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0286050U - 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和无叶雾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和无叶雾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86050U
CN220286050U CN202321423802.4U CN202321423802U CN220286050U CN 220286050 U CN220286050 U CN 220286050U CN 202321423802 U CN202321423802 U CN 202321423802U CN 220286050 U CN220286050 U CN 220286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power assembly
peripheral wall
shell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238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耀中
陈阵
张斌
姜方宁
陈旭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ingfeng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ingfeng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ingfeng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ingfeng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238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86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86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860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雾炮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和无叶雾炮,该动力总成包括风机、动力总成壳体、风机外围流道和风机散热流道,其中,动力总成壳体的轴向两端分别形成有壳体进风部和壳体出风部,动力总成壳体内形成有用于安装风机的风机安装腔;风机外围流道由风机的外周部与动力总成壳体的内周壁共同限定而成且连通壳体进风部和壳体出风部;风机散热流道形成在风机内且连通壳体进风部和壳体出风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和无叶雾炮能够对风机所产生的气流进行分流,有利于实现提高导流效果、增强气体流动性、降低风机温度等目的。

Description

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和无叶雾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和无叶雾炮。
背景技术
无叶雾炮是一种新型的喷雾除尘机器,与传统的轴流风机式雾炮不同,无叶雾炮由上下分布的雾炮本体和动力总成构成。在现有的动力总成中,由风机所产生的气流能够沿风机外围的流道向上流动,形成上升的气流。然而单流道的设置所起到的导流效果较差,导致气体的流动性较弱。另外,作为风机驱动核心的电动机则与流道相对隔绝,但电动机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能,密封的空间不利于电动机散热,容易造成电动机过热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至少一种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和无叶雾炮,能够对风机所产生的气流进行分流,以达到提高导流效果、增强气体流动性、降低风机温度等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包括:
风机;
动力总成壳体,所述动力总成壳体的轴向两端分别形成有壳体进风部和壳体出风部,所述动力总成壳体内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风机的风机安装腔;
风机外围流道,由所述风机的外周部与所述动力总成壳体的内周壁共同限定而成且连通所述壳体进风部和所述壳体出风部;和
风机散热流道,形成在所述风机内且连通所述壳体进风部和所述壳体出风部。
可选地,所述风机包括:
静叶组件,包括套筒和环绕所述套筒的外周壁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静叶片,所述静叶片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所述动力总成壳体的内周壁和所述套筒的外周壁;
动叶组件,设置在所述套筒的上游;和
旋转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套筒内且与所述动叶组件连接;
其中,所述风机外围流道形成在所述套筒的外周壁与所述动力总成壳体的内周壁之间,所述风机散热流道由所述套筒的内周壁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的外周部共同限定而成。
可选地,所述动叶组件包括局部罩设所述套筒的上游端筒口的散热进风导流罩以及在所述散热进风导流罩的外周壁上沿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动叶片,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与所述散热进风导流罩连接,所述散热进风导流罩的下游端外周壁与所述套筒的上游端内周壁之间形成有所述风机散热流道的进风口。
可选地,所述风机还包括局部罩设所述套筒的下游端筒口的散热出风导流罩,所述散热出风导流罩的上游端外周壁与所述套筒的下游端内周壁之间形成有所述风机散热流道的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散热出风导流罩局部伸出所述套筒的下游端筒口设置,所述散热出风导流罩的外周壁与所述壳体出风部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所述风机外围流道和所述风机散热流道的出风汇流通道。
可选地,所述旋转驱动组件部分伸入所述散热出风导流罩的罩腔内设置。
可选地,所述套筒的内周壁上设有沿周向依次间隔排布的多个周壁凸起部,多个所述周壁凸起部共同连接所述散热出风导流罩的上游端边缘。
可选地,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电缆,所述电缆沿着毗邻的所述静叶片的叶片边缘走线布置。
可选地,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动叶组件连接的旋转驱动装置,所述静叶组件包括连接固定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和所述套筒的镂空支架。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叶雾炮,所述无叶雾炮包括上述的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风机安装于风机安装腔时,利用风机本身的结构,能够与动力总成壳体的内周壁共同限定出风机外围流道,再加上风机内部形成有风机散热流道,使得由壳体进风部进入动力总成壳体的气体在上升流经风机的过程中,能够分为两股不同走向的气流。其中,大部分的气体沿着风机外围流道流出壳体出风部,此时通过风机外围流道的导流作用,可提高气流的平顺性,降低动能损耗;其余小部分的气体则沿着风机散热流道流出壳体出风部,期间,气流能够经过风机内部,从而可带走风机所产生的部分热量,实现风冷散热的效果,有效降低风机的运行温度。整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总成通过双流道的设计,能够兼顾对气流的导流效果和对风机的降温作用,具备较高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动力总成中的旋转驱动组件和动叶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动力总成中的静叶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静叶组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风机 2 动力总成壳体
3 风机安装腔 4 套筒
5 静叶片 6 旋转驱动组件
7 散热进风导流罩 8 动叶片
9 散热出风导流罩 10 镂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该动力总成包括风机1、动力总成壳体2、风机外围流道和风机散热流道。其中,动力总成壳体2的轴向两端分别形成有壳体进风部和壳体出风部,动力总成壳体2内形成有用于安装风机1的风机安装腔3。风机外围流道由风机1的外周部与动力总成壳体2的内周壁共同限定而成且连通壳体进风部和壳体出风部,参照图1,虚线箭头所指的是气流在风机外围流道的走向。风机散热流道形成在风机1内且连通壳体进风部和壳体出风部,参照图1,实线箭头所指的是气流在风机散热流道的走向。
可见,当风机1安装于风机安装腔3时,利用风机1本身的结构,能够与动力总成壳体2的内周壁共同限定出风机外围流道,再加上风机1内部形成有风机散热流道,使得由壳体进风部进入动力总成壳体2的气体在上升流经风机的过程中,能够分为两股不同走向的气流。其中,大部分的气体沿着风机外围流道流出壳体出风部,此时通过风机外围流道的导流作用,可提高气流的平顺性,降低动能损耗;其余小部分的气体则沿着风机散热流道流出壳体出风部,期间,气流能够经过风机1内部,从而可带走风机1所产生的部分热量,实现风冷散热的效果,有效降低风机1的运行温度。整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通过双流道的设计,能够兼顾对气流的导流效果和对风机1的降温作用,具备较高的实用性。
在该实施例中,风机1包括静叶组件、动叶组件和旋转驱动组件6,其中,静叶组件包括套筒4和环绕套筒4的外周壁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静叶片5,各个静叶片5均连接固定动力总成壳体2的内周壁和套筒4的外周壁,使得套筒4能够被支撑在风机安装腔3内,进一步地,动叶组件设置在套筒4的上游,旋转驱动组件6则设置在套筒4内且与动叶组件连接,通过旋转驱动组件6能够驱动动叶组件运行,进而可形成高速气流。其中,风机外围流道形成在套筒4的外周壁与动力总成壳体2的内周壁之间,风机散热流道由套筒4的内周壁与旋转驱动组件6的外周部共同限定而成,也就是说,通过套筒4能够将旋转驱动组件6的外周部与动力总成壳体2的内周壁之间的空间中,分隔出风机外围流道和风机散热流道,使得套筒4在支撑旋转驱动组件6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分流的作用。
由于动叶组件产生的气流具有较强的旋转特性,需要对加速后的气流进行有效导流,因此通过各个静叶片5能够对进入风机外围流道中的气流进行导流,将气流的旋转动量整流成平行向上的动量,从而可增加气体流动的平顺性,降低气流的动能损耗。
在该实施例中,旋转驱动组件6包括与动叶组件连接的例如为电动机的旋转驱动装置,为了提高旋转驱动组件6安装的稳定性,静叶组件包括连接固定旋转驱动装置和套筒4的镂空支架10,通过将旋转驱动装置放置在镂空支架10上,并且通过螺栓等穿连件将旋转驱动装置和镂空支架10固定,从而可完成对旋转驱动装置的固定安装,此外,镂空支架10通过其本身的镂空结构,能够减少镂空支架10对上升气流的影响,有效降低气流的动能损耗。
在一种实施例中,动叶组件包括局部罩设套筒4的上游端筒口的散热进风导流罩7以及在散热进风导流罩7的外周壁上沿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动叶片8,旋转驱动组件6与散热进风导流罩7连接,散热进风导流罩7的下游端外周壁与套筒4的上游端内周壁之间形成有风机散热流道的进风口。由此,利用散热进风导流罩7的外凸曲面,能够对进入风机散热流道的气流起到导流的作用,使气体平顺地流动至风机散热流道的进风口,并且有效地避免了旋转驱动组件6与气流对冲而形成较大阻力,降低气流的动能损失。
在一种实施例中,风机1还包括局部罩设套筒4的下游端筒口的散热出风导流罩9,散热出风导流罩9的上游端外周壁与套筒4的下游端内周壁之间形成有风机散热流道的出风口。利用散热出风导流罩9与套筒4共同限定的出风口,能够使吸收热量后的气流快速排出风机1,从而降低旋转驱动组件6的温度。
此外,散热出风导流罩9局部伸出套筒4的下游端筒口设置,散热出风导流罩9的外周壁与壳体出风部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风机外围流道和风机散热流道的出风汇流通道,也就是说,散热出风导流罩9形成外凸的曲面,利用该曲面能够对气流起到导流的作用,使得分别从风机外围流道和风机散热流道流出的两股气流能够较平顺地汇流,降低两股气流冲撞所造成的动能损耗,保证合流后的气流仍具备较高的速度。
为了提高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动力总成的空间使用率,旋转驱动组件6部分伸入散热出风导流罩9的罩腔内设置,使散热出风导流罩9的罩腔内的空间得以充分利用,从而使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动力总成的结构更加紧凑。
为了提高散热出风导流罩9的稳定性,套筒4的内周壁上设有沿周向依次间隔排布的多个周壁凸起部,多个周壁凸起部共同连接散热出风导流罩9的上游端边缘,使得散热出风导流罩9能够安装于套筒4内,多个支撑点使得散热出风导流罩9的稳定性高,此外,多个周壁凸起部间隔排布,能够有效减少对上升气流的阻力,降低气流动能的损失。
在一种实施例中,旋转驱动组件6包括电缆,电缆沿着毗邻的静叶片5的叶片边缘走线布置,如此布置,可使电缆和静叶片5浑然一体,降低电缆对气流的影响,同时也使动力总成壳体2的内部空间更加简洁。
本实用新型第二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叶雾炮,该无叶雾炮包括上述的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显然,该无叶雾炮具备由上述的动力总成带来的所有技术效果,故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包括:
风机(1);
动力总成壳体(2),所述动力总成壳体(2)的轴向两端分别形成有壳体进风部和壳体出风部,所述动力总成壳体(2)内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风机(1)的风机安装腔(3);
风机外围流道,由所述风机(1)的外周部与所述动力总成壳体(2)的内周壁共同限定而成且连通所述壳体进风部和所述壳体出风部;和
风机散热流道,形成在所述风机(1)内且连通所述壳体进风部和所述壳体出风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包括:
静叶组件,包括套筒(4)和环绕所述套筒(4)的外周壁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静叶片(5),所述静叶片(5)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所述动力总成壳体(2)的内周壁和所述套筒(4)的外周壁;
动叶组件,设置在所述套筒(4)的上游;和
旋转驱动组件(6),设置在所述套筒(4)内且与所述动叶组件连接;
其中,所述风机外围流道形成在所述套筒(4)的外周壁与所述动力总成壳体(2)的内周壁之间,所述风机散热流道由所述套筒(4)的内周壁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6)的外周部共同限定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叶组件包括局部罩设所述套筒(4)的上游端筒口的散热进风导流罩(7)以及在所述散热进风导流罩(7)的外周壁上沿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动叶片(8),所述旋转驱动组件(6)与所述散热进风导流罩(7)连接,所述散热进风导流罩(7)的下游端外周壁与所述套筒(4)的上游端内周壁之间形成有所述风机散热流道的进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还包括局部罩设所述套筒(4)的下游端筒口的散热出风导流罩(9),所述散热出风导流罩(9)的上游端外周壁与所述套筒(4)的下游端内周壁之间形成有所述风机散热流道的出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出风导流罩(9)局部伸出所述套筒(4)的下游端筒口设置,所述散热出风导流罩(9)的外周壁与所述壳体出风部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所述风机外围流道和所述风机散热流道的出风汇流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6)部分伸入所述散热出风导流罩(9)的罩腔内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的内周壁上设有沿周向依次间隔排布的多个周壁凸起部,多个所述周壁凸起部共同连接所述散热出风导流罩(9)的上游端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6)包括电缆,所述电缆沿着毗邻的所述静叶片(5)的叶片边缘走线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6)包括与所述动叶组件连接的旋转驱动装置,所述静叶组件包括连接固定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和所述套筒(4)的镂空支架(10)。
10.一种无叶雾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叶雾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
CN202321423802.4U 2023-06-05 2023-06-05 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和无叶雾炮 Active CN220286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23802.4U CN220286050U (zh) 2023-06-05 2023-06-05 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和无叶雾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23802.4U CN220286050U (zh) 2023-06-05 2023-06-05 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和无叶雾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86050U true CN220286050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29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23802.4U Active CN220286050U (zh) 2023-06-05 2023-06-05 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和无叶雾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860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81830B (zh) 一种全封闭电动机及其风冷叶轮和使用该电动机的电动车
CN105298877B (zh) 一种离心轴流式风机
CN101963157B (zh) 一种高全压大流量轮盘侧斜切型后弯叶轮通风机
CN106989034B (zh) 离心风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CN211901078U (zh) 轴向导流扩压器及具有其的高速电机
CN106958538B (zh) 离心风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CN211573836U (zh) 吸尘器用直流无刷电风机
CN105570991A (zh) 轴流柜机
CN216216244U (zh) 导风装置、电机风道结构和磁悬浮电机
CN216134322U (zh) 风冷结构、盘式电机及飞行器
CN220286050U (zh) 用于无叶雾炮的动力总成和无叶雾炮
CN112928849B (zh) 电机风罩、电机
CN210343778U (zh) 一种房车空调用的混流风机
CN107040090A (zh) 叶轮组件、集成式电机和家用电器
CN117543874A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端盖和永磁同步电机
CN217926361U (zh) 一种风机
CN202798342U (zh) 带内置冷却器的大功率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CN112879352A (zh) 一种送风装置和吸尘器
CN206686029U (zh) 叶轮组件、集成式电机和家用电器
CN216554513U (zh) 一种带导叶式风机电机机壳
CN113074127B (zh) 送风装置及吸尘器
CN212959185U (zh) 一种风机的安装结构及其应用的吸尘器
CN211599061U (zh) 涡轮风机及无叶风扇
CN110685958B (zh) 一种风机扇罩
CN206117385U (zh) 高效风冷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