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37035U - 一种胸部单孔微创手术带用胸腔镜固定装置的切口保护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胸部单孔微创手术带用胸腔镜固定装置的切口保护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237035U CN220237035U CN202320842348.XU CN202320842348U CN220237035U CN 220237035 U CN220237035 U CN 220237035U CN 202320842348 U CN202320842348 U CN 202320842348U CN 220237035 U CN220237035 U CN 2202370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ring
- fixed
- fixing
- belt
- minimally invas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部单孔微创手术带用胸腔镜固定装置的切口保护套,包括内卡环、外卡环、保护膜,其中内卡环和外卡环之间固定有保护膜,所述内卡环的内侧固定有两条平行设置放入弹力带,弹力带之间垂直与弹力带分别固定设置内固定带和外固定带的一端,垂直与内固定带和外固定带的中间位置固定有腔镜管道,弹力带的另一端通过固定夹夹持固定于外卡环上,固定夹固定在外卡环的位置上,用于固定弹力带的长度和角度,从而调节腔镜管道的角度和位置,获得需要的腔镜视野,然后胸腔镜由腔镜管道进入胸腔,本实用新型可辅助扶镜手固定胸腔镜,降低单孔胸腔镜手术中扶镜手操作难度,为主刀医生提供更平稳视野,并且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与主刀医生器械的碰撞,降低手术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部单孔微创手术带用胸腔镜固定装置的切口保护套。
背景技术
随着外科微创手术的发展,胸部手术由传统的开胸手术到三孔胸腔镜手术,再到近年来开展的单孔(切口约3.0~4.0cm)胸腔镜技术。这一胸部微创手术技术的进步使得胸部手术更加微创化,缩短了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尤其降低了心肺功能不佳患者的手术风险。此外单孔操作最大限度的减轻了手术对肋间神经的影响,降低患者术后胸壁疼痛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然而,单孔胸腔镜技术在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以下问题。1.由于胸腔镜缺乏戳卡的固定,需要扶镜手长时间保持胸腔镜悬空,这增加了扶镜手的难度。2.扶镜手需要根据主刀医生的操作部位,调整最佳手术视野。由于胸腔镜缺乏固定,很容易将胸腔镜拖出切口,影响主刀医生手术操作。3.主刀医生在手术时需要多种手术器械通过切口进行手术操作,难免与胸腔镜发生碰撞,从而影响手术视野。4.术中碰到难以暴露的部位时,主刀医生需要扶镜手单手扶持胸腔镜,另一手把持肺钳,协助调整手术视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术视野的稳定性。
胸部手术涉及心肺血管众多,手术危险系数极高。主刀医生手术视野的稳定直接影响到患者手术的安全性。而上述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就是单孔胸部手术胸腔镜缺乏固定引起的,因此需要对现技术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胸部单孔微创手术带用胸腔镜固定装置的切口保护套,切口保护套主体由内卡环、外卡环、保护膜,其中内卡环和外卡环之间固定有保护膜,所述内卡环的内侧固定有两条平行设置放入弹力带,弹力带之间垂直与弹力带分别固定设置内固定带和外固定带的一端,垂直与内固定带和外固定带的中间位置固定有腔镜管道,弹力带的另一端通过固定夹夹持固定于外卡环上,固定夹固定在外卡环的位置上,用于固定弹力带的长度和角度,从而调节腔镜管道的角度和位置,获得需要的腔镜视野,然后胸腔镜由腔镜管道进入胸腔。
优选的,内卡环和外卡环形状、弹性和尺寸一致。
优选的,保护膜为薄膜筒状结构,由聚氨酯制成。
优选的,弹力带和内固定带、外固定带均为具有弹性,弹力带和内固定带的弹性高于外固定带的弹性,胸腔镜固定装置的两条弹力带和内固定带由弹性较好的橡胶制作,外固定带由弹性差的橡胶制作,腔镜管道由高弹橡胶材料制作。
优选的,夹为钛合金材质。
优选的,保护膜高为5.0cm。
优选的,内卡环和外卡环均为圆形,直径为5.0cm-6.0cm。
优选的,腔镜管道直径为12mm。
优选的,内固定带宽度为5mm,长度为6mm。
优选的,外固定带宽度为5mm,长度为6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相比于现有设计中的腔镜管道固定,限制了扶镜手转动胸腔镜杆提供各个方向视野。我们的腔镜管道中靠近外环口的固定带(外固定带)不易拉伸,起到固定胸腔镜作用;远离内环口的固定带(内固定带)易于拉伸,方便扶镜手最大程度提供各个方向的视野。这一优势在进行肺下叶手术时更为明显。
2、相比于现有设计中的腔镜管道固定,胸腔镜固定装置可改变固定夹位置及弹力带长度和角度,方便调整腔镜管道在切口中的角度和位置,从而适用于不同体格的病人。
3、相比于现有的设计,我们其整体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作;操作流程简便,易于快速上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卡环;2、内卡环;3、保护膜;4、腔镜管道;5、固定夹子;6、弹力带;7、内固定带;8、外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请参阅图1~2,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胸部单孔微创手术带用胸腔镜固定装置的切口保护套,切口保护套由内卡环1、外卡环2、保护膜3构成、胸腔镜固定装置包含腔镜管道4、固定夹5、弹力带6、内固定带7、外固定带8。
切口保护套为聚氨酯材料制作,内卡环1和外卡环2由聚氨酯制成韧度高的环状固定卡环,保护膜3由聚氨酯制成薄膜。制成的内卡环1和外卡环2形状、弹性和尺寸一致。使用时内卡环1用于固定壁层胸膜,外卡环2用于固定皮肤,保护膜3用于分隔操作区域与切口周围组织。胸腔镜固定装置的两条弹力带6和内固定带7由弹性较好的橡胶制作,外固定带8由弹性差的橡胶制作,腔镜管道4由高弹橡胶材料制作,固定夹5由钛合金制作。两条弹力带6平行,一端与内卡环1固定,另一端不固定。腔镜管道4的内环口由内固定带7固定在两条弹力带6上,外环口由外固定带8固定在两条弹力带6上。在使用时先安装好切口保护套,确定胸腔镜进入胸腔的位置,然后调整固定夹5固定在外卡环2的位置和固定夹固5定弹力带6的长度和角度,从而调节腔镜管道4的角度和位置,获得需要的腔镜视野,然后胸腔镜由腔镜管道4进入胸腔。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7)
1.一种胸部单孔微创手术带用胸腔镜固定装置的切口保护套,包括内卡环(1)、外卡环(2)、保护膜(3)和固定夹(5),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卡环(1)和外卡环(2)之间固定有保护膜(3),所述内卡环(1)的内侧固定有两条平行设置放入弹力带(6),弹力带(6)之间垂直与弹力带(6)分别固定设置内固定带(7)和外固定带(8)的一端,垂直与内固定带(7)和外固定带(8)的中间位置固定有腔镜管道(4),弹力带(6)的另一端通过固定夹(5)夹持固定于外卡环(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部单孔微创手术带用胸腔镜固定装置的切口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卡环(1)和外卡环(2)形状、弹性和尺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部单孔微创手术带用胸腔镜固定装置的切口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3)为薄膜筒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部单孔微创手术带用胸腔镜固定装置的切口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带(6)和内固定带(7)、外固定带(8)均为具有弹性,弹力带(6)和内固定带(7)的弹性高于外固定带(8)的弹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部单孔微创手术带用胸腔镜固定装置的切口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5)为钛合金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部单孔微创手术带用胸腔镜固定装置的切口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3)高为5.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部单孔微创手术带用胸腔镜固定装置的切口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卡环(1)和外卡环(2)均为圆形,直经为5.0cm-6.0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42348.XU CN220237035U (zh) | 2023-04-11 | 2023-04-11 | 一种胸部单孔微创手术带用胸腔镜固定装置的切口保护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42348.XU CN220237035U (zh) | 2023-04-11 | 2023-04-11 | 一种胸部单孔微创手术带用胸腔镜固定装置的切口保护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237035U true CN220237035U (zh) | 2023-12-26 |
Family
ID=89228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842348.XU Active CN220237035U (zh) | 2023-04-11 | 2023-04-11 | 一种胸部单孔微创手术带用胸腔镜固定装置的切口保护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237035U (zh) |
-
2023
- 2023-04-11 CN CN202320842348.XU patent/CN22023703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562048B1 (en) | Deformable conduits and methods for shunting bodily fluid during surgery | |
AU2003239407B2 (en) | Adjustable balloon anchoring trocar | |
CA2488118C (en) | Wound retractor | |
JP5583583B2 (ja) | 楕円形開創器 | |
US5613950A (en) | Multifunctional manipulating instrument for various surgical procedures | |
JP4181306B2 (ja) | 創傷リトラクタ器具 | |
CA2351708A1 (en) | Laparoscopic sealed access device | |
CN1081351A (zh) | 薄膜内窥镜牵开器 | |
CN101711692A (zh) | 利用多端口进入装置执行胃成形术的方法和装置 | |
JP2008507334A (ja) | 腹腔鏡器具、カニューレユニットおよび関連外科方法 | |
US20160157703A1 (en) | Tissue gripping device | |
CN107137131A (zh) | 一种含旋转胀大变形体的套管组件 | |
US20150151093A1 (en) | Stoma-creating device | |
TWM480986U (zh) | 一種微創手術套管組 | |
CN111887910A (zh) | 腹腔撑开器 | |
CN220237035U (zh) | 一种胸部单孔微创手术带用胸腔镜固定装置的切口保护套 | |
CN202223273U (zh) | 一种单孔手术通道 | |
CN107669347A (zh) | 一种切口保护器及切口保护装置 | |
CN217246145U (zh) | 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装置 | |
CN212853665U (zh) | 单孔腹腔镜器械分离装置 | |
CN210228213U (zh) | 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用囊体 | |
CN208877474U (zh) | 吸引器 | |
CN219000481U (zh) | 一种多通道单孔腔镜手术穿刺器 | |
CN207755344U (zh) | 一种带浮动机构的锥形固定组件及Hasson套管系统 | |
CN210277811U (zh) | 一种便于固定的腹腔导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