,所述初沉池与所述AF厌氧池的输入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养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渣收集池,所述初沉池、所述AF厌氧池和所述中沉池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浮渣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浮渣收集池连通,所述浮渣收集池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泥处理系统连通,所述初沉池和所述中沉池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沉渣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泥处理系统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养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浓缩池和污泥脱水机,所述污泥浓缩池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初沉池、中沉池和所述浮渣收集池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泥脱水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污泥脱水机设置有压滤液输送管道,所述污泥浓缩池设置有上清液输送管道,所述压滤液输送管道和所述上清液输送管道分别与所述集污调节池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养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中间池、臭氧反应池、混凝沉淀池和臭氧消毒脱色池,所述中间池的输入端与所述生化处理系统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臭氧消毒脱色池的输出端设置有排放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养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收集中转池,所述第一二沉池、所述第二二沉池和所述混凝沉淀池分别设置有用于输送污泥的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泥收集中转池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污泥收集中转池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泥浓缩池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83150.0U CN220351917U (zh) | 2023-06-20 | 2023-06-20 | 一种养殖污水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83150.0U CN220351917U (zh) | 2023-06-20 | 2023-06-20 | 一种养殖污水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351917U true CN220351917U (zh) | 2024-01-16 |
Family
ID=89500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583150.0U Active CN220351917U (zh) | 2023-06-20 | 2023-06-20 | 一种养殖污水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351917U (zh) |
-
2023
- 2023-06-20 CN CN202321583150.0U patent/CN2203519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06019B (zh) | 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系统 | |
CN106430562B (zh) | 一种禽畜废水达标排放的处理方法 | |
CN108101314A (zh) |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的综合治理利用方法 | |
CN108383320B (zh) |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的集成处理方法 | |
CN110015812B (zh) | 一种高浓度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法 | |
WO2011066866A1 (en) | An anaerobic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 |
CN101781056A (zh) | 造纸废水的处理方法 | |
CN100500599C (zh) | 米酒糟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 |
CN216687842U (zh) | 一种高氨氮污水深度除总氮处理的一体化装置 | |
CN114685014A (zh) |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循环系统 | |
CN111252994A (zh) | 一种食用菌废水处理方法 | |
CN220351917U (zh) | 一种养殖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3342438A (zh) | 污水污泥处理系统 | |
CN217398562U (zh) | 高浓度含氮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7760582B (zh) | 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固体废弃物的一体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205011552U (zh) | 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5590502U (zh) | 一体化泡菜腌制废水处理设备 | |
CN111499109A (zh) | 一种化纤污水处理工艺 | |
CN114804510A (zh) | 一种猪场养殖废水厌氧膜生物处理工艺及系统 | |
CN210127163U (zh) | 一种三效融合农村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8667412U (zh) | 水库污水处理系统 | |
CN113800707A (zh) | 一种畜禽粪污发酵后的沼液的高效率处理系统 | |
CN212076772U (zh) | 一种化纤污水处理系统 | |
CN221235445U (zh) | 一种猪粪发酵沼液深度处理系统 | |
CN217077131U (zh) | 屠宰废水处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