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30004U - 复合镗刀 - Google Patents
复合镗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330004U CN220330004U CN202320341911.5U CN202320341911U CN220330004U CN 220330004 U CN220330004 U CN 220330004U CN 202320341911 U CN202320341911 U CN 202320341911U CN 220330004 U CN220330004 U CN 2203300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tter
- stepped shaft
- cavity
- tool
- coo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14 tu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utting Tools, Boring Holders, And Turr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复合镗刀,包括插入数控机床的圆杆、轴向且顺次安装于所述圆杆末端的刀柄和刀座;所述刀座包括轴向连接的椭圆柱体和阶梯轴,所述阶梯轴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阶梯轴、第二阶梯轴和第三阶梯轴,所述第一阶梯轴连接所述椭圆柱体;所述刀座上中心对称设置有一对刀体安装槽,一对所述刀体安装槽上位于所述椭圆柱体、所述第一阶梯轴、所述第二阶梯轴、所述第三阶梯轴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刀片型腔一、刀片型腔二、刀片型腔三、刀片型腔四,所述刀片型腔一、所述刀片型腔二、所述刀片型腔四处安装有平底刀片,所述刀片型腔三处安装有角刀片。本镗刀可快速换刀和对刀,将加工中心的多把刀复合成一把刀,提高了加工效率,提升镗刀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切削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镗刀。
背景技术
一般传统结构的镗床刀具包括镗刀和刀杆,镗刀安装在刀杆上,利用镗床主轴带动刀杆、镗刀转动,即实现对工件的镗削加工。当前的加工方式,蜗壳的蜗壳端需要用一台加工中心,一把面铣刀,两把镗刀进行粗加工,然后再在立式机床上面进行精加工,这样就占用了大量的资源,对于加工成本来说有很大的浪费。且对涡壳端不同部位磨削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刀具来加工,加工过程需要四次甚至更多次数的换刀,因切削部位的不同,镗刀在每次操作时,进给精度需要严格把握,加工过程叠加后,普通车刀换刀加对刀需要25分钟甚至更久,加工效率过低。因此,是否可以设计一种多刀片复合在一起就可以实现涡壳端的精加工的复合镗刀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床快换系统,可以快速换刀和对刀,将加工中心的多把刀复合成一把刀,提高加工效率,增设冷却结构辅助提升刀具寿命的复合镗刀。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镗刀,包括插入数控机床的圆杆、轴向且顺次安装于所述圆杆末端的刀柄和刀座;所述刀座包括轴向连接的椭圆柱体和阶梯轴,所述阶梯轴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阶梯轴、第二阶梯轴和第三阶梯轴,所述第一阶梯轴连接所述椭圆柱体;所述刀座上中心对称设置有一对刀体安装槽,一对所述刀体安装槽上位于所述椭圆柱体、所述第一阶梯轴、所述第二阶梯轴、所述第三阶梯轴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刀片型腔一、刀片型腔二、刀片型腔三、刀片型腔四,所述刀片型腔一、所述刀片型腔二、所述刀片型腔四处安装有平底刀片,所述刀片型腔三处安装有角刀片。
进一步优化的,在所述圆杆顶端设置有冷却孔,所述冷却孔内侧贯穿所述圆杆、刀柄、刀座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圆杆的侧面设有切削平面,所述圆杆通过所述切削平面夹持于所述数控机床的CAPTO接口处。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椭圆柱体的截面椭圆短轴尺寸大于所述阶梯轴的最大截面尺寸;所述第一阶梯轴、第二阶梯轴、第三阶梯轴的径向直径顺次减小。
进一步优化的,一对所述刀体安装槽的侧面一与所述刀座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刀片型腔一、刀片型腔二、刀片型腔三、刀片型腔四分别设置于所述侧面一上位于所述椭圆柱体、所述第一阶梯轴、所述第二阶梯轴、所述第三阶梯轴位置处,安装后的所述平底刀片的底端与所述刀座的轴线垂直,且所述平底刀片、所述角刀片均部分外凸设置于所述刀座上。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刀体安装槽的侧面二上与多个所述刀片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多个冷却液孔一,多个所述冷却液孔一均连通到所述冷却通道上,所述刀座的底部位于所述冷却通道的出水端设置有冷却液孔二,所述冷却液孔二的孔径小于所述冷却通道的径长;所述刀座的外侧面设置有多个冷却液孔三,多个所述冷却液孔三连接到所述冷却通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复合镗刀采用CAPTO接口安装到数控机床上,这是一种车床快换系统,与传统的刀架相比,这种系统可以进行快速的换刀和对刀,与普通车刀需要换刀加对刀需要二十五分钟相比,这个快换系统仅需要五分钟,这为镗刀装到立式机床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因传统车蜗壳端技术最少需要四到五个刀位,将镗工序放入立式机床上使用,把原来在加工中心上的多把刀复合成一把刀,新型镗刀采用过定位的接口技术,具有超强的连接刚性,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将本来需要使用的一把面铣刀、两把镗刀进行复合,组成一把复合镗刀使用,这样镗刀只占一个刀位,故可以进行复合使用;
复合刀具相比原刀具复合程度大大提升,在加工过程中,刀具阻力更大,对刀片的冲击性更强,会使刀片表面温度急剧上升,这样刀片的寿命会急剧下降,故本复合刀具采用中心出水的理念,设置供冷却及润滑介质通过的冷却孔和冷却通道,让冷却更彻底,更精确的作用于刀片上,使刀具寿命有很大的提升;
多个刀具复合到一处,对一个涡壳的涡壳端加工时,仅需要安装一个复合刀具就可以实现对涡壳端的不同位置的磨削加工,将涡壳端多个部位上原始残留的微观波峰切削掉,使表面的粗糙度降低,加工效率提升,用时减少,精调涡壳端的孔形,同时复合镗刀的工作性能,如疲劳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都有显著改善;
本实用新型将八个刀片复合在一把刀具上,节省了换刀和机床移动的时间,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使每条生产线加工时间节约四分钟左右;进行了工序的复合,使每条生产线节约了一台加工中心、一台工装和多个刀具,减少设备投入,减少成本;同时新型镗刀的抗震性优良、中心出水结构又保证了极好的耐磨性,故刀具寿命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3。
附图标示:1:圆杆、2:刀柄、3:刀座、4:切削平面、5:椭圆柱体、6:阶梯轴、61:第一阶梯轴、62:第二阶梯轴、63:第三阶梯轴、7:刀体安装槽、71:侧面一、72:侧面二、8:平底刀片、9:角刀片、10:刀片型腔一、11:刀片型腔二、12:刀片型腔三、13:刀片型腔四、14:冷却孔、15:冷却通道、16:冷却液孔一、17:冷却液孔二、18:冷却液孔三、19:涡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复合镗刀,包括插入机床的圆杆1、轴向且顺次安装于圆杆1末端的刀柄2和刀座3。
圆杆1的侧面设有切削平面4,圆杆1通过切削平面4夹持于数控机床的CAPTO接口处,可以进行快速的换刀和对刀,为镗刀装到立式机床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刀座3包括轴向连接的椭圆柱体5和阶梯轴6。椭圆柱体5上平行于截面椭圆长轴的两侧纵向切割有平截面,截面椭圆长轴为椭圆柱体5的截面-椭圆的长轴,椭圆柱体5的截面椭圆短轴尺寸大于阶梯轴6的最大截面尺寸,截面椭圆短轴为椭圆柱体5的截面-椭圆的短轴。阶梯轴6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阶梯轴61、第二阶梯轴62和第三阶梯轴63,第一阶梯轴61连接椭圆柱体5,第一阶梯轴61、第二阶梯轴62、第三阶梯轴63的径向直径顺次减小。
刀座3上中心对称设置有一对刀体安装槽7,这一对刀体安装槽7的侧面一71均与刀座3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侧面一71上位于椭圆柱体5、第一阶梯轴61、第二阶梯轴62、第三阶梯轴63的边缘处分别设置有刀片型腔一10、刀片型腔二11、刀片型腔三12、刀片型腔四13,刀片型腔一10、刀片型腔二11、刀片型腔四13处安装有平底刀片8,刀片型腔三12处安装有角刀片9,安装后的平底刀片8的底端与刀座3的轴线垂直,且平底刀片8和角刀片9均部分外凸设置于刀座3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一螺钉将平底刀片8、角刀片9锁紧在刀片型腔上,刀片型腔与平底刀片8或角刀片9的底部和两侧壁一一对应贴合。
在圆杆1顶端设置有冷却孔14,冷却孔14内侧贯穿圆杆1、刀柄2、刀座3设置有冷却通道15。刀体安装槽7的侧面二72上与平底刀片8、角刀片9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四个冷却液孔一16,四个冷却液孔一16均连通到冷却通道15上,刀座3的底部位于冷却通道15的出水端设置有冷却液孔二17,冷却液孔二17的孔径小于冷却通道15的径长;刀座3的外侧面设置有两个冷却液孔三18,两个冷却液孔三18连接到冷却通道15上。冷却液或润滑介质通过冷却孔14进入冷却通道15,而后从冷却液孔一16、冷却液孔二17、冷却液孔三18流出,降低镗刀的表面温度,提高刀片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洁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复合镗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数控机床的圆杆、轴向且顺次安装于所述圆杆末端的刀柄和刀座;所述刀座包括轴向连接的椭圆柱体和阶梯轴,所述阶梯轴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阶梯轴、第二阶梯轴和第三阶梯轴,所述第一阶梯轴连接所述椭圆柱体;所述刀座上中心对称设置有一对刀体安装槽,一对所述刀体安装槽上位于所述椭圆柱体、所述第一阶梯轴、所述第二阶梯轴、所述第三阶梯轴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刀片型腔一、刀片型腔二、刀片型腔三、刀片型腔四,所述刀片型腔一、所述刀片型腔二、所述刀片型腔四处安装有平底刀片,所述刀片型腔三处安装有角刀片。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镗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杆顶端设置有冷却孔,所述冷却孔内侧贯穿所述圆杆、刀柄、刀座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圆杆的侧面设有切削平面,所述圆杆通过所述切削平面夹持于所述数控机床的CAPTO接口处。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镗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柱体的截面椭圆短轴尺寸大于所述阶梯轴的最大截面尺寸;所述第一阶梯轴、第二阶梯轴、第三阶梯轴的径向直径顺次减小。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镗刀,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刀体安装槽的侧面一与所述刀座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刀片型腔一、刀片型腔二、刀片型腔三、刀片型腔四分别设置于所述侧面一上位于所述椭圆柱体、所述第一阶梯轴、所述第二阶梯轴、所述第三阶梯轴位置处,安装后的所述平底刀片的底端与所述刀座的轴线垂直,且所述平底刀片、所述角刀片均部分外凸设置于所述刀座上。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镗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安装槽的侧面二上与多个所述刀片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多个冷却液孔一,多个所述冷却液孔一均连通到所述冷却通道上,所述刀座的底部位于所述冷却通道的出水端设置有冷却液孔二,所述冷却液孔二的孔径小于所述冷却通道的径长;所述刀座的外侧面设置有多个冷却液孔三,多个所述冷却液孔三连接到所述冷却通道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41911.5U CN220330004U (zh) | 2023-02-28 | 2023-02-28 | 复合镗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41911.5U CN220330004U (zh) | 2023-02-28 | 2023-02-28 | 复合镗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330004U true CN220330004U (zh) | 2024-01-12 |
Family
ID=89461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341911.5U Active CN220330004U (zh) | 2023-02-28 | 2023-02-28 | 复合镗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330004U (zh) |
-
2023
- 2023-02-28 CN CN202320341911.5U patent/CN2203300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58666B (zh) | 组合刀具及采用其加工长细孔的工艺 | |
CN201309004Y (zh) | 镗铣组合刀具 | |
CN216176725U (zh) | 可调式机夹精镗刀 | |
CN220330004U (zh) | 复合镗刀 | |
CN112756642A (zh) | 可调式大直径内孔精加工复合镗刀 | |
CN218983220U (zh) | 一种复合精镗刀 | |
CN215356225U (zh) | 一种多孔径加工用复合镗刀 | |
CN216706087U (zh) | 一种球型成型铣刀 | |
CN216126605U (zh) | 一种可多表面加工的双头铣刀 | |
CN206869229U (zh) | 一种高精度带导条pcd直槽阀板油路铰刀 | |
CN215998825U (zh) | 一种保证孔光洁度圆度的特殊槽型钻头 | |
CN112792407B (zh) | 一种加工阶梯锥度深孔铰刀 | |
CN214392491U (zh) | 模块式高倍径快速钻 | |
CN219541813U (zh) | 一种带定心的端铣刀 | |
CN220426858U (zh) | 一种汽车零件一次成型复合镗刀 | |
CN219336114U (zh) | 一种用于加工倒角、v形槽的铣削刀 | |
CN220591676U (zh) | 一种精铣长侧面刀具结构 | |
CN220659260U (zh) | 一种粗精镗及倒角的一体式复合刀具 | |
CN220311794U (zh) | 一种组合可调双倒角刀 | |
CN221159319U (zh) | 一种车铣复合机床用集成型刀具 | |
CN219484235U (zh) | 一种偏心式抗震刀杆装置 | |
CN219665142U (zh) | 一种适配车削中心用的车削刀具 | |
CN219900283U (zh) | 一种镗铣铰组合式刀具 | |
CN216801952U (zh) | 一种去内孔毛刺的去毛刺刀 | |
CN216680546U (zh) | 一种复合铰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