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动脉血气针推杆的自动化组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气针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动脉血气针推杆的自动化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血气针是一种常见的采血医疗器械,可用于临床中大多数疾病的抽血化验,与常规的注射器相比,血气针内部通常包括活塞、透气阀、推杆三种配件,使用过程中,需要组装透气阀到活塞中,然后将组合件组装到推杆上,加工流程更加复杂。
现有的血气针工业生产中,大多数生产工序都由工人辅以一些简单工装完成,自动化程度低,对工人的依赖程度高;此外,由于活塞与透气阀形状特殊,取料与组装工序较为繁琐,且人工因素对产品组装效果影响大,产品的质量与生产效率难以保证,不适应于进行大批量的工业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动脉血气针推杆的自动化组装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动脉血气针推杆的自动化组装装置,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设置有分度转盘,所述分度转盘上设置有冶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分度转盘运行方向上顺次布置有活塞自动上料工位,透气阀自动上料工位,透气阀压装检测工位,推杆自动上料工位,良品下料工位,清料工位;所述活塞自动上料工位包括活塞供料口与分料气缸,所述分料气缸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活塞供料口开合的分料夹具,所述透气阀自动上料工位包括透气阀压料杆,所述透气阀压料杆包括内设有中空压塞柱的中空退料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自动上料工位包括活塞取料模块与活塞上料模块;
所述活塞取料模块包括活塞供料支架与滑轨连接于机台的活塞取料支架,所述活塞供料支架上设有活塞供料口与分料气缸,所述活塞供料口与活塞供料装置相连通,所述分料气缸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活塞供料口开合的分料夹具,所述活塞取料支架上安装有转动气缸,所述转动气缸上设有活塞夹料气缸,所述活塞夹料气缸上连接有用于夹取活塞供料口内零件的活塞夹料夹爪;
所述活塞上料模块包括活塞上料支撑台,所述活塞上料支撑台上安装有活塞切料气缸,所述活塞切料气缸上设有用于活塞中转的转料冶具,所述活塞上料支撑台下方设有贯穿活塞上料支撑台的活塞上料升降气缸,所述活塞上料升降气缸上安装有活塞上料旋转气缸,所述活塞上料旋转气缸上通过活塞上料旋转支架安装有活塞上料夹爪气缸,所述活塞上料夹爪气缸上连接有用于夹取转料冶具内零件的活塞上料夹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料夹具包括短挡板与长挡板,所述活塞供料口上开设有用于长挡板进出的活动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气阀自动上料工位包括透气阀上料支撑台,所述透气阀上料支撑台上安装有透气阀分料气缸,所述透气阀分料气缸上连接有透气阀分料支架,所述透气阀分料支架上设有与透气阀供料装置相连通的透气阀分料夹具,所述透气阀分料夹具下方设有连接于透气阀分料支架的透气阀顶起气缸;所述透气阀上料支撑台下方设有贯穿透气阀上料支撑台的透气阀上料升降气缸,所述透气阀上料升降气缸上安装有透气阀上料旋转气缸,所述透气阀上料旋转气缸上通过透气阀上料旋转支架安装有透气阀压料气缸,所述透气阀压料气缸上连接有透气阀压料杆,所述透气阀压料杆包括内设有中空压塞柱的中空退料柱,所述透气阀上料旋转支架上设有用于检测透气阀压料杆是否取料成功的真空检测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空退料柱通过下固定板与透气阀压料气缸相连接,所述中空压塞柱通过上固定板与透气阀压料气缸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气阀压装检测工位包括压装检测支架,所述压装检测支架上安装有压装检测升降气缸,所述压装检测升降气缸上设有滑轨连接于压装检测支架的压装检测升降板,所述压装检测升降板上滑轨连接有用于固定探针的探针固定板,所述压装检测升降板上端设有与探针位置相对应的探针检测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探针检测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固定板连接于压装检测升降板,所述传感器固定板与探针固定板通过弹簧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杆自动上料工位包括推杆上料支撑台,所述推杆上料支撑台上安装有推杆分料气缸,所述推杆分料气缸上连接有推杆分料支架,所述推杆分料支架上设有与推杆供料装置相连通的推杆分料夹具,所述推杆分料夹具下方设有连接于推杆分料支架的推杆顶起气缸;所述推杆上料支撑台下方设有贯穿推杆上料支撑台的推杆上料升降气缸,所述推杆上料升降气缸上安装有推杆上料旋转气缸,所述推杆上料旋转气缸上通过推杆上料旋转支架安装有推杆上料夹爪气缸,所述推杆上料夹爪气缸上连接有推杆上料夹爪,所述推杆上料夹爪上方设有连接于推杆上料旋转支架的推杆压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良品下料工位包括良品下料支架与良品检测传感器,所述良品下料支架滑轨连接于机台,所述良品下料支架连接有良品下料支架平移气缸,所述良品下料支架上设有良品夹料支架升降气缸,所述良品夹料支架升降气缸连接有良品夹料支架,所述良品夹料支架上设有良品夹料旋转气缸,所述良品夹料旋转气缸上安装有良品夹料气缸,所述良品夹料气缸上连接有良品夹料夹爪,所述良品夹料夹爪下方设有良品料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料工位包括风刀、安装于冶具下方的次品顶起气缸与安装于冶具后方的次品料道,所述次品顶起气缸连接有次品顶起杆,所述次品料道末端下方设有次品料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动脉血气针推杆的自动化组装装置,实现了动脉血气针活塞、透气阀、推杆三种配件的组装全流程的自动化,降低了生产工序中对人工的依赖,提高了加工效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2、本实用新型活塞自动上料工位中使用连接有分料夹具的分料气缸对活塞供料口的活塞部件进行单独分料,通过分料夹具前短后长的特殊结构,后长板保证活塞供料口中每次放出单个活塞供夹料夹爪夹取,分料夹具前短板保证物料不会意外脱落,保证了活塞夹爪取料流程的可靠性与连贯性。
3、本实用新型透气阀自动上料工位中采用了中空退料柱内置中空压塞柱的取料杆结构,可通过连接的透气阀压料气缸调节取料杆两段结构的位置,并采用吸气方式对透气阀进行取料组装,通过中空退料柱限定中空压塞柱与冶具内活塞的相对位置,保证了加工流程中透气阀组装状态的稳定性,且组装工序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透气阀装配不到位,导致后续推杆装配不到位以及在产品使用中密封性等性能受到影响的问题,保证了产品的合格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4、本实用新型透气阀压装检测工位中采用可进行滑轨移动的探针固定板,探针固定板与压装检测升降板间通过弹簧连接,探针下压过程中,探针固定板可向上滑动,并在下压完成后通过弹簧弹力复位,保证了透气阀压装过程中不会因过度挤压造成透气阀或工位零件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塞自动上料工位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塞自动上料工位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透气阀自动上料工位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透气阀自动上料工位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透气阀压装检测工位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推杆自动上料工位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良品下料工位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清料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活塞自动上料工位,101为活塞供料支架,102为活塞供料口,103为分料气缸,104为分料夹具,105为活塞取料支架,106为转动气缸,107为活塞夹料气缸,108为活塞夹料夹爪,109为活塞上料支撑台,110为活塞切料气缸,111为转料冶具,112为活塞上料升降气缸,113为活塞上料旋转气缸,114为活塞上料旋转支架,115为活塞上料夹爪气缸,116为活塞上料夹爪,117为短挡板,118为长挡板,119为活动槽,2为透气阀自动上料工位,201为透气阀上料支撑台,202为透气阀分料气缸,203为透气阀分料支架,204为透气阀分料夹具,205为透气阀顶起气缸,206为透气阀上料升降气缸,207为透气阀上料旋转气缸,208为透气阀上料旋转支架,209为透气阀压料气缸,210为透气阀压料杆,211为真空检测传感器,212为中空退料柱,213为中空压塞柱,214为下固定板,215为上固定板,3为透气阀压装检测工位,301为压装检测支架,302为压装检测升降气缸,303为压装检测升降板,304为探针固定板,305为探针,306为探针检测传感器,307为传感器固定板,308为弹簧,4为推杆自动上料工位,401为推杆上料支撑台,402为推杆分料气缸,403为推杆分料支架,404为推杆分料夹具,405为推杆顶起气缸,406为推杆上料升降气缸,407为推杆上料旋转气缸,408为推杆上料旋转支架,409为推杆上料夹爪气缸,410为推杆上料夹爪,411为推杆压板,5为良品下料工位,501为良品下料支架,502为良品下料支架平移气缸,503为良品夹料支架升降气缸,504为良品夹料支架,505为良品夹料旋转气缸,506为良品夹料气缸,507为良品夹料夹爪,508为良品料道,509为良品检测传感器,6为清料工位,601为风刀,602为次品顶起气缸,603为次品顶起杆,604为次品料道,605为次品料盒,7为机台,8为分度转盘,9为冶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动脉血气针推杆的自动化组装装置,包括机台7,所述机台7上设置有分度转盘8,所述分度转盘8上设置有冶具9,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分度转盘8运行方向上顺次布置有活塞自动上料工位1,透气阀自动上料工位2,透气阀压装检测工位3,推杆自动上料工位4,良品下料工位5,清料工位6;所述活塞自动上料工位1包括活塞供料口102与分料气缸103,所述分料气缸103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活塞供料口102开合的分料夹具104,所述透气阀自动上料工位2包括透气阀压料杆210,所述透气阀压料杆210包括内设有中空压塞柱213的中空退料柱212。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活塞自动上料工位1包括活塞取料模块与活塞上料模块;
所述活塞取料模块包括活塞供料支架101与滑轨连接于机台7的活塞取料支架105,所述活塞供料支架101上设有活塞供料口102与分料气缸103,所述活塞供料口102与活塞供料装置相连通,所述分料气缸103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活塞供料口102开合的分料夹具104,所述活塞取料支架105上安装有转动气缸106,所述转动气缸106上设有活塞夹料气缸107,所述活塞夹料气缸107上连接有用于夹取活塞供料口102内零件的活塞夹料夹爪108,所述活塞夹料夹爪108为形状与活塞工件相配合的弧形夹爪;
所述活塞上料模块包括活塞上料支撑台109,所述活塞上料支撑台109上安装有活塞切料气缸110,所述活塞切料气缸110上设有用于活塞中转的转料冶具111,所述活塞上料支撑台109下方设有贯穿活塞上料支撑台109的活塞上料升降气缸112,所述活塞上料升降气缸112上安装有活塞上料旋转气缸113,所述活塞上料旋转气缸113上通过活塞上料旋转支架114安装有活塞上料夹爪气缸115,所述活塞上料夹爪气缸115上连接有用于夹取转料冶具111内零件的活塞上料夹爪116,所述活塞上料夹爪116为与活塞零件结构相配合的弧形夹爪。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分料夹具104包括短挡板117与长挡板118,所述长挡板118用于挡住活塞供料口102中的其余活塞,所述短挡板117用于防止取出的活塞掉落,所述活塞供料口102上开设有用于长挡板118进出的活动槽119。
活塞自动上料工位1工作流程为:当分度转盘8带动冶具9运动至本工位时,分料气缸103带动分料夹具104移动,放出活塞供料口102中的一个活塞,然后转动气缸106带动活塞夹料夹爪108转动至活塞零件位置,活塞夹料气缸107驱动活塞夹料夹爪108夹取活塞,然后转动气缸106带动活塞夹料夹爪108转动至转料冶具111上方位置,活塞夹料夹爪108将活塞零件放入转料冶具111,然后活塞切料气缸110带动转料冶具111移动至活塞上料夹爪116下方,活塞上料升降气缸112带动活塞上料夹爪116下移至活塞位置,所述活塞上料夹爪气缸115驱动活塞上料夹爪116夹取活塞,活塞上料升降气缸112上移,然后活塞上料旋转气缸113带动活塞上料夹爪116旋转移动至冶具9上方,活塞上料升降气缸112带动活塞上料夹爪116下移至冶具9位置,活塞上料夹爪116将活塞放入冶具9内,活塞上料升降气缸112上移复位,分度转盘8带动冶具9运动至下一工位,本工位流程结束。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透气阀自动上料工位2包括透气阀上料支撑台201,所述透气阀上料支撑台201上安装有透气阀分料气缸202,所述透气阀分料气缸202上连接有透气阀分料支架203,所述透气阀分料支架203上设有与透气阀供料装置相连通的透气阀分料夹具204,所述透气阀分料夹具204下方设有连接于透气阀分料支架203的透气阀顶起气缸205;所述透气阀上料支撑台201下方设有贯穿透气阀上料支撑台201的透气阀上料升降气缸206,所述透气阀上料升降气缸206上安装有透气阀上料旋转气缸207,所述透气阀上料旋转气缸207上通过透气阀上料旋转支架208安装有透气阀压料气缸209,所述透气阀压料气缸209上连接有透气阀压料杆210,所述透气阀压料杆210包括内设有中空压塞柱213的中空退料柱212,所述透气阀上料旋转支架208上设有用于检测透气阀压料杆210是否取料成功的真空检测传感器211。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中空退料柱212通过下固定板214与透气阀压料气缸209相连接,所述中空压塞柱213通过上固定板215与透气阀压料气缸209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透气阀压料气缸209为手指滑台气缸,包括上滑台与下滑台,所述上滑台与上固定板215相连接,所述下滑台与下固定板214相连接。
透气阀自动上料工位2工作流程为:当分度转盘8带动冶具9运动至本工位时,透气阀分料气缸202带动透气阀分料夹具204移动至透气阀供料装置出料位置,透气阀进入透气阀分料夹具204,然后透气阀分料气缸202平移复位,透气阀上料升降气缸206带动透气阀压料杆210下移至透气阀分料夹具204位置,透气阀顶起气缸205顶起透气阀零件,透气阀压料杆210进行吸气取料,将透气阀零件吸附于中空退料柱212上,然后透气阀上料升降气缸206上移,透气阀上料旋转气缸207带动透气阀压料杆210移动至冶具9上方,透气阀上料升降气缸206带动透气阀压料杆210下移进入冶具9,透气阀压料气缸209带动中空压塞柱213下移推出中空退料柱212上的透气阀零件后复位,然后透气阀上料升降气缸206上移复位,分度转盘8带动冶具9运动至下一工位,本工位流程结束。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透气阀压装检测工位3包括压装检测支架301,所述压装检测支架301上安装有压装检测升降气缸302,所述压装检测升降气缸302上设有滑轨连接于压装检测支架301的压装检测升降板303,所述压装检测升降板303上滑轨连接有用于固定探针305的探针固定板304,所述压装检测升降板303上端设有与探针305位置相对应的探针检测传感器306。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探针检测传感器306通过传感器固定板307连接于压装检测升降板303,所述传感器固定板307与探针固定板304通过弹簧308相连接,以完成探针固定板304滑动后的复位。
透气阀压装检测工位3的工作流程为:当分度转盘8带动冶具9运动至本工位时,压装检测升降气缸302带动探针305下移进入冶具9,对冶具9内活塞与透气阀组件进行压装,压装过程中,探针305被顶起上移,此时探针固定板304对弹簧308进行压缩,当探针305检测传感器306检测到信号时,压装及检测完成,压装检测升降气缸302上移复位,探针305在弹簧308弹力作用下复位,分度转盘8带动冶具9运动至下一工位,本工位流程结束。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推杆自动上料工位4包括推杆上料支撑台401,所述推杆上料支撑台401上安装有推杆分料气缸402,所述推杆分料气缸402上连接有推杆分料支架403,所述推杆分料支架403上设有与推杆供料装置相连通的推杆分料夹具404,所述推杆分料夹具404下方设有连接于推杆分料支架403的推杆顶起气缸405;所述推杆上料支撑台401下方设有贯穿推杆上料支撑台401的推杆上料升降气缸406,所述推杆上料升降气缸406上安装有推杆上料旋转气缸407,所述推杆上料旋转气缸407上通过推杆上料旋转支架408安装有推杆上料夹爪气缸409,所述推杆上料夹爪气缸409上连接有推杆上料夹爪410,所述推杆上料夹爪410上方设有连接于推杆上料旋转支架408的推杆压板411,推杆压板411对推杆进行上下限位。
推杆自动上料工位4工作流程为:当分度转盘8带动冶具9运动至本工位时,推杆分料气缸402带动推杆分料夹具404移动至推杆供料装置出料位置,推杆进入推杆分料夹具404,然后推杆分料夹具404平移复位,推杆上料升降气缸406带动推杆上料夹爪410下移至推杆分料夹具404上方,推杆顶起气缸405将推杆顶起至推杆压板411位置,推杆上料夹爪气缸409驱动推杆上料夹爪410夹取推杆,然后推杆上料旋转气缸407旋转带动推杆上料夹爪410移动至冶具9上方,推杆上料升降气缸406带动推杆上料夹爪410上推杆下移至冶具9内部与透气阀、活塞组合件进行组装,然后推杆上料夹爪410松开,组装完成后推杆上料升降气缸406上移复位,分度转盘8带动冶具9运动至下一工位,本工位流程结束。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良品下料工位5包括良品下料支架501与良品检测传感器509,所述良品下料支架501滑轨连接于机台7,所述良品下料支架501连接有良品下料支架平移气缸502,所述良品下料支架501上设有良品夹料支架升降气缸503,所述良品夹料支架升降气缸503连接有良品夹料支架504,所述良品夹料支架504上设有良品夹料旋转气缸505,所述良品夹料旋转气缸505上安装有良品夹料气缸506,所述良品夹料气缸506上连接有良品夹料夹爪507,所述良品夹料夹爪507下方设有良品料道508。
良品下料工位5工作流程为:当分度转盘8带动冶具9运动至本工位时,良品检测传感器509对冶具9内组装成品进行检验,若检测合格,则良品夹料支架升降气缸503带动良品夹料夹爪507下移至冶具9内组装成品位置,对应良品夹料气缸506驱动良品夹料夹爪507夹取良品组装件,然后良品夹料支架升降气缸503上移,良品夹料旋转气缸505带动良品夹料夹爪507转动至合适角度,良品下料支架平移气缸502后移,良品夹料支架升降气缸503带动良品夹料夹爪507至良品料道508上方,良品夹料夹爪507将良品组合件放入良品料道508,然后良品夹料支架升降气缸503上移复位,良品下料支架平移气缸502前移复位,分度转盘8带动冶具9运动至下一工位,本工位流程结束。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清料工位6包括风刀601、安装于冶具9下方的次品顶起气缸602与安装于冶具9后方的次品料道604,所述次品顶起气缸602连接有次品顶起杆603,所述次品料道604末端下方设有次品料盒605。
清料工位6工作流程为:当分度转盘8带动冶具9运动至本工位时,次品顶起气缸602驱动次品顶起杆603顶起冶具9中的次品组合件,然后风刀601将次品组合件吹入次品料道604,并沿次品料道604进入次品料盒605内,然后顶起气缸602复位,分度转盘8带动冶具9运动至下一工位,本工位流程结束。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