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0334991U - 一种水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34991U
CN220334991U CN202321689610.8U CN202321689610U CN220334991U CN 220334991 U CN220334991 U CN 220334991U CN 202321689610 U CN202321689610 U CN 202321689610U CN 220334991 U CN220334991 U CN 220334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tton
tubular
outer cylind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896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永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6896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34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34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349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净化装置,包括:侧壁设有入水口的滤箱一顶部封堵有盖板;外筒和内筒均布置在滤箱一内且二者的上端均抵紧盖板;内筒的下端与外筒的底壁固定;管状PP棉一套设在外筒上;在外筒和内筒之间的区域内填充有颗粒状活性炭;管状PP棉二的外侧壁与内筒的内侧壁紧贴,管状PP棉二的过滤精度大于管状PP棉一的过滤精度;RO反渗透滤芯嵌装至滤箱二内,RO反渗透滤芯的入水端、出水端以及废水端分别与管状PP棉二的内侧以及滤箱二的出水口和废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中的滤箱一内设有三级过滤,滤箱二中设有用于第四级过滤的RO反渗透滤芯,确保水的过滤效果;整个装置涉及频繁拆卸的密封结构非常少,确保连接的密封性。

Description

一种水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净水装置有多种,净水装置一般采用多级滤芯,对原水进行逐级过滤后再进行使用,现有的净水装置,其滤芯为独立设计,即过滤装置中有多个串接在一起的安装筒,每个安装筒中均可拆卸安装有不同的滤芯,通过上述串接的方式,使得原水能够充分过滤;但是,上述结构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多个串接在一起的安装筒,每个安装筒对应的均会涉及相应的可拆卸密封结构,即用于拆装滤芯的出口,随着串接的安装筒的数量增多,上述可拆卸密封结构数量增多,由于滤芯的定期更换和清理,可拆卸密封结构的拆装较为频繁,密封可靠性下降;
除此之外,现有的净水装置中,粗滤芯和精滤芯均安装在容积相差不大的安装筒中,在水过滤的过程中,粗过滤最容易堵住,粗过滤的有效过滤面积应该比精滤芯大,然而现有技术中,粗过滤过水面积较小,很容易堵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水净化装置,使其能够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净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净化装置,包括:滤箱一、盖板、外筒、内筒、管状PP棉一、颗粒状活性炭、管状PP棉二、滤箱二以及RO反渗透滤芯;所述滤箱一顶部开口并可拆卸封堵有所述盖板,所述滤箱一的侧壁设有能够与外部压力水源接通的入水口;所述外筒上端开口且其侧壁设有透水孔一,所述外筒布置在所述滤箱一内且其上端能够密封抵紧所述盖板;所述内筒上端开口且其布置在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的下端与所述外筒的内底壁密封固定,所述内筒的上端能够密封抵紧所述盖板,所述内筒的侧壁上设有透水孔二;所述管状PP棉一紧密套设在所述外筒的外侧,所述透水孔一限位在所述管状PP棉一内侧;在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之间的区域内填充有所述颗粒状活性炭,所述透水孔一和所述透水孔二均限位在所述颗粒状活性炭下侧;在所述内筒内侧紧密嵌装有所述管状PP棉二,所述管状PP棉二的外侧壁与所述内筒的内侧壁紧贴,所述透水孔二限位在所述管状PP棉二的两端之间,所述管状PP棉二的过滤精度大于所述管状PP棉一的过滤精度;所述滤箱二固定在所述滤箱一一侧,在所述滤箱二上设有出水口和废水口;所述RO反渗透滤芯嵌装至所述滤箱二内,所述RO反渗透滤芯的入水端与所述管状PP棉二的内侧连通,所述RO反渗透滤芯的出水端和废水端各自与所述出水口和所述废水口连通。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水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滤箱一和滤箱二,其中,滤箱一内设有三级过滤,即管状PP棉一、颗粒状活性炭以及管状PP棉二,从滤箱一流出的水流至滤箱二中的RO反渗透滤芯,进行第四级过滤,上述设计确保外部压力水源供给的水能够被充分过滤,满足使用要求;滤箱一中布置有外筒和内筒,外筒上套设有管状PP棉一,管状PP棉一具有较大的过水面积,确保对水的粗滤效果,延长管状PP棉一的维护时间;滤箱一上端可拆卸扣设有盖板,盖板能够同时对滤箱一、外筒以及内筒进行封堵,整个装置涉及频繁拆卸的密封结构非常少,确保连接的密封性,避免该装置漏水。
优选的,所述滤箱一呈圆筒形且其顶部螺纹旋设有所述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出水接头,所述出水接头一端与所述RO反渗透滤芯的入水端连通,所述出水接头的另一端紧密嵌装至所述管状PP棉二内侧。RO反渗透滤芯与管状PP棉二内侧能够可靠连通。
优选的,所述盖板远离所述出水接头的一侧面同轴一体成型有环形的限位槽一和限位槽二,所述外筒的上端紧密嵌装至所述限位槽一内,所述内筒的上端紧密嵌装至所述限位槽二内。限位槽一和限位槽二能够对外筒的上端以及内筒的上端进行限位,确保外筒的上端以及内筒的上端与盖板抵接的密封性。
优选的,还包括盖体和软管,所述滤箱二的顶部开口并可拆卸封堵有所述盖体,所述RO反渗透滤芯的出水端在穿过所述盖体后与所述软管的一端可拆卸固定并连通,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接头可拆卸固定并连通。RO反渗透滤芯与管状PP棉二的内侧可靠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筒的筒底壁外侧均布固定有多个支脚,多个所述支脚远离所述外筒的一端能够抵紧所述滤箱一的内底壁。外筒底部与滤箱一的底部之间具有距离,便于滤箱一内水的流动,以及存积被管状PP棉一拦截后的残渣。
优选的,在所述外筒的侧壁上同轴一体成型有一个挡环,所述管状PP棉一的下端能够与所述挡环抵接。挡环能够对管状PP棉一进行轴向限位。
优选的,所述透水孔一的孔径和所述透水孔二的孔径均小于所述颗粒状活性炭的粒径。颗粒状活性炭不会穿过透水孔一和透水孔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水净化装置的整体轴测图;
图2是一种水净化装置的局部轴测图一;
图3是一种水净化装置的局部轴测图二;
图4是一种水净化装置的局部轴测图三。
在图中:
01为滤箱一、010为入水口、02为盖板、020为限位槽一、021为限位槽二、03为外筒、030为透水孔一、031为挡环、04为内筒、040为透水孔二、05为管状PP棉一、06为颗粒状活性炭、07为管状PP棉二、08为滤箱二、080为出水口、081为废水口、09为RO反渗透滤芯、10为出水接头、11为盖体、12为软管、13为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滤箱一01和滤箱二08,其中,滤箱一01内设有三级过滤,即管状PP棉一05、颗粒状活性炭06以及管状PP棉二07,从滤箱一01流出的水流至滤箱二08中的RO反渗透滤芯09,进行第四级过滤,上述设计确保外部压力水源供给的水能够被充分过滤,满足使用要求;滤箱一01中布置有外筒03和内筒04,外筒03上套设有管状PP棉一05,管状PP棉一05具有较大的过水面积,确保对水的粗滤效果,延长管状PP棉一05的维护时间;滤箱一01上端可拆卸扣设有盖板02,盖板02能够同时对滤箱一01、外筒03以及内筒04进行封堵,整个装置涉及频繁拆卸的密封结构非常少,确保连接的密封性,避免该装置漏水;外筒03和内筒04能够从滤箱一01中取出,该设计确保滤箱一01内部能够可靠地清洗和维护;该装置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在保证过滤要求的前提下,该装置也具备良好的密封性。
实施例
参见附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和部分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水净化装置,包括:
滤箱一01、盖板02、外筒03、内筒04、管状PP棉一05、颗粒状活性炭06、管状PP棉二07、滤箱二08以及RO反渗透滤芯09;
滤箱一01顶部开口并可拆卸封堵有盖板02,滤箱一01的侧壁设有能够与外部压力水源接通的入水口010,打开盖板02可以对滤箱一01内部进行清理维护;
外筒03上端开口且在其侧壁上均匀设有多个圆形的透水孔一030,外筒03布置在滤箱一01内且其上端能够密封抵紧盖板02,即盖板02能够封堵住外筒03的上端;
内筒04上端开口且其同轴布置在外筒03内,内筒04的下端与外筒03的内底壁密封固定,内筒04的上端能够密封抵紧盖板02,即盖板02也能够封堵住内筒04的上端,内筒04的侧壁上均匀设有多个圆形的透水孔二040;盖板02同时对外筒03的上端和内筒04的上端进行封堵;
管状PP棉一05紧密套设在外筒03的外侧,管状PP棉一05的外侧壁与滤箱一01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透水孔一030限位在管状PP棉一05内侧,从透水孔一030流出的水会经过管状PP棉一05的过滤,管状PP棉一05能够对进入外筒03内侧的水进行初次过滤;
在外筒03和内筒04之间的区域内填充有颗粒状活性炭06,透水孔一030和透水孔二040均限位在颗粒状活性炭06下侧,颗粒状活性炭06具有吸附的作用,能够吸附水中杂质以及异味;
在内筒04的内侧紧密嵌装有管状PP棉二07,管状PP棉二07的外侧壁与内筒04的内侧壁紧贴,管状PP棉二07对进入内筒04内部的水进行过滤,透水孔二040限位在管状PP棉二07的两端之间,管状PP棉二07的过滤精度大于管状PP棉一05的过滤精度;
滤箱二08固定在滤箱一01一侧,在滤箱二08上设有出水口080和废水口081;
RO反渗透滤芯09嵌装至滤箱二08内,RO反渗透滤芯09的入水端与管状PP棉二07的内侧连通,RO反渗透滤芯09的出水端和废水端各自与出水口080和废水口081连通,RO反渗透滤芯09为现有技术,本申请不再对其结构进行具体地展开说明。
进一步具体的,滤箱一01呈圆筒形且其顶部螺纹旋设有盖板02,盖板02上设有出水接头10,出水接头10一端与RO反渗透滤芯09的入水端连通,出水接头10的另一端紧密嵌装至管状PP棉二07内侧,并且出水接头10位于管状PP棉二07内侧的长度较短,目的是便于管状PP棉二07内侧的水流入出水接头10;管状PP棉二07内侧的水会从出水接头10处流出。
盖板02远离出水接头10的一侧面同轴一体成型有环形的限位槽一020和限位槽二021,外筒03的上端紧密嵌装至限位槽一020内,内筒04的上端紧密嵌装至限位槽二021内,限位槽一020和限位槽二021主要起到对外筒03和内筒04进行密封和限位的作用。
进一步具体的,还包括盖体11和软管12,滤箱二08的顶部开口并可拆卸封堵有盖体11,RO反渗透滤芯09的出水端在穿过盖体11后与软管12的一端可拆卸固定并连通,具体的,RO反渗透滤芯09的出水端与软管12可采用螺纹旋接或者插接的方式连接,比如快插接头,软管12的另一端与出水接头10可拆卸固定并连通。
外筒03的筒底壁外侧均布固定有四个圆柱形支脚13,多个支脚13远离外筒03的一端能够抵紧滤箱一01的内底壁,外筒03底部与滤箱一01的底部之间具有距离,便于滤箱一01内水的流动,以及存积被管状PP棉一05拦截后的残渣。
在外筒03的侧壁上同轴一体成型有一个挡环031,管状PP棉一05的下端能够与挡环031抵接,挡环031能够对管状PP棉一05进行限位。
透水孔一030的孔径和透水孔二040的孔径均小于颗粒状活性炭06的粒径,颗粒状活性炭06不会穿过透水孔一030和透水孔二040。
该水净化装置在使用时,外部压力水源向滤箱一01内部泵送水,位于外筒03和滤箱一01之间的水会穿过管状PP棉一05,管状PP棉一05会对水进行第一次过滤,即拦截水中较大粒径的杂质;穿过管状PP棉一05的水会进入至外筒03和内筒04之间,颗粒状活性炭06会对进入外筒03内侧的水进行第二次过滤,即对水中异物进行吸附和拦截;穿过透水孔二040的水会进入至内筒04内侧,管状PP棉二07会对进入至内筒04内侧的水进行第三次过滤,即进一步对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完成上述第三次过滤的水会进入至RO反渗透滤芯09,RO反渗透滤芯09会对水进行第四次过滤,即RO反渗透滤芯09会对水的病毒、细菌以及重金属等物质进行过滤;完成第四次过滤的水会从出水口080处排出。
当需要对滤筒一内部、管状PP棉一05、颗粒状活性炭06以及管状PP棉二07进行清洗更换时,先将软管12与盖板02分离,然后将盖板02与滤箱一01分离,可以将管状PP棉一05、颗粒状活性炭06、管状PP棉二07、外筒03以及内筒04一同取出,待清洗更换完成后,管状PP棉一05、颗粒状活性炭06、管状PP棉二07、外筒03以及内筒04复位。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滤箱一(01)、盖板(02)、外筒(03)、内筒(04)、管状PP棉一(05)、颗粒状活性炭(06)、管状PP棉二(07)、滤箱二(08)以及RO反渗透滤芯(09);所述滤箱一(01)顶部开口并可拆卸封堵有所述盖板(02),所述滤箱一(01)的侧壁设有能够与外部压力水源接通的入水口(010);所述外筒(03)上端开口且其侧壁设有透水孔一(030),所述外筒(03)布置在所述滤箱一(01)内且其上端能够密封抵紧所述盖板(02);所述内筒(04)上端开口且其布置在所述外筒(03)内,所述内筒(04)的下端与所述外筒(03)的内底壁密封固定,所述内筒(04)的上端能够密封抵紧所述盖板(02),所述内筒(04)的侧壁上设有透水孔二(040);所述管状PP棉一(05)紧密套设在所述外筒(03)的外侧,所述透水孔一(030)限位在所述管状PP棉一(05)内侧;在所述外筒(03)和所述内筒(04)之间的区域内填充有所述颗粒状活性炭(06),所述透水孔一(030)和所述透水孔二(040)均限位在所述颗粒状活性炭(06)下侧;在所述内筒(04)内侧紧密嵌装有所述管状PP棉二(07),所述管状PP棉二(07)的外侧壁与所述内筒(04)的内侧壁紧贴,所述透水孔二(040)限位在所述管状PP棉二(07)的两端之间,所述管状PP棉二(07)的过滤精度大于所述管状PP棉一(05)的过滤精度;所述滤箱二(08)固定在所述滤箱一(01)一侧,在所述滤箱二(08)上设有出水口(080)和废水口(081);所述RO反渗透滤芯(09)嵌装至所述滤箱二(08)内,所述RO反渗透滤芯(09)的入水端与所述管状PP棉二(07)的内侧连通,所述RO反渗透滤芯(09)的出水端和废水端各自与所述出水口(080)和所述废水口(08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箱一(01)呈圆筒形且其顶部螺纹旋设有所述盖板(02),所述盖板(02)上设有出水接头(10),所述出水接头(10)一端与所述RO反渗透滤芯(09)的入水端连通,所述出水接头(10)的另一端紧密嵌装至所述管状PP棉二(07)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02)远离所述出水接头(10)的一侧面同轴一体成型有环形的限位槽一(020)和限位槽二(021),所述外筒(03)的上端紧密嵌装至所述限位槽一(020)内,所述内筒(04)的上端紧密嵌装至所述限位槽二(0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11)和软管(12),所述滤箱二(08)的顶部开口并可拆卸封堵有所述盖体(11),所述RO反渗透滤芯(09)的出水端在穿过所述盖体(11)后与所述软管(12)的一端可拆卸固定并连通,所述软管(12)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接头(10)可拆卸固定并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03)的筒底壁外侧均布固定有多个支脚(13),多个所述支脚(13)远离所述外筒(03)的一端能够抵紧所述滤箱一(01)的内底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筒(03)的侧壁上同轴一体成型有一个挡环(031),所述管状PP棉一(05)的下端能够与所述挡环(031)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一(030)的孔径和所述透水孔二(040)的孔径均小于所述颗粒状活性炭(06)的粒径。
CN202321689610.8U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水净化装置 Active CN220334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9610.8U CN220334991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水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9610.8U CN220334991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水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34991U true CN220334991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42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89610.8U Active CN220334991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水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34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66399B2 (en) Water purifier
WO2020088562A1 (zh) 复合滤芯和净水器
CN212102252U (zh) 组合滤芯分质供水净水器
WO2020088558A1 (zh) 复合滤芯组件
CN205699885U (zh) 气体过滤装置及具有该气体过滤装置的空气净化器
CN220334991U (zh) 一种水净化装置
CN206688307U (zh) 一种卡接式净水滤芯结构
CN105800809A (zh) 一种无电无废水家用反渗透净水机
CN114349193A (zh) 一种便携式高净化度净水器
CN210795866U (zh) 一种带有无机陶瓷膜的污水过滤装置
CN210544420U (zh) 一种错流式可冲洗折叠滤芯组件
CN214466433U (zh) 一种磁吸式过滤阀
CN217068397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纳滤膜
CN206767777U (zh) 一种环保工业净水器
CN211141688U (zh) 一种便捷分级取水五级净水系统
CN210409750U (zh) 一种净水器的pp棉过滤装置
CN208265878U (zh) 一种带有环形合成滤芯的净水器
CN216856169U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大气污染物净化的实验仓
CN210796109U (zh) 一种压力式污水过滤罐
CN109966926A (zh) 一种错流式可冲洗折叠滤芯组件
CN210140451U (zh) 一种净水器用颗粒活性炭过滤装置
CN110563178A (zh) 一种便捷分级取水五级净水系统及其取水方法
CN211635459U (zh) 一种改进型管式精密过滤器
CN214114980U (zh) 一种过滤芯、过滤组件及出水装置
CN211419790U (zh) 一种含油污水超滤处理环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